2020最新文化与经济、政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2020新审)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当今世界的特征(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1)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影响:①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优势互补)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4.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6.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7.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误解与冲突的原因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8.化解冲突的手段(1)从个人层面: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2)从国家层面: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五年(2018-2022)高考政治真题分项汇编(浙江专用)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一、判断题1. (2022·06浙江高考真题)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经济社会的集中表现。
()【答案】错误【详解】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本题错误。
2. (2022·01浙江高考真题)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答案】正确【详解】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故本题说法正确。
3. (2022·01浙江高考真题)某些”网红打卡地”终因缺乏文化内涵而沉寂,可见文化是经济的基础。
()【答案】错误【详解】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某些”网红打卡地”终因缺乏文化内涵而沉寂,说明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较大,但并不是说文化是经济的基础。
故答案错误。
4.(2021·浙江高考真题)徜徉于祖国名山大川,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可见自然山川也是文化。
(______)【答案】错误【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可见,“自然山川”是纯粹“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
故题干观点错误。
5.(2020·浙江高考真题)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______)【答案】正确【详解】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故该观点正确。
6.(2020·浙江高二学业考试)文化对人的影响,就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______)【答案】错误【详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就表现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故题中观点错误。
二、单选题7. (2022·06浙江高考真题)“天下治乱,系乎风俗”是我国古人总结的一句有关廉洁文化的警句。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7课第1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学案部编版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一、本单元的地位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社会开展,文化不仅对个人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国际大家庭中,文化这个角色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文化。
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外来文化与其在中国的开展?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资源建设和开展当代中国文化?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持和完善繁荣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单元的结构本单元从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合理内容?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开展?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开展。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如何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的方向,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充分吸收人类文化开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开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为此,本单元设计为三课:第七课——继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九课——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七课继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学情展示·定方向课标要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1.说出文化的内涵与载体,描述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2.结合有关实例,阐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020届高考通史复习: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49张ppt)
统一多民族国 家进一步巩固 和封建社会由
盛而衰
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 明废丞相 科举制 元一省两院 设内阁 行省制 清设军机处
总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定义: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 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或国 体与政体的总和 )。 2.分类: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 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 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 3.分期:两大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 前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至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
一.夏、商、西周朝的更替
1.夏朝的建立及灭亡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 阳城(今河南登封),统治区域为今河南西部 和山西南部。
(2)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夏桀统治残暴, 被商所灭。
2.商朝的兴衰
(1)建立:公元前1600年由汤建立,定都亳(今河南 郑州)。商朝中期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是当时 世界上的大国,周围还有一些属国。
② 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 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 意识相违背。 其他如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 唯上是从的作风等 。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Βιβλιοθήκη 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
时空坐标
知识拓展1:历史分期问题
1、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元谋人——
夏朝建立前)
黄帝 炎帝
尧、舜 禹 “禅让制” “公天下”
2、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夏朝—春秋)
高中思想政治2020年近五年高考双向细目表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真理、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拟写跟实现人生价值观有关的演讲提纲
20、21 选择题
22 选择题 39(3) 主观题
分值 4
2017(全国Ⅲ卷) 考查知识点 货币的职能
4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4
劳动者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号 题型 13 选择题
12 选择题
1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23 选择题
4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
39(1) 主观题
10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0 选择题
8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2
21
4
价值的判单与选择
6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关的名言名句
选择题 选择题
分值
2016(全国Ⅲ卷) 考查知识点
4
影响消费的心理
题号 题型 15 选择题
14 选择题 12 选择题
5.2意识的作用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3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2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21
10.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
国际组织的类型及区别
主观题 选择题
18 选择题
4
在全球(环境)问题中我国责任担当
20 选择题
19 选择题
4
中华文化
10
中化民族精神
40(2) 主观题
2020届高考政治复习之大题精做10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师版)
1例1.(2018年高考全国1文综政治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
2011年中国马拉松赛事仅有22场,2017年增长到1100场。
据预测,2020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1900场。
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
2017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500万,覆盖全国234个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
据测算,2017年全国马拉松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270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135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
【解析】本题以近年来我国的马拉松热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马拉松热,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消费层次逐步提高的表现。
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首先,从消费者方面看,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人们为了满足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产生了增强身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望。
其次,从生产者方面看,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马拉松赛事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
最后,从国家角度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
分层组织答案即可。
例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
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2020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第02期):专题09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一、背景材料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流通和对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2000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丝绸之路在长途贸易、推动城市发展等方面是一个典范,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等宗教和城市规划思想等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1.经济生活财政作用。
资料显示,2008~2013年,国家财政共拨专款经费5.87亿元用于遗产区的保护整治项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开发沿线旅游资源,进而带动相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政治生活管理和服务是政府职能。
文化部出台《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体现了我国政府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先对大运河进行现场调研、资料收集,组织专家系统评估,随后又对遗产清单和保护规划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完善,在此基础上最终完成了《大运河遗产保护总体规划》。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增进了中国和哈、吉等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成为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和平对话、共同发展的新纽带。
3.文化生活文化塑造人生。
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运河和丝路文化深入人心,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020年高中政治:文化生活为什么类答题模板(最新版本)ppt
• 4、文化交流的作用(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
• 【答题模板】“走出去”+“引进来”+文化交流借鉴
• (1)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 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 可缺失的色彩。
• 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 (3)对国家、民族来说,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 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对个人来说,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 能使自己全面发展
• (4)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 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⑸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有利于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 “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 (3)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 程。
• (4)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13、为什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1)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 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 (2)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 刻变化的需要
• 【答题模板】文化自信力量+基本方略
• (1)地位: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基本方略之一。
• (2)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 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 体系的竞争。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解析版)
2020年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专题14 文化创新答题要领——探究命题角度1文化创新的作用[答题术语](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这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所在。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命题角度2文化创新的途径[答题术语](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途径。
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
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
(6)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的发展。
解题示范——应用[典例]1.(2017·高考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苏 格【内容提要】2020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入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使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局势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各国人民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世界经济低迷不振,大国关系加速调整,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治理持续失衡。
特别是中美博弈加剧,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迎难而上、稳健前行,既为国家和民族担当,也为处于多事之秋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关键词】国际形势;国际格局;中国外交;新冠肺炎疫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DOI】10.19422/ki.ddsj.2021.01.0012020年,国际形势“三重叠加”,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纵深持续发展,中国进入实现百年目标的冲刺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
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科技、人文等多个层面历经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荡,愈显“环球同此凉热”。
疫情突如其来 冲击前所未有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迅速席卷全球。
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3月11日,WHO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扩散并波及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人数高达近70亿,成为二战结束以来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全球突发公共卫生危机。
美欧等发达国家均成为疫情重灾区,经济极度萎缩,生产停顿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便已蹿升至25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331%。
根据WHO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8159万例,累计死亡177万例。
[1]疫情带来全面的综合性挑战,波及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
2020年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点专题9 文化与社会(含解析)
专题09文化与社会1.不同文化内涵的界定文化在当前有众多的解释和定义,但总体上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和界定文化(如下图):【典例1】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CCTV举办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②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④2018年6月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美国股市下跌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CCTV举办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和2018年足球世界杯在俄罗斯举行都属于文化现象,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属于政治现象,④属于经济现象,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B。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1)区别:①从起源上看,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文明一般是以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等为开端。
②从性质特征上来看,文化是与自然相比较而言的;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
③文明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既有人类活动积极成果,也有其消极成果。
(2)联系: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文明是文化中积极、进步与合理成分的总和。
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
【典例2】下列关于文化与文明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文明就是文化②文化发展了,文明就相应的发展③优秀文化的发展能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④文化进步与文明水平的统一通过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文化进步与文明水平的统一通过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出来,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具体化。
由此可见,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文化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文化的灵魂,但文明不等于文化,排除;选项②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2020_2024近五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训练专题九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专题九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考点1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组一一、选择题1. [2024浙江,2分]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到处留下青年奋斗的足印。
从攻克“卡颈项”的科技难题到写好乡村振兴的宏大文章,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多数青年扛起责任,勇毅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时代青春答卷。
他们用行动( B )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构筑中华民族精神③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宏大奋斗精神的人民④表明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体现了青年用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正确↑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到处留下青年奋斗的足印。
从攻克“卡颈项”的科技难题到写好乡村振兴的宏大文章,从筑梦经济建设大舞台到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多数青年扛起责任,勇毅担当,用拼搏奉献书写了新时代青春答卷。
↓青年用行动证明中国人民是具有宏大奋斗精神的人民,③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广袤青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构筑中华民族精神,②不选。
材料强调多数青年用拼搏奉献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④解除。
2. [2024湖北,3分]云南哈尼族群众把带凹槽的横木当作支配水源的“尺子”,让山间流水经由大小凹槽构成的横木,沿着蜿蜒交织的沟渠支配到一片片梯田。
这千年传承的农耕才智结晶被称为“木刻分水”,体现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
“木刻分水”的强大生命力( C )①得益于传统艺术的充分运用②孕育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③来自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④源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猛烈认同感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木刻分水”体现了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其生命力孕育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来自于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②③正确,④说法错误。
“木刻分水”属于科学技术的运用,与传统艺术没有关系,①不选。
3. [2024广东,3分]艾思奇被誉为“善用大众话语的人民哲学家”。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 9-新中国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九、新中国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9道,考查频率64%。
【真题例证】1.(2019全国I卷,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
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D【解析】据材料“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结合所学我国正在开展以苏联援助为特色的一五计划,意在改变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状况,表明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故选 D项;材料只是反映借鉴俄国,谈不上与国际前沿接轨,排除A项;科教兴国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反映的是学习苏联经验,排除C项。
2.(2019全国III卷,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
该作品( )图4 《数他劳动强》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答案】D【解析】“1953年创作的年画”内容体现了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内容,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全,进行三大改造的自信和热情,故选D项;“年画”是风俗画,不属于文人画,排除A项;“1953年”社会主义尚未完全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3.(2018·全国Ⅰ卷·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D【解析】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与材料时间“1953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开采矿产,“开始”说法有误,故B项错误;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极大,漫画反映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故D项正确。
2020艺考生文化课(文化生活) 课件:第1课文化与社会
【解析】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无直接关联,①不符合题意。②夸大了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作 用,不选。该市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 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不仅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而且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③④符合 题意。故选D。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选择题
4.(2018•全国卷Ⅲ•2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答案】D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高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考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
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
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是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些奉行霸权
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
文化生活
一、选择题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3.(2018•全国卷Ⅰ•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
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 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 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
2020新教材部编本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目录1.第一课同住地球村2.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4.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5.第五课少年的担当6.第六课我的毕业季7.第七课从这里出发温馨提示:目录已做超链接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当今世界的特征(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
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
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2.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1)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影响:①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优势互补)②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
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4.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5.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有的积极态度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6.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7.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误解与冲突的原因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3050
2020年考研政治试题含答案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欧洲古代经典的城市()A.希腊的米列都城B.罗马的营在城C.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D.法国的“协和村”答案:D[解析] 法国的“协和村”是工业革命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社会改良理论和实践活动。
单选题2、今后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不包括()。
A.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C.深入贯彻落实改革开放D.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答案:C暂无解析多选题3、建设创新型国家主要是指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B.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C.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D.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答案:A,B,C,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解。
2006年1月9号,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中明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与综合国力 4、文化的社会作用
基础知识梳理:
• 1、如何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 •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哪些方面? •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哪些方面? •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 5、面对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发
❖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 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最大 的亮点就是提出建设“文化强国”长远战略。全会研究了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 问题,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 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 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 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 一面,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
学习提示
• ①文化可能先于经济、政治而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政 治的发展。
• 如:“国家不幸诗家幸”、“太平盛世无雄才”。资本主义 社会产生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旧还存在封建迷信思 想、黄赌毒的落后腐朽文化
• 并非完全同步发展
• ②那种认为“物质条件好了文化就必然进步”、“物质条件 差了文化就不能搞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为此,必须坚持 “两手抓”的方针,既要搞好经济建设,又要重视文化建设 。
❖ 结合材料请你从文化与社会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文化强国 战略”的意义。
【参考答案】
❖ (1)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2)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强国战 略的实施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 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 只能有流言蜚语、谎言偏见,而没有政治。
(列宁)
列宁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材料:从《变形金刚》中,我们看到浓重 的美国政治色彩:如崇尚暴力“美学”,武 力解决问题;树立美国军队、军人的正面形 象;承担拯救文明的重任,“美国大兵”的 外星版。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 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理解提示: 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性质决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我国只能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内容决定文化的内容---如游牧经济衍生了草原 文化,农业经济衍生了农耕文化。 ③经济和政治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如“好莱坞”大片就建立在 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技基础上。
探究共享 经济发展了,文化也就随之发展?
例、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A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思考一:
中国为什么能“导演” 《战狼2》这样的电影?
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技术实力;中国政府的支持…… 据悉,《战 狼2》总投资超过2亿.
中国电影从剧本的制作、拍摄以及最后的成功在影院上映的背后都 有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战狼2》的剧本需送广电总局审核,审核通 过才能立项拍摄;电影拍摄完成需要送样片至广电总局审核,审核通过 才能在各大院线上映。
上述材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 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且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着严峻的 挑战。
→这也说明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⑴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 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⑵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B.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 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影片中美国政治色彩浓重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说明:霸权主义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强权政治,这 使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 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 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但不是不可分割。
相互影响:在 经济的基础上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 文化与经济
化 政治的关系
与
相互交融:在时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经 济 、
把握先进文化的代前发进展方的向,进享程受中优秀
文化,淘汰落后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反对文化
文化与霸权政主治义相互交融
政
治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发越展教突育出和科技,培养高素质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反作用 (反映)
经济
文化
决定
决定
决定
集中表现
反作用 (反映)
政治
我国是服装出口大国,然而50%以上的服装出口为来料加 工,30%左右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进行复样加工,自 己的品牌仅占10%左右。
——我们真正缺少的是自主品牌吗?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
3、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 把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 的智力支持。
文化软实力: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3)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例、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其错误 在于
A、否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展文化?
1、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是什么?
辩一辩:
(1)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政治 (2)参加自然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文化
(3)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经济 (4)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 经济 (5)就交通管理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政治
(6)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文化 (7)旁听一次“听证会”政治 (8)观看《中国好声音》节目 文化
❖ (3)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发展有利于推动科 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文化消费,从而推动我国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发展,特别是城乡文化基础设 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
谢谢观看,再见!
2017年暑假,一部国产电影火遍了全国各大院线,它就是《战狼2》, 上映36天,票房已经成功突破55亿!看来冲破60亿大关也只是时间的问 题。
在国外,《战狼2》同样好评不断。对于很多外国观众来说, 《战狼2》的制作水平和模式上与好莱坞电影相当,但是这一次, 拯救世界的不再是美国的个人英雄,而是孤身犯险的中国军人。
文化与 综合国力
人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巩固提高
判断:
1、文化是包括经济、政治在内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2、文化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
3、文化手段可以解决其他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 )
4、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政治的发展。( )
5、文化霸权主义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
6、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7、文化竞争力的强弱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
【考点】文化的社会作用--常考材料题
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 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⑵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 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 影响。 ⑶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三个越来越)在经济发展中,科 技……;教育、人才、素质……;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 产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⑷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国内: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 文化素养;国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 的重要内容。 ⑸文化与综合国力: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 越成为……越来越……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