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品德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偷窃案例分析
品德型问题学生——偷窃一、偷窃类型主要有三种类型:嫉妒型(嫉妒成绩、嫉妒家境、嫉妒人际关系等)报复型(报复教师、同学、父母等)发泄型(因为受了各种委屈而采取的发泄措施)前面三种,我认为都是心理疾病型。
因为无法找到适当的途径来疏导排遣自己的消极情绪而采用盗窃这种不可取的方式来实现。
利己型(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欲望)我认为这个案例属于这种。
这种类型属于法制意识不够强烈,具有不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二、偷窃成因家庭因素:1、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差。
(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实现“取之有道”。
)2、父母对孩子教育和管制出现偏差。
有的父母为了禁止孩子出门玩耍或者用他们给的零用钱进行除学习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常常会没收孩子的零用钱而且不进行正确适当的沟通和引导。
比如有的家长在学生将零用钱花在打游戏上时,家长会极其愤怒地没收其钱财,并勒令孩子停止这种影响学习的活动。
这种管制和教育的方式是不合理的,也是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到校进行偷窃的。
3、家庭突遭变故(如:亲人去世)(这一点在盗窃上的导向作用是精神受创么?进行一下具体的分析吧)学校教育:1、教育模式刻板,一味的实施应试教育,学生产生压抑心理,青春期的中学生以这种行为表现自己的叛逆以报复教师。
2、教师心理偏颇,对此类学生反感,因此对这些学生情感倾注度不够,学生以这种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
社会因素:中小学生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尤其小学生活泼好动,由于各种媒体(如:网络、电视等)对偷窃行为的报导,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寻求一种刺激,所以做出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
自身心理因素:学生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心理偏执⑴心理缺失:盗窃者可能缺少父爱、母爱,老师的关注等。
于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寻求班主任的爱或关注。
拼命弥补心理上的损失。
⑵挑衅心理:盗窃者对班主任心生不满,就可能惹点篓子,玩点出格,以此考验班主任的智慧,水平。
⑶虚荣心理:盗窃者可能对盗窃物性能比较了解,盗窃者恰好缺乏高质量的盗窃物,为自己的寒酸而懊恼,也可能铤而走险。
初中优秀德育案例范文
初中优秀德育案例范文第一篇:初中优秀德育案例范文不要吝啬你的一句赞赏2014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的初一年级,成为了班主任。
面对着新接手的一批活泼好动、天真无邪的学生,我都一如既往的提醒自己,我有责任帮助每一个学生改变以前的不良习惯,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和谐、上进的班集体,让这些学生在我的班级中懂得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班集体,品德优良,能够自信的成长。
经过近一个月的教学活动,我对我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已有大致的了解,然而我们班有个同学给我印象特别“深”,让人头疼。
我们班的周刘旭同学是颇有名气的“讨厌鬼”,行为差,老是爱去招惹同学,说话很难听,经常有学生满脸委屈地来向我数落他的种种罪行,而且每次老师跟他谈话,他总是将脑袋偏到一方,说话语气也很差,给人一种难以接触、无所谓的感觉,不尊重老师;卫生差,不注重个人卫生,每次见他衣服总是看起来不整洁,没有同学愿意和他同桌;纪律差,上课时常常是心不在焉,顾左盼右,有时还做一些小动作,要么就是拉着同桌一起讲话,还有就是一周连着两天请家长。
成绩呢倒是不差,小脑袋有点聪明。
对于这种学生,我是又爱又“恨”。
【成因分析】周同学母亲因为家里贫穷而离开了家,从小到大由父亲带大的他与其他学生相比就没有那么幸福。
父亲作为一个男人没有母亲那样的细心和体贴,在教育问题上从来只要孩子不打架或者不给他找大麻烦就好,然而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上就没有太在意,而且每当孩子做的事情再好父亲从来没有给予肯定或是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不良的行为和卫生习惯。
【教育对策】我仔细的观察他的行为,分析他的个性特征,并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吓也吓了哄也哄了,最后还软硬兼施,但都收效甚微。
怎么办呢?正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想起了一位教育专家的名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我何不试试呢?亨利﹒海涅也说过:“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
”因此对班主任而言,面对几十个学生就是面对千姿百态的世界。
诚信教育案例
诚信教育案例案例一:李某,到校经常迟到,请假次数很多,问其原因各种各样,稀奇古怪。
多次与家长联系90%都是假的。
有一次,星期一他没到校,给我发了信息:“王老师我有事在兰州,赶来就到晚上了,所以向你请假一天。
”随后我联系了家长,结果是假的。
他下午到校,无言以对。
案例二:某中午,××同学迟到30分钟。
我问她迟到原因,她想都没想就说:“我没回家,到外面吃饭太迟了。
”我说吃饭也用不了两个小时啊。
她就解释说吃完饭和A同学一起逛超市。
我就去向A同学了解情况,A同学说我和××同学一起去她家玩。
很明显,有人说谎了!经过进一步调查,原来两个同学都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了。
这是我开学两个星期遇到的两个典型案例,类似事件不胜枚举。
对此我感到深深的忧虑,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说谎可以脸不红心不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丢失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诚信?我们应该怎么帮学生找回诚信?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我们教育宣传部门以及家长。
第一、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诚信?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诚”通常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信”通常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
“诚信”的含义,就是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从而获得社会的普遍信任。
“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诚信始终作为一种“善德”为社会各阶层所推崇;诚信之光始终普照着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
第二、诚信的重要性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信是人类社会共有的一项根本性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我国自古以来尊奉的道德原则和立身治国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司法、教育等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中国人历来是一个讲信用的民族,中国的老字号一般来说都有8个字的经营方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适合给中学生将思政课的例子
适合给中学生将思政课的例子适合给中学生上思政课的例子:1. 《红岩》:以红岩、红军为背景的小说,通过讲述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革命精神。
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通过讲述年轻人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揭示了个人奋斗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通过讲述农村青年孙少平的奋斗历程,体现了努力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激励学生在困境中积极向上。
4. 《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通过描绘大观园的兴衰和贾宝玉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弱点,引导学生反思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变革。
5. 《孔子传》:这本传记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通过学习孔子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
6. 《论语》:这是一本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通过学习其中的格言和教诲,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的品质和道德准则。
7. 《毛泽东选集》:这本书收录了毛泽东的著作和演讲,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8.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篇重要讲话,通过学习讲话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9. 《中国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著名宣言,通过学习宣言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初衷。
10.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通过揭露腐败和权力的黑暗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拒绝不正之风。
在思政课中,以上这些例子可以作为教学材料,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中学生遵守法律的案例(3篇)
第1篇在繁华的都市中,有一所著名的中学,这里的学子们不仅成绩优异,更以遵纪守法、品德高尚著称。
在这所学校的众多优秀学生中,有一位名叫小明的中学生,他的故事成为了全校师生学习的典范。
小明,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中学生。
他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热爱集体,关心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他始终将遵守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法治精神。
一、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小明深知,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基础。
因此,他在学校生活中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每天按时到校,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在课堂上,他从不随意讲话,不打扰他人;在课间,他主动帮助同学,关心他人。
在他的带动下,班级纪律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小明不仅自己遵守法律,还积极帮助他人遵守法律。
有一次,他在放学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他立刻上前扶起老人,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在得知老人只是扭伤了脚踝后,小明主动提出送老人回家。
在送老人回家的过程中,小明始终关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并提醒老人以后要注意行走安全。
这一善举让周围的居民都为小明的品德点赞。
三、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小明深知,不良风气会腐蚀人的心灵,影响社会的和谐。
因此,他始终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在网络上,他从不传播不良信息,不参与网络暴力;在生活中,他从不吸烟、酗酒,不沉迷网络游戏。
在同学们的生日聚会上,他总是劝阻大家不要饮酒过量,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在他的影响下,班级同学纷纷效仿,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四、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小明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
他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为美化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还参加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
在公益活动中,小明始终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
五、遵纪守法,勇斗歹徒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明目睹了一起抢劫事件。
面对手持凶器的歹徒,小明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案例分析长期以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欠佳,作业负担过重、质量不高,与国家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而学生完成作业的问题,很大程度是教师设计作业的问题。
大多数教师直接选用学校指定的练习册或自己出练习卷为作业,只是进行简单筛选,没有精心筛选编制,有些过于简单,有些过于拔高,有些机械重复,低质低效。
第二,作业缺乏层次梯度。
大多数教师面向所有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不能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的作业,无法满足学生分层学习的要求,不能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第三,作业缺乏多样形式。
部分教师设计作业形式单一,刻板重复,加重学生的消极情绪,实践探究、情感体验等作业形式设计较少,且流于表面形式,没有持续跟进,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作业缺乏情感体验。
大多数教师以升学考试作为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作业侧重于知识巩固、技能提升,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主功能,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引领学生价值提升。
优质的道德与法治作业,首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为根本任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优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有以下特征:从作业难易程度来说,分层、弹性,有梯度、有选择。
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层次和学业水平,设计基础性、发展性和提高性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从作业内容范围来说,多元、开放,有宽度、有拓展。
能联系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实际,设计开放性、发散性、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丰富知识,扩宽视野,提高能力。
从作业内容纵深来说,综合、深刻,有思辨、有探究。
能挖掘材料和知识的深层内涵,设计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剥茧,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从作业情感价值来说,体验、实践,有意义、有价值。
能发现与教材知识相契合的学生情感需求,设计激发学生情感认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品德塑造。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作业。
分析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
分析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开平市第七中学周贺赞内容提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学校、社会、家庭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共同控制、预防、挽救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矫正方法引言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往往是由于自身某些因素的缺乏或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品德行为不良主要表现出低龄化、团伙化、以及女性品德不良比重加大等特征。
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因此,重视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矫正教育,已迫在眉睫。
在中学里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虽属少数,但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的带坏其他同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研究表明13-15岁是初犯品行不良行为或劣迹行为的高发期,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
这说明中学生中不良品德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新形势下犯罪"低龄化"的趋势,给中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要矫正不良品德行为必须先了解它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不良品德行为之所以在初中成为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初中生身心变化的过渡性与学校教育的不当以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的。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可塑性极大,成人感的出现使他们独立地接受周围人的价值观念,学习他所认同的社会行为方式,这是积极走向社会、渴望成为社会成员的表现,但他们缺乏是非识别能力,加上自我行为控制较差,极易沾染社会恶习,成为不良品德的行为问题儿童。
具体分析,不良品德行为是由于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家庭教育中不良影响,学校"教育不当"及学生不良的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下面我们着重从学生的心理因素方面来谈谈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影响。
一、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中学生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也是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人教版5篇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人教版5篇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人教版1一.教材分析《政治生活》第二课第四框题的教学内容。
监督权是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之一,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主要学习民主监督权利的具体内容,进行民主监督的渠道、意义,使学生正确行使监督权。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落脚点,同时又为后面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做好必要的铺垫,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较强,因此本课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在交流中获得新知、在思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树立正确参与民主监督,共同守望公共家园。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民监督权的内容;明确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懂得公民要负责任的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2.能力目标能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对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归纳;对进行民主监督的行为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作出正确的选择;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民主监督的意义,珍惜自身享有的权利,加强主人翁责任感;加强法制观念,养成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方式、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意义2.教学难点:正确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五.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探究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2.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人教版2《师生之间也会有矛盾》【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增进与教师的感情,正确对待与教师交往中的问题与困惑,以积极的心态与老师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从心理换位的角度正确认识和对待师生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矛盾,提升与教师进行积极沟通的能力;通过小品、讨论等形式,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中学生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转化与矫正及案例分析
中学生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转化与矫
正及案例分析
近年来,学校学生的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家庭
环境的改变而有了很大改善。
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应当把握住学生行为改
变的契机,以及其潜在的健康影响,通过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观察、研究、
了解和纠正,尽可能地实现学生行为变化和心理调适,以期营造良好的校
园氛围。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定期在家里与孩子交
流和谈话,指导其正确的行为和品德。
其次,学校应加强管理,建立完善
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对不良行为及时予以惩戒,确保学生
的道德习惯不被破坏。
孩子必须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正确
认识自我价值,摆脱错误行为和不良品德。
案例分析:某一小学6年级学生李明学习成绩优秀,在校读书成绩好,但家务能力差,衣服打扮比较凌乱,口齿较粗,语言语气不恰当,不择言谈,经常和小班里的孩子发生口角,家庭教育也不加强等情况。
为此,李明家长依据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做出合理安排定期锻炼身体,培养家务,学习慎独;在生活中多说服务于人,及时帮助他人,培养良好
的公民素质。
学校结合机构,运用行为调节、体能训练等协助其逐渐调节
自我行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自我不良品德,并定期观察和核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努力,李
明的行为、思想、品德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学校的老师对他的评语也获得
很好的改善。
校规校纪教育真实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某中学,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生行为失范、纪律松散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为了加强校规校纪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该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校规校纪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一则真实案例,记录了这一教育过程。
一、背景分析该校是一所拥有近千名学生的初级中学,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纪律松散,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交头接耳等现象严重;2. 作业抄袭现象普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3. 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学生缺乏同理心;4. 校园卫生状况不佳,学生环保意识薄弱。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决定开展校规校纪教育活动,以期重塑学生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教育目标1. 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校规校纪;2.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3. 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依法行事;4.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三、教育措施1. 开展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以“遵守校规校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邀请优秀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组织专题讲座:邀请法制副校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等开展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 开展知识竞赛:组织校规校纪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校规校纪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校规校纪的掌握程度。
4. 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加强对班级的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5.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案例展示某班学生在校规校纪教育活动中,班级凝聚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下是该班级的典型案例:1. 小明的转变:小明之前上课经常玩手机,成绩下滑严重。
中学生品德培养个案
中学生品德培养个案一、个案介绍刘某,男,14岁,跟随进京务工父母来校学习。
家庭条件不好,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平时很少与其他同学接触,对同学和集体漠不关心。
自由、散漫,性格暴躁,缺乏自制力,一旦同学无意中碰到他,他会表现得非常无理。
虚荣心强,总想表现自己,却常常弄巧成拙,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头脑比较聪明,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字迹潦草、马虎,错别字特别多,学习成绩较差。
二、个案分析经过我的调查了解,刘某存在这些问题,主要缘于他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
1.学前教育缺失入学前,他跟随爷爷、奶奶在偏远、落后的农村生活,没有上过幼儿园。
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和学前教育的缺失,导致他性格上任性、散漫,学习上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
2.家庭条件较差他家租住的房屋拥挤、狭小、不卫生,没有单独的厨房和厕所,孩子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而且由于父母更换工作、房租到期等原因,经常更换居住地。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狭小的环境,他的性格也会变得压抑和封闭。
3.家庭教育不当他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教育孩子手段简单粗暴。
训斥、责问的多,理解、倾听的少,与孩子有限的交流也仅限于问一下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思想倾向、兴趣爱好不管不问。
另外,由于生活各方面的压力,父母不顺心时经常拿孩子出气。
使他形成了暴躁、反叛的不良心理。
三、品德培养方法1.用爱温暖他的心灵爱是教育的前提。
我从关心他的生活开始,用真诚的心与他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
让他明白老师心中永远有他的位臵,老师始终都在关注他,消除他的戒备、排斥心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能主动地向我吐露心迹,进而接受我进一步教育引导。
2.积极进行家校沟通我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他的家长建立起经常联系。
首先让其家长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
其次教授一些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方法,让家庭创造温馨的环境,实施正确的教育引导。
3.引导他融入集体我利用他在体育方面的特长,积极创造他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同学们逐渐地接纳他,认可他,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改变他不良的人际关系,培养他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政治教学案例赏析
政治教学案例赏析篇一:高中政治教学案例 (精选范文)高中政治导学案例——《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高中政治导学案例---李月奎(一)导入(2分钟)教材分析本框是高一《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内容,本课内容由三目构成,第一目: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第二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三目: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通过对三项政治制度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程度,本课时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学好本课时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并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学情分析这届高一的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比较敏感并且比较感兴趣,。
但是政治生活模块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高一的学生政治生活的知识还比较欠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问题较难解释他们所接触的实践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产生困惑。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和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
(二)自学与讨论结合(15分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初中养成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和素质,使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本案例选取了一位初中生小明的养成教育过程,分析其在养成教育中的表现、问题及改进措施。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14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一般。
在家庭中,小明受到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依赖性强的习惯。
进入初中后,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诸多困难,表现出以下问题:1. 学习习惯差: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拖拉,经常抄袭同学的作业。
课后不复习,导致成绩下降。
2. 生活自理能力差:小明穿衣、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方面都需要父母帮忙。
在学校,小明无法独立完成日常事务。
3. 交往能力差:小明不善于与人沟通,在班级中缺乏朋友。
遇到问题,小明总是依赖父母解决。
4. 道德品质问题:小明在班级中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有时甚至动手打人。
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小明敷衍了事。
三、案例分析1. 小明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溺爱小明,导致小明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性。
(2)学校教育忽视养成教育:学校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
(3)同学间缺乏互助:小明在班级中缺乏朋友,导致他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帮助。
2. 小明养成教育改进措施(1)家庭教育改进父母应改变溺爱方式,培养小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例如,让小明自己穿衣、整理床铺,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2)学校教育改进学校应加强养成教育,将养成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和素质。
(3)同学间互助班级应加强同学间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
例如,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4)道德品质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关注小明的道德品质问题,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中学德育案例范文中学德育案例:老师批评后……
中学德育案例范文中学德育案例:老师批评后……
标题:老师批评后,励志成长
案例:
某中学的小明是一位平凡而乐观的学生。
在一次班上的笔试中,他的数学成绩不尽人意,比平时低了不少。
老师对全班同学的成绩进行了批评,特别提到了小明的成绩下滑。
听到这些,小明感到有一点儿失落,但他并没有沮丧,而是选择了励志成长。
小明事后向老师请教了关于错题的问题,并咨询了怎样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
老师给
出了耐心的解答和建议,使小明受益匪浅。
小明回到家后,他也向父母请教了数学问题,并积极寻找各种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
他每晚都认真复习,坚持做题和思考,逐
渐掌握了解题方法。
小明在班级中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答题环节。
他不再怕被批评,而是勇敢地举手发言,积极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
逐渐地,他在班级中展示了自己的潜力和学习能力。
由于小明的努力付出,不仅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渐渐上升。
而且,小明在班级中的表现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他逐渐成为班级的榜样,并
得到了班主任和学校的表彰。
小明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遇到批评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应对。
小明选择积
极面对,借助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按照自己的步调努力提高。
他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
进步,也在性格和能力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个案例鼓励我们在遭受批评时,不气馁,要振作起来,找到问题所在并努力改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完整版)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报告
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一)一、学生基本情况小逆,男14岁,初二年级学生,本学期转到我班。
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他不遵守课堂和课余纪律,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前后摇摆着座椅,时而扭转头和同学说话,在老师的不断督促下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作业常不完成,懒得做一些动脑思考的题目,只愿意完成或完成部分的语文、英语的抄写作业,学习上需要背、默的练习,一律是空白的。
他个子高,肢体动作灵活,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所以还不时不进课堂,在操场与上体育课的同学打篮球,故成绩平平。
而且脾气大,常闹事,不听家长的话,经常与家长反着干,常惹得家长为他担心。
二、家庭情况造成小逆学习散漫,逆反心里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小逆的家庭情况来分析。
小逆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寡言少语,平时较少与孩子沟通,母亲在外做生意,由于工作时间关系,很晚回家。
基本是由爷爷奶奶带,全家人中,他的父亲是独子,只有就此一个孙子,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与放任,凡事都依小逆,于是小逆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对他的教育,家长并没有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教育之中总夹杂着溺爱。
其家庭教育以母亲管教为主,父亲的教育,孩子心里根本不服气,在家庭里孩子心目中毫无父亲的尊严地位,母亲对他多数是宠爱。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在校的表现越来越不能令老师和家长满意,老师重视他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反映后,母亲常常会耐心地教育一番,父亲看不惯,有时就会一顿拳打脚踢、痛骂一顿,但母亲有时也比较护短,为其找理由开脱。
尤其是其孩子与别的孩子争吵时,找出不正确的理由庇护。
其母亲只重视他的学习成绩,成绩好就一切好,就在母亲这种包庇、从容下他学会说谎,编出一套美丽谎言,掩盖自己,甚至用一番哄话,先夺取母亲的信任,然后编出假话,母亲也真信了他。
而有时母亲知道真相后,不是一顿揍,就是说,我也没办法了,打也打了,有时身上打青了都不管用,无药可救了。
初中生管教案例
初中生管教案例一、案例背景小明,14岁,初二级学生,学习成绩一般。
父母离异,与父亲相依为命。
因父亲工作繁忙,缺乏对小明的关爱与教育,导致小明在校表现较差,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早退,与同学关系紧张。
在学校,小明经常上课睡觉,作业抄袭,成绩下滑。
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但效果不佳。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父母离异,缺乏家庭关爱,导致他心理偏差,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
2. 教育因素:班主任虽然关注小明的问题,但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引导小明改变。
3. 个人因素:小明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动力,容易受到不良诱惑。
三、干预措施1. 建立关爱机制:班主任与小明建立一对一的关爱关系,定期与小明交流,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给予关爱和支持。
2. 家庭教育引导:班主任联系小明父亲,共同探讨小明的教育问题,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 心理辅导:邀请心理老师为小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4. 学习辅导:安排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与小明结成学习对子,共同进步。
5. 强化纪律教育:加强对小明的纪律教育,让他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提高他的参与度。
四、干预效果1. 小明逐渐适应学校生活,纪律观念有所增强,不再迟到、早退。
2. 小明开始主动参加课外活动,与同学关系逐步改善,融入集体。
3. 小明在学习上取得一定进步,成绩逐步上升。
4. 小明的心态得到改善,对待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
五、启示与思考1. 家庭与学校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3. 强化纪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
5. 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案例分析1. 引言1.1 问题学生的定义问题学生的定义可以涵盖多个方面,通常指那些在学习、行为或情绪上存在问题、困难或挑战的学生。
这些学生可能有自律能力不足、学习成绩不佳、情绪不稳定、与同学冲突或家庭困难等种种表现。
他们可能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和生活出现困难和问题。
问题学生既可能表现在学业方面,也可能表现在人际关系或心理健康方面。
问题学生并不是说他们是“问题”的根源或本质,而是在某些方面面临困难和挑战,需要班主任和学校的关注和帮助。
问题学生有时也是学生成长中的一个过程,正视问题并及时干预,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问题学生的定义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和需求,以便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班主任作为学生们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在面对问题学生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关注他们的困难,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1.2 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不仅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更是学生的心灵导师和精神支柱。
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承担着启蒙教育、规范行为、培养品德、激发潜能等多方面的责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贴心人和坚强后盾。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一任导师和监护人,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和全方位指导的重要职责。
他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与道德修养。
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班主任在学生问题行为的引导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要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自制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支持者,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使命。
他的作用不仅限于教导知识,更在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和幸福的人生道路。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敏锐的嗅觉、卓越的教育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材料分析题(鲁教版)
跟着过去。同伴批评他时,他不服气地说:“又不是我带头的,况且别人能进, 为什么我就不能?” 请就题中该同学的错误言行选择一个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说服其改变主意。
• 8、参考答案1:看到别人干什么你也干什么,这是盲目从众心理的表 现。盲目从众是危险的,它不利于个人的健康发展,容易使人接受社 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中的歪风邪气。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 • 参考答案2:游戏厅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一种不良诱惑。不良诱惑 会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日常生活 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素养,学会分辨是非善恶,提 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控制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 参考答案3: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盲目从众进入游戏厅, 会导致不良后果。如果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缺乏正确的判断, 作了不该做的事,就会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要做 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加强道德和文化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判 断能力,在做一件事之前预先对其产生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 避免因做错事而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6、亮亮和小丽既是邻居又是同班同学 , 而且爱好也一样一一打网球 , 平日里他们俩经常 一 起参加训练。在一次市级网球比赛中 , 由于他俩配合默契 , 取得了很合双打第一名的好成 绩。回到学校 , 他俩也经常在一起学习、讨论问题 , 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根据材料 , 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 : (1)他们取得良好成绩的原因高那些 ? (2)男女同学之问怎样发展真挚的友情 ?
鲁教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材料分析题
石梯初中 杨西安
1、材料一:为了创建平安校园,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和禁毒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活动。文化、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的网吧、流动食品摊点进行了清理整顿。 材料二:刘某,经常旷课,玩电子游戏,顶撞老师,因难以管理,学校勒令其退学。 父亲认为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到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不久,刘某嫌活太累,就 背着家人整天泡网吧并结识了一些“哥们”,沾染上了吸烟、喝酒、赌博的习惯。为 了弄到钱,他多次持刀抢劫小学生,在一次抢劫中将一名妇女刺成重伤,被抓获后, 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将他判刑。 (1)材料一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对未成年人实施哪两个方面的保护? (2)导致刘某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从三个角度回答) (3)这一案例对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学会做人有什么启示?(至少从三个角度回 答)
初中品德发展典型事例
初中品德发展典型事例Title: Exemplary Instances of Moral Develop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In the bustling corridors of our junior high school, there stands a boy named Jack, whose actions exemplify the virtues of integrity and honesty. Once, while playing soccer with his classmates, he accidentally kicked the ball into the school's flowerbed, damaging several plants. Without hesitation, Jack owned up to his mistake and offered to replace the damaged plants with new ones. His honesty and willingnes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not only earned him the respect of his peers but also set a positive example for others to follow.在我们初中繁忙的走廊里,有一个名叫杰克的男孩,他的行为体现了正直和诚实的品质。
有一次,他和同学们踢足球时,不小心把球踢进了学校的花坛,损坏了几株植物。
杰克毫不犹豫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提出要用新的植物来替换损坏的植物。
他的诚实和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也为其他人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Another noteworthy instance is the story of Lily, a girl renowned for her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On a rainy day, she noticed a small kitten stranded under a tree, shivering in the cold. Without a second thought, Lily wrapped the kitten in her jacket and brought it home, nursing it back to health. Her compassionate act not only saved thekitten's life but also inspired others to show kindness to animals and those in need.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莉莉的故事,她以善良和同情心而闻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品德案例分析
时光飞逝,转眼间顶岗实习已经步入尾声,经历这半年的实习生活,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在实习过程中,我因学生的进步感到喜悦;因学生不听话,顶撞自己感到苦恼;也因为前辈们对自己的呵护与帮助而感动。
正是因为这些,我用四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而这些经验也将是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下面我就实习中中小学生品德问题展开自己的分析与见解。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重要性,以分数来对学生进行好、中、差三级等分却忽视了学生品德质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对品德重要性的认知。
从他们懂事起,应试教育就为他们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无比“光明”的前景。
从幼儿园起,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是被动地接受正面的灌输。
这种教育体制让学生成为学习机器,逐渐失去个性,忘却追求一种有主题的生活。
然而,青年期是青少年品德形成定型时期,又是有较大可塑性时期。
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方面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习期间我所教的班级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叫刘伟,上任何课他都不会认认真真听一分钟,甚至钻到桌子地下玩,或者走出座位去打扰其他同学。
至于作业,他更是不会动笔去做,考试宁可教白卷。
下课后,他还要欺负同学,做恶心的动作,比如吐口水。
一直以来,刘伟已然成为全校“出名”的问题生,而我在实习期间想尽各种方法去帮助他,教育他,可是根本不起作用。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刘伟身上存在明显的品德缺陷问题,以一个“问题生”的存在而自豪,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叛逆性。
这样的孩子,教育他如果单看他眼前的表现,只会莫名其妙,义愤填膺,哭笑不得。
但是孩子还小,问题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如何解决他的问题,先要搞清楚原因,搞活原因,教师先要展开自己的思路。
横向展开。
看他在其他学科、其他老师面前的表现,看他在上课之外的活动中的表现,看他在小伙伴中、在家庭中的表现。
如果其表现都差不多,那是一回事,如果有时表现不一致,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纵向展开。
看他在初中时的表现如何,在幼儿园期的表现如何,婴儿期表现如何,如果那是也都是差不多现在的样子,那就是一回事;如果那时表现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者不完全是这个样子,那就是另一种或者另外几种情况了。
根据
他在各年龄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分析他形成如此习惯的来源是家庭,同学,还是学校,然后对症下药。
情况不同,证明原因不同,当然解决的方法也就各异。
而我作为一个年轻老师就犯了一个教师常犯的毛病,遇到问题不去探究原因,就想直接通常的管理方法上解决它。
在很多孩子身上这是行不通的。
教师面对问题有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否则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
因为如今的学生需要诊断的的人正在逐年增加。
一般化的、大拨轰式的管理过去还能应付,以后恐怕就不行了。
形式在迫使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变成名副其实的教育专业人员
中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倾向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
据有关调查报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道德素质薄弱,人格扭曲。
由此,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显而易见,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
从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出发,中华传统道德特别强调要从青少年起,就注意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这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重视道德品格的传统教育思想。
我们的前辈在青少年时期,差不不同程度的传统道德的教育和熏陶,不少人正是从忧国忧民,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建设大同社会等思想的基础上接受了共产主义学说,走向革命道路的。
今天,我们对一代新人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在弘扬传统美德与倡导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平时的教育中渗透人格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实践,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教育,以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心灵,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总之,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
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让他们先做好人,再做事。
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要掌握学生的优、缺点,体贴学生,宽容
为怀,师生双方才能关系融洽,才能使思想教育从消极防范转向积极引导,工作也能做到学生心中,从而使学生“思而后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