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

合集下载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作者:刘博群张笑岩来源:《活力》2010年第14期[关键词]纪录片;市场化;制作者中国纪录片较之西方起步较晚,但现阶段已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态势。

回首上个世纪纪录片的现代化进程,笔者认为有三个因素始终影响、刺激着中国纪录片的进程:第一个因素是如何处理古与今、旧与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是从纵的、历时性的角度亦即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进化效应”。

第二个因素是如何处理中与外,主要是中与西即本土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的关系,这是从横的、共时性的角度亦即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的,姑且称之为“转播效应”。

第三个因素是从上述纵与横、时与空的交叉亦即从文化功能的角度来如何处理“文”与“用”的关系,也就是纪录片与中国现实社会的关系,而在20世纪的中国,最突出的则是纪录片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姑且称之为“功能效应”。

在中国纪录片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切理论的论争、思潮的演变、实践的成败、创作的得失(包括主题思想与形式风格的变化),都无不与这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而且这三个问题往往是纠缠在一起才对纪录片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作用的,这叫做“文化综合效应”。

和西方纪录片一样,中国的纪录片也是脱胎于电影纪录片。

新闻纪录片电影的历史,实际上可称为电视纪录片的“史前史”。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式即观察式纪录片。

但其发展进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却是曲折而艰辛的。

标志着中国新纪录片进步的,不仅有理念和形式的本质转变,也有纯粹的技术的更新。

数码技术的发展,使记录设备日益小型化、个人化,摄、录、编剪可以很轻松地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制作人可以更从容更自如地记录原汁原味的生活实态,它所带来的变化可能是革命性的。

吴文光说,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个人方式,拿着像笔一样小巧的DV机,他可以像作家写作一样做纪录片,他甚至开始用DV机来做日记。

这种变化已经促使许多业外人不断进入纪录片的制作行列,这意味着很多新的可能性。

新时期电视纪录片中纪实美学的传承与变革论文

新时期电视纪录片中纪实美学的传承与变革论文

新时期电视纪录片中纪实美学的传承与变革论文新时期电视纪录片中纪实美学的传承与变革论文社会的进步和变革的新气象,为中国电视纪录片营造了积极的转型氛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工作者和研究者们不断地意识到“了解世界的发展”与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双重需求。

首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不断借鉴国外优秀的形式与理念,在学习和吸取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影视思维模式从僵化的“政治本位论”中解放出来,电视纪录片也开始摆脱“政治美学”的束缚,回归到对“纪实美学”的追求上。

通过与国外合作合拍,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使电视纪录片专题化、栏目化,纪实美学的特点在中国新时期的电视纪录片中显现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一、“纪实”与“真实”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一般情况下,创作者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从事非虚构创作,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真实”与人类主观感知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密切关系。

如果纪录电影只是用机械再现或者刻板的复制等手法来进行诠释“真实”,那么呈现的内容就是空洞的、乏味的、毫无意义的。

就如同监视录像只是起到记忆的效果而已。

真实,永远是电影和电视艺术的生命。

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虚构、夸张、浪漫,甚至可以用高科技创造场景,但均以真实为前提。

“真实的谎言”虽然是“谎言”,是以“真实”的虚表掩饰其“谎言”本质,但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正如鲁迅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有雪花,就包含着诚实在里面。

换个说法说,如果写成“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变得很荒谬了。

尤里斯·伊文思曾经说过:“对于我来说,‘记录’和‘纪录’两个词区别是很清楚的。

难道我们要求提交法庭证词具有客观性吗?不,唯一要求就是每段证词都充分体现出证人主观的、真实的、坦率的看法,就像他对圣经发誓时所保证的那样。

”①不同的纪实美学观点和派别,源于不同的纪录片人对“真实”的认识,以及他们所采用的拍摄方式各种接近“真实”的途径。

当代电影“用高科技讲述”的一切话语,尽管“不必是已有过的实事,但必须是一定会有的实情”。

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迁

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迁

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迁作者:陈婧来源:《卷宗》2018年第18期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繁荣,新媒体的形式层出不穷。

媒介融合和媒介边缘的淡化,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成为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

新媒体在为纪录片的传播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渠道和平台的同时,也是对纪录片的创作的一个挑战。

今天,纪录片也面临一个市场化的问题,纪录片走下神坛,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迅速融入市场竞争中是纪录片今后发展和繁荣不可逃避的现实。

关键词:纪录片;新媒体;理念;变化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大的提高,频频在国际、国内获得大奖,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技术与艺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相关的评奖活动、学术研讨也非常活跃。

中国的纪录片曾创造了电视的品质,创造了电视的辉煌,引领了电视的风骚,《望长城》、《话说长江》等都是中国纪录片创立初期的经典力作。

《沙与海》、《最后的山神》、《龙脊》、《南廓八街十六号》、《幼儿园》《彼岸》、《最后的马帮》都在国内、国际电影节和纪录片评奖活动中获得了专家的认可和较高的美誉度。

1993 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正式开播,标志着中国纪录片栏目化的确立,是中国纪录片繁荣的标志。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栏目遍布全国各大省市电视台,一时间百花竞放,争奇斗艳。

但随着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收视率成为了各类节目的成败的评判标准,面临市场的压力,纪录片栏目也就风光不再,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收缰勒马。

1996 年之后,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进入了一个低谷,随着电视的产业化发展,各类影视剧以及娱乐、选秀等节目的热播并受到观众的青睐。

今天,纪录片尽管可以获得较好的美誉度和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但是长期“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现象,使主流电视媒体越来越不想增加投入,由此导致电视纪录片在主流媒体中的位置趋向边缘化。

一、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是一种有观点的记录,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形象和音响素材,直接地表现客观事物及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的纪实性影片。

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的革新-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为例

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的革新-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为例

等 这 一 系列 条件 日趋 成 熟 的 时候 , 时 的 电视 界 在 深 刻 的 反 《 当 话说 长江》 见山见水 ,再说 长江》 《 则是 见山见水又见人 。” 省 中 , 心思 变 , 人 电视 纪 录 片 酝 酿 着 一 场 深 刻 的 变 革 。现代 意 又 如 在 第 二 十 二 集 《 山 说 “ ” 中 讲 述 了 庐 山 的 人 和 背 后 庐 庐 》
摘 要 : 与 《 说 长 江 》 比 ,再 说 长 江 》 电视 理 念 上 多 元 融 合 的 形 态 ,从 睁 大 眼 睛 看 世 界 再 到 学 习 借 鉴 消 化 和 话 相 《 在 的创 新、 视技 术上 的突破 , 电 它折 射 出 这 二 十 年 间 中 国 纪 录 探 索 吸 收 国 际 化 创 作 元 素 ,我 们 已经 进 入 了创 新 发 展 的新 片发 展 变 迁 的 璀 璨 光 芒 。本 文 通 过 对 两 部 恢 弘 的 社 会 画 卷 时代 。
纪 录 片 , 其 超 常 的 制 作 和 深 刻 的 思 想 内容 , 现 着 极 高 的 以 体 历 史 、 化 和 审 美价 值 , 集 体 智 慧 的结 晶 。 文 是 中国大型电视纪录片三段式成长轨迹 中 国 大 型 电视 纪 录 片经 历 了 向世 界 学 习 、 探 索 中 提 高 、 创 新 谋 发 展 三 个 阶 段 ,如 今 已成 为 中 国 电 视 节 目 中 最 有 文 化、 品位 和 实 力 的 节 目类 型 。 早 期 中 国 电 视 纪 录 片 被 称 为 宣 教 片 时 期 , 比较 重 视 文 本 , 赖 解 说 词 , 过 解 说 , 思 想 直 接 灌 输 给 观 众 , 到 政 依 通 将 达 治 教 化 目 的 , 被 称 之 “ 里 尔逊 式 ” 统 天 下 的 时 代 。 这 种 也 格 一 单 一 的形 态 模 式 直 到 2 0世 纪 八 十 年 代 中 日合 拍 《 丝绸 之 路 》 时 才 被 打 破 。在 合 作 拍 摄 中 , 中方 人 员 明 显 地 感 觉 到 日 方 在

纪录片创作的理念和方法

纪录片创作的理念和方法

纪录片的方法和技巧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方法纪录片是“等”来的真实、发现的艺术,是作者对被记录者人生的感悟,是最主观的客观记录,它记录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人对生活的态度,纪录片是原生态的记录、创意性的编辑,是用世界的语言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纪录片创作者不能赋予纪录片太多的功利色彩。

由于纪录片是以画面语言为主的片体,而面画本身是多义的,所以纪录片的主题是多元的。

他认为纪录片的创作要有开放式的结尾,画面语言的故事化要做到“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

”纪录片创作中做到有“中南海的思想,老百姓的心态和记者的敬业精神。

”中国纪录片发展创作启示录--------------------------------------------------------------------------------冷冶夫前言电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纪录片又是电视中最有品味,最具精品魅力,最能体现电视综合艺术的电视节目。

从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第一部《英雄的信阳人民》开始,中国纪录片就以它超出人们想象的发展势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如今这个在新闻电影纪录片的胚胎里诞生,在电视新闻专题片的模式里成长的片种,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里程。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腾飞使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了一批ENG设备,这种由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构成的电子采集方式,很快替代了原先16毫米电影胶片的拍摄,大大地解放了画面纪录的生产力。

与此同时,以往处于垄断地位的新闻纪录电影遭遇了新的挑战。

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直接导致新闻纪录片这个片种从电影系统“撤离”,转而成为电视台的看家品种。

加上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随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

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而充满变革的时期,中国纪录片在这一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记录并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纪录片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以及纪录片对于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探讨。

20世纪初,纪录片这一艺术形式刚刚兴起。

最早的中国纪录片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当时正值中国社会面临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界的先驱者开始运用电影这一新的媒介形式,以纪录片的方式呈现社会现象和个体的生活状态。

这些早期的纪录片作品往往较为简单直接,内容主要关注农村和城市中工人、农民以及妇女等劳动人民的生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一面。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演变,纪录片的发展也逐渐深入。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期间,许多纪录片拍摄呈现了抗日英雄的事迹以及人民对于抗战的支持和参与。

而解放战争时期,纪录片则着重展现了解放军的战斗场景和解放区的社会现象,成为宣传和动员人民的有力工具。

新中国的成立后,纪录片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从“新中国的建设”到“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纪录片始终贯穿其中。

它通过呈现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展示了中国社会在历史变革中不同时期的风貌与面貌,记录了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

纪录片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纪录片可以促进社会的认知与理解。

通过真实生动的影像和事件,社会公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现象,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纪录片可以为人们提供回顾历史的窗口。

通过观看纪录片,人们可以回顾过去的岁月,对历史事件进行回顾和反思,这对于塑造个体的身份认同和国家的历史记忆非常重要。

此外,纪录片还可以培养社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纪录片下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纪录片下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纪录片下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事件和对现实的记录和观察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或电影形式,其作为一种截取时代信息的媒介,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主题和内容,是记录历史和反映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十世纪的中国,经历了磨难和变革,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的纪录片也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20世纪初期,中国的电影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纪录片的制作更是几乎没有,应用场景甚少。

直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先进思想开始传播,中国的纪录片才逐渐崭露头角。

19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开府卷》是中国最早的纪录片之一,记载了当时国民政府成立的历史瞬间。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大多专注于国内政治和社会状况,通过镜头的记录,传达了新文化思潮的观点。

到了上世纪30年代,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战争纪录片成为一个重要的创作题材。

纪实的镜头记录下了日本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抵抗和付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祖国的困境和民众的斗争,激励了民族的觉醒和团结。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更加注重事件的真实性,通过宏大的宣传手法,传递出民族团结的力量。

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纪录片创作产生了新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乘胜追击,推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纪录片作为正宗的宣传艺术形式,积极参与了政治斗争和群众运动。

《泼猴》、《铁道游击队》等影片,都以传递社会主义革命的信念和精神为目标,加强了党和人民的团结,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创作风格。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显著地影响了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纪录片的内容和风格开始多了起来。

一些纪录片突出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派对于官僚主义和封建残余的批判,像《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等作品,通过对于英雄人物的描绘,传达了革命的力量和目标。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除了宣传,也开始追求一种艺术创造的价值。

改革开放的开始,也给中国纪录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人们对于纪录片的需求开始多元化。

真实_创造性诠释_电视纪录片刍议

真实_创造性诠释_电视纪录片刍议

事件或情境 , 重新再现于作品中 , 称之为真实再现 。真实
质现实复原 ”的传统观念 。
124
现代传播 双刊 2007年第 4期 (总第 147期 )
高 鑫 : 真实 , 创造性诠释 随笔札记
这两部全新的有关纪录片的理论著作 , 无疑开拓了电 视纪录片的全新的理论空间 。
其实 , “真实再现 ”也罢 , “虚构 ”也罢 , 并非为了将 纪录片拍得更虚假 , 而是为了将纪录片拍得更真实 。
长的青年时代 ; 由其二儿子 “扮演 ”其少年时代 。而且全
“电视纪录片 , 是以摄像和摄影手段 , 对政治 、经济 、
部 “搬演 ”了过去的战争和祭祀场面 。
文化 、历史事件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 , 并给人以
有评论家说 : “这部人类学纪录片真实地描写了裸族独
一定的审美享受的电视作品 。它要求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 ,
1 23
随笔札记 高 鑫 : 真实 , 创造性诠释
意请纳努克凿冰打鱼 、冰天雪地中寻找食物 ; 重修冰屋 ,
再现不能过于强化其趣味性 , 而忽视其再现的还原功能 。
由于室内光线黑暗 , 防碍拍摄又拆掉一半 ; 在屋外的寒风
然而 , 这样一些创作手法 , 在后来纪录片发展进程中 ,
中 , 重新摆拍了一家人早晨起床的场面 。
《裸族最后的大酋长 》, 纪录了印度尼西亚版图内新几内亚
者历时一年多 , 经过北京 、舟山 、宜昌三次研讨会 , 最后
岛上的达达尼族的酋长制生活 , 整个作品只是由大酋长维 落梅里亲自解说而已 。其中 , 由他的大儿子 “扮演 ”大酋
形成的文献 《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 》 (东方出版社 1996 年 1月版 ) 中 , 对电视纪录片作出了如下的理论界定 :

从纪录片_英与白_看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和趋向_陈小敏

从纪录片_英与白_看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和趋向_陈小敏

第3卷第3期2003年7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 URNAL OF HUNAN MASS MEDIA VOCAT IONAL T ECH NICAL COLL EGE Vol .3No .3July 2003[收稿日期] 2003-04-25[作者简介] 陈小敏,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电广新闻系教师,主要从事电视研究。

从纪录片《英与白》看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变化和趋向陈小敏(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 本文对获奖纪录片《英与白》进行了分析,并对近二十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一番梳理,总结出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及其创作趋向。

[关键词] 纪录片《英与白》 创作理念 变化 趋向[中图分类号] J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454(2003)03-0047-04 在第六届四川国家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由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执导的纪录片《英与白》引起了评委的强烈反响,获四项大奖,成为这次评奖会上最大的赢家。

当张以庆导演向记者介绍纪录片《英与白》创作背后的故事时,他说:“纪录片《英与白》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有着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兽师———白,另一位则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上台表演的熊猫———英。

英与白组成的特殊家庭生活了十几年。

张以庆表示,《英与白》表现的并非人和动物的“真挚情感”这类故事,而是通过一个女人与一只动物“非常态”的纪录,反映当代人内心深层次的孤独和悲哀。

张以庆称自己是“关在笼子里拍摄这部纪录片”,铁笼子的意象在片中反复出现,借以表现女人白内心的桎梏和困顿。

本届“金熊猫”奖的国际评委看完该片后感叹:“真没想到中国人能拍出这么深刻的片子!”然而《英与白》的成功却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遭到理论界及其同仁的猛烈批判。

电视理论专家洪国航批评说:“这部片子,与其说是拍出来的,不如说是编出来的,`想'出来的,是一个理性化的观点逐步印证阐述的过程。

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分析

栏目化运作。上
科学探索类纪录片——探寻未知的奥秘海辑的室《》纪,录中片央编电
视台《东方时
空·生活空间》,
北京电视台的
《记录》
日渐成熟的纪录片产业化
频道化和栏目化——创造生存空间 (Discovery频道、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英 国BBC纪录片频道,日本NHK频道)
独立制作——与体制类内的互动(DV) 新纪录片运动 进入影院——纪录片复兴的标志
电视纪录片创作
类型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人与历史
雅克·贝汉
〈天·地·人〉 《迁徙的鸟》2003年OSCAR最佳纪录片
提名 《喜玛拉雅》1999年获OSCAR最佳外语片
奖 《微观世界》1996年嘎纳电影节大奖,
1997年恺撒奖
《迁徙的鸟》
该片共有600多人参与拍摄,历时3年多, 耗资4000多万美元。景地遍及全球50多个 国家和地区,记录胶片长达460多公里。动 用了17个世界上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 学考察队。
对真实的创创造作性特的征诠:释。”
创作特(征1)纪:录符过号程语。言
(2)再寄现寓原含生意态。
(3)声理画性并印重证:
创作理念的论争
.20世纪90年代争论焦点:写实还是写意
刘郎的电视纪实作品
21世纪初争论焦点:客观还是主观
张以庆的作品,具有非 常鲜明的主观性
刘郎
代表作品《西藏的诱惑》、《天驹》、 《江南》、《苏园六记》
弗莱•詹宁斯 英国纪录电影学派中最杰出的导演 纪录片淡化了政治宣传的味道,没有说明,没有
劝告,也不作热情的演说,只是观察 “不能把恢复人类应有的姿态延长到战后的某一
个时期,不必以战争的借口牺牲人类的本性 ” 普遍主义的伦理观,在他那里,纪录片相对间离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其创新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其创新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及其创新作者:丁立山来源:《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03期摘要:回顾20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的历程、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

中国的纪录片,在“客观与再现”的创作理念下走向世界,又在“主观与表现”的创作理念下走向新的成功。

同时,纪录片的创作者也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拓展视听的表现上有所追求,有所创新。

纪录片创作的视点与视角是创作者首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纪录片;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3-0097-03纪录片从诞生至今,虽然经历了不算太长的时期,但是,它却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繁荣的程度。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较西方起步较晚,现阶段也已经呈现出兴旺的态势。

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解放后到80年代后期的格林尔逊式即画面加解说式纪录片,二是90年代以来的真实电影式即观察式纪录片。

在第一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教化与指导。

此时的纪录片的创作特征是:1.重视文本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事先设计完整的“文本”,作为拍摄的基础。

2.依赖解说借用广播的语言,通过播音或解说,将思想直接灌输给观众,达到耳提面命的说教目的。

3.声画分离解说为主,画面为辅,多是声画不搭界,构成简单的“声画两张皮”的节目形态。

严格地讲,这种纪录片的创作,与其说是纪录生活,不如说是揭示思想、宣传观念。

对广大电视观众进行思想教化和行为指导。

在其“形象化政论”的影响下,导致中国的纪录片维持了30多年的画面加解说的模式。

尤其在“文革”期间,该模式大行其道,阻碍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探讨与追求,产生了内容单调、主题僵化、选材面窄、形式单一和表现公式化,“声画两张皮”的弊端。

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收租院》《丝绸之路》《话说运河》等,几乎无一例外地被纳入“思想教育节目”之中,或“通过介绍革命历史和先进人物事迹进行思想教育”,或“通过介绍锦绣河山和建设新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文学常识 (1)

文学常识 (1)

2011年天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试题一、填空(请在下面每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答案。

本题共30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被后世誉为“诗佛”的唐代诗人是______王维_____。

2.“青山遮不住,_____毕竟东流去____”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名句。

3.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_关汉卿________。

4.长篇章回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_________。

5.电影《红高粱》根据______莫言_____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而成。

6.小说《药》的作者是__鲁迅_________。

7.《女神》是________郭沫若___的诗集。

8.报告文学《包身工》的作者是_夏衍_____。

9.陈白露是话剧《______日出_____》中的主人公。

10.毛泽东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___书生意气________,/挥斥方遒”。

11.《匹克威克外传》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__狄更斯______,他还写过《双城记》、《雾都孤儿》等作品。

12.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前苏联作家__帕斯捷尔纳克_________,但他的《日瓦戈医生》在国内却遭受了无情的政治批判。

13.在塞万提斯的名作中,主人公堂·吉诃德幻想自己是一位骑马拿枪的中世纪_____骑士______,甚至去大战风车,因为他把那看成了魔鬼。

14.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是近年来的热门作家,他的名作__挪威的森林_________书名来自披头士的一首歌。

15.《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马克吐温_______。

16.《长亭送别》出自王实甫的戏曲《__西厢记_______》。

17.《日出》、《原野》的作者是___曹禺________。

18.《西厢记》中女主角的名字叫___崔莺莺______。

19.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__索福克勒斯_________。

20.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__毛猿_________主人公别无选择,只能钻进动物园的铁笼子,在毛猿的大力拥抱中死去。

中国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变革——基

中国人文地理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及艺术表现手法的变革——基

是 以大众 性 、 娱 乐性 来衡 量文 化 的意义 。
“ 电视 纪 录 片与 现 实生 活 之 间 的审 美 关 系 可 以 表述为: 描述 生 活一 发 现生 活一 创 造 生 活 等 美 学境 界。 ” [ 4 3 这三个 层 面高度 概括 了受 众 获 取直 接 的审 美
享 受—— 领 悟意 义 以达到情 感 的升华 —— 行 动层 面
幕 。从 世界 电影史 上来 看 , 很长 一段 时间 , 自然类 纪
要创 作 理 念 , 9 O年代 中后 期 至今 , 我 国 电视 纪 录 片 逐 步走 上 了产业 化 的发 展道 路 , 同时 大 众 文化 视 域 下人 们不 再 以创造性 、 批 判性 等概 念来 要求 文化 , 而
绸之路 》 到后来 的《 话 说 长江 》 《 望 长城 》 《 故宫 》 《 美 丽 中国 》 , 无 不体 现这 一特 点 。 随 着旅 游 和户 外 运 动 的 兴起 , 旅 游 电视纪 录片 作 为一 种 新兴 的概 念 出现 在 大 众视 野 , 它 以 电视 作
2 O世纪 八 九十年 代 , 纪实 主义 成 为我 国纪 录 片的 主
我 国电视 纪 录 片始 于 1 9 5 8年 , 此后 2 O年 一 直
以单 片形 式存 在 , 直到 1 9 7 9年 中 日合拍 的《 丝 绸 之
路》 的上 映 , 才 拉 开 了我 国大型 电视 纪录 片创作 的序
中 国人文地理类 电视纪 录片的 创作 理念及艺术表现手法 的变革
— —
基 于《 话说长江》 与《 远 方 的家 》 的对 比
蔡 天 然
山东 大学 文化传 播 学院 新 闻系 , 山东威 海 , 2 6 4 2 0 9

《2024年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以CCTV纪录片为例》范文

《2024年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以CCTV纪录片为例》范文

《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以CCTV纪录片为例》篇一一、引言电视纪录片以其真实、生动的叙事方式,成为了观众了解世界、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叙事艺术作为电视纪录片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以CCTV纪录片为例,探讨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特点、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今后的纪录片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的特点1. 真实性:电视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真实性,通过实地拍摄、采访等方式,还原事件原貌,使观众产生共鸣。

2. 故事性:一个好的电视纪录片往往具有强烈的故事性,通过情节的铺陈、人物关系的构建,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观影欲望。

3. 视觉冲击力:电视纪录片的画面质量、音效、配乐等元素,共同构成了其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CCTV纪录片的叙事方法1. 事件叙述法:通过叙述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使观众了解事件的全貌。

例如,在《中国考古大发现》中,通过详细叙述考古过程和发现成果,使观众了解中国考古的魅力。

2. 人物叙述法: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等展现事件。

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以文物修复师为主角,展现了故宫文物的修复过程。

3. 对比叙述法:通过对比不同人物、事件或场景,突出主题。

例如,《大太平洋》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海洋文化,展现了海洋的多样性和人类与海洋的关系。

四、CCTV纪录片叙事艺术的实践案例分析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片通过美食这一文化符号,展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

在叙事上,该片采用了多种叙事方法,如人物叙述法、事件叙述法等,通过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同时,该片在画面质量、音效、配乐等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具有很高的视觉冲击力。

五、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虽然CCTV纪录片在叙事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纪录片过于追求视觉效果,忽视了内容的真实性;部分纪录片在叙事上缺乏深度和广度等。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札记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札记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何苏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札记技术革新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是一部关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关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观念发展史,同时还是一部关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技术发展史,“技术的发展强过了美学的力量,并强烈地影响了这个新电影的‘外貌’”,在《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的这本书中强调了技术在纪录片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中国纪录片史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技术的力量,他对于电视纪录片的语言、风格和观念的演变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建国初期,当时的电视台硬件设备非常简陋,只有有限的一些过期胶片和几台16毫米的摄影机,洗印工序因为没有专业的设备,要靠人工来完成。

在北京电视台建台时,使用的摄影机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六台16毫米摄影机,其中四台是50年代瑞士生产的发条式的鲍莱克斯,两的台是解放军缴获的美国30年代生产的菲尔姆。

而作为消费材料的胶片,由于价格昂贵,根本不可能放手使用,只能扣紧拟定的拍摄脚本,按照很小的片比进行摄录。

1960年北京电视台从原东德进口了一批AK16马达摄影机,较之原来的每把发条只能拍摄20秒中的摄影机改进了不少。

然而起初的摄影机都不能同步录音,声音和画面的录制只能分开进行。

摄影机和录音机都很笨重,不仅不方便,而且声音很大,不适合在某些场合使用。

另外,摄影机和录音机的配备也不成比例,使得有些内容只能录声音,而有的部分只能有影像,而在后期制作时间较紧的情况下,要对口型也不是意见容易的事。

第一阶段(1958~1977)的纪录片中,声话剥离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所致,画面是一个轨道,声音是另一个轨道,经常声音是对画面的一种解说,而不是画面和声音的自然合成,所以在当时一般是“画面加解说”的形式。

在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基本上是一种单向灌输方式,我说你看,你播我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

在技术上,可以说是因为当时声话对位,声音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的是一种解说的意味,形成了一种有很浓的宣传味道的形象化政论纪录片形式。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与使命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与使命近几年,伴随着中国电视传媒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视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视纪录片这一被几代电视人所推崇的类型节目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从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来看,数量和质量都较以前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获得的国际、国内奖励也日益增多,电视记录的技术与艺术水平也有了相当的进步,相关的评奖活动、学术研讨也非常活跃。

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在电视传媒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主流电视媒体越来越不想增加投入,给纪录片生产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很多电视媒体的负责人认为这种生产周期较长、投入大的类型节目,尽管可以获得较好的美誉度和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但是长期“叫好而不叫座”、曲高和寡的表现,给电视媒体带来的经济压力却是难以承受的,因此,电视纪录片在主流媒体中的位置越来越趋向边缘化,尽管有很多纪录片人不甘心这种生存状态,力图从纪录片栏目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探索中,重振电视纪录片曾经的辉煌与风光。

导致出现这种一边“冷”一边“热”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对此的评价和论说也是多样的,因此,我们有理由面对这样一种情形,重新提出一个看似相当陈旧的命题,这就是当今中国电视纪录片应当和可以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经走过了20多年路程,创作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的“音配画”,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同期声”,再到21世纪初开始崭露头角的“真实再现”,都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整体面貌和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无论主观表达,还是客观记录,创作理念的更迭影响着对中国电视纪录片责任与使命的认识与判断。

纵观当前创作状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与使命,持不同创作理念的纪录片创作群体坚持着各自的道路选择,同时,在不同的纪录片中也有风格迥异的表现:一是个性化路线。

以前从事纪录片创作多年,并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辉煌一时的纪录片大家和醉心于纪录片精英化创作的人士,并不把纪录片仅仅看作谋生的职业,而是把它看成是一项神圣的事业,为此他们不辞劳苦,潜心创作,在这个浮华和喧嚣的世界中,默默地找寻、发现和开掘那些常常被人遗忘的角落和人物,为我们搜寻、整理、记录下一段段独特的、新鲜的、感人至深的、发人深省的影像故事。

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2003年纪录片论坛

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2003年纪录片论坛

20年电视纪录片的演变2003年纪录片论坛之二时间:2002年5月28日地点: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405室要点:1、中国电视最早的纪实基础是电影的纪实语言… I r~ —1 |2、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3、1982年《话说长江》的播出使人耳目一新4、1984年开拍的《话说运河》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1.1 ; ; . /5、1989年搞纪实语言的人朝着不同的方向使劲、j / r Ir I *—-7 丿”' |6、1991年《沙与海》成为国内第一次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7、《望长城》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又一个高峰& 1993年开播的《生活空间》站在非常前卫的位置上9、从90年代末到现在纪实语言处在比较停滞的状态这是纪录片论坛研讨活动的第二天,上午主要由北京广播学院教授朱羽君对中国20年电视纪录片视听语言的演变做了全面的总结,下午与会代表主要就纪录片语言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研讨。

研讨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东方时空》总制片人陈虻主持。

、、、11陈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近20年来,中国纪录片在中国电视屏幕上,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纪录片的发展,用什么语言表现,用什么语言记录,用什么方式跟观众交流,也有很多的变化。

比如我们在从业过程中听到很多说法,什么叫直接电影、真实电影。

纪录片还有一种分类,叫介入式和非介入式。

前不久英国一个制片人讲,在英国纪录片分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访问式的,第二种是跟踪记录式的,第三种是偷拍式的,第四种是真实再现式的。

英国BBC把纪录片创作手法分成四种不同表现形式。

总之,各有各的分类,但是最终人们都是想通过影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20年,中国纪录片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在这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请广播学院的教授朱羽君老师为我们从头细说。

朱羽君(北京广播学院教授):20多年来,中国纪实语言发展状况、方向、轨迹是什么?我觉得它更加走向人本化的传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本文就20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进行了梳理,包括三个部分:一,创作理念的演递;二,创作理念的论争;三,我的纪实理念。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理念;演递;纪实;论争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轫于中国电视开播之时,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我国进入一个社会的转轨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伦理价值、道德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转移。

这样,造就的社会普遍文化心态是:讨嫌“虚假”,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远离“梦幻”,尊重“现实”。

也就是说,人们活得越来越“实在”,要求越来越“实际”。

因此,人们对他们所生存的社会越来越关注,对变革的事态发展越来越倾心。

而电视纪录片,则恰恰可以将真实的社会生存状态,通过小小的电视屏幕及时输送到每一个家庭,从而使人的个体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使社会与人更靠拢,使人与社会更贴近。

所以,以反映真实社会生活为己任的电视纪录片,才格外赢得观众的青睐。

加之,此时我国的电视屏幕上的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亦可称之为电视纪录片的精品,诸如《望长城》、《沙与海》、《藏北人家》、《远在北京的家》、《壁画后面的故事》……。

正是靠这些作品本身,占有了屏幕,赢得了观众,成为中国电视屏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电视纪录片,就具有了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电视纪录片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电视纪录片成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电视纪录片成为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

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我们发现也是其创作理念不断变化及其论争的历史,这对我们“温故而知新”,进一步推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颇有裨益。

一、创作理念的演递
在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发现,其创作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文化背景、大众情绪的变化也发生着鲜明的变化。

1.60年代——80年代
此时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教化与指导”。

其理论基础是列宁所说的: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

其实,列宁的这段话,是指新闻影片而言:1921年,当时主管苏联宣传工作的卢那格尔斯基在回忆列宁关于电影的口头指示时说:“列宁当时是在看国际新闻影片时说的这番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这种新闻片要有适当的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

”然而,却被后人偷换概念,说成是纪录片的定义。


此外,就是爱森斯坦所说的:“纪录片,不仅是感性形象可以直接表现在银幕上,抽象概念,按照逻辑表达的论题,和理性现象也可以化为银幕形象。

”⑵
的确,“世界上绝没有脱离政治的生活,也没有脱离生活的政治。

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却自觉不自觉地把生活和政治生离活剥,使政治变成简单的标签,原则变成空洞的口号。

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桎梏下,摄像机只能远远地在生活的表层推拉摇移,小心翼翼地寻找万能镜头,战战兢兢地罗织保险系数。

”⑶
此时的创作特征是:
(1)重视文本。

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事先设计完整的“文本”,作为拍摄的基矗
(2)依赖解说。

借用广播的语言,通过播音或解说,将思想直接灌输给观众,达到耳提面命的说教目的。

(3)声画分离。

解说为主,画面为辅,多是声画不搭界,构成简单的“声画两张皮”的节目形态。

严格地讲,这种纪录片的创作,与其说是纪录生活,不如说是揭示思想、宣传观念。

对广大电视观众进行思想教化和行为指导。

从我国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孔令铎、庞一农拍摄,中央电视
台摄制)到第一次在全国造成强烈反响的电视纪录片《收租院》(1966年,陈汉元编辑,中央电视台摄制),再到系列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1981年,编辑、摄像孔令铎、屠国壁,中央电视台摄制);《话说长江》(1983年制作,戴维宇、王化南,乔广礼,中央电视台摄制):《话说运河》(1986年,编导兼总制作戴维宇等,中央电视台摄制)等,几乎无一例外地被纳入“思想教育节目”之中:或“通过介绍革命历史和先进人物事迹进行思想教育”,或“通过介绍锦绣河山和建设新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80年代末——90年代初此时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发生重要变化,其创作理念是——“客观与再现”。

理念基础是巴赞所说的:“纪录镜头,摆脱我们对客体的习惯看法和偏见,清除了我们蒙在客体上的精神的锈斑,惟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从而激起我们的眷恋。

”⑸
1991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总导演刘效礼,总摄影韩金度,音乐音响总设计王益平,中央电视台制作),它一改“教化与指导”的传统理念,走上了“客观与再现”的创造道路,从而确定了它在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历史上里程碑的地位。

《望长城》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领域里,做出了全方位的、整体性的突破和创新。

一位电视理论家称它为“屏幕上的革命”。


此时的创作特征是:
(1)纪录过程。

生活本身都体现为一种过程,电视纪录片一般以时间为顺序去纪录正在行进中的、未知生活结局的过程。

在跟踪拍摄的过程中,就会跟出人物、跟出情节、跟出故事,完成客观地再现真实生活的任务。

(2)再现原生态。

电视纪录片开始重视纪录生活的原生形态,对真实的生活,不做太多的雕琢,不做太多的精粉饰,尽量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记录带毛边的生活。

(3)声画并重:我们生存的世界,通过光波的流动,传播图像;通过声波的流动,传递声音,这才有了我们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

因此,以记录生活为己任的电视记录片,当然不能忽略生活之声的记录。

这声音,体现为“同期声”:当事人的现身说法;“现场声”:在屏幕上再现生活。

故而有人说:电视纪录片“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⑺
在《望长城》的冲击和引导之下,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全方位地踏上了“客观与再现”的创作理念之路:《沙与海》(康健宁、高国栋编导,宁夏电视台制作,获1991年度“亚广联”纪录片大奖);《藏北人家》(王海兵编导,四川电视台制作,获1991年度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大奖);《最后的山神》(孙增田编导,中央电视台制作,获1993年度亚广联大奖);《深山船家》(王海兵编导,四川电视台制作,获1993年度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大奖)……都是由于“客观与再现”的创作理念而走向世界的。

正是这些作品,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推向了高潮,故而有人将其称之为:中国新纪录片运动。

3. 21世纪初
此时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由于张以庆的一部《英与白》在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四项大奖,从而揭开了——“主观与表现”创作理念的序幕。

这种“主观与表现”的理论基础,一是台湾纪录片研究学者李道明所说:“纪录片一般是指有个人观点去诠释世界的,以实有的事物为拍摄对象,经过艺术处理的影片。

”⑻一是英国葛里尔逊的观点:“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的诠释。

”⑼
在这种创作理论的指导下,纪录片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主观思想大大地提升,通过屏幕展现的客观事物来阐释创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观念意识。

这样,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从纪录片的客观、再现原则,走向了主观、表现原则:
其创作特征是:
(1)符号语言。

较多的运用暗示、象征、对比、强化、隐喻等符号语言、修辞手段,寄寓个人的情思,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2)寄寓含意。

创作者赋予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深刻的含意,具有了较强的可读性,进而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引发观众再创作的能力。

(3)理性印证。

创作者所选择和记录的事物,都化作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个人判断被印证、被阐述的过程。

遵循这种主观、表现创作理念创作的代表人物,当首推刘郎和张以庆。

张以庆的电视纪录片《英与白》,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武汉杂技团狭窄的小院,一座大门里是英与白的家。

英,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只被驯化可上台表演的熊猫,也是惟一和人居住在一起的熊猫。

白,是一位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兽师,她和英组成的这个家庭已经14年了。

本片还有一个角色那便是一台不断提供着外部世界信息的电视机。

一只熊猫、一个人、一台电视机构成了一种生活存在。

同时也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一些对生活现象背后的思考。

《英与白》在2001年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得金熊猫大奖。

(参赛作品来自世界各地,共342部,423集,评委几乎全是国际评委,据说中国评委只有两位,一是原广电部副部长刘习良:一是中国纪录片研究会会长陈汉元。

)《英与白》一举获得四项大奖,从而获得了国际的认可:最佳长纪录片奖评语:
这是一部人文内涵丰富的影片。

在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世界里,人类的情感元素却顽强地沿袭着。

这一发现,使得影片具有绵长的冲击力。

最佳创意奖评语:影片以独特的角度切入英和白的生活,又从他的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带有普遍人性的美。

最佳导演奖评语:导演用心观察、深刻思考生活,自由地运用纪录片语言,将一个平常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最佳音效奖评语:音效真实自然,与画面融为一体,无可取代。

一部顽强进行“主观表现”的电视纪录片,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获得如此高的整体评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

《英与白》的成功鲜明地昭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变化,恐怕对电视纪录片的传统创作理念,带有某种颠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