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及图形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必修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必修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必修物理公式大全总结一、运动学公式1.速度:v=s/t2.加速度:a=f/m3.位移:s=v0t+1/2at²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恒定,所有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是相等的。

5.速度变化量:Δv=aΔt(公式中的各个量都必须采用国际单位)二、力学公式1.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²适用条件: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引力的计算。

适用性较强,万有引力也可以算做是天体运动的一种规律,除了重力和向心力的公式还需要行星周期、轨道半径、运行速度、平均密度等一系列计算天体的重要参数,和距离的计算公式(约天体到观察者的距离)等等。

由于在天文学中物体的质量往往很大,而物体间的作用力很小,往往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只有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它们本身的大小时,这个公式才近似成立。

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各量对应的意义。

2.胡克定律:F=kx适用范围: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

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即弹簧的弹性系数),x是振子的位移。

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1cm时所受到的力。

这个规律在弹性限度内使用。

超过这个限度,弹簧会发生断裂。

3.动量定理:Ft=mvt-mv0适用范围:适用于碰撞、爆炸、打击等短暂作用。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可以用动量定理来求合力的冲量。

三、电学公式这部分内容较多,需要单独总结记忆。

如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电场强度:E=F/q,E与场源电荷Q成正比,与电场距离r 成反比;库仑定律:F=kQ1Q2/r²;电势差:Uab=φa-φb;电容:C=Q/U,C与电容器本身性质有关,与Q、U无关;电阻定律:R=ρL/S,电阻率ρ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等等。

四、光学公式这部分内容较少,需要单独总结记忆。

如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干涉定律:ΔΦ=-2πΔΦ0sinθ;光的衍射:明显的衍射现象只有当障碍物尺寸小于或约等于光的波长时才能观察到;折射率:n=c/v(在真空中的光速与在折射率大的介质中的光速的比值)等等。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高一物理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归纳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归纳总结大全
q1q2 r2
1 1
2、电场强度:E = q = k 2 = d
r
F
Q
U
3、电容器电容:C = u = 4πkd 4、电势能和电势:WAB = EPA ‒ EPB 5、电势差:UAB = φA ‒ φB 6、电流:I = t = R = U 7、电阻:R = I =
U U2 P q U P
Q
εrS
2
∆∅
n1
U1
2
(1 为原线圈,2 为副线圈)
1 1 1 = + +⋯ R总 R1 R2 12、全电路欧姆定律:I = R + r
E
E = U外 + U内 = IR + Ir
1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的力:安培力 F = BIL 14、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的力:洛伦兹力 F洛 = qvB 15、感应电动势:E = n ∆t = BLv (n 为线圈的匝数) 16、变压器:n = U
φ=
WAB q
EP q
UAB =
= Ed
8、电功电功率:W = IUt = Pt
U2 9、电热和热功率:Q = I2Rt = R t
P = IU P = I2R =
U2 R
10、串联电路:I1 = I2 = I2 = ⋯
U总 = U1 + U2 + ⋯
R总 = R1 + R2 + ⋯ 11、并联电路:U = U1 = U2 = ⋯ I总 = I1 + I2 + ⋯
2h g
W = FScos θ π π π 0 ≤ θ < ,W > 0;������ = ,W = 0; < ������ < ������,������ < 0 2 2 2 2、重力做功:W = mgh 3、重力势能:Ep = mgh 4、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 =‒ ∆Ep 5、弹性势能:Ep = 2kx2 6、动能:Ek = 2mv2 7、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总功)等于动能的改变量。 1 1 W总 = ∆Ek = mv2 ‒ mv2 2 2 0 8、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重力做功 1 1 2 mgh1 + mv2 1 = mgh2 + mv2 2 2 选修 1-1、选修 3-1 公式 1、库仑定律:F = k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必修一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必修一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必修一
以及选修
必修一:
一、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p=mv(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物体线速度)。

二、力学能量定理:
力学能量定理:一个物体的力学能量E与其物理性质有关,其定义E
=mgh+1/2mv²(m表示物体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从参考面
到物体重心的高度,v表示物体线速度)。

三、动量矢量定理:
动量矢量定理:在任意给定时刻,任意物体的总力矩与它的总动量之
间的关系是ΣM=dP/dt(P表示矢量,t表示动量角度)。

四、重力加速度定理:
重力加速度定理:球体或其他物体离地心越远,其重力加速度g减小,所以g=GM/r²(G为万有引力常数,M为物体的质量,r为物体离地心
的距离)。

选修:
一、弹力学定理:
弹力学定理:当一个受力的弹簧处于其本征长度位置上,此时的弹簧的应力σ与它的拉伸量x的关系式为σ=k(x-x0)(x0 为本征长度,k 为弹性系数)。

二、电学定理:
电学定理:电压V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为V=I*R(I是电流,R是电阻)。

三、热力学定理:
热力学定理:热力学第二定律概述:整个过程中热力学熵呈现增加趋势。

其定义为ΔS≥0。

(ΔS表示热力学熵)。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物理公式及图像总结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1、从S —t 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 —t 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2、从V —t 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减速....).....a<0...表示加速,V)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0........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在t.轴下方.....。

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位移为负.....................。

.....。

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⑶、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补充: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 与V方向相同...。

.....V.都增大..a.如何变化,....时,不管⑵若a 与V方向相反...。

....时,不管.....V.都减小..a.如何变化,★思维拓展: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如:电流强度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x v t∆=∆ 2、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总位移和所用总时间的比值x v t =总总3、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位置(某时刻)的速度 xv t ∆=∆→∆(t 0)4、加速度:指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0v v v a t t-∆==∆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打点时间间隔: 0.02s(2)、电源:低压交流电 电压:6V 以下(3)、纸袋处理:解题思想: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T纸带上点的求法:该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点前后相邻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1,2公式大全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1,2公式大全汇总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恒力做功:W=Flcosα(α为F 方向与物体位移l 方向的夹角) (1)两种特殊情况:①力与位移方向相同:α=0,则W=Fl②力与位移方向相反:α=1800,则W=-Fl,如阻力对物体做功(2)α<900,力对物体做正功;α=900,力不做功;900<α≤1800,力对物体做负功 (3)总功:⋅⋅⋅++=321W W W W 总(正.、负.功代数和);αcos l F W 合总= (4)重力做功:h mg W G ∆±=(h ∆是初、末位置的高度差),升高为负,下降为正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2.功率(单位:瓦特):平均功率:tW P =、-=v F P ;瞬时功率:P=Fv 瞬注意:交通工具发动机的功率指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F 牵v在水平路面上最大行驶速度:阻F Pv =max (当F 牵最小时即F 牵=F 阻,a =0) 3.重力势能:E P =mgh (h 是离参考面的高度,通常选地面为参考面),具有相对性 4.弹簧的弹性势能:221l k E P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l ∆为弹簧的形变量) 5.动能:221mv E K =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结果为如下图所示(W -v 2关系)7.动能定理: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即末动能减去初动能。

12K K E E W -=合或21223212121mv mv W W W -=⋅⋅⋅+++ 8.机械能: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P K E E E += 9.机械能守恒定律:2211P K P K E E E E +=+2221212121mgh mv mgh mv +=+(动能只跟重力势能转化的) 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即动能只跟势能转化 思路:对求变力做功、瞬间过程力做功、只关注初、末状态的,动能定理优势大大地方便!对求曲线运动、只关注初、末状态的,且不计摩擦的(只有动能与势能间相互转化)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较好!如下面的几种情况,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方便(不计阻力),若有阻力,则用动能定理来求速度、阻力做的功等。

高一物理必修一前三章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前三章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前三章知识点公式总结1、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和瞬时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2、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式:a =t v v t 0-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t =v o +at (减速:v t =v o -at ) (3)20v v v t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间时刻速度2t v =V 平=20t v v +。

中间位置速度2s v =2220t v v +。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有t 时):s=v o t+at 2/2(匀减速:s=v o t -at 2/2) (4)位移推论公式(无t 时):匀加速as v v t 2202=-(匀减速:as v v t 2202-=-)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 T 2 (a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4、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用推论Δs =aT 2 {Δ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常见计算:(逐差法的含义) (1)2B AB BC T υ+=,2C BC CD T υ+=,TCE AC v C 4+= (2)212aT s s =-,2C B CD BC a T T υυ--==; 2)(aT m n s s m n -=-;23216549T s s s s s s a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斜率表示速度), 两直线的交点意味着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相等。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全面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全面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路程、温度。

速度的定义式:tx v ∆∆= (速度是矢量) 平均速度:t xv =_加速度:mFt v v t v a t =-=∆∆=0 末速度:at v v t +=0 重力加速度:28.9s m g =t v -图像曲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数值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实践的关系: at v v+=0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20tv v v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21at t v x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末速度与位移的关系:ax v v 2202=-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理公式: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是恒定的:22)(aT n m x x aT x n m -=-⇒=∆a 和0v 同向 加速运动a 和0v 反向 减速运动a 增大,v 增加的快 a 减小,v 增加的慢 a 增大,v 减小的快 a 减小,v 减小的慢推理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02tx v v v +=;推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方和的一半的平方根: 2222to xv v v +=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①第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n v v v v n ::3:2:1::::321 =② 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前nT 内位移之比为::9:4:1::3:2:1::::222321==n x x x x n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第n 个T 内位移之比为:])1([::)23(:)12(:1::::2222222321----=n n x x x x n)12(::5:3:1-=n④ 前x ,前2x ,前3x …nx 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为:n t t t t n ::3:2:1::::321 =⑤ 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3(:)12(:1::::321----=n n t t t t n解题方法、技巧:(1)如果题目中无位移x ,也不让求位移,一般选用速度公式at v v +=0(2)如果题目中无末速度v ,也不让求末速度,一般选用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3)如果题目中无运动时间t,也不让求运动时间,一般选用公式ax v v 2202=-(4)如果题目中无加速度a ,也不让求加速度,一般选用公式t v v t v x t20+==(5)如果知道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选用公式 2aT x =∆。

物理高中所有公式图片及解析

物理高中所有公式图片及解析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共点力平衡
2.板块模型
3. 传送带模型
三、曲线运动
四、天体运动1.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图
2. 变轨模型
五、碰撞和动量守恒
六、1.弹性正碰
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
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八、1.加速+偏转模型
电偏转: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偏转角:
荧光屏上的偏移量:
2. 电场+重力场的叠加场
▲图中qE=mg,则θ=45°
九、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1. 找圆心、求半径、算时间
物理方程:
几何关系:
速度偏向角:
▲算时间:
2. 磁聚焦“透镜”
磁场圆半径与轨迹圆半径相等,即
3. 有效切割长度
▲三种情况中有效切割长度均为d3.电磁感应中的杆+导轨模型运动过程中:
十、理想变压器
十一、原子物理1.光电效应3. 氢原子能。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1.直线运动-速度(v)=位移(Δx)/时间(Δt)- 平均速度(v_ave)= 总位移(Δx)/ 总时间(Δt)-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Δx)=速度(v)×时间(Δt)-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位移(Δx)/时间(Δt)2.动力学-力(F)=质量(m)×加速度(a)- 牛顿第二定律:F = ma-物体的加速度(a)=力(F)/质量(m)-重力(F_g)=质量(m)×重力加速度(g)3.运动方程- 运动方程一:v = u + at (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运动方程二:S = ut + (1/2)at^2 (S为位移,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运动方程三:v^2=u^2+2aS(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S为位移)4.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外力,反比于物体质量。

F = m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施加在另一个物体上的力,另一个物体都会以相等大小、相反方向的力作用在第一个物体上5.力学能- 动能(KE)= (1/2)mv^2 (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重力势能(PE_g)= mgh (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弹性势能(PE_s)= (1/2)kx^2 (k为弹性常数,x为变形距离)6.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F)=(G×m1×m2)/r^2(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7.物体在水平面上的平衡-物体受力的合力为零:ΣF=0-物体受力的合力矩为零:ΣM=08.静电力和电场-库伦定律:电荷(q1)和电荷(q2)之间的静电力(F)=(k×q1×q2)/r^2(k为电磁力常数,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电场强度(E)=电场力(F)/测试电荷(q0)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中最基本和常用的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还有一些常用的物理常数和单位也需要我们掌握,例如:重力加速度:g = 9.8 m/s^2真空中的光速:c = 3 × 10^8 m/s真空中的电常数:ε0 = 8.85 × 10^12 F/m真空中的磁常数:μ0 = 4π × 10^7 T·m/A了解这些物理常数和单位,有助于我们在计算和推导过程中保持准确性。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表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表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表一、运动学公式。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1. 速度 - 时间公式。

- v = v_0+at- 其中v是末速度,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时间。

2. 位移 - 时间公式。

- x = v_0t+(1)/(2)at^2- 这里x表示位移。

3. 速度 - 位移公式。

- v^2-v_0^2=2ax(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1. 平均速度公式。

- ¯v=(v + v_0)/(2)(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还可以表示为¯v=v_(t)/(2)(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2. 位移差公式。

- Δ x = aT^2- 其中Δ x是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T是时间间隔。

二、力学公式。

(一)重力相关公式。

1. 重力公式。

- G = mg- 这里G表示重力,m是物体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一般取g = 9.8m/s^2,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 = 10m/s^2)(二)弹力相关公式(胡克定律)1. 胡克定律公式。

- F = kx- 其中F是弹力,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三)摩擦力相关公式。

1. 滑动摩擦力公式。

- F_f=μ F_N- 这里F_f是滑动摩擦力,μ是动摩擦因数,F_N是接触面间的正压力。

2. 静摩擦力。

- 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是0≤ F_f静≤ F_max,其中F_max是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_max≈μ F_N。

(四)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1. 牛顿第二定律。

- F = ma- 其中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精心整理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高一物理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1.3.5.平7.;反向则当当派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1.2.12质点1.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1.2.。

3.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器。

点)t的v=s/t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

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a=(2.a3.4.5.6.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不2.1.动(理想化模型)。

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公式归纳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公式归纳

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6]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视重(测量值)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G物+G轮)/2,S=2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G物+G轮)/n,S=nh,n:承担物重的段数机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W有=G物h,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功W=Fs=Pt;1J=1N·m=1W·s功率P=W/t=Fv(匀速直线)1kW=103W,1MW=103kW有用功W有用=Gh=W总–W额=ηW总额外功W额=W总–W有=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fL(斜面)总功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机械效率η=G/(nF)=G物/(G物+G动)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功率P(w)P=W/t;W:功;t:时间压强p(Pa)P=F/S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P=ρghP: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m:质量,q:热值。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物理公式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物理公式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物理公式随着科学发展的飞速进步,物理学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物理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常见的学科,在学校中也是必修课程,因为它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和物质结构的学科。

物理学以其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等理论构建出了关于空间、时间和物质结构的深刻理解,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学校将物理学从高一必修课程开始,一直到高三必修课程结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高中物理学课程体系。

其中,高中必修物理公式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考试中必须准确掌握这些公式才能取得高分,下面来总结一下,高中物理必修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公式。

一、高中必修一物理公式1.动量定理:p=mv;2.力的定义:F=ma;3.表面张力:T=μs;4.势能定理:U=mgh;5.牛顿第一定律:F=ma;6.牛顿第二定律:F=G(m1m2)/r2;7.动能守恒定律:K+U=K0+U0;8.动量守恒定律:P=P0;9.相对论:E=mc2二、高中必修二物理公式1.热力学第一定律:Q=U+W;2.热力学第二定律:ΔS=Q/T;3.热潜率:λ=Q/AΔT;4.温度传导:K=λ/L;5.比热容:C=Q/ΔT;6.黏弹性系数:S=F/A;7.声速:v=K/ρ;8.折射率:n=sinθ1/sinθ2;9.偏振:n1/n2=tanθ/tanφ;10.拉曼散射:Δf=2π(B/m)f;11.屈服应力:σ=σy/2;12.弹性模量:E=σ/ε三、高中必修三物理公式1.静电力:F=-V;2.电容:C=Q/V;3.阻值:R=V/I;4.电势:V=Ed;5.电流密度:J=I/S;6.电荷密度:ρ=Q/V;7.电场强度:E=-V;8.电动势:V=IR;9.磁通量:Φ=BAS;10.磁感应强度:B=μ0I/2πr;11.磁场强度:H=B/μ0;12.磁力矩:M=IL;13.电磁感应定律:F=BIL;14.电磁能密度:u=εoE2/2以上就是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三物理公式的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总结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Vt=Vo+at2.位移s=Vot+at?/2=V平t=Vt/2t3.有用推论Vt?-Vo?=2as4.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5.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6.中间位置速度Vs/2=√[(Vo?+Vt?)/2]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总结高中物理必修公式大全总结在高中物理中,必修一、二、三的内容都涉及到了大量的公式,本文将对这些内容的公式进行总结。

1. 必修一在必修一《物理 1》中,涉及到的公式如下: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 F 为物体受到的合力,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动能定理:Ek=Ep-wt(其中 Ek 为物体的动能,Ep 为物体的势能,w 为物体的运动速度)重力势能:ep=mgh(其中 ep 为物体的重力势能,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h 为物体的高度)2. 必修二在必修二《物理 2》中,涉及到的公式如下:波动方程:2πf=βl(其中 f 为波的频率,l 为波长,β为波速) 光的反射定律:sinθ1=sinθ2(其中θ1 为入射角,θ2 为反射角)光的折射定律:sinθ=sin(θ/2)(其中θ为折射角)3. 必修三在必修三《物理 3》中,涉及到的公式如下:电场强度:E=F/q(其中 E 为电场强度,F 为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q 为该点的电荷密度)电势差:U=φ-V(其中 U 为电势差,φ为某一点的电势,V 为该点的距离)安培定理:I=B×ΔV(其中 I 为磁感应强度的变化量,B 为磁感应强度,ΔV 为变化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ΔΦ/Δt(其中 E 为磁场的变化率,n 为磁通量密度,ΔΦ为磁通量的变化量,Δt 为时间变化率)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二、三中所涉及的主要公式,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也是解题时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公式,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变形、波动方程的推导、电场强度的推导等,也需要熟练掌握。

拓展:除了上述的公式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公式需要在物理学习中熟练掌握,如下所示: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不动。

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 F 为物体受到的合力,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弹力的应用
3、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动摩擦因数 ②静摩擦 ③摩擦力的调控
▲弹力 F kx (胡克定律) ▲滑动摩擦力 f N
①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五 1、力的合成
②合力的计算

与 2、力的分解 ①力的作用效果及分解
▲ 力的正交分解

②力的正交分解

③力的分解的应用
3、力的平衡
①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②平衡的种类和稳度
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V0 )
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 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 t.轴.下.方. 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打点时间间隔: 0.02s
(2)、电源:低压交流电 电压:6V 以下
(3)、纸袋处理:解题思想: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 T
纸带上点的求法:该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点前后相邻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加速度的求法:
a
x T2

x
:纸带上连续两段的差)
2、匀变速直线运动
表述 2: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 增加量。
公式:
EP1
EP2 =Ek 2
Ek1或者mgh1
mgh2 =
1 2
mv22
1 2
mv12
S
V0t
1 2
at 2
=
1 2
(V0
Vt
)t
运动
= Vt 2 V0 2 2a
a 与 V0 同向为加速 a 与 V0 反向为减速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和m2 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
F
G
m1m2 r2
(引力常量G 6.671011N m2 / kg2)
(3)、计算地球的质量(M):不考虑地球转的影响,以地面上的物体(m)为研究对象,其
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 m g
G
Mm R2
(黄金代换)
M gR2 G
(4)、计算太阳的质量(M):设 M 为太阳的质量,m 是某个行星的质量,r 是行星与太
阳之间的距离,v,w 分别表示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太阳的对行星的引力提
G
供行星运动的向心力。则:
Mm r2
m
v2 r
v 2 r
T
得: M
4 2r3 GT 2
G 或者:
Mm r2
m rw 2
得: M
sn1 2T
①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3、自由落体运 ②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③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规律
▲ vt gt ▲ s 1 gt 2
2
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 ▲ vt 2 2gs
①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1、重力与重心 ②重力及其测量,弹簧测力计
③重心和稳定

▲ G mg

①形变、弹性
互 作 2、形变与弹力 ②胡克定律
失重: FN G
五、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
①、规律: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 x v0t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速度: v y gt
位移: h 1 g t 2 2
②、合速度的大小: v v02 vy2

h
y
x
v0
X
v0

vy
方向: tan v y v0
(2)、圆周运动:
线速度:物体运动过的弧长( s )与所用时间( t )的比值 v s t
得: v gR 7.9km/ s
②、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环绕速度。
七、机械能守恒定律
(1)、功的计算式:W Fl(力F与位移l同向)
W Fl cos ( 是 F 与 l 的夹角)
(2)、功率(P):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定义式:P W ;功率与速度的关系:P F v
t
2


▲ vt2 vo2 2as

▲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差

①用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方法 s aT 2

2、匀变速直线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实验研 ②利用纸带会计算某点的瞬时速
▲v
vt
v0 2
vo
a
t 2
度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各个点的瞬时速度
③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
究过程
vn
sn
m
v2 r
⑤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航天员重力 G=mg 和航天器对航天 (图 3)
员支持力 FN 的和合力提供向心力。
mg
FN
mv2 r
(当 v
gR 时,航天员对航天器座舱的压力 FN 0 )
(6)、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设周期为 T,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做 如下补充。
①、线速度: v 2 r T
(3)、重力是能( EP ): EP mgh;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 EP1 EP2 mgh1 mgh2
(4)、弹性势能( EP ): EP
1 kx2 (x 是弹簧的改变量 2

(5)、功与速度的关系:W v 2 (功正比与速度的平方)
(6)、动能( Ek ): Ek
1 mv2 2
火车的支持力 FN 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F向 =F合
F向
=m
v2 r
(图 1)
③拱形桥(图 2 所示):重力 G 和支持力 FN 的和合
力提供向心力。
GFN
=mv2 r
(图 2)
④ 凹 形 桥 ( 如 图 3 所 示 ): 重 力 G 和 支 持 力 FN 的 和 合 力 提 供 向 心 力 。
FN
-G
(1)、速度: v v0 at
(2)、位移:
x
v0t
1 2
at 2
(3)、速度与位移: v 2 v02 2ax (4)、自由落体运动:速度: v g t 三、相互作用
位移: h 1 g t 2 2
(1)、重力: G m g
(2)、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 F kx (3)、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力 F 在 0 与最大静摩擦力 Fmax 之间: 0 F Fmax 。
一、运动的描述
1、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v
x t
2、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总位移和所用总时间的比值
v x总 t总
3、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位置(某时刻)的速度
v x(t 0) t
4、加速度:指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 v v v0 t t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当加速度 a 与速度 V 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⑴若 a 与 V 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⑵若 a 与 V 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思维拓展: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如:电流强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总结
(7)、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公式: W合
Ek 2
Ek1
1 2
mv22
1 2
mv12
(8)、机械能守恒定律: 表述 1: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 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公式:
Ek 2
Ep2
Ek1
E
p1或者
1 2
mv22
mgh2
1 2
mv12
mgh1
4、平衡条件的 ①平衡条件的应用 应用
1、牛顿第一定 律
①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②牛顿第一定律 ③物体的惯性

2、牛顿第二定 ①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②力学单位制

运 3、牛顿第三定 ①牛顿第三定律 动

①超重和失重的解释
4、超重与失重
②完全失重现象
Fx F cos Fy F sin
▲ 共点力下物体平衡条件:
w 2
4 2r 3 GT 2
T
(5)、第一宇宙速度(v):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叫做第一宇
宙速度。
①、计算:地球质量为 M,地球附近的物体的质量为 m,其速度为 v,有万有引力提供 向心力。则:
G
Mm R2
m
v2 R
得: v GM 7.9km / s R
或者: m v2 mg R
根据平衡力特点计算
(4)、滑动摩擦力: f FN
F (5)、力的合成:两个力 F1 , F2 的合力 合 的范围: F1 F2 F合 F1 F2 F合 的大小: F合 = F12 F22 2F1F2 cos
四、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 a
(2)、超重: FN G
▲加速度 a vt vo t

▲ vt vo at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v vt vo
1、匀变速直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规律
2


运动的规律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