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一、《鱼我所欲也》阅读及答案(2018 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亦我所欲也是进亦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B.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 )..C.所恶有甚于死者于厅事之东北角 ( 林嗣环《口技》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狼得骨止 ( 蒲松龄《狼》 ).20.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A. 故不为苟得也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B. 贤者能勿丧耳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C.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吃喝着给他D.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邻因害怕死亡而不接受21.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①”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②。

(4 分)22.下表对本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

(4 分 )篇名| 示例| 项目列举事例运用排比运用对比乞人不屑“蹴尔”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把“①”与“②”在《鱼我所欲也》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食的事例财富数量上作对比而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 守城方得“地利”却域民不以封疆之把“多助”与“寡 界 威天下不以兵助》“ ③ ”的事例助”的结果作对比革之利答案:19.A 【解析】 A. “亦”都是“也”的意思; B. 动词,舍弃 / 名词,住所、房间; C. 介词,比/ 介词,在; D.动词,感激 / 动词,得到。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3说理哲思类第28篇鱼我所欲也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3说理哲思类第28篇鱼我所欲也
•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 注释:①良医所:官署名。后“太医院判”为 官名。②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 于卒后上奏。③份份:同“彬彬”,文质兼备 的样子。
• 李时珍,字东璧,以行医为业。(李时珍) 读书十年,不出家门,广泛学习,没有什么不
看的,擅长医术,就以医生自居。楚王听说李
时珍后,召他去做王府“奉祠”,掌管王府良 医所的事务。楚王世子突然休克,李时珍(药 到病除),使之活命。(楚王于是将他)推荐给朝 廷,(朝廷)授予他太医院判一职。一年后(他) 请求回乡,开始写《本草纲目》一书。
1
2
34
• 4.【悟情思】正如“贤者”,每个伟大的称谓 背后都有其取舍。请从下边称谓中任选其一, 结合相关作者或人物,谈谈他是如何取舍而名 垂千古的。(4分)
• 真将军(《史记·周亚夫军细柳》)
• 古仁人(范仲淹《岳阳楼记》)
1
2
34
• 答案:示例一:真将军周亚夫在细柳戍守时, 汉文帝前来慰劳,他没有选择竭尽逢迎以讨好 汉文帝,而是选择忠于职守、严守军纪,这使 他恪尽职守、刚正不阿、不卑不亢的真将军品 格流传千古。(概括人物事件2分,分析得当2 分)
文言文阅读 三、说理哲思类 第28篇 鱼我所欲也
• [2024深圳龙华区二模改编]鱼我所欲也( 对比阅读练习)
• 学习小组向古人汲取“选择”的智慧,搜 集以下材料,对此展开讨论。

【甲】李时珍,字东璧,以医为业。读书
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善医,即以
医自居。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①事
。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
查阅词典。 就:①赴,前往;
②踏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③成,成功;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含答案)甲】我所欲的是鱼和熊掌,但不能同时得到,所以选择舍弃鱼而取熊掌。

我所欲的是生和义,但也不能同时得到,所以选择舍弃生而取义。

生虽然是我所欲,但我的追求不仅仅是生存,所以不会为了苟且而放弃追求。

死虽然是我所恶,但我所恶的不仅仅是死亡,所以会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危险。

因此,我的所欲中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我的所恶中也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

这不仅是贤者的思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只是贤者能够坚守这个原则而已。

乙】XXX说:"在万事中,没有什么比义更重要。

如果我问你:'我给你冠履,但要你失去手足,你愿意吗?'你肯定不愿意,因为冠履不如手足重要。

再问你:'我给你天下,但要你牺牲自己的生命,你愿意吗?'你也肯定不愿意,因为天下不如生命重要。

如果为了一句话而互相残杀,那么义就比生命更重要。

所以说:'在万事中,没有什么比义更重要。

'"1.选B,因为"A"中的"苟"和"C"中的"恶"用法不同,"B"中的"书"和"观"用法不同,而"D"中的"观"和例句中的"观"用法不同。

2."辟"通"避",意为躲避。

3.选D,因为例句中的"之"和D中的"意"都是代词,指代前面的名词。

4.(1)不仅贤者有这样的想法,每个人都有。

(2)在万事中,没有什么比正义更重要。

5.甲文和乙文都用比喻来阐述观点,但甲文的比喻是舍鱼取熊掌和舍生取义,而XXX的比喻是冠履不如手足和天下不如生命。

6."义"的内涵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坚持这个观点,因为正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鱼我所欲也》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鱼我所欲也》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鱼我所欲也》含答案【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

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 )(2)所恶.有甚于死者( )(3)故患有所不辟.也( )(4)杖.汉节牧羊( )2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2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隐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

B.【乙】文通过详细记叙苏武被幽禁时忍受的种种磨难,生动形象的刻画了苏武这一人物。

C.【甲】文强调人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鱼我所欲也》中考对比阅读训练精选7篇(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对比阅读训练精选7篇(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中考对比阅读训练精选7篇(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①则凡可以辟.患者辟:_____________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故:_____________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独:_____________ ④是贵.义于其身也贵: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断子之.手足醉翁之.意不在酒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以钱币乞之.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诲汝知之.乎投诸渤海之.尾3.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的观点,甲文则用论证了的观点。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知识要点梳理:一、作者、作品:选自《孟子•告子上》二、文体:议论文三、阅读理解:⒈本文主题:论述人应当怎样对待"所欲"——舍生取义。

⒉本文中心论点——舍生取义⒊本文结构:①、正面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②、反面论述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

⒋一段分层:①、从比喻入手入手引出中心论点。

②、进一步以生虽为所欲,但不为苟得,死虽为所恶但患有所不辟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③、以"如"字发端,反面提出假设继续论证自己的论点。

④、以"行人"、"乞人"为例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⒌以"鱼"与"熊掌"比喻"生"与"义"是比喻论证。

⒍"不为苟得"的原因:所欲有甚于生者。

⒎"有所不辟"的原因:所恶有甚于死者。

⒏"有甚于生者"与"有甚于死者"分别指的是什么?义与不义。

⒐如果"所欲"没有超过"生"会怎样?凡可以求生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⒑凡"所恶"没有超过"死"会怎样?凡可以避患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⒒"凡可以求生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避患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所欲的""所恶的"是"有甚于生者义"和"有甚于死者不义"。

⒓"是心"指的是什么?"所欲"的"义"与"所不欲"的"不义"。

⒔孟子认为在舍生取义这一点上人们的态度怎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答案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答案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答案【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1)蹴尔而与之()(2)所识穷乏者得我欤()(3)空乏其身()(4)行拂乱其所为()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更重要。

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的道理。

(2分)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分)6.(2分)(1)用脚踢(2)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3)资材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4)违背7.(4分)(1)高位厚禄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仪却接受它,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死亡。

8.人的尊严、骨气、正义逆境造就人才(每空1分,共2分)9.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

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18 《鱼我所欲也》文学常识+重点注释+中考预测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课内文言文18  《鱼我所欲也》文学常识+重点注释+中考预测

专题18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鱼我所欲也》(解析版)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论证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忘义的人,告诫人们应以“义”为重,不要失去“本心”。

⑴[苟得]苟且取得。

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⑵[恶]讨厌,憎恨。

⑶[患]祸患,灾难。

⑷[辟]同“避”,躲避。

⑸[如使]假如,假使。

⑹[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⑺[是心]这种心。

⑻[丧]丧失。

⑼[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

⑽[羹]用肉(或肉菜相杂)调和五味做的粥状食物。

⑾[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尔,用作后缀。

⑿[蹴]踩踏。

⒀[不屑]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⒁[万钟]优厚的俸禄。

⒂[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⒃[辩]同“辨”,辨别。

⒄[何加]有什么益处。

⒅[奉]侍奉。

⒆[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⒇[得]同“德”,感恩、感激。

(21)[与]同“欤(yú)”,语气词。

(22)[乡为身死而不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23)[乡]同“向”,先前、从前。

(24)[已]停止。

(25)[本心]本性。

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答案】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⑵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案】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⑶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答案】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有比、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⑷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答案】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

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9《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9《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练习一】(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出自《万事莫贵于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3)不若..手足之贵也()(4)予.子冠履()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B.所欲有甚于.生者万事莫贵于.义C.故.不为苟得也必不为。

何故.?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万事莫贵于义也。

4.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4)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5)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3)(4)(5)B.(1)(2)(3)C.(2)(4)(5)D.(1)(2)(5)5.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的观点。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5篇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5篇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5篇《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1阅读《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个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15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蹴尔而与之()(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3)所以动心忍性()(4)困于心,衡于虑()7.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①②9.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更重要。

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的道理。

(2分)10.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分)阅读答案:6.(1)用脚踢(2)为了(3)用这些来……(4)通横,阻塞,不顺畅7.D8.(1)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

(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死亡(关键词:是、已、本心、然后、生、死)9.人的尊严(骨气)逆境造就人才10.示例: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知识要点梳理:一、作者、作品:选自《孟子•告子上》二、文体:议论文三、阅读理解:⒈本文主题:论述人应当怎样对待"所欲"——舍生取义。

⒉本文中心论点——舍生取义⒊本文结构:①、正面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②、反面论述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

⒋一段分层:①、从比喻入手入手引出中心论点。

②、进一步以生虽为所欲,但不为苟得,死虽为所恶但患有所不辟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③、以"如"字发端,反面提出假设继续论证自己的论点。

④、以"行人"、"乞人"为例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⒌以"鱼"与"熊掌"比喻"生"与"义"是比喻论证。

⒍"不为苟得"的原因:所欲有甚于生者。

⒎"有所不辟"的原因:所恶有甚于死者。

⒏"有甚于生者"与"有甚于死者"分别指的是什么?义与不义。

⒐如果"所欲"没有超过"生"会怎样?凡可以求生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⒑凡"所恶"没有超过"死"会怎样?凡可以避患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⒒"凡可以求生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避患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所欲的""所恶的"是"有甚于生者义"和"有甚于死者不义"。

⒓"是心"指的是什么?"所欲"的"义"与"所不欲"的"不义"。

⒔孟子认为在舍生取义这一点上人们的态度怎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 对比阅读

鱼我所欲也 对比阅读

(一)翻译: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赠予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

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

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

”于是辞别景公离去。

参考答案:16.(1)有什么益处(2)感激17.(1)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2)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18.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1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二)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几天不放晴。

景公披着用狐狸腿下白色的皮毛缝制的皮衣,坐在朝堂一侧台阶上。

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

”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

现在君王不知道了。

”景公说:“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

”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

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

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参考答案:9.何加:有什么好处。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被:同“披”,披着,穿着裘:皮衣,御寒的衣物10.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11.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

12.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三)翻译: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对曾子说,给你添置几件衣服用吧。

曾子并不领情。

他坚决不受。

没办法,国王派的人只好回去。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9课《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6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第9课《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6篇)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fú)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wéi)之;乡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告诉我们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一【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

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

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B.是义贵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C.死亦我所恶不以恶小而为之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予观夫巴陵胜状2.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指明其意义。

通意义:3.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断子之手足A.人皆有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吾欲之南海,何如D.醉翁之意不在酒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则用论证的观点。

专题33鱼我所欲也-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33鱼我所欲也-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33 鱼我所欲也(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告子上》【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论语·里仁》【注释】①恶(wū)乎:怎样。

②造次:急促、仓猝。

③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舍.生而取义者也②其人舍.然大喜B.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①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②上使.外将兵D.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为是其智弗若与.C.①乡为.身死而不受②为.人谋而不忠乎D.①不以.其道得之②策之不以.其道3.与【甲】文中“鱼,我所欲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①,贸贸然②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③!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释】①蒙袂( mèi):用衣袖遮着脸。

袂,衣袖。

辑屦(jù):身体沉重迈不开步子的样子。

辑,拖。

屦,古代用麻、葛制成的鞋。

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步拖拉。

②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

(双眼无神)③微:不应当。

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2)所恶.有甚于死者:厌恶
(3)以待饿者而食.之:喂养(给吃,给……吃)(4)其谢.也,可食:道歉
2: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

(2)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我就是因为不愿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落得这个地步
3:【甲】文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孟子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乙】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甲文阐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1分) 以鱼和熊掌设喻来引出这个观点;(1分) 乙文贫者不食嗟来之食。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