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三、 农 建 的内 是 史 新 村 设 涵 历 的、
发展的, 而不是凝固不变的
二、 新农村建设的目 标是全面的、
对象总是相对运动的,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新农村建设 的内涵亦是如此,无论是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的内涵要求, 还是农民生活宽裕、村容村貌改善、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要
综 , 不 单 一 合的 而 是 打 的
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 “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 求等都不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而是永无止境,不断变化
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大 目标要求,这五大目标 发展着的。新农村建设内涵不会固定在某一历史阶段,它会 要求充分表明了农村社会大系统建设的全面性、综合性,是 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更新、不断充实。随着生产力发
其次,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 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二是思路要新,
[ 收稿E t 期]20 — 3 0 06 0 — 6 [ 作者简介]姜作培 ( 4 一)江苏通州人,南通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 17 9 陈峰燕 ( 7 一 ) 1 5 ,女,江苏海门人,南通行政学院现代管理教研室副主任,经济学讲师 9
维普资讯
国家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20 5 0 6.
学 者 觚 野
社 义 农 科 和实 要求 会主 新 村 的 学内 建 涵 践
姜作培 ,陈峰 燕
( 南通行政学 院,南通 260 ) 20 7
[ 摘
前推进。
要]社会 主义新 农村建设 内容丰富 ,含义 深刻。全 面把握社 会主 义新农 村建 设 ,必须 清 醒地
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行“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并将充分发动 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这标志着 “ 三农”发展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问答范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问答范文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什么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对此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地必然要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现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关系?“十一五”规划建议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能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成败攸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的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这是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我国13亿人口中的大多数居住在农村。

近年来,中央采取多方面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以蒙泉镇望仙树村为例内容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抓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当前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农村建设规划滞后;农村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等。

因此,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前置条件;合理安排新村建设示范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公共服务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硬核;新农村综合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载体。

可以说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困难与机遇并存,这就值得我们做一些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望仙树村位于石门县蒙泉镇太浮山国家生态公益林区境内,与临澧县、桃源县交界。

全村面积17.28平方公里。

望仙树村由原太浮山、软板桥、望仙树、竹瓦四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全村分为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14,总人口3622。

党员118人。

全村拥有耕地面积5081亩,水库众多,小I型水库两座,蓄水量260万m³,现在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

由于受历史和地理条件等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基础设施差,农民素质偏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和农民持续增收难等实际困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保证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一五”期间我党的主要任务及奋斗目标。

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要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解析

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解析

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解析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更包含了广泛的文化内涵。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十个方面来解析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1. 保护传统文化新农村建设中,保护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

而新农村建设应该以传统农村文化为根基,挖掘悠久的农耕文化、民间艺术等,不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对农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 弘扬农耕精神农耕精神是中国农村文化的核心。

新农村建设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养,让农民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他们的农耕技能和职业技术水平,以此激发农民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新农村建设需要引导农民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要推广健康的饮食习惯,引导农民减少油腻食品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消费。

同时,引导农民进行体育运动和劳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4. 提升农民素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升农民的素质,包括经济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等。

通过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和专业技术培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5. 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应该积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挖掘乡村的文化资源,注重文化创意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培育乡村特色产业。

这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6.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文化礼堂等设施,为农民提供学习、娱乐和交流的场所,满足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7. 弘扬农民艺术农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农村建设应该注重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民艺术,鼓励农民参与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和表演,如民间音乐、舞蹈、书法等,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8. 建设绿色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将农民问题和农村建设问题视作优先发展的重点。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国农村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十分重要。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内涵呢?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步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把农村地区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便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建设起农村地区的强电网、织机和路网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方面,就是要对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创新性的活动——如推广高效、适合当地的种植技术、建设农业生产村,打造以农村电商为核心的产业链或者合作社,等等——来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不断提升农民的产业水平和收入水平。

三、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提升农村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经济活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这包括建立老年人、员工工伤保险等一系列政策。

类似于中国互助计划、医疗救助等保障措施,以及地方政府给予的奖励鼓励农民将土地合作起来,共享的观念已得到了广泛的实践。

实施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都市和农村发展形成“两个世界”的根本原因之一。

因此,推进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这涉及到地方机关的管理和组织改革。

这不仅需要地方领导人和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各地方政府发展实施和支配的具体政策方案。

因此,必须重视乡村发展的推动力和制度措施的建设,从而鼓励农村地区推进更为全面的发展。

总的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

一个繁荣、和谐、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基石,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因和内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因和内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因和内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答:原因:(1)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的历史任务;(2)农村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改造农村;(3)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规律。

内涵:(1)就是要培育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农民;(2)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型农业;(3)就是要全方位的建设现代化的新型农村。

措施: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壮大农村经济。

2、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1)转变观念,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走投资主体多元化之路。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一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二是加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村村庄建设5 大力保护环境,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1)加强领导和组织,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干部考核机制。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3)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

(4)加强对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坚持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并重,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5)广泛宣传环保意识,形成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

6.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1)加大投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2)建立健全农民技能培训体系。

(3)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

7 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1)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建设。

(2)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8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9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内涵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内涵

【主要参考陆益龙教授所著的《农民中国——后乡土运动和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一、农村建设其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议题和理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晏阳初等久曾大力提倡通过乡村的建设运动来改造中国乡村的落后的面貌。

如今,乡村建设又被作为新时代的农村发展的议题重新提出来,具有新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分为:(一)时代背景: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中国众多的分散经营的农村要怎样去适应全球化这一大背景的变迁呢?(二)现实背景:经济和社会在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同时,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隔离的格局越来越突出和固话。

/cj/cj-gncj/news/2010/05-24/2301095.shtml中国新闻网2010年05月24日世行: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美国5%的家庭掌握了全国60%的财富,而中国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

因此断言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ruc/ybsearch/ybarticle.aspx?recnum=X5JwsI/00qDDDmJtiu3rV rgDJ5Nh kcw%3D&ybid=X8husI/106DDDmBviujuV rgDJ5NimA%3D%3D&fromchcon=&cult=CN从《中国统计年鉴2005》可以看出,从1990年开始城乡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差距快速扩大,到2004年差距已经到了3倍以上,其中农村为3000元城市为9400元左右。

(三)知识背景大量关于三农研究的知识存量,对三农发展的战略选择或政策决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为政策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支持。

从政策看新农村的内涵:/index_Artic le_Class.asp?fID_ArticleClass=3新农村建设网改革开放,党和政府在调整工农和城乡关系方面,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第二次是20世纪末进行的农村费税改革,核心是为农民减负,赢得了民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小康社会进程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

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保障。

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三农”倾斜。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伤事故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事业编考试历年真题【2012年-2022年整理版】(二)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事业编考试历年真题【2012年-2022年整理版】(二)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事业编考试历年真题【2012 年-2022 年整理版】 (二)1、多选题公文开头适宜采用的形式有_____。

A : 阐明观点B : 说明行文根据或缘由C : 气氛渲染D : 场景描写参考答案: AB本题解释:【答案】AB。

解析:公文开头的一般写法是重在实务,既不描写环境,也不渲染气氛,更不抒发感情,而是采用平实的开门见山的写法,说明发文的原因。

常见的方式有: (1) 以发生事情或存在的问题为发文的根据; (2) 以某种法律、法令、决议和上级指示为发文根据; (3) 以下级反映的情况为发文的根据; (4) 引据对方来文、来电作为发文的根据; (5) 直接写明发文目的,以目的、意义为发文根据; (6) 以领导机关或领导人的意见或建议为发文理由; (7) 以概括全文中心内容的导语为开头。

因此,本题选择 AB。

第 1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不能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的是_____。

A :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B : 产量保持高速度增长C : 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D : 产品符合社会需要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解析】B[解析]产量保持高速度增长并不等于提高经济效益,故选 B。

第 2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多选题下列情况中,可使用“请示”行文的有_____。

A : 按要求如期汇报执行上级机关某项指示、意见的结果B : 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因无章可循,请上级作指示C : 平行机关之间意见产生分歧,请上级裁决D : 上下级机关之间涉及事务性具体事项的询问答复参考答案: BCD本题解释:【答案】BCD 解析:请示,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做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请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下级机关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因无章可循而没有对策或没有把握,需要上级机关给以指示的时候,要用请示; (2) 下级机关在处理较为重要的事件和问题时,因涉及有关方针政策必须慎重对待,需要报请上级机关批准时,要用请示; (3)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虽然有解决的办法,但由于职权、条件的限制,没有权力或没有能力实施这些办法,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时候,要用请示; (4) 下级机关对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机关发布的规定、指示有疑问,需要上级机关给予解答时,要用请示; (5) 下级机关之间在较重要的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需要上级机关裁决时,需要请示。

试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创建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试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内涵——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创建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Absr c B n lzn “n w et g,n w oiy,n w y tm ,n w o c p n e mo e” o o sr cig te scaitn w c u ty ie, ta t y a ay ig e s tn i e pl c e s se e c n e ta d n w d l fc n tu t h o il e o nr sd n s ti td on e u h tti a g twa h ytmai i o n rc d ne c n mi o ile vrn n ,ea oae e n w o n tto f hssu y p itd o tta hstre ste sse t am fu p e e e td e o o cs ca n io me t lb rtdt e c n oain o c h c n tu tn o ils e c unrsd n o d b u g sin b u 0 sr eigs caitn w o ty ie e d we y S g et sa o t“T eElv nh Fie a o h ee t v. rP n” sae n e o rlt n b t e o src ttd in rc reai ewe n c n tu - o r gt es caitn w o nr ie a d fsei gg o c lgc ls se o h o nr . I idc td ta sa ls igg o c lgc ls se o i h o ils e c u t sd n o trn o d e oo ia y tm fte c u ty t n iae h te tb ihn o d e oo ia ytm f n y c u t stek vs se a d tme smb lo h e o ty iea d n w i .p itdo tta o srcig e oo ia rvn e ,e oo ia 0 nr wa h e y tm n i y o ften w c unrsd n e am v one u h tc n t tn c lgc lpo ic s c lgc l u e e lr itit o swi e u fle vr n n n c lgc lvl g sa d ce tn y l giutr lsse wa ope e t h iest x mpay d sr s,twn t b a tu n io me ta de oo ia ia e n r aigc ci a r l a y tm st rs n edv ri c h i l c c u t y o e d l ften w c unrsd o srcint ru h ma rs o i fn w mo eso e o ty iec n t t h g c oc pc.mideca dmirc s cp rp cie h u o o d li n c o o mi es e tv .Th td lop t owad ta esu yas u r r h t f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什么?最佳答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问答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

这 20 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的原则是什么?答: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持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是什么?答: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20 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这 20 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新农村建设ppt

新农村建设ppt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2007)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 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2009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
2009.2.1中央公布了2009年“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
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二00九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 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二、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三、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四、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五、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009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连续6年增幅在6%以上,首次突 破5000元,20多年来也是第一次,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5)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 干政策的意见》,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 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 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 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 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我国农村改
革发展的全局。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 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 农村,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 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改 革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是缩 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意义新农村建设是指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本目标,通过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措施,推动农村现代化。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1.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内涵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内涵主要包括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一方面,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的农村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另一方面,通过农村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2. 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内涵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内涵主要包括优化农村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教育、医疗等基本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有助于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文明建设,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3. 新农村建设的人文内涵新农村建设的人文内涵主要包括传承农村优秀文化、保护农村人文景观资源和培养农村创新人才。

农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有助于激发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保护和开发农村特色的历史建筑、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等资源,提升农村的人文魅力。

此外,培养和支持农村的创新人才,推动乡村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人文内涵之一。

4.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内涵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内涵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发展、水土保护和环境治理。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提倡耕地保护,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并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态居住环境。

5.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减少农民对城市的迁徙压力,缓解城市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4从 内在 的逻 辑 关 系看 : . “ 生产 发展 ”—— 讲 的是 新农村 的 物质 基 础 。 要 推 进 现 代 农 业 建 设 ,
深刻 , 全面 体 现 了新 形 势 下农 村 经济 、 政治 、文化 和社 会发展 的要 求。( 对于
已经基 础雄 厚 、 条件 具 备 的 明星 乡村 , 可 以向生 产 更加 发展 、 活 更 加 宽裕 、 生
的 制度 建 设 。包 括 建 立 全 国统 一体 系 的农 村 养 老保 障 制 度 和 最低 收 入 保 障 制度 ,取 消城 乡户 籍制 度 等。 “ 新精 神 风 貌 ” ,是 指 要 加 强 农 村 民主 和 法 制 及精 神 文明 建 设 ,倡 导 新
风 尚 。这 既要 以农 村 民 主政 治 和 法 治 环 境 为 基 础 , 建 立 人 与 人 的 和 谐 关
“ 新房 舍” “ 、 新公 共服 务 ” “ 、 新社 会
生活 基础 设 施 , 括 清 洁 安全 饮 水 、 包 道
路交 通 、 力 、 息 网 络 及农 业 基 础 设 电 信 施 建 设等 。 “ 环 境 ” 指 生 态 环 境 良好 、 活 新 , 生
保障” “ , 新精神风貌”以及新格局、
权威 决 策 的层 面 推 向 了实 际 操作 的层 面 ,建 设 社会 主 义 新 农村 已经成 为举
国 上下 关注 的焦点 。因此 , 确把 握建 准
环 境 整 洁 。 尤其 是 要 加 强农 村 村 内和
农 民 院 内 的 环 境 整 治 ,包 括 道 路 硬 化 、沟 渠 与水塘 整 治 、垃 圾 收 集 与 处 理 、院落 整治 等。
乡风 更加 文 明 、 容 更加 整 洁 、 村 管理 更

国开《新农村建设》第1次形考

国开《新农村建设》第1次形考

《新农村建设》第一次形考答案1.我们要把农民群众“要文化”和上级部门单位“送温暖”匹配起来,创作更多反映农村基层生活、乡土气息浓郁的文化作品。

(错误)2.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正确)3.建设新农村,宏观调控应加大财力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正确)4.倡导以评树德,以“最美”精神为引领,广泛树立道德型,努力把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建立在道德的高地上。

(正确)5.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依靠人民”。

(正确)6."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错误)7.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正确)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须制定。

(正确)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正确)1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的必然要求。

(ABCD)11.要加强乡村文化工作力量配备,做到()。

(A有人管事C有人办事)12.服务好乡村绿色发展,大力支持()、()、()等乡村绿色经济发展。

(ABCD)13.造就()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A.会管理B.有文化C.懂技术)14.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活动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是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

(A.管理者C.建设者D.维护者)15.加大()力度、()方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迫切要求。

(A.创新金融服务C.金融支农力度)16.提升治污能力要按照()、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全面整治城乡黑臭水体。

(ABCD)1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业建设、()。

(ABC)18.以()农村公路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交通设施建设。

(ABCD)19.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提高()为途径。

(A.资源产出率C.商品率D.农业劳动生产率)20.通过( )途径,支持欠发达地区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重点及政策取向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重点及政策取向
的反映 , 带有“ 夺农 ” 向 , 倾 导致城 乡差别 越来 越大 , 可能 不 建成 社会主义新农 村。
改革 开放后 , 党和政府在调整工农和城 乡关系方 面 , 经 历了三次 大的 改革 。第 一 次是 在农 村 实行 家 庭联 产 承包 制, 核心是给农 民放权 , 村发 展取得 了举 世瞩 目的成 就。 农 第二 次是 2 世纪末期进行的农村 费税改革 , o 核心是 为农 民
前推进。 关键词 : 新农村 建设 ; 内涵特征 ; 重点 内容 ; 策取 向 政 中围分 类号 :33 F 0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8 7 (0 60 —03 A 10 —6 9 0 )5 07—0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是我 国现代化进程 中的重大 历史 任务 , 在推进新农村 建设 的过程 中, 必须深 人 、 准确 地把 握 其基本要 点 , 创新工 作思路 , 立长 效机 制 , 建 才能切 实做 到 扎实稳步地 向前推进 。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 内涵特征 千百年来 , 建设 一个 和谐美好 的农 村一 直是许 多 有为 之士 的努力追求 , 也是我 国广大农 民的心愿 。早在 2 0世纪
中央 1 号文件 以促进农 民增 收为 主题 , 抓住 了 “ 兰农 ” 问题 的核心 ;0 5 中央 1 文件 以提 高农业综 合生 产 能力为 20 年 号
主题 。 抓住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0 年中央农村工作 2 ' .6 0 文件以推进新农 村建设为 主题 , 则抓 住 了农村 全面小 康建
第l 卷第 5 5 期
( t2 0 ) .0 6 c 、 .5 N . 11 . o 5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内涵 、 点 及 政 策 取 向 重
陈潮 异 姚 孟 帆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 四川 成都 608 ) 10 1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安排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保障体制治理机制精神生活城乡发展与加强合作第一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2006年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仪式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一)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近几年来,我国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调整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逐步地推动由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这样一个转变,而不是靠在农业内部来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工农关系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实力。

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实行“两减免、三补贴”的政策,使农民从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和种粮直接补贴、购买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中,直接受惠达451亿元。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力度,政策直接给予农民的实惠比2004年又增加251.4亿元。

整个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结构发生着重大的转变,“新农村建设”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途径之一。

(二)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可持续发展城乡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1.收入差距扩大。

目前,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最主要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一五”期间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新形势下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途径。

会议代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的原则、主要建设内容和农业部门的工作着力点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动态概念。

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一次引起普遍关注,相比而言,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农村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从不同区域来看,由于现实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

结合一些地区近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代表们认为,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应体现“六个新”,即新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新的农村居住环境、新的农村社会保障、新的农村文化教育、新的农村道德规范、新的农村村容村貌,也就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收入增加、生活安康、设施改善、环境整洁、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生产力第一的原则。

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之源。

必须始终将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以农民增收为着力点,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农村经济。

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才有保障;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二)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哄而起,盲目推进,必须以规划引导发展,合理高效利用各类资源。

当务之急是要搞好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用地规划,加快农村中心村镇建设,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向中心村镇迁移。

(三)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依法推进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发展模式也不应该“一刀切”,应该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考虑各地的社会文化背景,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思路,建设体现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新农村,逐步形成县城—县郊—集镇—中心村—自然村的梯度形式。

要坚持依法推进,避免出现房屋推倒重来等行政强迫命令的做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建设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点围绕新产业、新村镇、新农民、新组织、新福利、新风尚等方面展开。

(一)新产业。

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时期。

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必须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二)新村镇。

就是要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交通、街道、卫生、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三)新农民。

就是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重视培育新农民。

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这不仅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需要,更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

(四)新组织。

就是要探索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

重点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改善生产营销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率,抵御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五)新福利。

就是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重点是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完善和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六)新风尚。

就是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应继续搞好文明村镇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在广大农村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使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新型生活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四、农业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着力点
代表们认为,农业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做好产业规划,重视和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农业部门应充分根据各村镇不同的农业资源情况,帮助其明确农业主导产业,制定“一村一品”、“一县一品”的发展规划,大力开发和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经济。

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研究推广突破性的品种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深入做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通过积极宣传、咨询服务、责任帮扶、挂钩指导等方式,推广符合当地实际的适用新技术,为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围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机耕、机播、机收和产后干燥全程机械化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是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

积极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农民书屋”等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同时,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五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营,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到优势产区建立原料基地,密切企业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增强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特别是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和发展产业协会等新型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带动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六是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品质。

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农产品分等分级管理,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完善检测和管理手段,提高检测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

七是加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治。

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为广大农民提供有效技术指导、示范和培训,加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提高农业抵御灾害能力。

八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加大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力度,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的沼气建设模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探索开发利用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和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建设生态富民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