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剖宫产质量控制评价表教学内容
刨宫产术后的护理评价与指导
![刨宫产术后的护理评价与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b1623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5.png)
刨宫产术后的护理评价与指导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刨宫产术(也被称为剖腹产)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用于解决一些妊娠期间或分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尽管刨宫产术对于保护母婴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但手术本身对新妈妈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术后需要进行恰当的护理评价和指导,以确保新妈妈能尽快康复,并能适应新的婴儿抚养任务。
本篇文章旨在提供对于刨宫产术后护理评价与指导的综合性讨论。
首先,我们将对刨宫产术后的护理评价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对新妈妈的身体状况、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管理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妈妈的康复进程和潜在的健康风险。
其次,我们将探讨刨宫产术后的护理指导。
护理指导对于新妈妈的康复和自我照顾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将提供一些建议,涵盖饮食、活动、伤口护理、产后抑郁预防等方面。
护理指导旨在帮助新妈妈尽快恢复体力,增强自信心,更好地适应新的母亲角色。
总之,刨宫产术后的护理评价与指导对于新妈妈和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综合讨论,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指导,以帮助护士、医生和家庭成员更好地支持和照顾刨宫产术后的新妈妈。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刨宫产术后护理的关注和重视,为新妈妈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中,我们将对刨宫产术后的护理评价与指导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刨宫产术后的护理评价和护理指导两个方面。
在护理评价部分,我们将探讨术后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理状态以及创面情况的评估方法,以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护理指导部分,我们将介绍术后患者的饮食、活动、药物等方面的护理指导,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刨宫产术后的护理评价与指导工作。
剖宫产质量控制评价表(参考资料)
![剖宫产质量控制评价表(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0d5e0a8c1c708a1294a4437.png)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单病种剖宫产质量控制评价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住院天数天CS-1:剖宫产术前风险评估1.1 剖宫产术前风险评估请选择□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特殊病历的特殊检查。
□胎儿检查如胎儿大小、成熟度、生物物理评分□胎盘位置□既往手术史及手术瘢痕情况□孕妇孕周、体重、腹壁脂肪□产后出血风险评估□麻醉风险评估1.2 头盆评分请选择□是□否 1.2.1 头盆评分值:分1.3 伴有特殊感染疾病名称与编码请选择□ 098.400 病毒性肝炎并发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098.401 妊娠合并甲型肝炎□Z22.502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Z22.503 乙肝肝炎大三阳□Z22.504 乙肝肝炎小三阳□ 098.403 妊娠合并丙型肝炎□ 098.404 妊娠合并戊型肝炎□ 098.405 妊娠合并肝炎CS-2:剖宫产指针与手术方式选择2.1符合医学指征(出院诊断中有相关名称与ICD-10编码)请选择□骨盆及软产道异常□胎儿窘迫□胎儿因素□羊水过少□头盆不称□高龄初产妇□孕妇有严重疾病□其他2.2 孕妇及家属要求(住院病历有相当的记录)请选择□是□否2.3 手术方式选择请选择□急诊手术□择期手术2.4 麻醉方式选择请选择A 01全身麻醉:□0101吸入麻醉□0102 静脉麻醉□0103 静吸复合麻醉□0104 基础麻醉(直肠注入、肌肉注射)B 02区域麻醉□0201 椎管内麻醉□020101 蛛网膜下腔阻滞□020102 硬膜外间隙阻滞□020103 蛛网膜下-硬膜外复合麻醉 C 其他2.5 预产期年月日 2.6 手术日期2.7 手术时间分3.1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青霉素类□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其他□未使用抗菌药物3.2 选择其他类抗菌药物的因素□在病历中的主要诊断与次要诊断为感染CS-3: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限□有记录明示手术前患者正处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进程之中□临床医师认为有使用上述抗菌药物治疗的禁忌症□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选用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其他3.3 预防性抗菌药物进入体内时间选择□手术切皮前30分钟□手术切皮前1小时□手术切皮前1.5分钟□手术切皮前2小时□胎儿娩出后即刻使用3.3.1预防性抗菌药物进入体内途径选择□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3.4术中追加药物情况□术中追加用药□术中未追加用药3.4.1手术时间□≤3小时□>3小时3.4.2术中出血量□≤1500ml □>1500ml3.5术后结束使用时间□术后24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48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72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96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120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120小时之后继续使用3.6术后48小时之后继续使用的原因□在主要或次要诊断中术前有感染或具备潜在高危感染因素的患者□术前24-48小时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术后仍需继续使用□在手术2天后,被确诊为感染并行治疗的患者□临床医师认为有继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并经上级医师认定CS-4:新生儿Apgar评分4.1婴儿出生1分钟后进行Apgar评分4.1.1评分结果总分值 4.1.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否4.2出生5分钟后再次进行Apgar评分(1分钟评分值小于7分者,需出生5分钟后再进行Apgar评分)4.2.1评分结果总分值 4.2.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否4.3出生10分钟后再次进行Apgar评分(5分钟评分值小于7分者,需出生10分钟后再进行Apgar评分)4.3.1评分结果总分值4.3.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否CS-5:出血量评估5.1术后24小时出血量□≤500ml □>500ml5.2术后24小时输血量□≤400ml □>400ml □术后未输血CS-6: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6.1无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是□否6.2 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胎盘因素致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子宫切口出血□盆腔脏器损伤及肠梗阻□其他CS-7:剖宫产相关的新生儿并发症7.1 新生儿相关并发症:□是□否 7.2 新生儿相关并名称CS-8:妊娠合并HBV实施母婴阻断8.1 孕妇体内乙肝病毒含量风险评估:□高风险HBV-DNA>1000000copies/ml□低风险HBV-DNA>1000-10000copies/ml □极低风险HBV-DNA<1000-10000copies/m 8.2 核苷类抗病毒治疗□使用□未使用8.3产时减少传播的措施:□避免和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减少阴道操作,尽量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预防胎儿头皮损伤。
剖宫产教案分析表
![剖宫产教案分析表](https://img.taocdn.com/s3/m/7874f6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2.png)
剖宫产教案分析表教案标题:剖宫产教案分析表教案目标:1. 了解剖宫产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掌握剖宫产手术的准备工作和操作步骤。
3. 理解剖宫产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 剖宫产的定义和背景知识- 介绍剖宫产的定义和历史背景,解释为什么会选择剖宫产。
- 介绍剖宫产的常见原因,如胎儿窘迫、胎位异常等。
2. 剖宫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解释剖宫产的适应症,如子宫破裂、严重胎盘早剥等。
- 强调剖宫产的禁忌症,如盆腔感染、凝血功能异常等。
3. 剖宫产手术的准备工作- 介绍剖宫产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术前检查、麻醉选择等。
- 强调术前的团队合作和沟通,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 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步骤- 详细描述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步骤,包括皮肤消毒、麻醉注射等。
- 解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如出血、感染等。
5. 剖宫产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介绍剖宫产术后的护理要点,如伤口护理、疼痛管理等。
- 强调术后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剖宫产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步骤。
2. 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剖宫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3. 视频展示:展示剖宫产手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分享和总结。
评估方法:1. 问答:通过问答形式,考察学生对剖宫产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提供剖宫产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模拟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步骤,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剖宫产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内容。
2. 视频展示:展示剖宫产手术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剖宫产相关的真实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学习资料.doc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学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ab5718cf77232f60ddcca1d8.png)
A早期并发症预防指导包括预防尿路感染、预防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等B护理记录中有术后早期锻炼指导的记录C患者自控式镇痛泵的使用指导D饮食及活动的健康教育
术后一周健康教育
A按计划进行锻炼指导B并发症预防的健康教育记录,包括预防呼吸道及肺部感染、预防褥疮、预防尿路感染、预防肠粘连、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
入院宣教
1、病房环境及规章制度2、术前检查及注意事项宣教包括饮食指导3、术前宣教包括并发症预防、术后适应性训练
术前健康教育
1、术前宣教包括皮试、备血、皮肤准备、肠道准备及术日注意事项等;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健康指导;3、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术后6小时健康教育
A对病人进行麻醉复苏后注意事项宣教B对病人进行术后体位摆放及预防压疮宣教C各种管路管理的宣教包括尿管、吸氧管、输液管
评估产后出血量: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 2、胎盘因素 3、子宫切口裂开及血管损伤 4、凝血功能异常
术中输血量ml
输血类别
1、全血 2、成分血 3、血浆 4、自体血
手术后并发症(包括新生儿)
产妇并发症
1、产后出血 2、产褥期感染 3、羊水栓塞 4、栓塞病 5、子宫内膜异位症 7、腹部切口感染 8、肠梗阻 9、其他并发症
入院途径
A 门诊 B 急诊 C 院内临床科室转科 D外院转入
住院时间
出院时间
诊断
手术时间
报告时间
过程质量
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剖宫产指征
CS-1.1剖宫产指征: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软产道异常;2、产力异常:原发性或继发性宫缩乏力经处理无改善;3、胎儿异常:(1)胎位异常:横位、颏后位、高直后位、枕后位、枕横位合并头盆不称或产程延长阴道分娩困难者;臀位合并以下情况:足先露、骨盆狭窄、胎膜早破、胎头过度仰伸、宫缩乏力、完全臀位有不良分娩者、估计胎儿>3500g以上;(2)胎儿窘迫:经吸氧等处理无效者,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3)脐带脱垂:胎儿存活;(4)胎儿过大:估计大于4500g,可疑头盆不称。4、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1)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2)瘢痕子宫;(3)妊娠合并严重的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肾病、重度子痫前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做过生殖道瘘修补或陈旧性会阴撕裂修补术;(5)先兆子宫破裂;(6)高龄初产妇;(7)胎儿珍贵;(8)胎儿畸形;5、羊水过少;6、双胎妊娠;7、产妇及其家属委托人要求手术。
单病种剖宫产质量控制表格
![单病种剖宫产质量控制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143db9e3f111f18582d05a5d.png)
单病种剖宫产质量控制表格*报告医生:*报告时间:年 月 日 时分一一请选择一一(除外病例见《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 ICD -10 082.0 经选择性剖宫产术的分娩 □ ICD -10 082.1 经急症剖宫产术的分娩 □ ICD -10 082.2 经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的分娩处O ICD-10 082.8 经其他剖宫产术的单胎分娩□ ICD -10 082.9 经未特指的剖宫产术分娩 ICD ・9・CM ・3 74.4 其他特指类型的剖宫产 ICD-9-CM-3 74.9 未特指类型的剖宫产1.1剖宫产术前风险评估请选择□全而的体格检査,必要的辅助检查,特殊病历的特殊检査。
前风险评□既往手术史及手术瘢痕情况.1-2.1头盆评分值:*主要诊断ICtMO 编 码与名称IC 》9£M ・3编码与手□ ICD -d-CM-3 74.0 古典式剖宫产 术名称□ ICD -9-CM-3 74.1 低位子宫下段剖宫产 □ ICD -9-CM-3 74.2 腹膜外剖宫产•入院日期:年 月曰出院日期:年 月曰姓名:□门诊□急诊□加他医疗机构转入□瓦他•末次月经时间:年 月曰到达急诊科时间:年 月 日时门诊时间: 年 月 日时分本院转科时间:年 月 日时分CS-1:剖宫产术□胎儿检査如胎儿大小、成熟度、生物物理评分。
CS-1:□孕妇孕周、体重、腹壁脂肪O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风险评估。
前风险评□麻醉风险评估。
1.2头盆评分请选择□是。
□否。
剖宫产指针与手术 方式选择CS-2: 1.3伴有特殊感染疾病名称与编码 请选择098.400病毒性肝炎并发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098.401妊娠合井甲型肝炎□Z22.502乙肝表而抗原携带者 □Z22.503乙肝肝炎大三阳 □Z22.504乙肝肝炎小三阳 098.403妊娠合并丙型肝炎 098.404妊娠合井戊型肝炎 098.405妊娠合并肝炎2.1符合医学指征(出院诊断中有相关名称与ICDd0编码) 请选择□廿盆及软产道异常□胎儿窍迫口胎儿因素 □羊水过少 □头盆不称 口高龄初产妇□孕妇有严重疾病 □其他2-2孕妇及家属要求(住院病历有相当的记录)请选择□是 □否2-3『术方式选择请选择 O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2.4麻醉方式选择请选择A01全身麻醉:DOIOI 吸入麻醉 □0102静脉麻醉口0103静吸复合麻醉 □0104基础麻醉(直肠注入、肌肉注射)B 02区域麻醉aozoi 椎管内麻醉 aozoioi 蛛网膜下腔阻滞aozoioz 硬膜外间隙阻滞□020103蛛网膜卜••硬膜外复合麻醉 C 实他 2-5预产期 年 月曰2.6 F 术日期 2-7手术起始时间 2,8 F 术终止时间2.9手术时间3.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青瞪素类□多西环素□大环内酣类□第一代或第二代头抱菌素 □隆诺酮类DB 内酰胺类□其他 □未使用抗菌药物3.2选择苴他类抗菌药物的因素□在病历中的主要诊断与次要诊断为感染□有记录明示手术前患考正处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进程之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 择与应用 时限新生儿 Apgar评 分CS-3: CS-4: □临床医师认为有使用上述抗菌药物治疗的禁忌症□耐甲氧西林匍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选用去甲万古每素预防感染□其他3-3预防性抗菌药物进入体内时间选择□手术切皮前30分钟 □手术切皮前1.5分钟□手术切皮前1小时 □手术切皮前2小时□胎儿娩出后即刻使用3.3J 预防性抗菌药物进入体内途径选择□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 口服3-4术中追加药物情况 □术中追加用药 □术中未追加用药3-4J r 术时间(nws 小时□ >3小时3・4・2术中出血量 □^15001111 □>1500ml 3.5术后结朿使用时间□术后24小时内结束使用 □术后48小时内结束使用 □术后72小时内结束使用 □术后96小时内结束使用 □术后120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120小时之后继续使用3.6术后48小时之后继续使用的原因□在主要或次要诊断中术前有感染或具备潜在高危感染因素的患君 □术前24-48小时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术后仍需继续使用 □在手术2天后,被确诊为感染并行治疗的想者□临床医师认为有继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并经上级医师认定3-7 P 术野皮肤准备方式□手工削刀刮毛□电动削刀□淸洁□脱毛剂□清洁+刮毛□不做手术野皮肤的准备 □其他方式3.8备皮距手术时间□术前W4小时 □术前W12小时 □术前W24小时 □术前>24小时4.1婴儿出生1分钟后进行Apgar 评分 4-1J 评分结果总分值 _________4.1.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 □否4.2出生5分钟后再次进行Apgar 评分(1分钟评分值小于7分者,需出生5分钟后再进行Apgar 评分)4.2J 评分结果总分值 ________4.2*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 □否CS-5:出血量评CS-6: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CS-7:剖宫产相关的新生儿并发症CS-8:妊娠合并HBV实施母婴阻断4.3岀生10分钟后再次进fJ Apgar评分(5分钟评分值小丁7分者,需出生10分钟后再进行Apgar评分)4.3.1评分结果总分值_________4.3.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否5.1术后24小时出血量□W500ml □>500inl5.2术后24小时输血量□W400m1 □>400inl □术后未输血6.1无剖宫产并发症打再次手术□是□否6.2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胎盘因素致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子宫切口出血□盆腔脏器损伤及肠梗阻□瓦他7.1新生儿相关并发症:□是□否7.2新生儿相关并名称孕妇体内乙肝病毒含量风险评估J □高风险HBV<DNA>1000000copies/ml □低风险HBV-DNA>100(M OOOOcopies/ml □极低风险HBV・DNAV10004 OOOOcop ie$/in8-2核昔类抗病毒治疗□使用□未使用&3产时减少传播的措施:□避免和降低胎儿宫内倉迫的发生□减少阴逍操作,尽量避免困琳的阴道助产,预防胎儿头皮损伤。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https://img.taocdn.com/s3/m/01d4aaff08a1284ac850433e.png)
手术起始(切皮)时间
术终时间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选择
1、第一代头孢2、第二代头孢3、第三代头孢加甲硝唑4、单用头孢西丁
术前使用首剂抗菌药物时间(年月日时分)
1、娩出胎儿断脐后立即给药2、术中3、术后4小时内5、未使用
使用首剂抗菌药物治疗途径
1、im 2、iv 3、gtt 4、po
结果质量
总计住院费用(元)
药费(元)
手术费(元)
入院宣教
1、病房环境及规章制度2、术前检查及注意事项宣教包括饮食指导3、术前宣教包括并发症预防、术后适应性训练
术前健康教育
1、术前宣教包括皮试、备血、皮肤准备、肠道准备及术日注意事项等;2、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健康指导;3、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术后6小时健康教育
A对病人进行麻醉复苏后注意事项宣教B对病人进行术后体位摆放及预防压疮宣教C各种管路管理的宣教包括尿管、吸氧管、输液管
入院途径
A门诊B急诊C院内临床科室转科D外院转入
住院时间
出院时间
诊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术时间
报告时间
过程质量
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剖宫产指征
CS-1.1剖宫产指征: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软产道异常;2、产力异常:原发性或继发性宫缩乏力经处理无改善;3、胎儿异常:(1)胎位异常:横位、颏后位、高直后位、枕后位、枕横位合并头盆不称或产程延长阴道分娩困难者;臀位合并以下情况:足先露、骨盆狭窄、胎膜早破、胎头过度仰伸、宫缩乏力、完全臀位有不良分娩者、估计胎儿>3500g以上;(2)胎儿窘迫:经吸氧等处理无效者,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3)脐带脱垂:胎儿存活;(4)胎儿过大:估计大于4500g,可疑头盆不称。4、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1)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2)瘢痕子宫;(3)妊娠合并严重的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肾病、重度子痫前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做过生殖道瘘修补或陈旧性会阴撕裂修补术;(5)先兆子宫破裂;(6)高龄初产妇;(7)胎儿珍贵;(8)胎儿畸形;5、羊水过少;6、双胎妊娠;7、产妇及其家属委托人要求手术。
剖宫产质量控制
![剖宫产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8240dc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b.png)
剖宫产质量控制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用于妇女分娩时存在一定风险的情况下,保障母婴的安全。
为了提高剖宫产手术的质量,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剖宫产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剖宫产质量控制的背景和目的剖宫产是一项重要的手术,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的质量要求较高。
质量控制是为了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手术风险,保障母婴的生命健康。
二、剖宫产质量控制的内容1. 术前准备:a. 医疗设备:确保手术室内的各种医疗设备完好,如手术台、监护仪器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b. 医务人员:手术前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技巧和安全操作流程。
c.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妊娠期病史、孕妇的身体状况、胎儿情况等,以确定是否适合剖宫产手术。
2. 手术操作:a. 无菌操作:确保手术室内的环境无菌,医务人员必须穿戴手术衣、手术帽、口罩等防护用品,遵守手术室内的无菌操作规范。
b. 麻醉管理:由专业麻醉师进行麻醉操作,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c. 手术操作技巧: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技巧,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手术创伤。
d. 术中监测: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方案,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术后管理:a. 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应进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情况。
b. 术后护理:对术后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包括伤口的处理、疼痛的控制、药物的管理等,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c. 术后随访: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三、剖宫产质量控制的考核指标1. 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是衡量剖宫产质量的重要指标,应达到国际标准。
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尽量降低,包括感染、出血、伤口愈合不良等。
科室月度剖宫产过程质量指标执行力评价记录
![科室月度剖宫产过程质量指标执行力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c431fd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2.png)
科室月度剖宫产过程质量指标执行力评价记录背景:
科室为了提高剖宫产过程的质量,每个月都会对执行力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
评价
内容主要包括手术操作规范性、手术时间控制、手术风险防范等指标。
人物:
1. 科室负责人:负责统筹评价工作,监督科室运行。
2. 手术团队成员:包括主治医师、助手、护士等。
地点:
剖宫产手术室,设备齐全,确保手术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记录:
每个月底,在负责人的组织下,评价团队对该月的剖宫产过程质量指标执行力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术操作规范性:评价手术团队是否按照预定的操作规范进行手术,是否有违规
操作的情况出现。
2. 手术时间控制:评价手术团队是否能够合理控制手术时间,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提高手术效率。
3. 手术风险防范:评价手术团队是否严格遵守手术安全流程,如术前准备、手术过
程中的感染防控、术后处理等,确保患者安全。
评价记录会统计每个指标的得分情况,以及得分的具体依据,以备后续整改和改进。
总结:
通过定期的评价和记录,科室能够及时了解剖宫产过程的质量状况,发现问题,采取
措施加以改进。
评价记录也为科室负责人提供了数据支持,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对手术团队
进行奖惩和激励,进一步提高剖宫产过程质量。
体会:
通过评价记录,科室成员能够看到自己的表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身
的专业能力,增强对患者安全的责任感。
评价记录也可以促进科室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剖宫产过程的质量。
剖宫产手术操作评分表
![剖宫产手术操作评分表](https://img.taocdn.com/s3/m/ca5dc2db7375a417876f8f64.png)
消毒范围、顺序、特殊部位(会阴、脐)
消毒范围错误扣2分,顺序错误扣2分,特殊部位未消毒扣1分
铺巾顺序、方法
铺巾顺序错误扣3分,数量不够或方法错误扣2分
无菌观念
无菌观念差扣5分
开腹及检查
(15分)
切口选择
切口选择理由充分、恰当3分
剖宫产手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科室:住院医师:得分: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得分
术前准备
(15分)
对产妇病情的了解
病史采集全面、有条理5分
手术的指征
剖宫产手术指征规范、合理5分
辅助检查单、签字单等医疗文书的完整性
辅助检查规范、完整2分,知情同意书签字单规范、无遗漏3分
刷手及消毒、铺巾
(20分)
刷手时间、顺序、擦手巾的使用
按分娩机制娩出胎儿
未按分娩机制娩出胎儿扣4分
正确清理呼吸道、断脐带
未正确清理呼吸道扣2分,未断脐带扣2分
娩出胎盘、检查胎盘
未正确娩出胎盘扣2分,未检查胎盘扣2分
缝合子宫及关腹
(15分)
擦拭宫腔的顺序
顺序错误扣3分
缝合方法、步骤(结扎、止血、缝合、打结等)
每项错误
每项1分,扣完3分为止
考核教师:
刀、剪、镊、止血钳等使用方式
各器械使用方法错误扣2分,扣完6分为止
子宫旋转、下段形成、先露高低、盆腔粘连、腹水
判断各种情况错误扣2分,扣完6分为止
娩出胎儿及胎盘
(20分)
子宫切口选择、部位,切开进宫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子宫切口选择理由充分、恰当2分,进宫腔步骤正确、注意事项明确2分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https://img.taocdn.com/s3/m/d92abfe3ec3a87c24028c48b.png)
产后出血原因
1、子宫收缩乏力 2、胎盘因素 3、子宫切口裂开及血管损伤 4、凝血功能异常
术中输血量ml
输血类别
1、全血 2、成分血 3、血浆 4、自体血
手术后并发症(包括新生儿)
产妇并发症
1、产后出血 2、产褥期感染 3、羊水栓塞 4、栓塞病 5、子宫内膜异位症 7、腹部切口感染 8、肠梗阻 9、其他并发症
出院前健康教育
A出院宣教包括正确的姿势及活动方法,注意日常生活安全B预防感染健康教育C饮食指导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切口愈合
切口愈合情况
1、手术切口II/甲愈合2、手术切口II/乙愈合3、手术切口II/丙愈合4、深部感染
术后7天内出院
诊疗结果
A好转出院 B转科治疗C死亡
总住院(天)
出院时去向
1、转入外院继续治疗 2、转入乡卫生院继续治疗3、回家休养4、其他
出生日期
姓名
医疗付费方式
A公费医疗 B基本医疗保险 C商业保险 D自费 E其他
入院途径
A 门诊 B 急诊 C 院内临床科室转科 D外院转入
住院时间
出院时间
诊断
手术时间
报告时间
过程质量
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剖宫产指征
剖宫产指征: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软产道异常;2、产力异常:原发性或继发性宫缩乏力经处理无改善;3、胎儿异常:(1)胎位异常:横位、颏后位、高直后位、枕后位、枕横位合并头盆不称或产程延长阴道分娩困难者;臀位合并以下情况:足先露、骨盆狭窄、胎膜早破、胎头过度仰伸、宫缩乏力、完全臀位有不良分娩者、估计胎儿>3500g以上;(2)胎儿窘迫:经吸氧等处理无效者,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3)脐带脱垂:胎儿存活;(4)胎儿过大:估计大于4500g,可疑头盆不称。4、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1)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2)瘢痕子宫;(3)妊娠合并严重的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肾病、重度子痫前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做过生殖道瘘修补或陈旧性会阴撕裂修补术;(5)先兆子宫破裂;(6)高龄初产妇;(7)胎儿珍贵;(8)胎儿畸形;5、羊水过少;6、双胎妊娠;7、产妇及其家属委托人要求手术。
单病种剖宫产术质量控制表格
![单病种剖宫产术质量控制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5caa9b10964bcf84b9d57bea.png)
1.术后24小时内结束使用2.术后2天内结束使用
3.术后3天内结束使用4.特殊情况病程有记录
再次手术指征
CS-3
CS-3.1再次手术指征
产后出血子宫切口出血盆腔脏器损伤肠梗阻
评估产后出血量CS-4
CS-4.1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CS-7 .1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手术切口Ⅱ/甲愈合手术切口Ⅱ/乙愈合
手术切口Ⅱ/丙愈合深部感染
术后7天内出院CS-8
CS-8.1诊疗结果A好转出院B转科治疗C死亡
总住院天数
CS-8.2出院时去向
A转入外院继续治疗B转入乡卫生院继续治疗D回家休养F其他
结果用元
7、出院康复指导
CS-6.2入院宣教
A病房环境及规章制度宣教B术前检查及注意事项宣教包括饮食指导C术
前宣教包括并发症预防、术后适应性锻炼
CS-6.3术前健康教育请选择
A术前宣教包括皮试、配血、皮肤准备、肠道准备及术日注意事项等
B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健康指导C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CS-6.4术后6h内健康教育请选择
A对病人进行麻醉复苏后注意事项宣教B对病人进行术后体位摆放及预防压疮宣教C各种管路管理的宣教包括尿管、吸氧管、输液管
CS-6.5术后6-12h健康教育请选择A早期并发症预防指导包括预防尿路感染、预防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等B护理记录中有术后早期锻炼指导的记录C患者自控式镇痛泵使用指导D饮食及活动的健康教育
A门诊B急诊C院内临床科室转科D外院转入
诊疗时间
发病日期:年月日
*入院日期:年月日
*手术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https://img.taocdn.com/s3/m/4402522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b.png)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
妇产科剖宫产单病种质量监测本
科室:妇产科
时间:2015—
妇产科剖宫产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监测表
单病种剖宫产术上报情况
报告时间
过程质量
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剖宫产指征
CS-1. 1剖宫产指征: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头盆不称、软产道异常;2、
产力异常:原发性或继发性宫缩乏力经处理无改善;3、胎儿异常:(1)胎
位异常:横位、频后位、高直后位、枕后位、枕横位合并头盆不称或产程延
长阴道分娩困难者;臀位合并以下情况:足先露、骨盆狭窄、胎膜早破、胎
头过度仰伸、宫缩乏力、完全臀位有不良分娩者、估计胎儿>3500g 以上;
(2)胎儿窘迫:经吸氧等处理无效者,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3)脐带脱
垂:胎儿存活;(4)胎儿过大:估计大于4500g,可疑头盆不称。
4、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1)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2)瘢
痕子宫;(3)妊娠合并严重的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
并肾病、
重度子痫前期、肝内胆汁淤积症;(4)做过生殖道痿修补或陈旧性会阴撕
裂修补术;(5)先兆子宫破裂;(6)高龄初产妇;(7)胎儿珍贵;(8)胎
儿畸形;5、羊水过少;6、双胎妊娠;7、产妇及其家属委托人要求手术。
手术术式
1、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
2、子宫下段纵切口剖宫产术
3、子宫体部剖宫
产术4、腹膜外剖宫产术
A按时出院B延迟出院C转科治疗D死亡。
剖宫产质量管理自我评价表
![剖宫产质量管理自我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b849320c227916888486d7a3.png)
பைடு நூலகம்
附件:剖宫产术质量管理医院自我评价简表 病案号:_____ 入院日期:______ 出院日期:______ 手术日期:______ 第一手术名称与编码: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手术历时:__ 时__ 分 检查1 检查2 检查3 检查4 检查5 检查6 检查7 编码 质量管理措施项目 120h之内 21d之内 21d之后 出院日 术前 术中 术后72h 2.胎儿因素: □ 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 □ 3.羊水过少: □ 4.头盆不称: □ 指 剖宫产指 5.高龄初产妇: □ 6..慢性胎儿窘迫: □ 征 征 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并发症: □ 1 与 8.孕妇及家属的要求: □ 评 胎儿娩出 Apgar评分值: 分 估 Apgar评 □8~10分 无窒息 □4~7分 轻度窒息 □ 0~3分重度窒息 分结果 2.选择其他类药 □ 预防性抗 1.选择第一、第二代头孢类 □ □ 4.手术≥3h追加一次 □ 菌药物选 3.在胎儿娩出(断脐带)后使用 2 择与应用 5.术后24h内结束使用 □ 6.术后48h内结束使用 □ 时机 7.术后72h内结束使用 □ 8.术后72h之后继续使用 □ 3 产后出量评估 ml 输血量 ml 4 再次手术 原因:出血 □ 胎盘滞留 □ 其他 □ (1)产后出血 □ (5)栓塞病 □ □ (6)子宫内膜异位症 □ 产妇的并 (2)产褥期感染 发症 (3)术后盆腔粘连 □ (7)腹部切口感染 □ 5 (4)羊水栓塞 □ (8)子宫切口裂开 □ (1)新生儿损伤 □ (3)新生儿黄疸 □ 新生儿并 (2)医源性早产 □ (4)肺透明膜病变 □ 发症 (5)其他并发症 □ (1)母乳喂养指导 □ (4)预防尿路感染 □ 6 健康教育 (2)预防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 (5)预防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 □ (3)预防褥疮 □ (6)出院康复指导 □ 9 Ⅱ甲 □ Ⅱ乙 □ 切口愈合 住院7d内出院□ 住院7d之后出院□ 死亡□,原因:心脏□ 呼吸□ 神 10 出院去向 转入外院 □ 回家休养□ 自动出院□ 经□ 感染□ 出血□ 其他□ 住院总费 ¥_____(元),其中:手术费用:¥____(元) 11 用(元) 其他说明: 填表者: 日期 复审者 日期 自评结果:采用在认同的“□”内打“√”。
剖宫产质量控制评价表
![剖宫产质量控制评价表](https://img.taocdn.com/s3/m/ace87b1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9.png)
剖宫产质量控制评价表XXX单病种剖宫产质量控制评价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住院天数:天1.1 剖宫产术前风险评估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及特殊病历的特殊检查。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胎儿检查,包括胎儿大小、成熟度、生物物理评分和胎盘位置等。
同时,医生还需要了解孕妇的既往手术史及手术瘢痕情况、孕周、体重和腹壁脂肪等。
最后,医生需要评估产后出血和麻醉的风险。
1.2 头盆评分医生需要对头盆进行评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果头盆评分值过低,医生需要考虑其他手术方式。
1.3 伴有特殊感染疾病名称与编码如果患者伴有特殊感染疾病,医生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098.400病毒性肝炎并发妊娠、分娩和产褥期、098.401妊娠合并甲型肝炎、Z22.502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Z22.503乙肝肝炎大三阳、Z22.504乙肝肝炎小三阳、098.403妊娠合并丙型肝炎、098.404妊娠合并戊型肝炎和098.405妊娠合并肝炎等。
2.1 符合医学指征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出院诊断中有相关名称与ICD-10编码,评估是否符合医学指征。
常见的医学指征包括骨盆及软产道异常、胎儿窘迫、胎儿因素、羊水过少、头盆不称、高龄初产妇、孕妇有严重疾病和其他情况。
2.2 孕妇及家属要求医生需要记录孕妇及家属的要求,以便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参考。
2.3 手术方式选择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包括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
2.4 麻醉方式选择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和区域麻醉。
全身麻醉可以选择吸入麻醉、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基础麻醉。
区域麻醉可以选择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间隙阻滞和蛛网膜下-硬膜外复合麻醉等。
2.5 预产期医生需要记录患者的预产期,以便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参考。
2.6 手术日期医生需要记录手术的日期,以便在后续的评估中进行参考。
剖宫产质量控制
![剖宫产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f5ed72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0.png)
剖宫产质量控制第一篇:剖宫产质量控制XXX人民医院单病种剖宫产质量控制报表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切口愈合:Ⅱ/甲(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剖宫产(ICD-9---CM—3:74.1)剖宫产指证:CS-1.1 :□ 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2.胎儿因素3.羊水过多、过少4.孕妇严重并发症5.头盆不称 6.高龄初产妇7.胎儿窘迫8.双胎妊娠9.巨大儿10.产妇及其家属委托人要求手术(二)实施手术前的评估与术前准备: CS-1评估母体全身状况:□1、常规手术2、低危手术3、高危手术□1、急诊手术2、择期手术3、暂停手术实施手术前准备:(完成请打“√”)□ 常规辅助检查□确定诊断及手术时间□签写手术志愿书□完成术前医嘱新生儿情况评价 Apgar评分CS-1.2:□1、无窒息8-10分2、轻度窒息4-7分3、重度窒息0-3分(三)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药物选择:□1、第一代头孢2、第二代头孢3、第二代头孢加甲硝唑4、单用头孢西丁术前用药:□1、娩出胎儿断脐后立即给药2、术中3、术后4h内4、>术后4h5、未使用术中追加原因□1、手术时间>3h2、失血量>1500ml3、有追加原因未使用4、无追加原因未使用术后用药:□同术前、术中用药,若有调整或使用时间超过72h,请说明原因。
术后使用时间□1、≤24h2、≤72h3、>72h(四)术后产后出血(24h>500ml)的再手术。
□1、子宫收缩乏力2、胎盘因素3、子宫切口裂开及损伤4、凝血功能异常(五)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产妇并发症:□1、产后出血2、产褥感染3、羊水栓塞4、栓塞病5、子宫内膜移位症6、腹部切口感染7、子宫切口裂开8、肠梗阻新生儿并发症:□1、新生儿损伤2、医源性早产3、新生黄疸4、肺通明膜病5、新生儿湿肺(六)为患者提供剖宫产术的健康教育。
□1、母乳喂养2、预防呼吸道及肺部感染3、预防褥疮4、预防尿路感染5、预防肠粘连6、预防下肢静脉血栓7、出院前(七)切口Ⅱ/甲愈合。
剖宫产术质量管理评价
![剖宫产术质量管理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d1ef1e3700abb68a982fb39.png)
7
切口愈合
Ⅱ甲□
Ⅱ乙□
8
出院去向
住院7d内出院□
住院7d之后出院□
死亡□,原因:心脏□呼吸□神经□感染□出血□其他□
转入外院□回家休养□自动出院□
10
住院总费用¥___________(元),其中:手术费用:¥__________(元)
第一手术名称与编码: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手术历时:时
自评结果:采用在认同的“□”内打钩“√”
3.羊水过少:□
4.头盆不称:□
5.高龄初产妇:□
6.慢性胎儿窘迫:□
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
8.孕妇及家属要求:□
胎儿娩Apgar评分结果
Apgar评分值:_____分
□8~10分无窒息□4~7分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
2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间
1.选择第一、第二代头孢类□
2.选择其他类药□
(3)术后盆腔粘连□
(7)腹部切口感染□
(4)羊水栓塞□
(8)子宫切口裂开□
新生儿并发症
(1)新生儿损伤□
(3)新生儿黄疸□
(2)医源性早产□
(4)肺透明膜病变□
(5)其他并发症□
6
健康教育
(1)母乳喂养指导□
(4)预防尿路感染□
(2)预防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5)预防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
(3)预防褥疮□
剖宫产术质量管理自我评价表
患者姓名:_______病案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手术日期:
住院天数:______主管医生签名:__________填写日期:__________
编码
质量管理措施项目
单病种剖宫产质量控制表格
![单病种剖宫产质量控制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575bb937a21614791711288f.png)
CS-7:剖宫产相关的新生儿并发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7.1新生儿相关并发症:□是□否
7.2新生儿相关并名称
CS-8:妊娠合并HBV实施母婴阻断
8.1孕妇体内乙肝病毒含量风险评估:□高风险HBV-DNA>1000000copies/ml
□低风险HBV-DNA>1000-10000copies/ml□极低风险HBV-DNA<1000-10000copies/m
3.7手术野皮肤准备方式
□手工削刀刮毛□电动削刀□清洁□脱毛剂□清洁+刮毛
□不做手术野皮肤的准备□其他方式
3.8备皮距手术时间
□术前≤4小时□术前≤12小时□术前≤24小时□术前>24小时
CS-4:新生儿Apgar评分
4.1婴儿出生1分钟后进行Apgar评分
4.1.1评分结果总分值
4.1.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否
8.2核苷类抗病毒治疗□使用□未使用
8.3产时减少传播的措施:□避免和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
□减少阴道操作,尽量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预防胎儿头皮损伤。
□.胎儿娩出后更换无菌手套或有另一人实施新生儿处理。
□吸粘液时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吸引造成黏膜损伤。
□断脐前用干净的纱布清除断脐部位的粘液和羊水。
□断脐带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脐带断端。
□有记录明示手术前患者正处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进程之中
□临床医师认为有使用上述抗菌药物治疗的禁忌症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选用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其他
3.3预防性抗菌药物进入体内时间选择
□手术切皮前30分钟□手术切皮前1小时
产科质量检查评分考核表
![产科质量检查评分考核表](https://img.taocdn.com/s3/m/a373be1b011ca300a6c390b0.png)
分
掌握剖宫产适应症、禁忌症和技术操作规范,指 4 征掌握不严格1例扣2分
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而实施非医学指征剖宫产者 3 1例不得分
4 观摩剖宫产手术一台
现场观摩,
查阅抢救、
因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方式掌握不当等造成母 剖宫产病历
儿严重并发症(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孕产妇 6 死亡、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等)l例扣6分,倒
3.具备储血和临床输血条件,能保证临床抢救输血和治疗。无血 库条件的医院应具备1小时内取血的能力。
1.手术室基本条件:手术区域应划分为非限制区、半限制区和限 制区,区域间标识明确,手术室用房及设施要求必须符合有关规 定。
2.手术室基本配置: 设备:麻醉机、除颤仪、呼吸机、万能手术床、无影灯、电动吸 引器、低压电动吸引器、人工呼吸设备、新生儿辐射台、输氧装 置、多普勒胎心仪、成人、新生儿复苏及气管插管 用品:新生儿台称和皮尺、深静脉穿刺包、留置针、无菌止血带 、无菌纱带、宫腔塞纱、剖宫产短产钳等。 二、设备 条件15分 3.手术室常用急救药品(包括新生儿急救药品):阿拉明、子宫 收缩剂(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强心剂 (西地兰)、升压药(多巴胺)、镇静药(地西泮、盐酸哌替 啶)、阿托品、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氨茶碱、静脉注射液、 碳酸氢纳、代血浆、羟已基淀粉、罂粟碱、硫酸镁、降压药等。 以上药品不得与分娩室混用。
现场考核
4 不掌握术中应急处置知识和技术1人扣2分
2.掌握技能。妇产科医师应熟练掌握剖宫产适应症、禁忌症和技 术操作规范,有熟练处理剖宫产术中异常情况的应急能力,如胎 儿娩出困难、术中大出血、羊水栓塞、子宫切口撕裂等。有无因 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方式掌握不当等造成母婴严重并发症。剖 宫产手术准入资格:2级手术应由妇产科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进 行,困难手术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单病种剖宫产质量控制评价表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住院天数天
CS-1:剖宫产术前风险评估1.1 剖宫产术前风险评估请选择
□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特殊病历的特殊检查。
□胎儿检查如胎儿大小、成熟度、生物物理评分□胎盘位置
□既往手术史及手术瘢痕情况□孕妇孕周、体重、腹壁脂肪
□产后出血风险评估□麻醉风险评估
1.2 头盆评分请选择□是□否 1.
2.1 头盆评分值:分1.3 伴有特殊感染疾病名称与编码请选择
□ 098.400 病毒性肝炎并发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098.401 妊娠合并甲型肝炎□Z22.502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Z22.503 乙肝肝炎大三阳
□Z22.504 乙肝肝炎小三阳□ 098.403 妊娠合并丙型肝炎□ 098.404 妊娠合并戊型肝炎□ 098.405 妊娠合并肝炎
CS-2:剖宫产指针与手术方式选择2.1符合医学指征(出院诊断中有相关名称与ICD-10编码)请选择
□骨盆及软产道异常□胎儿窘迫□胎儿因素□羊水过少
□头盆不称□高龄初产妇□孕妇有严重疾病□其他
2.2 孕妇及家属要求(住院病历有相当的记录)请选择□是□否
2.3 手术方式选择请选择□急诊手术□择期手术
2.4 麻醉方式选择请选择
A 01全身麻醉:□0101吸入麻醉□0102 静脉麻醉□0103 静吸复合麻醉□0104 基础麻醉(直肠注入、肌肉注射)
B 02区域麻醉□0201 椎管内麻醉□020101 蛛网膜下腔阻滞□020102 硬膜外间隙阻滞
□020103 蛛网膜下-硬膜外复合麻醉 C 其他
2.5 预产期年月日 2.6 手术日期
2.7 手术时间分
CS-3:预防性抗菌3.1 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
□青霉素类□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其他□未使用抗菌药物
3.2 选择其他类抗菌药物的因素
□在病历中的主要诊断与次要诊断为感染
□有记录明示手术前患者正处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进程之中
□临床医师认为有使用上述抗菌药物治疗的禁忌症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选用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其他
药物选择与应用时限3.3 预防性抗菌药物进入体内时间选择
□手术切皮前30分钟□手术切皮前1小时
□手术切皮前 1.5分钟□手术切皮前2小时□胎儿娩出后即刻使用
3.3.1预防性抗菌药物进入体内途径选择
□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
3.4术中追加药物情况□术中追加用药□术中未追加用药
3.4.1手术时间□≤3小时□>3小时
3.4.2术中出血量□≤1500ml □>1500ml
3.5术后结束使用时间
□术后24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48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72小时内结束使用
□术后96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120小时内结束使用□术后120小时之后继续使用3.6术后48小时之后继续使用的原因
□在主要或次要诊断中术前有感染或具备潜在高危感染因素的患者
□术前24-48小时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术后仍需继续使用
□在手术2天后,被确诊为感染并行治疗的患者
□临床医师认为有继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并经上级医师认定
CS-4:新生儿Apgar评分4.1婴儿出生1分钟后进行Apgar评分
4.1.1评分结果总分值 4.1.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否
4.2出生5分钟后再次进行Apgar评分(1分钟评分值小于7分者,需出生5分钟后再进行Apgar评分)4.2.1评分结果总分值 4.2.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否
4.3出生10分钟后再次进行Apgar评分(5分钟评分值小于7分者,需出生10分钟后再进行Apgar评分)4.3.1评分结果总分值
4.3.2小于4分者进行紧急抢救(有记录)□是□否
CS-5:出血量评估
5.1术后24小时出血量□≤500ml □>500ml
5.2术后24小时输血量□≤400ml □>400ml □术后未输血
CS-6: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6.1无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是□否
6.2 剖宫产并发症与再次手术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胎盘因素致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子宫切口出血□盆腔脏器损伤及肠梗阻□其他
CS-7:剖宫产相关
的新生儿并发症
7.1 新生儿相关并发症:□是□否 7.2 新生儿相关并名称
CS-8:妊娠合并HBV实施母婴阻断8.1 孕妇体内乙肝病毒含量风险评估:□高风险HBV-DNA>1000000copies/ml
□低风险HBV-DNA>1000-10000copies/ml □极低风险HBV-DNA<1000-10000copies/m 8.2 核苷类抗病毒治疗□使用□未使用
8.3产时减少传播的措施:□避免和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
□减少阴道操作,尽量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预防胎儿头皮损伤。
□.胎儿娩出后更换无菌手套或有另一人实施新生儿处理。
□吸粘液时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吸引造成黏膜损伤。
□断脐前用干净的纱布清除断脐部位的粘液和羊水。
□断脐带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脐带断端。
□注射前彻底清洁局部皮肤的血液和羊水,无菌纱布覆盖注射针孔。
8.4 生后阻断措施:□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未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CS-9:提供母乳喂养与产后康复健康教育9.1指导母乳喂养:□实施母乳喂养□未实施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禁忌症:
□母亲患有活动性传染病如结核病、肝炎
□母亲为HIV、CMV、梅毒螺旋体感染或携带者。
□乳房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另一侧无感染乳房可继续喂养)。
□母亲正在接受同位素诊疗,或曾暴露于放射性物质下。
□母亲正在接受抗代谢药物及其他化疗药物治疗(直至完全清楚之前)。
□母亲正在吸毒、酗酒。
□怀疑或明确诊断为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
□在母亲患有感染性疾病期间,应接受适当控制感染性的治疗
□医师认定有不适宜母乳喂养的其他疾病
CS-10:切口愈合情
况
□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深部感染伴随疾病
并发症
治愈□好转□无变化□死亡□
主管医师科主任出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