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元杂剧的特征与发展演变
简述元杂剧和散曲的分期和各期特点
简述元杂剧和散曲的分期和各期特点元杂剧和散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两大类别,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其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体现在其演出形式、内容、影响、时期划分等方面,因此本文分别介绍元杂剧和散曲的分期和各期特点。
一、元杂剧元杂剧最初起源于北宋以后,始称元曲、演曲或元剧,到了明代晚期,有小品剧和大戏剧之分,此外还有歌仔剧、越剧、秦腔等类型。
杂剧有三个明显的分期:即南宋初期、元代初期和晚期。
1、南宋初期(1127~1279)当时,杂剧被贯穿着南宋传统文化。
杂剧演出着以破除僵化观念、倡导武术道义、唤起社会正义情操为主题的流水剧、散曲。
由于表演时间比较短,每个剧目的文本比较简短,因此成为市民小演出的首选。
2、元代初期(1271-1368)元代初期的杂剧注重小品剧的表演,剧本写得简单而有力,演出也非常生动,鼓动观众的热情,增加了杂剧的受欢迎度。
除小品剧外,大戏剧也开始流行,以“赵氏孤儿”为催化剂,表演者也加入了完善的舞台表演,使杂剧变得更为宏大。
3、元代晚期(1368-1644)元代晚期,越剧、秦腔和歌仔剧开始发展,杂剧从单纯的散曲发展到包括越剧、秦腔和歌仔剧在内的多种形式。
尤其是越剧,它独具特色,作品内容丰富,具有浓厚的浪漫气息和政治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散曲散曲是指由独唱、伴唱、歌狂、唱腔等构成的歌谣性剧目,是由南曲、北曲、越剧发展而来,与杂剧不同的是它没有舞台表演,更多的是歌唱表演。
一般而言,散曲也可以分为聊斋散曲、民歌散曲和专业曲等几类。
1、聊斋散曲(1368-1644)聊斋散曲是由宋、元时期的吟唱文学者张籍、苏轼等人进行理论研究,创作而成,以小品剧中文学元素为基础,包括调侃、讽刺、爱情等故事性曲调,使散曲保持着高水平的表演艺术,引起了流行文化的关注。
2、民歌散曲(1368-1644)民歌散曲包括以民歌唱词为基础的曲调,以及以民谣歌曲和歌舞表演组成的联唱、伴唱等节目,主要以儿童歌谣、民间故事和古典诗词为主题,表现出民族文化的活力和独特性。
《元杂剧的发展》word版
第一章元杂剧的发展元曲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与唐诗、宋词并称的重要地位。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元杂剧创作成就尤为突出,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第一节戏曲渊源与元杂剧的体制一、中国戏曲发展经历:原始歌舞——“优孟衣冠”——汉代“百戏”中之角抵——六朝的“钵头”、“大面”、“踏摇娘”——唐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元杂剧——南戏——明清戏曲二、元杂剧的体制特点:1、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2、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外、净、杂。
末分正末、副末、外末、小末等;旦分正旦、副旦、贴旦、搽旦、小旦等。
3、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而且一韵到底。
4、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元杂剧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一、元代南北统一,经济繁荣,生产发展,商业贸易南北畅通,通都大邑遍及全国。
5、元杂剧的剧本构成主要由曲词、宾白、科和题目正名组成。
曲词主要用于抒情,也起渲染气氛、描写景物和串连关目的作用。
“宾白”是人物的对话,包括对白和独白,他们有的是散语,成为散白;有的是韵语,称韵白,以散白为主。
“科”主要指人物的动作和舞台效果。
“题目正名”,使用两句或四句对偶或压韵的话标示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一般放在剧本的结尾。
第二节元杂剧的兴盛与衰微一、元杂剧兴盛的具体表现:1、作家作品多。
2、反映社会生活面广。
3、体制完整,表演出色。
二、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为杂剧兴盛创造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2、统治者的爱好、需要和利用,直接促进了杂剧的发展。
3、新型剧作家群的出现,有利于繁荣剧本创作并提高戏曲艺术质量。
4、中外文化交流、北方诸民族音乐的传入,丰富了杂剧的表演艺术。
5、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愿望,因而为人民所关心和热爱,这是元杂剧的生命力之所在。
元杂剧的高度繁荣,延续了将近一个世纪。
元杂剧分期与发展
本 色 派 文 采 派
敦朴自然派 温润明丽派 绮丽纤秾派 清奇轻俊派
本色与文采:
色调知只当 ,必,指行 则多果填兼 境本属词论 态色当”作 必;行;法 是果,“, 当其则殊本 行本句不色 。 …… 乘 乌其 摹 家 之 采 名 曲 , 有处 拟 者 士 烂 家 有 首 。, 曲 随 , 然 者 名 曰 而尽所皆,出家 几,装优在入, 臧 当 晋 叔 行 故忘 宛 演 为 淹 乐 有 《 元 。 称其 若 , 之 通 府 行 曲 曲事 身 无 。 闳 , 家 选 序 上之 当 不 行 博 文 。 》
黄 梅 戏 《 桃 花 女 》 剧 照
第三节
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一、剧本结构:
元杂剧剧本包括唱 词(曲文)、宾白 和科介三部分。 。元杂剧剧本的基 本组织形式可以概 括为四折一楔子。
王 国 维 《 宋 元 戏 曲 史 》
白元至 ,剧谓 则之宾 曲词白 亦,为 无大伶 从抵人 出曲自 。白为 相, 生其 王 ;说 骥 苟亦 德 《 不颇 曲 兼难 律 》 作通 。
李修生先生《元杂剧史》:
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 (1234—1294); 中期:自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至元文宗图帖睦 尔至顺三年(1295—1332); 晚期:为元顺帝帖睦尔统治时期(1333—1368)。
二、元杂剧流派的区分
派别 艺术特征 豪放激越派 代表作家
关汉卿、高文秀和纪君 祥等
语 以宾 是 四白 也 六亦 。句曰 者说 是白 也, ;有 有定 对场 口白 白, ,初 各出 人场 散时 ,
徐 渭 《 南 词 叙 录 》
元代第二章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二章元杂剧的体制特点各个朝代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唐诗•宋词•元曲——散曲、剧曲•明清小说元曲——包括散曲、剧曲•散曲——属于诗歌;包括“小令”和“套数”;•剧曲——属于戏曲;即北曲杂剧,即“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代的戏曲种类——除了杂剧以外,还有南戏。
散曲•宋词后兴盛起来的特殊的诗体•散曲的每个曲子都有一个曲牌,分属不同的宫调•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独立的只曲,与词的差别:–用韵加密,几乎句句押韵–无双调、三叠或四叠的调–可在本调之外另加衬字,更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套数•也称散套,由两首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短的只用两个曲牌,长则可连用几十个曲牌。
•“尾”或“尾声”作为最后一个曲牌。
第一节元杂剧的兴盛一、元杂剧的兴盛原因1.元杂剧兴盛的内部原因2.元杂剧兴盛的外部原因1.元杂剧兴盛的内部原因——元杂剧是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成熟的戏剧形式。
•唐代到宋金——中国戏曲形成时期–唐代参军戏–宋代的宋杂剧及其他说唱文学–金代的金院本参军戏:•也称“弄参军”;始于东汉、盛于唐代的早期戏剧形式。
•主要有参军、苍鹘hú两角色。
一问一答,科白为主•“参军”以滑稽的语言、诙谐的动作进行表演,“苍鹘”嘲骂、以砌末敲打“参军” ,使观众笑乐。
•戏剧划分行当之始。
宋杂剧:•由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组成•艳段类似话本的“入话”•正杂剧演出完整的故事,共有两段•杂扮多为调笑谐谑性质的段子•宋杂剧角色为4-5人金院本:•金院本来自于宋杂剧•南宋时,北方艺人继续演出的杂剧,并逐渐发展形成“院本”。
•“院本”即在“行院”中演出的杂剧。
“行院”指歌舞行乐之地。
(行háng)鼓子词:•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说唱伎艺;•用同一词调反复演唱,主要以鼓伴奏;•分说唱相间、只唱不说两种形式;•北宋赵令畤zhì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讲述张生、莺莺故事。
宋元杂剧的发展
宋元杂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以宋、元两朝为高峰期。
以下是宋元杂剧的发展概况:
1.孕育期(960-1279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
宋代的“杂剧”是一种综合了歌舞、戏剧、杂耍等的表演形式,其形式为后世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成熟期(1279-1368年):元代时期,杂剧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戏曲形式之一。
这一时
期的杂剧在表演技巧、剧本创作、音乐伴奏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元杂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
3.转型期(1368-17世纪初):随着明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戏曲艺术也发生了
变化。
宋元杂剧逐渐被新兴的昆曲、京剧等戏曲形式所取代。
同时,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各种地方戏曲形式也开始兴起,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宋元杂剧的发展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它不仅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世界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_元明清
第二章前期元杂剧名词解释:元杂剧元杂剧有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主要特点: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用;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在金、元之交,北杂剧的创作就已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著名的杂剧作家有:白朴、马致远、关汉卿等,多为金入元的文人。
元杂剧的前期创作呈繁荣的局面,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黄金时代。
简述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1.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梧桐雨》体现白朴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
它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
2.“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在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静上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
3.该剧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写得百转千回。
简述白朴爱情戏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的风格1.白朴《墙头马上》是一出带有较浓喜剧色彩的爱情剧、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见长。
2.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在爱情问题上处理采取主动,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与其私奔,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看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这是一出正面歌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讽刺封建家长的作品,人物生动,剧情活泼、艺术风格轻松,与《梧桐雨》的凝重迥然不同。
试叙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
1.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
元曲元杂剧的艺术特点与历史演变
元曲元杂剧的艺术特点与历史演变元曲元杂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其艺术特点与历史演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从剧本题材、表演形式、音乐伴奏、舞美构造等方面,探讨元曲元杂剧的艺术特点与历史演变。
一、剧本题材元曲元杂剧的剧本题材十分丰富多彩,涉及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戏说、香艳等多种类型。
其中历史剧是其主要形式之一,以毛文锡的《汉宫秋》、关汉卿的《窦娥冤》等为代表。
这类剧本以历史事件为蓝本,并加入一些虚构或文学化的情节和描写,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生动有趣。
除此之外,元曲中的戏说剧、香艳剧也非常具有特色。
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南柯太守传》等都是这类剧本的代表。
这些题材内容丰富、立意独特,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和欣赏体验。
二、表演形式元曲的表演形式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点,采用了唱、念、做、打、舞等多种艺术手段。
在表演方面,元曲注重角色刻画和意境运用,通过唱念做打的形式,使得戏剧角色更加鲜明生动。
这是传统文化的表现之一,它既是一种人物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声音和动作的综合体现。
元曲中还有一个独特的表演形式,就是“大曲”和“小调”。
在《汉宫秋》的唱词中,有很多旋律上的变化,比如“拔山盖世”、“小山沟里”的唱腔就不一样。
这种表演形式的变化,可以让剧情更富有节奏感和变化性,吸引观众的目光和情感。
三、音乐伴奏元曲的音乐伴奏是与唱腔紧密相关的。
钹、鼓、板、箜等打击乐器,配以柳琴、琵琶、月琴等弦乐器,构成了丰富的音乐韵律。
这种音乐伴奏形式,除了给观众带来听觉的愉悦,同时也是对剧情、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的揭示。
这些音乐元素的组合和变化,形成了元曲独具特色的音乐体系。
四、舞美构造元曲中的舞美构造十分讲究,取决于舞台设计和服装造型等。
剧场的台榭要装饰得华丽而高贵,以体现戏剧的神秘和尊贵。
同时,服装造型也非常重要,无论是战士的铠甲、宫廷女子的霓裳羽衣,还是民间百姓的多彩装束,都要根据不同角色的身份、性格等因素进行配色和造型,以突显人物特点和情感动态。
元杂剧的发展
元杂剧的发展线索第一节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中国戏曲是融文学、美术、音乐、歌曲、杂技、表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与传统的“乐”文化复合性特征有着天然联系。
上古原始歌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吕氏春秋)春秋战国:俳优。
楚庄王“优孟衣冠”汉代:百戏(歌舞、杂技、武术),角抵戏。
隋代:九部乐。
中原乐舞和边民乐舞的交流。
唐代: 歌舞渐趋戏剧化。
《霓裳羽衣舞》等大型歌舞;《代面》等小型歌舞。
“参军戏”(参军、苍鹘两角色)表演故事进一步戏剧化。
唐代传奇为戏曲剧本提供了故事素材;唐代诗歌、宋代长短句为戏曲唱词提供了借鉴。
宋代:杂剧。
演员已发展到五人,有完整故事情节。
金代:院本。
体制同宋杂剧,是向元杂剧的过渡形式。
宋金说唱艺术“诸宫调”,提供了解决故事内容与联套曲牌的音乐形式结合问题的借鉴。
古典戏曲产生并成熟于宋元时期。
元代杂剧是中国古代音乐舞蹈艺术发展至宋元时期,与叙事文学相汇合,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吸收说唱艺术中“诸宫调”的形式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
它综合了多种艺术因素的特性,并将其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和风格特色;特别是诗歌与音乐舞蹈的结合,确立了元杂剧作为诗剧的基本风貌。
明清:传奇.以南方音乐为主.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清代的南洪北孔: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中国五大戏曲: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元杂剧的兴盛一、元杂剧1、元杂剧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和文学样式发展的结果。
宋杂剧和金院本是戏剧的雏形。
在二者的基础上,融合宋金时期在民间流行的说唱结合的诸宫调,便产生了元杂剧。
2、元杂剧定义是金末元初在北方产生的、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以北曲演唱,体制完备,角色齐全。
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名作如《窦娥冤》《西厢记》等。
3、戏曲“代言体”李白的《长干行》是典型的“代言体”。
【课外阅读】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课外阅读】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1.元杂剧的形成中国古典戏曲形成于北宋末年,但渊源久远,经历了起源、萌芽、形成到成熟等各个发展阶段。
关于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远。
从原始歌舞开始,后代宫廷、民间的许多娱乐表演都与此有关。
从元杂剧的直接源头来说,则主要有两条:一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调;二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
元杂剧是直接继承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并从其它民间技艺中吸收了某些成分而发展起来的。
诸宫调有人物形象,有故事情节,有说有唱,还有乐器伴奏,和戏曲非常接近。
但诸宫调通常只由演唱者以第三者身份来叙述故事,仍为叙述体,而不是戏曲的代言体,因此不是戏曲,甚至也不可能发展成为戏曲。
但它的题材内容、组织结构、音乐曲调和讲唱方式都给元杂剧以有益的启示。
北杂剧就是在我国长期的戏剧发展的基础上,将宋金杂剧中表演、戏弄等有价值的成分,与诸宫调中曲白相生的体制和音乐联套的方式,加以综合、提炼,从而形成为一种新型剧种。
2.元杂剧的体制及其形式特点元杂剧的剧本结构,一般是由四折加一楔子。
折,最早是无论什么角色上下一场,都作一折,到明代才将元杂剧的段落分清,以同一宫调的一套乐曲唱完为一折,所以“折”也是音乐单位。
一本四折,就是指一个剧本采用不同宫调的四套曲子和穿插其间的科白,构成戏曲情节发展中的四个段落。
一本四折也符合戏剧冲突的形成、发展、高潮和解决这一完整过程的四个阶段。
少数杂剧由于剧情复杂,也突破了一本四折的体制,如《西厢记》就有五本二十(有人认为是二十一)折。
有的杂剧还有“楔子”,楔子本意是插入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小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放在第一折之前,则相当于序幕;也可以放在折与折之间,起到过场戏的作用。
楔子与折不仅在篇幅上有长短之别,更主要的是它不用套曲,只用小令,且多用[仙吕赏花时]或[仙吕端正好]或联幺篇。
楔子里唱曲的人物,可以不是全剧主唱角色。
现存元杂剧大多加了一个楔子,没有楔子或写了两个楔子的只占少数或极少数。
戏曲元杂剧知识点总结
戏曲元杂剧知识点总结戏曲元杂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它是把歌、舞、乐、书、绘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独特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戏曲元杂剧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以下将对戏曲元杂剧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戏曲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戏曲元杂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宋代。
宋元时期,元杂剧开始逐渐成为主流戏曲形式,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明清时期,元杂剧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大特色。
戏曲元杂剧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了许多戏曲元素,这些文学作品为戏曲元杂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戏曲元杂剧在不断吸收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戏曲元杂剧的表演特点1.歌舞表演形式多样戏曲元杂剧是一种融合了歌唱、舞蹈、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的艺术形式。
在戏曲元杂剧中,不仅有精美的音乐和动人的舞蹈,还有富有感染力的唱腔,这些表演形式相互配合,共同展现出戏曲元杂剧的独特魅力。
2.豪华的服饰和道具戏曲元杂剧在表演时注重服饰和道具的搭配,追求视觉和听觉上的极大享受。
演员身着华丽的戏服,手持精美的道具,在舞台上展现出瑰丽的景象,为观众营造出了视觉盛宴。
3.武打功夫表演精湛在戏曲元杂剧中,武打功夫表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演员们通过各种精妙的动作、高超的技巧展现出了武打功夫表演的精湛技艺,为戏曲元杂剧的表演增添了更多的视觉效果。
4.角色性格丰富多彩戏曲元杂剧中的角色性格丰富多彩,根据不同的剧情和故事背景,塑造了各种不同性格的角色。
演员们在表演时不仅需要通过唱、念、做等手法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还需要通过形体动作和表情来传递角色的内心感情。
5.台词唱词抒情性强戏曲元杂剧中的台词和唱词都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往往能够表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
演员们通过精湛的唱腔和表演技巧,使得台词唱词更具感染力,更易被观众接受和喜爱。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回复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回复元杂剧,也被称为杂剧、元曲,起源于中国元代(1271年-1368年),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大创新。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集中了元代社会各个阶层的精华,成为当时戏曲艺术的代表。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一、元杂剧的起源元杂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开国皇帝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时期。
在这个时期,蒙古族统治者开始对汉族文化进行重视和保护,通过各种文化交流使得蒙古文化和汉族文化发生了交融。
在这种背景下,汉族文化的特点开始融入到戏曲表演中,逐渐形成了元杂剧的雏形。
二、元杂剧的形成元杂剧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迎合政治需要的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
1. 迎合政治需要的形成阶段元代初期,忽必烈为了巩固统治、融合民族,鼓励了各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
在戏曲表演方面,他授权汉人贾似道改编了一些元素,形成了大概率符合蒙汉喜好的曲艺形式,为元杂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成熟阶段到了元宪宗时期,元杂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和艺术语言。
元宪宗时期的杂剧家郑光祖被誉为元杂剧的鼻祖,他的代表作品《窦娥冤》成为了元杂剧的经典之一。
在这一阶段,元杂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动作演员和歌唱词曲为主的艺术形式,意境丰富、曲调婉转而情感深沉。
3. 衰落阶段到了元代末期,元杂剧逐渐衰落。
这主要是由于元朝政权腐败、社会动荡和民族骚乱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明朝的崛起。
明朝建立后,封建统治者对元杂剧不感兴趣,将其打入了冷宫,元杂剧从此走向了衰落。
三、元杂剧的特点和风格元杂剧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元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文学和戏剧等多种表演形式。
演员们通过动作、面部表情、手势和舞蹈等方式来表达情感和展现剧情。
2. 丰富的音乐和舞蹈元杂剧强调音乐和舞蹈的表现力,演员经常以歌唱、对唱或合唱的方式演绎剧情,以及通过舞蹈来丰富表演内容。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概要课件
•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 (一)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 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 (二)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 正末、副末、外末、小末等;旦分正旦、副 旦、贴旦、搽旦、小旦等。 • (三)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 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而且一韵到底。 • (四)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 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 本”。
• 关于“宫调”: • 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 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 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 (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 “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 “宫调”。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 最通行的宫调有12种,即所谓“五宫七调”, 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 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 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
北曲
• 元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北 曲,是在大曲、诸宫调等传统音乐的 基础上,又吸收北方的民歌俚曲以及 少数民族的歌曲而形成的。盛誉两宋 的词,本来就是歌曲。曲,则突破了 词的某些限制,并形成了自己的格律。 作为一种戏曲声腔,为与流行于南方 的南曲相区别,故称北曲。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 按一定的宫调和曲牌写成的, 是剧本的主要成分,剧作家要精通 音乐和声腔; •白 唱词中穿插的说白。有自白、 带白、背白等; •科 各种动作的舞台说明词。
元曲四大家
• 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 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 郑、白、马”(《中原音韵》),何良 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 书》),王骥德说“王、关、马、白” (《曲律》),徐复祚说“马、关、白、 郑”(《曲论》)。但关、白、马总是 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 是王与郑。
元代第二章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二章元杂剧的体制特点各个朝代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唐诗•宋词•元曲——散曲、剧曲•明清小说元曲——包括散曲、剧曲•散曲——属于诗歌;包括“小令”和“套数”;•剧曲——属于戏曲;即北曲杂剧,即“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代的戏曲种类——除了杂剧以外,还有南戏。
散曲•宋词后兴盛起来的特殊的诗体•散曲的每个曲子都有一个曲牌,分属不同的宫调•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独立的只曲,与词的差别:–用韵加密,几乎句句押韵–无双调、三叠或四叠的调–可在本调之外另加衬字,更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套数•也称散套,由两首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短的只用两个曲牌,长则可连用几十个曲牌。
•“尾”或“尾声”作为最后一个曲牌。
第一节元杂剧的兴盛一、元杂剧的兴盛原因1.元杂剧兴盛的内部原因2.元杂剧兴盛的外部原因1.元杂剧兴盛的内部原因——元杂剧是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成熟的戏剧形式。
•唐代到宋金——中国戏曲形成时期–唐代参军戏–宋代的宋杂剧及其他说唱文学–金代的金院本参军戏:•也称“弄参军”;始于东汉、盛于唐代的早期戏剧形式。
•主要有参军、苍鹘hú两角色。
一问一答,科白为主•“参军”以滑稽的语言、诙谐的动作进行表演,“苍鹘”嘲骂、以砌末敲打“参军” ,使观众笑乐。
•戏剧划分行当之始。
宋杂剧:•由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组成•艳段类似话本的“入话”•正杂剧演出完整的故事,共有两段•杂扮多为调笑谐谑性质的段子•宋杂剧角色为4-5人金院本:•金院本来自于宋杂剧•南宋时,北方艺人继续演出的杂剧,并逐渐发展形成“院本”。
•“院本”即在“行院”中演出的杂剧。
“行院”指歌舞行乐之地。
(行háng)鼓子词:•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说唱伎艺;•用同一词调反复演唱,主要以鼓伴奏;•分说唱相间、只唱不说两种形式;•北宋赵令畤zhì有《商调·蝶恋花》鼓子词,讲述张生、莺莺故事。
元杂剧的兴盛与衰蜕
元杂剧的兴盛与衰蜕第一节元杂剧的兴盛和繁荣一、元杂剧的成熟和定型◆俗文学成为文坛新盟主的重要标志,就是文学格局上诸宫调、说话、戏曲三足鼎立之势的形成。
◆元杂剧最直接的渊源是金院本,金院本中的“幺末”即早期北曲杂剧的别称;而“幺末”院本的音乐体制是在诸宫调北曲联套体的基础上逐步得以完善和确立的。
◆新鲜活泼的少数民族音乐对周期性循环的华夏雅乐的冲击和渗透,并由渗透而融合,形成具有无限生机的新型民族音乐。
曲者,词之变。
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王世贞《曲藻序》◆与北曲的节奏旋律相适应,元曲大量使用衬字,通篇用韵,且韵脚密集,入声字派往平、上、去三声,曲牌运用也有较大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
宋词既不可被管弦。
徐渭《南词叙录》只有野蛮人才能使一个在垂死的文明中挣扎的世界年轻起来。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元杂剧在通俗文学领域表现出黜雅尚俗的审美导向,然而从整体而言,还是成功地实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而不是被外来文化所异化。
◆元杂剧出现的大背景是蒙元文化,而这一博大渊深的思想文化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
元代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又与外界有着广泛交流的时代,文化具有多民族性和世界性这两个特点。
李修生《全元文》元王朝尊崇程朱理学,也就是尊崇儒学传统及其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御众地位,实质上又是维护封建秩序。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全真教所体现的外道内儒倾向与元代理学炽盛之间的离合关系。
视天下无可为,思得毁裂冠冕,投窜山海,以高蹇自便元好问《孙伯英墓铭》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
徐琰《广宁通玄太古真人郝宗师道行碑》◆优越宽松的思想文化氛围,是元杂剧得以迅速走向成熟的先决条件。
正是这样的文化环境使元代文人有较多的自由,他们的思想只是被传统影响所限制,并没有受到强力的控制,他们拥有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和比较开放的外部条件。
【课外阅读】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课外阅读】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元杂剧,是指中国元代(1271-1368年)时期流行的一种独特的戏曲剧种。
在元代,元杂剧被视为是宫廷艺术,常常在皇宫里表演;但后来,它逐渐流入民间,并成为一种广泛流传的戏曲剧种。
元杂剧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说是始于金朝(1115-1234年)时期,当时在金朝曾流行一种叫做“杂剧”的艺术表演。
因为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多样,剧情反映生活,所以被称为“杂剧”。
另一说法是,元朝的前身是蒙古贵族部落,这些部落在生活和祭祀活动中经常表演一些类似歌舞的文艺节目,这些文艺节目在元代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杂剧的一个分支——元杂剧。
无论哪种说法,元杂剧都具有独特的表演方式和剧情特点。
元杂剧重视唱、念、做、打、舞等方面的表演,具有较高的语言和音乐性。
在唱腔上,元杂剧融合了北方和南方的唱腔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体系。
在表演上,元杂剧注重服装、道具、舞蹈等方面的表现,从细节上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文化背景。
在剧情方面,元杂剧的表演顺序一般是先唱后做,即先由歌手唱出情节,然后由演员循着情节表演出来。
元杂剧的剧情内容较丰富,除了宫廷剧、历史剧、神话剧等,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和生活百态的剧目。
这些剧目往往从民生出发,反映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如国家之乱、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元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稳定,社会文化较为繁荣,这为元杂剧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其次,元代中期开始,各地文化交流的频繁程度大大增加,传统戏曲文化相互交融,为元杂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元杂剧在宫廷文化中得到重视和推广,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评剧爱好者,他们喜欢在宫廷中邀请著名戏剧表演家表现才能,训练年轻的演员。
元杂剧自上世纪初以来一直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语言、音乐、表演和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独特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各种文化交流的加强,元杂剧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推广。
中国元杂剧发展历程
中国元杂剧的发展历程NING YUAN&沐中国元杂剧,又称元曲、元剧,是中国元代(1271年-1368年)的一种重要戏剧形式,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
以下是中国元杂剧的主要发展历程:起源阶段(13世纪):元杂剧起源于元朝初期,最早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支持。
最早的元杂剧以舞蹈、歌唱、音乐为主要特点,受到当时蒙古、汉族、西域等多种文化的影响。
元世祖时期,元杂剧开始形成初步的雏形。
发展阶段(14世纪初-中期):元代中期,元杂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在这一阶段,元杂剧的形式逐渐固定,分为“正曲”和“杂剧”两大类,其中“正曲”为叙事性强、歌唱较多的剧种,而“杂剧”则为以舞蹈、杂技、武打为主要特点的剧种。
元杂剧开始注重情节、角色刻画,表现了对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关注。
成熟阶段(14世纪中期-末期):在元代中晚期,元杂剧达到了高峰,成为元代戏曲的代表形式之一。
著名的元杂剧作品如《汉宫秋》、《西华山》、《窦娥冤》等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元杂剧的编排、演出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加精细的处理,剧本逐渐形成规范,演员表演技巧不断提高。
衰落阶段(14世纪末-15世纪初):随着元朝政治、经济的逐渐衰落,元杂剧也开始走向衰落。
虽然在元朝末年仍有一些重要的剧作问世,但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元杂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后继阶段(明清时期):元杂剧的影响在明代、清代仍然存在,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时,元杂剧的一些元素被吸收到了其他戏曲剧种中,影响了南戏、京剧等的形成。
元杂剧的部分剧本也在明清时期得到重新整理和传承。
总的来说,中国元杂剧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源、发展、成熟、衰落等不同阶段,在元代达到了高峰,对后来的戏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元杂剧在元代后期逐渐衰落,但其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仍然影响着中国戏曲的演变和发展。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简述元杂剧的发展历程摘要:一、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二、元杂剧的黄金时期及其代表作品三、元杂剧的流派与艺术特点四、元杂剧的衰落与传承正文:在我国戏剧史上,元杂剧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
它起源于金朝末年,繁荣于元代,对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背景元杂剧起源于金朝末年,那时的戏曲表演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多种地方戏曲相互交融,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蒙古统治者对文化艺术的宽容和支持,使得元杂剧得以迅速发展。
元杂剧融合了诗词、歌唱、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体系。
二、元杂剧的黄金时期及其代表作品元杂剧的黄金时期为元朝中期,那时的杂剧创作空前繁荣,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等,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艺术表现,成为我国戏剧宝库中的瑰宝。
三、元杂剧的流派与艺术特点元杂剧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流派,二是以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流派。
北方流派以豪放、雄浑著称,南方流派则以婉约、细腻见长。
元杂剧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剧本结构严谨,情节紧凑,一气呵成。
2.角色分工明确,行当齐全,表演技艺高超。
3.唱腔丰富多样,曲调优美,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
4.剧本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四、元杂剧的衰落与传承元末明初,随着政治稳定和文化复苏,南戏逐渐崛起,元杂剧逐渐衰落。
然而,元杂剧的艺术成就并未消失,许多后世戏剧作品仍受到元杂剧的熏陶。
如明代的昆曲、京剧等,都继承了元杂剧的表演技艺和艺术风格。
总之,元杂剧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它为后世戏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和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第二章 元杂剧的特征与发展演变
第二章元杂剧的特征与发展演变第一节元杂剧的特征一、元杂剧的段落学术界公认,元杂剧经过明代人的改动,只有《元刊杂剧三十种》大体保留了元杂剧的本来面目。
从该书看,元杂剧是连篇而下,不分段落的。
但是,在稍具元杂剧常识的人看来,元杂剧的段落可谓灿如眉目(插图)。
而且据文献记载,元杂剧也确实是分段落的。
这种“段落”,当时或者称“折”或者称“段”。
比如《录鬼簿》对李时中《黄粱梦》的注说:“第一折马致远,第二折李时中,第三折花李郎学士,第四折红字李二。
”这是元杂剧分“折”的记载。
但是,元杂剧的“折”或者是“段”究竟是什么概念?划分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仍然有不同的说法。
就《元曲选》而言,所谓“折”,显然是包含“曲白科”的一个“段落”。
因此“一折”即是一个情节段落,它就像电视连续剧的“一集”。
一般而言,元杂剧每个剧本都是四折,通常称“一本四折”。
就今存的150余种元杂剧而言,例外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每本5折,具体有关汉卿《五侯宴》、•纪君详《赵氏孤儿》、白朴《东墙记》、刘唐卿《降桑椹》、无名氏《锁魔镜》5剧;二是多本多折,此仅《西厢记》一种,为5本20或21折。
“折”之外,元杂剧的另一段落形式就是“楔子”。
闵遇五《西厢笺疑》说:“元曲本止四折,其有余情难入四折者,另为楔子。
”确实,楔子就是“难入”四折的“余情”。
就现存的150余种元杂剧来看,楔子有在剧首的,也有在剧中即折与折之间的。
在剧首的楔子,其作用相当于剧作的“序幕”或“开端”,在剧中的楔子,则相当于承上启下的“过场戏”。
二、元杂剧的构成因素元杂剧由歌唱的“曲”、念诵的“白”、表演动作与音响效果的说明的“科”三部分组成。
(1)白通称宾白或说白。
为什么“说白”称“宾白”呢?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
”杂剧艺术是以曲为核心的,两相比较,歌唱的曲较为艰涩难懂而说的白则浅显易懂。
徐渭的说法,大体符合杂剧艺术的实际,因此徐渭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元杂剧知识点总结
元杂剧知识点总结一、元杂剧的历史渊源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时期,是蒙古族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而元杂剧正是在这样一个政治、社会、文化大变革的时期应运而生。
元代的戏曲在宋元交替时期,中国戏曲日趋成熟,而在元代,因加强封建统一,促使各地戏曲活动荒废,官府禁戏,民间演出日益式微,从而促使歌舞故事剧的产生。
这一时期,民间歌舞活动在今日中国戏曲发展的史籍资料上有了相对丰富记载。
元杂剧或称为“元戏”,是元朝时期的一种戏剧形式。
元杂剧汇聚了中国北方、南方,以至游牧地区的戏曲形式的成果,以其较大的观赏性,形成了崭新的戏曲体系。
元杂剧诞生于元朝,是以当时现实为素材,集汗漫、断章、散曲等为一体,常常以大规模的舞蹈、表演、武术和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推星戏曲的审美张力。
其风格豪迈、富丽堂皇,与传统戏剧有本质的区别,被誉为“超级戏曲”。
二、元杂剧的特点1、历史背景和社会层面元杂剧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元代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汉、回、蒙古等各民族在这一时期共存并重,元杂剧正是集各民族文化艺术之精华而成。
元代的文学艺术对中国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杂剧创作具有融合多种文化、风格的特点。
2、文学形式和演出手法元杂剧多以历史题材为主题,具有史诗般的气势和豪情,它的作家们大量利用说唱文学、寄唱等种种民间文学形式,如盲诗、歌以及当地的故事、各地风土人情,以及敦煌的木雕造像、摩崖石刻,五谷丰登的各种画像等为题材,而有关他们的内容合都在《元曲遗编外集》、《元曲遗编补编》等中看到,这些以民间故事为题材乐曲都有着特别鲜明的特色。
3、舞台布景和表演元杂剧的演出形式多样,常采用大型舞台、繁复布景,注重音乐舞蹈和武术的表现,场景宏大、瑰丽夺目,大规模的群体舞蹈和搏斗场面被视为元杂剧表演最具特色的部分。
同时,其演出形式也受到对象标票的社会评价的影响,这使得元杂剧在演出内容上更具大规模画面和气势恢宏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元杂剧的特征与发展演变第一节元杂剧的特征一、元杂剧的段落学术界公认,元杂剧经过明代人的改动,只有《元刊杂剧三十种》大体保留了元杂剧的本来面目。
从该书看,元杂剧是连篇而下,不分段落的。
但是,在稍具元杂剧常识的人看来,元杂剧的段落可谓灿如眉目(插图)。
而且据文献记载,元杂剧也确实是分段落的。
这种“段落”,当时或者称“折”或者称“段”。
比如《录鬼簿》对李时中《黄粱梦》的注说:“第一折马致远,第二折李时中,第三折花李郎学士,第四折红字李二。
”这是元杂剧分“折”的记载。
但是,元杂剧的“折”或者是“段”究竟是什么概念?划分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仍然有不同的说法。
就《元曲选》而言,所谓“折”,显然是包含“曲白科”的一个“段落”。
因此“一折”即是一个情节段落,它就像电视连续剧的“一集”。
一般而言,元杂剧每个剧本都是四折,通常称“一本四折”。
就今存的150余种元杂剧而言,例外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每本5折,具体有关汉卿《五侯宴》、•纪君详《赵氏孤儿》、白朴《东墙记》、刘唐卿《降桑椹》、无名氏《锁魔镜》5剧;二是多本多折,此仅《西厢记》一种,为5本20或21折。
“折”之外,元杂剧的另一段落形式就是“楔子”。
闵遇五《西厢笺疑》说:“元曲本止四折,其有余情难入四折者,另为楔子。
”确实,楔子就是“难入”四折的“余情”。
就现存的150余种元杂剧来看,楔子有在剧首的,也有在剧中即折与折之间的。
在剧首的楔子,其作用相当于剧作的“序幕”或“开端”,在剧中的楔子,则相当于承上启下的“过场戏”。
二、元杂剧的构成因素元杂剧由歌唱的“曲”、念诵的“白”、表演动作与音响效果的说明的“科”三部分组成。
(1)白通称宾白或说白。
为什么“说白”称“宾白”呢?徐渭《南词叙录》:“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
”杂剧艺术是以曲为核心的,两相比较,歌唱的曲较为艰涩难懂而说的白则浅显易懂。
徐渭的说法,大体符合杂剧艺术的实际,因此徐渭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在杂剧中,宾白有多种形式。
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将元杂剧宾白中之散白分为以下十种:独白、对白、分白、同白、重白、带白、插白、旁白、内白、外呈答云等。
不过就杂剧剧本来看,除一般人物对话外,宾白常见的特殊形式只有“带云”、“背云”、“内云”三种。
所谓“带云”,就是剧中人物在唱曲中插入念诵以串联或解释唱词。
所谓“背云”,即剧中人物的“旁白”,后世戏曲称“背拱(供)”或“打背拱(供)”。
所谓“内云”,即剧作演出之时依据剧情需要前台演员与后台人员对话中的后台人员所说的话。
所谓“内”,指舞台后面“戏房内”。
(2)科元杂剧的人物动作一般用“科”表示。
“科”是“科范”的简称。
徐渭《南词叙录》说:“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身之所行,皆谓之科。
”王国维说“科泛或即指动作言也”,吴梅谓元杂剧“纪动作者曰科……”,冯沅君以为“演剧的动作叫做‘科泛’”,也都是循此予以解释的。
但是杂剧之“科”,固然“纪动作”,但同时还“纪”特殊的“筋斗”与“纪舞台效果”。
因此,杂剧之“科”显然相当于话剧的“舞台提示”。
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剧中人物的动作的提示。
它具体包含:1、剧中人物的表情,常见者有哭、笑、悲、怒、愁。
《汉宫秋》第三折元帝之“与旦打悲科”,《墙头马上》第三折“尚书怒科”等等即属此类。
2、剧中人物的表演动作,常见者有上马、下马、睡觉、吃肉、掩门、低头、接驾、打人、相见、行走等等日常生活动作。
《汉宫秋》第三折元帝之“做下马科”,昭君之“留衣服科”,《墙头马上》“做跳墙见科”、“裴舍同旦做跪科”等等即属此类。
3、剧中人物的歌舞动作,如《梧桐雨》第二折正旦杨玉环之“做舞科”即是。
4、剧中人物的武打动作,如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燕青打杨衙内之“做打杨衙内科”、“杨衙内打筋斗科”即是。
二是关于人物动作之外的“舞台提示”。
这其中最主要的是“音响效果”。
如《窦娥冤》第三折窦娥快被杀时之“内做风科”,《墙头马上》第四折“内做鸟鸣科”等等即是。
(3)曲元杂剧的曲是就是其中的唱词。
由于它采用的是曲牌联套体的形式,因此它的形式特点较为复杂。
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曲牌联套。
曲牌联套至少有三个要求:第一、“一宫到底”;第二、“一韵到底”;第三、一般首曲固定,套末须有尾声。
所谓“一宫到底”,就是一套套曲须以同一宫调的若干曲调联缀而成。
比如说宫调属于正宫的套曲,该套曲所有曲牌都必须属于正宫。
其他如双调、越调等也是如此。
比如《窦娥冤》第三折:【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又如《窦娥冤》第四折:【双调】【新水令】【沉醉东风】【乔牌儿】【雁儿落】【得胜令】【川拨棹】【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鸳鸯煞尾】不过,有“借宫”。
所谓“借宫”,依照吴梅《顾曲麈谈》的说法,就是“就本调联络数牌后……别就他宫翦取数曲,(但必须管色相同者)接续成套是也”。
比如上述正宫借般涉调。
由于元杂剧通常“一本四折”,而一折一个套曲,所以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四套曲,而且用的又是北曲,因此有人称其为“北曲四大套”。
所谓一韵到底,指一套套曲不换韵。
楔子曲自成“单位”,在用韵上具一套的性质。
所谓首曲固定,指各宫调的套曲第一曲(几乎)固定不变。
具体如下:黄钟 10 醉花阴 10正宫 85 端正好 85中吕 96 粉蝶儿 96南吕 72 一枝花 72商调 22 集贤宾 22仙吕 155 点绛唇 151双调 138 新水令 135越调 48 斗鹌鹑 47大石 3 六国朝2所谓一般有尾声,指元杂剧套曲末尾一般有一“尾声”。
元杂剧共有546套,占总数629套的86.8%。
不用尾声的,共83套,占总数的13.2%。
三、元杂剧的演唱元杂剧的演唱扮演,学者们通常概括为“一人主唱”,即元杂剧扮演之时,只有一人主唱套曲而其它脚色只能配戏。
但是关于“一人主唱”,必须弄能清楚:演员(人)——脚色(行当)——角色(剧中人物)如果由一个脚色行当的一名演员的扮演一个剧中人物,则如《汉宫秋》:演员(人)——脚色(正末)——角色(汉元帝)。
全剧只有汉元帝有唱词,所以这是三者都是“一”。
但是在《单刀会》中,有唱词的有三个剧中人物:演员(人)——脚色(正末)——角色(乔公、司马徽、关羽)。
此时前两者仍是“一”,后者则“三”。
这叫“改扮”(或“倒扮”、“兼扮”)。
由于前两者始终是“一”,所以“一人主唱”也有人说是“一个(种)脚色主唱”。
那么,元杂剧中,什么脚色可以唱套曲呢?除特例外,不是“正末”就是“正旦”。
在当时,由正末主唱套曲的叫“末本”戏,由正旦主唱套曲的叫“旦本”戏。
四、元杂剧的脚色元杂剧的脚色,可分末旦净丑四大类。
末类:朱权《太和正音谱》释“正末”时也说:“当场男子谓之末。
”所以“末”一般扮演男性人物。
在元人杂剧中,由于故事情节复杂,因此即是除去净、丑,剧中男性人物也很多,因此如果把这些“当场男子”仅称“末”,极易产生混淆,所以“末”之一行,又被迫依据其在剧中所处地位或所扮人物的种种特征,相应地再分出“副末”、“冲末”、“外(末)”、“二末”、“小末”、“×末”等等“小行”来。
旦类:周贻白《中国剧场史》第二章第六节《脚色》以为其“旦当为妲的简写,或当为当时妇女的俗称”。
《青楼集》“张奔儿”条谓当时人目张奔儿为“风流旦”、李娇儿为“温柔旦”,即是此意。
元杂剧女性演员叫旦,但是在元杂剧之中,需要扮演的女性人物众多,一如前述末行,“旦行”也依据客观需要分出“正旦”、“旦”、“大旦”、“小旦”、“贴旦”、“色旦”、“搽旦”、“花旦”、“外旦”、“老旦”、“色旦”等等小的“旦行”来,但其“正”、“大”、“小”、“贴”云云,大约不过因其在班社中有不同的地位以及其所扮剧中人物或者地位不同、或者年龄有异、或者化妆有别等等而已。
净类:朱权《太和正音谱》说“靚”(即“净”)是“傅粉墨者”、“献笑供谄者也”,因此净一般扮演滑稽逗乐的人物。
丑类:“丑”作为脚色不知起于何时,钱南扬《戏文概论》说丑是南戏“创造”的,丑虽不详所本,“而《张协》有之,或创始于戏文”。
第二节元代戏剧的发展演变一、元杂剧的渊源就今日所知,作为成熟的戏剧样式—杂剧大约是在蒙古灭金后才出现的,但是,这种戏剧样式在其成熟之前,无论在内容抑或是在形式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比如内容,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在考察元杂剧的渊源的时候,从“形式”与“材质”入手,指出元杂剧就材质而言,“取诸古剧者”共有33种。
其后,著名戏曲史家赵景深以为王国维所列尚有遗漏,在《读曲随笔》又为其补出12种。
王、赵二著之后,许多著作如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谭正璧《话本与古剧》、洛地《戏曲与浙江》、黄卉《元代戏曲史稿》等都有论及且有增加(插图)。
上述诸书所列共约140种,除去少量特殊者,至少有120种有所取材。
而且,这种取材,还仅限于杂剧的近邻——南戏、诸宫调、宋杂剧、金院本等范围。
但事实上,杂剧的内容,除此之外,正史、野史、笔记、傀儡、影戏、民间传说、唐宋传奇、宋元话本等,无一不是其取材的对象。
再如形式,尤其是宫调系统,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戏曲的宫调,源头都在隋唐燕乐的二十八调。
其后唐、宋大曲,唐、宋词,宋金元诸宫调以及元代散曲都深受燕乐二十八调的影响,但都有不同的精简。
元杂剧宫调体系与前述文学艺术宫调体系的传承关系,可列为下图:28 18 19 18 13 9隋唐燕乐唐宋大曲唐宋词宋金元诸宫调元散曲元杂剧正宫正宫调正宫正宫调正宫正宫中吕宫中吕宫中吕宫中吕宫中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南吕宫南吕宫南吕调南吕宫南吕宫仙吕宫仙吕宫仙吕宫仙吕调仙吕宫仙吕宫黄钟宫黄钟宫黄钟宫黄钟宫黄钟宫黄钟宫大食调大石调大石调大石调大石调大石调双调双调双调双调双调双调商调林钟宫商调商调商调商调越调越调越调越调越调越调小石调小石调小石调小石调小石调般涉调般涉调般涉调般涉调般涉调商角商角调商角调高宫高宫道宫道调宫道宫道宫调歇指调歇指调歇指调歇指调中吕调中吕调中吕调中吕调南吕调南吕调高平调高平调黄钟调黄钟羽黄钟羽羽调仙吕调仙吕调仙吕调高大石调高般涉调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歇指角越角至于说曲调(通常称曲牌),关于元曲之曲调来源,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曾做过详细的考证。
他依据周德清《中原音韵》所列之335个曲调,考证出其出于唐宋大曲者11,出于唐宋词者75,出于诸宫调者28,出于“曲名虽不见于古词,而确可知其非创造者”10。
四者共计124,约占其全部的37%。
王国维的考证,限于当时的资料条件,王氏所论尚有“未周”、“未当”之处,所以赵义山为之作《王国维元曲考源补正》一文。
据赵文,其出唐宋大曲者13调,出于唐宋词者119调(包括其中《中原音韵》不载但又为元曲所用者之7调),出于诸宫调者27调(包括其中《中原音韵》不载但又为元曲所用者之1调),出于《张协状元》者14调,出于“曲名虽不见于古词,而确可知其非创造者”25调,共计198调,已经超过全数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