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一. 教材分析《4.4一次函数的应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丰富的实例,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模型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次函数模型,并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模型,并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模型,并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一次函数应用相关的实例。

2.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内容,例如: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手机话费套餐、出租车计费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实例中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分析一次函数的构成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尝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模型,并求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请各组学生汇报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讨论。

通过这个环节,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4.4.3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教案)

4.4.3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教案)
5.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一次函数进行创新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中的k和b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如速度与时间关系中的斜率k代表速度,截距b代表初始位置。
-学会通过给定条件或图表信息建立一次函数模型,如根据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确定物体运动的速度。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一次函数是形如y=kx+b的表达式,其中k和b是常数,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单价与总价的关系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小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行驶,我们如何根据时间来计算他行驶的距离。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建立一次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4.4.3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
《4.4.3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
1.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建模过程。
2.应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速度与时间、单价与总价等关系。
3.通过实例,使学生能够:
a.确定问题中的变量关系,建立一次函数模型。
b.利用一次函数模型进行问题求解,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c.能够根据图表或实际情境,分析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教材案例:结合教材中关于一次函数应用的问题,如“小明骑自行车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的关系”等,进行深入讲解与练习。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一次函数建立数学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学案+练习)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学案+练习)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学习目标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重点)2.能利用同一坐标系内两个函数图象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 新课导入1.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建的公路长度y (米)与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如图1.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公路的长度是 米.图1 图22.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 售出土豆质量x (千克)与他手中持有的钱(含备用零钱)y (元)的关系如图2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 ;(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 ;(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 是26元,他一共带了 千克土豆.学习任务二 探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应用1.如图3,l 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1)当销售量为2 t 时,销售收入= 元, 销售成本=元.(2)当销售量为6 t 时,销售收入= 元, 销售成本=元.(3)当x =3时,销售收入= 元,销售成本= 元;盈利(收入-成本)= 元.(4)当销售量等于 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5)当销售量 时,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 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6) l 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l 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分组讨论.k 1表示 ,b 1表示 ;k 2表示 ,b 2表示 .2.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 追赶(如图4①),图4②中l 1,l 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n mile)与追赶时间t (min)之间的关系.① ②图4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 速度快.(3)10 min 内B (填“能”或“不能”)追上A .(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填“能”或“不能”)追上A .(5)当A 逃到离海岸12 n mile 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填“能”或“不能”)在A 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6)l 1与l 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s =k 1t +b 1与s =k 2t +b 2中,k 1,k 2的实际意义分别是 ,可疑船只A 与快艇B 的速度分别是 .合作探究如图5,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 36 km/h ,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 km/h.(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千米?当堂达标1.如图6,OA ,BA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 和t 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根据图象可知,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A.2.5米B.2米C.1.5米D.1米图6 图7 图52.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如图7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 (千米)随时间t (分)变化的函数图象,则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的路程是( )A.0.5千米B.1千米C.1.5千米D.2千米3.一段笔直的公路AC 长20千米,途中有一处休息点B ,AB 长15千米,甲、乙两名长跑爱好者同时从点A 出发,甲以1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点B ,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以1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 ;乙以1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乙两人出发后2小时内运动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时)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4.某通信公司推出①②两种通信收费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一种有月租费,另一种无月租费,且两种收费方式的通信时间x (分)与收费y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8所示.(1)有月租费的收费方式是 (填“①”或“②”),月租费是 元;(2)分别求出①②两种收费方式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请你根据用户通信时间的多少,给出经济实惠的选择建议.课后提升 如图9,l A 与 l B 分别表示A 步行与B 骑车同一路上行驶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1)B 出发时与A 相距多少千米?(2)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3)B 出发后经过多少小时与A 相遇?(4)若B 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那么经过多少时间与A 相遇?在图中表示出这个相遇点C .反思感悟我的收获:我的易错点:图8参考答案当堂达标1.C2.A3.C4.解:(1)①30(2)设y有=k1x+30,y无=k2x,由题意得500k1+30=80,k1=0.1;500k2=100,k2=0.2. 故所求的关系式为y有=0.1x+30;y无=0.2x.(3)由y有=y无,得0.2x=0.1x+30,解得x=300.当x=300时,y有=y无=60.故由题图可知当通话时间在300分钟内时,选择通信收费方式②实惠;当通话时间超过300分钟时,选择通信收费方式①实惠;当通话时间为300分钟时,选择通信收费方式①,②一样实惠.课后提升解:(1)由题图可知,B出发时与A相距10千米.(2)B修理自行车所用的时间为:1.5-0.5=1小时.(3)3小时时两人的路程都是22.5千米,所以,B出发后3小时与A相遇.(4)出发时A的速度为22.5103=256千米/时,B的速度为7.50.5=15千米/时,设若B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x小时与A相遇,根据题意得,15x-256x=10,解得x=1213.答:经过1213h与A相遇,图10中点C即为相遇点.图10。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次函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直线、斜率等基本概念,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八年级的学生还未能完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的PPT,用于讲解和展示。

3.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规划路线,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经济学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教学设计

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4.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难点: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试求降价前y与x之间的关系(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二、问题解决1:例1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36km/h,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h.(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千米?分析:当小聪追上小慧时,说明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法?解:设经过t 时,小聪与小慧离“古刹”的路程分别为1S 、2S ,由题意得:t S 361=,10262+=t S 将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上,观察图象,得⑴两条直线t S 361= ,10262+=t S 的交点坐标为(1,36)这说明当小聪追上小慧时,1236km S S ==,即离“古刹”36km ,已超过35km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过了“草甸”⑵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即145km S =,此时242.5km S = .所以小慧离“飞瀑”还有45-42.5=2.5(km )思考:用解析法如何求得这两个问题的结果?小聪、小慧运行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小聪的解析式为t S 361= ,小慧的解析式为10262+=t S )? 2:深入探究例2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 B 追赶(如图),下图中1l ,2l 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海里)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解:观察图象,得当0=t 时,B 距海岸0 n mile ,即0=S ,故1l 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 ,B 哪个速度快?解:从0增加到10时,2l 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1l 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 min 内,A 行驶了2海里,B 行驶了5 n mile ,所以B 的速度快.(3)15 min 内B 能否追上A ?解:可以看出,当15=t 时,1l 上对应点在2l上对应点的下方,海 岸 公 海 AB(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能否追上A ?解:如图1l ,2l 相交于点P .因此,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一定能追上A .(5)当A 逃到离海岸2l 海里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能否在A 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解:从图中可以看出,1l 与2l 交点P 的纵坐标小于2l ,这说明在A 逃入公海前,我边防快艇B 能够追上A .三、反馈练习观察甲、乙两图,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两图中的( )图比较符合传统寓言故事《龟免赛跑》中所描述的情节.3.根据1中所填答案的图象求:(1)龟免赛跑过程中的函数关系式(要注明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乌龟经过多长时间追上了免子,追及地距起点有多远的路程?4.请你根据另一幅图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自编一则新的“龟免赛跑”的寓言故事,要求如下:(1)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概括大意,不能超过200字;(2)图表中能确定的数值,在故事叙述中不得少于3个,且要分别涉及时间、路和速度这三个量.四、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设法得出各自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借助关系式完全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3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3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引导学生通过绘制一次函数图像,观察和分析图像特征,理解斜率和y轴截距的意义。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提高: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提高其运用能力。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路,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作业成果,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个别指导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教学步骤:
-步骤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步骤2:教师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步骤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1.学生在图像识别和分析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图像直观地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从而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关系,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一个一次函数的应用案例,要求原创性,并在课堂上分享。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对于必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3)教案(公开课)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3)教案(公开课)

一次函数的应用(3)教学目标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4.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难点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教学过程:1.如图,l 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图意填空:(1)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收入=元,销售成本=元;(2)当销售量为6吨时,销售收入=元,销售成本=元;(3)当销售量等于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4)当销售量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5) l 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l 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2.例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追赶(如图),下图中,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海里)与追赶时间(分)之间的关系.A B 1l 2l s t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2),哪个速度快?(3)15 min 内能否追上?(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能否追上?(5)当逃到离海岸海里的公海时,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能否在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3. 如图,与分别表示步行与骑车同一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1)出发时与相距多少千米?(2)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3)出发后经过多少小时与相遇?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设法得出各自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借助关系式完全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坐标系中的点、直线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图片,如购物、出行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场景中存在数学问题。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提问: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2.呈现(10分钟)呈现一次函数的定义和图像特征,引导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

通过PPT展示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购物问题、出行问题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次函数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一次函数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一次函数的应用,如环保、生产等。

4.4.3.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三次说课稿)

4.4.3.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三次说课稿)

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第三课时《一次函数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时进行分析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两条相交直线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两个一次函数图象交点的实际意义;不同的k与b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找出两条相交直线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两个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1.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获取函数图象信息,解决两条相交直线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理解k,b的实际意义。

二、说教法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产品销售问题入手,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启发、思考、引导学生掌握图形特征,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三、说学法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课堂结构设计情境问题——合作探究(设计两个探究问题、1个思考问题)——作业检测。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1.提出情境问题:主要目的是:巩固上节内容,为本节课两条相交直线的实际运用奠定基础。

2.合作探究探究一目的在于将两直线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解决两直线相交引起的新问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4.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难点:通过函数图象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回顾】问题;解答实际问题,如何分析函数的图象信息?预设:(1)理解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的实际意义;(2)分析已知,通过作x轴或y轴的垂线,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由点的横坐标或者纵坐标的值读出要求的值;(3)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做一做】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实际验药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毫克)随时间x(时)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问题1:(1)服药后______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达到每毫升_______毫克,接着逐步衰弱.预设答案:2;6问题2:(2)服药后5时,血液中含药量为每毫升____毫克.预设答案:3问题3:(3)当x≤2时,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提示:当x≤2时图象过原点,表达式设为y=kx,求解k的值只需再找一个点的坐标即可.预设答案:解:当x≤2时,设y与x的解析式为y=kx,由图可知,图象过点(2,6),代入得6=2k,解得k=3,所以解析式为y=3x.问题4:(4)如果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3 mg或3 mg以上时,治疗疾病最有效,那么吃药后_____小时能发挥最佳药效.教师活动:当y=3,且x≤2时,求出x的值即可.预设答案:解:当x≤2时,y与x的解析式为y=3x,把y=3代入,得3=3x,解得x=1.所以答案是1.量的关系,l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1)当销售量为2 t时,销售收入=______元,销售成本=_____元;(2)当销售量为6 t时,销售收入=_________元,销售成本=________元;预设答案:(1)2000;3000 (2)6000;5000(3)当销售量为______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4)当销售量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预设答案:(3)4吨(4)大于4 t 小于4 t(5)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教师活动:l1的图象过原点,表达式设为y=kx,解这个方程只需再找一个点的坐标即可.解:设l1的表达式为y=k1x,由图可知,图象过(4,4000),代入得4000=4k1,解得k1=1000,所以表达式为y=1000x.教师活动:l2表达式设为y=k2x+b2,解这个方程需要两个点的坐标,从图上可知所需坐标点.解:设l2的表达式为y=k2x+b2,由图可知,图象过【典型例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教师板书一道例题书写过程,其余题目可由学生代表板书完成,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例1】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图中l1,l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n mile)与追赶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B哪个速度快?(3)15 min内B能否追上A?(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能否追上A?(5)当A逃到离海岸12 n mile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6)l1与l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s=k1t+b1与s=k2t+b2中,k1,k2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可疑船只A与快艇B的速度各是多少?解:(1)当t=0时,B距海岸0 n mile,即s=0,故l1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t从0增加到10时,l2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l1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 min内,A行驶了2 n mile,B行驶了5 n mile,所以B的速度快.(3)如图,延长l1,l2,可以看出,当t=15时,l1上的对应点在l2上对应点的下方,这表明,15 min时B 尚未追上A.(4)如图,延长l1,l2相交于点P.因此,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一定能追上A.(5)从图中可以看出,l1与l2交点P的纵坐标小于l2,这说明在A逃入公海前,B能够追上A.(6)k1表示快艇B的速度,k2表示可疑船只A的速度.可疑船只A的速度是0.2n mile/min,快艇B的速度是0.5n mile/min.【想一想】你能用其他方法解决例3(1)~(5)吗?预设答案:解:(1)由图可知,l1表示的速度=5÷10=0.5(n mile/min),l2表示的速度=(7-5)÷10=0.2(n mile/min),故l1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因为0.5>0.2,所以B的速度快.(3)教师活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图象的解析式,代入t=15,求出s值即可得出.解: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s1=k1t,l2的解析式为s2=k2t+b.是()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预设答案:D2.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的两条线段l1、l2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则小敏、小聪行走的速度分别是( )A.3 km/h 和4 km/hB.3 km/h 和3 km/hC.4 km/h 和4 km/hD.4 km/h 和3 km/h分析:可先根据图象上的点分别写出函数关系式,再分别求出两人的速度.预设答案:D3.甲、乙两人在直线道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1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30秒后,乙才出发,在跑步的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终点时,甲距终点距离是( )米. A.150 B.175 C.180 D.225分析:根据图象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再求出乙到达终点时所用的时间,然后求出乙到达终点时甲所走的路程,最后用总路程-甲所走的路程即可得出答案.预设答案:B4.两人分别骑自行车和摩托车沿相同路线由甲地到乙地,他们的行驶路程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0 km,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谁先出发的?早多少时间?(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骑自行车者出发后经过几个小时后,两人相遇?(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骑自行车者在骑摩托车者前面?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骑摩托车者在自行车者前面?预设答案:解:(1)观察图象可以看出骑自行车者出发早,早3小时.(2)由图象知,自行车行120 km耗时8小时,所以速度是120÷8=15(km/h)摩托车行驶120 km耗时(5-3)=2小时;所以速度是120÷2=60(km/h)(3)因为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4,所以4小时后两人相遇.(4)由图象知,当时间在0~4小时内,骑自行车者在骑摩托车者前面;当时间在4~8小时内,骑摩托车者在骑自行车者前面.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一次函数”的最后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次函数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的一次函数、不等式和方程等基础知识,对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实际问题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还需加强,本节课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描述生活现象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找出合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以生活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2.准备课件,展示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应用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一种线性关系。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种关系,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组实际问题,如的身高与年龄的关系,让学生尝试用一次函数来表示。

引导学生找出合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变量。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一次函数来表示。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导学案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导学案

子洲三中 “双主”高效课堂 导学案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组名: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年 级科 目课 题主 备 人 备 课 方 式负责人(签字) 审核领导(签字) 序号 八(3) 数学§4.4.1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乔智一、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试求降价前 y 与 x 之间的关系(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 (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第二环节:问题解决 例1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 36km /h ,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 /h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千米?内容2:深入探究例2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 B 追赶(如图),下图中1l , 2l 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海里)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海岸公海AB(2)A,B哪个速度快?(3)15 min内B能否追上A?(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能否追上A?(5)当A逃到离海岸2l海里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第三环节:反馈练习内容:观察甲、乙两图,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两图中的()图比较符合传统寓言故事《龟免赛跑》中所描述的情节.2.根据1中所填答案的图象填写下表:项目主人公(龟或兔)到达时间(分)最快速度(米/分)平均速度(米/分)红线绿线3.根据1中所填答案的图象求:(1)龟免赛跑过程中的函数关系式(要注明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乌龟经过多长时间追上了免子,追及地距起点有多远的路程?4.请你根据另一幅图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自编一则新的“龟免赛跑”的寓言故事,要求如下:(1)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概括大意,不能超过200字;(2)图表中能确定的数值,在故事叙述中不得少于3个,且要分别涉及时间、路和速度这三个量.批改日期月日线型。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次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主要讲述了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一次函数的进一步延伸,通过分析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八年级数学上册前几章的内容后,对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可能对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图象展示和讲解。

3.准备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商品的原价一次函数为y=2x+1,促销价一次函数为y=x+3。

问:当商品原价等于促销价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让学生理解交点坐标的意义,并学会如何求解交点坐标。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以及如何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基本知识,包括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的性质等。

但是,对于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以及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交点坐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并能够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交点坐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并能够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观察图象,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有什么意义。

2.讲解新课:讲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交点坐标。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课件

y/元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0,2000)
l1
y=1000x
关系式设为y1=k1x,
l2
y=500x+2000 只需要一个点的坐标.
y=k1x 4000=4k, k=1000
(4,4000)
l2的图不过原点
y=1000x (0,2000)(4,4000)
1000 O
1 23
O
l2 A l1 B
2 4 6 8 10
t /分
即10分钟内,A行 驶了2海里,B行
P94例2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 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
快艇

B

A 可疑船


下图中 l1 ,l2 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与追赶时间t之间
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快艇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
s /海里
8 6 4 2
北师大版 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4.3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3课时 复杂一次函数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进 一 步 训 练 识 图 能 力 , 通 过 函 数 图 象 获 取 信 息 , 解 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 函 数 图 象 信 息 获 取 过 程 中 , 进 一 步 培 养 数 形 结 合 意 识,发展形象思维。
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 6000
本); 当销售量 小于4吨 时,
5000
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 4000
本) ;
3000
2000
1000
O
销售收入

《一次函数的应用(3)》参考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3)》参考教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作函数图像的方法与代数方法各自的特点;2.掌握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进一步理解方程与函数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经历应用问题多种解法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会解决应用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2.在对作图像解法与代数解法的对比中,体会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3.通过对本节课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2.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关系;2、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近似解难点:方程和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引入新课1、同学们: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2、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3、如图,求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解析式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问题1:新知探究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个写出其中的几个解来[方程x+y=5的解有无数多个,如:x=-1 x=0 x=1 x=2 x=3y=6 y=5 y=4 y= 3 y=2 等2.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描出以这些解为坐标的点,它们在一次函数y=5-x 的图像上吗3.在一次函数y=5-x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4.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5-x的图像相同吗归纳:在上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以x+y=5的解为坐标的点,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点都在一次函数y=5-x的图象上.在函数y=5-x的图象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一定适合方程x+y=5.以x+y=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5-x的图象是相同的.综上所述,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有如下关系:(1)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相应的函数图象上.(2)反过来,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都适合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问题2:合作交流问:你能找出下面两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吗(1)解方程:3x-6=0.(2)已知一次函数y=3x-6,问x取何值时,y=0学生讨论后归纳:一般地,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于待定系数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这也是我需要在课后重点辅导的部分。我将通过更多具体例子的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待定系数法的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强调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2.教学难点
-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在于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两个方程组成,进而求解k和b的值。
-通过具体例子,解释如何列出方程组,并指导学生进行求解。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最值问题、效益问题和路程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找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一次函数的斜率k和截距b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逐步解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归一问题或计算公式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一次函数图象的绘制及其性质。
-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如何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求解最值。
-对一次函数性质的理解,尤其是斜率k对图象的影响。
-难点在于理解斜率k与函数增减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图象观察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斜率k的正负如何决定函数的增减性。
-数形结合的解题思路。
-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以简化问题解决过程。
-在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能力
-通过对一次函数性质的学习,提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4.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提高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的第3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4.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难点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三、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2.课前准备:教具:教材,课件,电脑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直尺四、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问题解决;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试求降价前 y 与 x 之间的关系(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活动目的:通过与上一课时相似的问题,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学习。

活动效果:由于问题与上一课时问题相近,学生很快明确并解决了问题。

第二环节:问题解决内容1:例1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 36km /h ,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 /h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千米?分析: 当小聪追上小慧时,说明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法?解:设经过t 时,小聪与小慧离“古刹”的路程分别为1S 、2S ,由题意得:t S 361=,10262+=t S 将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上,观察图象,得⑴两条直线t S 361= ,10262+=t S 的交点坐标为(1,36)这说明当小聪追上小慧时,1236km S S ==,即离“古刹”36km ,已超过35km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过了“草甸”⑵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即145km S =,此时242.5km S = .所以小慧离“飞瀑”还有45-42.5=2.5(km ) 思考:用解析法如何求得这两个问题的结果?小聪、小慧运行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小聪的解析式为t S 361= ,小慧的解析式为10262+=t S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通过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函数模型,利用该函数图象的特征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说明:在这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入手感到困难,可用以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⑴两个人是否同时起步?⑵在两个人到达之前所用时间是否相同?所行驶的路程是否相同?出发地点是否相同?两个人的速度各是多少?⑶这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函数关系?⑷如果用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那么他们的函数解析式是一样?他们各自的解析式分别是什么?内容2:深入探究例2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 B 追赶(如图),下图中1l , 2l 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海里)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解:观察图象,得当0=t 时,B 距海岸0n mile ,即0=S ,故1l 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 ,B 哪个速度快? 解:从0增加到10时,2l 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1l 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 min 内,A 行驶了2海里,B 行驶了5 n mile ,所以B 的速度快.(3)15 min 内B 能否追上A ?解:可以看出,当15=t 时,1l 上对应点在2l上对应点的下方,(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能否追上A ?海 岸公 海 A B解:如图1l ,2l 相交于点P .因此,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一定能追上A .(5)当A 逃到离海岸2l 海里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能否在A 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解:从图中可以看出,1l 与2l 交点P 的纵坐标小于2l ,这说明在A 逃入公海前,我边防快艇B 能够追上A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图能力,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说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识图能力.第三环节:反馈练习内容:观察甲、乙两图,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两图中的( )图比较符合传统寓言故事《龟免赛跑》中所描述的情节. 项目 主人公 (龟或兔) 到达时间(分) 最快速度(米/分) 平均速度(米/分) 红线绿线3.根据1中所填答案的图象求:(1)龟免赛跑过程中的函数关系式(要注明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乌龟经过多长时间追上了免子,追及地距起点有多远的路程?4.请你根据另一幅图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自编一则新的“龟免赛跑”的寓言故事,要求如下:(1)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概括大意,不能超过200字;线型S (千米)t (时) O 1022.5 7.5 0.5 3 1.5l B l A (2)图表中能确定的数值,在故事叙述中不得少于3个,且要分别涉及时间、路和速度这三个量.意图:旨在检测学生的识图能力,可根据学生情况和上课情况适当调整。

说明:练习注意了问题的梯度,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图象中获取信息,对同学的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对回答问题暂时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5. 如图,A l 与 B l 分别表示A 步行与B 骑车同一路上行驶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1)B 出发时与A 相距多少千米?(2)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3)B 出发后经过多少小时与A 相遇? (4)若B 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 那么经过多少时间与A 相遇?相遇点离B 的出发点多远?你能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图中表示出这个相遇点C .6.甲.乙两班参加植树活动.乙班先植树30棵,然后甲班才开始与乙班一起植树.设甲班植树的总量为y 甲(棵),乙班植树的总量为y 乙(棵),两班一起植树所用的时间(从甲班开始植树时计时)为x (时),y 甲.y 乙分别与x 之间的部分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当06x ≤≤时,分别求y 甲.y 乙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甲.乙两班均保持前6 h 的工作效率,通过计算说明,当8x =时,甲.乙两班植树的总量之和能否超过260棵.(3)如果6 h 后,甲班保持前6 h 的工作效率,乙班通过增加人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继续植树2小时,活动结束.当8x =时,两班之间植树的总量相差20棵,求乙班增加人数后平均每小时植树多少棵.第四环节:课时小结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设法得出各自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借助关系式完全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通过列出关系式解决问题时,一般首先判断关系式的特征,如两个变量之间是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当确定是一O y 甲 y 乙y (棵) x (时) 3 6 8 120 30次函数关系时,可求出函数解析式,并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求得我们所需要的结果.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小结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法。

说明: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进行补充,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作业:习题6.7六、教学设计反思(1)设计理念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本节教学设计中,进一步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函数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进而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有关性质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通过有层次的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