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论文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探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学生座位巧安排学生座位安排最容易使教师与学生及家长产生矛盾,处理不好会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教师要与班主任密切配合,调查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兴趣、爱好、性格,各科学习情况与同学关系等。
可以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对学生进行基础分类,也可按学生相对成绩进行分类或者依据学生个性分类,将学生分配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安排好座位,这些学生位置相对保持稳定。
这样的编排方式,便于形成“你帮我扶”的良好班风。
由组长帮助小组内差生,协助老师检查、督促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促使其不断进步。
以此形成结对帮扶关系。
二、建立有效的帮扶制度低年级学困生相对较多,这是既定事实。
老师要是一一对他们进行补缺补差是不现实的,要是放手不管,这些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差,这显然不符合新课程要求。
结学习帮扶对子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的有效办法。
这样做比家长为孩子请家教,比老师隔三差五地辅导一下效果好。
具体做法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帮扶一个学习差的学生,并把他们安排在同桌,同一个小组,这样便于检查作业,发现问题能及时给予辅导。
这样做既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好的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好学生的个人成就感油然而生。
同时建立“帮扶成效”考核奖励机制。
这种机制,主要是用来提高帮扶双方的兴趣,让他们保持一颗强烈的好胜心和永久的责任心。
对于帮扶效果好的同学,教师除了精神上的鼓励外,还可加分或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帮扶效果好的在班上评先选优时可适当加分或倾斜。
这样,既培养了帮扶者的能力,又检验了帮扶者掌握知识的情况,还为教师挤出更多时间。
三、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纪律是上好课的保证,没有好的课堂纪律,老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乱哄哄的课堂上就是想学习的学生也没法学好。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观念和旧的教育观念有着不可避免的冲突,改革过程中,充斥着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为主题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些又都是公认对学生有益的。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学生??课堂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新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和摩擦。
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有人认为改革好,也有人认为是在穿新鞋走老路。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新课程改革的措施,有利也有弊。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关注这教学目标的完成与否,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说,学生在下面一个表情的听着,老师是一味的传授,只顾着自己说,不关注学生,而学生在下面一味的听,没有时间思考,很少有自己的想法,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有一点小小的想法,也不会再课堂上提出来,并且和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
而新课改提倡的就是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实现有“灌输”中心到“对话”中心,有教授现成真理到探究真理产生的过程,实现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从而彰显课堂教学的本体意义和时间价值非常重要。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方式,比如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等,学习的主动权可以说真正的从老师手中换给了学生手中。
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权利选择性学习,也有权利选择怎么学。
首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反映了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上的人本主义取向。
人本主义非常重视把情感领域,认知领域,知识领域加以整合,把学习与学生生活,发展联系起来。
?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尊重学生。
简析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缺点
简析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缺点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填鸭式、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以学生。
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
一、传统教学的优点(一)教学方式上传统教学注重系统地教授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也使学生能很快理解教材上的知识。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能很好地掌控课堂,便于教师实施、组织整个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精力集中,产生共同的想法,引起共鸣,增进师生感情,有助于感情交流和沟通。
(二)教学形式教师在讲台上授课,与学生面对面,这种方式有助于情感交流,也能直接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
除此之外,教师边讲内容边写板书,学生也随着边听边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及难点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并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演示法、指导法、课外辅导法、布置家庭作业法等。
其中讲授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无数先辈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和改造流传下来的,它经过不断筛选、淘汰,最终才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是主体,布置作业和课外辅导等是作为辅助地位存在的,这些主次方式融合在一起,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学内容。
而且,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这样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掌握教学进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一)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科书中要求的内容,这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部分。
对于新教师来说,只要能讲清知识即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讲,就得在达到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发展一些相关知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拓展知识面。
新课程改革下的“1+4”课堂教学模式
中牟一高新课程改革下的“1+4”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最终要在课堂上实施,教师就要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尤其是教学模式的转变上。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实践探索,决定把“诱思探究”作为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四个教学环节:一、课堂测验,复习巩固;二、展示目标,导入新课;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反馈矫正,总结评价。
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以下四种课型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我校“1+4”主体课堂教学模式。
1.新授课(大致有六个基本程序)1)调研基础,展示目标。
对上节课所学基础知识进行小测验(一般不超过3—5分钟)后,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自学提纲。
2)自主学习,自我探究。
学生自学,做好自学笔记,记下疑难问题。
学生自学时,老师巡视,密切注意学生自学情况。
学生自学完时举手示意;绝大多数学生自学完成,老师要及时转段。
英语科,老师可先领读,已确保学生发音准确后,剩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记。
3)互帮互学,小组探究。
数、理、化以四人小组为宜(每小组优、中、差学生尽量均分,由一学习好的学生任组长),其它学科可四人可二人,英语以二人为宜。
学生自学后,分小组互帮互学,问题尽量消灭在小组内。
英语可讨论的问题不多,更多的应是两两对话,相互提问。
不论哪一科,讨论的原则都是“必要”,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决不要图形式、走过场,硬塞给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时老师必须严密监控、巡视、适时结束转段,决不能白白浪费时间。
在2、3段中,目的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所以,老师一律不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小组发问,班级探究。
讨论结束,各小组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未提出该问题的小组解答。
5)突破难点,强调重点,延伸拓展。
老师做好两件事:A、解答学生经自学、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
B、对重点问题进行拓展,告诉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政、史、地、生等学科,老师还要紧密结合课本,以生动的事例和故事来丰富学生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新课程背景下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可从以下着手:1. 转变教学理念: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兴趣与需求,鼓励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比如在语文课堂,让学生分组讨论文本主题,自主总结观点。
2.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模拟历史场景学历史、构建生活情境学数学应用题;运用项目式学习,像科学课布置“设计环保智能家居”项目,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升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
3. 优化课程内容:打破学科壁垒,跨学科融合教学,音乐与语文结合赏析诗词配乐;结合生活与社会热点更新、补充内容,时事进政治课,新技术入信息技术课。
4. 变革评价体系:不只看考试成绩,纳入课堂表现、小组协作、实践成果等,构建多元评价,定期反馈,助学生清晰认知、持续进步。
5. 善用信息技术:借在线教学平台拓展学习时空,用多媒体资源让抽象知识可视化,生物课展示细胞微观结构动画,增强理解与互动。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学理念更新-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
例如,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点,然后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环节。
-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三个维度。
在教学中注重这些素养的渗透,而不是只关注知识的传授。
教学内容整合- 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让知识“活”起来。
比如,在教授物理知识时,引入新能源汽车的原理,让学生明白物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
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可以整合生物、地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环境问题,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创新- 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在历史课上,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文物等方式,探究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有效教学及其实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有效教学及其实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层面上的一个最大挑战,具体到教学实践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请老师指导。
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情感教学作为教师,要以情育人,以情促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缺少情感的教育是跛脚的教育,忽略了情感,师生之间就失去沟通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情感的教育只能造就扭曲的心灵,扭曲的人生。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并和他们进行情感的交流、沟通,而不是将我们的情感意志强加于学生,更不能以强制的手段监控、阻碍甚至扼杀学生的情感,无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冷落和忽略情感教育,将会使学生变得冷淡或粗暴起来,甚至精神萎靡、言行失常,我们要以爱心施教来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权。
要把教学民主带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气氛,教学民主是教学的一个重要调味剂,它能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学习于最佳状态。
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上的学习主人,学生要学会对学习、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努力把自己的教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而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化。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不断为教育提供更多的优秀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引用给教学带来生动多样的新局面,使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我们的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准确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让多媒体工具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的工具和手段,进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四、尝试分组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了“教师搭台学生唱”的理念,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题是教育改革带来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下面我将一步一步回答这个主题。
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通过教授知识,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
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首先,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的机会。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活动来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孤立的个体,课堂活动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团队活动,通过合作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往往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上,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价值观等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第四,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信息的唯一提供者,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最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实践的机会。
而在新课改下,教师们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并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
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是每位教师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找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1. 创新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情境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实践与反思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
对于成功的教学实践,我们应该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深入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结语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建,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出发,探讨课堂教学重建的必要性、目标和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新课改背景当前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新课改的时代。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也需要进行重建,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二、课堂教学重建的必要性面对新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的重建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参与感。
而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的重建势在必行。
只有重建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重建的目标课堂教学的重建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再次,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课堂教学重建的策略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目标,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我们应该通过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注重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再次,倡导个性化学习。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都不相同,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最后,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课堂教学.ppt
理
能做的,教师决不插手,更不“越俎代庖”,努力做
念
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
下
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
的
自己说,引导学生“暴露思维”,“实话实说”,
课
“焦点访谈”,在“误”中“悟”,“错”中“磋”,
堂
“探”中“叹”,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教 学
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逐渐 步入“教”与“学”的互促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
改 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是使他们的整
革 理 念
个身心都充满快乐”。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 种做完了还想再做的东西,课堂教学业如此,其
下 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情感的融洽水平。师
的 生关系的紧张,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教与学的脱
课 节,甚至会出现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无
堂 教 学
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无不昭示着这样 一条定律:宽松的教育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
觉自主,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从“站在讲台上”变
新
为“走到学生中”。要从“单打”角色过渡到与学生
课
“双打”“混合打”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主要传授知
程
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
改
们而非塑造他们;要减少课堂的讲授时间,降低“教”
革
的“富营养”,增强学生的“饥饿感”;学生会做、
四、成功的教育和激励的课堂——个 性张扬和分层持续。
新
课
程
改 革
一、宽松的教育和民主的课
理 念
堂——人文主义与平等愉悦
下
的
课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共7篇)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共7篇)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培养具有良好人格特征,同时具备生存能力且具有创造性的人;强调学生有个性的自身发展;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应从"教书育人"的知识传授向学生发展转变。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热爱生活,学会如何生活;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身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在生活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为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为了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需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1.化学新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设计是为创造一个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而进行的探究,其实质就是为创造和建立一个新的系统模型,它不是对现存系统的改进,不是为超越现存系统去构思一幅新图景而创设的一个新系统,是一个目标定向的、有实际效用的、需要社会性互动的非确定型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指将教与学的原理和教学活动方案的系统化规划过程,它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以求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认真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生,教师以及教学媒体的特征,确定恰当的教学事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手段,构建合理的教学结构。
它应当包括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内容的选择,课堂实施的调控策略,学习过程,结果的评定及课后反思等。
也就是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所进行的系统策划。
化学新课堂的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化学课堂教育教学目标,依照现代化教学思想,化学新课程理念,化学学科及学生特点,依托化学教材的内容和主题条件,用教与学的原理来策划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系统化过程。
它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遵循着教学的基本规律。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摘要:课堂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案例,浅谈一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发扬民主作风,与学生平等交流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
只有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才有一种安全感,他们才敢于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
于是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迫切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
作为教师应懂得理解、接受、同情和公平对待学生的重要性,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谁能说学生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呢?我们也应明白个性的重要性,专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拥有出色的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并且喜欢与学生相处,喜欢学生,而且也乐于帮助学生,做他们的顾问,给他们及时的指导。
我相信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能让我们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让学生走近我们,让学生了解了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思想。
同时,我们也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以及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彼此就有了相互的理解。
教师所做的事除了教学外,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说,我们做的另一件事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了。
二、要体现“互动”的教学灵魂,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的课程理念要求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三 “ 想一想”是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数 学思维能力 的 重要 环 节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 活泼 、图文并茂 ,内容 颐理成章、深 入浅 出,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 , 有较强的可接 受 性、直观 f和启发性 , 生 教材安排 的 “ 想一想”对开发学生思 维 、培养兴趣有极大帮助。如 ,在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节中加入 “ 丰富的图形世界” ,从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 , “ 想一想”引导学生动脑 , 使学生进 ^ 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 初 在教学过程 中,作为课堂的执行者 ,我们应对此加 以强化 ,要 善 于运用有趣的例子 、 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 , 激发学生的想象 欲望 。例如 :在教学 “ 可能性”一课时 ,先让学生和教师一起 做实验 ,找一个大盒子 ,盒子里放着红球和黑球 ,并且里面的 红球个数要大于黑球个数 ,这时教师抛出问题 :“ 如果去摸盒子 里 的球 ,摸 出的是红球还是黑球 ?”这未知的问题使学生产生 了强烈的好奇心 ,自觉地联系他们 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加以 明: 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中 说 “ 其 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 陛很大 ,如摸 出的是红球 ,有些事情发生 可能性会很小 ,如摸 出的是黑球 ” 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 ,“
的关 键 环 节
次, 剪下两个 内角拼在与他们不相邻的外角上 ,观察这个外角 与这两个 内角的关系 ,从而引出三角形 的外角和定理及外角与 内角的关系定理 。又如 ,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正 三角形 、正方形 、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和圆 ,然后引导大家观 察 、比较 、判断:哪一种形状 的图形面积最大?这样 的 “ 做一 做”活动 ,培养 了学生对实物与 图形的认识能力 ,同时学生在 动手操作 中也尝到 了 习数学的甜头。再如 , 学 在这学期 的学科 活动中 ,我们针对教材 中的 “ 图案设计 ”和 “ 七巧板”这两节 内容 ,举行了 “ 美丽的图案设计”和 “ 七巧板的创新”墙报设 计展 , 通过课堂上 的 分组讨论和集体创造 ,学生在参与的过程 中积极主动、兴趣高涨 ,课堂授课效果也很理想 。 “ 做一做 ”的活 动也 可以为讲 授新 知识 作准备和铺垫 。 在讲授七年级 “ 轴对称 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时 ,我先把一 张 方纸对折 ,再用剪 刀随意剪一个图形 ,然后展开方纸 ,这 时 个轴对称 图形 就展 现在学生面前 ,引起 了学生 的兴趣 ,可 要求学生仿照我 的做法动手 “ 做一做” 。实践证 明 , 管大家 尽 剪 的图形各 不相同 ,但都有一个共 同的对称特征 。在这样 的 基础上 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同学们对其抽象 的 概念和性质 自然 印象深刻 。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出现繁荣而热闹的景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是,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式化《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
虽然现今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起来了,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了,但是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隐藏着浮躁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
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随意性太强。
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缺少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却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问题。
在交流学习心得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顾及大部分学生的感受。
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放任自流,形式化倾向严重。
二、语文课变为“表演”新课程改革,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填鸭式灌输转变为热闹非凡的“表演”课。
语文课上又唱又跳,又写又画,好象学生的积极性被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发展。
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只是停留在语文的表面,没有深入到语文的本质,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表演”式的课堂,表面上是体现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可是,学生从课堂上收获甚少。
三、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而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需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变革。
在教学目标设定上,从单纯的知识掌握转变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维度目标的融合,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字词语法,还要通过文学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传承意识。
教学方法上,摒弃满堂灌的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活动。
如在科学课程中,让学生分组探究物理实验,自主设计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其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
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在线教学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呈现给学生,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学习视野。
例如,通过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模拟操作,增强学习体验与安全性。
评价体系也需创新,不再仅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而是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小组合作贡献以及学
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等,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de课堂教学改革
1 、回忆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3 、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性质及其用途;
4 、设计和完成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性质
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探究,并比较、归纳和
概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性质;
2 、能运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性质解释和解
活动型
民主型 自主型 开放型 多元型
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
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
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原有平台
25.07.2024
新的平台
2
一、教学目标由单一转为多元,由重视预 设到同时注重生成。
1、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是统一的整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总是伴随着认知活动发生 发展的,同时反作用于认知。因此它不是可以通过 讲授得到的,而必须通过创设情境、制造氛围,通 过学生的体验和领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生成和 发展。
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性质的探究,保
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
的兴趣;
2 、通过讨论、实验进一步发展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
25.07科.202学4 精神。
9
3 、教学策略
(1)正确确定预设目标 主体性:学习目标描述的主体是学生。 综合性:三个维度综合陈述。 层次性:按学习水平由低到高陈述。
25.07.2024
18
案例一:
福建一位中师毕业自学成才的数学教师培
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经验:先花一年的时间,一 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公式、 一个例题地教学生读,比讲授法还讲授法。在 这个过程中,他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 数学书是可以这样看懂的。第二年,学生就学 会了自己看书,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专 家去听课时,一道例题,全班竟会用 12 种方 法进行解答和分析,使学生领略了自主学习的 魅力和价值。
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与预设
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与预设俗话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要备好课,只有精心进行课堂预设,从这个角度讲,课堂预设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那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常规教学中的课堂预设与教学应具备哪些观念?注意哪些问题呢?从教18载的笔者认为,进行课堂预设和教学应坚持和贯彻以下几种观念。
一、用新的课程观指导实施课堂预设与教学,依据而不拘泥于教材现行思想政治课教材属于课程资源中的文本资源,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
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与教学时,应依据教材,认真研究教材,深入领会编者的意图,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
但依据教材,不是完全的依赖。
而是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整合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新的教学情境。
或引入时政内容,或引入身边的事例,或利用学生已把握的知识,或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例如:在进行《教育是一种力量》课堂预设中,我把教材的导入材料(“一块得克萨斯州的土地,一份是联邦政府的奖学金,你希望得到的是什么?”)与语文中的《伤仲永》这篇文章相比,我认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对已有知识的利用,更符合认识论,事实证明是可取的。
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然后设问:方仲永从神童到平凡人的过程说明了什么?学生就能体验到教育的力量。
仍然是这框节的内容,在探究“教育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知识点时,把教材中的前后两则材料用在一起,重新整合,就更能集中说明这一点了。
在问题的设置上也可以改进,教材上的设问是:“你认为教育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践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问:“教育活动为什么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学生经过思考,就能进一步的明理。
可见,教师只有具备了新的课程观,才能在进行课堂预设与教学中,依据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才能对教材、时政、实例及其它形式的课程资源,大胆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
也才能克服照本宣科、满堂灌的陋习。
二、用新的教学观审视反思课堂预设,教学中做到与生成的有机结合“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建构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
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
• 传统课堂提倡周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课堂纪律, 强调“形聚”,为的是保证既定教学任务的 顺利完成。由于传统课程内容比较远离学生 兴趣或需要,加之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和师 生之间缺乏信任与内在融洽等诸多原因,传 统课堂很容易“神散”,如不严格纪律,再 造成“形散”,课堂教学就无法维持了。所 以课堂教学不能不强化外在的和形式上的规 范性约束。但这种课堂教学无法完成新课程 的教学任务,与新课程提倡的“课堂应给予 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
•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和方向是“评价主 体多元化”,问题是,除了学习成绩 的评价是刚性评价,由教师主导的文 本评价和由学生主导的过程评价如何 防止其流于形式或混入暗箱操作。
• 新课改加大了选修学分,学生学习的自 由度加大了,但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 不同学校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别,所能开 出的选修课差别甚大,“肯定会发生新 课标上有要求但我们没有相应的教师能 教的问题”。
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
学习状态,教师不要总想如何去控制、支配学
生
。
五、避免走进僵化的模式
• 在新课改实验区,不少教师由于种种误区,在 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
• 原因之一:有的教师将新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 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 和方法样式的变换上。
• 新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却没 有减少内容含量,这对老师的教学是一 个极大的挑战。
一、课堂教学越活越好吗?
•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要做到这一点,说容易,再容易不过;说 难,难之又难。当学生真地动起来后,新 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 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没听明白,纪律 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黎传敬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激发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技能、过程与情感等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始终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这种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构建的学习方式来完成。
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则必须依赖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必须做到“三个构建”,即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构建。
第一部分引导自主学习方式的构建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包括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方式来进行。
(一)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自主学习是在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这里谈一谈教师搭建自主学习平台、自主学习教学中的策略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几个具体内容。
1、自主学习中的自主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加以积极引导。
(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
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在学生自我感知的基础上,由学生自我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自己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这样,既避免了教师重复性的劳动,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风格都有所不同,因而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当然,学生在选择学习方式时,也许会走弯路,但毕竟是学生自我选择的,应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去比较、分析、完善、总结、优化、逐步积累学习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推导,对公式 之间关系的认识,简单应用(用以推导积化和 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等);(删去了余切, 正割,余割,保留了11个公式;删去了“已知 三角函数值求角”,“反三角函数”;降低了 “给角求值”三角恒等式证明”,公式推导等, 主要是“削枝强干”,体现重基础和求简的精 神,强调了整体性和联系的基本理念。) 例5 逻辑联接词或、且、非:通过实例加 以了解,能正确的表示相关的数学内容;
导疑:对概念、公式、定理易混,易错 点进行分级练习(由易到难,先由生练, 再抽问,最后师纠错、强调、总结) 导讲(难度较练习题高,生练,再设问 抽问,最后师纠错、强调、总结) 导练:巩固练习(展示与例题同类或变 式的练习题,生练或生板演,再设问抽 问,最后师纠错、强调、总结) 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抽生总结) 分层布置作业
教科书安排的教学程序是: (1)借助简单实际问题给出组合概念;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组合与排列的 联系与区别,要求学生自己归纳; (3)提出组合数的任务,并用列举法 求几个具体问题的组合数; (4)通过“探究:能否利用组合数与 排列的联系,通过排列数来求组合数” 引导学生思考;
(5)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 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 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三).新编教材的优点
(1)加强了数学知识的背景(实际的 和数学内部的)和应用,使学生感到数 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使教科书具 有亲和力。翻开教科书令人耳目一新, 主编寄语、本册引导、随处可见的观察、 思考、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 用等栏目,给人以亲切感,把学生引导 到教科书中来,引导到数学学习中来。
例1 定义域、值域问题(只要求会求 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减弱了 求定义域、值域的要求,特别要避免人 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值域的难题偏 题,进行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 例2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 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垂直 的判定定理(其证明在选修2-1中用向量 的方法加以证明;但对性质定理给予严 格证明;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 空间位置关糸的简单命题)
1.讲背景,讲过程,讲应用 知识的引入强调背景,使教材生动、自然 而亲切,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水到渠成 而不是强加于人。 螺旋上升的安排核心数学概念和重要数学 思想;把握数学本质,保证科学性;强调 数学形势下的思维和推理训练。 通过解决具有真实背景的问题,引导学生 体会数学的作用与力量,发展应用知识
(二).新课改数学教材的创新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 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 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 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 创新精神。
(3)思想性:螺旋上升地安排核心 数学概念和重要数学思想,加强数 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概括。 (4)联系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 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 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 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 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
(二).搞好课堂教学设计的“321”
三个基本点: (1)理解数学——对数学的思想﹑方法 及其精神的理解; (2)理解学生——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 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 律; (3)理解数学——对数学教学规律的理 解,核心是如何使全体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思维过程的两个规律
从具体到抽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个 别到一般,从片面到全面,其中类比、联想、 特殊化、推广等是主要的逻辑思维方式。 数学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 通过丰富的、具有典型性的素材,引导学生 进行充分的类比、联想、特殊化和推广等思 维活动,经历概念的归纳和概括过程。
例3 概率的核心是了解随机现象(随机 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及频率的稳定性); 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实验结果的有限性 和等可能性(列举法计算)。(最大变化: 先学概率后学计数原理,使学生更好地认 识和理解随机现象,认识概率的本质;过 去是先学计数原理后学概率,由于排列组 合的题目可以很难,学习的重点变成了如 何计数,而不是如何认识和理解随机现 象。)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 师的主导作用。新教材强调了“问 题性”,设置了“观察”、“思 考”、“探究”等栏目,给学生的 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 对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 教学方式都有积极的作用,使学生 不但学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主动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3)提高了可读性,注意激发学生阅 读数学教材的兴趣,教材面貌生动活泼。 (4)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 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 明发展中的作用,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例如,在“阅读与思考”栏目中,结合 相应的数学内容,介绍数学史和数学家, 以及数学在生活和生产、科研等实践中 的应用;在教科书的边空中,用简洁的 语言,紧密结合概念介绍相关的数学史、 数学文化知识等。
六.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结构
1.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新课结构 导入新课(用生活知识或最近知识区 实例引入) 设问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课概 念、公式、定理(先由生思考,再抽 问,不要简单地搞举手发言,否则易 形成优生的表演课) 引导学生分析公式、定理的证明思路 并证明(设问启发,抽问或展示学生 证明方法)
(7)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科书在继承过去教材优良传统的基础 上,特别注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如强调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 等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的活动,使 学生有机会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自己提出问题及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 恰时恰点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促进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 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5)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得出 “先做组合,再做全排列”的方法, 从而建立“两种方法解决排列问题” 的认识; (6)推广到一般情形,得出组合数公 式; (7)例题; (8)练习、习题。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教科书在得出“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不同元素的排列可以 分为两步:第一步,做m个元素的组合;第 二步,做m个元素的全排列”的过程中,作 了比较多的具体铺垫,设法引导学生自己 得出这个关键思想。这个思想是由老师讲 解,学生听得懂。但是这样一来,最具有 味道的东西被老师占了,不但会导致课堂 教学索然无味,而且还导致学生思考能力 度的下降,使得原来很有挑战性的学习内 容变得很平淡无奇。
方法论层次的内容渗透不够,导致 数学思维层次不高 讲逻辑而不讲思想,关注数学思想、 理性精神不够,对学生整体数学素 养的提高不利
三.认识新教材
大家知道,上好课的关键在于备好课, 备好课的关键在于深钻教材.下面就 我们将要使用的新教材(以人教版为 例)作必要的了解
(一).新编教材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张道发
一.观看课堂教学片段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课堂教学片段
二.为什么要进行高中数学新课程 改革
1.现有教材的优点 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叙述条 理清晰,文字简洁、流畅,有利于 教师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基 础训练等优点
2.存在的问题 不自然(不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讲 现实的、理论发展的、数学发展历史上 的背景),强加于人,对学生数学学习 兴趣与内部动机都有不利影响 缺乏问题意识,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培养不利 重结果轻过程,关注知识背景和应用不 够,导致学习过程不完整
2.强调过程性、启发性 学方式的变革
引导教、
遵循认识规律,以问题引导学习,体现 数学知识 、学生认识的过程性,促使 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应用意识,引导教、学方式的改进.
3.强调基础性
坚持“双基”不动摇,为学生终身发展 打好数学基础。 继承传统教材的优点,“削枝强干”, 加强教材的基础性和可接受性
4.突出数学思考方法的引导
教材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 思想方法,特别展示以下的逻辑思考方 法: 推广 ↑ 类比←当前内容→类比 ↓ 特殊化
使学生体会数学探索活动的基本规律,学 会借助数学符号和逻辑关糸进行数学推理 和研究,推求新的事实和论证猜想,从而 发展学生认识事物的数、形属性和规律、 解决相应的逻辑关系的悟性和潜能,养成 逻辑思维的习惯,能够有条理地、符合逻 辑地进行思考、推理、表达与交流。
一个核心
概括—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数学概念、原 理、法则等。
五.努力改进教学方式
1.目前教学中的一些现象 学生不独立思考,喜欢听教师讲,然后模 仿做练习 教师满堂灌,学生只知是什么,不知为什 么,只会模仿做题目 教师总是以过去的做法为标准,惧怕改变, 不愿意改变
2.是否让学生有自已积极地、独立地进行数学思 考的空间,是评价教学方式是否转变的重要标准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水平的数学思维 活动。只要学生有思维的自主,其自主地位就得 到了体现 根据数学知识的认知需要,为学生设置恰当的数 学背景,通过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活 动,充分使用“先行组织者”,在思想方法上多 做引导,在具体细节上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做、多 阅读、多思考、多交流,让学生多发表意见,教 师自己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多听少讲,在关 键点上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组合”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是 这样做的: (1)通过简单的实例给出组合、组合数的 概念; (2)组合、排列的概念辨析; (3)指出排列组合的联系,并由此得出组 合数公式; (4)例题; (5)练习、习题。
这样的教学方式,最致命的就是学生的数 学思维活动层次不高,本来可以是探究性 的,但被降低到简单模仿操作。可以说, 教师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机会。 我们知道,在“组合”的学习中,关键是 建立组合与排列的联系,应用分步乘法计 数原理,借助排列数公式得出组合数公式。 在这个关键点上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思维建立联系、得 出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