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云雾的形成原因。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庐山的地理位置:介绍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2.2 庐山的气候特点:讲解庐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云雾天气。
2.3 云雾的形成原因:解释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冷空气时会凝结成雾,庐山的云雾是由于地形抬升和气候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庐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庐山的云雾景观。
3.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庐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引出云雾的形成原因。
3.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庐山的云雾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庐山云雾的特点。
3.4 案例分析:分享庐山云雾的实例,让学生学会描述和分析自然现象。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庐山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云雾形成原因的掌握程度。
4.2 课后作业:布置观察和描述身边自然现象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图片素材:收集庐山云雾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关注。
5.2 视频资料:寻找庐山云雾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播放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
5.3 科普读物: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庐山云雾的科普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观察庐山云雾:让学生观察庐山云雾的图片或视频,描述云雾的形状、颜色和动态。
6.2 分析庐山云雾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分析庐山云雾形成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
6.3 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欣赏和表达感受。
第七章:课堂讨论7.1 庐山云雾的气候变化:讨论庐山云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现象的影响。
《庐山的云雾》教学教案设计(9篇)
《庐山的云雾》教学教案设计(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庐山的云雾》教学教案设计(9篇)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篇1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总分”结构的段落,初步领悟“描写”这种写作手法,并能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2.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庐山云雾教学过程:一、揭题,提示课文内容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通过昨天的学习,同学们对庐山的云雾有了些印象?3.过渡:今天让我们走进庐山,去真切地感受一下庐山的云雾吧。
二、学习课文4.默读第二小节,用笔画出中心句。
5.哪些句子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默读第二自然段,将这些句子用波浪线画出。
6.这里介绍了云雾的哪些位置,它们各是什么样子?7.这么美的庐山云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作者在写这几处云雾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写的?9.通过刚才的画面,你觉得庐山的云雾还像什么?相机解释“千姿百态”。
10.默读第三小节,画出中心句。
画出表示庐山云雾变化快的词语。
11.从哪里还可以看出它的变化多?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就坐在庐山的山顶上,那些云雾还会怎么变?12.有感情地朗读。
10.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生齐读最后一段。
教后随感:我对本课的教学反思与感悟有以下几点: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方面工夫不够深。
学生的深情朗读要在他们真正感受到文章的内涵,也就是可以通过说感受,品词句,谈感受,连朗读来逐步进行。
1努力掌握教学进程,但也不是尽在预料之中。
真实的,真正的教学过程是丰富多彩而不可预测的动态的过程,因此不应希望将教学全过程尽在预料之中。
2充分地读书这一点做得不够,应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庐山的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庐山的云雾特点和形成原因,并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描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际图片和视频、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共享和合作,培养其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庐山的云雾美景,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庐山简介a. 庐山的位置和地理特点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庐山市,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庐山地处中国东南部的赣南地区,东临鄱阳湖,南接信州平原,西濒宜春山地,北界皖赣平原。
因山高景美,被誉为“人间仙境”。
b. 庐山的云雾特点庐山以其独特的云雾景观而闻名于世。
庐山云雾常年笼罩在群峰之间,看似梦幻飘渺,给人一种神秘而神奇的感觉。
这种云雾现象是由庐山特有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共同造成的。
2. 云雾的形成原因a. 地形因素庐山被群峰环绕,山峰起伏,有许多峡谷、山洞和山顶平台。
这种地形使得湿气在山与山之间无法散去,形成了类似“天坑”的独特地形。
b. 气候因素庐山位于赣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夏季湿气充足,云雾多,给山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纱帘;而冬季则相对干燥,云雾较少。
3. 庐山的云雾景观a. 云海庐山的云海指的是云雾凝结在山谷、山腰和山顶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白色云层,如同汪洋大海一般。
特别是在晨曦和黄昏时分,云雾与阳光的交相辉映,景色格外壮观。
b. 云瀑庐山的云瀑是指云雾从山峰的峡谷中悬挂下来,形成像瀑布一样的景观。
当风吹动云雾时,云瀑随风摇曳,犹如白色的水瀑一般,十分迷人。
4. 教学活动设计a. 观察和描述学生观看庐山的云雾图片和视频,从中感受庐山的云雾景观。
然后,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云雾特点和形态,引导他们运用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描述。
b.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云雾的形成原因进行讨论,并总结出云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庐山的云雾》教学教案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观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庐山云雾的形态和变化。
利用地理知识和科学原理,解释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介绍。
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介绍。
庐山云雾的观察和描述方法介绍。
2.2 教学资源:庐山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地理知识和科学原理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庐山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庐山云雾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庐山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庐山云雾的理解和观察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庐山云雾形成原因的解释。
3.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解释。
教师利用地理知识和科学原理,解释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
3.5 练习与展示:学生进行庐山云雾观察和描述的练习。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学生自主学习评价:学生对庐山地理位置和特点的了解程度。
学生合作学习评价:学生在讨论中对庐山云雾的理解和观察方法的分享。
学生练习与展示评价:学生对庐山云雾观察和描述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4.2 评价标准:学生自主学习评价:能够准确回答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的问题。
学生合作学习评价: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对庐山云雾形成原因的解释。
学生练习与展示评价:能够准确观察和描述庐山云雾的形态和变化。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庐山云雾观察的实地考察活动。
庐山的云雾教案范文
庐山的云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自然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我国名山风光的认识,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庐山云雾的成因及其特点2. 庐山云雾的观赏地点及最佳观赏时间3. 庐山云雾的传说与诗文4. 庐山云雾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5. 保护庐山云雾资源的意义和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特点及观赏地点。
2. 教学难点:庐山云雾的成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庐山云雾的奇妙。
3.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庐山的自然景观。
2. 讲解庐山云雾的成因及其特点:介绍庐山的地势、气候等条件,分析云雾的形成原因,讲解云雾的特点。
3. 介绍庐山云雾的观赏地点及最佳观赏时间:引导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不同景观,掌握观赏云雾的最佳时间和地点。
4.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庐山云雾的图片和视频,分组讨论庐山云雾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欣赏庐山云雾的诗文:通过朗诵、背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与诗意。
6. 讲解庐山云雾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云雾对庐山地区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7. 讨论保护庐山云雾资源的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庐山云雾这一自然景观,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庐山云雾的独特之处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内容:1. 庐山云雾的旅游价值2. 庐山云雾的文化意义3. 庐山云雾的科学研究价值4. 庐山云雾的观赏技巧5. 庐山云雾的摄影技巧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庐山云雾的旅游价值、文化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精选6篇)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案篇1教材依据苏教版国标本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设计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只有在民主、平等、积极、愉悦的课堂情境下,在教师的点拨、引导、启发下,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才会有灵感,才能迸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当堂背诵。
2、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庐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自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配套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词语:秀丽、变幻无常、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过渡:庐山的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二、感知第二自然段1、让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来想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具体描写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并用笔在纸上把云雾的姿态画出来,学生边读边画。
教师巡视2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出云雾一种姿态,让生说说画的是什么,3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姿态,师生共评。
4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感受一下云雾,生齐读课文。
5那么庐山云雾是这四种姿态吗?它还有哪些姿态呢?6让学生画,指名上黑板画,生解说内容,师生共同评点所有内容。
三、自学第三自然段1、出示自学要求①有感情地朗读,②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什么,中心句是哪句?2、按照自学的要求,读懂第3自然段的同学请谈自己的感受。
庐山的云雾的优秀教案
《庐山的云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庐山的云雾》的内容,感悟庐山的云雾之美。
学习作者对庐山云雾的描绘方法,提升写作技巧。
掌握生字词,提高识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庐山的兴趣。
运用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庐山的云雾之美。
学习作者对庐山云雾的描绘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表达,如“云雾的变幻莫测”等。
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展示庐山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说出对庐山的印象。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标注生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庐山云雾的描绘方法。
4.感悟美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
5.写作实践以“我眼中的庐山云雾”为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点评。
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2.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为课堂讨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4.写作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创作,提高了写作水平。
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自主学习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庐山云雾的特点,如“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特点。
对话示例:教师:“请大家找出课文中描述云雾特点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它们的意思。
庐山的云雾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庐山的云雾学科领域:地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其云雾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观察、分析庐山云雾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庐山云雾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庐山的云雾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自然景观。
询问学生对庐山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其云雾的形成原因。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观察分析学生观察庐山云雾的图片,分析云雾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庐山云雾的观赏价值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人或朋友介绍庐山的云雾景观。
2. 调查身边的人们对庐山云雾的了解程度,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庐山云雾景观的欣赏能力及环保意识的提高。
3. 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过程中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庐山云雾视频:为学生播放庐山云雾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与神秘。
2. 云雾形成原因实验:教师演示云雾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湿度、温度等气象因素对云雾形成的影响。
3. 庐山云雾图片展: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庐山云雾图片,分享云雾的美丽瞬间。
4. 云雾观察日记:学生分组进行云雾观察,记录云雾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庐山云雾旅游资源讨论:学生探讨庐山云雾的旅游价值,提出保护云雾景观的建议。
《庐山的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
(3)通过观察云雾图片,让学生掌握云雾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庐山云雾的奥秘。
(2)运用观察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观的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我国名山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庐山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2)云雾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1)云雾的形成原因。
(2)如何描绘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庐山云雾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庐山的历史、文化、地理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庐山的基本概况。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云雾现象,思考其形成原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庐山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庐山?(2)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雾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形成的?4. 欣赏与评价(1)展示庐山云雾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评价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庐山的地理位置、基本概况以及云雾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并描绘一幅自己喜欢的云雾景象,可用文字或绘画表达。
2. 调查生活中其他常见的云雾现象,了解其形成原因。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庐山其他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瀑布、溶洞、寺庙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名山的云雾景观,了解其特点和形成原因。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同学们还了解哪些名山的云雾景观?它们有哪些特点?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了解。
《庐山的云雾》教学教案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庐山云雾的能力;(3)引导学生欣赏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提高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庐山云雾的奇特景象;(2)采用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庐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庐山云雾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2)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现庐山云雾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PPT等;2. 教材:有关庐山云雾的资料和范文;3. 学生分组:按照四人一组进行分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庐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有关庐山云雾的资料,了解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庐山云雾的特点。
3. 课堂讲解:(1)讲解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2)通过PPT展示庐山云雾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
4. 写作练习:(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篇关于庐山云雾的短文;(2)要求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现庐山云雾的美丽。
5. 分享与评价:(1)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写作练习,总结庐山云雾的特点和美丽景色;1. 学生对庐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掌握程度;2. 学生观察和描述庐山云雾的能力;3. 学生欣赏庐山云雾美丽景色的能力;4. 学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5. 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完整word版)《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庐山的云雾》是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作者抓住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个特点来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展现了庐山景色的奇幻秀丽, 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
全文共4个自然段, 层次分明,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但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这一册课文中,学生初步接触”总分”这种构段方式。
由于他们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不多, 对新课文感情朗读的整体把握能力还不够, 大多数学生不注意感情朗读, 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用惯常的“唱读”读法, 声软而长, 没有抑扬, 因此,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有所感悟后指导多次感情朗读, 继续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习惯。
另外, 山区学生见过山间的云雾, 他们少出远门,没游览过庐山, 根本不知庐山云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在读的基础上初步认识总分段式, 掌握中心句。
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感受庐山云雾姿态美变化快3.学会运用总分的写法来具体描写家乡一处自然景物或校园的一处景物。
学习重点:感受庐山云雾的特点。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庐山云雾特点的。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一找、二画、三品、四读”阅读法、迁移法、合作学习法。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间: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1.复习导入: 同学们, 我国自古就有“泰山雄, 华山险, 庐山秀, 黄山奇”的说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了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 那里有(高峰), 有(幽谷), 有(瀑布), 有(溪流), 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 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庐山的云雾》教案【可编辑】
《庐山的云雾》教案《庐山的云雾》教案1教学目标关于朗读:(1)大部分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展现庐山云雾美丽、神奇、瞬息万变的特点(2)个别学生能通过朗读的语气让听者感受文字表达的意思。
关于背诵:(1)半数学生能在课堂中概括提示背诵出二、四自然段。
(2)小部分学生能在选择背诵其中的几个句子。
关于运用:(1)将学习课文积累的语言运用在其它的情境中。
(2)能够在教师提供的语境中填写书本中积累的语句。
教学重点:抓“神奇”研读全文,体味庐山云雾的神奇之美。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庐山吗?(没有)我也没有,庐山位于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庐山观赏一下风景。
(出示课件)这里是巍峨耸立的龙首崖,这是美丽的三叠泉,秋天的植物园,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百花齐放的花茎,这里是幽静的石门涧,大天池,苍翠欲滴的山脚,……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青睐,宋代诗人苏轼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呀!我把庐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色给忘了,你们知道是什么景色吗?(庐山云雾)对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揭开庐山云雾神秘的面纱。
2、那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领略大自然赋予庐山的神奇云雾。
(齐读课题)师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观其概1、朗读目标:请同学们认真的默读课文,用心去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庐山云雾的特点。
2、学生自由朗读3、读过课文之后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庐山云雾的特点?(生发言)4、庐山云雾特点可真多,这些特点是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哪那一处最吸引你呢?(教师随机板书)三、再读提出问题共解疑过渡:作者带我们领略过了这么美的云雾,我们赶快停下脚步认真、仔细地欣赏一会儿。
1、引出研读专题:请同学们用劲地、大声地读一读课文3、4、5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文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你喜欢的云雾特点?为什么?遇到问题,可以互相合作、共同研究。
《庐山的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3)通过观察云雾,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气象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庐山的云雾景观;(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庐山的云雾变化;(3)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庐山云雾的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云雾的形成原因及其变化规律;(3)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表达等方式,提升对庐山云雾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云雾的形成原因及其变化规律的讲解;(2)学生户外观察的的组织与指导。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庐山云雾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准备户外观察的场地和工具;(3)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 学生准备:(1)查阅有关庐山和云雾的资料,了解基本知识;(2)准备户外观察所需的衣物和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2)简介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庐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讲解云雾的形成原因及其变化规律;(3)引导学生思考庐山云雾的美学价值。
3. 户外观察:(1)组织学生户外观察庐山的云雾变化;(2)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庐山云雾的奇妙;(3)学生在观察中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1)组织学生交流户外观察的收获;(2)引导学生从科学、艺术等多角度欣赏庐山云雾;(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科学探索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庐山云雾的画作品,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感悟;2. 写一篇关于庐山云雾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3.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庐山云雾的看法,汇总并进行分析。
《庐山的云雾》教学教案设计
《庐山的云雾》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庐山的云雾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庐山的简介: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等。
庐山云雾的特点:奇特、多变、迷人。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庐山的云雾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提问并讨论庐山云雾的特点。
第二章:庐山云雾的形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2.2 教学内容: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地形、气候等。
庐山云雾的形成过程:水汽、上升气流、冷却凝结等。
2.3 教学方法:动画演示:通过动画演示庐山云雾的形成过程。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第三章:庐山云雾的变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变化特点和形态。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庐山云雾的变化特点:快速、多样、瞬息万变。
庐山云雾的形态:层云、雾、烟雨等。
3.3 教学方法:视频播放:播放庐山云雾变化的视频,学生观察和描述。
学生展示:学生分组展示庐山云雾的变化特点和形态。
第四章:庐山云雾的欣赏与拍摄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欣赏和拍摄庐山的云雾。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兴趣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欣赏庐山云雾的方法:观察角度、光线、色彩等。
拍摄庐山云雾的技巧:相机设置、构图、曝光等。
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庐山云雾的摄影作品,讲解欣赏和拍摄技巧。
实践拍摄:学生分组进行庐山云雾的拍摄实践。
第五章:庐山云雾的文化意义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在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2 教学内容:庐山云雾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庐山云雾与宗教、传说等文化背景的关联。
5.3 教学方法:艺术作品分析:分析庐山云雾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庐山云雾与宗教、传说等文化背景的关联。
庐山的云雾教案范文
庐山的云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自然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庐山云雾的成因、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2. 庐山云雾景观的欣赏和描述。
3. 庐山云雾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如何描绘和表达庐山云雾的美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2. 运用实地考察、观察、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
3.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庐山云雾的美丽。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庐山云雾的成因、特点及其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自然现象。
3. 实地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庐山云雾的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庐山云雾的欣赏方法和表达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案例分析:分析庐山云雾文化内涵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庐山云雾景观的欣赏能力和表达技巧。
3. 评价学生对庐山云雾文化内涵的理解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七、教学资源1. 庐山云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实地考察的场地和交通工具。
3.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关于庐山云雾的介绍。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庐山云雾的成因、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2. 第二课时:实地观察庐山云雾,讨论欣赏和表达技巧。
3. 第三课时:分析庐山云雾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安全实地考察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教案(精选17篇)
《庐山云雾》教案(精选17篇)《庐山云雾》篇1一、说教材《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流连忘返”造句,能背诵课文.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4.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处景物.本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因此我把”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一种构段方式写出一处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说”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难点.二、说学情在上一册课文中,学生已接触过”总分”这种构段方式,及”比喻”这种表现手法.本文教学要求学生勤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学生普遍读书不注意感情朗读或掌握不够.也没养成与人交流探索的习惯.还有就是学生很少出远门,根本不知庐山云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要画出不同姿态的云雾也不容易.三、说教学方法《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四、说学法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本篇课文教学我让学生通过”读、思、画”感悟庐山美及文章的语言美.五、说教学程序根据讲读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本课.首先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庐ft的云雾》教学设计三(4)班黄秀珍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体会庐ft云雾的姿态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ft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ft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庐ft云雾的姿态美,感受庐ft云雾的
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ft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庐ft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位于我国江西省
九江市南的庐ft,峰奇ft秀、瀑布闻名中外,尤其是因它的独特的地理条件而
形成的神奇的云雾,更是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
连忘返,回味无穷。
那么,庐ft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想去看一看吗?让
我们渐渐靠近……
二、欣赏影像资料
1、欣赏影像资料,感受云雾之美。
2、提问: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起去庐ft游览了一番,欣赏了美妙的云雾。
庐ft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过渡:你想再次靠近这些云雾,美美地细细地欣赏一番吗?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1
4、庐ft的云雾)
4、读课题:
5、课文是怎样描写庐ft云雾的呢?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本,自由地尽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笔下的庐ft云雾,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6、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入相关段落的学习。
三、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二自然段
1、观看图片:说得真好!请看,这就是庐ft云雾的倩影!
2、看着这些美妙的云雾图片,你是不是和作者有了同样的感受了呢?是啊,庐ft的云雾这么多样子,可真是——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千姿百态)
3、快看这里(放映图片),谁想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作者是怎样来描绘他看到的景象的呢?请看!(出示第二自然段)
5、请你和小伙伴一起轻轻地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你可以和伙伴交流你的想法。
6、谁想和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的?高举你的小手!像这种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述的构段方式我们把它称为什么呢?(总分的构段方式)
7、你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读出了庐ft云雾的千姿百态呢?请在你的书本上将它们用曲线画出来。
你找到了吗?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8、请你再默默地读读这些语句,在这些语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想想,为
什么你这样喜欢它?(这些句子都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
这样动人的语句,都快把大家的心都带到庐ft去了!)
9、可是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了,同样是云雾,作者为什么一会儿把它比作帽子,一会儿比作玉带,一会儿是大海,一会儿又成了天幕了呢?(作者根据云雾所
处的不同位置展开了想象)
10、你觉得庐ft的云雾还会像什么呀?(说话练习)
11、同学们真会思考!云雾这么多的样子,难怪作者要用千姿百态来形容它了!你想把这么美妙的语句读好吗?自己先练读一下,待会儿老师请你来表现一下,OK?
12、谁想来表现一下的?(个别读,请学生适当评价。
2-3 个同学)真好,真美!还有哪些同学也想来读一读的?想读的同学一起来!
13、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千姿百态的云雾,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
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雾,待会儿老师请
你把你看到的情景画下来!(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
1、除了千姿百态,庐ft的云雾还给怎样的感觉呢?
2、通过阅读,你好像真的去庐ft走了一回,感受到了庐ft云雾的另一个风貌——瞬息万变(板书)。
3、(出示第三自然段)你从这个词语觉得了庐ft的云雾怎样?(变化得非常快!)除了瞬息万变,你还从哪些词语或是语句中感受到了庐ft云雾的变化之快呢?
4、云雾变化得是这样的快,你能想象一下,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5、学生交流,评价,鼓励。
6、请看:我们再来看这个自然段,边看边思考,这个自然段在构段方式上与第二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呢?你能说得具体些吗?
7、庐ft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秀丽的庐ft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你们还愿意离开吗?是啊,真舍不得离去,真令人——“流连忘返”(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填空
那些笼罩在ft头的云雾,像是戴在ft顶上的();那些缠绕在半ft 的云雾,又像是系在ft腰间的()。
云雾弥漫ft谷时,它像();云雾遮挡ft峰时,它又像()。
2 板书设计:
14、庐ft的云雾
景色秀丽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