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优质教案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优质教案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生物的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3.1变异的概念与类型,3.2遗传与变异的关系,3.3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3.4变异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变异的概念,掌握变异的类型,了解遗传与变异的关系,认识到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学会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认识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概念、类型,遗传与变异的关系,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难点: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变异现象的图片。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如种子、植物、昆虫等),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变异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 第一环节:变异的概念与类型(1)教师讲解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分析变异的类型。

3. 第二环节:遗传与变异的关系(1)教师讲解遗传与变异的关系,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4. 第三环节: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1)教师讲解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5. 第四环节:变异的应用(1)教师讲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如人工选择、杂交育种等。

(2)学生思考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概念与类型2.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3. 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4. 变异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分析遗传与变异的关系,举例说明。

(3)简述环境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生物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教学设计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实验等方式,主动探究生物变异的奥秘。同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1.必做题:
a.完成教材第十五章后的练习题,巩固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b.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生物变异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c.自选一种生物变异现象,通过查阅资料、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下周课堂上进行分享。
2.选做题:
a.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等现象,并撰写实验报告。
4.学会使用生物学工具书、网络资源等查找与生物变异相关的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4.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给予及时反馈和引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针对生物变异知识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生物变异概念、类型、原因等的掌握。
3.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
4.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生物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物变异这一章节的学习具备以下特点:

生物变异的教案8篇

生物变异的教案8篇

生物变异的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变异的教案8篇编写教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总结和记录教学中的亮点和成功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生物变异的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2024年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

2024年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

2024年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十一章“遗传与变异”中的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变异的原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原因,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原因。

难点: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形态各异的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1)变异的类型及特点: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类变异的图片,讲解各类变异的特点,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2)变异的原因:教师讲解遗传、环境等因素对变异的影响。

(3)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生物变异的选择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关于生物变异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 变异的原因遗传环境3.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物变异的类型,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生物变异的影响。

2. 答案:(1)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表观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如点突变、插入突变等;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如多倍体、缺失等;表观遗传变异是指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但不涉及基因序列的改变。

(2)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环境因素:温度、光照、营养等。

2024年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八章“遗传与变异”第三节“生物的变异”,主要内容包括:变异的类型与原因,遗传变异与突变的关系,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原因,能正确区分遗传变异与突变。

2. 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认识到变异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变异的类型与原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难点:遗传变异与突变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生物变异实例图片。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变异实例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a. 介绍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b. 讲解遗传变异与突变的区别与联系。

c. 阐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类型与原因2. 遗传变异与突变的关系3.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生物变异的类型,并说明其原因。

b. 解释遗传变异与突变的区别与联系。

c. 举例说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a. 类型: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原因:基因突变主要由基因复制错误、化学物质诱导等引起;染色体变异主要由染色体结构异常、数目异常等引起;基因重组由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交叉互换等引起。

b. 遗传变异是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化;突变是指在生物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发生的突发性变化。

两者的联系在于,遗传变异可以为突变提供原材料,而突变又可以成为遗传变异的来源。

c. 例子:长颈鹿的长颈是通过变异逐渐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原因掌握较好,但对遗传变异与突变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

2024年《生物的变异》教案

2024年《生物的变异》教案

2024年《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内容1. 变异的概念与分类2. 变异的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其原因;2. 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认识到生物变异对生物种群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其原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难点:变异原因的理解和运用;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具体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蝴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的变异。

2. 新课导入:(1)讲解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其原因;(2)通过实例讲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变异对生物种群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展示例题,分析解题思路;(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4. 随堂练习:(1)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解答疑问;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对变异概念、分类、原因及在生物进化中作用的记忆。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2.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3. 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2)举例说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2. 答案:(1)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2)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3)实例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分析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1)查阅资料,了解变异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2)观察身边的生物,分析其变异现象,探讨变异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反馈;4. 作业设计中的实例分析与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生物的变异》教案通用

《生物的变异》教案通用

《生物的变异》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1. 变异的概念与分类2. 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3. 变异的遗传规律4.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掌握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2. 能够分析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实例,并对其进行分类。

3. 了解变异在生物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分类、原因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难点: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具体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狗、猫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之间的差异,引出变异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变异的定义、分类(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及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可遗传变异,哪些是不可遗传变异。

4. 例题讲解:讲解变异的遗传规律,以具体的遗传图谱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遗传变异。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讲解变异在自然选择、适应性进化等方面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概念、分类及原因2. 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3. 变异的遗传规律4.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个可遗传变异的实例,并说明其遗传规律。

(2)简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实例:单眼皮与双眼皮、血型、植物的抗病性等。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遗传等。

(2)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促进生物的适应性进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变异概念、分类及原因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变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育种、生物技术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第6课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6课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第6课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生物的变异是小学科学第6课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文,我将为您设计一堂关于生物变异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与原因;2. 掌握生物变异的分类和特点;3. 了解生物变异在自然选择和进化中的作用。

二、引入活动(5分钟)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图片或样本,包括不同物种的动物和植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物种中会有不同的外貌特征?这是不是因为生物发生了变异?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什么是生物变异?生物变异是指同一物种个体之间存在的外貌和内在结构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可以是遗传因素造成的,也可以是环境因素的结果。

2. 生物变异的原因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分为两大类:(1)遗传变异:这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遗传机制导致的变异。

例如,人类的眼睛颜色、皮肤颜色等遗传特征就是由基因决定的。

(2)环境变异:环境因素如气候、食物等对生物也会产生影响,导致它们的外貌或特性发生变异。

例如,在不同地区生活的熊的毛色可能有所差异。

3. 生物变异的分类和特点(1)分类:学生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将它们按照外貌特征进行分类,如大小、颜色等。

(2)特点:生物变异具有以下特点:- 存在着变异的个体和没有变异的个体;- 变异个体之间具有差异;- 变异个体的后代可能继承变异特征。

四、案例分析与讨论(15分钟)请学生阅读一个案例,比如在某个地区生活着两种不同颜色的蝴蝶。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同一个物种中会出现不同颜色的蝴蝶?请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并结合课上所学的内容给出答案。

五、游戏活动(20分钟)设计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的变异和适应。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代表一个生物群体。

制定一些规则,比如游戏开始时每个群体的特点相同,然后通过模拟环境变化,观察并记录每个群体在不同环境下是否会发生变异,并讨论变异与适应的关系。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教案优化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生物的变异》详细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索生物的变异现象,理解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基本特征,并探讨变异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变异的概念,区分并掌握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主要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变异知识解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引导学生认识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角色,强化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变异的原因解释各种生物现象。

重点:区分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例图片、实物模型以及相关的视频资料。

学具:为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以及探究活动的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概念讲解:以生动的语言介绍变异的定义,并细致区分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 实例剖析:分析具体的实例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4. 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变异现象,并尝试分析其原因。

5. 变异的意义: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6. 应用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变异现象遗传变异不遗传变异原因基因变异环境因素特点可遗传不可遗传实例农作物农作物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实例,说明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 题目:运用变异的知识,解释一个具体的生物现象,如熊猫的黑眼圈的形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思考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调查附近的生物变异现象,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解释。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

高中生物教案《生物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o掌握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基本原理。

o了解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变异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变异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生物变异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变异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以及生物变异在进化中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生物变异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动画和案例。

•相关的生物变异实验材料或视频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o引入生物变异的概念,强调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

2.新课讲解o讲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和类型,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o详细介绍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和原因,以及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o讲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以及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o介绍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以及基因重组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3.观察与分析o展示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动画和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变异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o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或视频资料,观察和分析生物变异的现象和原理。

4.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中的作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与提升o总结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变异中的作用。

o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中的意义,以及生物变异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教案初中《生物的变异》生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学生能够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变异现象的能力。

训练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发展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态度。

强化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具体影响。

如何将生物变异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变异的实例(如不同颜色的花朵、不同形态的果实)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注意到身边的生物变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变异的原因和意义。

2. 探究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其产生原因介绍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点突变、插入或删除突变等)。

通过动画或图解展示基因突变的过程及其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变异类型对生物适应环境的意义。

3. 探究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讲述自然选择和生物变异的关系,解释变异如何影响物种的适应和演化。

利用案例分析,探讨生物变异如何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模拟自然选择过程,体验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

4. 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应用分析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医学等领域应用生物变异原理的实例。

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生物变异调控方面的潜力和争议。

开展小组活动,设计一项基于生物变异的创新项目,如环保型农作物育种方案。

5. 课堂总结与反思总结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类型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生物变异的例子。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生物变异的小论文或报告。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生物的变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的变异现象。

(2).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有遗传的变异和不能遗传的变异。

(3).说明变异的意义。

(4).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运用生物变异的知识,初步学会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校”变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和转基因技术的知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未来人类的影响。

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系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

3.了解变异在人类生产活动中的实践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变异的类型及其意义,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难点:遗传的变异。

[教学过程]:一、引言:在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

这节课我们首先从人的上眼睑的遗传问题开始我们新的问题的研究。

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孩子。

爸爸、妈妈的上眼睑是双眼皮。

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为双眼皮,另一个孩子为单眼皮。

即双眼皮的孩子继承了父母双亲的性状,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另一个孩子的上眼睑与双亲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遗传?若是遗传,为什么与父母的性状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与遗传现象伴随存在的另一种生命现象就是变异。

二、课题:第二节生物的变异(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

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

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第九章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变异的类型、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着重讲解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以及环境因素引起的可逆变异,并通过实例分析变异在生物适应环境、物种形成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变异现象,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合作意识,激发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难点: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显微镜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变异现象,如“同卵双胞胎的差异”,引发学生对变异现象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变异的类型、原因及分类,结合PPT和实物模型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变异知识的理解。

5. 实践活动:观察显微镜下的染色体变异,让学生亲身感受变异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类型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可逆变异2. 变异的原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环境因素3.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的机理。

(2)举例说明环境因素引起的可逆变异。

(3)分析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如点突变、插入突变等。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结构的改变,如非整倍体、易位等。

(2)如植物在缺光条件下,叶绿素合成减少,叶片变黄。

(3)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有助于生物适应环境变化,促进物种形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变异的知识。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

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具体内容包括:变异的概念、分类、原因以及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变异的概念,能够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 让学生掌握变异的类型和原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难点: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特点及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生物学现象。

2. 概念讲解:介绍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变异的含义。

3. 类型讲解:讲解变异的类型,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4. 原因讲解:讲解变异的原因,包括遗传物质改变和环境因素影响。

5.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变异: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类型:有利变异、不利变异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特点。

(2)举例说明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2. 答案:(1)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

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不利的变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引入、实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的变异》。

该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形态特征和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差异。

本节课具体内容为第八课《生物的变异》,主要介绍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知道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难点:对生物的变异现象的理解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实验材料等。

学具:实验材料、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生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差异。

2. 新课导入:介绍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让学生理解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3. 实例讲解:通过展示图片和举例,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4.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

6. 练习: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判断图片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遗传或变异。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生物,举例说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答案:如父母亲的眼睛颜色和孩子的眼睛颜色一样,这就是遗传;如兄弟姐妹之间的身高、体型等方面的差异,这就是变异。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生物的变异现象。

答案:如将一颗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壤中,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发现有些种子在某种土壤中生长得更好,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2024年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

2024年生物的变异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1. 变异的概念与分类(9.3.1)2. 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9.3.2)3.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9.3.3)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变异的基本概念,了解变异的分类,理解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认识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变异原因,运用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异的分类,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

2. 教学重点:变异的概念,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变异现象的图片。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变异现象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变异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变异现象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变异的普遍性。

3. 变异分类:讲解变异的分类,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

4. 变异原因:分析变异产生的原因,解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变异方式。

5.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阐述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6. 例题讲解:讲解与变异相关的典型例题,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变异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异的概念2. 变异的分类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3. 变异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4. 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变异的概念及分类。

(2)列举三种变异原因,并举例说明。

(3)谈谈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答案:(1)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基础上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差异。

分类: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

(3)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使生物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

《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变异的概念,能够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2)举例说明生物变异的原因,包括遗传物质的改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3)了解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和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关注生物变异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生物变异的原因。

2、教学难点(1)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2)生物变异在农业生产和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不同品种的花卉、宠物狗或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引出生物变异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这些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上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呢?2、讲授新课(1)变异的概念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如人的高矮胖瘦、头发的直卷、不同颜色的花朵等。

(2)变异的类型①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例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通过展示基因突变导致的人类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基因重组产生的不同品种的花卉等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和原因。

②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

例如,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同一个麦穗上的麦粒有大有小等。

(3)生物变异的原因①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变异》教案、教学设计
2.归纳总结: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农业生产和人类疾病等方面的重要性。
3.拓展延伸: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变异现象,并撰写观察报告,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生物变异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1.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生物变异现象,如植物的不同花色、动物的不同体型等,并记录下来,尝试分析其可能的遗传性质和影响因素。
2.变异类型:教师介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变异的特点。
3.变异原因:教师讲解引起生物变异的因素,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4.变异的意义:教师阐述变异在生物进化、农业生产和人类疾病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变异的重要意义。
(3)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或新闻事件,引出生物变异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知识:详细讲解生物变异的类型、原因及在生物进化、农业生产和人类疾病等方面的应用。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使其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生物的变异这一章节内容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等方面的理解尚显不足。此外,学生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提交形式:以观察日记或观察报告的形式提交,字数不限,要求真实、准确、有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予评价。
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 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 抗倒伏 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3.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 引 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 新品种。
小 结 检 测 反 馈 课 后 作 业
整合本节课的知识 引导组间交流, 点,构建知识网络,并在 完善知识体系。 班上交流,互相借鉴
梳理知识。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 准 程 备 序 导 入 新 课
评论或 教师活动
放眼生物世界,不 同种类的生物固然千差 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 异,象我们在第一节中 学过的各种相对性状。 这些都源于生物的变 异。
学生活动 修改
倾听,明确本节课的 学习内容。 温故而知新。
一、出示学习目 标
自 主 设 计
学情 反馈
优秀
良好
达标
待达标
70%
10%
20%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指导的教改 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学生学法的指 导, 让学生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 提高处理数据和分析 数据的能力。
读目标,整体感知本 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引导学生分 组探究新知 (一) 、 生物的变 结合教材 43 页的图 异现象 片资料加以分析。认同生 指导学生观察。 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 、 探究一种 变异现象:花生果实 大小的变异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 设计探究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 选择适当的工具,来 材的探究活动。引导 测量每个花生的长度。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意怎样测才能使误差降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 到最小?同时作好记录 题进行探究。教师给 把数据进行整理,画出曲 每个小组发一盘大花 线图,找出最大值、最小 生和一盘小花生。 值并计算出平均数。 最 后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交流。 班上交流。 质疑:探究的结 果说明了说明? 思考,明确:正常情 与学生共同总结 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 平 均 值 应 大于 小 花 生果 在的,而且引起变异 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 的原因是多样的。由 要 是 由 于 遗传 物 质 的差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异引起的。同一品种花生 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果实长度的变异,是由环 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 境引起的。 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 异是不能遗传的。 以组为单位讨论、分析, (三)、人类应 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 得出结论。在班上展示成果: 1.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 不同 新品种
板 书 设 计
2、高产抗倒伏小麦:基因的重组 3、太空椒:环境影响使基因产生变异 1、家庭成员中 ABO 血型变化属于 变异,在水肥充足的土 壤中的玉米比贫瘠土壤中的玉米长的高而壮,属于 变异。 2、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晒黑属于 变异。不同人种的肤色不 同属于 变异。 3、出现南橘北枳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4、用一种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能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 倍,这样甜菜含糖量高,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引导学生完成课 先独立完成,然后在 后的练习题。 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在班 启发、点拨,订 上汇报。 正答案。
巩固知识。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 指导, 给予帮助。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 育新品种的方法。
拓展知识。
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问题: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于品种不同吗? 假设: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平均值)是由品种的特性决定 的。 结论:大花生的平均值大,小花生的平均值小,这是由于品种的 不同(基因有差异)决定的,但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还受环境的 影响。 1、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a. 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 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 2、生物性状与基因和环境间的关系: 表现型(性状)=基因型(基因组成)+环境 三、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基因的变异
提高学生处理 调查数据和分析数 据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和培 养起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概 括总结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教 材46、47页的育种实 例,尝试说出其中的 科学道理。
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 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 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 培养学生自主 高的奶牛选择出来 (含有控制 获得知识的能力。 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 ,通过 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 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 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 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 势。2.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
乐平二中盟区教师课时教学设计 科 目 主备人 授课教师 课 题 生物 年 级 八年级 单 位 单 位 课 时 1 课时
张海玉昔阳县乐平二中Fra bibliotek生物的变异
1.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 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 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 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 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重点:、以学生探究为主线,通过对探究结果的讨论,掌握可遗 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 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举例说出遗传变异育 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对探究结果的讨论;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 处理调查数据的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 能力。 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花生和小花生 学生: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