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文化概论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导言
1、文化的概念在东西方的探讨
中国:“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
《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汉朝,“文化”一词正式出现。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与国家军事手段相对,指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唐代孔颖达:“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文学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
西方: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1952年,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
2、文化的涵义和一般特征
涵义:除了未经改造的或者人化的(自然物被人主观赋予感受和意义)自然环境外,凡人类创造出来,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媒介传承于后世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都是文化。
一般特征:(1)人化或人类化;(2)后天习得;(3)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国度性)与共同性;(4)伸展性。
第二讲中国文化植根的基础:历史地理环境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
次冷。
第三讲中国文化植根的基础:社会经济文化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类型
——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海洋文化
第四讲中国文化植根的基础:伦理与社会政治结构
1、什么是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2、宗法制度的内容
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周公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嫡长子继承制——核心;(2)封邦建国制;(3)宗庙祭祀制。
3、三礼、五礼、五服
三礼: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五礼:(1)吉礼:祭祀神祗、祖先;(2)凶礼:丧礼、哀悼礼(天灾人祸);(3)宾礼:外交(会盟、朝见……);(4)军礼:军事活动时举行的仪式;(5)嘉礼:婚礼、冠礼等。五服:丧服制是古人居丧期间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着的服饰。共分五个等级,俗称“五服”。五服是丧礼生人给死者穿孝,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穿孝,称为“遵礼成服”。孝服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服实际上往往用来指代血缘亲疏。
4、丧礼背后的原则
——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第五讲上古思想世界的探索与殷商鼎革
夏文化的考古证明——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
商文化的考古证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第六讲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延续与哲学的突破
1、儒家学派的三个代表人物
先秦儒家哲学是先秦“显学”之一,主要代表是孔子、孟子和荀子
2、孔子的学说
孔子的主要学说“礼”、“名”、“仁”、“中庸”等概念,是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体系。其哲学思想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为后来儒家哲学乃至整个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基本的方向和道路。
(1)仁学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仁者人也”。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
①“仁”的内涵
“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仁”即“爱人”,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关于
“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②“仁”的外延
仁与礼的关系:孔子仁爱观的直接目的,是想要通过对上下尊卑间的人际关系的调节,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差别,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政治秩序,防止“犯上作乱”。
仁民与德治:仁是统治者自觉地从被统治者的立场出发进行换位思考的结果,目的在于由“我欲仁,仁斯至矣”(《述而》)引出“得众”“使民”,从而实现“忠君”而“弗畔(叛)”。(2)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他赞赏尧所提出的“允执其中”,反对“过”与“不及”。主张“君子和而不同”,还提出了“和为贵”的观点。
3、孟子的学说
(1)民本与民权思想
民本思想在孟子最为典型的表述,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①君可换而民不可换
②民意取代天意而决定君主的选择
③“诛一夫”非为“弑君”
(2)性善说
孟子认为,善源于人内在的“不忍人之心”,即一种排除了任何外加因素的不忍人遭受痛苦的爱心。如果将此心扩展开来,则表现为恻隐、羞恶、辞让(恭敬)、是非“四心”。四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仁义礼智既为人所固有,所以说人性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上》)。至于现实中人不能皆善乃至为恶,则是因为受环境影响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本性的缘故。
性善论肯定人的本性即人的社会道德属性,肯定善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歌颂了人性的美好,同时也能对恶的社会存在作出解释,因而在先秦众多的人性理论中独树一帜,并成为后来中国文化关于人性思考的基本线索和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基石。
4、荀子的学说之性恶论与性善论
性恶论与性善论一起构成为先秦、也是整个古代人性学说的两大基本理论支柱,后来的不同人性理论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看做是性善与性恶的不同程度的折衷调和。
①性伪之分
“察乎性伪之分”是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在人性论上的推广和运用。天人之际在宏观上是整个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在微观上则表现为人的先天本性(性)和后天人为(伪)的关系。
②性恶与化性起伪
荀子将人的生理需要和感官快乐划归于人的本性,实际上就承认了这些属性的合理和必然的地位。但在同时,荀子又给它们以否定的恶的评价,因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