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托班悯农教案
小班古诗《悯农》教案

小班古诗《悯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悯农》。
本诗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绘,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理解农民的辛苦。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悯农》。
2. 诗歌理解: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形象,体会诗人情感。
3. 诗歌赏析:分析诗歌的韵律、对仗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正确朗读《悯农》,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辛勤劳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诗歌,培养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农民辛勤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辛勤付出,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悯农》。
(1)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农民的辛勤劳作?2. 诗歌朗读与理解(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注意读音、停顿、语气等。
(3)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4)讲解诗歌大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诗歌赏析(1)分析诗歌的韵律、对仗等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辛勤劳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悯农2. 板书内容:诗人:李绅诗歌内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歌韵律:仄起平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悯农》。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辛勤劳作。
2. 答案:(1)略。
(2)示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节约粮食,不浪费一粒米;尊重农民的辛勤劳作,感恩他们的付出。
幼儿园《悯农》教案

幼儿园《悯农》教案幼儿园《悯农》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悯农》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悯农》教案1目标:1、通过欣赏古代优美的诗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理解转变为绘画造型的能力。
2、启发幼儿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并且引导幼儿要爱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内容:联想创作画,画唐诗《悯农》准备:各种材料的纸张(生宣纸、水粉纸等)、笔(水彩笔、水粉笔、毛笔等)、以及各种辅助材料。
过程:一、和幼儿一起探讨:我们吃的粮食是怎样来的?是谁辛勤耕种出来的?(农民伯伯辛勤的耕种出来的……)二、启发幼儿说出《悯农》这手势格,并且和幼儿一起进行朗诵,向幼儿介绍这首诗歌的背景,作者及大意。
病情幼儿说一说每句诗中都说了些什么?三、向幼儿介绍怎样用油画棒与国画色结合绘制出一幅画,(先用油画棒图小面积,再用水调稀点颜料渲染背景)。
四、幼儿进行绘画,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启发幼儿大胆画出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和与《悯农》相关的内容,如:爱惜粮食等……五、讲评幼儿作品,鼓励用色大胆,内容丰富的幼儿。
六、结束幼儿园《悯农》教案2【教学设想】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会背诵课文。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看课文插图。
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
(出示课题《锄禾》)2、教学“锄禾”。
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
(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
不要读成“cú”,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
农民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观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讲读诗句,学习字词,理解内容。
悯农幼儿园教案5篇

悯农幼儿园教案5篇悯农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辛苦",并用"辛苦"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
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
悯农幼儿园教案篇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20xx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第一课时一、课前说说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二、学习古诗《锄禾》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锄未‘是什么意思呢3、讲读诗句第1句。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古诗悯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古诗悯农》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并理解《古诗悯农》;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诗歌意思;3.能够感受诗歌描写的自然景象和劳动场景,了解农民生产的辛苦。
二、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描绘田野、农民种植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农民生产劳动和自然美景的诗歌《古诗悯农》”。
2.学习诗歌1.教师语音模仿并让学生跟读诗歌第一句:“锄禾日当午”,让学生跟读几遍。
2.通过比对现代生活和古代生活,让学生理解诗意,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含义,“汗滴”说明工作是艰辛的,“禾下土”表明农民劳作的场景。
3.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全部内容,在学生朗读时,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涵,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诗歌解释1.了解《古诗悯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诗歌;2.学习诗歌中的汉字及诗意;3.整理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
4.诗歌表演1.教师布置小组分工,每个小组演绎一段诗歌的内容;2.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展示演绎效果;3.教师参与指导,帮助学生穿插巧妙的表现手法。
5.反思1.学生分组叙述自己认为通过学习《古诗悯农》感悟到的道理;2.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收获,以及如何将此课程融入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反思1.教师在引入课程时,没有涉及具体内容,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切入主题。
2.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有待提高,语音语调不准确,音律表达欠佳。
3.学生在课堂表现积极,学习氛围良好,对诗歌的反应积极认真。
经过此次教学,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读出诗歌的调子,以此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课程设计中也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表达来理解诗歌的含义。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使幼儿能够熟练地背诵古诗。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古诗中的词语,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悯农》文本,图片,农产品等。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舒适的座椅,适当的装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谈话方式引入主题,询问幼儿们是否知道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 教学古诗:教师展示《悯农》文本,逐句解读诗句,解释词语,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义。
3.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古诗。
4. 朗诵练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古诗,让幼儿熟悉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5. 情景扮演:让幼儿分组进行情景扮演,模拟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体会农民的辛苦。
6. 讨论:让幼儿们谈谈对农民的看法,以及如何珍惜粮食。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父母讲述古诗《悯农》的内容。
2. 背诵古诗,并能够在家长面前进行朗诵。
3. 家长协助幼儿了解家里的农产品来源,让幼儿更加珍惜粮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回答问题和朗诵等。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于古诗的学习和理解情况。
3. 评估幼儿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观察他们对于农民劳动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农田,让他们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
2. 开展“珍惜粮食”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对粮食的珍惜。
3. 邀请农民代表来园,与幼儿面对面交流,让幼儿更加了解农民的工作和生活。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根据他们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教师也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学方式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悯农》幼儿园教案

《悯农》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悯农》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朗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的良好品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读并理解《悯农》这首古诗。
难点:让幼儿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艰辛,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的品德。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营造情境,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古诗内容。
2. 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农民辛勤劳作的故事,培养幼儿尊重农民,珍惜粮食的品德。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悯农》古诗的图片、视频等。
2. 教学道具:农田、农民劳作的图片等。
3. 教学音频:播放《悯农》古诗的朗诵音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悯农》古诗的朗诵音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教学:a. 向幼儿展示《悯农》古诗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b. 讲述农民辛勤劳作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农民的艰辛。
c. 解析《悯农》古诗的意义,引导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3. 互动环节:提问幼儿关于农民辛勤劳作的问题,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4. 朗诵练习:指导幼儿正确朗读《悯农》古诗,提高幼儿的朗诵能力。
5. 总结与拓展: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农民的认识,引导幼儿珍惜粮食,尊重农民。
6.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悯农》古诗的内容,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等,评价幼儿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2. 朗诵能力:评价幼儿对《悯农》古诗的朗诵情况,包括发音、节奏、情感表达等。
3. 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评价幼儿对农民的尊重和珍惜粮食的品德表现。
七、教学内容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农田,让幼儿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
幼儿园唐诗悯农的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唐诗悯农的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探索唐诗《悯农》的幼儿园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悯农》。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引导幼儿关注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环境。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唐诗《悯农》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 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首诗呢?”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好奇心。
2. 欣赏与理解(10分钟)- 朗读《悯农》诗歌,让幼儿倾听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 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
- 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你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情感?”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探索与创作(15分钟)- 分发印有《悯农》诗歌的手抄本或打印版,让幼儿跟读诗歌。
- 给幼儿提供一些关于农民劳动和农田景象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语创作一段关于农民劳动的小故事或诗句。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邀请幼儿逐个展示自己的创作,让其他幼儿欣赏和分享反馈。
- 提问:“你们觉得农民的辛勤劳动有哪些困难?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呢?”引导幼儿思考和关心他人。
5. 反思与总结(5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 提问:“你们觉得学习这首诗有什么意义?你们还想学习哪些其他的诗歌呢?”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兴趣。
教案反思:- 教案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唐诗《悯农》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创作,幼儿能够更加关注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环境。
- 教学步骤:教案设计了导入、欣赏与理解、探索与创作、展示与分享、反思与总结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学习和思考。
-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跟读、观察和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 教学资源:教案中提到了展示图片或视频、手抄本或打印版、农田景象的图片或实物等资源,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学习内容。
幼儿园教案《悯农》【优秀20篇】

幼儿园教案《悯农》【优秀20篇】《悯农》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2、通过看图和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3、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
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
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老师给他讲讲道理。
(只要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就要给予表扬。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好。
)2、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
板书课题:悯农。
二、指导学生自学:1、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悯、夫、农、万、收”,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的不准的地方及时提醒和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粉笔标出来。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理解字义: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为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
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
四海:指全国或全世界。
4、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到许多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很多农民因为吃不饱而饿死。
5、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小班古诗悯农教案

小班古诗悯农教案教案:小班古诗《悯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悯农》这首古诗。
诗文内容如下: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并理解《悯农》这首古诗。
2. 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背诵《悯农》这首古诗。
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农田,让学生看到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农民的敬意。
2. 诗句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悯农》,并对诗句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意思,让学生感受到农民的辛勤劳作。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书写《悯农》诗句,并让学生解释诗句的含义。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背诵并书写《悯农》。
2.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农民辛勤劳作,却仍然会有饿死的情况发生?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悯农》,让学生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培养了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诗句讲解方面,部分学生对诗句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我国农民的传统节日,如丰收节、农民节等,并让学生在课后调查农民的生活现状,了解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付出。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悯农》这首古诗。
诗文内容如下: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并理解《悯农》这首古诗。
幼儿园小班教案《古诗悯农》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并能够背诵古诗《悯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培养幼儿珍惜粮食、感恩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并能够背诵古诗《悯农》。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含义,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悯农》文本、图片、音频。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3.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2. 出示古诗:教师展示《悯农》的文本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3. 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4. 解释古诗:教师简述古诗的含义,让幼儿了解农民劳动的辛苦。
5. 背诵古诗:教师引导幼儿背诵古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6. 结束活动: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珍惜粮食、感恩他人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家长协助幼儿复习古诗《悯农》,并能够熟练背诵。
2. 家长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农民劳动,让幼儿更加理解古诗的含义。
3. 家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粮食,感恩他人的付出。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背诵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中复习古诗的情况,包括熟练背诵和理解程度。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幼儿对古诗含义的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粮食、感恩他人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农民劳动的辛苦。
2. 邀请农民代表来园讲解粮食种植的过程,让幼儿深入了解农民的辛勤工作。
3. 开展珍惜粮食的主题活动,如制作悯农手工艺品,进一步强化幼儿的珍惜粮食意识。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在课后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2. 根据家长的反馈,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
悯农幼儿教学活动方案

悯农幼儿教学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学会朗诵《悯农》这首古诗,并能理解其大意。
通过活动,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的敬重之情。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二、活动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展示农田劳作场景)、古诗朗诵音频。
学具准备:幼儿课本、笔、纸。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农田场景,或张贴与农田劳作相关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约5分钟)通过展示农田劳作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农民是如何种地的,以及粮食的生长过程。
提问:“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知道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古诗朗诵(约10分钟)教师先示范朗诵《悯农》这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引导幼儿跟读,逐步学会朗诵这首古诗。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集体朗诵、分组朗诵、个人朗诵等,增强幼儿的参与感。
3. 诗意理解(约15分钟)教师逐句解释古诗的意思,引导幼儿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和意境。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程度。
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辅助讲解,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古诗。
4. 情感体验(约10分钟)引导幼儿讨论:“农民伯伯种地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种地?”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请你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通过讨论和模仿,让幼儿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并表达对农民的敬重之情。
5. 实践操作(约10分钟)设计“捡米粒”游戏:在地上撒上一些米粒,让幼儿分组进行捡米粒比赛,看谁捡得又快又多。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米粒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通过游戏,让幼儿更加珍惜粮食,懂得不浪费粮食的道理。
6. 总结与延伸(约5分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延伸活动: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农田,亲身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或者让幼儿创作以“悯农”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表达他们对农民的敬重之情。
四、活动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
幼儿园《悯农》教案

幼儿园《悯农》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悯农》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艰辛。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悯农》古诗的内容,培养幼儿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情感。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课件:古诗《悯农》的图片、动画、音频等。
2.实物:稻谷、麦子等农作物。
3.其他:教具、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颗稻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稻谷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稻谷是从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是如何种出稻谷的?”2.学习《悯农》古诗(1)教师播放《悯农》音频,让幼儿聆听并感受古诗的韵味。
(2)教师出示古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3)教师逐句解释《悯农》古诗,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思。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悯农》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3.情景体验(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农民伯伯种地的场景。
(2)教师引导幼儿体验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艰辛,感受劳动的辛苦。
(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农民伯伯辛苦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4.活动延伸(1)教师出示各种粮食,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粮食分类、排序等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避免浪费?”(2)教师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珍惜粮食、热爱劳动?”五、作业布置1.让幼儿回家后将《悯农》古诗讲给家长听,增强亲子互动。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关于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反思1.在学习《悯农》古诗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让他们感受古诗的韵味。
2.在情景体验环节,要引导幼儿充分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小班教案《古诗悯农》

幼儿园小班教案《古诗悯农》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能够流利地朗读古诗。
难点:让幼儿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培养幼儿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古诗《悯农》的文本,幼儿读物《悯农》的插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阅读角,适当的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引发幼儿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 教学古诗: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悯农》,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并通过插图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
3. 解析古诗:教师逐句解析古诗《悯农》,让幼儿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并引导幼儿思考农民的辛苦和付出。
4. 表达情感:教师引导幼儿简单地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让幼儿表达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5. 结束活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并鼓励幼儿在家中向父母表达自己对农民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朗读、表达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也可以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的表现。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表达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设置“悯农角”,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幼儿园小班悯农的教案

幼儿园小班悯农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悯农的含义,理解农民的辛苦劳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能仔细观察图片,表达自己的看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悯农情感,学会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悯农的含义,培养幼儿的悯农情感。
难点:让幼儿学会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准备一些关于农民劳动的图片,如播种、耕田、收割等。
2. 教学视频:准备一段农民劳动的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农民的辛苦。
3.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农作物,如小麦、稻谷等,让幼儿触摸和观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关于悯农的儿歌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讲解:展示农民劳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 互动:让幼儿触摸和观察农作物,了解农民的劳动成果。
4. 讲解悯农的含义,让幼儿理解并表达自己对农民的感激之情。
5. 总结:通过讲解和互动,让幼儿学会珍惜粮食,感恩农民的辛勤付出。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分享悯农的故事,传递悯农情感。
2. 让幼儿观察身边的农作物,了解农民的劳动过程,并在家长陪伴下拍摄一段感谢农民的视频。
3. 家长协助幼儿绘制一幅悯农画,表达自己对农民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悯农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在互动环节中对农作物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3. 家长反馈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悯农情感的传递和实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农村,让他们亲身体验农民的劳动过程。
2. 开展“悯农日”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如帮忙打扫、整理环境)来体验劳动的意义。
3. 与家长合作,在家中设立悯农角,展示幼儿感谢农民的作品,并定期更新。
八、教学反思1. 幼儿对悯农概念的理解是否清晰?2. 教学方法和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3. 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九、家长沟通1. 教师应定期与家长沟通,分享幼儿在悯农教育方面的进步和表现。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班古诗《悯农》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班古诗《悯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文教材第四章《古诗欣赏》,详细内容为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让幼儿初步了解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词:悯、农、耕、织。
2. 能够流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3.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农民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诗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故事形式,讲述一个关于农民辛勤劳作的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农民的辛勤付出。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内容,说出图画中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
(2)教师示范朗读古诗,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讲解古诗的意思,让幼儿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
3. 生字学习(15分钟)(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生字。
(2)教师指导幼儿书写生字。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古诗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填空题,引导幼儿运用新学的生字。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检验幼儿对古诗和生字的掌握情况。
6. 情境体验(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农夫”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悯农》。
2. 在黑板上写出生字词:悯、农、耕、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农夫形象。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农田,实地了解农民的辛勤劳作,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与传达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与传达《悯农》这首古诗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朗读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理解古诗背后的深意,即农民的辛勤劳作。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小班古诗《悯农》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小班古诗《悯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古诗《悯农》。
这首诗选自教材第三章《传统文化》,详细内容主要描述农民辛勤劳作情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培养他们珍惜食物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悯农》。
2. 让学生理解诗中意境,体会到农民辛勤劳作。
3. 培养学生珍惜食物、尊重农民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诗中意境。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古诗《悯农》,培养学生珍惜食物、尊重农民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古诗《悯农》插图、字卡。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农民辛勤劳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谁知道这些农民伯伯在做什?”让学生分享观察到情景,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古诗《悯农》。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朗读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韵律。
(2)利用插图和字卡,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生字词。
(3)逐句解释古诗,让学生理解诗中意境。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诗中重点字词,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2)分析诗句构成,让学生解古诗韵律和节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意境。
(2)进行分组朗读比赛,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古诗意境。
(2)提问:“同学们,我们为什要珍惜食物?”引导学生回答,培养他们尊重农民情感。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悯农》2. 重点字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3. 韵律:五言绝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古诗《悯农》。
(2)用自己话描述诗中意境。
2. 答案:(1)略。
(2)诗中描述农民在炎炎夏日辛勤劳作情景,表达粮食来之不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悯农》,让学生解到农民辛勤劳作,培养他们珍惜食物、尊重农民情感。
悯农幼儿园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悯农》这首古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
2.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农民伯伯的敬意,激发幼儿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悯农》这首古诗的内容。
2. 感受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理解古诗的含义。
2. 如何引导幼儿珍惜粮食、热爱劳动。
教学准备:1. 《悯农》古诗文本。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内容、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场景等)。
3. 绘画材料(彩纸、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农民伯伯在田间劳作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人在田间劳作,他们就是农民伯伯。
农民伯伯辛勤地耕种,为我们提供粮食。
”二、学习古诗1.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悯农》这首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 幼儿跟读,教师适时纠正发音和节奏。
3. 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引导幼儿理解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三、讨论交流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民伯伯是怎样种粮食的吗?”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强调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
3. 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粮食呢?”4. 幼儿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珍惜粮食是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绘画活动1. 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悯农》这首古诗的理解,画出自己喜欢的画面。
2. 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3. 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五、总结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2. 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珍惜粮食,热爱劳动,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幼儿园小班悯农的教案

幼儿园小班悯农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悯农的含义,培养幼儿对农民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通过学习悯农诗,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悯农的含义和背景介绍。
2. 学习李绅的《悯农》诗,理解诗文内容。
3.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农民的敬意。
三、教学准备:1. 悯农的故事PPT或视频。
2. 《悯农》诗文的图片或挂图。
3. 绘画、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悯农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悯农的含义。
2. 学习《悯农》诗:通过挂图或PPT,逐句讲解诗文,帮助幼儿理解诗文内容。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自己对农民的敬意。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悯农的故事和诗文。
2.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如浇水、拔草等,感受农民的辛苦。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悯农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参与农活的情况,评价幼儿对农民辛苦的认识和尊重。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农村,亲身体验农民的劳动,加深对农民工作的理解。
2. 邀请农民代表来园,与幼儿交流,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农民的生活和工作。
八、教学资源:1. 农场或农村的实地考察资源。
2. 农民代表的时间和配合。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悯农情感,避免过度强调农民的辛苦,以免造成幼儿的心理负担。
2. 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要确保幼儿在使用工具和材料时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能力,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也要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如何将悯农的含义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幼儿,让他们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
幼儿园悯农古诗教案

幼儿园悯农古诗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幼儿园的语文课程中,教导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感情。
悯农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适合幼儿的学习。
本教案旨在教导幼儿学习悯农古诗,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农民劳动和生活,培养他们爱国爱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悯农古诗,引导幼儿了解农民劳动和生活,培养孩子们的感恩精神。
2.培养孩子们对诗的表达和描绘能力,提升其语文水平。
3.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内容1.学习《悯农》这首古诗。
2.初步了解农民劳动和生活。
3.阅读和朗读《悯农》,模仿诗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4.组织幼儿进行文学创作,以“我爱劳动、我爱农民”为主题,以诗歌为载体表达孩子们对农民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激发兴趣先在台前展示与农民有关的图片、韵律诗等,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农民和农业的看法和经验,增强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步骤二:介绍《悯农》老师详细地介绍悯农的作者、内容、意象,帮助孩子们建立对诗歌的基本认识和早期审美情趣。
步骤三:读诗,朗诵老师指导幼儿认真阅读《悯农》,并向孩子们展示音乐诗朗诵等不同的朗诵形式。
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形式地体验、感受、理解和表达诗歌。
步骤四:诗歌创作老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诗歌创作,以“我爱劳动、我爱农民”为主题,表达孩子们对农村劳动和农民的感激之情。
可以使用歌、诗、故事等方式进行展示和交流。
步骤五:总结课堂老师引导幼儿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和收获,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加强幼儿的自我认识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效果评价方法1.通过课堂表现、文学创作和综合测评等方式对幼儿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孩子们的诗歌表达、思维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情况。
2.分析幼儿在学习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细致评估,指导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一步提高。
六、教学注意事项1.在授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准确把握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保证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幼儿学习朗诵古诗《悯农》
三、结束活动
师生共同朗诵古诗,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泥塑区
在泥塑区投放采泥,指导幼儿学习团、搓、压、捏的技能,练习制作好吃的面食
2、其他活动:比比谁最节约粮食
制作一张大表格,写上小朋友的名字,谁吃的最干净就给谁盖上小印章
活动反思:
1、孩子对哪些活动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幼师托班悯农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3)、教师总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悯农》。
二、学习古诗《悯农》,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3.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的太阳,红红的照在地上,农民在地里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地里,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的劳动得来的。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习歌唱《悯农》。
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幼师托班悯农教案1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让幼儿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准备: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五、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活动反思:
《悯农》是我第一次给孩子们上的古诗课,因此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本次活动首先是视频导入,完整欣赏古诗,接着出示农民的图片学习“锄禾日当午”,我的图片准备的不够详细,选用的是古诗视频里种植禾苗的图片,但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最好是将图片换成农民伯伯在锄草,这样有利于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另外我的有一句提问是“太阳很大很热”,但是太阳大不代表热,提问不够严谨。接着是第二句“汗滴禾下土”,这句的讲解中与孩子的互动太少,没有深入引导幼儿对古诗的理解,例如可以问一问“为什么农民伯伯那么累呢?”需要和图片相结合,引导孩子说一说。最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好是选择班里孩子吃饭的照片,从而更加贴近生活。
4.播放古诗朗读视频,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5.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跟着教师朗读古诗。
6.指导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读古诗。
三、背诵古诗,情景表演
1、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背诵古诗。
2、集体背诵。指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四、课堂小结
1.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我们应该如何做才算爱惜粮食?(让幼儿说说吃饭时的常规。)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小百科:《悯农》是当代的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是刘小烽。该诗通过描述农民们的辛苦耕种的景象,来劝诫世人要珍惜粮食。
幼师托班悯农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家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常见的食物;农民伯伯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出示多种食物的图片引出活动的主题
出示图片后,教师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二、关键步骤
1、教师请幼儿观看农民耕种的'FLASH的动漫,告诉幼儿粮食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1.古诗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做成幻灯片)
2.古诗《悯农》朗读视频
3.适量的米和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提问:宝宝们每天肚子饿了,都吃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米饭和馒头等;
2、出示米和面,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区分米和面。然后提问:
(1)、香喷喷的米饭和馒头是用什么做的?(米和面)
(2)、粮食是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