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和成本理论及投入决策
经济学的生产和成本理论
![经济学的生产和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4b8a1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2.png)
经济学的生产和成本理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科学。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和成本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生产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资源转化成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而成本则是为了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必须支出的全部费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经济学的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生产理论之一。
它描述了一定数量的投入如何转化为一定数量的产出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形式通常为:Y = f(K,L)其中,Y代表产出,K代表资本投入,L代表劳动投入。
生产函数可以用不同的数学形式来表示,比如线性函数、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等。
生产函数的图形化描绘可以用等产线来表示。
等产线代表在不同的投入下,可以生产出相同的产出。
图1展示了一个等产线图。
在图中,等产线是曲线,它代表了将劳动和资本的不同组合用于产出时,可以获得相同的产出。
图1:等产线图生产函数的概念也可以用边际产出的概念来解释。
边际产出是指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
边际产出可能随着投入的增加而递减。
这是因为当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每单位投入会带来较少的额外产出。
二、成本成本是生产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生产特定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支出,如劳动力、原材料和设备等。
间接成本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费用,但不是直接用于生产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支出,如场地租金、水电费和管理费用等。
成本还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一些不随产量而变化的支出,如场地租金和机器折旧等。
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支出,如原材料和劳动力等。
三、成本函数成本函数是将生产函数和成本联系在一起的函数。
它描述了对于不同的生产水平,不同的生产成本。
成本函数的一般形式为:C = f(Y, W)其中,C代表成本,Y代表产出,W代表成本因素。
成本函数也可以用各种数学形式来表示。
一种常见的形式是线性的,如:C = a + bY其中,a代表固定成本,b代表变动成本。
这个线性成本函数的图形化表示如图2所示。
第6章生产成本理论
![第6章生产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25459826c175f0e7dd13768.png)
劳动人数 饺子数量
0
0
1 1000
2 3000
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
1000 1000 2000 1500
表中的数据有什么 关系?有什么规律?
——就是本节要讨 论的问题。
3 4200 1200 1400 4 4500 300 1125 5 4000 -500 800
分类: 长期总成本(LTC)
成本
LMC LTC
长期平均成本(LAC)
长期边际成本(LMC)
LAC
LAC LTC Q
LMC LTC Q
dLTC dQ
2020/5/3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17
第2节 成本理论
2、生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U形成本曲线
在短期,当像资本那样的要素固定不变时,可变要素一般
劳动 人数
饺子 数量
边际 产量
平均 产量
0
0
AP TP MP TP
X
X
1 1000 1000 1000 2 3000 2000 1500 3 4200 1200 1400 4 4500 300 1125
5 4000 -500 800
2020/5/3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6
第1节 生产理论
2、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P95)
在包饺子店的例子中,可以发现边际产量的变化规律是: 增——减。原因:固定投入要素有一个容量限度。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下,所有其它生产要 素的数量保持不变,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一种变动要素的 使用量,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后,出现不断减少。
第3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3章-生产和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505f97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b.png)
生产和成本理论
2024.10
目录
一、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二、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三、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一)生产者及企业经营的目标
即:企业或厂商——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生产者(Producer):
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注:1、当企业规模较小时扩大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此时企业会扩大规模以得到产量递增所能带来的好处,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 此后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 2、模报酬递减的原因有:(1)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使管理越来越复杂,管理效率下降; (2)企业规模过大,还会增加采购原材料和产品销售的困难,使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从而导致规模收益出现递减的趋势。
交易种类
企业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大量节约交易费用。
企业本质
04
03
02
01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use),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企业的本质,是作为替代市场的一种更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交易费用的降低是企业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eg:现在为什么很多企业要把自己的部分业务(如物流等)外包出去?很多国有的大企业为什么自己不再办学校、医院?
(五)短期成本曲线——7条曲线
三、成本函数和生产曲线
TVC为变动成本总额
TFC为固定成本总额
TC为总成本
MC为边际成本
AFC为平均固定成本
AVC为平均变动成本
AC平均成本
理论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与企业决策
![理论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与企业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f9953e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a.png)
理论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与企业决策在理论经济学中,成本理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企业决策非常关键。
成本理论涉及到如何计量和决策的成本,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经营效率。
首先,我们来讨论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的增减而改变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
而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减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理解这两种成本的概念非常重要,因为企业需要在不同的成本结构下进行决策。
其次,成本理论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成本是影响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对成本结构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到最佳的生产组合以及定价策略。
比如,当企业面临着不同的成本结构时,需要通过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制定最优的生产计划。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而边际收益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
企业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决定是否继续增加产量,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此外,成本理论还与企业的长期决策密切相关。
在长期决策中,企业需要考虑如何最大化长期利润。
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机会成本,即企业由于选择一种投资而失去的最好的替代投资机会的成本。
企业在决策中应该考虑这种机会成本,从而减少决策的风险和提高长期利润。
此外,企业还需要考虑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以便评估投资的回报率和风险。
最后,成本理论还可以应用于企业的效率分析和经营管理。
通过对成本结构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在日常经营中,企业需要关注废品率、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以便高效运营。
成本理论可以提供一种方法来评估和改进企业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理论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对于企业决策非常重要。
它涉及到如何计量成本、如何决策成本,以及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理解和应用成本理论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成本理论,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https://img.taocdn.com/s3/m/5029dbd0aef8941ea76e055d.png)
• 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 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 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 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 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 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 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 能确定。
30
等产量曲线及特点
•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 情况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 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 的曲线
23
• 第三,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 关系: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 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即是该 点对应的平均产量值;总产 量曲线的点与原点的连线和 总产量曲线相切时,则该点 对应的要素的平均产量最大。
24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1、概念: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 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 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 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 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2、在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时要注意:
25
• 第一,其他条件不变包括两个因素:一是技 术水平不变,该规律不能预测在技术水平变 动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对产量的 影响;一是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该规律对 于所以投入要素同时变化的情况并不适用。
• 第二,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 量要经过递增、递减,甚至成为负数的过程。
6
二、成本
2、1、机显会成本和隐会成计本成本
显隐用成机成所途本会实本放中指成际是3弃所厂、4本货指的能商、总指币厂使得在成不生支商用到经T本产出在变T相的营C、者,生C成=A同最中=平为包产FCF的高购本C均=(了括经T买生收+成、QC生营工V入或产)/本Q产中资可C要(租和一、发变用素实边定生利际所在成际数的息其并用成本量地,生他未本的但租发产生产不等产生要品直素)接的
决策管理-生产与成本决策分析
![决策管理-生产与成本决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3404376c85ec3a87c2c545.png)
第三讲生产与成本决策分析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不仅要作出生产多少的决策,还要讲究经济核算,寻求最经济的产品生产方式与方法。
因此,企业在研究市场供求机制、为产量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还要研究生产的经济性问题。
一、生产决策分析(一)生产与生产函数生产是指把投入要素转变为市场需求的产出的过程。
生产决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用最少的投入,实现同样多的产出;或用同样多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
企业管理者了解生产函数及优化原则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实现生产的经济性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一般数学表达式为:Q﹦f(X1,X2,…,X n)式中,Q为产量;X1,X2,…,X n为诸投入要素,如原材料、资金、劳动量等。
需要指出的是,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指的是最大产量。
这是因为我们假定生产中的所有投入要素都得到了有效的使用,没有丝毫浪费或闲置,所以,这些投入要素所能产生的产量,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是最大可能的产量。
生产决策分析就是通过对生产函数的分析,寻找最优的投入与产出水平,确定最优的要素投入组合,使生产的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
生产函数分为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这是由投入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显示的静态与动态的特性决定的。
在这里,时期的长短不是时间的物理概念,而是相对于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能否发生变化。
所谓短期生产函数,是指企业在此期间内,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不可变的,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如劳动力或原材料等可以根据生产情况发生变化。
短期生产函数主要研究产出量与投入的变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某一(些)可变要素的最佳投入量。
所谓长期生产函数,是指企业在此期间内,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都可以发生变化,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要素。
长期生产函数研究产出量与所有投入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确定最适当的生产规模。
(二)单一可变要素最优投入量的确定假定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可变,研究这种投入要素的最优使用量,就是短期生产函数要研究的问题。
研究生产和成本的经济学理论
![研究生产和成本的经济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c8720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3.png)
研究生产和成本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而研究生产和成本的经济学理论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研究生产和成本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资源。
一、生产函数理论生产函数是研究生产过程的重要工具,它描述了输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通常用数学公式表示,其中输入是生产要素,而产出则是商品或服务。
一般来说,生产函数可以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假设某些生产要素保持不变,只有某一要素(如劳动力)发生变化,从而研究在这种条件下产出的变化。
长期生产函数则假设所有生产要素都能够变动,研究所有要素变动对产出的影响。
在生产函数理论中,还存在着边际产出递减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概念。
边际产出递减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使每单位增加的产出逐渐减少。
而规模收益递增则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可以使产出呈现出超比例增长。
二、成本函数理论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通过研究成本函数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以及如何降低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成本函数是描述输入要素与成本之间关系的函数,一般通过数学公式来表示。
成本函数可以分为长期成本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考虑某些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有某一要素(如劳动力)发生变化,从而研究这种条件下的成本变化。
而长期成本函数则考虑所有要素都可以变动,研究所有要素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在成本函数理论中,还存在着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概念。
边际成本指的是增加一单位产出所需增加的总成本,而平均成本则是总成本除以产出量,表示单位产出所需的平均成本。
三、生产和成本的最优化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最优化分析方法。
在生产方面,生产函数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生产要素组合,以使产出最大化。
经济学基础课程PPT:第五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经济学基础课程PPT:第五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21128086f1aff00bed51ed3.png)
L(雇佣工人数) TP总产量 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
0
0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2
46
3
72
4
92
5
100
6
90
2
3
I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 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
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的 合理区间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 生产要素投入到几种固定的生产要素上时,一开 始总产量会增加,边际产量也是递增,但是当达 到一点时,边际产量开始递减,到最后升值出现 负值,从而使得总产量也减少。
思考:那这是否意味着生产的产量越多越好,规模 越大越好呢? 规模越来越大会引起成本上升
1 第一节 企业的形式与目标
生产的主体是厂商。厂商也可以称为企业,是指 在市场经济中为生产和销售商品而进行决策经营的营 利性组织。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 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1) AC的最小值对应的产量是收支相抵点,也称为盈 亏平衡点产量,P小于AC则亏损。
(2) 平均可变成本(AVC)的最小值对应的产出量是停 止营业点也称为关门点,P小于AVC,企业停止营业。
案例
一天中午,小赵走进一家餐馆吃饭,却发现里面只 有两三个顾客。看起来,该饭馆现在的收入基本上不可 能弥餐馆的经营成本。小赵很奇怪,生意这么冷淡,为 什么餐馆还要开门呢?
课堂思考:
你是否曾经走进一家餐馆吃饭,却发现里面几乎没有顾客?看起 来,饭馆现在的收入基本上不可能弥补餐馆的经营成本。你不禁要问 为什么餐馆还要开门呢?
生产与成本理论
![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48f5b4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6.png)
生产与成本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了生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了解生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一、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等。
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一般表示为Q = f(K, L),其中Q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力。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生产过程的效率。
二、生产规模与长期平均成本生产规模是指企业在特定时间内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而长期平均成本则是在长期经营下,每单位产量所需要的平均成本。
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不同,长期平均成本可以分为递增、递减和不变三种类型。
递增长期平均成本意味着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也会增加;递减长期平均成本则表示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会减少;而不变长期平均成本则表示产量的增加不会对平均成本产生直接影响。
三、边际成本与边际产出边际成本是指当生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的额外成本。
边际产出是指当生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总产出的额外增加量。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叫做边际分析原则,即企业在决策时应该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产出的变化,只有当边际产出大于边际成本时,才应该增加生产量,反之则减少生产量。
四、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论产量多少都必须支付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而变动成本则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了解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概念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五、均衡产量与最优产量均衡产量是指企业在短期内通过调整生产要素分配,使得产量最大化的生产状态。
最优产量则是指企业在长期内通过调整生产要素分配,使得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状态。
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要考虑均衡产量与最优产量,以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管理经济学第3讲-生产与成本理论
![管理经济学第3讲-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70a668076eeaeaad0f3304f.png)
Case6-1
• 假定某印染厂进行来料加工,其产量随工 人人数的变化而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可 用下列方程表示:Q=98L-3L2,这里。Q 为每天的产量;L为每天雇用的工人人数。 又假定成品布不论生产多少,都能按每米 20元的价格出售,工人每天的工资均为40 元,而且工人是该厂唯一的可变投入要素 (其他要素投入量的变化忽略不计)。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之间的关系 1
• 1. 平均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 总产量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 率;因此,在APL曲线在C点达到最大 值。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之间的关系 2
• 2. 边际产量曲线上的任一点的值,是总产 量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如果边际产量 为正,总产量是增加的;如果边际产量为 负,总产量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值(D点)。边际产量在L1 时为最大,它对应于总产量曲线上的拐点B。 在拐点,总产量函数从按递增的速度增加 改变为按递减的速度增加。
• 2. 如果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能力,应该 怎样进行规划?
• 本章从生产函数出发,以只包含一种 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企业在短 期内的生产规模以及生产的不同阶段; 以包含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来 考察企业在长期内实现最优生产要素 组合的均衡条件。
•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函数 • 第二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 第三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 第四节 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 第五节 规模报酬 • 第六节 生产函数的经验估计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内容:对只包含一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来说,随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 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增 加(即边际产量)表现出先上升最终下降 的规律。
• 成因: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 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都存在一个最 佳组合比例。是一个经验规律。
生产与成本理论
![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dadcc8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e.png)
生产与成本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企业生产活动的一种理论体系。
它主要关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成本问题,并试图解释企业在生产决策中如何最大化利润。
本文将介绍生产与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以及对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函数在生产与成本理论中,生产要素指的是用于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如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等。
这些生产要素通过生产函数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
生产函数描述了如何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最大产出。
常见的生产函数形式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边际生产力递减法则。
二、生产规模与成本曲线生产规模与成本曲线是生产与成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们描述了企业在不同生产规模下所面临的成本情况。
常见的生产规模与成本曲线包括总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总成本曲线显示了企业在不同产量下所需的总成本。
它通常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即随着产量增加,总成本也会增加。
平均成本曲线表示单位产品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情况。
它可以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两部分。
随着产量增加,平均固定成本逐渐减少,平均可变成本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平均成本呈现出一定的U型曲线。
边际成本曲线则描述了单位产量增加所需的额外成本。
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下降;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
三、生产效率与规模经济生产效率是生产与成本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衡量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与所获得的产出之间的关系。
高生产效率意味着有效地利用了生产要素,从而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
规模经济是生产效率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指的是企业在扩大产量时,单位产品成本随之降低的现象。
规模经济可以通过生产者剩余来衡量,即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而获得的额外利润。
四、生产与成本理论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生产与成本理论对企业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通过分析成本结构和生产关系,帮助企业优化生产过程,最大化利润。
首先,生产与成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优生产规模。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论笔记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论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1113a097cd184254b353508.png)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二)企业形成的理论:1、美国经济学家科斯: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2、交易费用:(1)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
(2)类型:a、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这些偶然因素,或者是由于事先不可能被预见到而未写进契约,或者能够被预见到,但因为太复杂而无法写进契约;b、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3、两种交易:(1)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2)企业内部的交易4、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显然,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即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而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可以大量节约交易费用。
原因有三。
5、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繁荣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通过企业这种形式,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消除或降低一部分交易费用。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一)生产及相关概念1、生产的定义: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2、产出的定义: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的服务产出,有形物质产出包括食品、机器设备、日常用品等;无形的服务产出包括医疗、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等。
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3、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分类:(1)劳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资本: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
货币形态就是货币资本,实物形态又称为资本品或投资品,包括厂房、设备等。
(3)土地:包括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4)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各种能力。
企业成本理论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企业成本理论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1cf38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4.png)
企业成本理论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企业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运营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明确企业成本理论以及有效应用成本理论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一、企业成本的定义与分类企业成本包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随着生产或销售规模的扩大而变化,固定成本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企业还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与产品的生产相关,间接成本则与产品的生产无关。
二、企业成本理论1. 生产要素成本理论生产要素成本理论是分析企业成本的基础。
它将企业成本分为劳动成本、资本成本、土地成本和自然资源成本。
这些成本的变动与企业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价格有关。
2. 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理论指出,当企业选择某种生产决策时,必须放弃其他的选择机会。
因此,机会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时必须要考虑的成本。
3. 沉没成本理论沉没成本指已经支付或承担的不可收回的成本,不应纳入决策考虑范围。
企业决策时应该以未来的成本和效益为依据,而不是过去的沉没成本。
三、企业成本在决策中的应用1. 产品定价决策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确保产品能够覆盖成本和获得合理利润。
通过对不同成本项的分析,企业可以确定产品的最低价格,并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进行定价策略的制定。
2. 生产扩张决策企业在生产扩张决策时,需要评估新增生产规模对成本的影响。
通过分析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企业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扩张生产规模,并根据成本结构的变化作出相应决策。
3. 外购与自制决策在外购与自制决策中,企业需要比较外购产品的价格与自制产品的成本。
企业应该选择自制产品成本低于外购产品价格的方案,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4. 投资决策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并将各项成本分析纳入考虑。
通过评估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率和内部收益率,企业可以判断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收益。
综上所述,企业成本理论在企业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产与成本理论
![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1dd61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8.png)
生产与成本理论一、引言生产与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
它通过研究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成本结构,帮助我们理解企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商品和服务,并在面对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和市场需求情况下,做出经济决策。
二、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将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可以区分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1.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随产量变化而发生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无论企业生产多少产品,这些成本都会存在,但随着产量的增加会在单位成本上有所下降。
2. 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随着企业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力成本等。
这些成本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化,随着产量的增加,可变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三、成本结构成本结构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的比例和构成。
常见的成本结构包括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1. 总成本总成本是企业在一个特定期间内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全部成本。
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组成。
2. 平均成本平均成本是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比率。
可以分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比率,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与产量之间的比率。
3.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之间的比较是企业决策中的重要因素。
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产量来提高利润。
四、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函数。
常见的生产函数包括线性生产函数、凹型生产函数和S形生产函数。
1. 线性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是指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函数。
例如,当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对产量的影响是恒定的时,可以采用线性生产函数描述。
2. 凹型生产函数凹型生产函数是指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边际收益递减。
即随着生产要素的增加,产量增加的速度逐渐减缓。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196f230de80d4d8d15a4ffd.png)
3、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等成本线: 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 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 数量(K,L) 最大组合的线。 既定成本支出为C, 劳动L价格=工资率w 资本K价格=利息率r
等成本线特征: (1)每一点的两种要素组合不同,但 支出相等。 (2)向右下方倾斜,两种要素在数量 上是替代关系。 (3)因成本或要素价格变化而移动。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技术和其他要素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 小于某一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 继续增加超过某一值时,边际产量会递减。
短期生 产的基 本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在数量上,存在 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可变要素小于最佳配合比例。 随着投入量渐增,越来越接近最佳配
MRTSLK
K L
式中加负号是为了 使MRTS为正值,以 便于比较。
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
K dK MRTSLK lim 0 L dL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技术替代率(绝对值)=
P
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MRTSLk=MPL/MPK
易成本的作用。 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因为交易成本更小。
不确定性 不完全 信息 导致
信息不对称
交 易 成 本
市场 与企 业的 并存
2.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
市场 的优 势:
(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
商需求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
?不管产量如何变动其投入保持不变以超级市场为例不管超市每天接待1个顾客还是1000个顾客不管超市每天接待1个顾客还是1000个顾客它投入的总是整个开放的店面这是它的固定投入短期内难以进行调整它投入的总是?可变要素短期内可进行调整的生产要素?其投入随着产量而发生变动超市的柜台收银员的数量则可更加顾客的人数进行调整因此收银员属于可变投入短期内也可以进行调整
成本理论与生产决策
![成本理论与生产决策](https://img.taocdn.com/s3/m/a6582b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1.png)
成本理论与生产决策在现代商业环境中,成本理论是企业制定生产策略和决策的重要基础。
成本理论旨在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和优化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实现更高的盈利和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一、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成本理论是研究企业生产成本的经济学理论。
它包括了许多概念和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1. 固定成本(Fixed Cost):在生产过程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费等。
2.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劳动力工资。
3.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
边际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除以单位产品的变动量。
二、成本理论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成本理论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基于成本的决策方法。
通过合理的成本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生产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以下是成本理论在生产决策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1. 成本分析与产品定价企业在制定产品定价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成本。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价格。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决定是否增加产量,以优化生产效益和盈利。
2. 生产规模与经济效益成本理论指出,企业的生产规模对其成本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在生产决策中,企业需要权衡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
如果扩大规模可以降低固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就应该考虑扩大规模;反之亦然。
3. 外包与自制决策对于某些产品或服务,企业需要决定是外包还是自制。
成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外包和自制的成本差异,并根据成本效益选择最佳方案。
通常情况下,如果外包成本低于自制成本,则外包更为合适;反之则应该自制。
4. 销售渠道与成本效益企业在选择销售渠道时,也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不同销售渠道的成本,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成90°凸出的折线 。 43
二、等成本曲线
• 1、定义
• 在企业成本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 果厂商把它的成本预算全部用来购买两种 要素,这两种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 迹就称为等成本曲线。
44
接上页
• 假设L、K: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的投入量
• 1)平移
如果两种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 K 厂商的成本支出增加, C0→ C2 ;厂商的成本支出减少, C0→ C1
。
如果厂商的预算成本支出保持不变
,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 C0→ C1 ;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下降,
C 1 C0 C2
厂商自有生产要素的开支。 • 隐含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13
例:小王“下海”明智吗? • 在“下海”的浪潮中,某服装公司处长
小王与夫人用自己的20万元资金以 及银行贷款办了一个服装厂。一年经 营结束时,会计拿来了收支报表。
14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设备折旧 • 厂房租金 • 原材料 • 电力等 • 工人工资 • 贷款利息 • 销售利润
。
10
短期和长期 • 短期 • 厂商只能通过调整生产中部分投入要素的
量来影响产量的时期就是短期。
• 长期 • 厂商能够通过调整生产中所有投入要素的
量来影响产量的时期就是长期。
11
三、成本和成本函数
• 1.会计成本
• 表示购买或生产某种物品过去和现在发生的 财务费用,一般要在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 因而被称为会计成本。
• PL、PK:劳动和资本的价格
• C:厂商的成本预算
• 则等成本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或:
C=PL·L+PK·K
K= -
· L+PL
PK
1
·C
PK
45
等成本曲线的几何表达:
横轴表示劳动量L
K
纵轴表示资本量K
等成本曲线C是一条直线 斜率:— PL PK
纵截距: C
0
PK
C
PK
反映了两种要素
的替代关系
29
2.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
• 边际产出的递减变动趋势,根源在于变动 投入要素的效率变化。
• 例证:三季稻不如两季稻 • 启示: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如何安排?
30
四、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Q
Ⅰ
第一个阶段:平均产量递增, 总产量也递增 ;
TP 第二个阶段:平均产量递减,
Ⅱ Ⅲ 总产量仍递增,但增速减慢;
• 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所 增加的产量。 MP = TP/ L
24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资本量( 劳动量(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K)
L)
TP) (AP) (MP)
递增 值
极
10
1
50
50
50
值
递增 极
10
2
150
75
100
递增
10
3
300
100
150
10
4
400
第三个阶段:边际产量为负, 总AP产量递减 。
L
0
4 8 MP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在生产的第二个阶段。 31
思考:
• 如何理解我国国企改革中提出的“ 减员增效”?
32
第三节 两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
• 一、长期生产函数 • 二、等产量曲线 • 三、等成本曲线 • 四、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33
一、长期生产函数
37
3、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 第一、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在曲线Q1上的所有要 K 素组合点,都能提供
完全相同的产量。
K↘
为了保持产量不变,
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
量,必须减少另一种
要素的投入量。
0
A A′
B C
L↗
Q2 D
Q1
L
38
•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 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 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 越大,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 量越小。
22
一、短期生产函数
• 1、短期生产函数 • 假设资本K是固定要素, • 劳动L是变动要素 • 则短期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 Q=f(L)
23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
• 总产量(TP):投入一定量的变动要素所 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 平均产量(AP):平均每单位变动要素所 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L
• Q=f(F1,F2,…,Fn) • 简化的生产函数为: • Q=f(L,K)
8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 学家道格拉斯根据美国制造业1899-1922 年雇佣劳动指数、固定资本指数和生产指数 的统计资料得到的一个经验型生产函数。
• Q=A·LaK1-a 指数函数 • 根据他们的测算,A=1.01,a=0.75 故 • Q = 1.01L0.75 K0.25
C PL
L
46
等成本曲线的经济意义:
①D点:厂商的既定预算 K
支出无法购买到的要素组 合,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
。
②C点:厂商在现有条件 下能够购买的要素组合, 但是存在资源的闲置。
AD CB
③ A、B点:厂商刚好用完
既定预算能够购买的要素组 0 合,反映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L
。
47
• 2.等成本曲线的运动
39
第三、等产量曲线之间不能相交
右图中,交点A同时处于两 条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上, K 表明A点的要素组合能提供 两种不同的产量水平。
二者相矛盾
一种确定的要素组合 只能提供一种产量
0
CB
A Q2 Q1
L
40
第四、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
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 K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
0
在水平距
100万元 94 万元 3万元 3万元 60万元 3万元 10 万元 15 万元 6 万元
15
• 正当小王看报表时,他的一个经济 学家朋友老李来了。老李看完报表 后说,我的算法与你的会计不同。 老李也列出了一份收支报表。
16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设备折旧
•
厂房租金
•
原材料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力等
•
工人工资
•
• (一)生产的定义 • 1、生产
• 生产是指厂商为了获得利益,把各种各样 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以提供产品或劳务 的活动。
• 从纯技术意义上讲,生产就是投入转化为 产出的过程。
7
(二)生产函数
•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厂商所 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与获得产 量之间的关系。
• 如果以Q代表产量,F1,F2…,Fn代表生产 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的 一般表达式为:
• 会计成本是对企业货币指出的历史记录,因 此又称历史成本。
• 2.经济成本
• 经济成本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一般是指 企业经营时所发生的明显成本和隐含成本。
12
接上页:
• 明显成本通常是由明确的契约关系所规定的 厂商必须进行现实支付的成本 。
• 明显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 隐含成本是不由契约关系规定而需要补偿的
• (一)生产者(厂商) • 1.定义
• 在经济学中一般把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基本 生产单位称作生产者,又称厂商或企业。
• 在经济学中通常假定厂商都是信息充分、 精于计算、富有理性的“经济人”,其目的 是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4
2.厂商分析的两个基本假定
• 第一、厂商面对的是完全竞争市场 • (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 • 第二、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追求目标 • (厂商追求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 假设资本K和劳动L都是变动要素 ,且按不同比例变动
• 则长期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 Q=f(L,K)
34
二、等产量曲线
• 1.定义 • 等产量曲线就是那些能够带来相同产
量的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各种数量组 合点的轨迹。
35
2、等产量曲线的几何表达
• L:劳动的投入量 • K:资本的投入量 • Q1、 Q2:等产量曲线
27
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这一经济学规律应注意几点:
• ①是经验性规律而不是普遍真理 • ②这一规律适用于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固
定不变的生产 • ③以技术不变为前提 • ④这一规律所揭示的是变动比例的生产
28
思考:
• 如何认识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预言?
• 在马尔萨斯看来,世界人口增加比例会大于食 物供给增加比例。因此,除非能够说服人们少 要孩子——马尔萨斯并不相信人口可以由此得 到控制——否则饥荒将在所难免。
离相等时
,垂直距
A 离越来越 短。
B
C
Q2
D
Q1
L 41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 定义:为了保持等产量水平,生产者增加 单位劳动量时所必须减少的资本数量,就 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计算:
△K
MRTS=|△L |
18
经济学把成本区分为可回收成本与沉没成本 • 可回收成本 • 可以通过出售或出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
以回收的成本。 • 沉没成本 • 已经支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19
例:小张应该去看球赛吗?
• 小张在星期一提前买了一张在星期六 进行的足球比赛票。星期六下起了大 雨,但足球比赛照常进行。小张并不 是铁杆球迷,不喜欢在外面淋雨看球 赛,但他觉得既然已经花钱买了票, 不去看球赛就是一种浪费,因而想勉 强动身。这是一个理智的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