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疗效评价 马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疗效评价马达

发表时间:2016-03-24T10:59:33.4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作者:马达[导读] 岳阳市中医医院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易出现营养风险,在接受综合治疗的同时,应加强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

岳阳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60例)及乙组(60例),甲组采用综合治疗+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乙组采用综合治疗+ EN,对两组患者营养情况进行监测,科学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8.33%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以重型患者为主;给予综合治疗+PN+EN,甲组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乙组的80.00%(P<0.05);甲组患者BMI、ALB、TP、Hb显著高于乙组(P<0.05)。结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易出现营养风险,在接受综合治疗的同时,应加强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嘱咐患者合理膳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综合治疗;营养风险;营养支持

溃疡性结肠炎(UC)是常见疾病,其发病期间伴有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存在一定的营养风险,可能导致不良结局,增加感染、死亡风险。因此加强UC患者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针对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析,科学评估其营养风险及临床营养支持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男性82例,女性38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3.42±10.32)岁;病程6个月~14年,平均病程(8.23±1.33)年;根据True-Love标准,轻型11例,中型18例,重型91例;病变范围:直肠炎12例,直乙状结肠炎15例,全结肠炎69例,左半结肠炎24例。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症状,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无结肠癌、严重感染者;了解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0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病变范围、营养状况等比较,均衡性较高(P>0.05)。

1.2 方法 1.

2.1营养状况评估

采用NRS2002法对全部UC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2],主要内容为:(1)原发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严重程度;(2)近3个月体质量变化;(3)BMI;(4)近7d膳食情况。评分<3表示不存在营养风险,≥3分表示存在营养风险。

1.2.2治疗方法

入院后均给予抗炎、调整肠道菌群等治疗,轻中度患者给予4g/d美沙拉嗪口服,若直肠和乙状结肠侵犯,可给予1枚柳氮磺胺吡啶栓剂,重度患者给予30~50mg/d醋酸泼尼龙治疗。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甲组给予EN+PN,乙组给予EN。在经口饮食摄入耐受时,给予EN,无法耐受EN,则给予全肠外营养(TPN),症状缓解后,逐渐减少PN,增加EN。PN法:每日给予1瓶人血白蛋白,每日1次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每日1次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给予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每日1~2支,持续给药7~10d,PN以静脉输注为主,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加入葡萄糖静输。EN法:部分肠外营养患者中部分有一定胃肠功能患者可进食少量流质食物,EN组患者可摄入同等物质,并给予1000ml/d瑞素,并补充鸡蛋、水果、蔬菜泥、牛奶、蔗糖等[3]。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个月。

1.3评价指标

参考UC疗效判定标准[4],其中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肠镜检查肠道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肠镜检查显示黏膜病变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肠镜检查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病例总数-无效例数)/病例总数×100%。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白蛋白(AL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

1.4统计学处理

详细收集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作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处理,前者通过(x±s)作数据表示,独立样本经t检验;后者采用(n%)描述数据,组间或组内数据比较经卡方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为差异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营养状况评估结果分析

本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70例(58.33%)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45.23±3.42)岁,其中轻型4例,中型8例,重型58例,重型患者显著多于轻型、中型(P<0.05)。

2.2治疗结果比较

甲组患者治愈15例,有效4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乙组患者治愈8例,有效40例,无效12例,治疗有效率为80.0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x²=10.2857,P=0.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BMI、ALB、

TP、Hb显著高于乙组(P<0.05),如表1。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好发于20~30岁青壮年群体。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和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免疫功能、遗传、宿主反应、心理、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临床多表现为腹痛、便血、消瘦、呕吐、里急后重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在UC发病期间,常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增加了营养风险,进而导致临床出现不良结局。本文采用NRS2002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其优点在于简单易行,可有效预测营养不良风险及变化[5]。

UC患者因肠道吸收障碍、摄入量不足、能量消耗丢失增加等,存在一定的营养风险,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还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预后较差。因此加强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在本组研究中,70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其中重型UC患者58例(82.86%),故重型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针对重型UC患者,因其一般情况差,进食后会加重症状,表现出腹泻、腹痛、发热、脓血便等,需以肠外营养为主,给予维生素、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静脉输注,可改善肠道功能。随着症状的缓解,可逐渐过渡至肠内营养,提高临床治疗效果[6]。轻中度UC患者可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合理膳食,可满足其营养需求。

本组结果显示,甲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5.00%,较乙组的80.00%显著提高,同时甲组患者BMI、ALB、TP、Hb等指标水平高于乙组,提示在给予UC患者综合治疗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给予PN+EN,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有效率,持续患者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莉.普外科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围术期营养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安徽医药,2015,21(4):808-810.

[2]郭晓鹤,张彩凤,朱艳丽等.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营养风险筛查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71-73.

[3]王艳梅,朱建华,李楠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及疗效评价[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3,25(6):342-344.

[4]王绣芳,李琴,易利霞等.肠内营养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09(11):1667-1668.

[5]张爽,梅俏,许建明等.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6):593-595.

[6]杨红伟,李新平.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4(z2):34-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