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液相传质过程与浓差极化
第4章电极过程
5. 反应产物生成新相,如生成气体、固相沉积层等,称
为新相生成步骤。或者,反应产物是可溶性的,产物 粒子自电极表面向溶液内部或液态电极内部迁移,称 为反应后的液相传质步骤。 对于电极过程需要注意的是:
a) 对—个具体的电极过程来说,并不一定包含所有上述
五个单元步骤,可能只包含其中的若干个。但是,任 何电极过程都必定包括(1),(3),(5)三个单元步骤。
• 所以,过电位虽然是表示电极极化程度的重要参数,
但一个过电位值只能表示出某一特定电流密度下电 极极化的程度,而无法反映出整个电流密度范围内 电极极化的规律。
• 为了完整而直观地表达出一个电极过程的极化性能,
通常需要通过实验测定过电位或电极电位随电流密 度变化的关系曲线。这种曲线就叫做极化曲线。
14
与电子运动速度的矛盾实质上决定于控制步骤速度与电 子运动速度的矛盾,电极极化的特征因而也取决于控制 步骤的动力学特征。所以,习惯上常按照控制步骤的不 同将电极的极化分成不同类型。根据电极过程的基本历 程,常见的极化类型是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32
浓差极化
• 所谓浓差极化是指单元步骤(1),即液相传质步骤
表了电极反应速度。19来自• 由此可知,稳态时的极化曲线实际上反映了电极
反应速度与电极电位(或过电位)之间的特征关系。
• 因此,在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中,测定电极过程
的极化曲线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方法。
20
• 极化度表示某一电流密度下电极极化程度变化的
趋势,因而反映了电极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
– 极化度越大,电极极化的倾向也越大,电极反应速 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电极电位的明显改变。或者 说,电极电位显著变化时,反应速度却变化甚微, 这表明电极过程不容易进行,受到的阻力比较大。
浓差极化
4.4. 球状电极的非稳态扩散
4.5 滴汞电极的扩散电流
4.5.1 滴汞电极的特征
4.5.2 依科维奇公式
4.5.3 极谱波
4.5.4 电容电流
4.5.5 极谱极大
4.6 浓差极化对不可逆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4.6.1 稳态下电极电位与电流密度的关系
4.6.2 恒电位下电流密度与时间的关系
第四章 浓差极化
§4.1 §4.2 §4.3 4.4 §4.5 §4.6
通电时电极附近的浓度变化 稳态扩散过程 浓差极化的动力学公式及极化曲线 非稳态扩散过程 滴汞电极上的扩散电流 混合步骤控制的电极过程动力学
4.1 通电时电极附近的浓度变化
4.1.1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
4.1.2 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
4.6.3 恒电流下电极电位与时间的关系
4.7 表面转化步骤不可逆条件下的扩散电 流
4.7.1 动力电流
4.7.2 催化电流
4.2 稳态扩散过程
4.2.1 理想状态下的稳态扩散
4.2.2 对流扩散
4.2.3 旋转圆盘电极
4.2.4 电迁传质的影响
4.3 浓差极化公式和极化曲线
4.4 非稳态扩散过程
4.4.1 平面电极的非稳态扩散 1) 完全浓度极化
2) 恒电位极化
3) 恒电流极化
大学电化学第四章-1
若 cM ' 50cM ,则括号中第二项最多只占1%,略去后得到
I nFDM
26
电
对流
极
扩散 反应粒子 对流 电迁 远离电极表面 (对流区)
8
扩散 电迁 电极表面 附近液层 (扩散区)
表 面
二、稳态扩散和非稳态扩散
电极反应开始进行后,必然引起电极表面附近液层 中反应粒子的浓度变化,破坏了反应前浓度均匀分布的 平衡状态 ,随着电极表面液层中出现的浓度差 , 同时发 生了扩散传质过程 .在电极反应的初始阶段 , 指向电极 表面的扩散传质不足以完全补偿电极反应所引起的反 应粒子的消耗,这时浓度极化处在发展阶段,即电极表 面液层中浓度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也越 来越广。习惯上将这种扩散过程的初始发展阶段称为 “非稳态阶段”或“暂态阶段”。
20
旋转圆盘电极原理 冲击点在原点
y0
圆盘上各点的切向速度 u0 r y
Di1/ 3v1/ 6 y1/ 2u01/ 2 Di1/ 3v1/ 6 1/ 2
与y无关
对于含有大量局外电解质的电解质溶液,可将旋转圆盘 电极的扩散层厚度表示如下:
1.62Di1/ 3v1/ 6 1/ 2
10
4.2 稳态扩散过程
一、理想稳态扩散体系
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截然划分扩散和对流这两种过程的 作用范围。为了便于单独研究扩散传质的规律,设计一种理 想的情况,并假设溶液中存在大量惰性电解质,因而可以忽 视电迁传质作用。
11
达到稳态后毛细管内的深度梯度可表示为
dci ci ( x l ) ci ( x 0) ci0 cis dx l l
DM ( dcM I 0 ) ExuM cM dx nF
浓差极化
浓差极化:1.在膜分离过程中,料液中的溶剂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膜,溶质被截留,于是在膜与本体溶液界面区域浓度越来越高;2.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溶质由膜面向本体液液扩散,形成边界层,使流体阻力与局部渗透压增加,从而导致溶剂通量下降;3.当溶剂向膜面流动时,引起溶质向膜面流动速度与浓度梯度使溶质向本体溶液扩散速度达到平衡时,在膜面附近存在着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区域、浓度极化边界层浓度极化不可干预、可逆转,膜污染不可逆膜污染:在膜过滤过程中,由于浓度差极化、大颗粒溶质的吸附和吸附层的聚合三种情况下,所导致的膜的通透流量与分离特性发生不可逆现象膜污染特点:膜通透量减少,透过膜的压力和膜两侧压力差减小,分离物的截留率减小浓差极化:是指在超滤过程中,由于水透过膜,因而在膜表面的溶质浓度增高形成梯度,在梯度作用下,溶质与水以相反方向扩散,在达到平衡状态时,膜表面形成一溶质浓度分布的边界层,它对水的透过起阻碍作用浓度极化的危害:1.使膜表面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增加,减小传质驱动力;当膜表面溶质浓度达到其饱和浓度时,便会在膜表面形成沉淀或凝胶层,增加透过阻力膜的分类按孔径大小:除菌,微滤膜;蛋白质,超滤膜;离子,纳滤膜、反渗透膜改善膜污染的方法:预防和控制膜污染1.预处理法,预先去除使膜性能发生变化的因素;2.采取错流操作并增加流器2.控制溶液温度、流速、流动状态、压力等 4.膜组件的清洗膜操作方式:死端操作,错流操作膜分离技术: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的混合物在通过分离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其实质是物质透过或被截留于膜的过程,类似于筛分过程,即依据膜孔径大小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特点:物质在膜分离过程中不发生相变;具有浓缩和纯化双重功效,选择性较高;常温下进行,由压力驱动,特别适合热敏物质;分离装置简单,操作容易中性盐盐析法:蛋白质溶液加入中性盐后会压缩双电层,降低电位,即中性盐既会使蛋白质脱水,又会中和蛋白质所带的负电荷,使颗粒间的相互排斥力失去,而在布朗运动的互相碰撞下,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凝聚物而沉淀析出β分级盐析法: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及温度,达到沉淀的目的Ks分级盐析法:在一定的 pH 值及温度条件下,改变盐的浓度(即离子强度)达到沉淀的目的盐析原理:1.蛋白质本身的稳定性;2.当中性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和双电层,使变性失去排斥力,聚集而沉淀细胞破碎的方法:化学破碎、物理破碎、机械破碎、酶解破碎固体剪切方法、液体剪切法、超声波法、其他;非机械法(酶法溶胞、化学法、物理法、其他)低速离心,一般用离心速度,转速5000r/min高速离心(超速离心),以相对离心力表示g=颗粒所受离心力/地心引力悬浮法预处理的方法:加热法、调节悬浮液的pH值、凝聚和絮凝、加入反应剂凝聚:指在投加的化学物质作用下,胶体脱稳并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块状凝聚体的过程。
电化学原理第四章
有电阻量纲,有时也称作 反应电阻
d d
di di
阳极极化 阴极极化
不锈钢在硫酸中的极化曲线
极化度反映了某一密度下电极极化程度变化的趋势,因而反 映了电极过程进行的难易度,极化度越大,电极极化倾向越 大,电极过程不易进行,受到阻力大,反之,极化度小,电 极反应易进行。
19:16:42
(1) 液相传质 Ag(CN)32-(溶液深处)→ Ag(CN)32-
(电极表面附近) (2)前置转化
Ag(CN)32- → Ag(CN)2-+ CN(3)电子转移(电化学反应)
Ag(CN)22- + e → Ag (吸附态) +2 CN(4)生成新相或液相传质
Ag (吸附态) → Ag(结晶态) 2 CN-(电极表面附近)→2 CN(溶液深处)
19:16:42
把控制整个电极过程速度的 单元步骤(最慢步骤)称电 极过程速度控制步骤,也可 简称控制步骤.
19:16:42
电极过程中各单元步骤的快、慢是相对的,改变电极条件, 可能使控制反应的单元步骤发生变化。 当两反应活化能差小于4KJ/mol时,若两反应速度都很慢, 则可能同时成为控制步骤,在发生控制转化过程中,也将有 新、旧控制步骤均起作用的过渡阶段,称为混合控制。此时 电极过程非常复杂,但其中仍有一个起主要作用。 由于控制步骤决定整个电极过程的速度,电极极化的特征也 决定于控制步骤的动力学特征,一般按控制步骤的不同将电 极的极化分成不同类型,常见的是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19:16:42
§4.3 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和速度控制步骤
一、电极过程的基本历程 电极过程是一系列性质不同的单元步骤串联组成的复杂过程 ,大致由下列几步串联而成。
电化学原理-第四章-电极过程概述
其函数关系为
j f
恒电位法测量见图4-3
1、恒电位法测量极化曲线采用的是三电极体系, 即研究电极、辅
助电极和参比电极, 其中辅助电极的作用是(
),
参比电极的作用是(
)。
⑶恒电流法和恒电位法测量的区别
f j
j f
看是否都是单值函数
2、稳态法和暂态法
按照电极过程是否与时间因素有关,又可将测量方法分为稳态 法和暂态法。
c平
原电池
极化图
a平
0
i
a平
电解池
极化图
c平
0
i
优点:极化图可直观的反应电池端电压随电流密度的变化规律 缺点:极化图只能反映出因电极极化而引起的端电压变化,反映不 出溶液欧姆电压降的影响。
原电池端电压与超电压关系:
电解池端电压与超电压关系:
1、当电池的端电压小于电池电动势,则表示电池正在 ( )。
对电子传递与电极反应这一对矛盾,也有两种特殊的极端 情况
理想极化电极 电极上不发生电极反应的电极。 V反 0 不存在去极化作用,流入电极的电荷全都在电极表面不断地积累,
只起到改变电极电位。例如:滴汞电极
理想不极化电极
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几乎不变化,即电极不出现极化现象的 电极。V反很大 以致于去极化与极化作用接近于平衡。例如:甘汞电极
电化学动力学的核心是电极过程动力学,我们从本章起介绍电 极过程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并注意到整个电化学体系中各过程之间 的相互影响。
4.1电极的极化现象
4.1.1什么是电极的极化 1、定义:
如果电极上有电流通过时,电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状态。电极电 位将因此而偏离平衡电位。这种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 位的现象叫做电极的极化。
电化学原理-第四章-电极过程概述
c 平 c
阳极极化时,
a a 平
⑵极化值
实际遇到的电极体系,在没有电流通过时,并不都 是可逆电极。在电流为零时,测得的电极电位可能是可 逆电极的平衡电应,也可能是不可逆电极的稳定电位。 因而,又往往把电极在没有电流通过时的电位统称为静 止电位。把有电流通过时的电极电位(极化电位)与静止 电位的差值称为极化值。
为此,对一个具体的电极过程.可以考虑按照以下四个
方面去进行研究。
1.
弄清电极反应的历程。也就是整个电极反应过程包括哪 些单元岁骤,这些单元步骤是以什么方式(串联还是并 联)组合的,及其组合顺序。
2.
找出电极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混和控制时,可以不只
有一个控制步骤。
3.
测定控制步骤的动力学参数。当电极过程处于稳态时,
化学反应(电池反应)过程至少包含阳极反应过程、 阴极反应过程和反应物质在溶液中的传递过程(液 相传质过程)等三部分。
ce
c
a
阴极:cathode
c
a
阳极:anode
ae
电极的极化:有电流通过电极 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 或稳定电位)的现象。 阴极极化:电极电位偏离平衡 电位向负移 阳极极化:电极电位偏离平衡 电位向正移 过电位:在一定电位下,电极 电位与平衡电位的差值
j净 j j逆
* *
* 为控制步骤的逆向反应绝对速度。由上式可知 式中 j逆
j净 j*逆
其它非控制步骤,比如电子转移步骤的绝对反应
速度为
(还原反应)和 j (氧化反应),由于 j 和 j 均比 j* 大得多,所以也比 j净 大得多。然而,对于
j
电化学chapter4_液相传质与浓差极化
正离子在电极上氧化、负离子在电极上还原,电迁作用相反;
26
惰性电解质的作用:
假设溶液中除MA外,存在大量惰性电解质M’A,则稳态下应有:
-DM(dcM/dx)+Exu0McM= - υMI/nF -DM’(dcM’/dx)+Exu0M’ cM’= 0 -DA(dcA/dx)-Exu0AcA= 0 根据cM+cM’=cA, cM’ » cM, DM≈DM’≈DA, u0M≈u0M’≈u0A
12
理想情况下的稳态过程
13
◆扩散流量:
x,扩=-D(dC/ dx)
◆稳态扩散电流密度: I=-nF x,扩= nFD(dC/ dx)X=0 =nFD( C0-CS)/ ◆完全浓差极化: CS 0
极限扩散电流密度:
Id=nFDC0/
14
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传质过程
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为“对流扩散”;
因此,整个圆盘电极表面各点的扩散层厚度相同,扩散电流密度均一。
17
f
-vy
稳态下,三个坐标方向对流效应总和等于扩散 流失效应的总和。据此,可以得到扩散层有效厚 度表达式:
vf
vr
r
0
δi = 1.61 Di1/3ω-1/2υ1/6 I = 0.62 nF Di2/3 ω1/2 υ-1/6 (Ci0-CiS) Id = 0.62 nF Di2/3 ω1/2 υ-1/6 Ci0
0 C0 C0s
I d nFD0
0 C0
0 C0s C0 (1
0
I ) Id
(2)
(2)代入(1)中:
RT I RT I 0 0’ RT 0 In[C0 (1 )] 平 InC0 In 1 nF Id nF nF Id 0’ RT 0 当I 0时,平 平 InC0 nF RT I 平 In 1 nF I d
液相传质过程与浓差极化
Di
(
dci dx
)
Jd,i:i离子的扩散流量( mol·m-2·s-1 ); Di: i离子的扩散系数(m2·s-1); dci/dx:i离子在x轴方向的浓度梯度; “-”:表示扩散传质的方向与浓度增加的方向相反。
4.2.2 三种液相传质的比较
(1)传质推动力 电迁移 电场力
对流
重力差(自然对流) 外力(强制对流)
“活化过电位活化”是电极活化极化程度的度量。 活化 = - 平衡
4.1.1 极化的原因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1)极化曲线 流过电极的电流密度(或电流)
与电极过电位(或电极电位)的关系 曲线,称为“极化曲线”。即: -i 曲 线或-I曲线。一般y轴为电位 (、 ),x轴为电流的常用对数 (lgi、lgI)。
化曲线”的测量。 “稳态”指电极过程的反应速率不随时间而变
化,即在某一电位下,电流密度保持稳定。由这样 的一系列的稳定的电流、电位值绘出的极化曲线才 是“稳态极化曲线”。
测量方法包括:恒电位法与恒电流法。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a) 恒电位法 也叫控制电位法,控制电极电位在一系列的值下
(1、 2、…)恒定,同时测量相对应的稳定的极 化电流(I1、I2、…),绘制成极化曲线。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极化曲线在电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 论与实际价值。从极化曲线可以判断:不同 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电 位变化趋势、极化的类型、控制过程、计算 控制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等等。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2)极化曲线的测量方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极化曲线测量,是指“稳态极
主要仪器为恒电位仪,可采用手动法测量和自 动测量。目前一般均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测量方 法。
大学电化学第四章-2
erf ( )
2
y e dy
2
0
曲线起始处的斜率为
(
derf ( ) 2 ) 0 d
18
浓度分布曲线 电 极 表 面 液 层 中任一瞬 间反应粒子( O )的浓度分 布符合误差函数,其中与 x 相当。
2 DO t
0 cO ( x, t ) cO erf (
1
ci J i Di x x x dx
2
(ci ) x x dx
c (ci ) x i dx x
ci ci J i Di dx x x x x x
d ci c , , 与t无关 稳态: i dx
12
一、Fick第二定律
电极面积很大S
假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液面,满足
1 2 x
等浓度面 对流、电迁可忽略
通过液面1的扩散粒子浓度为c 通过液面2的扩散粒子浓度为c
c dx x
dx
c J i Di i x x x
s 0 s cO x, t cO (cO cO )erf (
x ) 2 DOt
若采用“完全浓差极化”的边界条件,则有 cO (0, t ) 0
0 cO ( x, t ) cO erf (
x 2 DO t
)
上述二式中的erf代表误差函数,它是一个积分,其定义为
erf ( ) 2 e
20
恒电位条件的非稳态扩散电流
有效 Dt
c0 I d nFD Dt
ci ci I nFDi Dt
0 s
t
0, I
第四章 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ppt课件
)
(4.8)
将(4.7)代入(4.6)
cis
c(i0 1
j jd
)
(4.9)
编辑版pppt
19
二、真实条件下的稳态扩散
真实条件:扩散受对流过程影响,称为对 流扩散,此时扩散区与对流区重叠没有 明确分界。
1、电极表面附近的液流现象及传质作用 2、扩散层的有效厚度 3、对流扩散的动力学规律
编辑版pppt
编辑版pppt
33
1、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迁移现象
正负离子\电极影响不同
• Ag 电迁移作用和扩散 作用叠加。
• 电迁移作用和扩散
NO
3
作用抵消。
编辑版pppt
34
2、电迁移对扩散电流的影响(1)
离子淌度
Ag
电迁流量:J,电迁 cuE扩散流量:J,扩散 D
dc dx
NO
3电迁流量:J,电迁 cuE扩散流量:J,扩散 D
编辑版pppt
29
1、旋转圆盘电极表面液层的扩散条件
导线
y0
由
D i1/3
y u 1/6 1/2 1/2 0
n0
知 y1/2
u01/2
而旋转圆盘电极上各点的切向速度:
u0 2n0y
所以: u0 1/2y1/2 ( 2n0) 1/2常数
y 有: Di1/3 1/6•常数
即:旋转圆盘电极上各点的扩散层厚
jdnF ici0D 0.6n 2F 2/3D 1/6
c 1/20 i
(4.19)
编辑版pppt
31
3、旋转圆环-圆盘电极(RRDE)
控制盘电极和环电极之间 的电位差,研究电极过 程的中间产物。
编辑版pppt
现代电化学-第4章电极过程与液相传质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方法 控制电流法(恒电流法)
按控制信号分
控制电位法(恒电位法)
• 按电极过程是否与时间因素有关,又可将测量方 法分为稳态法和暂态法。 • 稳态法是测量电极过程达到稳定状态后的电流密 度与电极电位的关系。此时的电流密度与电极电 位不随时间改变,外电流就代表电极反应速度。 • 暂态法是测量电极过程未达到稳态时的电流密度 与电极电位的变化规律,包含着时间因素对电极 过程的影响。
一维线性通式如果除电化学势梯度之外溶液也在运动即溶液的一个单通式将电化学势的表达式带入5并假设anernstplanck方程描述液相传质的基本方程扩散的贡献迁移的贡献对流的贡献扩散电流与浓度梯度间关系迁移电流与电势梯度间关系11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取决于电场的力向及电活性物质携带的电荷的正负支持电解质与迁移离子j迁移数t
• 稳定电位就是平衡电位,不稳定的电位就是 不平衡的单位。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4章 电极过程与液相传质
4.1 极化曲线
Zn在0.38M氰化镀锌溶 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
• 极化曲线:过电位 (过电极电位)随电 流密度变化的关系曲 线。 • 极化度:极化曲线上 某一点的斜率。
Pt
Pt
E
E C a IR
E超
V
R反应
I
c平- c
R溶液
I
a平+ a
IR
V
23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 阴极(+)→负移 阳极(-)→正移 E>V 电解池 阳极(+) →正移 阴极(-) →负移 E<V
大学电化学第四章-3
x 4 DOt 处, cO cO0
(ci x
)x0
ci0 exp( x2 )
Dit
4Dit
ci0
Dit
可以粗略地认为,其中出现了浓差极化的扩散层的“总厚度”约 4
为
DOt5
➢ t 有效
有效
cO0
(
cO x
)
x
0
DOt
单靠扩散无法建立稳态
(0,
t
)
cO0
[1
(t
O
)1/
2
]
I0
nF
K
*
cO0
1
t
O
1/
2
exp(nF
RT
c )
(t )
RT
nF
ln
I0 nFK * cO0
RT
nF
ln
1/ 2 O
1/ 2 O
t1/
2
➢ (t) 电化学 浓差
11
nF 2 DR 2
11
cO 0,t 0
时,t
1 2
cO0
nF 2 DO2
2I
1 2
在恒电流极化条件下使电极表面反应粒子浓度降为 零所需要的时间——过渡时间
1
cO
0, t
cO0
(1
t
2 1
)
2
cR
0, t
cR0
DO 12t
DR 12
1 2 1 2
cO0
电化学chapter4_液相传质与浓差极化讲解
扩散传质步骤控制时的稳态极化曲线形式 唯一净反应: 扩散传质步骤是唯一的慢步骤,且溶液中存在大量惰性电解质
—标准平衡电势
20
分三种情况分析:O ne R
1)反应开始时R不存在,反应后生成的R可溶 (Fe3 e Fe2 )
C
0 R
0
平0’
RT nF
In
C0s CRs
I ≈nFDM(1+1/2 cM/ cM’) dcM/dx 若cM’ ≥50cM, 则第二项最多占1%,那么:
I ≈nFDMdcM/dx 表明: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可忽略电迁作用
27
静止液体中平面电极上的非稳态扩散过程
静止液体—表面液层中对流可以忽略的场合
瞬间扩散电流:I (t) = nFDi (dCi/ dx)X=0,t
处理非稳态扩散传质,一般从Fick第二定律出发:
( Ci t
)扩
Di
(
2Ci x2
)
解二阶偏微分方程,需要确定初始条件和两个边界条件:
1、初始条件:ci(x,0) = ci0 2、边界条件: (1)、 ci(∞,t) = ci0
(2)、x=0处的具体极化条件
28
A、恒电势极化时的非稳态扩散过程(电势阶跃法)
26
惰性电解质的作用:
假设溶液中除MA外,存在大量惰性电解质M’A,则稳态下应有:
-DM(dcM/dx)+Exu0McM= - υMI/nF -DM’(dcM’/dx)+Exu0M’ cM’= 0
-DA(dcA/dx)-Exu0AcA= 0
根据cM+cM’=cA, cM’ »cM, DM≈DM’≈DA, u0M≈u0M’≈u0A
电化学原理-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
对流传质的推动力,对于自然对流来说是由于密度差 或温度差的存在,其实质是溶液的不同部分存在着重 力差; 强制对流推动力是搅拌外力。
扩散传质的推动力是由于存在着浓度差,或者说是由 于存在着浓度梯度,其实质是由于溶液中的不同部位 存在着化学位梯度。
(2)从所传输的物质粒子的情况来看:
电迁移所传输的物质只能是带电粒子,即是电解质溶 液中的阴离子或阳离子。
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扩散层的厚度为10-3-10-2cm,从宏观 来看,非常接近于电极表面,根据流体力学可知,在如此 靠近电极表面的流层中,液体对流的速度很小,越靠近电 极表面,对流速度越小。因此在这个区域对流传质的作用 很小。
当溶液中含有大量局外电解质时,反应离子的迁移数很小。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传质作用时,反应粒子的电迁移传质作 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说扩散传质是扩散层中的主 要传质方式。在许多实际的电化学体系中,电解质溶液中 往往都含有大量的局外电解质。 因此,在考虑扩散层中的传质作用时,往往只考虑扩散作 用,通常所说的电极表面附近的液层,也主要指的是扩散 层。以后凡不加特殊说明时,都是按这种思路来处理问题。 在稳态扩散层内存在着浓度梯度,若表面反应粒子浓度 为 ,溶液本体中的反应粒子浓度为 ,扩散层厚度为δ, 0 Cs 则浓度梯度为 。 C
在电极反应的初期,由于反应粒子浓度变化不太大,浓度 梯度较小,向电极表面扩散过来的反应粒子的数量远远少
于电极反应所消耗的数量,而且扩散所发生的范围主要在
离电极表面较近的区域内;
随着电极反应的不断进行,由于扩散过来的反应粒子的 数量远小于电极反应的消耗量,因此使浓度梯度加大, 同时发生浓度差的范围也不断扩展,这时,在发生扩散 的液层(可称作扩散层)中,反应粒子的浓度随着时间 的不同和距电极表面的距离不同而不断的变化,如图 5.1所示。
电化学chapter4_液相传质与浓差极化
0
0
I d ,c nFD0
0 C0
0
代入( 1)中 C0s
( I d ,c I ) 0 nFD0 ( I I d ,a ) R nFDR
I d ,a nFDR 代入
0’ 平
0 CR
R
s 代入( 1)中 C R
RT 0 DR RT ( I d ,c I ) In In nF R D0 nF ( I I d ,a ) RT 0 DR 时, 1/ 2 (半波电势) In nF R D0
处理非稳态扩散传质,一般从Fick第二定律出发:
Ci 2Ci ( )扩 Di ( 2 ) t x
解二阶偏微分方程,需要确定初始条件和两个边界条件: 1、初始条件:ci(x,0) = ci0
2、边界条件: (1)、 ci(∞,t) = ci0
(2)、x=0处的具体极化条件
28
A、恒电势极化时的非稳态扩散过程(电势阶跃法)
高效电化学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反应等…… 2、电化学反应步骤进行比较慢的电极反应,增大极化,可大大加 快电子交换步骤的进行速度,液相传质此时又可能成为控制步骤。 限制了一些电化学装置(食盐电解槽、化学电源等)的反应能力。
5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
1、对流:溶液中物质的粒子随流动着的液体一起运动,液体与粒子 之间无相对运动。 造成对流的原因: (1)、浓度差、温度差 密度不均一 对运动——“自然对流”; 重力不平衡而发生相
处, ci≈ci0。即扩散层总厚度;
任一瞬间扩散层有效厚度: δ= C0/(dC/ dx)X=0=
电极表面液层中反应粒子的暂态浓度分布曲线
29
任一瞬间的非稳态扩散电流(Cottrell公式): Id(t)= nFDiCi0/(dCi/ dx)X=0 = nFCi0 若ci s≠0, 则I(t)=nF(Ci0-C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1 极化的原因
此时,由于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过程为快 步骤,仍可认为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依 旧可以用能斯特方程来解释浓差极化产生的 本质。
“浓差过电位η浓差”是电极浓差极化程度
的度量。
4.1.1 极化的原因
(2)活化极化(电化学极化)
在有限电流通过电极时,由于电化学反应进行的迟缓
而造成电极上带电程度与可逆状态下不同,从而导致电极 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现象,叫做“活化极化”。
经典恒电流法原理
采用直流电源V、限流电阻R、直流电流表A与电解池串联, 构成测量回路,r为电解池内阻。
I V V Rr R
(R>>r)
经典恒电流方法原理图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c) 恒电流法与恒电位法的区别 当极化曲线上,电流与电位为一一对应关系时,两种方
法没有区别,采用两种方法测得的极化曲线是相同的。 当一个电流值下对应有多个电位时,就不能采用恒电流
ci:为i离子的浓度,单位(mol·m-3); Jc,i:粒子i在单位时间、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单
位截面积上流过的量,单位(mol·m-2·s-1)
4.2.1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
(2) 电迁移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引起的带电粒子迁移。电迁移作用引起的传 质速度为Je,i。
“+” 表示阳离子 “-” 表示阴离子 Je,i:i离子的电迁移量(mol·cm-2·s-1); ci: i离子的浓度(mol·cm-3); i: i离子的电迁移速度(cm·s-1); ui: i离子的淌度(cm2·s-1·V-1),单位电场强度下离子运动速度; E: 电场强度(V·cm-1);
(3)传质发生的区域 电极表面附近
的液层可以分 为双电层区、 扩散层区、对 流区。
电极表面附近液层结构示意图
4.2.2 三种液相传质的比较
双电层区:厚度为d(溶液不太稀时,约 10-910-8m)浓度分布只受双电层电场的影响。 扩散层区:x1-x2,厚度(10-5 10-4m),主 要为电迁与扩散。 对流区:x2以外的区域,此区域只存在对流作 用,浓度与本体一致。
此时液体与离子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这种传质方式 叫对流。包括:自然对流(温度差、密度差等), 强制对流(搅拌等)。
对流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到达电极表面的粒子 数目。采用对流流量Jc,i来描述溶液中i离子的对流 传质速度。
4.2.1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
x:与电极表面垂直方向上的液体的流速, 单位(m·s-1);
所以有:
用I表示扩散电流密度,习惯上以还原电流密度为正值,则电流 方向X轴方向相反,有:
4.3.2 理想情况下的稳态传质过程
显然,当Cis=0时,I达到最大值,这时达到“完全浓差极 化”,得到“稳态极限扩散电流密度Id”。
理想稳态扩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 近液层中反应离子浓度分布示意图
4.3.3 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
此时,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过程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活化过电位活化”是电极活化极化程度的度量。 活化 = - 平衡
4.1.1 极化的原因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1)极化曲线 流过电极的电流密度(或电流)
与电极过电位(或电极电位)的关系 曲线,称为“极化曲线”。即: -i曲 线或-I曲线。一般y轴为电位 (、 ),x轴为电流的常用对数 (lgi、lgI)。
大多数实际情况下,电极附近液层中的传质过 程一般同时存在扩散和对流的影响,因而常称实际 情况下的稳态扩散为“对流扩散”。
这时采用了近似的处理方法,提出了“扩散层的
有效厚度”——有效。于是有:
4.3.3 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
电极表面附近液层中反应 离子浓度实际分布示意图
4.3.3 实际情况下的稳态扩散
(2)稳态阶段 当出现浓度梯度的范围延伸到距离电极表面较
远的区域时,由于较强的对流传质过程的出现, 反应离子的传质速度已可以完全弥补由于电极反 应引起的消耗。
此时,电极表面附近液层中的浓度梯度仍然存 在,但不在发展,称为“稳态扩散阶段”。
4.3.1 稳态扩散过程与非稳态扩散过程
一般由于反应离子的不断消耗,溶液中 其浓度(c0)将不断减小。只有(1)反应 离子能得到不断补充;(2)反应速度很小 或反应时间不长;这样可以忽略溶液中离子 浓度的变化,近似认为存在稳态扩散。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极化曲线在电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 论与实际价值。从极化曲线可以判断:不同 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电 位变化趋势、极化的类型、控制过程、计算 控制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等等。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2)极化曲线的测量方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极化曲线测量,是指“稳态极
4.2.2 三种液相传质的比较
(1)传质推动力 电迁移 电场力
对流
重力差(自然对流) 外力(强制对流)
扩散
浓度梯度 (本质是存在化学位梯度)
4.2.2 三种液相传质的比较
(2) 传质物质性质
电迁移
带电离子
与溶剂
之间存
在相对
扩散
离子、分子、其它形式微粒 运动
对流
溶质与溶剂,二者一起运动
4.2.2 三种液相传质的比较
所以极化曲线方程为:
可以看成仅与电极反应性质 有关而与浓度无关的常数!
4.4.1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
4.4.2 浓差极化的特点
(1)动力学公式为:
以对lg(1-I/Id)或lg[(Id-I)/I]作图,可得一条直 线,其斜率值为2.3RT/nF,可求出参加反应 的电子数n。
4.4.2 浓差极化的特点
4.2.1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
(3)扩散 当溶液中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即在不同区
域内某组分的浓度不同时,该组分将自发的从高 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这种液相传质运动 叫扩散。
稳态扩散时,即扩散区域内各点浓度不随时 间而变化,这种可用Fick第一定律计算扩散速度。
4.2.1 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
Jd,i:i离子的扩散流量( mol·m-2·s-1 ); Di: i离子的扩散系数(m2·s-1); dci/dx:i离子在x轴方向的浓度梯度; “-”:表示扩散传质的方向与浓度增加的方向相反。
第四章 液相传质过程与浓差 极化
4.1 极化曲线 4.2 液相传质方式与基本方程 4.3 平面电极上的稳态扩散传质过程 4.4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
4.1 极化曲线
4.1.1 极化的原因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4.1.1 极化的原因
(1)浓差极化
在有限电流通过电极时,因离子传质过程的迟 缓性而导致电极表面附近离子浓度与本体溶液中 不同,从而使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电极电位的现 象,叫做浓差极化。
4.4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
4.4.1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 4.4.2 浓差极化的特点
4.4.1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
在消除电迁移的影响条件下,分析阴极反应的浓 差极化动力学方程。对于氧化还原反应:
O + ne- R
氧化态物质, 即反应粒子
参加反应 的电子数
还原态物质, 即反应产物
4.4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
(2) 当电极极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不随电位变化的 极限扩散电流,极化曲线上出现平台。
(3) I和Id与扩散层厚度成反比,所以可以通过加强搅 拌使I和Id增加。
(4) 当I=0.5Id 时= 1/2,此半波电位在一定条件下可 视为常数。
(5) 反应活化能低,反应速度的温度系数较小,Id的温 度系数在2%/K以内。 根据以上特点就可以判断电极过程是否受浓差 极化过程控制。
化曲线”的测量。 “稳态”指电极过程的反应速率不随时间而变
化,即在某一电位下,电流密度保持稳定。由这样 的一系列的稳定的电流、电位值绘出的极化曲线才 是“稳态极化曲线”。
测量方法包括:恒电位法与恒电流法。
4.1.2 极化曲线的测量
a) 恒电位法 也叫控制电位法,控制电极电位在一系列的值下
(1、 2、…)恒定,同时测量相对应的稳定的极 化电流(I1、I2、…),绘制成极化曲线。
4.2.3 液相传质的基本方程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在液相中存在三种传 质方式,总的流量是三者流量之和:
上式为平面电极系统的一维(x方向)“液相传质 基本方程式”。通过具体情况或规定一些条件可 使上述方程进一步简化。
4.2.3 液相传质的基本方程
(1)在离电极表面较远的区域,对流速度 比电迁和扩散速度大几个数量级,故可以只 考虑对流。 (2)在电极表面附近液层,对流可以忽略, 仅有电迁和扩散。当局外(惰性)电解质浓 度高时,电迁可以忽略,可只考虑扩散过程。
(1)当反应产物R为独立相(不溶)时
这时R的表面活度为1,故有: 通电前
有电流通过时
求出COS即 可计算出极 化电位!
根据前面稳态 扩散的公式:
4.4.1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
上述两式给出了极化电流密度I与电极电位(极化电位)的 数学关系,实际上就是极化曲线方程。
4.4.1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
以对lg(1-I/Id)作图,可 得一直线,其斜率值为 2.3RT/nF,可求出参加反应 的电子数n。
由于扩散传质步骤为速度控制步骤,因此可以认为 电子转移步骤进行的很快,当电流通过时,其平衡状态 基本未遭破坏,其电极电位仍能用“能斯特方程”表示。
cOs,cRs:表面浓度; γO,γR:活度系数;
若假定γO、γR不随浓度而变化,则通电之前电极的平 衡电极电位为:
cO0,cR0:本体浓度;
4.4.1 浓差极化动力学方程
例题:
电极反应,O + e- → R,假设反应产物不溶,电极 反应速度受液相扩散步骤控制。已知Co0=1mol/L, Do=10-5cm2/s,
测得- 平 = -58 mV (20 oC) 。 求 (1)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