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后反思说课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这些消费习惯的改变,加上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这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生活垃圾增多,浪费粮食等。
浪费问题将对环境、社会等带来重大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二、目的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校园里的浪费现象问题,同时提出改善建议和对策,以引导学生做到勤俭节约、避免浪费并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价值观。
三、步骤1.制定调研计划要想深入了解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首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 食堂浪费:统计每天的回收垃圾和剩余食物情况,分析其中的浪费原因; - 宿舍电费浪费:通过抄表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们的用电情况与习惯,分析浪费主要原因; - 图书印刷浪费:了解学生们对纸张的使用频率和方法,以及对图书打印的需求情况,分析超量印刷的具体原因。
2.开展调研工作在制定好调研计划后,下一步就是具体的实践操作。
我们可以组织小组分别负责食堂浪费、宿舍电费浪费和图书印刷浪费的调查工作。
在调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问卷设计:设计针对不同方面的问卷,清晰明了,让受访者快速理解和回答; - 实地观察:现场观察食堂的餐桌和食物垃圾情况,了解宿舍内的电器使用情况,调查图书室印刷和纸张使用情况等;- 统计分析: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分析浪费现象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3.总结评估根据调研结果,对学校内的浪费现象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估,获得结论后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四、效果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深刻了解到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养成了避免浪费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同时,该实践活动也为这些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社会学科的机会,培养了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三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垃圾分类:实施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02
绿色出行:提倡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绿色饮食:推广健康饮食,减少食物浪费
环保教育: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05
绿色科研:开展绿色科研项目,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06
总结与反思
04
实践成果
01
调查发现:校园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包括食物、水电、学生的节约意识
02
定期检查和监督,确保节约计划的实施
03
鼓励学生参与节约行动,如开展废品回收、节能减排等活动
04
实施监督机制
03
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浪费现象
04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师生举报浪费现象
01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校园浪费现象
制定详细的监督制度,明确监督范围和职责
02
05
对浪费现象进行曝光和处理,形成警示作用
0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节约意识
实践案例
03
校园节能减排活动
01
开展节能减排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02
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如关闭无人教室的电灯、空调等
03
鼓励学生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
04
开展节能减排比赛,如节能减排创意大赛等
05
设立节能减排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开展节能减排项目
持续改进方向
0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
02
优化校园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03
鼓励学生参与,共同制定节约措施
04
定期检查评估,确保持续改进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环境污染:增加垃圾产生,加重环境负担
经济负担: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影响学生生活品质
综合实践——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5篇
综合实践——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5篇第一篇:综合实践——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泸县喻寺小学张乃平【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学生能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和国际社会对勤俭节约的重视。
2、激发学生勤俭节约的情感,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勤俭节约的意识。
3、知道生活中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时时做到勤俭节约。
【学情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中的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浪费现象涉及到了文化用品、水、电、食品、时间等,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时时做到勤俭节约。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沉默一分钟))同学们刚刚过去的一分钟老师没有讲课,你们更没有学到新知,一分钟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刚才浪费掉了什么?老师:那么当老师讲课你凝神窗外的时候你浪费掉了什么?老师:当大家写作业你却在偷偷的看自己心爱的玩具时,你浪费掉了什么?老师:那么,在我们校园中还有没有其它的浪费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板书:课题)二、明理、感悟(一)初步感悟、初识身边的浪费1、分小组抢答:我们的校园里的浪费现象?2、师归纳总结:时间、水、电、食物、学习用品、钱(二)整体感知过渡:一毛钱、一张纸、一滴水在我们生活中再平常不过了,但相信你们都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1、小浪费、大用场(1)生观看课件中身边常见的“小事”(2)说一说:你相信吗?1角钱=13亿元!1张纸=1片森林!1滴水=1条河!……(3)师激情朗读资料,生感悟:小节约,大用场一滴水,微不足道。
据统计,如果我国13亿人每人节约一滴水,就会节约45吨水!多么惊人的数据啊,这样的数据你还会觉得微不足道吗?有资料显示,节约1度电带来约400克煤炭资源。
一度电能生产电炉炼钢1.25—1.5千克,生产化肥22千克,灌溉小麦0.14亩次,织布 8.7—10米。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浪费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认识到浪费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浪费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浪费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3. 节约资源的意义和措施。
4. 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浪费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认识到浪费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浪费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浪费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危害。
3. 案例分析:分析浪费现象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节约资源,分享各自的想法和实践经验。
6.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2. 副节约资源,从我做起3. 板书内容:浪费的定义和表现形式浪费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的危害节约资源的意义和措施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课后实践: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浪费现象,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
2. 写一篇关于节约资源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
3.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课后实践,共同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一、浪费的定义和表现形式1. 浪费的定义:浪费是指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自然资源等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资源的损失和效益的降低。
2. 浪费的表现形式:(1)食物浪费:学生在食堂就餐时,剩余食物较多;校外就餐时,点菜过多导致剩余。
(2)水资源浪费:洗手、洗澡时不关水龙头;水房、卫生间漏水不及时报修。
寻找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说课稿)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全国通用
寻找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一、教学目标1.了解浪费现象对社会、环境、个人造成的影响;2.学生能够挖掘校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的危害性;3.学生能够倡导节约和环保理念,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二、教学内容1. 浪费现象的认知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讲解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现象的普遍存在和广泛影响。
2. 校园浪费现象的调查动员全班学生,按照规定流程,对校园内的浪费现象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
3. 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探究浪费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其危害和对策。
在此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如何实现节约和环保,使学生能够从纸面的知识到具体的环保行动中。
4. 环保主题活动的组织针对班级和校园内的浪费现象,组织一些有针对性、有趣味性和实际意义的环保主题活动,如“无垃圾日”、“绿色行动”、“垃圾分类知识比赛”等。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浪费调查、制定节约计划、组织环保活动等多个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获取知识、学会思考和动手实践。
2. 讨论型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和大班座谈等形式,提高学生表达、交流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环保的热情、兴趣和责任感。
3. 项目实践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实践、体验、反思,由此深刻了解浪费现象的危害性和环保带来的正面效应。
四、教学过程1. 调查校园浪费现象•分组调查,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内的浪费现象;•使用记录表,统计浪费现象出现的频次和种类;•数据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等方式对浪费现象进行可视化呈现。
2. 设计节约计划•针对调查结果,制定班级的节约计划;•分析节约计划实现的难点和解决方案;•倡导全校师生参与,形成校园共建的良好氛围。
3. 组织实践活动•针对班级和校园的浪费现象,设计环保主题活动;•借助校内或社区外的资源,组织并开展环保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体验节约和环保的乐趣和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表现评价结合学习任务、展示及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合作程度、环保意识、感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课程教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写倡议书
课后反思:《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这节课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体验,课前我引导学生们认真地观察了校园中的浪费现象,比如:当你吃饭的时候,发现餐厅中有哪些浪费现象?当你做操回来的时候,发现教室里有哪些浪费现象?当你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发现有哪些浪费现象?当你下课玩的时候,又发现校园中有哪些浪费现象?因为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所以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说出哪个班级的灯亮着,却一个人也没有。
课上,进行小组分工,制定计划时,学生们也表现得大胆热烈,都争前恐后地当组长,而且针对子课题制定的研究内容也很有特色。
比较遗憾的是,在进行子课题的概括和选定时浪费了较多的时间,浪费现象的交流有重复现象,小组合作学习也还需要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方法指导。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针对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进行探讨,通过观察、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的危害,并学会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浪费现象、分析浪费原因、探讨节约方法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认识到浪费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浪费现象背后的原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节约行动的积极性。
2. 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调查表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里的浪费现象图片,引发学生对浪费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浪费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校园里观察到的浪费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浪费对环境和社会的危害。
3. 分析浪费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分析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浪费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4. 探讨节约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等方面提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5.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一些成功的节约案例,让学生了解到节约行动的实际效果,激发学生参与节约行动的积极性。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1.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2. 主体内容:- 浪费现象及危害- 浪费原因分析- 节约方法探讨- 成功案例分享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小学综合实践《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浪费现象,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思考并分析校园中的浪费现象,提出改进措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分析和了解校园中的浪费现象。
2. 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15分钟)a. 老师向学生介绍食物浪费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浪费现象的思考。
b. 提出问题:你们在校园中是否观察到了一些浪费现象?有哪些浪费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浪费现象?2. 探究(3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校园观察实践活动,记录观察到的浪费现象,如食物浪费、水资源浪费、纸张浪费等。
b. 学生回到教室,小组合作总结所观察到的浪费现象,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3. 分析(25分钟)a. 学生展示各自的观察结果和思考,进行交流和讨论。
b.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浪费现象的原因,如缺乏节约意识、习惯性浪费等。
4. 总结(10分钟)a. 老师总结讨论的结果,强调浪费对环境和资源的危害。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变浪费现象,提出具体的行动措施。
5. 巩固与拓展(20分钟)a.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浪费现象的具体措施,并制定实施计划。
b. 学生在班级内共享自己的改进方案,并鼓励互相学习和借鉴。
6. 作业布置(5分钟)a. 每位学生书面完成一篇关于校园浪费现象的观察报告,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原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分组活动法: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与讨论。
3. 师生互动法: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五、教学资源1. 校园环境观察表格。
2. 学生小组合作记录表格。
3. 课堂展示板或投影仪。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报告的书面评价。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中的表现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后反思说课
综合实践活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后反思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一课的教学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XXX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儿童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这次活动中,学生的情绪高涨,表现出对活动的浓厚兴趣。
我觉得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收获:1.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一般包括确立活动主题,制订活动方案,具体实施,总结交流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由于我们的课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动力。
看着他们认真地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热烈地讨论,严谨地总结,我真实地感觉到了学生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兴趣本次教学案例中,兴趣是调动学生一切积极性的起源。
孩子们通过观察,采访调查同学、老师、食堂工作人员等途径感受到了校园中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实现了认知目标;自己动手制作有关调查到的浪费现象的课件,制作节约告示牌、节约小书签,自编自演的小节目等,培养了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一小组成员之间既有具体的分工又配合默契、互相合作,不同研究小组间的互相交流,经验共享等方面,都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有所经历,有所“成就”,探究活动成了他们一种独特的情感享受。
通过学生的调查、研究、搜集、分析,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应该拒绝浪费。
这一结论并不要求完全科学化,只要学生能有逻辑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予以肯定,满足了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求,也为他们志趣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内在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浪费资源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小学生作为未来的栋梁之才,培养他们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深入学校环境,发现学校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并寻找解决办法,促使学生们树立节约的观念。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对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2.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过程1. 学校环境观察a. 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指导,分组走进学校的各个区域,如教室、操场、食堂等;b. 学生们用笔记本或手机摄像功能记录下学校存在的浪费现象,如未关灯、水龙头未关等。
2. 分析问题a. 团队合作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浪费现象;b. 引导学生思考浪费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否存在改善的可能性。
3. 提出解决方案a. 学生们再次分组,针对观察到的浪费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b. 学生们讨论不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并选出最佳方案。
4. 实施方案a. 学生们按照选出的最佳方案,开始实施行动;b. 学生们可以通过制作海报、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 总结反思a. 学生们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分享实施方案的成果和反馈;b. 学生们思考整个活动对他们的启发和影响,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四、活动评估1.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报告:通过对学生的记录和报告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浪费现象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团队合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协作能力和沟通效果。
3. 解决方案评估:评估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4. 行动实施评估:通过观察学生们在实施行动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校园水资源浪费现象探究》说课稿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校园水资源浪费现象探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校园水资源浪费现象探究》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方法,了解校园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校园水资源浪费现象的、水资源浪费的原因分析、节约用水的方法探讨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可能缺乏深度和广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了解校园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学会分析水资源浪费的原因,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研究的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增强环保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校园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学会分析水资源浪费的原因,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研究的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表、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展示校园水资源浪费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校园中水资源浪费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展示结果,了解校园中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3.原因分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水资源浪费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节约用水方法探讨:让学生分享家庭、学校节约用水的做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实践活动:设计“节约用水行动计划”,让学生从自身做起,践行节约用水。
6.总结反思: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教师点评,使学生明确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校园里的浪费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校园里的浪费(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内的浪费现象,提高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浪费的含义,分析校园内常见的浪费现象,学习节约资源的方法,以及制定个人和班级的节约计划。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浪费的含义,认识到浪费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浪费的严重性,激发学生的节约意识。
2.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浪费现象调查表3. 节约计划表4. 彩色卡纸5. 记号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校园内的浪费现象,引发学生对浪费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讲解浪费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浪费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校园内常见的浪费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共同分析、评价,形成共识。
5. 制定节约计划:学生个人或小组制定节约资源的计划,并分享实施计划的方法。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校园里的浪费2. 副节约资源,从我做起3. 正文:- 浪费的含义- 校园内的浪费现象- 节约资源的方法- 制定节约计划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观察身边的浪费现象,并记录下来。
2. 要求学生针对观察到的浪费现象,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3. 让学生制定个人或家庭的节约计划,并实施一周,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引导他们积极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鼓励他们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制定的节约计划,指导他们实施计划,并及时给予反馈。
4.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浪费问题的认识和行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 寻找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寻找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设计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前教育基础改革中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它的出现是想改变目前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分数、强调知识教学、忽略实践的现状。
可以把学生的目光引出书本,引导学生留意、观察和参与周围的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搜索资料等课外延伸活动,鼓励学生生用自己的感官去发现校园的浪费现象,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对浪费说"不"!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里存在哪些浪费现象2、认识粮食资源、水资源等。
3、树立节约意识,对浪费说“不”!教学内容:1、校园中浪费现象大搜查;2、填写调查问卷。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发现校园中的浪费现象。
难点: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习惯。
教学准备:校园评分表、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画面导入:今天,我个大家玩个游戏,看看大家能不能从画面中,猜出这是哪处地方?(美丽的校园风景图)师: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生:美!师:这么美丽的校园里,却随处可见不文明的浪费现象,你看到了吗?(板书:寻找校园中的浪费现象)一浪费现象大搜查课前布置学生成立四个小组,分别为:第一小组(调查组)、第二小组(采访组)、第三小组(摄影组)、第四小组(问卷组)。
在校园内关注各种各样的浪费粮食现象。
二、分别请小组汇报实践活动的情况。
第一小组(调查组)学生A说:垃圾桶里有很多丢掉的食物。
学生B说:纸张到处乱丢。
学生C说:垃圾桶里有很多没用完的本子。
学生D说:洗手龙头漏水。
……板书:粮食水学习用具第三小组(摄影组)展示从学校各处拍的浪费照片,并想一想,这些浪费的举动,你是否曾经有过?学生一边看,一边反思。
同学们,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校园中却出现了一种不文明行为——浪费。
活动二认识粮食资源与水资源1.认识粮食资源A、放映中国贫困地区粮食资源的紧缺图片。
小学综合实践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寻找学校里的浪费现象教案活动标题:解决小学学校里的浪费现象——一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引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但是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许多浪费现象的存在。
面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一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解决学校里的浪费现象。
通过该活动的开展,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浪费的危害,并主动参与到解决浪费现象的实践中。
一、活动目标1.认识浪费现象;2.探究浪费现象背后的原因;3.培养学生节约意识;4.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浪费现象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1)准备相关浪费现象的案例资料;(2)搜集经验丰富的浪费现象解决者的相关事例材料;(3)制定课堂教学设计,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学生准备:(1)准备笔记本,记录活动中的观察和体会;(2)收集学校内浪费现象的照片或视频,用于现象展示。
三、活动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浪费现象视频或照片,引导学生思考浪费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分享一些有关浪费现象解决者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浪费现象:教师让学生分组选择一种常见的浪费现象进行调研,例如:用水、用电、用纸、食物浪费等。
每个小组负责收集调研材料,包括案例分析、影响、解决方案等。
学生可以利用图表、演示等方式呈现调研结果。
3.展示调研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调研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浪费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制定解决方案: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制定解决浪费现象的行动计划。
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改进学校的资源利用,例如建立回收站、节约用水用电的宣传活动等。
5.实施行动计划:学生按照制定的行动计划,开始实施解决浪费现象的行动。
他们可以组织宣传活动、制作海报、开展节约用水用电的实践等。
6.反思和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可以就该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之处进行交流,并对未来如何继续解决浪费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我看到了他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存在依赖思想,需要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他们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节约方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时容易偏离主题,需要适时提醒他们回归正题。
1.加强课堂互动,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课堂主人翁意识。
2.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解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道德素养的提升:让学生认识到节约是一种道德行为,将节约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举例:
(1)原因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浪费现象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浪费行为的根源。
(2)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活动,如制定节约用水、用电的班级规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节约,解决具体问题。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单元,以“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为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浪费现象,如水、电、粮食的浪费;2.分析这些浪费现象的原因及危害;3.学习节约资源的方法,培养节约意识,提高道德素养;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校园浪费现象。校园浪费指的是在学校生活中对水、电、粮食等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浪费。这些资源浪费不仅影响学校的经济效益,还会对环境造成负担。
校园中的浪费活动反思
校园中的浪费活动反思校园中的浪费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围绕着“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课题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起他们对浪费现象及其危害的关注,并能将浪费与生活环境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含义,同时也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指出了一系列的资历和能力要求。
别说孩子小,其实他们的潜能是巨大的,有了发挥的空间,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只要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孩子们虽小但他们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已将实践活动扩展到家庭、社会里,他们的节约措施虽不是很完美,但却反映出他们的创新实践精神和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这才是最可贵的。
活动中,我们从生活中吃、喝、穿、娱乐、资源方面分成了五个小组。
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活动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透视校园浪费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小学《透视校园浪费》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一、课题生成的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进程中,我在能培育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前提下,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行为适应,引发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进展奠定基础。
因此,我在选题时,没有局限于学外行中的实践讲义,而是把目光落在了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二、活动具体目标一、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情形,寻觅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带来的严峻后果,从而增强学生节约意识,培育节约节约的好适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帮忙、团结合作,一起进步。
二、了解科学探讨的一样进程,取得切身探讨的体验。
3、学会分析问题,探讨研究的方式,树立自主探讨的意识,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学生收成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三、活动重点从多个角度,用最适当的方式展现自己的活动功效,从而更有效地唤起人们对问题的关注。
四、活动难点制定适当的活动方案五、活动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完整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在研究性学习进程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主动去探讨、发觉、体验、交流、总结归纳,亲历亲为。
六、活动时刻:一个月七、活动进程关于整个活动的开展咱们一共分四个时期,即“活动导航”、“实践体验”、“功效展现”、“唤起关注”第一时期――活动导航一、设置情境激发爱好设置巧妙的情景,激发学生爱好。
让学生对自身浪费现象有所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检讨思索。
二、确立课题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主动参与,以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所想明白的问题,在这一进程中注意学生思维和所提问题的开放性,同时学生们所提的问题可能很多,并非每一个问题都能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需要引导他们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把性质相同的放在一路,然后进行挑选,留下有实际意义的,具有可操作的问题,再把语言整理一下,最后确信子课题。
3、分组讨论,制定方案让同窗们依照自己的爱好、爱好自由结合两个大组,自行选举组长,并一起制定了活动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教后反思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一课的教学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使儿童的这种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这次活动中,学生的情绪高涨,表现出对活动的浓厚兴趣。
我觉得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收获:
1.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一般包括确立活动主题,制订活动方案,具体实施,总结交流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由于我们的课题是学生感兴趣的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看着他们认真地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热烈地讨论,严谨地总结,我真实地感觉到了学生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兴趣
本次教学案例中,兴趣是调动学生一切积极性的起源。
孩子
们通过观察,采访调查同学、老师、食堂工作人员等途径感受到了校园中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实现了认知目标;自己动手制作有关调查到的浪费现象的课件,制作节约告示牌、节约小书签,自编自演的小节目等,培养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一小组成员之间既有具体的分工又配合默契、互相合作,不同研究小组间的互相交流,经验共享等方面,都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不断有所经历,有所“成就”,探究活动成了他们一种独特的情感享受。
通过学生的调查、研究、搜集、分析,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应该拒绝浪费。
这一结论并不要求完全科学化,只要学生能有逻辑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就予以肯定,满足了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求,也为他们志趣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内在基础。
3.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悟
浪费是一个社会问题。
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表明,浪费已成为我国目前一大社会公害。
胡锦涛总书记也发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集几代人的宠爱于一身,衣食无忧,所以“节约”意识非常淡薄,能源危机感、社会责任感不强。
所以,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发展了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综合实践活动所强调的是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中去调查,去研究,去体验,去感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学生们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或成功,或失败,或欣喜,或沮丧的亲身体验,都是成长过程中一笔不可小看的财富,这种酸甜苦辣的经历也会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4.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
我把全班分成了四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找出校园中的浪费现象,寻找控制浪费的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合理分工,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尤其是在第三阶段成果展示中,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回答,学生们无不为多日来奔波、观察、学习所取得的丰硕的成果而骄傲。
当他们“沾沾自喜”的同时,正是他们体会到团结、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然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如何真正当好促进者和引导者,如何关注到全部同学,我想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
在活动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合作、探究、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但也发现学生的依赖性很强,依旧遵循“拔一拔,动一动”的惯性,习惯于“奉命行事”。
我想这就是我们长期封闭性教育所带来的后果,我们应尽力去改变这一状况;同时活动中还发现有少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所欠缺,怎样培养这些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各项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