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地理八上《合理发展交通运输》同课异构教案 (5)

合集下载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4.3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

本节内容通过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能够理解并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

但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系统性和深入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

2.难点: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相关交通运输业的案例资料,制作PPT。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通过PPT展示,使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析具体交通运输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三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三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三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上第4章第三节》教材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必要性。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的概念、特点、地位及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措施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了解了地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但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内涵、特点、地位及发展措施等方面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特点、地位,掌握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经济发展的情感,树立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特点、地位及发展措施。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提前布置教室,安排学生座位。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家乡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在家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家乡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内容。

2. 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交通运输业的概念、特点、地位及发展措施等基本知识。

同时,通过展示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 4-5 交通运输网教案 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5 交通运输网教案 商务星球版

4-5 交通运输网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是难点。

教学目标:
1、说出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2、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重点)
3、举例说出如何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难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填图法;综合归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用
反思
这节课是中国经济与文化中的第6课,依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讲练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多加关注,在教学中注意改进。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新版)商务星球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归纳与小结:(1)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交通工具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

(2)你们所说的汽车、轮船、飞机、火车分别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另外还有一种特定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转承:现代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紧X繁忙的铁路运输”提问:在座的有谁坐过火车吗?等有人回应后,请她(他)谈谈所见所闻。

归纳与小结:……,实在没人,教师做现身说法。

演示材料:(1)吴淞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

1866年开始兴建,1876年竣工。

全长四十里,是英国资本家未经中国政府的许可而擅自修筑的。

他们为了修建这条铁路,用“建造马车道”的谎言骗过了清朝的地方官吏以后,便开始动工。

先从某某外国租界修到租界以外的宝山江湾,然后又得寸进尺地修到吴淞。

这不仅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行径,而且还有其经济侵略和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罪恶目的。

后来清政府用28万两某某将其赎回,全部被清政府赎回拆除了。

重要工业带③沿()形成的经济发达地带④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

⑤高新技术产业则依托大城市,分布呈现出()的分布特点。

5、会分析四大重要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特点。

(2)京X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

1905年开始,詹天佑以他精湛的技术、崇高的责任感和顽强毅力,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在1909年修建成举世瞩目的真正意义上的我国第一条自力修建的铁路,揭开了中国铁路史上光辉的一页,大大鼓舞了我国人民。

归纳与小结:自二十世纪初至今,我国铁路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A、里程及线路布局:已修建铁路7万多千米,除澳门外,其它各省级行政单位都有铁路运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铁路与厦深铁路。

B、动力:淘汰了蒸汽,基本实现电气化与燃油化,时速大大提高。

C、其它:列车时刻表的设计、车厢装璜、车站建设等。

展示交流演示材料:厦深铁路位于闽粤两省的东南滨海地区,正线全长约,Ⅰ级铁路标准,双线,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每小时200公里,由铁道部、某某省、某某省合资共同建设。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归纳与小结:
(1)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交通工具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

(2)你们所说的汽车、轮船、飞机、火车分别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另外还有一种特定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转承:现代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紧张繁忙的铁路运输”提问:在座的有谁坐过火车吗?等有人回应后,请她(他)谈谈所见所闻。

归纳与小结:……,实在没人,教师做现身说法。

演示材料:
(1)吴淞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

1866年开始兴建,1876年竣工。

全长四形成的经济发达地带④沿()地区的经济核心区。

⑤高新技术产业则依托大城市,分布呈现出()的分布特点。

5、会分析四大重要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特点。

精品文档
(1)把下列铁路枢纽名称填到图中的相
应位置上:
兰州、徐州、株洲
(2)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铁路线名
称:
①________________线;
②________________线;
③________________线;
④________________线。

20667 50BB 傻%31830 7C56 籖39782 9B66 魦938358 95D6 闖23431 5B87 宇9J ?20752 5110 儐29236 7234 爴
实用文档。

湘教地理八上《交通运输业》同课异构教案 (5)

湘教地理八上《交通运输业》同课异构教案 (5)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概况;2.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二)难点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目前我国以哪种运输方式为主?——铁路运输。

【提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概况;2.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二)自学指导归纳以下几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完成表格内容。

运输方式特点适宜情况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三)检查自学效果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宜情况运输方式特点适宜情况公路方便、快捷短途运输铁路运量大,价格较低,速度较快长途运输水运运量大,价格低,但速度慢沿海或沿江城市、最经济航空速度快,但价格高紧急情况下运输管道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小液体或气体运输2、标出我国主要的港口城市:(四)当堂检测1、请根据下列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1、龙湖实验中学组织100名学生参观澄海大自然旅游区。

()2、城市轻工业品运到近郊农村。

()3、两箱急救药品从广州运往拉萨。

()4、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

()5、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6、从上海到大连最经济的路径。

()7、从乌鲁木齐去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到。

()8、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最经济的方案。

()9、1万吨海盐从长芦盐场运往上海。

()10、2吨海鲜从汕头运往广州。

()11、70吨干海带从舟山渔场运往重庆。

()12、大庆的石油运到北京。

()2、完成课本活动题(五)当堂作业必做:《全优》P72-73选择题;选做:P73第11题四、板书设计第三节交通运输业四、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表格)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知率达100%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五、笔记与板书提纲(一)降水与生活1、什么是降水2、降水量的测定(二)降水的季节变化(三)降水的分布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六、练习与拓展选题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七、个别与重点辅导学生姓名略.八、反思与点评记录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交通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合理发展交通的同时,解决这些问题,让交通运输更加可持续。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2.了解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3.学习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内容1. 交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1.1 交通运输的定义和种类•交通运输的定义和目的•陆路交通运输、水路交通运输、航空交通运输、管道交通运输1.2 交通运输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古代交通运输的特点和现状•世界交通运输的历史和现状2. 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2.1 交通运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汽车尾气污染•航空尾气污染2.2 交通运输对水环境的影响•船舶油污染•养殖废水排放2.3 交通运输对土地环境的影响•道路建设对土壤的影响•公路建设对生态的影响3.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3.1 交通运输的规划和管理•计划建设、合理布局•加强安全管理、驾驶员教育培训3.2 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推广新能源汽车•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3.3 交通运输的创新发展•促进信息化管理•引入先进技术改进交通设施、车辆和服务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对交通运输的历史、种类、现状和环境问题进行讲解。

2.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和具体问题。

3.讨论交流: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策略。

4.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或周边的公路、交通枢纽、港口、机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考查学生对交通运输的概念、种类和发展历史的理解。

2.课外作业:对学生在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和研究。

3.讨论评价:分组讨论并评价其他组的发言,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六、教学时间安排•第一课时:交通运输的定义和种类•第二课时:交通运输的历史和现状•第三课时:交通运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第四课时:交通运输对水环境的影响•第五课时:交通运输对土地环境的影响•第六课时: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七课时:交通运输的规划和管理•第八课时: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第九课时:交通运输的创新发展七、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着重于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交通运输业合理发展的方法:包括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技术创新、改善运输管理、加强环境保护等。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本节课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
a.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兴趣。
b.讲授基本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教师进行系统地讲授交通运输业的知识,如定义、特点、地位等。
c.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几个交通运输业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特点、地位等基本知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交通运输业发展问题的方法。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交通运输业对城市化的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交通运输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
3.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
-交通运输业合理发展的原则:包括经济效益原则、社会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性原则等。
2.拓展要求:
-完成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推荐的阅读材料,并撰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观看视频:要求学生观看推荐的视频,并撰写观后感或分析报告。
-实践调查: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分析本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网络资源:要求学生访问推荐的网站,并整理相关资料,完成一份交通运输业的数据和政策分析报告。

2024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三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2(新版)商务星球版

2024秋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第三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2(新版)商务星球版
5. 设计题:请你为某城市设计一个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答案:设计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应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增加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其次,应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如优化公交线路、缩短发车间隔等。再次,应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如提供优惠政策、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等。最后,应加强交通管理,如实施交通拥堵收费、限制私家车出行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寻找答案的报告,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反馈时,不仅要指出问题的答案,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寻找答案的过程和方法。
在作业反馈中,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给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八、重点题型整理
1. 简答题:请简述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论述题:论述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交通运输业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其次,交通运输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再次,交通运输业可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最后,交通运输业可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交通运输业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本节课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案例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说课稿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使学生了解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地区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交通运输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方法和原则。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方法和原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方法和原则。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交通运输业发展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看法和建议。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篇一: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 (教案)】交通——铁路交通新民中学杨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②、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③、记住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2、过程与方法:①、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②、结合实际,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②、培养学生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注意交通安全的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我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分布格局,学会查看分析交通线路分布图和列车时刻表。

教学难点我国铁路“五纵三横”的分布格局和各铁路交通枢纽的名称与位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板书:“要致富,先修路”)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激发学生思维,踊跃发言)师小结引入课题(板书):第三节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二、师生互动学习新课知识点一:交通运输的含义和方式1、师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引导学生归纳含义)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就是交通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两种。

2、同学们外出都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选用的交通工具不同,运输方式也不一样,我国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等几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知识点二:铁路运输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1、(分小组学习)观察地图册“中国主要的铁路”图,找出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

老师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找出铁路枢纽,并能手绘出“六纵三横”的铁路干线。

学生推选代表总结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板画。

2、(幻灯片显示)屏幕显示干线名称和铁路枢纽,加强记忆。

3、练习:填充图册知识点三:学习列车时刻表(承转)出门旅行只了解铁路干线分布可不行,还得读懂列车时刻表。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了解交通运输的环境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交通运输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安排1. 交通运输的概念及种类教学内容•交通运输的概念•交通运输的种类教学活动安排1.开始课堂,先给学生一个比喻:如果地球是一座大型商场,那么交通运输就是其中的“货运电梯”,负责运送每个商铺的商品。

请学生们谈谈电梯对商场运营的重要性。

2.让学生识别教材中相关知识点,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和种类。

3.通过学习和小组讨论,学生们总结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4.整理出交通运输的分类表格,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 交通运输的作用教学内容•交通运输的作用•交通运输的区域影响教学活动安排1.向学生介绍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例如促进商品的流通、扩大市场、提高物流效率等。

2.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和应用场景,尝试探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

3.通过综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们了解交通运输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发展乃至重塑经济的案例。

4.借助课堂展示,让学生掌握各地り交通运输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影响和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的认识。

3. 交通运输的环境问题教学内容•交通运输的环境问题•交通运输的环境影响治理教学活动安排1.普及环保知识,让学生们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用科学数据说明交通运输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道路交通事故等。

2.向学生介绍政府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管理以及绿色交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

3.阅读工业和环境理念相对冲突的案例,并介绍一种共生并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工业化的同时发展环境的问题。

4.回答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在环保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商务星球地理八上《合理发展交通运输》同课异构教案 (8)

商务星球地理八上《合理发展交通运输》同课异构教案 (8)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课标要求】●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当堂达标 【教学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地理助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指图1.说出我国铁路网的构成及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名称. 2.经过枣庄的铁路干线有哪些?通过知识回顾,温故而知新.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凸显了“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衔接与 过渡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还有哪些呢?创设情境,自主学习活动一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板书) 说出下列活动选择的交通工具 1.王明从枣庄森博家具城买了一套家具,需要运到幸福小区的家中. 2.住在苹果花园的李华,用上了来自新疆的天然气资源.讲述:汽车、火车、管道、飞机、轮船是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它们对应我国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分别是公路、铁路、管道、航空和水路运输.1. 汽车2.管道 看图片说出交通工具从学生自己的体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活动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板书) 上海到武汉不同客运方式的比较表 学生活动:将不同客运方式按一 定的顺序排列. (1)速 度:由快到慢 (2)载客量:由多到少 (3)票 价:由高到低 学生将不同客运方式的速度、载客量、票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速 度:飞机>火车>汽车>轮船 载客量:火车>轮船>飞机>汽车 票价:飞机>汽车>火车>轮船 讨论: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运输工具速度 (千米/小时) 载客量(人) 单程票价(元) 归纳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汽车 60 40 200火车 120 2000 130轮船 30 1 000 60飞机 800 100 1000运输方式 运量 运费 运速 铁路 较大 较低 较快公路 较小 较高 较快 水路 最大 最低 最慢航空最小最高最快通过最直观的数字的差异来感受各种工具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积 极参 与讨论,激 发兴 趣让 学 生感悟 出交 通运输 方 式的特 点,培养学生根据图表观察判断和归纳总结能力.过渡每种交通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线路不同,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同时又有各自的缺点和限制条件.合作学习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结合上图表,讨论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1)铁路:优点是运量 、安全性 、受天气影响 . 相对缺点少,所以是我国最 运输方式.(2)公路:优点是快捷、 ,可以实现“ ”的运输;缺点是运量 ,一般只能负担 运输.(3)水运:优点是运量 、运价 、缺点是速度 .(4)航空:优点是速度 ;缺点是运价 、运量 、易受 条件影响.(5)管道运输运量大,耗能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主要运送液体和气体.讲述:公路线纵横交错,分布在全国各地,遍及城市、乡村,连系工厂和矿山,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公路运输可以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是我国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公路运输往往成为地方运输的“主力军”. 例如青藏地区.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舒适、安全的特点. 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过渡通运输网的逐步完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为人们的交通运输需求提供了多种选择. 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都要考虑当地的交通条件、运输的需要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而确定最佳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案例分析与总结学以致用活动三、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板书)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判断下面情景案例适宜采用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并能够讨论分析为什么?选择时首先考虑了哪个因素?提问:同学们我们选择客运方式应主要观察、考虑哪些因素呢? 1.时间上的要求2.距离上的远近3.经济上的需要再问:如果是运输货物,我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呢?1.货物的性质2.距离的远近3.时间的要求4.价格的高低5.数量的多少小结贵重或者急需,数量不大,而且运输距离远,宜用航空运输;短途,数量不大,容易变质,宜用公路运输_;大宗笨重货物,运输距离远,宜用水路或铁路运输.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机动车的尾气和噪声是城市污染的一大来源. 我们中学生如何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呢总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学会如何根据客货运的具体需求来选择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同学们不难发现这些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非常有用的地理知识.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为自己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构建与梳理回顾所学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地理知识,边总结边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梳理知识体系:学生快速完成知识建构的补充. 并留点时间记忆.2.某公司准备将3吨活鱼从太湖平原运到上海赶次日的早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1课时)【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教学目标】1.在“中国铁路运输网”图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重点)2.在“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图上指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并了解高速铁路的环境效益,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之间人流量和货流量很大,而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便于连续的长距离运输等优点,能较好地解决我国交通运输的供需矛盾. 本节重点讲解铁路运输,通过读图分析出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识记我国主要的南北、东西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又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速度要求更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运输业,通过读图明确我国主要的高速铁路干线及分布格局.【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辨认各个省区轮廓,能准确说出各个省区的名称、省会、简称,对铁路干线的名称能够很好的解析;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东部稠密、西部稀疏.【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合作达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MTV《天路》“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教师简介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需要克服高寒缺氧,生态脆弱,高原冻土等问题,其造价是平原地区普通铁路的三倍左右. 它的修建结束了西藏自治区不同铁路的历史;促进了青、藏两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生欣赏歌曲;聆听有关青藏铁路的修建信息欣赏视频,激发兴趣,通过学生展示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感受我国交通事业的飞跃发展.衔接与过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间客、货运输量大,距离远,适宜发展铁路运输,从我们的家乡枣庄到拉萨需要经过哪些铁路线路?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我国的铁路运输网. 首先请大家先了解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定向示标展示目标并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左侧.①铁路干线和枢纽.②分布格局.③高速铁路.学生默读学习目标注意关键词整体感知,在学习中有的放矢.自主探究(一)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师出示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和范围:课本90-91页的所有内容;自学时间:8分钟自学要求:1、在“4-3-1中国铁路运输网”上找出并描画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并完成助学P93学习过程(1).2、找出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徐州,郑州,兰州等.3、读图说出我国东、西部铁路网密度的差异.学法指导:在P90“4-3-1中国铁路运输网”图上用不同水彩笔按走向描画主要铁路干线. 师巡视,了解学情. 师投影部分学生描画成果生默读课本90-91页的正文和地图,按照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完成助学P93学习过程(1)1、我国的铁路干线(1)南北干线(自东向西)①京沪线(北京—上海)②京九线(北京—九龙)③京哈—京广线(哈尔滨—北京—广州)④焦柳线(焦作—南宁)⑤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⑥青藏线(西宁—拉萨)(2)东西干线 (自北向南)⑦滨绥-滨洲线(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⑧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⑨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阿拉山口)⑩沪昆线(上海—昆明)○11南昆线(南宁—昆明)2、圈画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徐州,郑州,兰州按照铁路干线的走向描画并识记名称、位置及起始点.通过读图,获取我国铁路网密度东西之间的差异.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小组交流师在学生完成助学学习过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成果,重点是查缺补漏.(师巡视,了解学情)生小组内互动,互相检查做题情况,反馈落实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位置.组内交流,做到共同存疑.衔接与过渡通过自学、交流相信大家对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对抗赛.成果【图解铁路干线与枢纽】活动1:绘图、填图竞赛全班分成6个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绘制我国铁路干线简图,然后分别选择一个代表上台板演,填充铁路干线名称.小组代表分别上台参加对抗赛.活动1:生通过描图、填图、小组内交流等环节,大部分学生已能按照走向据图说出展示读图观察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绘图情况;提示学生检查板演结果,做到查缺补漏;教师及时对各组展示情况给予评价鼓励.活动2:任选两条相交的铁路干线,说出其起止点及交汇处的铁路枢纽的名称.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到各自板面,两两组合,依据活动2要求,提出问题并据图展示.活动3:任选两个有铁路干线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说出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及其起止点.师及时鼓励点评;4、从总体来看,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网在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友情提示〗从人口、地形、经济等方面考虑.【教师小结】我国的铁路干线中,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的有:滨绥—滨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南昆线等;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的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线等. 重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徐州、兰州等.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地区的铁路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较为稀疏.活动2:如京广线(北京-广州)陇海线(连云港-兰州)相交于郑州;京沪线(北京-上海)陇海线(连云港-兰州)相交于徐州;京沪线(北京-上海)沪昆线(上海-昆明)相交于上海等等;活动3:如济南,京沪线(北京-上海)兰州,包兰线(包头-兰州)陇海线(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阿拉山口)生读图观察:整体上我国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较为稀疏.人口地形经济东部稠密以平原为主,平坦发达西部稀疏以高原、山地为主不发达名称,师提供一个交流展示平台,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组对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学以致用能力提升【情境创设】假期中,家在枣庄的小平计划乘火车去下列城市旅游观光,请同学们帮他设计合理的火车路线.旅游城市: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枣庄→哈尔滨:枣庄→天津→哈尔滨(京哈线)枣庄→上海:枣庄→上海(京沪线)枣庄→拉萨:枣庄→徐州(京沪线)→兰州(陇海线)→拉萨(青藏线)枣庄→昆明:枣庄→徐州(京沪线)→宝鸡(陇海线)→成都(宝成线)→昆明(成昆线)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巩固本知识,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哈尔滨冰雕上海东方明珠读一读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91阅读<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说一说什么是综合交通枢纽?展示图片:生结合阅读材料,图片思考回答.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汇形成综合性交通枢纽.拓展视野,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和综合交通枢纽.衔接与过渡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铁路交通运输的压力很大,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运输业,运行时速在200-400千米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补充:普通铁路时速一百左右).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枣庄有没有高铁通过?(生回答:京沪高铁)合作探究高速铁路播放视频《千里京沪路,一日便可回》引导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我国的高铁建设成就.〖承转〗通过视频同学们对高铁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通过读图来认识一下我国高铁的发展状况.教师出示自学指导(二)读P92“图4-3-2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完成导学问题:读图找出已建成的高速铁路,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2、结合图4-2-1,说出高铁连接的主要工业基地.3、读课本93阅读,了解高铁的环境效益.〖精讲点拨〗1、注意观察京沪、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及省生观看视频,并回答感触:生1:北京到上海普通铁路需要两天,动车组10个小时,高铁4小时48分;生2:京沪高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试车时速创世界纪录.生3:联通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学生自学)生带着导学问题阅读课本92-93页图文,思考并解答.(小组交流)小组内就导学问题讨论,做到求同存异.(展示交流)问题1: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哈大高铁、郑西高铁、济青高铁等已建成高铁主要分布在东、中部.问题2:高铁主要连接京津唐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区.问题3:①占地少,保护耕地资源②能耗低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更直观的感知我国的高铁现状,了解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问题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哈尔滨—满洲里北京—包头—兰州)连云港—兰州—阿拉山口—北京—广州)宝鸡—成都—昆明)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当堂达标】1、(目标1)我国内地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铁路干线是()2、 A.焦柳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陇海线3、(目标1)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4、 A.北京 B.徐州 C.郑州 D.兰州3、(目标2)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A.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B.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C.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D.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4.(目标2)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①京津唐②沪宁杭③辽中南④珠江三角洲A.①② B.①④ C.③④D.②③5.综合题(1)京沪高铁沿途经过____个省级行政区,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后,可极大地减轻_____铁路的运输压力.(2)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不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A.稻花飘香 B.小麦黄熟C.棉田连绵 D.荔枝丰收(3)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开工建没,“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B.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求水平C.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D.防止环境污染【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按照我校倡导的“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模式,学生自学→小组互动→交流展示→训练强化→当堂达标.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分布格局. 通过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描画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学生很容易的总结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对于铁路干线的识记分为了三步:第一步通过描画铁路干线,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使学生初步认识铁路干线,第二步绘制铁路干线,填图,认识铁路干线的相对位置.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活动、学以致用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深化学生的了解,增加了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让学生主动参与,达到短时高效的课堂效果.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知率达100%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五、笔记与板书提纲(一)降水与生活1、什么是降水2、降水量的测定(二)降水的季节变化(三)降水的分布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六、练习与拓展选题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七、个别与重点辅导学生姓名略.八、反思与点评记录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