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文献综述
红军对川陕苏区开发的历史启示
红军对川陕苏区开发的历史启示
毕瑛涛
【期刊名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12)003
【摘要】文章认为,一部川陕苏区的革命史,就是一部红军对川陕苏区全面开发的奋斗史.有几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红色理论的传播是川陕苏区建立和开发的前提;追求苏区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川陕苏区开发的主要内容;关于结合部的属性认定;关于川陕苏区的区位定性.
【总页数】4页(P6-9)
【作者】毕瑛涛
【作者单位】达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室,四川,达州,6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9.5
【相关文献】
1.论川陕苏区公共信息传播的历史经验——以红军石刻标语为例 [J], 孙和平
2.川陕苏区红色城市历史文化开发对策研究——兼论"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 [J], 林莉
3.川陕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J], 刘一博;张兆涵;刘涵
4.川陕苏区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J], 刘一博;张兆涵;刘涵
5.中国共产党领导川陕苏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 [J], 陈君锋;徐江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十年来川陕苏区史研究综述
川 陕苏 区是土 地革命 时期 中共 领导 中国工农 红 军第 四方 面军在 四川 I 、 陕西两省 交界地 区实行 工农 武 装苏维割 据而 形成 的埃 政权 区域 。这 块 苏 区位 于 秦 岭和大 巴山 山麓 , 幅员 辽 阔 , 纵横四、 五百 里 , 面积 约 4 2 0 0 0平 方公里 。毛 泽东 曾指 出 : “ 川 陕 苏 区是 中华 苏维埃共 和国 的第二 个大 区域 。川 I 陕 苏 区有 地理 上 、 富源上 、 战略上和社会 条件上 的许多 优势 。川 I 陕苏 区 是扬子 江南北 两岸 和 中 国南 北 两部 间 苏维埃 革 命 发
编》( 四川 人 民 出版 社 1 9 8 2年 ) ; 1 9 8 5年川 陕革 命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据地 博 物馆 编 的《 川 I 陕苏 区 教育 史 文 献 资料 选 编 》 ; 四川 省 财政科 学研 究所 和 川陕革 命 根据地 博 物馆合 编《 川陕 革命 根据 地财 政 经济 史 料选 编 》 ( 四川 省社 会科 学 院 出版 社 1 9 8 7年 ) ; 李 树 棠 等著 的 《 川 陕 革 命根 据 地粮政 史 长编 》 ( 四川 I 大 学 出版 社 1 9 8 8年 ) ; 唐 敦教 主编 的《 川 陕革命 根 据 地 斗争 史 》 ( 华 夏 出 版 社1 9 8 9年 ) 。 进 入上个 世 纪 9 0年代 后 , 川 I 陕苏 区史 的研 究热 潮逐 渐平 息 , 著 作论 文 相 对 减 少 。其 中著 作 以 中共
露 出一 些 不 足 , 需要 学 界 继 续 挖 掘 新 资 料 , 拓 宽研 究 思 路 , 增 添研 究 方 法 。 关键词 : 革命根 据地 ; 川陕苏区史 ; 土地革命 ; 政权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苏区)综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苏区)综述8.闽浙赣苏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
1928年1月,以方志敏为书记,黄道、邵式平等为委员的中共江西省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五县工作委员会,在赣东北弋阳、横峰地区领导农民举行起义,组成工农革命军(当时称土地革命军),就地开展游击战争。
5月,弋阳、横峰分别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
1929年3月,中共信江特委成立,唐在刚任特委书记,建立了以弋阳、横峰北部山区为中心的苏区。
10月,信江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任主席。
此后,弋阳、横峰、德兴的大部地区和上饶小部分地区成为较巩固的苏区,并同新开辟的贵溪、余江、万年苏区连成一片。
1928年10月,福建崇安县农民起义组成的游击队,开始创建闽北苏区。
其游击区逐渐扩展到浦城、建阳等县,同信江苏区和红军的斗争遥相呼应。
1930年7月,中共信江特委改称中共赣东北特委,并组成红军第10军,周建屏任军长,吴先民代政治委员(后邵式平任政治委员),同时成立中共红10军前敌委员会,胡庭铨任书记。
8月,信江苏区改称赣东北苏区,闽北苏区划归赣东北苏区。
11月~1931年5月,取得第一、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1年3月,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任主席。
9月,中共赣东北省委成立,万永诚任书记。
由于“肃反”的严重扩大化和第三次反“围剿”的失利,苏区受到严重破坏。
1932年7月~1933年1月,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
1932年12月,赣东北苏区扩大到福建的崇安,浙江的开化,江西的弋阳、横峰,安徽的婺源(今属江西)等20多个县境。
中共赣东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改称中共闽浙赣省委和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赣东北军事委员会改称闽浙赣军区总指挥部,唐在刚任总指挥,中共中央代表曾洪易兼任政治委员。
1934年10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即红7军团)到达闽浙赣苏区,11月与红10军合编为第10军团,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任军团长,乐少华任政治委员,并转入外线作战。
本世纪以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研究综述
本世纪以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研究综述作者:赵美丽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1期【摘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预演,是共和国的前身。
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新中国的雏形,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设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学术界围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各个方面建设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尤其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0周年、80周年之际,更是涌现了大批研究成果。
本文系统归纳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学者关于这一专题的研究状况,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资源,对进一步深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主要研究成果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主要体现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上。
(一)政治建设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建设方面,学者们主要围绕政权建设、廉政建设、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等方面来展开。
1.政权建设。
高欣、陈东对民主政权建设的措施进行研究,认为中央苏区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民主政权建设:第一实行了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他认为苏维埃政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而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否得到有效保证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第二正确处理了党政关系,党对苏维埃政权采取指导与监督政策,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第三重视中央苏区政权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保证了政府的清正廉洁。
刘爱生从中国共产党实施民主政权措施分析,认为通过法制建设、民主选举、发动群众监督政府等形式推进苏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群众的民主权利,中央苏区成为当时中国最民主的地区。
同时中央苏区时期的成功探索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近十年来川陕苏区史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川陕苏区史研究综述佟德元;罗艳君【期刊名称】《赣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35)4【摘要】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历史贡献和作用巨大。
目前川陕苏区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动员、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变革等几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学界继续挖掘新资料,拓宽研究思路,增添研究方法。
%Sichuan and Shanxi Soviet area is the second revolutionary base of Chinese Soviet Republic period,and it has great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At present,the Sichuan and Shanxi Soviet history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political mobilization,political construction,economic construction,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hange and so on,and has formed abundant research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related study also exposes some problems,so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 needs to gather new data,expand research ideas, and add new research methods.【总页数】5页(P33-37)【作者】佟德元;罗艳君【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65;K269.4【相关文献】1.论中共川陕苏区领导谈川陕苏区党群关系 [J], 张国新;2.民国地方档案在苏区史研究中的价值--以川陕苏区史为例 [J], 常国栋;范鹏鹏3.川陕苏区的红军歌谣和歌谣化的政治宣传——川陕苏区红色歌谣简论之二 [J], 陈正平4.简论川陕苏区红色歌谣的产生——以川陕苏区时政歌为例 [J], 陈正平5.川陕苏区红色城市历史文化开发对策研究——兼论"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 [J], 林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世纪以来中央苏区“乡苏”政权研究综述
□孙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苏区的研究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新世纪以来,随着苏区振兴国家战略的出台以及青年研究者的加入,苏区研究更加注重其内在的本身发展,主要围绕苏区政权建设以及基层政权的研究展开。
本文简要追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苏区“乡苏”政权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新世纪“乡苏”政权研究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苏区“乡苏”政权的研究状况苏区时期,是我党治国理政的尝试和预演期。
在艰难的战争环境下,苏区面临艰巨的社会治理任务。
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导下,苏区迅速开展了“苏维埃”样式的伟大实践。
1931年11月通过《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将地方苏维埃的行政架构,统一规范为省、县、区、乡四级,乡苏维埃是由全乡的选民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规定而选举出来的全乡政权机关,为苏维埃政权的基本组织[1]p84-85。
“乡苏”,处于苏维埃架构最末端,是苏维埃最接近群众的一级,也是直接领导群众执行苏维埃各种革命任务的机关。
“乡苏”的政权运作以及形成的“苏维埃模式”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它的许多做法对当代中国基层政府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价值,又因其存在着“历史遗传性”和“路径依赖性”历史特质,因而对“乡苏”政权相关领域展开研究既有史学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此前,学界对中央苏区相关领域的研究已颇有建树。
通过对《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史林》《史学月刊》等历史学类顶级刊物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新世纪之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中,《历史研究》刊有2篇,《近代史研究》刊有5篇,《史林》刊有1篇,《史学月刊》刊有9篇,但大多是苏区宏观研究,少有对苏区基层政权问题研究。
1981年韩荣璋、肖裕声、杜魏华的《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始末》是《历史研究》中第一篇关于苏区的研究成果,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补充了新的史料。
有关苏区政权建设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期间有蒋伯英、郭若平的《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以及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中央苏区政权建设研究》,二者都对苏区政权建设的历史脉络进行了详细梳理,对“乡苏”基层政权的建设也有所涉猎。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论文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论文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论文题目:赣南苏区的贡献与精神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关键词:中央苏区;贡献;苏区精神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在党的领导下,苏区广大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坚持革命战争,建立和扩大红军,发展苏维埃建设事业,以及支援红军主力突围转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与英勇牺牲。
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创造和培育出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精神。
弘扬苏区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开创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一般说来,中央苏区从1930年10月形成至1934年10月丧失,历时4年之久。
中央苏区作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领导枢纽和中心区域,是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阶段。
其间,尽管受到李立三和王明两次“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但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之下,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一)赣南人民对中央苏区的贡献中央苏区是中央红军的摇篮。
赣南即今天的大赣州,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对中央红军进行长征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个巨大贡献,主要表现为:一是赣南人民踊跃参军扩红,成为中央红军的基本力量。
作为中央苏区主体的赣南,当时总人口为240 万,就有33 万人参加红军,60 万人支援前线。
这就是说,几乎全部青壮年劳动力都参与了保卫苏区的作战、支前的军事斗争。
中央红军在长征出发时8.7 万人中,赣南籍红军达五六万人,占中央红军总数的65%。
有的县、区、乡的16 岁至55 岁的男子,凡是身体合格的都争先恐后地走了。
他们哪能不知道“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呢!但是他们毅然决然地当兵赴沙场。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赣南人民,就没有强大的中央红军;没有赣南人民,就不可能有浩浩荡荡的红军去进行长征。
江西中央苏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江西中央苏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作者:杜丽杨高武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1期【摘要】江西中央苏区生态区位独特,特色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本文结合该区域资源特色,分析了该地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特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江西;中央苏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文章编号:1673-0380(2013)11-0055-02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和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
截止2011年8月30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已确认全国共有42个中央苏区县,江西省13个,分别是:瑞金、兴国、宁都、于都、石城、会昌、寻乌、信丰、安远、广昌、黎川、上犹、崇义。
这些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矿产、水能、珍稀特色农产品等特色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尤为丰富,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但是,这些特色资源并没有得到高效开发利用,特色资源优势还远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特色资源界定特色资源的界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来看,还没有明确的标准。
但是从其本质上来看,我们认为特色资源至少应该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经济性。
特色资源是自然存在、历史人为生成或社会发展转化而来,是一种潜在的经济要素,经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二是稀缺性。
在局部区域密集,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稀少;三是差异性。
与其它区域相比,所拥有的特色资源在数量上或品质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四是可开发性。
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被人类开发和利用,并能转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江西中央苏区特色资源优势江西中央苏区自然风光绚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灿烂,区域内资源富集,有畜产品资源、矿产品资源、水利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经济药用植物资源等多种资源,涉及品种达几百种。
苏区文献综述
苏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中国苏区史回顾中国苏区的研究也就是对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问题的研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苏区的研究几乎都是被列入党史来研究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研究,涵盖广阔、内容丰富,仅仅把它列入党史来研究,难免失去了应具有的科学性,充满了人为塑造的痕迹。
特别是对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大肆宣传,淹没了其他的革命根据地应有的光彩。
40年代,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发出了开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的倡议,1944年,张鼎丞写了《中国共产党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文章,在湘鄂西苏区的同志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和回忆录,如许光达1945年写的《红六军历史材料》,王绍南1946年写的《关于洪湖苏区的发展和失利问题》这些文章的发表为研究根据地历史做了一个基础性的准备。
50年代到60年代末,主要根据地所在省份,如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陕西等,从调查访问、搜集史料入手,迈开了编写农村根据地史的步伐,陆续出版了《江西人民革命史料》、《海陆丰人民革命史》、《党在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资料》、《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地区斗争简史》等,这一时期的研究可以说政治味很浓,一些人和事更不敢涉及,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写出来的著作,往往都是一个调子、一个模式,其学术性和科学性都不高。
苏区史研究的真正开端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史学界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大批高质量的作品。
无论从史料考证、专史著作还是学术论文都取得了大面积丰收,可以说硕果累累。
90年代以前,学术界广泛关注苏区史的研究,各革命根据地的专史和史料集陆续出版,如《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井冈山斗争史稿》、《中央根据地史》、《中央根据地史稿》、《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湘鄂西苏区史稿》、《海陆丰革命史料》《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等,这一时期史学著作主要特点就是能够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对以前一些避讳的问题做了全面的评价,如毛泽东在领导反“AB”团中的错误都不同程度的提了出来,对反面人物也没有一概否定,对一些重要领袖也都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而且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新观点,发觉了新史料。
中央苏区若干问题研究
中央苏区若干问题研究背景环境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和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
1927年11月至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赣西、赣南和闽西地区的农民先后举行起义,组成红军独立团和游击队,开创了东固,桥头和溪南革命根据地。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由井冈山根据地向赣南、闽西挺进,3月由赣东南进入闽,占领长汀城。
1929年2月11日,红四军抵达瑞金与宁都的大柏山地区,歼灭尾追之敌刘士毅旅大部,俘敌800余人,随后北上东固,与红军独立二团,红军独立四团会师,在赣南站住了脚。
3月中旬,进占长汀县城,建立了长汀县革命委员会。
3月20日,开展游击战争,建立红色政权。
3月底,红四军由闽西回师赣南进占瑞金、于都、宁都、兴国等县。
进一步打开了局面。
4月初,红四军在瑞金同从井冈山转移到赣南的红五军主力会合。
5月至10月间,红四军先后两次闽西,在闽西工农武装的配合下,歼灭地方军阀陈国辉旅和卢新铭旅。
4月,红四军又进入赣南,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和地主武装,先后占领瑞金。
于都、兴国、宁都等县城,成立了兴国、兴国、宁都等县革命委员会,赣南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5月,红四军再次进入闽。
至6月,先后攻占龙岩,永定县城,成立了以张鼎丞为主席的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和以邓子恢为主席的龙岩县革命委员会,闽西革命根据地基本建立了起来。
1930年2月7日,中共赣西南特别委员会,赣南特别委员会和红四军、红五军和红六军军委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共同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1931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赣南、闽西两区连成以一片,革命根据地扩展到30多个县境,在24个县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
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涛任副主席。
南京国民政府“收复”中央苏区的文献综述研究-模板
南京国民政府“收复”中央苏区的文献综述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央苏区史研究的深入,传统革命史的研究范式逐渐被突破,民国史视角下该领域的研究备受关注。
①然而,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南京国民政府“收复”中央苏区的善后举措鲜有论及。
实际上,对此论题之探讨,不仅反映出中央苏区政权丧失后的社会状况,又能展现出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社会控制的手段,既是对中央苏区史研究的延展,又是对民国史研究的有益补充。
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苏区实施第五次“围剿”后,赣省东北、东南、西南等中共所辖区域相继被国军“收复”。
②广昌战役后,中共决定将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撤离中央苏区。
10月26日、11月10日、11月23日,宁都、瑞金、会昌相继失陷,中央苏区所辖县城全部失陷。
③因受国共军事斗争及1930年代农村经济破产的影响,此时的“收复区”已处于粮食短缺、土地荒芜、现金缺乏、金融恐慌、工商业凋敝的状态。
④所以,“收复区”各项善后事宜的处理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施政重点。
如当时人所言:“现在问题已进展到红区的善后了,根据过去的垂训,首先注意的便是除掉武力以外,还该加上些什么,来防止共产党的‘春风吹又生’。
”⑤保甲是国民政府实施县政及在“剿共”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收复”区积极办理保甲,试图以此杜绝共产党的游击政策。
宁都、雩都、会昌、瑞金、石城、兴国是中央苏区的主体区域,“赤化”较深。
所以,保甲的恢复及推行以此六县为重,主要以编定保甲区域、清查户口为中心。
⑥与以往保甲制度不同的是,新恢复的保甲制度形成了“区——联保——保——甲”的编制体系。
以宁都县为例,共分七区,五十九联保,六百一十七保,六万三千八百户。
1935年2月,该县被划分七区:县城及附廓十里以内为第一区,区办公处设于城内十字街。
其余六区均以原有之乡界为区界,划定仁义乡为第二区,区办公处设于固口;平阳乡为第三区,区办公处设于长胜;安福乡为第四区,区办公处设于会同;太平乡为第五区,区办公处设于东山坝;清泰乡为第六区,区办公处设于洛口;怀德乡为第七区,因共产党游击队经常出没,所以,区办公处没有确定。
江西苏区红色文化研究
江西苏区红色文化研究
何斌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在革命战争年代,苏区红色文化提高了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赢得了人民的巨大支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苏区红色文化仍然是中国人民夺取新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如何弘扬苏区红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正是我们深入研究江西苏区红色文化的真实意义所在。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何斌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井冈山 343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陈诚收集的江西苏区红色文献概述
2.江西苏区红色歌曲调式特征成因分析--基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
3.江西苏区红色歌曲调式特征的音乐形态学研究
4.红色的诗篇伟大的起始——江西苏区红色童谣刍谈
5.南昌起义与地方红色文化研究——基于"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专栏现状及影响力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引言】本文献综述旨在探讨基于CAN总线的环网柜再线监控系统的研究,包括其原因、意义、文献范围、正文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正文】环网供电作为一种经济效益好、可靠性高的配电方式,其主要设备——环网柜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于整个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从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及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等方面,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这样不仅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结论】通过对基于CAN总线的环网柜再线监控系统的研究进行批判性分析与评论,本文得出了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包括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附录】本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已列出参考文献,以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要求】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同时,应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
最好使用一次文献的评论观点和论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报文格式为起始字符(68H),长度L,控制域C,地址域A,链路用户数据,校验和CS,结束字符(16H)。
报文头固定长度,包括控制域和地址域,链路用户数据是应用层数据,帧校验和用于检测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配电网自动化及基于CAN总线的电力监测系统的发展状况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输电线路直接影响配电和用电系统,变电站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80年代初,我国的超高压变电所及发电厂升压站开始应用微机监控系统。
最早的应用是从___引进的微机事件顺序记录仪,之后发展出功能更强的小型计算机监控系统。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摘要】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自20世纪初起源于中国苏区,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的历史演变、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对其意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以及启示的分析,揭示了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本文旨在全面阐述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的重要性,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历史演变、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未来展望、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影响、启示1. 引言1.1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的起源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瑞金等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苏区。
苏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条件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场所。
在苏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和群众开展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理论。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建立,正是为了系统地总结这些实践经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革命的进程。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系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为中国革命提供理论支持。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员包括党的领导人、军事指挥官、理论家等,他们通过研究会的讨论和交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引领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起源,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的意义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苏区的实践应用,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苏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研究综述的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从而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近十年苏区精神研究述评
近十年苏区精神研究述评作者:温树峰来源:《党史文苑》2017年第24期[摘要]近十年学界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对苏区精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主要表现在苏区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苏区精神的价值和启示、苏区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探讨上。
梳理近十年来关于苏区精神的研究现状及学术进展,探索其研究特点和规律,对进一步推进其领域研究的思考展望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苏区精神进展状况研究特点思考展望在苏区精神的研究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处理好中央苏区与其他苏区的关系。
其实全国各个革命根据地都为苏区精神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当时在全国各地的革命根据地中,除了中央苏区外,还有湘赣、湘鄂赣、闽浙赣、鄂豫皖、湘鄂西等等。
所以说苏区精神不只是包括中央苏区,同时还包含有其他的苏区精神。
因此研究苏区精神就是要研究各个苏区创造的精神。
“苏区精神”的首次出现是在1991年刘亭江等人在《老区建设》期刊中发表的《苏区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形式》[1]一文,在文章中首次使用了“苏区精神”这个概念,但从国家层面正式提出这一概念是在2011年,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2]上,也就是在此之后真正开启了对于苏区精神的全面研究。
随后学术界相继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苏区精神研究的论文,但我们仔细研读就会发现,其实从1991年至2001年的苏区研究成果中,很大部分的文章虽以苏区精神为篇名但实质是在研究中央苏区精神,将两者相混淆,这使苏区精神的研究片面化了。
真正从实质上推动全国对苏区精神研究发展进程的,一方面是较为大型的四次理论研讨会,即2005年10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兴国调查’75周年暨弘扬苏区精神”理论研讨会、2007年11月召开的“苏区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2009年12月召开的“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和2011年11月召开的“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另一方面就是2007年在赣南师范学院成立了中央苏区研究中心,2008年成立了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
建国初期原中央苏区的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
作者: 黎志辉
作者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出版物刊名: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页码: 101-10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土地改革 原中央苏区 老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经济恢复
摘要:建国初期,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经历过土地革命的原中央苏区,通常被视为土地分散地区的典型代表。
苏区革命对建国后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相对分散的土地占有状况上,而且体现在较为特殊的社群关系和政治生态上。
后苏区时代地主与农民的微妙关系,以及前苏区干部的历史问题,都使苏区土地改革呈现出与其他新区有所不同的特点。
这些现实状况,是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适用了某些特殊政策的前提条件。
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启示: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应在社会心理的认同下,努力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化经营模式,不断增强经济“造血”功能。
原中央苏区各游击区土地革命和统一战线述论
原中央苏区各游击区土地革命和统一战线述论
王明前
【期刊名称】《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6)002
【摘要】赣粤边、闽西、闽赣边游击区党组织艰难探索游击战争的基本规律,领导群众从日常的经济斗争出发,引导他们在新环境下继续进行土地革命性质的斗争,同
时坚持不懈地摸索经济工作的新经验.游击区党组织还根据中共中央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适时改变斗争策略,在坚持游击战争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
【总页数】6页(P1-6)
【作者】王明前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9.4
【相关文献】
1.浅析土地革命中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识的变化——以《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研究》一书为中心 [J], 赵欢乐;余张茜;
2.浅析土地革命中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识的变化——以《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研究》一书为中心 [J], 赵欢乐;余张茜
3.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农民政治参与述论 [J], 庞超
4.浙南游击区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 [J], 陶水木
5.福建省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组织(游击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一、中国苏区史回顾中国苏区的研究也就是对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问题的研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苏区的研究几乎都是被列入党史来研究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研究,涵盖广阔、内容丰富,仅仅把它列入党史来研究,难免失去了应具有的科学性,充满了人为塑造的痕迹。
特别是对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的大肆宣传,淹没了其他的革命根据地应有的光彩。
40年代,中共中央宣传部就发出了开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的倡议,1944年,张鼎丞写了《中国共产党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文章,在湘鄂西苏区的同志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和回忆录,如许光达1945年写的《红六军历史材料》,王绍南1946年写的《关于洪湖苏区的发展和失利问题》这些文章的发表为研究根据地历史做了一个基础性的准备。
50年代到60年代末,主要根据地所在省份,如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陕西等,从调查访问、搜集史料入手,迈开了编写农村根据地史的步伐,陆续出版了《江西人民革命史料》、《海陆丰人民革命史》、《党在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资料》、《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地区斗争简史》等,这一时期的研究可以说政治味很浓,一些人和事更不敢涉及,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写出来的著作,往往都是一个调子、一个模式,其学术性和科学性都不高。
苏区史研究的真正开端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史学界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大批高质量的作品。
无论从史料考证、专史著作还是学术论文都取得了大面积丰收,可以说硕果累累。
90年代以前,学术界广泛关注苏区史的研究,各革命根据地的专史和史料集陆续出版,如《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井冈山斗争史稿》、《中央根据地史》、《中央根据地史稿》、《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湘鄂西苏区史稿》、《海陆丰革命史料》《鄂豫皖苏区历史简编》等,这一时期史学著作主要特点就是能够秉笔直书,实事求是,对以前一些避讳的问题做了全面的评价,如毛泽东在领导反“AB”团中的错误都不同程度的提了出来,对反面人物也没有一概否定,对一些重要领袖也都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而且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新观点,发觉了新史料。
这一时期的著作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90年代以来,苏区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论从学术著作还是从研究范式上来说都都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特别是对中央苏区的研究成果最突出,1999年出版了三部:一部是林多贤主编的《中央苏区研究丛书》8本。
1其中的《中央苏区简史》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为经、以中央革命根据地各方面建设为纬,分24章全面简略地介绍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
另一部是蒋伯英主编的《中央苏区历史研究》6本。
2如丛书中的《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阐1《中央苏区简史》、《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审判工作研究》、《中央苏区体育史研究》、《中央苏区美术史研究》、《长征起始阶段研究》2《中央苏区党的建设史》、《中央苏区政权建设史》、《中央苏区军事史》、《中央苏区财政经济史》、《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和《中央苏区土地改革史》述了中央苏区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梳理苏区文化时,注意阐释她同当地的区域文化的承续,更加清晰地展现出苏区文化全方位的开放网络系统,为苏区文化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和视野。
再一部是舒龙、凌步机合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
该书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还包括鄂豫皖、湘鄂西、闽浙赣等其他苏区,内容不仅包括政权组织和军队建设,还涉及经济、文化、法制、版图、人口等方面。
作者收集了丰富的材料,并对史料做了细致的考证、核实,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研究。
该书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筹备到建立、发展的全过程进行了脉络清晰的叙述,展现了中央苏区建设的宏伟历史画卷,是全面反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的一部好书。
2001年又出版了余伯流、凌步机合著的《中央苏区史》全方位、多层面地展示了中央苏区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讴歌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创造“中国革命大本营”的功绩。
该书对许多过去研究较为薄弱、敏感而又少人问津的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和探索,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史实,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突破。
该书荣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
除了一系列研究丛书之外,还有很多优秀作品不断出现,像张玉龙、何友良的《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1旨在考察中央苏区政权形态的特点及其与赣西南闽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讨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社会改造与社会重建、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众物质生活等问题。
将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赣西南闽西区域社会变迁结合起来研究,不仅可以全方位多层面地透视苏维埃革命的意义,还有助于深化埘政权形态与社会变迁关系的认识,具有借鉴意义。
《共和国税收的预演中央苏区税收史》2本书以全新的角度、全景的视野,阐述了中央苏区税收产生的历史必然。
展现了中央苏区一代治税精英的精神风貌,介绍了中央苏区税收创造者邓子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财政部税务局局长李六如以及大量苏区税收工作者的历史贡献。
《中央苏区检察史》3介绍了中英苏区检察制度的建立,中央苏区检察机构的设置,中央苏区检察机关的运作方式和领导体制,中央苏区各级工农检察机关的检察工作,中央苏区检察工作的历史功绩和指导意义等内容。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研究也有很大成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丛书》包括《党的建设史》、《政权建设史》、《经济建设史》、《文化建设史》和《湘赣革命根据地全史》。
该丛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专门史研究的空白。
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对闽浙赣苏区的研究大多是从革命史角度出发,自上而下的分析评价革命根据地政策方针和革命领袖思想实践的研究范式。
在论述革命发生时首先看到的是党和党的领袖的巨大的作用,似乎有了党和党的重要领袖人物,革命就会一触即发,农民就会乖乖到跑到革命的的队伍里来。
忽视了农民的主体性、地方社会的特殊性。
难免会偏离革命的真实性。
所以从社会史角度来研究苏区史是有很大前景的。
早在1991年,中共党史研究专家张静如就在《历史研究》杂志上提议:“以社会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
”何友良的《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4受到史学界专家田居俭、张静如的高度赞赏。
称“这部新著既有拾遗补缺之功,又有筚路蓝缕之劳”,对深化党史、革命史以至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均有重大意义。
《中国1张玉龙、何友良:《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2曾飞:《共和国税收的预演中央苏区税收史》。
中国税务出版社,2004年3林海:《中央苏区检察史》,中国检查出版社,2001年4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苏维埃区域社会运动史》作者借鉴社会学方法,把这场改变社会、改变人的苏维埃运动,放到近代在中国南方广大农村造成的结构流变中考察,力求深入了解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南方广大农村造成的结构性变动,以及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在这场社会变动中的观念和行为走向。
何友良的《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可以说是在学术实践上进行的革命根据地史研究范式转型的初步尝试。
中国学者黄琨认为,对农民革命的理解显然不能停留在社会、经济或意识形态等宏观的阐释层面,农民个体的感受、生存需求、安全感,以及道义、面子等价值判断,也是农民参与革命不容忽视的因素。
他的《从暴动到乡村割据:1927年-1929年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主要论述了共产党员的动员观、动员的路径与方法、农民与革命,暴动是怎样进行的,在论述这个问题时,主要展示了暴动与宗族、土匪和会党的复杂关系。
接着论述了革命道路是怎样转变的,主要展示了对军队在乡村开拓中的情形并对山区便利于党发展的空间做了具体分析。
最后对共产党为什么能获得农民的支持做了详细的分析。
黄琨的这本书在革命根据地研究范式上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陈德军在《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研究中心》2探讨了农民参与革命的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农民与党的知识分子之间存在着亲戚、同学或相识等社会关系,在革命到来之际,追随党的知识分子,第二种使农民受邻村革命的影响,主动离开自己的村庄,以出去接头的方式参与革命,第三种是根据地农民受革命者的动员与组织而参与革命。
陈德军的这篇文章打破了以前学术界那种认为革命的洪流就像杜鹃花一样,季节一到,满山遍野皆是,不招而来。
他注意到了农民与革命者的关系、农民与其他乡民的联系,还有其他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也就是从社会史的角度,自下而上的对农民革命做出了深刻的解释。
美中不足的就是不足的就是他没有把乡村社会中的革命放在一个长的历史时段来研究。
美国学者凯末尔·希尔的《中国的农民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方志敏与信江区域的农民运动起源》把农民运动放在了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研究,专门探讨了在经过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之后出现的赣东北小农社会,把民国以来的经济变化作为社会内部凝聚性的流失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并不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一出现,革命就会召之即来。
一个革命的爆发是有深刻根源的。
凯末尔·希尔的这篇文章对我的研究有很大启示。
饶伟新的《论土地革命时期赣南农村的社会矛盾--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土地革命史研究》3以历史人类学的视野出发,认为发生在赣南等广大边界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并不全然是一场阶级阵线分明的革命斗争。
在土地革命时期赣南地区具体的社会历史场景中,不同社会人群之间的分化与对立呈多元状态,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介入土地革命运动,从而使党的革命斗争充满了复杂性,而不完全表现为单纯的阶级斗争.因此,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下,结合区域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有可能丰富和发展对中国现代土地革命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作品为我的研究提供了相关资料和研究思路。
二、闽浙赣苏区史回顾1黄琨:《从暴动到乡村割据:1927~1929—中过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2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以赣东北根据地为研究中心(1924~1934)》.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3饶伟新:《论土地革命时期赣南农村的社会矛盾—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土地革命史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多年来,对闽浙赣苏区史的研究著作不多。
最早的反应闽浙赣革命史的是1935年方志敏所写的自传性的《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作者在狱中写的自传性的文稿,回顾作者本人的战斗历程和赣东北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翔实、生动的细节材料,但是主观意识太强。
1945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领导人邵式平、汪金祥、胡德兰等写的《闽浙赣党史》内容更全面、具体,也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