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评审度量
项目管理 需求评审
![项目管理 需求评审](https://img.taocdn.com/s3/m/453d05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5.png)
项目管理需求评审摘要:1.需求评审概述2.需求评审的目的和意义3.需求评审的过程和参与者4.需求评审的方法和工具5.需求评审中的挑战及应对策略6.总结正文:1.需求评审概述需求评审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对产品、项目或服务需求的评估和确认。
需求评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项目团队对需求的理解一致,并识别和解决需求中的问题,以降低项目风险和提高项目成功率。
2.需求评审的目的和意义需求评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需求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需求满足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通过需求评审,项目团队可以:- 确定需求是否明确、可行和可实现- 识别需求中的缺陷、不一致和潜在问题- 确保需求与项目目标、范围和约束相一致- 为后续项目规划和执行提供依据3.需求评审的过程和参与者需求评审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收集评审所需的资料,通知参与者,确定评审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展示:由需求提出者或需求分析师向评审小组介绍需求内容- 讨论:评审小组成员对需求进行提问、讨论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结论:对需求进行投票,确定是否通过评审,并记录评审结果和行动计划需求评审的参与者通常包括:需求提出者、需求分析师、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测试人员、用户代表等。
4.需求评审的方法和工具需求评审的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见的方法和工具包括:- 会议评审:通过面对面或在线会议进行需求评审- 书面评审:通过邮件、文档或在线表格进行需求评审- 原型评审:通过原型设计进行需求评审,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需求实现的效果5.需求评审中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需求评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需求不明确、评审时间紧张、参与者意见不一致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项目团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提前沟通:与需求提出者和需求分析师充分沟通,确保需求明确、完整和一致- 合理安排时间:为需求评审预留足够的时间,确保评审过程充分、有效- 建立共识:通过讨论和辩论,寻求评审小组成员的一致意见- 记录和跟踪:记录评审结果和建议,及时更新需求文档,跟踪需求变更6.总结需求评审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识别和解决需求问题,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
CMMI度量的一些关键指标
![CMMI度量的一些关键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976b83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9.png)
CMMI度量的一些关键指标
CMMI度量的一些关键指标
1.进度方面
实际进度的计划进度的偏差情况
返工时间占项目总时间的比例情况
2.工作量
实际工作量和计划工作量的偏差
三级增加对好质量成本和坏质量成本相关工作量的度量(COGQ,COPQ)
对项目返工,评审,测试和处理变更工作量的分别度量
3.成本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偏差
三级强调了成本和进度的性能指示器(挣值分析)
4.软件质量保证
不合格项的信息
SQA具体的审核信息
5.Review的结果
Review的活动项的状态
6.问题报告
问题项的具体状态(打开,处理,关闭)
问题的原因的分析,对问题的分类的统计
问题的平均处理周期度量
7.同行评审和缺陷
同行评审的缺陷的打开和关闭的情况统计
缺陷密度
缺陷移除率和缺陷泄漏率
同行评审的效率,评审速率的度量
同行评审的覆盖率
8.需求的度量
需求的规模的情况
需求的稳定度或需求的变更率
需求变更的不同类型的分布情况
需求变更处理的效率和周期度量
9.测试过程
测试的生产率的度量
测试规模的度量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发现缺陷的数量分布,泄漏情况测试BUG的密度
缺陷率
10.产生的文档
文档的分类
文档的页数
各阶段产生的文档数。
需求评审制度
![需求评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30a4a4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0.png)
需求评审制度需求评审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项目的需求准确、完整、可行,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项目的需求评审。
三、评审流程1. 需求收集阶段(1)由项目经理负责收集项目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用户需求、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等。
(2)项目经理应当按照公司规定的模板整理并汇总所有需求,并提交给产品经理进行初步审核。
2. 需求初审阶段(1)产品经理应当对收集到的所有需求进行初步筛选和审核,并将符合要求的需求汇总成一份完整的文档。
(2)产品经理应当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初审,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召开评审会议。
3. 需求评审会议阶段(1)由产品经理主持召开评审会议,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会议。
(2)在会议上,与会人员应当对所有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全面地讨论和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4. 需求修改阶段(1)根据评审会议的结果,产品经理应当对需求文档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文档提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确认。
(2)如有需要,产品经理应当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需求修改的讨论和决策。
5. 需求确认阶段(1)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后,需求文档最终确定,并由产品经理向项目组全员进行确认。
(2)项目组全员应当认真阅读并确认需求文档,确保每个人都对项目需求有清晰的了解。
四、评审标准1. 可行性:需求是否能够在技术和资源上实现。
2. 完整性:需求是否覆盖了所有业务场景和用户需求。
3. 可靠性:需求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安全标准和数据保护要求。
4. 易用性:需求是否易于使用和操作,能否提高用户体验度。
五、责任分工1. 项目经理负责收集项目需求,并将其汇总成一份完整的文档提交给产品经理初步审核。
2. 产品经理负责对收集到的所有需求进行初步筛选和审核,并将符合要求的需求汇总成一份完整的文档。
同时,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评审会议并主持会议。
3. 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当参与评审会议,对需求进行全面地讨论和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软件测试需求评审与需求分析
![软件测试需求评审与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7e4a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c.png)
参与需求评审工作协助软件测试项目经理完成软件系统测试计划将需求转化为测试需求
评审要点
是否所有的原始需求都在SRS中体现了?在SRS中定义需求时,是否避免使用那些会引起歧义的术语?是否在SRS中清楚地描述了软件要做什么及不做什么?是否在SRS中描述了软件使用的目标环境 每个需要是否切实可行、可测试、彼此不冲突?是否在SRS中说明了对每个输入的验证措施,并描述了每个输入的属性。 是否在SRS中说明了对每个输入的处理?是否在SRS中说明了每个输出项是如何输出的,并且描述了每个输出的属性。 是否在SRS中描述了软件所有的性能要求?是否在SRS中描述了系统中与其它子系统、模块或硬件设备的相关接口?是否在SRS中描述了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软件开发工程师
参加需求评审如果是完成SRS作者,则是需求评审发起人根据需求评审专家意见,修改SRS文档参加系统测试计划的评审
质量保证人员(QA)
监督项目组遵循需求管理流程参加相关文档评审保证相关组参加文档评审
软件测试项目经理
参与开发人员的软件需求分析,提出可测试性需求组织人员参与SRS的评审工作软件系统测试计划写作需求变更跟踪
搜索入口如图所示
功能简要描述
添加该功能后,用户可以直接输入他需要的书籍全称或书籍的部分字符,点击搜索或者点击GO图标。然后可以显示搜索到的数据。
功能核心逻辑
接受用户输入的书籍全称或书籍全称里的部分字符,不支持多个字符串的联合查询搜索结果显示在页面的下半部分,需要按照出版日期升序排序搜索结果每页最多显示10条记录,如果超过两页,需要进行分页显示点击搜索结果中的书籍名称链接,在新开启的浏览器窗口中显示书籍信息
软件需求
需求规格说明书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概念
测试流程之需求评审
![测试流程之需求评审](https://img.taocdn.com/s3/m/008f33e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e.png)
测试流程之需求评审01需求阶段评审的角色和职责一句话,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关人员,充当相关角色,履行相关职责,大家也别吐槽我,现实就是这样,别去记忆这些死规则了02好的需求应具备的特点完整性:每一项需求都必须将所有要实现的功能描述清楚,以使开发人员获得设计和实现这些功能所需的所有必要信息。
正确性:每一项需求都必须准确的陈述其要开发的功能。
一致性:指与其它软件需求或高层需求不相矛盾可行性:每一项需求都必须是已系统和环境的权能和限制范围可以实施的。
无二义性:对所有需求说明的读者都只能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解释,由于自然语言极易导致二义性,所以尽量把每项需求简明的用户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健壮性:需求的说明中是否对可能出现的异常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这些异常进行了容错处理。
必要性:可理解为每项需求都是用来授权你编写文档的“根源”,要使每项需求都能回溯至某项客户的输入。
可测试性:每项需求都能通过设计测试用例或其它的验证方法来进行测试。
可修改性:每项需求只应在SRS中出现一次。
这样更改时容易保持一致性。
另外,使用目录列表、索引和相互参照列表方法使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更容易修改。
可跟踪性:应能在每项软件需求与它的根源和设计元素、源代码、测试用例之间建立起链接链,这种可跟踪性要求每项需求以一种结构化的,粒度好(f i n e - g r a i n e d )的方式编写并单独标明,而不是大段大段的叙述。
分配优先级:应当对所有的需求分配优先级。
如果把所有的需求都看作同样的重要,那么项目管理者在开发或节省预算或调度中就丧失控制自由度以上特点也是需求评审的要点,评审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需求评审检查表来帮助评审。
可以根据以上特点对需求进行评审03软件需求评审输出还是一句话,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做好评审记录,形式不限,输出文档名称也不限,随便你取,^^内容才是重点04组织需求评审原则还是一句话,组织自己定吧,适合就好,效率优先 ^^,别吐槽,没骗你的,不信你百度去,可以百度出不同答案05需求评审形式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正式评审与非正式评审。
研发项目成功和失利的经验教训总结
![研发项目成功和失利的经验教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bbb82d964bcf84b8d57b2e.png)
研发项目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主办单位:上海普瑞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时间:2010年10月25-26日深圳 10月28-29日杭州培训费用:2200元/人(包括授课费、资料费、会务费、证书、午餐等)参加对象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产品经理/研发项目经理、研发职能部门经理、研发骨干、测试经理、QA经理、技术部门主管、人力资源经理等。
课程背景: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快速的推出新产品并减少研发的浪费是众多企业家和研发总经理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研发一个新产品的项目过程中,企业经常面临如下问题:1.如何制定合理的项目任务书和项目章程,保持与项目投资人的良好沟通;2.如何构建一个对整个项目负责的团队,如何明确定义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3.如何平衡研发项目的需求、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4.研发项目经理如何平衡项目管理和技术开发工作之间的关系;5.如何保证项目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在保证领导要求的进度的同时又不牺牲质量;6.如何控制好项目的范围,减少变更给项目造成的影响;7.如何识别项目的风险,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有效的控制风险;8.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项目的控制,确保项目进度;9.如何评估项目团队成员的绩效,激活整个团队,保证团队的战斗力;10.保证研发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这些关键因素?……我们的讲师团队在过去的6年中曾经为数百家企业提供了研发项目管理的内训,在总结大量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研发项目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技术开发工作,而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有时甚至完全是管理工作,管理是一门艺术,当经理更是一种责任,研发项目经理的任务将不再是个人英雄般地拼命完成你的个体任务就行了,而应该是率领你的团队完成团队目标。
在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在2008年对该课程又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形成了一套可以和广大企业分享的工具和模板,学习后企业就可以根据这些业界最佳实践的经验来优化和固化本公司的研发项目管理体系。
软件测试的度量与评估
![软件测试的度量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087b7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7.png)
软件测试的度量与评估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度量与评估是评判测试活动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的度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评估手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针对性评估的必要性。
一、度量的重要性软件测试的度量是对测试活动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通过度量可以更好地定义测试目标、计划测试活动、评估测试效果。
具体来说,软件测试的度量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1. 确定测试目标和范围:通过度量可以帮助测试团队明确测试的具体目标和需要测试的范围,从而建立起清晰的测试计划。
例如,通过分析需求覆盖率等度量指标,可以确定测试活动是否达到了全面覆盖的要求。
2. 管理测试进度和资源:通过度量可以实时了解测试进展情况,避免测试工作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或者测试进度滞后的问题。
测试经理可以根据度量结果对测试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评估测试效果:通过度量可以判断测试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对软件缺陷数量、缺陷修复速度、缺陷定位能力等度量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测试的质量和效果,为后续的测试规划提供参考。
4. 规范测试流程和方法:通过度量可以发现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测试方法和流程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对测试用例执行通过率、失败率等度量指标的分析,可以找出用例设计不完善或者测试环境设置不当的问题,从而优化测试方法和流程。
二、软件测试的常见度量指标为了对软件测试进行有效的度量和评估,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软件测试度量指标:1. 测试覆盖率:测试覆盖率是衡量测试活动是否全面覆盖软件需求或者代码的指标。
常见的测试覆盖率指标包括需求覆盖率、代码覆盖率、路径覆盖率等。
通过对这些度量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缺陷密度:缺陷密度是指在一定规模的软件中存在的缺陷数量。
通过计算缺陷密度可以评估软件的质量,并找出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缺陷密度可以通过统计缺陷数量和软件规模(如源代码行数、功能点个数)来计算。
CMMI-3级--dev访谈问题
![CMMI-3级--dev访谈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0d8860aef8941ea76e05a1.png)
访问问题及答案RM1.个人介绍:名字、职责、项目、到公司多长时间2.是否参与需求的调研和编写如何参与部分主要开发人员参与需求电子商务:不参加,项目经理负责,开发了解,参与需求评审应用平台 PBO:系统设计人员参与,主要是王威、梁蕾回答3.对整体还是部分需求需求规格整体与部分都有,参与过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写4.在评审中发现需求规格说明书写的不清楚不能用于开发,如何解决修改完成,再评审5.如果客户给的需求不清晰,如屏幕是蓝色的,但不知是那种蓝,需求分析人员怎么做的需求分析人员用原型法,和用户确认需求,得到用户认可。
6.我们会给客户做原型、场景、界面与客户进行需求确认吗需求这部分,我们项目使用原型和用例法确认需求,需要得到用户确认7.客户新需求,加到原型里面吗如果是需求阶段里会修改原型,如果在需求确认以后,不修改。
一个软件原型是所提出的新产品的部分实现,它比开发人员常用的技术术语更易于理解。
建立原型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需求不确定的问题,用户、经理和其他非技术项目风险承担者发现在确定和开发产品时,原型可以使他们的想象更具体化。
8.除原型外如何向客户确认需求需求调查问卷需求规格说明书,请客户参与,得到客户认可9.介绍一下问卷-事先需调查涉众或用户以及公司的背景。
-访谈前对问题进行复审。
-在访谈期间要参照一定的格式,以确保提出正确的问题。
-在访谈结束时总结两、三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重复您听到的内容,以确认您的理解是否正确。
不要过于受提问单的约束。
一旦双方气氛融洽,访谈常常可以采用自己的形式,涉众或用户可能会详细谈论他们正经历的困难。
不要打断涉众或用户的谈话。
尽可能快地记录他们的回答。
提出问题,设法获得更多的信息。
当双方对该问题的交流合乎逻辑地结束后,即可继续提出列表中的其他问题。
TS1.参与系统设计吗参与,参考系统设计的流程。
2.生命周期模型敏捷开发增量电子商务 pbo 瀑布应用开发平台增量3.SRS与设计文档的区别软件需求说明书客户和开发都看的文档。
商业目标分解与度量指标:EPG度量项表
![商业目标分解与度量指标:EPG度量项表](https://img.taocdn.com/s3/m/7a1660baaeaad1f347933f1c.png)
部门领导/高层领 导
部门领导/高层领 导
部门领导/高层领 导
部门领导/高层领 导
部门领导/高层领 导
部门领导/高层领 导
部门领导/高层领 导
直接取数,成熟度等级选 择 等级: 高:项目组使用过该项技 术(2分) 中:公司使用过该项技术 (4分) 低:首次采用新技术(6 分直)接取数,项目优先级直 接取数 等级: 高:项目优先级最高(3 分) 中:优先级次之(2分) 低:非重点项目,优先级 最低(1分) 难度系数=30%项目优先 级+70%技术成熟度
EPG工作 监督工作量 量 指导培训工作量
5级评估工作量
收集数
采集改进 建议
处理建议数
拒绝建议数
级
基本
项目度量与分析 表
EPG
按项目各阶段 结束时
级
—— 人日 人日 人日 人日 个 个 个
基本
项目度量与分析 表
EPG
按项目各阶段 结束时
派生 基本 基本 基本 基本 基本
基本
基本
项目度量与分析 表
WBS计划
个
基本
无
基本
个数/FP 派生
各版本需求评审缺陷数
个
基本
项目度量与分析 表
项目度量与分析 表
项目度量与分析 表
项目度量与分析 表
EPG
按版本交付前 当天
按下一个迭代 EPG 版本发布前当
天
按下一个迭代 EPG 版本发布前当
天
EPG
工作产品评审 完成时
各版本需求评审缺陷率
派生
项目度量与分析 表
EPG
工作产品评审 完成时
各版本架构设计评审缺 陷数
需求评审标准
![需求评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64d0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7.png)
需求评审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需求完整性1. 需求内容是否完整,包括目标、功能、性能、界面、用户角色、输入输出、数据、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2. 需求是否考虑了系统的边界情况,例如特殊输入、异常情况等。
3. 需求是否考虑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文档和工具支持。
二、需求可行性1. 需求是否符合业务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是否考虑了资源限制(如时间、人力、预算等)。
2. 需求是否考虑了技术实现难度和风险,是否经过技术评审。
3. 需求是否考虑了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是否符合法规和行业标准。
三、需求可测性1. 需求是否定义了明确的测试目标和指标,是否考虑了测试方法和工具。
2. 需求是否考虑了测试的顺序和复杂性,是否进行了测试设计。
3. 需求是否考虑了测试的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测试数据支持。
四、需求一致性1. 需求是否符合公司或团队的需求管理规范和标准,是否经过评审和确认。
2. 需求是否与其他系统或数据接口保持一致,是否考虑了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
3. 需求是否考虑了用户反馈和意见,是否进行了调整和修正。
五、需求优先级1. 需求是否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了评估和排序,是否与项目目标相符。
2. 需求变更是否经过了评估和审批,是否影响了其他需求的优先级。
3. 需求优先级的确定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是否有明确的优先级策略支持。
六、需求描述质量1. 需求描述是否清晰易懂,是否使用了统一的术语和表达方式。
2. 需求描述是否包含了必要的上下文信息,例如用户角色、场景、时间、地点等。
3. 需求描述是否考虑了用户反馈和意见,是否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七、需求可追溯性1. 需求文档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版本控制,是否有明确的修改记录和审批流程。
2. 需求文档是否与代码、测试用例等其他项目文档保持一致,是否有明确的关联关系。
3. 需求变更是否能够及时反映在相关文档和系统中,是否有有效的追踪机制支持。
技术部软件研发管理制度、办法、规定
![技术部软件研发管理制度、办法、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fbeaccba8114431b80dd886.png)
5.根据市场环境、公司软硬件情况预测风险因素。
第3章软件需求分析
第5条软件需求分析与制定研发计划流程。
1.调查被开发软件企业的状况。
2.对软件开发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的功能定义。
3.做出简单的软件原型,与用户共同研究,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4.对可利用的资源(计算机硬件、软件、人力等)进行估计,制订研发进度计划(可有相应的缓冲时间)。
第8条概要设计的实施流程。
1.确定目标系统的总体结构。
(1)对于大型系统,可按主要的软件需求划分成子系统,然后为每个子系统定义功能模块及各功能模块间的关系,并描述各子系统的接口界面。
(2)对于一般系统,可按软件需求直接定义目标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各功能模块间的关系。
2.给出每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数据接口描述,以及外部文件与各功能模块间的关系。
3.测试人员将测试清单中缺少的文档列入Bug记录表。
4.对测试中重现与未重现的Bug均要有说明。
第20条发布过程管理。
1.经测试合格的产品由测试人员填写“发布申请表”连同发布文档一起提交给软件研发部经理、主管副总进行审核。
2.软件研发部经理、主管副总审核发布申请。
3.测试人员将要发布的产品(包括源程序、执行文件及相关文档)放入发布产品目录中并生成安装程序。
2.单元测试,研发人员按单元测试计划对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测试。
3.对编程及单元测试过程进行版本管理,主要由高级项目工程师负责。
第15条审批。
所有文档必须提交给软件研发部经理审核确认。
第7章测试与发布
第16条组装测试实施程序。
1.开发组完成单元自测后,由研发负责人填写“测试申请单”连同测试产品清单交与测试人员。
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
![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a21eb3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f.png)
需求评估什么是需求评估需求评估是指对项目、产品或服务需求进行分析、评估和确认的过程。
它是项目管理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团队明确需求、确定项目范围、评估可行性,并确保项目或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
需求评估包括对当前需求的审查和分析,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评估需求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以及确定需求的详细规范和约束条件。
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1. 需求审查和分析需要对需求进行仔细的审查和分析,确保所有需求都被充分理解和明确。
这包括对需求描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测性进行评估,以验证需求是否清晰、具体、可操作和可度量。
在需求审查和分析过程中,应该收集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文档,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澄清需求的模糊之处,识别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提出必要的问题和疑问。
2. 需求优先级和重要性评估需要对需求进行优先级和重要性评估,以确定需求的实施顺序和重要程度。
这可以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和项目团队的讨论来完成。
在评估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时,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 客户价值和影响:需求对客户的价值和影响程度,以及需求的战略重要性。
- 技术可行性:实现需求所需要的技术能力和资源是否可行。
- 成本和资源:实现需求所需的成本和资源投入。
- 时间限制:需求的紧急程度和项目的时间限制。
3. 需求技术可行性评估需要评估需求的技术可行性,确定是否具备实现该需求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和资源。
在技术可行性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技术限制和局限:检查现有系统和技术架构,以确定是否满足需求的技术要求。
- 技术能力和资源:评估团队的技术能力和所需的技术资源,以确定是否能够实现需求。
- 技术风险:识别和评估实现需求所带来的技术风险,包括技术可行性、系统安全性等方面的风险。
4. 需求经济可行性评估需要评估需求的经济可行性,确定实现需求所需要的投资和收益。
在经济可行性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成本估算:对实现需求所需要的成本进行估算,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软件等方面的成本。
评审过程方案
![评审过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a64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5.png)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评审过程方案# 评审过程方案## 1. 引言评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有助于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软件质量,并确保开发团队的合作和沟通。
本文档旨在定义和描述我们团队的评审过程方案,以确保评审的高效和一致性。
## 2. 评审目的和目标评审的目的是确保软件质量,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提供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评审的目标是:- 发现和修复软件问题;- 确保软件满足用户需求和规范;- 改进团队合作和沟通;- 提高软件质量和可维护性;- 提供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 3. 评审类型我们团队将实施以下类型的评审:### 3.1 需求评审需求评审旨在确保软件需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需求评审中,评审团队将检查需求文档,验证需求是否清晰、可测试和可验证,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反馈。
### 3.2 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旨在确保软件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维护性。
在设计评审中,评审团队将检查设计文档和相关图表,验证设计是否满足需求,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反馈。
### 3.3 代码评审代码评审旨在确保代码质量、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在代码评审中,评审团队将检查代码,验证代码是否符合编码规范、可测试和可重用,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反馈。
### 3.4 测试评审测试评审旨在确保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测试评审中,评审团队将检查测试文档和测试报告,验证测试覆盖率和准确性,并提供改进建议和反馈。
## 4. 评审流程评审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评审准备:- 确定评审的目标和范围;- 邀请评审团队成员;- 分配评审人员角色和职责。
2. 评审安排:- 确定评审的时间地点;- 确保评审材料可供评审团队访问。
3. 评审执行:- 评审人员独立检查评审材料;- 提出问题、改进建议和反馈意见;- 记录评审结果和决策。
怎样进行需求评审?
![怎样进行需求评审?](https://img.taocdn.com/s3/m/45e570c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3.png)
怎样进⾏需求评审?⼀、注意对需求规格说明的正确性进⾏评审 需求规格说明的正确性通常可以从如下⽅⾯得以体现: 1、是否有需求与其他需求相互冲突或者重复? 2、是否清晰、简洁、⽆⼆义地表达了每个需求? “清晰”是让⼈能够读懂;“简洁”是让⼈愿意去读;“⽆⼆义”决定”读”的效果,是让⼤家对需求描述的理解能够达成⼀致。
3、是否每个需求都通过了演⽰、测试、评审,分析是否得到了验证? 4、是否每个需求都在项⽬的范围内? 5、是否每个需求都没有内容和语法上的错误? 6、在现有的资源内, 是否能实现所有的需求? 7、每⼀条特定的错误信息,是否都是唯⼀的和具有含义的? ⼆、注意对需求规格说明的实践性进⾏评审 所谓实践性是指需求本⾝是否来源于⽬前企业的相关业务规则和⽂件制度,⽽⾮源于分析师们经验主义的臆测。
实践性是判断需求规格说明是不是理论联系实践、密切和⽤户联系的⼀个关键性指标。
三、注意对需求规格说明的完整性进⾏评审 我们经常由下⾯的问题清单来评审需求说明书是否”完整” 。
1、编写的所有需求,其详细程度是否⼀致和合适? 2、需求是否能为设计提供⾜够的基础? 3、所有对其他需求的内部引⽤是否正确? 4、是否包含了每个需求的实现优先级? 5、是否定义了功能说明的内在算法? 6、是否包含了所有已知的客户需求或系统需求? 7、是否遗漏了必要的信息?如果有遗漏的话,把他们标记为待确定的问题(TBD) ? 8、是否对所有预期的错误条件所产⽣的系统⾏为都编制了⽂档? 需求说明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需求说明的详细程度上,我们怎样判断该需求的描述是否详细呢?我认为需求需要精化,⽽不是仅仅提出精化功能、对象要考虑涉众参与者、做些什么、需要什么数据信息、受什么业务规则和条件限制、系统会有什么响应,等等。
四、注意对需求⽅案的可⾏性和成本预算进⾏评审 五、注意对需求的质量属性进⾏评审 我们需要评审需求规格说明是否合理地确定了所有的性能⽬标,是否合理地确定了安全性⽅⾯要考虑到的问题。
项目需求评审与优先级确定
![项目需求评审与优先级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9023ae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e.png)
项目需求评审与优先级确定一、项目需求评审项目需求评审是项目启动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目的是确保项目的需求清晰明确、可行可靠,避免因需求不明确而导致项目进度延误、预算超支等问题。
项目需求评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的全面性:评审团队需要审查项目需求是否全面,包括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以及业务需求等,确保没有遗漏。
2.需求的一致性:评审团队需要确保项目需求之间没有冲突,需求之间互相匹配,并且与项目目标一致,避免出现需求之间相互矛盾的情况。
3.需求的可行性:评审团队需要评估项目需求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资源可行性、成本可行性等,确保项目需求是可以实现的。
4.需求的可测量性:评审团队需要确保项目需求是可以度量和验证的,便于后续的进度跟踪和验收。
5.需求的优先级:评审团队需要根据项目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确定需求的优先级,以便后续的任务安排和资源调配。
二、优先级确定在项目需求评审的基础上,评审团队需要确定需求的优先级,以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优先级合理安排资源、控制进度、降低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价值实现。
在确定需求的优先级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业务价值:评审团队需要根据项目的业务目标和战略重要性,确定需求的业务价值,高价值的需求可以优先实施。
2.风险程度:评审团队需要评估项目需求的风险程度,风险较高的需求可能需要优先实施,以减少风险对项目整体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3.依赖关系:评审团队需要考虑项目需求之间的依赖关系,优先实施那些对其他需求有依赖性的需求,以确保项目整体进度的顺利推进。
4.紧急程度:评审团队需要考虑项目需求的紧急程度,对于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的需求,可以优先进行,以满足业务的紧急需求。
5.成本效益:评审团队需要综合考虑项目需求的成本投入和预期效益,选择成本效益最高的需求进行优先实施。
通过项目需求评审和优先级确定,可以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最大程度地满足业务需求,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和价值实现。
需求验证 需求评审
![需求验证 需求评审](https://img.taocdn.com/s3/m/996c4a36580216fc700afdff.png)
20
审查速度与发现的错误数量之间的关系
21
4. 进入审查的标准
关于需求文档的进入审查的标准:
• • • • 文档符合标准模板。 文档已经做过拼写检查和语法检查。 作者已经检查了文档在版面安排上所存在的错误。 已经获得了审查员所需要的先前或参考文档,例如系统 需求规格说明。 • 在文档中打印了行序号以方便在审查中对特定位置的查 阅。 • 所有未解决的问题都被标记为T B D(待确定)。 • 包括了文档中使用到的术语词汇表。
符合需求规格说明的良好特性(完整的、一致的、 易修改的、可跟踪的)。只能验证那些已编写成文 档的需求。 那些存在于用户或开发者思维中的没有表露的、含 蓄的需求则不予验证。
10
需求评审
通常,总是由一些非软件开发人员进行产品检查以发现产品所存在的问题, 这就是技术评审。 需求文档的评审是一项精益求精的技术,它可以发现那些二义性的或不确 定的需求、那些由于定义不清而不能作为设计基础的需求,还有那些实 际上是设计规格说明的所谓的“需求”。 评审类型:评审、检查、走查。 最不正式的 临时评审 轮查 走查 最正式的
25
需求评审过程
通过高级审查了解外部因素后, 其次,对需求进行更细致的测 试 经常使用检查列表进行检查
需求规格说明 原始需求文档
尝试理解
检查列表
讨论、评审、修订
26
需求评审过程
需求规格说明检查表一个例子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检查项 是否覆盖了用户提出的所有需求项 用词是否清晰,语义是否存在有歧义的地方 是否清楚地描述了软件系统需要做什么及不做什么 是否描述了软件使用的目标环境,包括软硬件环境 是否对需求项进行了合理的编号 需求项是否前后一致、彼此不冲突 检查结果 是[]否[]NA[] 是[]否[]NA[] 是[]否[]NA[] 是[]否[]NA[] 是[]否[]NA[] 是[]否[]NA[] 说明
需求与设计评审
![需求与设计评审](https://img.taocdn.com/s3/m/d9dfea4e336c1eb91a375dbd.png)
需求评审内容
需求特性 兼容性 一致性 评审内容 需求定义的文档是否满足项目文档的编写标准? 界面需求是否使软硬件系统具有兼容性? 各个需求之间是否一致?是否有矛盾冲突? 所规定的模型、算法和数值方法是否一致? 是否使用了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形式? 需求是否与软硬件操作环境兼容? 是否说明了软件对其系统和环境的影响? 是否说明了环境对软件的影响? 所采用的技术是否与用户要求的技术一致?
概要设计评审内容
评审要素
清晰性 一致性
评审内容
程序结构,包含数据流、控制流和接口的描述是否清楚? 程序、模块、函数、数据成员的名称是否一致?
设计是否反映了真正的操作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
对系统设计的多种可能的描述之间是否保持一致?(例如: 静态结构的描述和动态结构的描述) 设计在计划、预算、技术上是否可行? 详细程度 是否估计了每个子模块的规模(代码的行数)? 程序执行过程中关键路径是否都被标名和经过分析?
正确性
详细设计评审内容
评审要素
数据
评审内容
是否所有声明的数据块都已经使用? 定位于单元的数据结构是否已经描述? 如果有对共享数据、文件的修改,对数据的访问是否按 照正确的共享协议进行?
是否所有的逻辑单元、事件标记、同步标记都已经定义 和初始化?
是否所有的变量、指针、常量都已经定义并已初始化? 功能性 设计是否使用了指定的算法? 设计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可行性
需求评审内容
需求特性 易修改性
健壮性 易跟踪性
评审内容 需求定义的描述是否易于修改? 是否有冗余信息? 是否有容错的需求? 是否每个需求都具有惟一性并且可以正确识别 它? 是否可以从上一阶段的文档中找到需求定义中 的相应内容? 需求定义是否明确的表明前阶段中提出的有关 需求和设计限制都已被覆盖了? 需求定义是否便于向后继开发阶段查找信息?
CMMI3工程组人员访谈常见问题,需求带答案
![CMMI3工程组人员访谈常见问题,需求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5e3c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4.png)
CMMI3工程组人员访谈常见问题,需求带答案工程组(Engg)访谈问题汇总:一、需求开发与管理(RD、REQM)1、如何导出客户的需求?制定需求调研计划,准备需求提问单,调查表,通过会议、访谈、电话等方式对系统使用人员,熟悉系统业务规则的人,决策者等相关人员进行需求调研,调研的题纲为功能需求、场景、非功能需求、界面。
环境、性能、接口、产品验收、交付。
2、如何进行需求开发?需求开发的主要活动有哪些?导出用户需求,开发用户需求说明书,评审CRS,客户确认用户需求说明书,开发产品需求说明书,评审,客户确认。
需求管理的活动主要是:控制变更,维护需求跟踪矩阵,需求不一致记录3、用户需求说明书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功能需求、场景、非功能需求、界面。
环境、性能、接口、产品验收、交付方式时间4、如何进行需求评审?需求评审有哪些准则?进行正式的会议评审,非正式的有EMAIL会签,走查。
准则有:可追溯性,正确性,完整性,一性性,可行性,无二义性,可验证性,必要性,可理解性,划分优先级,具有楖要设计所需的相关输入信息。
5、用户需求如何得到验证?评审确认6、需求的约束条件在哪里记录?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的项目概述-》有一节是假定和约束:列出进行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例如经费限制、开发期限等7、产品需求说明包括哪些内容?产品需求与用户需求的区别在哪里?产品介绍描述用户群体的特征定义产品的范围阐述产品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规范定义产品中的角色定义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定义产品的非功能性需求,如用户需求、软硬件环境、质量等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用例、系统总体结构图、用户需求的细化(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接口的需求、界面需求差别:先将客户需求变为产品需求,再将各功能点非配到相应功能模块,然后识别接口需求,将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分开8、如何描述需求模块模块功能编号,名称,模块优先级,然后对其功能进行描述,数据描述,设定相应约束条件,使用岗位,关联模块9、RTM的主要内容有哪些?RTM有没有定期评审?分配的需求ID,软件需求规格ID,系统测试用例标识,ST用例执行情况,概要设计,集成测试用例标识,详细设计,单元测试用例标识,代码。
需求评估管理制度
![需求评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a251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d.png)
需求评估管理制度一、引言需求评估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需求的全面分析和评估,可以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需求评估管理制度,以规范和指导需求评估工作的开展。
本文将从需求评估的定义、重要性、过程、方法和工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帮助企业建立科学健全的需求评估管理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需求评估的定义和重要性需求评估是指对项目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需求的识别、澄清、验证和确认等环节。
通过需求评估,可以确保项目团队对需求的理解一致,避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需求变更或遗漏,从而提高项目的可控性和成功率。
需求评估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需求准确性:通过需求评估,可以对项目需求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帮助项目团队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降低项目风险:通过需求评估,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需求中的矛盾和不完整之处,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提高项目交付质量:通过需求评估,可以明确项目目标和交付物,为项目团队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项目的顺利交付和客户满意度提升。
4. 促进沟通和协作:通过需求评估,可以实现项目团队和客户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有利于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顺利交付。
需求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在项目管理中必须重视和强化需求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需求评估管理制度,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客户的满意度提升。
三、需求评估的过程和方法需求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主要包括需求梳理、需求分析、需求验证和需求确认等环节。
在需求评估过程中,企业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方法和工具,以提高需求评估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需求评估方法:1. 会议讨论法:通过召开需求评估会议,邀请相关项目人员和客户代表参与讨论,共同澄清和确认项目需求,以达成一致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测量项定义
1.2 度量项定义
具体措施有:
第一、在进行Review会议时,组织者应该让Reviewer积极发言,活跃会议氛围,起到激发即兴思维的效果;第二、对一些重要缺陷进行跟踪,并指定跟踪人;原则上应该对所有的确定缺陷都作跟踪,但是工作量可能会太大,所以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作重点跟踪;
第三、对涉及到接口的缺陷,建议采用提同步问题单的形式,以确信接口各方都能关注该缺陷的修改以及可能导致的接口方面的变更。
第四、组织者发汇总表单确认的同步问题单,并将同步问题单号更新到汇总表单;
第五、作者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对汇总表中需讨论的以问题进行讨论,并将结果更新到组织者发送的汇总表单中;
评审活动的充分性:当工作产品的缺陷密度和计划的不一致时,即当前工作产品的缺陷密度不符合历史经验值,首先需要分析的就是评审活动的充分性,评审活动是否有效,评估评审活动是否有效主要有:评审工作量的分析、是否充分预审、每次评审的规模是否合理、评审专家选择是否合适、分析缺陷的分布情况(如某些需求点缺陷多,是否就说明这部分评审充分,而某些就基本没有,是否就说明这部分评审不充分)、分析评审专家提出的缺陷数量(为什么某个专家提的问题特别多,为什么某些评审专家就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是否说明一些评审专家投入不足,影响评审的充分性)。
还是强调一点:召开会议,和项目组成员一起进行分析,建议会议上由每个开发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产品进行一个评估。
重新review:经过评审活动的有效性分析后,如果决定评审不充分,就可以进行重新review活动,这里补充说明缺陷密度偏离目标的一些分析。
如果缺陷密度比目标值低,可能是工作产品缺陷的确比较少,也可能是评审不充分,没有发现足够的缺陷;如果缺陷密度比目标值高,可能是评审工作比较好,基本把缺陷都发现了,也可能是工作产品质量太差,缺陷太多。
缺陷的收敛性:这里主要是指当缺陷密度偏离我们定的质量目标时,经过分析,决定重新进行review活动,这时如果重新review后还发现不少问题,缺陷没有收敛,说明我们原来的review活动不够充分;如果经过重新review,已经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了,即缺陷迅速收敛,基本可以说明之前的评审是有效的,当前重新review的工作产品质量是符合要求的
最后的评价(过程效率):软件需求评审有效性(%)、详细设计评审有效性(%)、代码评审有效性(%)。
如,软件需求评审有效性(%)=软件需求规格评审发现的SRS类缺陷数/ SRS类缺陷总数。
这个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在项目阶段过程中分析缺陷密度是否正确,不过目前这几个度量项还没有一个组织级的质量目标(即统计的经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