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分析
数学五年级下册冀教版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安排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作用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三个单元)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并能互化,公倍数并会求最小公倍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和解决简单问题。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掌握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及平移或旋转的后的图形。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共一个单元)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读懂折线统计图并能做简单的预测分析。
(四)综合应用公交车上的数字经历了解公交车的发车信息,解决始发站同时发车以及估算每天卖票大约收入等问题的过程,通过对公交车上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获得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包装扑克通过包装6盒、8盒扑克,探索怎样包装扑克,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设计包装箱结合香皂包装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经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过程;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能解答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经历进一步认识图形平移、旋转、对称的过程,能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能画出图形平移、旋转后的图形;经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会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第一学段学生感受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简单的图形的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安排的。
1.将观察、操作贯穿在本单元学习的全过程中。
观察、操作是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最进本的数学活动。
本单元教材设计与其他单元相比,由于“图形的运动”的内退特点,更加突出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活动,把观察、交流、操作体验贯穿在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2.充分利用方格纸的作用,有效探索并掌握作图的基本方法。
咋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等,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本学段学生认识图形运动以及画运动后图形的辅助手段。
这些利用方格纸进行的数学活动,不但让学生比较容易的认识了图形运功的特点,掌握了画图的基本方法,丰富了探索图形运动特点的经验,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6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2课时。
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在学生理解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在意义、读写、大小比较、计算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注意一下几点:1、抓住核心知识点,突破难点。
从分数的建构体系来看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和知识点。
只要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就能自己学会分式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会这些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
3、让学生经历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构建数学的过程。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形成方法的过程。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10课时完成教学,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分析:本单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包括平面展开图)及表面积计算。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指导讲座(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放学期使用的。
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边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
一、主要内容安排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以下。
(一)数与代数(共 4 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联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认识等式的基天性质,用等式的基天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究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淆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 3 个单元)●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看平面表示图,用方向和角度描绘物体的地点,描绘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及它们的睁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体积观点,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究,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含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 1 个单元)●第八单元——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采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剖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 4 个活动)●记录天气(一)——联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经过记录 10 每日气状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从很多门路都能够获取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认识一些对于天气预告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联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经过包装 6 盒、 8 盒磁带,探究如何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一、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整体学生人数有434人,男生的人数多于女生。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整个课堂氛围较为活泼,积极参与小组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活动,数学基础较为扎实。
但仍有少数学生基础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本学期要继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本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1.图形的运动。
重点掌握一般几何图形的对称轴,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平移或旋转90°。
2.长方体和正方体。
掌握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
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1.单位“1”的意义。
2.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3.异分母分数的通分、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分数加法的简算。
4.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5. 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三、本册教学总目标及要求1、“图形的运动(二)”本单元教材是在第一阶段学生感受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简单的图形平移等基础上安排的。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图形的平移、在方格纸上话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认识图形的旋转,在方格纸上话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设计图案等。
2、“分数的再认识”,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以及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碱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是学生第三次认识分数,内容分为五个知识块: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学情分析学生对“物体”、“空间”并不陌生,它们只是“茶壶里倒饺子,一一不易出,词不达意”,无法用规范、严谨的语言来表述一个概念,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让他们学会了规范表达,词能达意,使他们真正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和认识了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实验和具体事物,经历建立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验、观察、交流等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培养学生概括、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并让学生能根据物体的大小,确定用什么体积单位来计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烧杯2个、土豆、小石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若干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生:听过。
师:谁愿意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指名让学生讲故事,教师演示课件。
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生: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设计意图: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状态。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
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想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指导讲座(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放学期使用的。
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边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
一、主要内容安排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以下。
(一)数与代数(共 4 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联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认识等式的基天性质,用等式的基天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究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淆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 3 个单元)●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看平面表示图,用方向和角度描绘物体的地点,描绘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及它们的睁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体积观点,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究,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1(三)统计与概率( 1 个单元)●第八单元——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采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剖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 4 个活动)●记录天气(一)——联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经过记录 10 每日气状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从很多门路都能够获取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认识一些对于天气预告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联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经过包装 6 盒、 8 盒磁带,探究如何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分数除法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探索、总结分数除法和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的方法,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和倒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主要内容氛围三个知识块:分数除法、简单问题、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分数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简单事迹问题。
2、在探索、总结分数出发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用方才解答简单分数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3、能探索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的幼小方法,能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教学重难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方程)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主要包括认识等式和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最后,在探索乐园中安排了对“鸡兔同笼”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探索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其次,通过理解等式的性质,使学生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再次,使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每步计算和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最后,让学生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分配及每课时的重点内容和突出重点的策略和方法:本单元共安排7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等式和方程。
主要利用天平操作,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按要求写出式子并对式子进行分析归纳的策略让学生认识等式和方程。
第二课时:等式的基本性质。
主要通过教师进行天平演示教材中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考、充分的交流,从而理解等式的性质。
第三课时:列方程解决一部计算的应用问题。
首先让学生通过看图,尝试列出方程并解答,通过交流、讨论大头蛙的问题明确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其次,利用王叔叔手写和利用电脑打字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尝试解答,通过交流解答过程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第四课时: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通过两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在解题过程中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两个概念,还有就是明确检验的必要性和方法,养成自行检验的习惯。
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读题、观察示意图,了解教材中的数学信息,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出等量关系,试着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是学习体积单位进率的基础,更是学习容积的基础,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认识体积的度量单位“米³、分米³、厘米³”,感受1米³、1分米³、1厘米³的实际意义;知道1分米³=1升,1厘米³=1毫升,会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3、在建立体积概念以及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材分析》资料
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材分析》资料
学情分析:
体积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生活中,学生知道物体有大有小,其实这就是对体积的一种模糊的认识。
教师要有意识地联系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产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到底该怎样计算呢?”的内需,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活动中去。
设计理念:
从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升华”四个阶段,在愉快的探索活动中获得知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2 分数除法问题 冀教版
教学设计第一版块:检查或铺垫,融入课堂阶段第二版块:情境提问,认定问题阶段复习准备1、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2)一条绳子剪下一段后还剩87(3)实际比计划节约投资101(4)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52让学生口答。
学生能够找出单位“1”。
可能说得不完整。
一本书的总页数。
一条绳子的长度。
计划投资数。
去年的产量。
2、玩具厂计划为客户生产一批玩具车950辆,已经完成计划的54,还剩多少辆没有完成?1画图分析并列式解答。
2说说你是怎样思考和解答的?3学生分析教师板演线段图。
第2题是分数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解答。
难度不大,但是画图可能有些难度。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先求出已经完成了多少量玩具车,用950×54,再用玩具车总数减去已经生产的,求出(针对学生有价值的课堂临时生成进行记录并进行双边反思)第四版块:反馈交流,达成共识阶段第五版块:巩固拓展,提升发展阶段这道题直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那该怎么办?生:不能,因为已知部分求整体。
因为要求单位“1”。
说一说上题在解答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数量关系?生:计划生产的辆数-已生产的辆数=还要生产的辆数现在总数量是未知的,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提问:表示什么?错误!表示什么?解设计划生产玩具辆。
-错误!=190错误!=190=190÷错误!=950答:这批玩具有950辆。
通过刚才的分析解答,你认为这两道题实际上什么相同。
数量关系相同。
解答方法相同吗?为什么?生:解答方法不同。
单位“1”已知,可根据数量关系用算术方法解答;单位“1”未知,可用代替,运用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试一试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从哪个条件入手?(比计划多生产。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辅导讲座(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
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面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
一、主要内容安排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第八单元—-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通过记录10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通过包装6盒、8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5篇)
五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学方案〔精选15篇〕五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学方案〔精选15篇〕五年级数学冀教版下册教学方案篇1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那么运算的根底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根底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外表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开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浸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历,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理论才能。
二、教学目的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比拟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展整数、小数的互化,可以比拟纯熟地进展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拟纯熟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展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方程教材教法教材解析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方程教材教法教材解析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方程教材教法第三单元方程方程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中式与方程部分的内容,无论是原《大纲》还是《数学课程标准》,方程的内容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原《大纲》提出的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
简易方程(a__plusmn;b=c,a__plusmn;b_=c)。
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要求是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标准内容是:(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_+2=5,2_-_=3)。
虽然都是三条,但两者在具体的要求和内含上有所不同。
首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主要是考虑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符号化的重要内容,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是数学建模的重要过程。
借助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不但使学生了解数学符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渗透初步的数学建模的思想。
其次,《数学课程标准》不再单纯要求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而是强调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突出了方程的数学模型思想。
让学生在用方程表示具体等量关系中理解方程的实际意义。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相等)的数学模型,在传统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有关的概念和技能,如方程的等价性、方程解的讨论、方程的解法等。
历来被看作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重视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机械的列出方程,解答问题,更有甚者,把问题进行分类,并就某一类问题提供主要的等量关系和解题套路。
如,行程问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等,这样的教学缺乏探索性、研究性和挑战性,学生体会不到方程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更没有经历到数学建模的过程,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空话。
《数学课程标准》把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单列出来,就是要强调方程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方程和实际问题的联系,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基本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冀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
本单元在教学单式折线图之后立即教学复式折线图,是考虑到学生已有单式条形图和复式条形图的基础,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看图读信息的能力,而且条形图在呈现数据的思想方法与折线图有本质上的一致,所以,学生具有同时学习单复折线图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的表示数据。
过程与方法:1、能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能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走向进行判断和预测。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和生活经验回答并说明问题。
情感态度:体验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分数乘、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对分数乘除法的要求是: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乘、除法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与原《大纲》要求相比,淡化了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强调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学会计算的方法。
这样变化的目的,首先是要改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按教材分别细化算式的意义,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
如在传统的教材教学中,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一样,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这个相同加数是分数),而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样教学分数乘法,教师难教,学生难懂。
再加上
表示的意义的考试题,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不利于学生形成计算技能。
另外,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和3个5,可以写成3×5也可以写成5×3等已有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1、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能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倒数的含义,能够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分数乘法问题和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够表达解决分数乘法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介绍辅导讲座(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面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一、主要内容安排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第三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第四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图.●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七单元——体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第八单元——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通过记录10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通过包装6盒、8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记录天气(二)——结合“统计”单元设计记录15天的天气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年月同期气温情况比较,培养学生善于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进行画统计图的练习.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在《大纲》版教材中,小学数学的认数范围只限于正数,如,自然数、正分数、正小数等,负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数学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负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如,冬天人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包装袋上的容量范围、电梯楼层显示牌上地下室的表示等.这些内容都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也经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负数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第二,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情景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第三,在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丰富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提出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具体要求.“负数”是与正数意义相反的数,是小于0的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等.本套教材在小学阶段只认识负整数.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拓展.他们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叫算术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本套教材,把负数的认识安排在五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单元,主要考虑有两点.首先,现实生活中,看电视或收听天气预报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天气变化情况影响开始人类的正常户外活动,这个季节天气还比较冷,天气预报中北方地区气温的最低温度一般在零摄氏度以下,利用学生身边的、现实的课程资源,开始新学期的数学学习,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愉快生活的一部分.其次,把单元标题定为“生活中的负数”,一方面是落实课程标准中“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的要求,另一方面体现在教材内容的两个方面:第一,学习素材都是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人们生活中有用的;而且,学习素材易于师生收集和找寻.第二,不讲负数概念,不认识负分数、负小数,而是结合具体的零下摄氏度的数字表示认识负整数,利用收入、支出等具体事例突出了对负数实际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共安排5课时,结合本单元内容,安排了“记录天气(一)”的综合运用.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第1课时,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首先,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特别是地理位置比较典型的哈尔滨、北京、昆明、海口等四个城市,冬天这个季节的景物图,并在图片上用天气预报的形式和符号标出春节同一天四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如,春节这一天,哈尔滨是-15℃~-10℃,而海口市是19℃~25℃.然后,把天气预报中的信息整理在统计表中.另外,在“知识窗”中介绍了零下摄氏度,并在“议一议”中3个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也可以利用现实生活刚过去春节这一天现实的、真实的数据,让学生把天气预报中的信息整理在统计表中,并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一天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3℃和3℃等表示的实际意义.活动二,读天气预报图.呈现了有6个城市天气预报的图,提出“请你当预报员”的要求.先让学生模仿天气预报员介绍图中每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情况.接着,提出了4个关于气温高低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试一试”中,设计了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把6个城市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从高到低分别排队,第3个问题,在地图上找到这几个城市的位置,并讨论位置和气温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的、非常熟悉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天气预报的知识.教师不要急于引出负数概念.对零下摄氏度,学生可以读负多少度,不讲负数概念.如-3℃,可以读负3摄氏度或负3度,但不讲“-3”是负数.如果学生说到,教师给于肯定和鼓励.第2课时,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这节课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温度计,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读温度计上的数据,认识负数.首先用兔博士的话说明“人们通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呈现了4支显示不同摄氏温度的温度计.在学生读温度计、交流温度计上的温度表示的实际意义,也就是“-10℃和-5℃”都是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的基础上,介绍负数、负号及负数的读法.接着告诉学生,以前学习的数,除0以外都是正数.并说明正数的符号是“+”以及书写整数时,“+”可以省略.同时指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时,要借助学生对零下摄氏度的实际意义和符号表示,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负数是比0小的数,是和过去所学的数.同时,认识到以前学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但不讲分数、小数也是正数.如果学生提到,则引导学生把这些书和0比较,得出这些数都比0大,也是正数的结论.活动二,把温度计上的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并认识整数.首先把学生熟悉的温度计向右侧横放,在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排列的,同时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直线上的数,发现、了解数的排列特点.最后,用描述性说明直线上这些数都是整数,进而归纳概括出: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试一试,安排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大小比较的练习.教学中,要充分借助温度计这个学生熟悉的事物,尤其是借助把温度计水平放置后,温度计上的刻度符号与数轴上的点、数的“形似”,认识负整数、 0正整数之间的关系,并学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第3课时,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首先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室层数的表示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选择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记录消费情况这一学生非常熟悉、又能理解的事例,用一般日记的方式呈现了红红妈妈做的12月份的家庭收支款项,让学生设计一张记录卡并交流.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数表示收入的钱数,用负数表示支出的钱数.最后,提出“试着算出红红家这个月结余多少钱”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对支出实际意义的理解,进一步认识负数表示“减去”的意思.最后,教材列举了“前进和后退”“水温上升和水温下降”、“盈利和亏损”等典型事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体会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不做总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意义.如,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楼房地下室和记录海拔高度是把海平面作为起始刻度的等,帮助学生了解负数和正数是以0为界线而划分的;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收入就是增加,支出就是减去的生活经验,初步感悟正数和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事物.另外,试算红红家这几个月结余多少钱,不讲负数运算法则,让学生根据“支出”表示的实际意义来计算.即:支出就是“花了”,应该减去.第4课时,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教材选择了两个事例.事例一,用正负数表示比赛答题的得分.设计了某班同学利用课外活动举办“兔博士”数学竞赛的事情,给出了答题得分规则(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题扣10分,不回答不得分),并用不同表情的脸图呈现了前5道题三个队的答题结果.提出两个问题:(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每个队的答题结果.(2)当场外裁判,计算三个队的目前得分.数学比赛和规则是学生所熟悉的,也可能是亲身经历过的,把用“小脸”表示的答题结果转化为用正负数表示,并当裁判汇报比赛结果,这些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愿意做的事情.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的空间,使学生体验正、负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事例二,用正负数表示包装质量.现实生活中,检查产品的质量,有些商品的包装袋上用“±”标出的质量误差范围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情.教材选择质检人员抽查某种袋装白糖质量的问题,给出每袋白糖标准质量为455克的事例及质检人员抽测七袋白糖的实际结果,给出“用0表示符合标准、整数表示超过标准、负数表示不到标准”的说明,让学生自己用正、负数和把七袋白糖的实际质量与标准质量相比的结果表示出来.然后,通过讨论有些包装中“±5g”表示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用正、负数表示和交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教学中,要给学生用正、负数表示与标准质量相比的结果并交流自己想法的机会,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价值.第5课时,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教材设计了小组合作,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变化的小实验.提出了具体的实验要求(一个水杯中加开水,一个水杯中加冰块),给出了用正数表示一个杯中水温上升的情况,用负数表示另一个杯中水温下降的情况的说明,呈现了记录数据的表格,让学生经历观察、测量、用正负数记录水温变化的过程.在学生亲身实验、记录温度变化数据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不管是加冰块还是加热水,水温的变化都是越来越慢,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善于观察、实验的探索精神.这个活动,实验、观察、记录、讨论都是过程性目标,正确用正负数表示水温的变化是知识性目标,也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实验前,要使学生理解“变化情况”是在前次记录温度基础上高或降低的温度,也就是用现在的温度减前次记录的度数.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实验活动的素材,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记录水温的变化情况,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用数据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练一练中,设计了运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变化的事例,第3*题供学生选作.最后,还设计了记录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实践活动.“记录天气(一)”是结合本单元内容设计的综合运用活动.因为本册结合第八单元“统计”还安排了“记录天气”的综合运用,所以,本单元记录天气的标题为:记录天气(一).这个综合应用包括三个部分内容.活动一,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当地10天的天气情况,这个活动需要提前布置,让学生课前完成.按每周四节数学课计算,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习至少需要5课时(一周多),如果开学第一节数学课就布置记录活动,到本节课应该正好完成.活动二,交流记录情况.首先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记录天气的方式和结果,满足学生展示、分享的愿望.接着通过“说一说”中的两个问题,交流学生收集天气情况的途径和学到的知识.活动三,整理收集的数据,并尝试计算温差.首先讨论并让学生了解什么叫温差(指一天中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差).然后,提出“把自己记录的天气情况整理在下表中,试着算出每天的温差”的要求.最后,在问题讨论中,设计了三个问题,是本次活动的总结和生活经验的提升.其中的(1)(2)两个问题,可结合交流环节提出并讨论.本次综合应用活动,从活动空间来看,是课外与课内的结合;从活动方式来看,是学生10天实际记录实践活动与课内学习的结合;从知识的内容来看,是已有知识经验的应用和新知识学习的结合.其中,求每一天的温差是新知识,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温差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结合每一天的预报温度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必要的话,可以借助温度计上的刻度进行计算.不要总结计算法则,更不要讲有理数运算.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方向与路线”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与位置”部分的内容.本学段《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方向与路线的标准要求有“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两条.这些知识和内容,既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还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在原《大纲》教材中没有安排这方面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之所以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要求,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学会描述并确定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人们进行交流,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必备知识,如,在生活中人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或环境里,必须要搞清楚城市或环境的方位,自己要去办事地点的位置以及行走的线路,这些知识和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第二,有助于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获得必备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本身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看懂线路图更是需要学生不仅能用方向描述和确定物体的位置,更要具有判定到该物体位置大体走向的空间感知能力,而现实生活中,能够根据城市或某个环境的简易指示图准确判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要行走的线路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本套教材在内容安排上,考虑到“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用到比例的知识,所以分两次来进行编排.首先,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位置的基础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六年级上册学习了比例以后,再安排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内容,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符合数学循序渐进的建构思想,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第1课时,在示意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第2课时,描述简单的线路图.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1、能根据平面示意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2、在辨认物体方向和路线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第1课时,在平面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材根据火车站周围都有一些服务设施的现实情况,设计并呈现了一幅某火车站广场周围主要服务设施的示意图.首先,通过说一说: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让学生用已有的八个方向的知识描述平面图中服务设施的方向.由于在东南、东北方向都有两个服务设施,既:“出站口”和“托运处”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北方向,“汽车站”和“招待所”都在中心花坛的东南方向,这样就引出了怎样描述才能更准确的问题.接着教材抽象出以花坛为观测点,标出出站口、托运处在东北方向是有角度的教学图,让学生学习用角度准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如:出站口在花坛的北偏东30º,托运处在花坛的东偏北40º.同时介绍,通常都以北和南为标准,即:托运处在花坛的北偏东50º.这样设计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背景下,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需要,另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规定联系起来,使学生了解多样化的描述方式以及数学上的要求.最后,呈现了其他设施与北、南关系的示意图,让学生描述其他设施所在的准确方向.练一练中,设计了测量角度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练习.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图,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学生体会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作用,激发学习平面图知识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第2课时,认识简单路线图.本节课在第一学段认识了简单公交线路图的基础上,选择了北京市地铁1号线和2号线示意图,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让学生整体观察路线图,了解有关信息,如:认识图例,了解1号线和2号线上都有哪些车站、1号线的起始站和终点站、1号线和2号线可以在哪个车站换车等等.第二,摸似出行.考虑到人们到北京都会去天安门广场的现实需要,教材提出了坐火车来到北京,从北京站坐地铁去天安门广场,怎样乘车?让学生认识乘车路线.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到北京想去什么地方,说一说如何乘车.这样的内容,不管对城市、还是农村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生活经验.在兔博士网站中,介绍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线路图.本节课设计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经历认识简单路线图的过程,了解路线图中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学会怎样出行和适应生活.教学时,要在学生看懂线路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最想去的地方以及乘车路线.另外,利用“兔博士网站”的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第三单元方程“方程”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中“式与方程”部分的内容,无论是原《大纲》还是《数学课程标准》,方程的内容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原《大纲》提出的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ax±b=c,ax±bx=c).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要求是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标准内容是:(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虽然都是三条,但两者在具体的要求和内含上有所不同.首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主要是考虑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符号化的重要内容,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是数学建模的重要过程.借助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不但使学生了解数学“符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渗透初步的数学建模的思想.其次,《数学课程标准》不再单纯要求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而是强调“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突出了方程的数学模型思想.让学生在用方程表示具体等量关系中理解方程的实际意义.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相等)的数学模型,在传统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有关的概念和技能,如方程的等价性、方程解的讨论、方程的解法等.历来被看作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重视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机械的列出方程,解答问题,更有甚者,把问题进行分类,并就某一类问题提供主要的等量关系和解题套路.如,行程问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等,这样的教学缺乏探索性、研究性和挑战性,学生体会不到方程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更没有经历到数学建模的过程,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空话.《数学课程标准》把“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单列出来,就是要强调方程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方程和实际问题的联系,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基本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第三,《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而不是原《大纲》教材中的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作为解方程的依据,突出了方程的“代数”思想以及和初中知识的衔接.鉴于上面的变化,新教材与传统教材在知识建构思想和内容编排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第一、教材安排和设计思路不同.传统教材中,方程的内容一般分三个小节(1. 用字母表示数;2. 简易方程;3. 列方程解应用题)集中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在学习用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实验教科书(冀教版)辅导讲座(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供义务教育阶段五年级下学期使用的。
为使教师们能够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下面分三个部分对教材进行简单介绍。
一、主要内容安排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 4 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结合气温认识正、负数,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认识整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
●第三单元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列方程解决一步、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和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探索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等。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 3 个单元)●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看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角度描述物体的位置,描述稍复杂的线路1/ 17图。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体积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 个单元)●第八单元统计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 4 个活动)●记录天气(一)结合生活中的负数单元设计通过记录 10 天天气情况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从许多途径都可以获得天气信息,并在记录中了解一些关于天气预报的符号,利用数据进行有关负数的学习。
●包装磁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8 通过包装 6 盒、盒磁带,探索怎样包装磁带,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设计包装箱结合体积单元设计结合香皂装箱问题,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自主设计包装箱解决问题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了解数学计算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记录天气(二)结合统计单元设计记录 15 天的天气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有关数据信息,与其他年月同期气温情况比较,培---------------------------------------------------------------最新资料推荐------------------------------------------------------ 养学生善于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数据统计的作用,进行画统计图的练习。
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在《大纲》版教材中,小学数学的认数范围只限于正数,如,自然数、正分数、正小数等,负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
《数学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
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负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如,冬天人们每天看的天气预报、包装袋上的容量范围、电梯楼层显示牌上地下室的表示等。
这些内容都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也经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负数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第二,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有趣的生活情景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不会增加学习的负担。
第三,在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丰富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提出了3/ 17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具体要求。
负数是与正数意义相反的数,是小于 0 的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等。
本套教材在小学阶段只认识负整数。
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拓展。
他们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叫算术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本套教材,把负数的认识安排在五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单元,主要考虑有两点。
首先,现实生活中,看电视或收听天气预报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天气变化情况影响开始人类的正常户外活动,这个季节天气还比较冷,天气预报中北方地区气温的最低温度一般在零摄氏度以下,利用学生身边的、现实的课程资源,开始新学期的数学学习,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愉快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把单元标题定为生活中的负数,一方面是落实课程标准中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的要求,另一方面体现在教材内容的两个方面:第一,学习素材都是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人们生活中有用的;而且,学习素材易于师生收集和找寻。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二,不讲负数概念,不认识负分数、负小数,而是结合具体的零下摄氏度的数字表示认识负整数,利用收入、支出等具体事例突出了对负数实际意义的理解和把握。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用正负数表示事物的变化。
共安排 5 课时,结合本单元内容,安排了记录天气(一)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第 1 课时,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
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首先,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特别是5/ 17地理位置比较典型的哈尔滨、北京、昆明、海口等四个城市,冬天这个季节的景物图,并在图片上用天气预报的形式和符号标出春节同一天四个城市的天气情况。
如,春节这一天,哈尔滨是-15℃-10℃,而海口市是19℃25℃.然后,把天气预报中的信息整理在统计表中。
另外,在知识窗中介绍了零下摄氏度,并在议一议中 3 个问题。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也可以利用现实生活刚过去春节这一天现实的、真实的数据,让学生把天けㄖ械男畔⒄碓谕臣票碇校⑼致凼寡斫庖惶斓淖罡咂隆⒆畹推拢?3℃和3℃等表示的实际意义。
活动二,读天气预报图。
呈现了有 6 个城市天气预报的图,提出请你当预报员的要求。
先让学生模仿天气预报员介绍图中每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情况。
接着,提出了 4 个关于气温高低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试一试中,设计了三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把 6 个城市按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从高到低分别排队,第 3 个问题,在地图上找到这几个城市的位置,并讨论位置和气温的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现实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的、非常熟悉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天气预报的知识。
教师不要急于引出负数概念。
---------------------------------------------------------------最新资料推荐------------------------------------------------------ 对零下摄氏度,学生可以读负多少度,不讲负数概念。
如-3℃,可以读负 3 摄氏度或负 3 度,但不讲-3是负数。
如果学生说到,教师给于肯定和鼓励。
第 2 课时,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
这节课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常见的温度计,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读温度计上的数据,认识负数。
首先用兔博士的话说明人们通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呈现了4 支显示不同摄氏温度的温度计。
在学生读温度计、交流温度计上的温度表示的实际意义,也就是-10℃和-5℃都是比 0 摄氏度低的温度的基础上,介绍负数、负号及负数的读法。
接着告诉学生,以前学习的数,除 0 以外都是正数。
并说明正数的符号是以及可以省略。
同时指出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时,要借书写整数时,助学生对零下摄氏度的实际意义和符号表示,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负数是比 0 小的数,是和过去所学的数。
同时,认识到以前学的数,除 0 外都是正数。
但不讲分数、小数也是正数。
如果学生提到,则引导学生把这些书和 0 比较,得出这些数都比 0 大,也是正数的结论。
7/ 17活动二,把温度计上的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并认识整数。
首先把学生熟悉的温度计向右侧横放,在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排列的,同时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然后,让学生观察直线上的数,发现、了解数的排列特点。
最后,用描述性说明直线上这些数都是整数,进而归纳概括出: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试一试,安排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大小比较的练习。
教学中,要充分借助温度计这个学生熟悉的事物,尤其是借助把温度计水平放置后,温度计上的刻度符号与数轴上的点、数的形似,认识负整数、 0正整数之间的关系,并学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第 3 课时,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
首先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室层数的表示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选择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记录消费情况这一学生非常熟悉、又能理解的事例,用一般日记的方式呈现了红红妈妈做的 12 月份的家庭收支款项,让学生设计一张记录卡并交流。
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数表示收入的钱数,用负数表示支出的钱数。
最后,提出试着算出红红家这个月结余多少钱的问题。
使学生通过对支出实际意义的理解,进一步认识负数表示减去---------------------------------------------------------------最新资料推荐------------------------------------------------------ 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