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诗歌写作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三编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

第三编第五章南北朝诗歌一、单项选择题1.元嘉诗歌的时间断限是()。
A.宋文帝元嘉元年(元嘉纪元开始)至元嘉三十年(元嘉纪元结束)B.晋宋之交的谢灵运至元嘉三十年(元嘉纪元结束)C.晋宋之交的谢灵运至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D.宋文帝元嘉元年(元嘉纪元开始)至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解析】C 元嘉诗歌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大明、泰始之交的鲍照。
2.“元嘉三大家”中,谢灵运所追求的诗美是()。
A.清水芙蓉之美B.典丽华赡之美C.热烈明畅之美D.平淡自然之美【解析】A 谢灵运所追求的诗美是清水芙蓉之美。
3.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发唱惊挺,操调险急【解析】B 鲍照曾说“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4.鲍照是()的著名诗人。
A.元嘉诗坛B.永明文学C.梁陈诗坛D.西晋诗坛【解析】A 鲍照是元嘉诗坛的著名诗人。
5.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
A.谢朓的《观潮雨》B.曹操的《观沧海》C.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D.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解析】B 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然而并未在建安诗坛蔚成风气。
6.谢灵运所开创的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
A.山水诗B.田园诗C.玄言诗D.边塞诗【解析】A 谢灵运所开创的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山水诗。
7.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是()。
A.鲍照B.李白C.谢灵运D.孟浩然【解析】C 谢灵运是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8.鲍照对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解析】C 鲍照对于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9.下列不属于鲍照的作品的是()A.《代白纻曲》B.《登池上楼》C.《代出自蓟北门行》D.《拟行路难》【解析】B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的作品。
10.鲍照的诗歌中以边塞征戍为题材,描写边塞的艰苦及将士卫国之决心的是()。
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课后作业-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祭十二郎文》课后作用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能衔哀致诚..致诚:表达诚意。
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纯明:完全明白。
C.诚.知其如此诚:如果,果真。
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何尤:怨恨谁。
2.下列句子中的“其”不是人称代词的一项是A.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B.请归取其.等c.不克蒙其.泽矣 D.其.无知,悲不几时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B.长.吾女与汝女C.吾书.与汝曰D:东亦客.也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汝殁以六月二日B.惟兄嫂是依C.其又何尤D.何为而在吾侧也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①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②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③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于雄婚断⑤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⑥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A.①⑤⑦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⑥⑦6.下列对文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祭十二郎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B.其.传之非其真邪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C.未始以.为忧也其竟以此.而殒其生平D.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盖东野之.使者不知向家人以月日8.对下列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弩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敛不凭其.棺,室不临其穴⑧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⑨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A. ①/②④/③⑤/⑥⑦/⑧⑨B.①⑤/②/③⑥/④⑨/⑦/⑧c.①/②⑦/③⑤/④⑨/⑥⑧D.①/②⑥/③⑤⑧/④⑨/⑦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比.得软脚病(等到)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接近)敛不凭.其棺(凭借)B.不省所怙.(依靠)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突然)使者妄称以应.之耳(答应)C.其又何尤.(怨恨)无涯之戚.(忧伤)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抚慰)D.远具.时羞(准备)止.一岁(停止)既.又与汝就食江南(既然)10.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③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⑥将成家而致汝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11.翻译下列句子。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大历诗风)【圣才出品】

第5章大历诗风5.1 复习笔记一、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1.大历诗风(1)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
大历诗风是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2)这些诗人大多数青少年时期是在开元太平盛世度过的,受过盛唐文化的熏陶;经过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空前战乱,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失去了盛唐士人昂扬的精神风貌。
(3)尽管有少量作品存留盛唐馀韵,也写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2.韦应物部分诗歌的盛唐馀韵和他的清雅闲淡诗风(1)早期韦应物早期所写的一部分作品,不乏昂扬开朗的人生意气,如《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寄畅当》等。
这种气势壮大的诗作,明显地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馀韵。
(2)后期韦应物后期的作品里,慷慨为国的昂扬意气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如《温泉行》《与村老对饮》等。
他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淡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如《滁州西涧》等。
3.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诗中的冷落寂寞情调(1)刘长卿①作品风格刘长卿的早期作品带有一种凄凉的心绪,后来就进一步沉积为进退失据、孤寂无助的茫然失落感,莫明的惆怅充斥于胸臆,如《送李录事兄归襄邓》等。
②“五言长城”刘长卿的五言诗写得最好,曾自许为“五言长城”,早年爱写篇幅较大的叙事性的五古五排,但意脉似不甚连贯。
后来他用较短的五古和五律、五绝写离别与山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的优秀之作,如《江中对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
(2)“大历十才子”①“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
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课后习题](第5章 文学抒情)【圣才出品】
【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807415704a1b0717ed5dd91.png)
第5章文学抒情1.华兹华斯的抒情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诗歌抒情理论从诗歌的定义到诗歌的抒情本质再到诗歌的创作题材和语言都有较为全面的论述。
(1)诗的定义①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定义。
在该定义中,诗人本身是创造诗歌的主要和决定性因素。
而且,对诗的判断要以诗人为依据,强调诗人情感表现的“表现说”。
②这一定义被认为是英国文学批评从“摹仿说”到“表现说”转变的一种标志,是西方抒情理论兴起的标志,被视为英国浪漫主义者关于诗的最有代表性的定义。
(2)抒情理论的主要特征①将诗歌作品的本质看成是诗人内心情惑的外化,是诗人强烈情感支配下的产物,诗人的情感是诗歌创造的决定性因素,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是存在于诗人主体对对象的审美关照中。
②诗取材来自“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但要使这些事件和情节“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强调心灵的想象力量对外物的“改变”,而这当中最为内在的因素,即是强烈的情感。
③诗学讨论的中心在于诗人,诗人应具备理想化的浪漫主义气质与心性,并且可以敏捷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3)诗的题材和语言特定的情感、题材与语言这三者,在诗中是相互适应的。
只要诗人把题材选得恰当,在适当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有热情,而由热情产生的语言,只要选择得正确和恰当,也必定很高贵而且丰富多彩,由于隐喻和比喻而充满生气。
①题材华兹华斯提出,他的诗要加以表现的题材是:微贱的田园生活,即“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
a.原因第一,这种生活里,人们心中主要的热情有“更好的土壤”,能够达到成熟,少受拘束,并且有更纯朴和有力的语言;第二,在这种生活里,我们的各种基本情感共同存在于更单纯的状态下,能让我们更确切地思考,更有力地把它们表达出来;第三田园生活的各种习俗都从这些基本情感萌芽,并且由于田园工作的必要性,这些习俗更容易为人了解,更能持久;第四,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优选.)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胜负之数.(次数),存亡之理B、六国互.(相互)丧,率赂秦耶?C、洎牧以谗.(说别人的坏话)诛,邯郸为郡。
D、思厥先祖父,暴.(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④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A、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也相同B、两个“或”字相同,两个“者”不同C、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相同D、两个“或”字不同,两个“者”也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相同类型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④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⑥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③、师不必..贤与弟子④、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⑤、思厥先祖父..之理..之数,存亡..⑥、则胜负⑦、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A、③④B、①⑦C、②⑤D、①⑥5、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6、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兵器)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招致)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再次)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不赂者以.赂者丧C、斯用兵之.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8、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B、抑本其成败之迹.(事迹,事情的始末)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D、乃凯旋而纳.之(收藏)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函.梁君臣之首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C、而皆背晋以归.梁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皆背晋以.归梁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至于..以一少牢告庙..誓天断发,泣下沾襟D、则遣从事12、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梁,吾仇也B、请其矢,盛以锦囊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闽南师范大学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闽南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在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A:张衡《四愁诗》B:王粲《七哀诗》C:曹丕《燕歌行》D:曹操《观沧海》答案:王粲《七哀诗》2.阅读杜甫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找出诗人“言志”的诗句。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下列诗句,哪些是的写梅花?()A: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纵被春风吹作雪,决胜南陌碾成尘。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E: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答案: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盛唐时两位著名诗人王维和杜甫分别为梨园弟子李龟年作过诗,请分别选出篇名。
( )A:《登高》B:《相思》C:《山居秋暝》D:《江南逢李龟年》答案:《相思》;《江南逢李龟年》5.阅读李清照词《一剪梅》《声声慢》《点绛唇》,找出其中共同的“词眼”()A:思B:念C:愁答案:愁第二章测试1.下列诗篇中以描写音乐为内容的是()A:《长歌行》B:《李凭箜篌引》C:《西洲曲》答案:《李凭箜篌引》2.唐诗猜成语:昔人已乘黄鹤去(诗句出处:崔颢《黄鹤楼》)()A:空中楼阁B:山高水长答案:空中楼阁3.唐诗猜唐诗:直挂云帆济苍海(李白诗一句)(谜面出处: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A:李白乘舟将欲行B:舟在空中行答案:李白乘舟将欲行4.以下哪些作品是辛弃疾创作的?(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C:《清平乐•山居》D:《青玉案•元夕》E:《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清平乐•山居》;《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清人方扶南推许的“摹写声音至文”的三首唐诗分别是:( )A:《李凭箜篌印》B:《听颖师弹琴》C:《春江花月夜》D:《琵琶行》答案:《李凭箜篌印》;《听颖师弹琴》;《琵琶行》第三章测试1.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并思考如下哪些词句描写了赤壁壮观的景象。
《写作》练习题(按章编写)及参考答案讲解

《写作》练习题(按章编写)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写作2.写作的完整过程3. 广义写作4. 狭义写作5. 写作的客体二、简答题1. 写作的特性是什么?2. 写作的功能是什么?3. 学习写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 提高写作修养的途径主要有哪些?5. 写作所必需的修养有哪些?6. 简答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影响7. 简答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8. 写前准备阶段要形成构想,试问构想应注意什么?三、写作题1.每位同学在中学都写过不少作文,有时写得顺利,有时也许就不那么顺利,甚至有时还可能感觉写得艰难。
请回忆一下自己的经历,对它作些梳理和总结,结合本章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写一篇《我学写作的经历》,1000字左右。
2. 写一篇回首自己写作经历,畅谈自己写作的甘苦的文章,参考题目:《美丽的写作》、《痛苦的写作》《我写作,是因为》《获奖以后》3. 离开父母来到大学校园,有很多事情也许是你第一次做。
比如,第一次与那么多陌生的同学住在一间宿舍,第一次自己去银行取钱,第一次自己洗衣服,第一次见到教授……在此之前,你一定还有很多值得回忆的第一次;第一次学习游泳、跳舞、骑自行车、打字、发E-mail、制作电子贺卡,第一次唱卡拉OK、登台演讲、辩论、发表作品,第一次离家远行、坐卧铺车、乘飞机,第一次与女(男)同学拉手、约会、一起看电影……这些都是人生经历中很甜蜜的记忆。
请在你生活中的“第一次”里选择最有意味的内容,可以是最近的,也可以是以往的,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1000字。
4. 谈“眼力”与“笔力”5. 书趣第二章材料和主题一、名词解释1.主题2.题材3.材料4.问卷5.构思6.调查7.素材8.专题积累二、简答题1.文章应如何起草才会有好的效果?2.什么样的材料是发展材料?3.采集写作材料的方式有哪些?4.观察的方法有哪些?5.调查的作用是什么?6.阅读的类型有哪些?7.选材的原则是什么?8.确定主旨的方法是什么?三、写作题1.设计一份关于写作的调查问卷,发给全班同学,并将统计结果向大家公布。
诗词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词五首一.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二、课文揣摩与拓展1.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1章写第2、3章写第4、5章写第6章写全诗体现了2.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内容:艺术手法: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3.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秦风·兼葭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⑾;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晞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s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答:;3把第1、2两章改写成新诗;第1章:;第2章:;十五从军征xkb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舂.谷持作饭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2.按要求填空;1本诗选自,“乐府”原是的名称,后人把也称作“乐府”;2本诗中表现从征历时之久的诗句是————;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凄凉景象的句子是;暗示老人孤苦哭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3.本文主人公家里还有哪些人用原文回答4.本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有何作用5.诗歌的主题在于表现;6.给本文再设一个问题,并给予回答;不能与上面的问题重复7.战争是残酷的,可对于日益猖狂的台独势力,我国在提倡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冒着战争的危险,声称不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送别〉1.“杨柳、杨花”影射什么;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借问话,表达了;2、这首散曲可分为层;各层意思是什么3、这首小曲的思想内涵是:;4、这首散曲以一个字贯穿始终,分别写了哪些内容5、作者,字,号, 人,从年轻时起即鄙视功名,筑楼高邮城西,与名流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其散曲题材广泛,虽多闲适之作,亦有的佳作,有;采薇答案一.D;二.1.第1章:戍卒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不得归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第2、3章:军旅生活之苦; 第4、5章:战争场面; 第6章: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全诗: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2.1内容:由驻防地盛开棠棣之花的环境,引出将帅所乘的高大兵车;艺术手法:以环境的优美反衬战争的激烈;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描写对象;2雄性的鸟兽牝牝鸡司晨、牝牡骊黄牡牝不分;3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诗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马“业业”,“骙骙”“翼翼”,写“象弭”“鱼服”,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惨烈;3.1D .2这种表达形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人物的性格,渲染环境气氛,还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3略;十五从军征答案:新课标第一网1.才;连续不断的样子;把谷类的壳捣掉;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同时;送,赠送;2.1乐府诗集,音乐机关,乐府机关所采用的配乐的诗2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3.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4;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能通过路人说出的哀景来写出哀情,环境描写写出了家中的荒凉景象,动作神态描写写出老兵举目无亲孤身一人而又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或:多侧面地分步骤地传达出主人公凄凉悲伤的感情不断加深的过程;5;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劳动人民身受其害,以及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意思对即可6.提示: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句子的赏析、表达方式等任何一个角度去设题;7.当今台独势力猖獗,如果台独分子关掉和平的大门而恣意迈开台独实质性的步伐的话,我们也只有采用正义的战争去维护领土的完整去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送别〉答案:1、以“杨柳、杨花”之“杨”谐“杨广”之“杨”,杨柳、杨花铺天盖地之势影射讽刺“杨广”隋帝荒淫无道,祸国殃民;2、百姓对统治者的诅咒,杨氏王朝终究要垮台,看你横行到几时;〈清平乐村居〉答案:xkb11.茅屋;相互说喜爱要好的话;老妇人;顽皮2.D3.1幼安稼轩南宋爱国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4.卧剥5.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可以反衬出词人心中的不平静,同时也可以折射出诗人不仅希望“醉里吴音相媚好”,更希望异邦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也能享受这种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 6.示例: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朝天子·咏喇叭〉答案:1、抒情、写景、叙事,小令、带过曲、套数,小令、套数;2、三,第一层:明写喇叭、唢呐特点,暗喻宦官身为奴仆而虚张声势;第二层:讽刺宦官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喇叭到则官船到则民遭殃;第三层:写宦官压迫、掠夺人民,致使千家万户家破人亡;3、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嘴脸;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4、吹,吹之声:腔儿大;吹之功用:全仗你抬声价;吹之恶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水尽鹅飞;5、王磐约1470一约1530,字鸿渐,号西楼,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同情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王西楼乐府;xkb1。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用书:散文之部 第5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Word版含答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本课话题——友谊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作者睹物思人,“哭失声”写尽了作者的无限悲痛,引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来点明文章主旨,自然贴切,平淡中表现了作者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体现了作者悼念亡友的一片挚情。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人们交朋友的目的似乎都是为了“多个朋友多条路”,为自己以后办事方便,能得到好处,以这样的目的去交朋友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真正交朋友应当是无私无欲的,能够为对方着想,不图个人的一己私利,当然交朋友收获的是共同快乐,绝不是一己的满足。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
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
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友谊不用碰杯,友谊无需礼物,友谊只不过是我们不会忘记。
——王蒙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
——林肯朋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使友谊永存。
——查理士周围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
——卡内基夫人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
——富兰克林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筼筜..谷(yún)(dānɡ) 蜩.腹(tiáo) 兔起鹘.落(hú) 斫.轮者也(zhuó) 持缣.素(jiān) 相蹑.(niè) 近语.士大夫(yù) 箨.龙(tuò) 曝.书画(pù) 畴.昔(chóu) 亲厚无间.(jiàn) 子由为.《墨竹赋》(wéi) 遗.余(wèi) 偃.竹(yǎn) 笔砚.(yàn) 荟萃..(huì)(cuì) 轮扁.(piān) 少.纵则逝(shāo)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通“稍”,稍微)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具⎩⎪⎨⎪⎧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具备)修守战之具.(器械)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详细地) (2)发⎩⎪⎨⎪⎧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打开)方欲发.使送武等(打发,派遣)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揭露,暴露)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起事,动手)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头发) (3)识⎩⎪⎨⎪⎧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懂得,知道)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辨别,辨认)汝识.之乎(记得)相逢何必曾相识.(认识) (4)过⎩⎪⎨⎪⎧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不学之过.也(过错)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近语.士大夫(名词作动词,告诉)(2)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形容词作动词,养老)(3)余因而实.之(形容词作动词,证实)(4)与可厌.之(形容词作动词,厌恶)(5)初不自贵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贵重)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而心识其所以..然古义:……的原因。
2020-2021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师文档:散文部分 第5单元 光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教师文档:散文部分第5单元光含解析光[开卷有益]光古天遥在光的世界中,我与你不同。
晨曦告别黑夜,牵着光的手,迎面轻盈地走来,万物的轮廓愈发清晰。
忽略的事物也躁动不安,拂去尘埃,探着头,迎接光的普照。
日光、灯光充斥着整个世界,无论是否需要,它就在那儿散发着自己的荣誉之芒。
有了光,生命也有了活力;有了光,世界也有了生机。
美丽在光下显现无疑,丑陋也是。
而丑陋往往比美丽表现得更加强烈。
光太亮,刺痛了我的双眼.我不想正视它,因为我看不清它的轮廓。
它用自己的芒掩盖了自己的身躯,欺骗我的眼睛。
我以朦胧的眼看它.它以朦胧的姿态回敬我.光,照亮了前方的路,预言着我们的未来。
很少有人会改变前进的方向,他们在光的指引下徘徊前行,他们对脚下的路感到麻木,张望着光下的幸福,不忍放弃,希冀回报。
于是,光便阻碍了你,选择也成了多余。
还是无路可选好,起码有路可行.有人终日奔波,只为追寻太阳,追着,追着,他就变成了一盏明灯.光与影相互依偎,有阴影的地方必有光,有光的地方也必有阴影。
不堪的生活也是如此。
逆光或是顺光,阴影就在那儿,不离不弃.不同的感官,不同的感觉.无云的天,站立在阳光中,感受阳光携带的热量温暖着身躯,这是灯光无法给予的感觉。
伸出手挡住光路,看它安静的躺在手上,暖暖的。
光,依然伫立在那儿,不依不靠。
人们依然需要光,只为驱逐黑暗。
错误!玉女教授——杨必杨必(1922-1968),女,江苏无锡人.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际劳动局担任英语翻译,1952年院系大调整,由震旦大学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评为副教授。
终身未嫁,被称为复旦“玉女教授"。
1968年因病去世。
其翻译的《名利场》(英国萨克雷著)享有很高的声誉。
[整体·感知]《光》这篇散文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其带给人的感受.文章从黎明写起,通过展示黑暗与阳光的对峙、天空中“蓝”的微妙变化,勾画了晨光的“可爱"。
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诗词歌曲析唱章节测试答案

1、单选题:燕射歌辞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哪个时代。
()选项:A:夏商周B:炎帝C:黄帝D:唐代答案: 【夏商周】2、单选题: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记录了燕射歌辞有三卷,多少首。
()选项:A:186B:66C:180D:166答案: 【166】3、判断题:郊庙歌辞是指古人拜祭尊奉上天、祖先的乐歌。
(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4、判断题:燕射歌辞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用于天子的《食举乐》,二是用于天子大会群臣时的《燕飨乐》。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5、判断题:燕射歌辞是指朝廷在元会等重大节日或君王宴会宗族兄弟和宾客时的乐歌。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1、单选题:“风”指的是采集的民间歌谣,大概有多少篇。
()选项:A:186B:180C:66D:160答案: 【160】2、单选题:“雅”指的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雅乐又分为《大雅》多少篇,《小雅》多少篇,共多少篇。
()选项:A:31,74,105B:41,64,105C:30,70,100D:40,80,120答案: 【31,74,105】3、单选题:琴歌是一种结合古琴弹奏和歌唱的古代歌曲。
古琴音乐,有文字记载已有多久的历史。
()选项:A:1000多年B:3000多年C:4000多年D:2000多年答案: 【3000多年】4、判断题:十部伎,是活跃于初唐贞观年间的一套兼艺术性和仪式性的宫廷燕乐节目。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元散曲是既继承了唐宋以来的民族音乐风格又融汇了宫廷乐曲,与元杂剧一脉相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北方民族慷慨激越的音乐。
(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1978年,中国音乐家协会在哪里召开“声乐作品创作座谈会”上,提出“打破束缚,解放思想,繁荣歌曲创作”的号召。
()选项:A:北京B:延安C:上海D:武汉答案: 【武汉】2、单选题:哪个年代,留学德国的萧友梅博士从德文中翻译出“艺术歌曲”这个词,随后这一名词成为音乐界的专业术语。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第五章基本能力下-精品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第五章基本能力(下)第四节写作能力(江南博哥)1[单选题]书法界常有字因人贵的说法,不无道理。
而在颜真卿这里,却是字因人重,忠贞正直的人格为其瑰丽书法添辉,骨力遒劲的书法为其雄壮人生添彩,做人与写字,在颜真卿身上得到了圆满的统一。
颜真卿书法的成就一直为后代,其人格同样颇具感召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OA.交相辉映尊重B.和光同尘尊敬C.相得益彰推崇D.相辅相成推重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第4节》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掌握)参考解析:尊重、尊敬一般与人搭配。
推重:推崇重视,对某人的思想、行为、成就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十分重视。
推崇:尊崇,推重崇敬。
此二词为近义词。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此处用相得益彰词义更丰富,更贴合语境。
2[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写好作文开头的方法()oA.引用诗词、歌词B.设置悬念C.卒章显志D.写景状物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第4节》布局谋篇与结构安排(掌握)参考解析:卒章显志是写好文章结尾的方法。
3[单选题]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o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B.“同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
正确答案:B知识点:第5章>第4节》语言表达与修辞手法(掌握)参考解析:“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的是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4[单选题]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是()oA.“事物是什么”B.“事物有多少”C.“事物为什么”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C知识点:第5章>第4节》确立中心与剪裁材料(掌握)参考解析: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内容是“事物为什么”。
诗经答案

古诗1、静女【通诗意】1.略2.《静女》写的是主人公喜爱一位温柔娴静又美丽无比的女子,他早早地赶到了约会地点,却看不到心上人的倩影。
等待中的他急得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抚弄着姑娘送给他的彤管,还有一束荑草。
它们在男主人公的心里都格外得美丽。
【明诗心】答:这首诗描写了热恋中的男女青年约会时极富生活情趣的情景,极富写实性,只言片语,却细腻、传神地描绘了人物的感情变化:“我”从“搔首踟蹰”,焦虑异常到“说怿女美”,爱不释手,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健康的爱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
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品诗言】1.答:“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
“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
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2.第一次的彤管,“说怿女美”,外在美;第二次的“荑草”,洵美且异,内涵美。
荑草是静女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贱而意深,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并且这初生的洁白荑草恰似他们的爱情,纯洁、高尚。
男子更喜欢第二次的赠物。
【扩诗境】略2、伐檀【通诗意】1.略2.先写奴隶们伐木的劳动生活,然后写他们对奴隶主的愤恨斥责,最后是反语讽刺。
【明诗心】答:《代檀》是一首伐木者之歌。
一群伐木者在河边给奴隶主砍伐檀树造车,他们一边费力地砍啊砍,一边联想到奴隶主既不种地也不打猎,却占有大量的财富,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不由得非常气愤,于是唱出这支歌,对剥削者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发泄了强烈的不满。
【品诗言】1.答:“伐檀”“伐辐”“伐轮”;“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县貆”“县特”“县鹑”。
2021届高考语文考点掘金【第五季:诗歌鉴赏之诗歌情感】:第五章:怀古伤今

真题一:【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由于江海中已无巨鱼,比方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奇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答案】8.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概宏大的景象。
(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概,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3分)9.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能,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力量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句翻译+情感主旨。
9.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依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力量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充分利用标题和注解答题。
【掘金技巧】在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受,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深思,蕴涵了肤浅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
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留意:1.留意归纳该类诗歌的主旨。
2.要结合注释搞清历史事实。
3.该类诗歌常用的手法有渲染、烘托、对比和以小见大。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一编章节练习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章节同步练习题答案解析目录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第三章两汉辞赋第四章两汉诗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诗歌第二章正始诗歌第三章两晋诗歌第四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五章南北朝诗歌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二章盛唐的诗人们第三章李白第四章杜甫第五章大历诗坛第六章中唐诗歌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八章唐代散文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十章塘五代词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史上所谓的先秦一般是指 ( )A.殷、周到秦统一B.秦代以前C.夏代以前D.夏代到西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文学的起止时间。
文学史上所谓的先秦,事实上一般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并且,殷商史料也极匮乏,对先秦文学史比较详细的描述,是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初)开始的。
分值:1.02.“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这一关于原始歌舞的著名记载出自( )A.《礼记·郊特牲》B.《吕氏春秋·古乐》C.《毛诗大序》D.《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答案:B解析:无分值:1.03.“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匪寇,婚媾。
”这一流畅叶韵的筮辞出自( ) A《尚书·尧典》B.《周易·贲卦》C.《淮南子·览冥训》D.《周易·中孚》九二爻辞答案:B解析:无分值:1.04.下列属于创世神话的是()A.女娲补天B.女娲造人C.鲧禹治水D.后羿射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创世神话。
A、C、D三项都属于自然灾害神话。
分值:1.0二、多项选择题1.初民的口头文学主要有( )B.上古歌谣滑C.小说D.神话传说E.寓言答案:BD解析:无分值:2.02.我国流传下来的神话主要保存在A.《山海经》B.《楚辞》C.《淮南子》D.《尚书》E.《左传》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保存我国神话的古籍。
高一人教版 习题 语文第2编5章随堂

第二编第五章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2)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3)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5)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6)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7)民为贵,______________,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答案:(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停车坐爱枫林晚(3)日月忽其不淹兮(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拄杖无时夜叩门(6)见贤思齐焉(7)社稷次之2.补足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3)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
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
(《诗经·采薇》)(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答案:(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杨柳依依雨雪霏霏(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3.根据提示,默写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2)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3)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夏日绝句》)(4)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第五章诗歌 PPT课件

第一节 诗歌的含义和分类
3、歌谣
“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卖布买米,有饭落肚。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弟弟裤破,没布补裤。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有谁买布,前村财主。
土布粗,洋布细。 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刘大白《卖布谣》
第一节 诗歌的含义和分类
4、其它
☆讽刺诗
“今夜你会不会来”, “你的爱还在不在”; “知道我在等你吗”? “记住我的情和爱”…… 幼儿园里的情歌, 唱得真够精彩, 多亏阿姨辛苦, 作出如此安排: 从小学习“爱情”, 长大才会“恋爱”。
——《幼儿园里的情歌》
第一节
诗歌的含义和分类
☆朦胧诗 ☆朗诵诗 ☆山水诗 ☆爱情诗 ☆哲理诗 ☆打油诗 ☆十四行诗
小叙事诗:《驰过燃烧的村庄》
第一节 诗歌的含义和分类
(二)按表现形式分
1、旧体诗(格律诗) 2、 新诗
自由诗和新格律诗
(一)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 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欢喜!
(二) 天寒风紧,无枝可栖。 我整日里飞去飞回,整日里又寒又饥。—— 我不能带着鞘儿,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飞; 也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头,赚一把黄小米!
在两种情况下,意象都不仅仅是思想,它是旋涡一般的 或集结在一起熔化了的思想,而且充满了能量。如果它不能满 足这些条件,它就不是我所称谓的意象。
——《关于意象主义 》
把情感情绪溶于形象,才能造成诗的意象
第二节 诗歌的特征
三、优美的语言 精练内蕴 余光中《当我死时》 有节奏感 《五月的鲜花》、《再别康桥》 有韵律美
•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写作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D 5,B 6,A 7,D 8,D 9,C 10,B二、多项选择题:1,BC 2,ABC 3,ABCD 4,DE 5,ABCDE 6,ABCD 7,ABCDE 8,BCDE 9,BCD 10,ABCD三、名词解释:1,诗歌: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以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诗人主体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赞的文学体裁。
2、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语句精练,它是诗人站在内视点(“以我观物”)的思维角度,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化”和“心象化”的艺术处理,来书写和表现世界的一种诗歌形式。
3、自由诗:表达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在语词和诗句组构中不受格律的影响和制约的诗歌。
4、现代诗:现代诗也被称作新诗,它是指使用现代汉语作为诗歌表达的语言系统,在二十世纪才出现在中国诗歌的历史舞台上的诗歌样式。
5、散文诗:是在近、现代才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特点的文学样式。
6、意象: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影像。
7、灵感:诗歌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由于长期积累而偶然得到的一种激情迸射、活力无限的写作状态。
8、远比:所谓“远比”,是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性不明显,二者跨度很大,读者粗看起来一时难以接受,这种比喻陌生化效果强烈。
9、通感:通感是诗人的艺术思维被调动起来后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这个时候,诗人的各种感官都沟通了,它们互相挪移、借用,把奇妙的心象描摹出来。
10、悖谬:悖谬就是将相反或相对的语词并排在一起,使诗歌出现一种语义含混和打破常规的审美效果。
四、论述题:1、简述中国古诗的发展历程。
从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中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从古体诗向近体诗(律诗和绝句)的变迁。
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在唐代庞大的创作队伍中,不仅有光照千古的大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还有成就颇高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边塞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以及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等。
宋词就是宋代诗人在寻求艺术突围中创造的新的艺术表达方式,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使宋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和美学趣味。
到了元代,小曲成为当时时代的主要诗歌形式,古诗创作也出现了最后一个高潮,此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衰微。
2、简述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
新诗(白话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1917年2月《新青年》第二卷上刊载的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早见诸报端的新诗作品,1920年3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胡适《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的第一部诗集。
1921年郭沫若诗集《女神》是中国新诗的第一个里程碑。
20年代诗坛较有影响的诗歌流派是象征诗派和新月派,前者的代表诗人是李金发,后者则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
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等。
同时,30年代艾青、藏克家等诗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诗创作已经步入成熟期。
40年代是中国新诗的收获季节,以胡风、冀汸、曾卓、鲁黎等为代表的七月诗派,以郑敏、穆旦、袁可嘉、杜运燮等为代表的九叶诗人,以及写出水平相当高的《十四行诗》(共27首)的西南联大代表诗人冯至,他们的相继出现,使40年代的诗坛呈现出群星璀璨、熠耀争辉的繁荣态势。
1949年后直到新时期,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新诗创作出现了相对的低潮期,这一时期以贺敬之、郭小川等人的政治抒情诗较有影响。
新时期以后,中国新诗再度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创作局面,以艾青、流沙河、公刘等为代表的“归来诗人”,在“复出”后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作;以舒婷、顾城、杨炼等为代表的“朦胧诗”派,用现代的诗歌写作技巧勾勒了青年一代的真实心灵世界,把中国新诗推向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度。
随后,以海子、韩东、王家新、于坚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又称“第三代”)诗人,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来演绎新诗,。
3、诗歌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根据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特点,我们一般把它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自由诗与格律诗、古体诗与现代诗、民歌与散文诗等多种类型。
4、把诗歌划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的依据是什么?二者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把诗歌划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两大类型,基本依据是诗歌的篇幅和表达内容上的不同。
一般来说,抒情诗篇幅短小,语句精练。
它是诗人站在内视点(“以我观物”)的思维角度,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化”和“心象化”的艺术处理,来书写和表现世界。
叙事诗中的抒情主体同时也是诗中故事情节的叙述者,与抒情诗相比,叙事诗一般篇幅较长,而且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叙事诗因为受到诗歌表达的制约,又比小说和戏剧等叙事文体更简洁,跳跃性更大,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都比小说和戏剧单一。
5、诗歌的文体特征有哪些?诗歌的文体特征包括以下五点:(1)集中概括的抒情;(2)借助意象的想象;(3)复沓铺排的修辞;(4)分行排列的语言;(5)含蓄朦胧的意蕴。
6、举例说明动词的恰当使用对对诗情表达的重要作用。
对于诗意呈现来说,动态的意象比静态意象作用更大,它能使诗歌更显得情绪流溢,力度扩张,意蕴生动,充满饱满的内在张力。
动态意象还能抓攫住读者的阅读视线,撩发他们丰富的审美联想与想象。
一个恰切的动词会让诗歌意象变得灵动鲜活,从而使整首诗歌的艺术水准跃升到更高层次。
如陈敬容的《哲人与猫》:“雨锁住了黄昏的窗,/让白日静静凋残吧”,“锁”这个动词形象地点化了大雨的滂沱和给人的心灵造成的阴影,白日因这雨的紧“锁”而静静凋残;藏克家的《难民》:“日头堕到鸟巢里,/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溶”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夜幕慢慢降临的情形;还有“浓云把闷气写在天上。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写”与“扣”也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
7、诗歌中的词类活用有哪些?这种表达方式对诗意表达有什么作用?词类活用在诗歌作品中是相当平常的现象。
诗歌中的词类活用一般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相互的词性转换,通过活用,扩大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意义空间,充分挖掘了词语的表达潜能,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审美表现力。
8、举例说明什么是诗歌写作中的色彩错杂,并谈谈它的表达效果是什么?诗人在组合诗歌意象时,常常将许多颜色错杂在一起,在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里呈现繁复的诗意。
如何其芳的《欢乐》:“告诉我,欢乐是什么颜色?/像白鸽的羽翅?鹦鹉的红嘴?”以“红”与“白”两种颜色来比喻欢乐;穆旦的《野兽》:“在坚实的肉里那些深深的/血的沟渠,血的沟渠灌溉了/翻白的花,在青铜样的皮上!”三种颜色交错出一个极富野性的兽类来;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呈给你黄土地下紫色的灵魂。
”“黄色”的土地,“紫色”的灵魂,两种颜色非常富有艺术表现力,它们组合在一起,将贫寒土地上生存的、受尽了生活折磨和鞭打的保姆形象准确地描画出来。
9、悖谬和突反的差异是什么?它们在诗歌表达中各有什么作用?悖谬可以说是诗歌中独特的表达手段,所谓悖谬就是将相反或相对的语词并排在一起,使诗歌出现一种语义含混和打破常规的审美效果。
在悖谬中,语义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并置在一处,表面看来似乎违反了生活世界的物理逻辑,但实际上符合了心理世界的体验真实,它们的出现,使诗歌呈现出更大的艺术魅力。
所谓突反,就是诗歌首先围绕一个核心的意象,使用若干相近的意象将诗意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等到核心意象的烘托和诗意的渲染到达一定程度后,再拈出一个与之相对或相反的意象,“卒章显意”,从而将前面的诗意全面颠覆。
突反的使用强化了诗歌语言的“出其不意”特征,也增强了其陌生化的表达效果。
10、散文诗的写作方法有哪些?散文诗的写作方法包括以下三点:(1)注意对日常生活的关键细节和重要物象进行诗意聚焦;(2)句式整散结合,表意虚实相生;(3)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融为一炉。
五、判断题:1,对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 10,对网络文学写作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D 3,D 4,C 5,A 6,B 7,C 8,D 9,B 10,C二、多项选择1,ABCD 2,ABC 3,ABCE 4,CDE 5,ABDE 6,ACD 7,ACDE 8,ABCDE 9,AB 10,ABCDE三、名词解释1、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形式,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2、电子文本:网络文学的文本称为电子文本,是指通过数码化的技术处理,依靠网络进行发行与传播的文学形态。
3、超文本小说:超文本小说就是读者通过小说中的大量超文本链接,对阅读的进程、方向和结果拥有多种选择,通过不同的阅读进程呈现不同文本构造的小说。
4、多媒体:多媒体就是把多种造型媒介利用起来形成的集文字、声音、图像、图片、动画、录像、数码摄影、影视剪辑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
5、互联网:也就是英特网,网络文学得以发行和传播的主要载体。
6、临屏书写:面对计算机的电子显示屏,即兴写下自己的心情文字。
7、网络发表:到文学网站文学论坛或者BBS上粘贴,从而与读者见面。
8、超文本链接:即把图像、音乐和影视等融合在一个短小的篇章中,进行综合链接,使读者的阅读有多种选择性。
9、网络写手:以互联网作为基本的创作平台,在网络上创作、发表的专业或者业余写作人员。
10、痞子蔡:台湾著名的网络作家,代表作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四、论述题1、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哪些方式上有着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一般是以印刷技术为物质承载,借助纸质媒介将文学作品作书面表现的,读者在纸介文本面前也遵从着线形阅读的行为规则。
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创作方式、发表方式和传播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差异。
2、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界定有哪几种?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界定大致可概括为三种:一,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文学作品都叫做网络文学;二,网络文学是在网络上创作出来的、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文学作品;三,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交互等信息技术创作出来的,以互联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
3、网络文学的文体特征有哪些?网络文学的文体特征有四点:(1)依托网络的电子文本;(2)超文本链接的立体构成;(3)多媒体演绎的综合艺术;(4)追求简约的语言表达。
4、网络文学创作中可将哪些艺术手段结合在一起?网络文学创作可以将音乐、美术、影视与语言文字等艺术手段组合在一起。
5、多媒体演绎使网络文学呈现了怎样的审美效果?多媒体演绎的网络文学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新的境界,读者面对这种多媒体演绎的网络文学,不再需要像面对传统文学的纸介文本那样,必须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穿越文字的迷宫获得审美启示,而可以随着文本的声音、色彩、图像同时调动各种感官来直接感触它的美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