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全解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f9ba62952d380eb63946d28.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XX年 6月网络班一、目的、任务1、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网络规划与设计。
2、通过设计,基本掌握中小型局域网网络设计及实现的过程。
3、能够针对具体网络情况划分子网,分配IP地址。
4、能进行网络流量、故障分析,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包截获并分析。
5、配置主机的TCP/IP属性,保证网络连通性和所有主机都可以上网。
6、基本掌握网络常用设备的配置。
二、设计内容题目一:公司局域网的组建 1.基本背景描述某公司拥有主机数240台,分布于整座大厦内。
该大厦分为5层,其中经理室和人力资源部位于该大厦的顶层,财务部与市场营销部位于4层,其它的部分和楼层分布分别为:网络设计部1部---3层、网络设计部2部---2层、培训部---1层。
①针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网络拓扑的设计,要求:全网采用2层的结构,并且为了网络的稳定性,考虑采用冗余拓扑。
同时要求经理室与网络的核心设备相连。
②该公司内网IP 地址规划:/24 ,使用VLSM和 CIDR,并对不同的部门实现VLAN划分技术。
③全网布线采用UTP6类线缆,要求连接用户使用100BASE-T的连接方式,设备之间采用1000BASE-T方式。
2.方案设计①写题为“某某局域网的组建”的网络方案设计书。
要求画出完整的网络拓扑图。
包括设备和布线说明。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对网络中ARP 流量故障和进行截获并分析,并提供截图显示。
④针对不同部门的主机的TCP/IP属性进行配置,要求以表格的形式显示。
以上每一步都要说明设计理,先进行方案描述再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
题目二:校园局域网的组建 1.基本背景描述某中学拥有主机数220台,包括网络控制中心、教师办公中心、多媒体网络教市、学生机房。
不同的部门位于不同的楼宇。
①针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内部网络拓扑的设计,要求:全网采用2层的结构,并且2网络班为了网络的稳定性,考虑采用冗余拓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337c20e844769eae009ede2.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 网上视频流的传输初始条件:理论:学完“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课程,掌握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C#、Java、Delphi)及集成开发平台的使用。
实践:计算机学院科学系实验中心提供计算机、软件平台和网络环境。
如果自己有计算机可以在其上进行设计。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主要功能: 1 了解流式实时传输协议,即采用RTP等实时传输协议实现视频流的传输,RTP适合网上的流式实时传输。
2 使用两台计算机进行视频流的传输。
(2)应用所学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知识,利用网络实用程序实现其协议。
(3)编制好网络实用程序后,设计若干用例,上机测试并分析所设计的程序。
(4)设计报告格式按附件要求书写。
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的内容应包括:设计题目;需求说明(要求、功能简述)或问题描述;设计说明(简要的分析与概要设计);详细的算法描述;源程序与执行结果(含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使用说明;设计心得(设计的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展望(该实用程序进一步改进扩展的设想)。
时间安排:设计时间一周:周1:查阅相关资料。
周2:系统分析,设计。
周3周4:编程并上机调试周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验收安排:17周星期五8:00起到计算机学院科学系实验中心进行上机验收。
设计报告书收取时间:17周的星期五下午5:00之前。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1、设计题目1.1 课设题目网上视屏流的传输1.2 需求分析本次课设是实现网上视屏流的传输,主要是在学习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之后为了了解流式实时传输协议,即采用RTSP等实时传输协议实现视频流的传输,RTSP适合网上的流式实时传输。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是TCP/IP协议体系中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由哥伦比亚大学、网景和RealNetworks公司提交的IETF RFC标准。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cca07304b73f242336c5fca.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安排(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
如没有条件也可将此内容改为了解企业的网络配置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网络的应用分析。
(3)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得出其优势与不足。
(4)对存在的不足给出改进的建议。
(5)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分组,每组5-6人,推选一人任小组负责人,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工作,组内一定要有必要的分工,注意合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小组负责人编制课程设计计划,并负责课程设计过程管理。
如果上面的设计内容没有办法完成,可以在以下内容中选择合适的设计题目完成设计论文:1.比较中国与美国internet技术现状2.无线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无线网络当前应用范围与条件4.介绍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网络设备的性能指标5.介绍IPv6的产生及目前的使用状况6.介绍几种常用的网络管理软件7.分析与比较无线网络终端设备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8.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与关注)的热点问题9.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关系10.网络文化的传播与管理11.数字电视与Internet的结合12.Internet视频通讯技术二、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及其文本格式1.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用16k纸排版,单面打印,并装订成册,装订顺序:①封面②设计评语(题目、成员、选题的意义、主要内容介绍、评语)③目录④正文(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⑤参考文献2.目录格式要求:①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②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③节标题(小四号子、宋体)④页码(小四号子、宋体、居右)3.正文格式要求:①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②字体:章标题,四号字、黑体、居左;节标题,小四号子、宋体;正文文字,小四号字、宋体;③行距:1.5倍行距;④页码:底部居中,五号;4.参考文献格式要求:①标题:“参考文献”,小四,黑体,居中。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201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2010](https://img.taocdn.com/s3/m/6df47beb5ef7ba0d4a733b6e.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信息管理教研室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计算机网络主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技术和各种组网技术。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掌握常用局域网的系统集成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局域网设计(小型企业、居民住宅区或校园网设计等)。
三、设计内容依据所选题目,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局域网方案的设计,要求如下:(1)网络拓扑结构(描述并附网络拓扑结构图)。
(2)所需主要网络设备(数量、类型、服务器的选择,要详细)。
(3)任选其中一幢楼,做出详细布线。
(可选)(4)做出总预算(除去施工费用)。
四、设计的步骤(1)需求分析:主要完成用户网络系统调查,了解用户的建网需求,或是对于升级后网络的要求,包括综合布线,网络平台,网络应用的需求分析。
(2)总体方案设计:在组网原则的指导下,设计层次化的网络物理结构和局域网交换系统。
(3)综合布线:信息网络设计、铺设物理线路。
(可选)(4)局域网操作系统的选择。
(5)局域网络的后期工作。
TCP/IP方案设计、各种服务器的配置等。
五、课程设计的过程组织整个课程设计为期1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5—6人一组,并设置组长一名。
组长的职责:(1)制定具体计划,人员任务安排;(2)组织小组成员完成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3)协调各小组成员完成各部分功能;(4)控制项目进度,确保按计划进行;(5)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定期汇报进展情况;(6)组织小组成员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六、设计的考评教师根据设计报告和考勤记录情况评定成绩:(1)设计报告规范、完整,设计结构合理,能达到各项功能,具有先进性、现实性和安全性,易扩充、易管理,可以评为优秀(A)。
(2)设计报告规范、完整,设计结构合理,能达到各项功能,可以评为良(B)。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a14ff41a98271fe910ef94d.png)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李桂森编写适用专业:11 软件工程(金融服务)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 年 6 月课程设计周数:1周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设计题目。
该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巩固和加深《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基本掌握分析问题,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的设计,功能实现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4、培养团体协作精神,获得初步的项目分析应用经验,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开题: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由教师进行选题,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由教师审核批准。
2、需求分析:根据设计题目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课题需求,确定总体方案,包括系统功能,系统架构,所选开发语言等。
3、概要设计:对上一步工作进行进一步细分,明确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
4、具体编码和调试。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6、进行简要答辩。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可选设计题目:1、VPN技术分析及其应用要求:理解VPN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场合;利用虚拟机搭建网络环境,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构建VPN系统;分析VPN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分析目前VPN技术的发展前景。
2、计算机网络数据包捕获与协议分析要求:利用抓包软件Wireshark实现网络协议的分析:(1)捕获APR请求、应答数据包,分析其组成特征;首先弄清楚ARP协议的作用,在LAN内、LAN之间,APR是如何工作的?APR缓冲的内容如何保存与其作用?请求与应答包的区别,为什么要用IP包传送?(2)捕获ICMP数据包并分析研究弄清楚ICMP数据包的分类、作用?捕捉Ping命令数据包,如何构成ICMP协议包,请示与应答包的区别,怎样传输的?(3)捕获TCP“三次握手”连接与释放数据包的过程并进行分析(4)捕获HTTP、DNS数据包,分析其构成捕获本机浏览外部某一网站时的DNS、HTTP数据包,取DNS、HTTP典型数据包各一个,列出其应用层、传输层、IP层、数据链路层上各层上数据包相应参数,首部内容,并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深入分析。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0089442b160b4e767fcf6d.png)
校园网络设计一、设计目的1.通过对网络的具体规划和组建,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增加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组成的感性认识,初步学会典型局域网络的操作和使用技能;2.加深理解网络分层结构概念,尤其是对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高层协议软件的通信功能、实现方法,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掌握IP地址的配置;3.初步掌握局域网的设计技术和技巧培养开发网络应用的独立工作能力,掌握IP 地址的配置及数据传输过程道贺路由的选择。
二、设计方案校园网络设计拓扑图如下所示:网络中心路由器网络配置如下图:中心服务器IP及网关配置如下图:高级管理用户IP及网关配置如下图:一号楼普通用户1的IP及网关配置如下图:三、设计结果与分析1.方案达到目的(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电子阅览室现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不同权限的用户通过网络邻居,电子阅览室或者通过电子阅览室的内网IP地址连接,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完全可以达到客户要求。
同时在外网用户通过通过学校的网站的资料下载链接匿名访问电子阅览室下载课件、软件、资料等,电子阅览室授权用户通过域名,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FTP服务器,使用不同的权限来访问服务器资源。
(2)内建设多媒体教室对外实现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同时提供相关学校教务教学管理,老师、学生、学校领导等相关人员在外网和内网通过不同的域名和授权用户登陆教学教务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完成相关工作,缩短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3)内部用户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通过路由器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通过路由器管理功能实现针对老师、学生、领导上网做不同的设置,满足他们的相关要求同时对其访问的网站、使用的上网软件、下载和上传等做不同的限制。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dc60b7327284b73f24250f8.png)
摘要本网络是针对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而做的一个校园网设计与规划方案。
随着网络建设的逐步普及,大学高校局域网络的建设是高校向高水平、研究性大学跨进的必然选择,高校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高校的发展、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够使教育、教学、科研三位一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校园网骨干网,实现各教学楼、办公楼、公寓楼之间的连接,以及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提高传输的效率。
本设计方案对主干网传输方、Internet接入方案、远程访问支持、子网划分与VLAN 设定、存储方案设备选型、软件、综合布线方案、网络管理等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网络拓扑图;校园网;网络规划前言本设计简要地讨论了校园网络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网络技术、规划设计方法、网络性能及应用分析等问题,为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等方面在技术及应用上提供参考,以使在建或规划中的校园网络具备较高的整体性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各种数据形式的信息需求和交流的不断增长,使得当今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从传统的数据处理设备(如计算机)和管理工具中剥离出来,担当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与获取、共享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并成为人们在当今社会生活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高校校园网的网络建设与网络技术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高校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更承担着部分国家级的科研任务,同时考虑未来几年网络平台的发展趋势, 为了充分满足高校骨干网对高速,智能,安全,认证计费等的需求,可以利用兆以太网的校园网组网技术。
构建校园网骨干网,实现各个分校区和本部之间的连接,以及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提高了传输的效率,有效地保证了远程多媒体教学、数字图书馆等业务的开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水平正成为衡量学校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网络技术的应用对高校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管理体系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de68d64783e0912a2162aca.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前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给《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
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成一流的课程,是近期《计算机网络》课程努力的方向。
希望同学们在使用本实验指导书及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使《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实验条件,认真完成实验,从实验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培养。
本学期授课教师为曾勇军,参与网络课教学环节的辅导教师还有黎晓军等,此外武东英、朱俊虎等教师也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
目录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 (4)1.1学时安排 (4)1.2实验内容 (4)1.3试验要求 (5)1.4验收 (5)二、实验一:PING程序设计(必做实验) (5)2.1实验目的 (5)2.2实验内容 (5)2.3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6)三、实验二:文件传输协议的简单设计与实现(必做实验) (6)3.1实验目的 (6)3.2实验内容和要求 (7)3.3注意事项 (7)四、实验三:局域网截包程序设计(选做实验) (8)4.1实验目的 (8)4.2实验内容 (8)4.3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8)五、实验四: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设计与实现(选做实验) (8)5.1实验目的 (8)5.2实验内容 (9)5.3模拟实现环境 (9)5.4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10)附录一:参考文献 (10)附录二:实验报告的格式 (12)附录三、SOCKET编程 (17)1、SOCKET规范概述 (17)2、WINDOWS环境下SOCKET基本函数 (18)3、RAW模式的SOCKET编程 (22)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1.1 学时安排本课程设计安排30个学时的上机时间,每周两次,每次150分钟。
2011级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1级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7a4fc3ba32d7375a4178097.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Internet基础知识和联入Internet的形式实习时间:6.9-6.13内容1 配置DNS服务器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DNS的定义和功能2)学习在windows 2003 server上安装DNS服务器3)网络上使用DNS域名解析二,步骤:1,DNS服务器的安装下面详细介绍DNS服务器的安装步骤。
步骤一: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并在打开如图2所示的窗口右侧选择“添加/删除组件”项,单击【组件】按钮。
图2“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步骤二:在打开的“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中,如图3所示,选择“网络服务”选项,并单击【详细信息】按钮。
图3 “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步骤三:在如图4所示的对话框组件列表中选择“域名系统”复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后将回到“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并单击【下一步】按钮,这时系统将自动完成DNS 服务器的安装。
图4“网络服务”对话框DNS服务器成功安装后,我们可以执行“开始→程序→管理工具→DNS”命令,打开“DNS”管理控制台,并在其中对DNS服务器进行有关设置。
如图5所示。
图5“DNS”管理控制台窗口2,创建正向搜索区域及相关设置在安装DNS服务器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建立一个区域。
所谓的“区域”代表了一个间隔的域空间,将一个域名空间分割成较小而容易管理的区段。
在该区域内的主机数据就存储在DNS服务器内的区域文件中。
如前所述,在DNS搜索中,用户通常要进行正向搜索,即把计算机DNS名称映射为IP 地址。
DNS也支持用户的反向搜索请求,允许用户根据主机的IP地址查询其名称。
在DNS 中需要为正向搜索和反向搜索分别创建正向搜索区域和反向搜索区域。
(1)创建正向搜索区域步骤一:打开“DNS”管理控制台,在窗口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正向搜索区域”,在打开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区域”命令,如图6所示。
图6 在“DNS”管理控制台中新建正向搜索区域步骤二:在打开的如图7所示的“新建区域向导”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8b7296d0b1c59eef8c7b4ac.png)
摘要当今的世界正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快速、高效的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是21世纪的基本特征。
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知识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学生掌握现代化学习与工作手段的要求。
因此,学校校园网的有无及水平的高低,也将成为评价学校及学生选择学校的新的标准之一。
目前国内一些重事业高校的网站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应用。
但现在中小学的校园网正在建设阶段。
中小学建设校园计算机网络的根本动机,就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益和教学质量。
而并非只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具有规模的计算机网络,才能开展学校的教育手段。
架设满足学校应用需求的小的局域网络、教学网络同样也能发挥大的教育效益。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网络设计校园网前言Internet及WWW应用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信息通过网络,以不可逆转之势,迅速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为更多的人共享。
而快速、高效的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正是二十一世纪的基本特征。
学校作为信息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如何通过网络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为了提高教育和学习的质量,所有师生对网络办公和学习的需求是迫在眉睫,所有人都希望在校园里的都能上网络。
正所谓大有大的难处,校园网一般具有较大的规模,它不是网络设备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整体的校园系统。
校园网必须满足校园扩展需要,确保高吞吐量、安全性。
在很多时候,由于校园网络的种种问题的产生,以及学校对网络的需求随着学校的扩招却迅速增大。
因此迫切需要在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引进先进的组网模式,改造或者重新规划建设校园网络,以满足学校对网络的需求,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同时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要求全新设计的校园网络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现有网络投资,以最低的造价实现信息化校园网络的标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校园建设需求;建成后的网络应易于应用、管理和维护;施工过程中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所提供的方案最好具有推广的价值,或者能够有效的降低网络接入与运行费用,保障大多数学生、教职员工都能够有条件接入、使用网络,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实现教育的信息化。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be3c14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2.png)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学院(部):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41-1342 指导教师: 姚青山2016年6月18日一、课程基本知识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验证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实验手段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路由交换技术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课程设计主要目标教育目标是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技术运用能力,同时加深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机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局域网拓扑设计的方法;(2)根据局域网拓扑中的设备选型,判断网络连接需要的连接线缆类型。
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直通线、交叉线的制作和测试方法,特别是操作规范的运用;(2)熟练地连接设备,组建网络;(3)配置网络、测试连通性,并实现局域网的资源共享设置和访问;(4)掌握局域网中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测试;(5)掌握WWW、FTP等服务器的配置和访问;(6)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培养专业文档书写的能力3、课程设计内容⑴以方案设计为主,以网络仿真为辅。
⑵课程设计要能尽力完成题目所要求的功能。
⑶详细的拓扑设计及IP地址规划。
⑷实现网络配置与测试(真实环境或仿真环境)。
具体包括:对指定(真实或假定)园区(比如学校、企业、机关部门等)建网进行需求分析,提交需求分析报告。
进行系统设计、技术选型,规划、设计网络的逻辑拓扑方案、布线设计等,划分子网,设计子网地址、掩码和网关,为每个子网中的计算机指定IP地址。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ba21ad06c85ec3a86c2c574.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12020年4月19日《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OSI七层模型、TCP/IP模型的各层功能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设计和IP地址的分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课程设计要求培养以下四个方面的业务能力:1.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提高查阅文献和资料的能力,其中包括提高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方案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组网方案设计和网络布线的能力。
4.提高学生进行技术总结和撰写说明书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用户单位的需求及环境条件、经济状况、人员素质等具体情况,结合当前网络技22020年4月19日术的发展以及软、硬件设备条件,在进行相应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计算机网络组网设计的一般方法,进行相应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组网方案设计联系。
具体要求如下:1.在规定的2周网络课程设计的时限内,完成某种型式的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方案设计(要求所组建的网络能方便地接入互联网)。
设计题目能够自行拟定,也可参照本设计指导书给出的部分参考题目拟定。
2.根据课程设计时间,合理制定工作计划,按照计算机网络组网方案设计的各个环节(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实施、网络测试与维护、网络管理以及网络设备选型、网络布线等),有步骤地开展本课程设计的各项工作。
3.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所选定题目的要求,开展所组建网络的规划设计工作,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最后提交步骤完整、内容详实、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语言流畅、图文并茂,且包含有心得体会的课程设计报告。
4.课程设计期间,要端正学习态度、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独立完成,严禁弄虚作假或抄袭她人成果。
要爱护公物,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设计室整洁、安静,保证32020年4月19日正常的教室秩序。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d254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0.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会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和原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传输协议、网络安全等。
- 掌握 OSI七层模型,复用/分用技术等。
- 理解网络编程,设计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
- 知道最新网络技术和发展趋势。
教学大纲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功能、分类与重要性。
-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拓扑结构、通信方式和分类。
- OSI/RM和TCP/IP网络模型。
第二章物理层- 物理层概述,物理层提供的服务。
- 传输介质,数字传输系统,模拟传输系统。
- 调制与解调、编码与解码、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
- 信道复用技术,传输介质的高级技术。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概述,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 帧的概念,MAC协议,CSMA/CD协议和轮流协议。
- 环路拓扑结构,ATM网络,令牌环网技术。
- 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与错误控制。
第四章网络层- 网络层概述,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 网络层的组网方法,IP协议,路由选择算法和协议。
- 网络地址层次结构,子网化,NAT技术。
- 网络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第五章运输层- 运输层概述,运输层提供的服务,运输层实体间的逻辑通信结构。
- TCP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可靠连接实现、流量控制,滑动窗口协议原理。
- UDP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 运输层拥塞控制与质量服务(QoS)。
第六章应用层- 应用层概述,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程序的体系结构。
- 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
- 分布式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Web技术。
- 构建网络应用程序模型和实践。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自学,研究网络基础概念和原理。
- 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搭建、网络安全实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等。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2c60ca0a5e9856a57126085.png)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主编辜碧容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上海电机学院2010年6月一、课程设计适用对象以及课程作用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软件工程等专业。
课程内容结合思科认证的CCNA,Security CCNA ,CCNP课程部分较为实用的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在企业中在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课程旨在为想要进入网络行业发展的大学生,以及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技能,为就业增加筹码。
二、课程计划1.课程说明课程主要特点贴近当前网络的实际需求环境。
操作性和实践性比较强。
学员完成本课程后学员可以完成对中小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实施。
旨在教授学生设计,构建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技能。
2.实践环境介绍实践环境要求必须配置全套思科路由器,交换机设备。
型号为2500/2600系列路由器,以及2950/3550系列交换机。
每五位学生一组,每组2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
8组试验的拓扑图如下:三、具体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如下:1.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掌握VLAN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掌握单臂路由技术的配置掌握路由基本原理和静态路由的配置课程设计需求:1)基本需求:按照拓扑需求配置好PC和各个路由器之间的IP地址。
在交换机的创建2个VLAN,分别为VLAN10.VLAN20,在路由器上配置子接口以及对应的IP地址。
配置完成后,应该PC之间能够互相访问。
通过ping命令测试。
2)高级需求:为了实现全部网络的访问,请在两台路由器设置合适的静态路由,设置完成后。
在PC上去PING 202.100.1.1,应该可以PING通。
课程设计目的:掌握VLAN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掌握单臂路由技术的配置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和配置课程设计需求:1)基本需求:按照拓扑需求配置好PC和各个路由器之间的IP地址。
在交换机的创建2个VLAN,分别为VLAN10.VLAN20,在路由器上配置子接口以及对应的IP地址。
配置完成后,应该PC之间能够互相访问。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eeffe0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9.png)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是现代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原理,掌握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基本技术和应用,能够在实际中运用这些技术解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问题。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程,以下是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课程学习。
一、课程概述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本技能,包括网络协议、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深入探究网络的构建、协议的设计、网络拓扑、网络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基础概念和原理,建立通信网络技能,为后续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技术和基本原理。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常见协议、网络服务和常见网络故障的解决方法。
3.熟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元件,包括传输媒介、交换机、路由器等。
4.了解网络传输的概念、网络安全、无线网络通信、移动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5.学习如何用现代软件工具进行网络设计和主机配置。
三、课程安排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讲解,第二部分为实验操作。
具体安排如下:1.理论讲解(每周两次,共计20次)第一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概念第二周:网络构型和拓扑第三周:网络协议和标准第四周:网络协议分层和传输介质第五周:网络拓扑和数据传输介质第六周:局域网和广域网第七周:互联网的架构和技术第八周:网络安全和常见问题第九周:无线网络通信和移动通信第十周:网络服务和质量保障2.实验操作(共计10次)实验一:网络拓扑和数据传输介质的实验实验二: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实验实验三:互联网的实验实验四:网络安全性实验实验五:无线网络通信和移动通信实验实验六:网络应用和服务实验实验七:实现网络拓扑结构和配置例子实验八:初步攻击技术和防范方法实验实验九:网络设备、网络拓扑和网络服务的故障排除实验实验十:网络安全性分析和评估实验四、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估体系,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加权处理,包括单次考试、实验报告和出勤率等指标,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分:1 学时:1 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系2010年9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3)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三、课程设计时间进度安排 (3)四、课程设计提交成果 (3)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3)六、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 (4)七、课程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 (4)八、主要参考文献 (7)附录:一个社区园网的设计例子 (8)一、设计题目和要求 (8)二、设计内容 (8)三、设计成成果及心得 (21)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
在理论课完成之后,给学生创造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机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1周时间,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络应用的设计、分析、实施与调试工作。
通过实际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的应用技能。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编写与调试工作,设计课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拟定,课题选择时,应保证课题包含有课程的主要内容,或是有一定实践意义的内容,整个课程设计的工作量应适当,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设计、编程与调试。
三、课程设计时间进度安排四、课程设计提交成果课程设计报告,按照下发的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的要求完成。
五、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平时成绩(含考勤)40%+任务完成情况40%+小组成员承担任务情况20% 课程设计最终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
其中,“优秀”为100分到90分,“良好”为89分到80分,“中等”为79分到70分,“及格”为69分到60分,“不及格”为60分以下。
六、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每个学生提交个人课程设计报告(A4打印稿,不少于10页)按照课程设计(大作业)报告的要求完成。
七、课程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题目1:如果某企业规模有1000人,需要对外提供互联网服务,对内提供企业内部服务,并允许员工访问互联网。
假定企业部门数量有10个,每个部门最多100人。
试根据本公司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信息点分布,设计出该公司初步组网方案。
设计时,既要考虑当前的网络需求,也要兼顾今后的可扩展性。
假设使用预留的Internet 地址,网络主干传输速率为1000Mbit/s。
方案中应明确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完成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与配置。
要求:1、根据要求对指定园区建网进行需求分析,提交需求分析报告;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技术选型,规划、设计网络的逻辑拓扑方案、布线设计等,划分子网,设计子网地址、掩码和网关,为每个子网中的计算机指定IP地址;3、接入互联网技术选择;4、根据条件进行设备选型,决定各类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方案;5、构建工作型局域网,在指定计算机内安装网络接口卡,动手制作双绞线网线,把计算机与集线器(交换机)相连;在工作组中指定的基于计算机上分别安装操作系统、TCP/IP协议,配置IP地址、掩码和网关等参数,并测试网络的连通性,设置资源共享,例如,设置网络内打印机的共享;6、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并制作一些网页,放入WEB服务器内,进行Web服务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FTP服务器,实现文件的上、下传。
7、创建局域网内的DNS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对局域网内的主机作域名解析。
8、创建局域网内的DHCP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对局域网内的主机进行动态IP 地址的分配。
9、创建局域网内的Mail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在局域网内进行邮件管理。
(*此项选作)需提交:1需求分析设计2 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3 各楼的IP地址分配4 LAN设计与服务器配置5 主要设备的选用题目2:某高校本部分为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
现假设:办公区中各楼宇名及需要的信息点为:教务处(15),党政办公楼(30),图书馆(60),教学区中,除计算机系大楼需要240个信息点外,其余各系部大楼及教学楼各需设置信息点的个数为100(共有5栋大楼),生活区中每个建筑物里每个门洞设置1个信息点(目前共有3000个信息点)。
试根据本部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信息点分布,设计出本部的校园网初步组网方案。
设计时,既要考虑当前的网络需求,也要兼顾今后的可扩展性。
假设使用预留的Internet 地址,网络主干传输速率为1000Mbit/s。
方案中应明确学院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完成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与配置。
要求:1、根据要求对指定园区建网进行需求分析,提交需求分析报告;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技术选型,规划、设计网络的逻辑拓扑方案、布线设计等,划分子网,设计子网地址、掩码和网关,为每个子网中的计算机指定IP地址;3、接入互联网技术选择;4、根据条件进行设备选型,决定各类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方案;5、构建工作型局域网,在指定计算机内安装网络接口卡,动手制作双绞线网线,把计算机与集线器(交换机)相连;在工作组中指定的基于计算机上分别安装操作系统、TCP/IP协议,配置IP地址、掩码和网关等参数,并测试网络的连通性,设置资源共享,例如,设置网络内打印机的共享;6、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并制作一些网页,放入WEB服务器内,进行Web服务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FTP服务器,实现文件的上、下传。
7、创建局域网内的DNS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对局域网内的主机作域名解析。
8、创建局域网内的DHCP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对局域网内的主机进行动态IP 地址的分配。
9、创建局域网内的Mail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在局域网内进行邮件管理。
(*此项选作)需提交:1需求分析设计2 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3 各楼的IP地址分配4 LAN设计与服务器配置5 主要设备的选用题目3:某医院以门诊大楼、住院部和办公楼三部分为主构成建筑群。
现假设:信息点分布:门诊大楼有180个,住院楼每栋有200个(共有3栋),办公楼有250个,网络中心机房位于办公楼内,试根据医院的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信息点的分布,对该单位进行网络组建的初步方案设计。
设计时,既要考虑当前的网络需求,也要兼顾今后的可扩展性。
假设使用预留的Internet 地址,网络主干传输速率为1000Mbit/s。
方案中应明确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完成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与配置。
要求:1、根据要求对指定园区建网进行需求分析,提交需求分析报告;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技术选型,规划、设计网络的逻辑拓扑方案、布线设计等,划分子网,设计子网地址、掩码和网关,为每个子网中的计算机指定IP地址,绘制网络结构拓扑图;3、接入互联网方案选择;4、根据条件进行设备选型,决定各类硬件和软件的配置方案;5、构建工作型局域网,在指定计算机内安装网络接口卡,动手制作双绞线网线,把计算机与集线器(交换机)相连;在工作组中指定的基于计算机上分别安装操作系统、TCP/IP协议,配置IP地址、掩码和网关等参数,并测试网络的连通性,设置资源共享,例如,设置网络内打印机的共享;6、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并制作一些网页,放入WEB服务器内,进行Web服务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FTP服务器,实现文件的上、下传。
7、创建局域网内的DNS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对局域网内的主机作域名解析。
8、创建局域网内的DHCP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对局域网内的主机进行动态IP 地址的分配。
9、创建局域网内的Mail服务器,配置相关文件,可以在局域网内进行邮件管理。
(*此项选作)需提交:1需求分析设计2 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3 各楼的IP地址分配4 LAN设计与服务器配置5 主要设备的选型八、主要参考文献1、易建勋主编.《计算机网络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7月2、谢希仁主编.《计算机网络》(第五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年1月3、James F. Kurose, Keith W. Ross.《Computer Network》(第四版)(影印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
4、郭春柱编著.《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考点解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5、郭春柱编著.《网络工程师软考辅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4月附录:一个社区园网的设计例子一、设计题目和要求设计一个校园网网络解决方案要求:1、根据要求对园区建网进行需求分析,提交需求分析报告;2、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技术选型,规划、设计网络的逻辑拓扑方案、布线设计等,划分子网,设计子网地址、掩码和网关,为每个子网中的计算机指定IP地址;3、根据条件进行设备选型,决定各类硬件和软件的配置;4、构建工作型局域网,在指定计算机内安装网络接口卡,动手制作双绞线网线,把计算机与集线器(交换机)相连;在工作组中指定的基于计算机上分别安装操作系统、TCP/IP协议,配置IP地址、掩码和网关等参数。
5、搭建相关服务器。
二、设计内容2.1 需求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校园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必要基础设施,成为学校提高水平的重要途径。
校园网络的主干所承担的信息流量很大,校园网络的建设的目标是在校园内实现多媒体教学、教务管理、通信、双向视频点播(VOD)等信息共享功能,能实现办公的自动化、无纸化。
能通过与Internet的互联,为全校师生提供国际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
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在网上保存和查询教学资源,能对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和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考查等。
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网上浏览和查询网上学习资源,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校园网能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
根据本校园实际情况主要应用需求分析如下:用户的应用需求:所有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和查询局域网和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通过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远程登录等实现远程学习,此外为教务处提供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办公管理等。
通信需求:通过E-mail及网上BBS以及其它网络功能满足全院师生的通信与信息交换的要求,提供文件数据共享、电子邮箱服务等。
信息点和用户需求:按照要求本校园网内信息点总数为N个,其中教学区为(XX个),生活区为(XX个),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服务器等为内部单位服务,WWW服务器、远程登录等实现远程学习,从外部网站获得资源。
性能需求:此校园网络支持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包括:办公自动化、图书管理、档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