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机负载模型Hinf(H无穷)鲁棒控制器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鲁棒H∞控制器的磁悬浮系统控制设计

基于鲁棒H∞控制器的磁悬浮系统控制设计

基于鲁棒H∞控制器的磁悬浮系统控制设计鲁棒控制是一种可以提高系统控制性能的控制方法。

鲁棒控制能够应对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外部干扰以及测量噪声等问题,使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磁悬浮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定位和振动控制等领域。

本文基于鲁棒H∞控制器设计了磁悬浮系统控制。

首先,我们需要对磁悬浮系统建立数学模型。

磁悬浮系统主要由电磁悬浮轴承和驱动电机组成。

电磁悬浮轴承通过电磁力使被控对象悬浮在气垫上,而驱动电机则通过控制电流来改变被控对象的位置。

磁悬浮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M\ddot{x}(t) + B\dot{x}(t) + Kx(t) = F(t)$$其中,$M$是质量,$B$是阻尼,$K$是刚度,$x(t)$是被控对象的位移,$F(t)$是外部输入控制力。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磁悬浮系统的特点,设计鲁棒H∞控制器。

鲁棒H∞控制器是一种最优控制器,通过最小化系统灵敏度函数的上界来实现鲁棒性设计。

鲁棒H∞控制器的控制律如下:$$u(t)=-Kx(t)$$其中,$u(t)$是控制器的控制输入,$K$是控制器的增益矩阵。

为了实现控制器的设计,我们需要对磁悬浮系统进行状态空间的描述。

我们可以将磁悬浮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为:$$\dot{x}(t) = Ax(t) + Bu(t)$$$$y(t)=Cx(t)+Du(t)$$其中,$A$、$B$、$C$、$D$分别是系统的状态矩阵、输入矩阵、输出矩阵和传递矩阵。

在进行鲁棒H∞控制器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磁悬浮系统进行参数辨识。

参数辨识是为了获得系统的准确参数,以便进行控制器设计。

参数辨识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收集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然后采用系统辨识算法进行参数的估计。

在完成参数辨识后,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系统模型和参数,通过鲁棒H∞控制器设计方法进行控制器的设计。

设计鲁棒H∞控制器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器的增益矩阵$K$。

通常情况下,使用李亚普诺夫方程和小包络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基于混合灵敏度的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仿真

基于混合灵敏度的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仿真

clcclose allK=31.31b0=50.88b1=57.81Ag=[0 1;-b0 -b1]Bg=[0;1]Cg=[K 0]Dg=[0];[num,den]=ss2tf(Ag,Bg,Cg,Dg) Gs=tf(num,den)[z,p,k]=tf2zp(num,den)Gs1=zpk(z,p,k)%W1S=tf([0.2 3],[1 0.001])%W2S=tf([0.002],[1])%W3S=tf([0.002 0.00001],[1]) %W1S=tf([0.2 4],[1 0.002])%W2S=tf([0.003],[1])%W3S=tf([0.001 0.00001],[1]) %加权函数W1S=tf([0.2 10],[1 0.001])W2S=tf([0.001],[1])W3S=tf([0.001 0.00001],[1]) W3NUM=W3S.num{1,1};W3DEN=W3S.den{1,1};i=0;j=0;a=length(W3NUM);b=length(W3DEN);for c=1:1:aif W3NUM(c-i)~=0break;elseW3NUM(c-i)=[];i=i+1;endendfor d=1:1:bif W3DEN(d-j)~=0break;elseW3DEN(d-j)=[];j=j+1;endendGg=ss(Ag,Bg,Cg,Dg);[Aw1,Bw1,Cw1,Dw1]=tf2ss(W1S.num{1,1},W1S.den{1,1});[Aw2,Bw2,Cw2,Dw2]=tf2ss(W2S.num{1,1},W2S.den{1,1});if Polyorder(W3NUM)>Polyorder(W3DEN)[Q,R]=deconv(W3NUM,W3DEN)W3poly=Q[Aw3,Bw3,Cw3,Dw3]=tf2ss(R,W3DEN)else[Aw3,Bw3,Cw3,Dw3]=tf2ss(W3NUM,W3DEN)W3poly=[]endW1=[Aw1,Bw1;Cw1,Dw1]W2=[Aw2,Bw2;Cw2,Dw2]W3=[Aw3,Bw3;Cw3,Dw3][A,B1,B2,C1,C2,D11,D12,D21,D22]=augss(Ag,Bg,Cg,Dg,Aw1,Bw1,Cw1,Dw1,Aw2,Bw2,Cw2,Dw2,A w3,Bw3,Cw3,Dw3,W3poly)G=[A,B1,B2;C1,D11,D12;C2,D21,D22];[Acp,Bcp,Ccp,Dcp,Ac1,Bc1,Cc1,Dc1]=hinf(A,B1,B2,C1,C2,D11,D12,D21,D22)[knum,kden]=ss2tf(Acp,Bcp,Ccp,Dcp) %控制器的状态空间形式转换成传递函数形式K=tf(knum,kden)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z,p,k]=tf2zp(knum,kden)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转换成零极点增益形式Kzpk=zpk(z,p,k)%{[gnum,gden]=ss2tf(Ag,Bg,Cg,Dg)Gs=tf(gnum,gden) %标称系统的传递函数P=nd2sys(gnum,gden,1) %标称系统的系统矩阵形式K1=nd2sys(knum,kden,1) %鲁棒控制器的系统矩阵形式[type,out,in,n]=minfo(P)I=eye(out)S=minv(madd(I,mmult(P,K1))) %灵敏度函数(1+GK)^-1 ,其中P和K1都是系统矩阵的形式T=msub(I,S)W1S1=nd2sys(W1S.num{1,1},W1S.den{1,1},1)INVW1S1=minv(W1S1) %加权函数W1的逆W1^-1INVW3S1=nd2sys(W3S.den{1,1},W3S.num{1,1},1) %加权函数W3的逆W3^-1w=logspace(-5,5,500)Sw=vsvd(frsp(S,w)) %灵敏度函数的频域响应的奇异值Tw=vsvd(frsp(T,w)) %补灵敏度函数的频域响应的奇异值INVW1S1w=vsvd(frsp(INVW1S1,w))INVW3S1w=vsvd(frsp(INVW3S1,w))figure(1)vplot('liv,lm',Sw,'r-',INVW1S1w,'b--')title('Singular values of sensivity function S and W1^{-1}')set(gca,'color','w')xlabel('Frequency(rad/sec)')ylabel('Amplitude')grid onfigure(2)vplot('liv,lm',Tw,'r-',INVW3S1w,'b--')title('Singular values of complementary sensivity function T and W3^{-1}')set(gca,'color','w')xlabel('Frequency(rad/sec)')ylabel('Amplitude')grid on%}w=logspace(-5,5,500);figure(3)bode(W1S,'-b',W3S,'-r',w)legend('W1','W3')title('Bode Diagram Of Weighed Function W1 and W3')grid on[Acg,Bcg,Ccg,Dcg]=series(Acp,Bcp,Ccp,Dcp,Ag,Bg,Cg,Dg)[As,Bs,Cs,Ds]=feedbk(Acg,Bcg,Ccg,Dcg,1) %灵敏度函数的状态空间(1+GK)^-1 [At,Bt,Ct,Dt]=feedbk(Acg,Bcg,Ccg,Dcg,2) %补灵敏度函数的状态空间GK(1+GK)^-1svs=sigma(As,Bs,Cs,Ds,w);svs=20*log10(svs);[Aw1i,Bw1i,Cw1i,Dw1i]=unpck(minv(pck(Aw1,Bw1,Cw1,Dw1)));svw1i=sigma(Aw1i,Bw1i,Cw1i,Dw1i,w);svw1i= 20*log10(svw1i);figure(4)semilogx(w,svw1i,'b--',w,svs,'r-')title('Singular values of sensivity function S and W1^{-1}')xlabel('Frequency(rad/sec)')ylabel('Amplitude(db)')legend('W1^{-1}','S');grid on[Aw3i,Bw3i,Cw3i,Dw3i]=tf2ss(W3S.den{1,1},W3S.num{1,1})svw3i=sigma(Aw3i,Bw3i,Cw3i,Dw3i,w);svw3i=20*log10(svw3i);svt=sigma(At,Bt,Ct,Dt,w);svt=20*log10(svt);figure(5)semilogx(w,svw3i,'b--',w,svt,'r-')title('Singular values of complementary sensivity function T and W3^{-1}')xlabel('Frequency(rad/sec)')ylabel('Amplitude(db)')legend('W3^{-1}','T');grid onsvtt=sigma(Ac1,Bc1,Cc1,Dc1,1,w);svtt=20*log10(svtt);figure(6)semilogx(w,svtt,'b-')xlabel('Frequency(rad/sec)')ylabel('Amplitude(db)')titl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f Closed-Loop System Twz') grid onsvcp=sigma(Acp,Bcp,Ccp,Dcp,1,w);svcp=20*log10(svcp);figure(7)semilogx(w,svcp,'b-')xlabel('Frequency(rad/sec)')ylabel('Amplitude(db)')titl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f H∞Controller')grid ont=[0:0.01:15];setvalue=8y=setvalue*step(At,Bt,Ct,Dt,1,t);figure(8)plot(t,y,'-b')axis([0,10,0,10])xlabel('Time(s)')ylabel('L/Min)')grid onfigure(9)bode(Ag,Bg,Cg,Dg,1,w)title('Bode Diagram Of The Plant')grid on[cnum,cden]=ss2tf(At,Bt,Ct,Dt,1)figure(10)step(Ag,Bg,Cg,Dg,1)grid on。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H∞鲁棒控制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H∞鲁棒控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nr er o p r i a b sdo t a cnr er.A dtes uai sl hwta o t l oyic m ae wt t t ae noi l o t lh o ot h s d hh pm ot y n i lt nr ut so t h m o e s h
中图分类号 : M3 1 T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 4 X(0 7 0 — 42 0 0 7 4 9 2 0 )5 0 6 - 5
H r b s o t o f p r a e t m a n ts n h o o s m o o o u t c n r lo e m n n g e y c r n u t r u e n ee t i e i l s d i lc rc v h c e
h o t le s t d a tg s o a i e p ns te c n olrha e a v n a e f r pd r s o e,a c a y c n r la to g r b tsa ii o e r h c urc o to nd s n o us tb l y fr t r t h c a g fl a nd pa a tr p ru b t n,a d c r me tt e ee ti e c e’ ma d . h n e o o d a r mee et r ai o n a l e lc rc v hil Sde n s h
1 引 言
电机驱 动系统是 制 约 电动 汽车 发展 的关键 技术
大胆 的探索 和 研究 , 提 出 了一 些新 思路 -J 并 9。但 永磁 同步 电机 自身是 具 有 一 定 非线 性 、 耦合 性 及 强

直线电机H∞鲁棒控制

直线电机H∞鲁棒控制

直线电机H∞鲁棒控制
1.1直线电机H∞鲁棒控制[1]
1.1.1直线电机驱动及系统辨识
辨识得到直线电机系统模型为
(1.1) 其中参数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数值不同。

1.1.2H∞跟踪控制律设计
考虑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时,电机动态一般性描述如下:
(1.2) 其中为电机动子位置,为控制输入,为电机额定参数,线性或非线性时变参数化不确定性分别表示不确定的阻尼效应、刚度变化和驱动器摄动,并满足下式:
(1.3) 外部扰动
满足,同时动子质量变化影响已经计及到参数不确定性中。

定义位置跟踪误差及误差变化率为
(1.4) 其中为期望位置。

对于不确定性系统(1.2)的控制问题,状态反馈控制输入可设计为
(1.5) 其中为待确定的辅助控制变量,变量设计为
(1.6) 其中为正常数,因此可实现如下式所示的误差动态:
(1.7)
将控制量代入式(1.2)可得闭环控制系统形式如下:。

PMSM的H∞鲁棒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PMSM的H∞鲁棒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PMSM的H∞鲁棒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朱其新;张泉【期刊名称】《自动化与仪表》【年(卷),期】2012(27)8【摘要】Due to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strong coupling and strong time-varying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t was difficult for the traditional classical control approaches to get a satisfied performance and the robustness was bad.Along with the robust control theory,there is a better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Based on H∞ control theory,a new robust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robust controller was able to control the system with parameter chang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effectively,and can suppress the impact on the system from parameter change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aches proposed was effective in this paper.%由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所具有的非线性、强耦合、高时变等特点,传统的经典控制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很难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且鲁棒性较差.这一问题随着鲁棒控制理论的出现,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控制理论所设计的鲁棒控制器,能够对控制系统参数的变化和外界扰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并较好地抑制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总页数】5页(P1-4,13)【作者】朱其新;张泉【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100871;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南昌 330013;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南昌 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13【相关文献】1.时滞光电跟踪系统鲁棒内模PID控制器设计 [J], 赵志诚;刘志远;张井岗2.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鲁棒变增益跟踪控制器设计 [J], 叶丹;米艳欣3.机器人手臂轨迹跟踪的变增益LPV鲁棒H∞控制器设计 [J], 郭海峰;窦福谈;鲁宁波4.磁悬浮位置跟踪控制器设计及其鲁棒分析 [J], 薛鹏; 李罡; 韩家乐5.四轮驱动车鲁棒轨迹跟踪控制器设计 [J], 矫德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优控制问题的鲁棒H∞控制设计

最优控制问题的鲁棒H∞控制设计

最优控制问题的鲁棒H∞控制设计最优控制理论在工程系统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然而,传统的最优控制方法在系统模型存在不确定性或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可能无法有效应对。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鲁棒控制方法被引入到最优控制中,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最优控制问题的鲁棒H∞控制设计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一、鲁棒控制概述鲁棒控制是一种针对不确定性或外部干扰具有克服能力的控制方法。

其目标是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实现系统稳定性和性能要求。

最常见的鲁棒控制方法之一是H∞控制,该方法通过优化问题来设计控制器,以抑制系统中不确定性的影响。

二、最优控制问题最优控制问题旨在通过选择最佳控制策略来实现系统的最优性能。

在没有不确定性时,可以使用动态规划、变分法等方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往往存在参数不确定性或外部干扰,导致最优控制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需要引入鲁棒控制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鲁棒H∞控制设计方法鲁棒H∞控制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鲁棒控制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优化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抑制能力。

鲁棒H∞控制设计问题可以被描述为一个优化问题,目标是最大化系统的H∞性能指标,并且确保控制器对系统模型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

为了实现鲁棒H∞控制设计,可以采用两种常用的方法: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和基于频域分析的方法。

LMI方法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来得到控制器参数,从而实现系统的鲁棒H∞控制设计。

基于频域分析的方法则通过频域特性分析来设计控制器,以实现系统对不确定性的鲁棒性。

四、鲁棒H∞控制设计的应用领域鲁棒H∞控制设计方法在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应用于飞行器姿态控制、机器人控制、智能电网控制等多个领域。

以飞行器姿态控制为例,鲁棒H∞控制设计可以有效提高飞行器对外部干扰的鲁棒性,并且保证姿态跟踪性能。

在机器人控制领域,鲁棒H∞控制设计可以提高机器人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抑制能力,以实现精确的轨迹跟踪。

交直流电力系统鲁棒H∞控制器设计

交直流电力系统鲁棒H∞控制器设计
・‘ ・‘ ・ ・‘ ・‘ ・ ・, ・ 。, 。 , 。‘ 。, . ‘ ,
行 的效益 最 大 化和 资 源 的 优 化 配 置 ,直 流输 电在
西 电东送 和 全 国联 网 中起 到 了主 导 作 用 ,远 距
离大 容量 交流输 电 会 给 系统 的 稳 定运 行带 来 一 系
d mpn n e i e e t o e a i g c n i o s c ud b n a c d. Ai n i t e u c ran y o y ln a ig u d r d f rn p r t o d t n o l e e h n e f n i mig f h n e t i l f s s e /m(t la d t e v r t f t ge n h a i y o e
鲁棒控制
H 最 优化
J 部做 -- 【 J j iH 置 L i
Op i f a in l ril X eI a e n t i t t J c me t nz o a aI e Ro u tcmt ) H )、i . l a ̄ n b s ( n1
华东 交通 大学 电气学 院 吴 磊 上银 乐
E s Chn i tn iest ,Elcr o l e W u L i W a g Yil a t iaJa o g Unv riy o e ti C l g c e c n nc
中圈 石化胜 利石 油管理 局 张小
C i a P to h mia ( ) h n l P to e m m i i r l t Z a g Xio i g h n e r c e c l 、 .S e g i e r lu Ad n s a i 1 ( t o h n a nn

驱动电机负载模型Hinf(H无穷)鲁棒控制器设计

驱动电机负载模型Hinf(H无穷)鲁棒控制器设计

驱动电机负载模型H∞控制器设计一、引言电动机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旋转电机。

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按照定子和转子的相对速度可分为同步电机、是异步电机。

作为最常用的驱动执行器,它在车辆中应用广泛,如门窗的起降,自动雨刮器,电动汽车驱动,冷却风扇,发动机起动机等等。

目前电机的控制,尤其是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主要以PID控制和LQR控制为主。

随着汽车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于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电机的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特别是高速行驶中,一个微小的摄动可能会对车辆运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驱动电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等工作状况的变动;外部路面干扰;车辆负载突增;老化机械参数变化;建模误差等缘故,会造成模型不精确,也就是模型的不确定性是广泛存在,不可避免的。

因此,需要一种固定的控制器,可以保证模型与实际系统出现偏差时,仍能保持所需的控制品质。

而鲁棒性就是系统的强壮性。

这便引出了使用鲁棒控制来解决电机负载扰动这一问题的讨论。

二、系统工作原理与建模图 1 电机负载模型如图1所示建立一个简单的驱动电机负载模型。

模型的输入为控制电压V,通过电枢电阻R与电机转矩建立关系,电机连接一个弹性轴,弹性轴的转动惯量为J M,将输出经过减速齿轮后的车辆模型进行简化,用输出端粘滞摩擦系数βL来简单代替轮胎模型的阻力。

系统参数选取如下:参数参数意义参数值Kθ电机输出轴扭转刚度1280.2K T电机常量10J电机转动惯量0.5MJ负载转动惯量Lρ传动比β电机粘滞摩擦系数Mβ负载粘滞摩擦系数LR电枢电阻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

首先,电机扭矩与电流直接相关:M =K T ×I其中K T 是电机固有参数。

接下来建立驱动电机负载模型的扭矩关系式:J L ×ωL +K θ(θL −θM ρ)+βL ×ωL =0 (1) J M ×ωM =K T ×I −βM ×ωM +K θρ(θL −θM ρ) (2) 设置电机负载系统输入为电压值V ,输出为负载转速ωL ,建立驱动电机负载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

具有鲁棒性的控制设计方法

具有鲁棒性的控制设计方法

具有鲁棒性的控制设计方法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通常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并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和可靠地运行,具有鲁棒性的控制设计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鲁棒控制设计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一、H∞控制方法H∞控制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鲁棒控制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优化控制器的H∞范数性能指标,使得控制系统对不确定性和扰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H∞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对控制器设计的性能要求进行权衡,从而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H∞控制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不确定性和扰动,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需要对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较为准确的描述,以及对系统的结构进行一定的约束。

二、μ合成控制方法μ合成控制方法是一种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鲁棒控制方法。

它通过优化控制器的μ性能指标,实现系统的鲁棒性和性能要求之间的权衡。

μ合成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和扰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μ合成控制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兼顾系统的性能和鲁棒性要求,并具有较好的数学理论基础。

然而,μ合成控制方法也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例如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优化,并对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一定的限制。

三、鲁棒PID控制方法鲁棒PID控制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PID控制算法的鲁棒控制方法。

它通过在PID控制器中引入补偿器,实现对系统不确定性和扰动的补偿,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鲁棒PID控制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用,适用于各种不确定性和扰动情况,并且不需要对系统模型进行精确的描述。

然而,鲁棒PID 控制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控制器的性能受限于PID结构的局限性,并且对不确定性和扰动的补偿能力有一定的限制。

四、自适应控制方法自适应控制方法是一种通过在线估计和补偿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扰动的鲁棒控制方法。

它通过不断更新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能够自适应地应对不确定性和扰动的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最优控制问题的鲁棒H∞控制设计

最优控制问题的鲁棒H∞控制设计

最优控制问题的鲁棒H∞控制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控制理论在工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最优控制是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目标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

然而,实际系统常常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就需要应用鲁棒控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最优控制问题的鲁棒H∞控制设计。

1. 引言最优控制问题是控制理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它的目标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合适的控制策略使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

最优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动态规划、最优化理论等。

而鲁棒控制是一种可以应对系统参数不确定性或者外部干扰的控制方法。

H∞控制是鲁棒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的不确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2. 最优控制与鲁棒控制的结合最优控制问题的解决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以及各种约束条件,而鲁棒控制则可以应对系统参数变化或者外部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将最优控制和鲁棒控制相结合,可以得到更加鲁棒的控制策略。

在最优控制问题中引入鲁棒性的考虑,可以通过引入H∞范数来描述系统的性能和不确定性。

H∞范数可以有效地衡量系统的响应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通过优化H∞范数,可以得到更加鲁棒的控制策略。

3. 鲁棒H∞控制设计的方法鲁棒H∞控制设计的关键是确定系统的H∞范数和设计合适的控制器来优化H∞范数。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鲁棒H∞控制设计:(1) 确定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

(2) 设计系统的H∞性能指标,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约束条件来确定。

(3) 根据系统的H∞指标和约束条件,设计合适的控制器结构。

可以采用线性控制器,如PID控制器,或者非线性控制器,如模糊控制器等。

(4) 利用数学工具和优化算法,优化系统的H∞范数,得到最优的控制器参数。

(5) 实施最优控制器,并进行系统的仿真和实验验证。

4. 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鲁棒H∞控制设计的方法和效果,我们选取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进行实例分析。

基于H∞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鲁棒控制器

基于H∞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鲁棒控制器

0 引 言
永 磁无 刷直 流 电动机 ( L C 既具 备交 流 电动 B D M) 机 结构 简 单 、运 行 可 靠 、维 护 方 便 等 优 点 ,又 具 备
直流 电动机 运行 效 率 高 、无 励 磁 损 耗 以及 调 速 性 能
略 电枢反 应 ,气 隙磁 场 分布 近 似 为平 顶 宽 度 10 电 2。 角度 的梯 形波 ;③ 定 子绕 组 为 Y 形连 接 ,忽 略 齿槽 效应 ;④ 各相 绕 组 对 称 ,其对 应 的 电路 单 元 完 全一 致 ;⑤ 功 率开关 管为 理想 开关 ,压 降 为恒值 。 在这 些假设 情 况 下 建立 无 刷 直 流 电机 的 传递 函
L o g a I in V Y nj n ,X E La g ,WA G H io i N ab ( . uo ai ol e N r w s r o t h i lU i r t, i n7 0 6 , hn ; 1 A tm t n C lg , ot et nP le n a n esy X ’ 0 8 C ia o e h e yc c v i a 1 2 E gnei o ee Ar oc n i ei nvrt , i n7 0 3 ,C ia . n i r g C lg , iF r E gn r g U i sy X ’ 10 8 hn ) e n l e e n ei a
要 :针对无刷直流 电机控制 系统容易受负 载扰 动和参数变化 等影 响的特点 ,基 于 日 控 制方法设 计 了一种 鲁棒
控制器 ,解决 了传统控制器在满足系统跟踪性 能和抗 干扰性 能要求方 面存 在的矛盾 。仿真 结果表 明,该控 制器 系统
对 于 外 部 扰 动 及 参 数 摄 动 具 有 鲁 棒 稳 定 性 和较 强 的鲁 棒 跟 踪 能力 。

鲁棒H∞模型匹配指令跟踪控制器设计研究

鲁棒H∞模型匹配指令跟踪控制器设计研究

阵 和 C, 存在矩 阵 使 得 则
BKC + ( BKC) + o < 0 ( 4)
制器 c 必须使 由被控 对象 P和 c 构成 的反馈 系统 z
稳定 , 要时还应 该保持 鲁棒 稳定 性 。 设计 时必须 必 在
成 立 的充 分必 要条 件 为
首先借 助于 c 改善 系统 的反馈 特性 , 然后 借助 于 c 改善参考输 入与 系统输 出之 间的 闭环特性 。
维普资讯
2 4月 8年 00
西 北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No t we tr o ye h ia Unv riy o r a o rh sen P ltc n c l iest
Ap . r
2 8 00 Βιβλιοθήκη 第 2 卷第 2 6 期
理 , 出一 种参 考模 型 匹配 跟踪 控制 器设 计 方法 , 用 L 提 并 MI 化 理论 进 行 导弹 俯仰 指令 跟踪 控制 优 系统设 计 。 究 了设计 参 数对控 制 器阶数 、 研 闭环 系统超 调量和 模 型 匹配误差 等影 响 的变化规律 。 仿
真结 果表 明, 用该 法设计 的 闭环 系统具有 良好 的快速跟 踪特 性 。 使
收 稿 日期 :0 70 -3 2 0— 31
作者简介: 常伟 (9 1 , 杨 1 8 一)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 , 主要从事鲁棒控制及飞行 控制研究。
维普资讯
・O 2 6・
西







第2 6卷
递 函数 , 并不能 改变 闭环系统 的稳 定性 , 因此 反馈控
1 二 自由度 模 型 匹配 设计 原 理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H_∞鲁棒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H_∞鲁棒控制

2019年4月电工技术学报Vol.34 No. 7 第34卷第7期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Apr. 2019 DOI:10.19595/ki.1000-6753.tces.181553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H∞鲁棒控制侯利民1申鹤松1阎馨1刘宇2(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葫芦岛 1251052. 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郊区分公司葫芦岛 125000)摘要针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易受参数摄动和负载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问题,在传统矢量控制方案基础上提出了H∞鲁棒控制策略。

首先,在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误差模型下,考虑扰动因素设计了基于哈密顿-雅可比不等式的H∞鲁棒电流控制器,实现了电流控制的鲁棒性;其次,在运动方程扩展状态空间表达式下,设计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H∞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型H∞滑模面,进一步设计滑模控制律,得到了鲁棒H∞滑模速度控制器,确保了速度控制的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品质;最后通过仿真和半实物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H∞鲁棒控制滑模控制线性矩阵不等式哈密顿-雅可比不等式中图分类号:TM351Robust Control of PMSM Speed Regulation SystemH∞Hou Limin1 Shen Hesong1 Yan Xin1 Liu Yu2(1. Faculty of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Huludao 125105 China2. Suburba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ludao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mpany Huludao 125000 China)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surfac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SPMSM) speed rugulation system is vulnerable to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ties such as parameters perturbation and load disturbance, the H∞ robust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vector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e space expression error model of the system, the Hamilton-Jacobi inequality (HJI) based H∞ robust current controller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disturbances is designed, which realizes the robustness of current control; secondly,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based H∞ sliding mode surface composed of H∞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gain in the extended state space expression of the SPMSM motion equation is designed. Furthermore,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law is designed and the robust H∞ sliding mode speed controller is acquired, which achieves the robustness of speed control and improves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the system.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and avail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th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experiment.Keywords:Surfac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H∞ robust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Hamilton-Jacobi inequality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601212)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201602350)资助。

基于LMI的磁悬浮永磁直线电动机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LMI的磁悬浮永磁直线电动机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Ke ywo ds:M a n tc Le i t n P r a e tM a n tLi a oo r g e i vt i e ao m n n g e ne r M tr;Ro us n rl b tCo to ;Li e rM arx I e u l y n a ti n q a i t
设 计 的有效 性 。 MA L B环 境下 应用 Smuik建立 系统 的仿真 模型 , 在 T A i l n 对控 制 系统进 行仿真 研 究 。 结 果表 明所设 计 的 H 控制 器满足 对不 确定 性扰 动抑 制的要 求 。
关键 词 : 悬浮 永磁 直线 电动机 磁
中 图分类 号 : M3 3 4 T 8 .
Absr c :Ai n tt e un e t it it r a c fma n t e ia in p r n n g tl e r moo ,a ta t mi g a h c ran y d su b n e o g ei l vt t e ma e tma ne i a tr n H r — c o n o
鲁棒 控 制 线 性矩 阵不 等式
文献标 识 sg o a n t vt t n p r n n b s o t l e in f rm g e i l i i e ma e t oe c e a o m a n tl e rm oo a e n L I h o y g e n a t rb s d o M t e r i
L AN p n Yi e g,YANG Bo
( col f lc cl n ier g S e yn nvr t o eh ooy hn a g10 7 , H Sh o o et a E g ei , h na gU iesy f cn l ,S eyn 1 8 0 C N) E r i n n i T g

控制理论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控制理论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控制理论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是控制理论系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设计有效的鲁棒控制器,可以在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H∞控制器设计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H∞控制器设计方法是鲁棒控制器设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鲁棒性性能指标H∞范数来描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并通过优化过程来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控制器。

在H∞控制器设计中,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被建模为带有加性扰动的系统。

通过引入权重函数,可以对系统的不同频率范围进行加权,从而实现对不确定性和干扰的控制。

在H∞控制器设计方法中,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

这包括确定系统的状态方程、输入和输出方程以及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

然后,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和鲁棒性要求,选择适当的H∞范数来描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

一般来说,H∞范数越小,表示系统对不确定性和干扰更鲁棒。

接下来,通过优化过程来设计H∞控制器。

优化过程的目标是找到满足要求的控制器参数,使得系统的H∞范数最小。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数值优化方法来实现,例如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

通过计算和迭代,可以得到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控制器参数。

然而,H∞控制器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系统的建模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误差,这会影响控制器设计的准确性和性能。

其次,优化过程可能会面临计算复杂度的问题,尤其是在系统的维度较大的情况下。

此外,控制器的实时实施和稳定性问题也需要考虑。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改进和解决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系统辨识方法来改善系统的建模精度,从而提高控制器设计的准确性。

同时,优化算法的改进和并行计算技术的使用也可以显著提高控制器设计的效率。

此外,针对具体应用领域的特点,可以设计和应用一些特殊的鲁棒控制策略,例如基于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的方法。

《鲁棒控制与鲁棒控制器设计》

《鲁棒控制与鲁棒控制器设计》

《鲁棒控制与鲁棒控制器设计》鲁棒控制是指在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控制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控制系统往往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参数变化、外部扰动、测量误差等。

鲁棒控制的目标就是在这些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鲁棒控制器设计是实现鲁棒控制的关键环节。

其设计目标是要求控制器能够在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鲁棒控制器设计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设计方法:1.H∞鲁棒控制H∞鲁棒控制是一种基于频域的鲁棒控制方法。

它通过最小化系统输入输出的γ范数来设计控制器,使系统对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具有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

H∞鲁棒控制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建立系统模型,获取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根据系统模型设计一个传递函数为V的鲁棒性能权值V;接着,利用V来计算问题的解;最后,根据问题的解设计出最优的鲁棒控制器。

2.μ合成鲁棒控制μ合成鲁棒控制是一种基于频域分析的鲁棒控制方法。

它通过合成满足一定性能要求的不确定性权值函数,来设计鲁棒控制器。

μ合成鲁棒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先构造正向控制律,使得系统的输出能够满足给定性能要求;然后,构造反向控制律,抵消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使得系统具有鲁棒稳定性。

以上是两种常见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它们都能够有效地确保系统在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性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系统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来解决问题。

总结起来,鲁棒控制器设计是鲁棒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合适的设计方法,能够使系统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稳定性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磁悬浮永磁直线电动机悬浮系统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磁悬浮永磁直线电动机悬浮系统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磁悬浮永磁直线电动机悬浮系统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蓝益鹏;邱超;张振兴
【期刊名称】《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为消除直线电动机驱动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摩擦阻力,实现无摩擦进给,采用一种新型的磁悬浮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将矢量控制分别应用于两套绕组可以实现推力与悬浮力的解耦,进而可以对电动机的悬浮子系统进行独立控制.针对悬浮子系统为非线性被控对象,以及存在不确定性未知扰动的特性,对悬浮系统数学模型进行输入输出解耦线性化,通过设计H∞鲁棒控制器来满足悬浮系统控制高精度,高鲁棒性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起到良好的抗干扰作用,系统的跟踪误差小,可以保持悬浮系统的稳定性.
【总页数】4页(P66-69)
【作者】蓝益鹏;邱超;张振兴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沈阳 110870;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沈阳110870;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沈阳 1108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83
【相关文献】
1.基于LMI的磁悬浮永磁直线电动机H∞鲁棒控制器的设计 [J], 蓝益鹏;杨波
2.基于区间矩阵设计的平面磁悬浮系统鲁棒控制器 [J], 孙海军;郭庆鼎
3.磁悬浮永磁直线电动机悬浮系统模糊 PID控制器的设计 [J], 蓝益鹏;邱超
4.磁悬浮直线电动机H∞鲁棒控制器及其蚁群算法优化设计 [J], 蓝益鹏;刘宇菲
5.基于混合灵敏度的磁悬浮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 [J], 薛鹏;韩家乐;张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H∞鲁棒控制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H∞鲁棒控制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H∞鲁棒控制
赵楠;葛宝明
【期刊名称】《电机与控制学报》
【年(卷),期】2007(011)005
【摘要】以电动小汽车的轮毂直驱方式为对象,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状态空间模型,设计了鲁棒控制器,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控制.将基于鲁棒控制设计的系统与基于最优控制的系统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鲁棒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响应速度快,控制性能好,对负载变化和自身参数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很好地满足电动汽车的性能要求.
【总页数】5页(P462-466)
【作者】赵楠;葛宝明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51
【相关文献】
1.电动汽车用感应电机变结构鲁棒控制器设计 [J], 龙波;陈勇强;郝小红;曹秉刚
2.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遗传优化鲁棒控制研究 [J], 戴彦
3.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遗传优化鲁棒控制 [J], 胡佳琳;秦哲;臧怀泉;武雪尉
4.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J], 曹冬梅
5.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J], 曹冬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驱动电机负载模型H∞控制器设计一、引言电动机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旋转电机。

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按照定子和转子的相对速度可分为同步电机、是异步电机。

作为最常用的驱动执行器,它在车辆中应用广泛,如门窗的起降,自动雨刮器,电动汽车驱动,冷却风扇,发动机起动机等等。

目前电机的控制,尤其是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主要以PID控制和LQR控制为主。

随着汽车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于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电机的控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特别是高速行驶中,一个微小的摄动可能会对车辆运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驱动电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变化等工作状况的变动;外部路面干扰;车辆负载突增;老化机械参数变化;建模误差等缘故,会造成模型不精确,也就是模型的不确定性是广泛存在,不可避免的。

因此,需要一种固定的控制器,可以保证模型与实际系统出现偏差时,仍能保持所需的控制品质。

而鲁棒性就是系统的强壮性。

这便引出了使用鲁棒控制来解决电机负载扰动这一问题的讨论。

二、系统工作原理与建模图 1 电机负载模型如图1所示建立一个简单的驱动电机负载模型。

模型的输入为控制电压V,通过电枢电阻R与电机转矩建立关系,电机连接一个弹性轴,弹性轴的转动惯量为J M,将输出经过减速齿轮后的车辆模型进行简化,用输出端粘滞摩擦系数βL来简单代替轮胎模型的阻力。

系统参数选取如下:参数参数意义参数值Kθ电机输出轴扭转刚度1280.2K T电机常量10J电机转动惯量0.5MJ负载转动惯量Lρ传动比β电机粘滞摩擦系数Mβ负载粘滞摩擦系数LR电枢电阻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

首先,电机扭矩与电流直接相关:M =K T ×I其中K T 是电机固有参数。

接下来建立驱动电机负载模型的扭矩关系式:J L ×ωL +K θ(θL −θM ρ)+βL ×ωL =0 (1) J M ×ωM =K T ×I −βM ×ωM +K θρ(θL −θM ρ) (2) 设置电机负载系统输入为电压值V ,输出为负载转速ωL ,建立驱动电机负载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

建立状态空间方程形如:[ θL ωL θM ωM ] =[ 01−K θJ L −βL J L 0 0K θρJ L 00 0K θρJ M0 01−K θρ2J M −(βM +K T 2/R)J M ] [θL ωL θM ωM ]+[ 000K T RJ M ] VY =ωL =[0100][θL ωL θM ωM] 因此A =[ 01−K θJ L −βL J L 00K θρJ L 000K θρJ M 001−K θρ2J M −(βM +K T 2/R)J M ] B =[ 000K T RJ M ] C =[0100] D =[0] 转换为传递函数的形式便于观察P =0.01s 3+0.6397s 2+8.109s +6.556s 4+11s 3−36.65s 2−517.2s −655.6三、鲁棒控制器设计与建模3.1 H∞理论及混合灵敏度问题H∞鲁棒控制理论是在H∞空间(即Hardy 空间) 通过某些性能指标的无穷范数优化而获得具有鲁棒性能的控制器的一种控制理论。

H∞范数的物理意义是它代表系统获得的最大能量增益。

H ∞控制的目的是:利用标称模型G 来设计控制器K ,使得K 在稳定被控对象的同时使某一目标函数P 的H ∞范数最小:[1]γ=min ||P (s )||∞H∞控制器的设计现在已经有很多种算法,如著名的DGKF 文献中提出的“2-Riccati 方程”标准解法,严格证明了可通过求解两个Riccati 方程来获得H∞控制器[2][3];文献[4]中提出了对于D 11不为0的情形下的控制器求解方法;[5][6]中提出了将闭环系统的H∞范数标定为1的控制器求解方法。

此次控制器设计选用上述最后一种方法。

混合灵敏度问题是H∞控制的最典型问题之一,应用H∞方法设计系统,为了保证鲁棒性和提高系统性能,通常将设计问题转化为混合灵敏度问题。

混合灵敏度设计系统如下图中所示,K 为最终需要设计的鲁棒控制器,P 为被控对象,即驱动电机负载模型。

W1为系统的性能权,W2为控制器输出约束权,W3为鲁棒权。

图 2 反馈系统结构图H∞混合灵敏度控制就是在频域内选择加权函数W1,W2,W3,使之满足下式规则:123min 1K W SW KS W T∞≤其中S 为参考输入到跟踪误差的传递函数,T 为参考输入到系统输出的传递函数。

3.2 加权函数的选取加权函数的选取对鲁棒控制器设计至关重要,需要反复尝试[7]。

这里依照[8]和[9]中介绍的方法,对驱动电机负载系统加权函数进行选择。

W1是由系统的性能要求来决定的,通常应具有积分特性或高增益低通特性。

一般取W1(s)= k1/(s/ω1+1).。

调整k1可有效地提高系统频宽,调整ω1可有效地抑制系统的超调量。

为了满足系统的频宽要求,获得理想的动态过程,取:W1(s)=100s +1W2由系统参数的摄动范围来决定,也可用来约束控制器的输出。

混合灵敏度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加权阵W 2的选取来实现对控制信号幅值的约束。

为了不增加控制器的阶次,通常取W2为一常数。

为了约束控制器的输出,并保证系统频宽的要求,取:W2=0.0005W3可根据系统的高频未建模动态来选取。

W3一般具有高通性质,且W1和W3的频带不能重叠。

W3的阶次不宜取得太大,否则将影响迭代速度及控制器的阶数,一般取W3(s)=k 3s/(s/ω3+1)。

W 3也影响系统频宽,通常ω3越大,系统的频宽越宽。

k3越大系统频宽越窄。

为满足高通性质,并保证系统频宽要求,通过仿真实践,取:W3(s)=s S +1000 3.3 生成广义系统G使用Matlab 中的augtf 函数,将P ,W1,W2,W3写为广义系统G 。

[G]=augtf(P,w1,w2,w3);生成的广义系统状态空间矩阵为:010051.210.8 2.56000011280 6.40110.2A ⎡⎤⎢⎥-⎢⎥=⎢⎥⎢⎥--⎣⎦00.0100.0100.0101B ⎡⎤⎢⎥⎢⎥=⎢⎥⎢⎥⎣⎦ 00000100C ⎡⎤=⎢⎥-⎣⎦00.000510D ⎡⎤=⎢⎥⎣⎦3.4 求解H∞控制器如3.1中所述,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有很多种算法,这些算法也分别在matlab 中有了工具箱函数可以直接调用。

例如DGKF 文献中提出的“2-Riccati 方程”标准解法,可使用hinfsys 函数求解控制器;D 11不为0的情形下的控制器求解方法可使用hinf 函数;将闭环系统的H∞范数标定为1的控制器求解方法在matlab 中的实现是hinfopt 函数,此外还有hinfric ,hinflmi 等实现函数可以使用。

参考[10]书中所介绍的控制器求解方法以及使用条件,此次使用的是hinfopt 函数,调用[gamopt,sscp,sscl]=hinfopt(G,gamind,aux)。

其中输入变量gamind 表示要用γ进行标定的输出通道号,默认值表示所有通道,用其标定后闭环系统的H∞范数为1。

输入变量aux 表示迭代精度及γ的上下界,默认值为[0.01 1 0]。

输出变量gamopt 表示最优的γ值,sscp 表示求得的H∞最优控制器,sscl 表示用γ标定后的闭环系统。

得到的sscp 参数为:1.5290.72110.1463351.30.21567.0670.2653239.60.023210.0691710.11289.615.64286.71073104AA -⎡⎤⎢⎥---⎢⎥=⎢⎥-⎢⎥-⎣⎦ 0.0061710.63010.165434.9BB ⎡⎤⎢⎥-⎢⎥=⎢⎥⎢⎥⎣⎦[]0.2403 3.6480.77041944CC =- []0DD =AA ,BB ,CC ,DD 即为控制器K 的状态空间矩阵。

为了便于观察系统性质的参数,同样将其转化成传递函数形式。

四、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将广义对象状态空间模型和控制器K 的传递函数按照反馈结构建模,模型如下:分析系统中的参数,可能会发生改变的有电阻R ,用来模拟负载的粘滞摩擦系数。

因此为了测试系统的鲁棒性能,模拟这两个参数发生改变时系统的响应变化。

仿真工况:1s时给阶跃输入电压,幅值为5。

模型在鲁棒控制器的控制下,输出负载转速ωL的闭环阶跃响应如下图蓝线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负载轴转速在经过3s后趋于稳定,真正起到了通过电压控制负载轴转速的作用。

接下来增大负载轴粘滞摩擦系数BLoad从20加倍至40,以模拟行驶负载增加的情况,响应如上图中红线所示。

可以看出在负载改变前后,转速曲线变化很小,仍可快速达到预期控制量,稳态误差几乎为0。

下图给出了对电阻R参数进行调整前后,负载轴转速变化的对比图:可以看出,当电阻R从20增加值40时,负载轴转速变化依然很小,调整时间相比有所延长,超调量从原来的27%增加至33%,稳态误差几乎为0。

从而说明,该鲁棒控制系统不仅能够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同时鲁棒性能很好,在系统参数发生改变后,仍可以保证一个符合预期的输出。

五、总结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驱动电机负载模型的建模,利用Matlab中的augtf和hinfopt 函数进行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最终在Simulink上进行控制模型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H∞控制器控制下的电机负载系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承受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具有优秀的鲁棒性能,H∞控制可以应用于电机转速控制领域。

参考文献[1]李永,宋键.车辆制动系统电磁动力学与耦合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32-33.[2]Doyle, J.C., K. Glover, P. Khargonekar, and B. Francis, "State-space solutions to standard H2and H∞control probl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vol. 34, no. 8, pp. 831-847, August 1989.[3]Glover, K., and J.C. Doyle, "State-space formulae for all stabilizing controllers that satisfy anH∞ norm bound and relations to risk sensitivity,"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vol. 11, pp. 167-172, 1988.[4]M. G. Safonov, D. J. N. Limebeer and R. Y. Chiang, "Simplifying the H Theory via LoopShifting, Matrix Pencil and Descriptor Concepts", Int. J. Contr., vol. 50, no. 6, pp. 2467-2488, 1989.[5]G. Zames and B. A. Francis, "Feedback, Minimax Sensitivity, and Optimal Robustness," IEEETrans. on Autom. Contro l, AC-28, 5, pp. 585-601, May 1983.[6]M. Verma and E. A. Jonckheere, "L -Compensation with Mixed Sensitivity as a BroadbandMatching Problem,"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4, pp. 125-129, May 1984.[7] D.-W. Gu, P. Hr. Petkov and M. M. Konstantinov. Robust Control Design with MA TLAB[M].Springer, 1st Edition, 2005.8[8]严运兵,吴浩,赵慧.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H_∞鲁棒控制[J]. 汽车工程,2014,04:453-458.[9]吴旭东,解学书. H∞鲁棒控制中加权阵选择[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7(1):27-30.[10]周克敏, J. C. Doyle, K. Glover. 鲁棒与最优控制[M]. 国防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