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期末考试资料

合集下载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正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正

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是B.阐释作家作品文学批评文章掌握好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叫做B.分寸感一般认为,标志现代文体学开端的是A.查理?巴利的《法语文体学》要使文学批评不丧失其本质属性.文学批评家必须把他的对象当作C审美的对象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对文学现象作出C.判断文学批评需要一种与经验思维相对的纯粹思维,所以具有C.思辨性中国古代小说批评的理论形态主要是B.评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开创“诗话”这种独特批评形式的是A.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C.20世纪提出“原始意象”概念的是D.荣在新批评中,把一个语言单位包含多种含义并引起多种理解的现象称为A.含混德国著名文学批评专著《汉堡剧评》的作者是D.莱辛按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的划分,文本批评的切入角度是D.文学与文本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著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D.归纳与演绎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首先表现为B.文艺学内部的相互运动庄子言论中对后世文学批评意义解读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是B.得意忘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B.气质文学批评思维的审美性主要是强调在文学批评过程中要尊重文学的D.文学性把文学批评看成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的是B.别林斯基南北朝时期,将诗歌风格与诗人精神个性结合起来评诗的是A.钟嵘《诗品》与文学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文章的结构更讲究D.章法从本质上讲,文学批评是一种A.科学研究活动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D.艺术思维成分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批评家大多遵从B.古典原则印象主义思潮首先出自19世纪中期的印象主义C.绘画派别新批评的威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提出的一个观点是B.意图谬误印象派一词跟《日出·印象》系列绘画有关,该画的作者是A.莫奈西方文体学起源于古代的B.修辞研究对现代文体学批评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B.现代语言学成为中国现代印象主义批评领军人物的是B.李健吾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B.孟子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一书出版而成为文化批评关注焦点之一的问题是B.大众传媒20世纪文学批评变化发展的动力是C.批判与否定莱辛的批评具有较强的哲学意识,其《拉奥孔》中讨论了D.诗与画的关系本雅明的理论建树主要在与他对B.“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的研究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原始欲望升华”的是C.弗洛伊德别林斯基的《1841年的俄国文学》属于C.对话体评论心理批评的形态主要有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批评家正面提出和展开自己对作品的看法通常有两条途径是A.描述和论证一般认为,标志现代文体学开端的是A.查理?巴利的《法语文体学》文学批评的论证在批评论著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D.归纳与演绎在现代文体学中,对于语言常规的违反叫做B.变异文学批评研究的对象是B.形象思维的产品文学批评思维的思辨性主要是强调文学批评思维的C.科学抽象文学批评的成熟和繁盛在D.20世纪出版作品集《文学生活》,明确提出印象主义基本理论的是C.法朗士被认为真正的文学批评的世纪是指C.20世纪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需要遵循形式逻辑规范和C.辩证逻辑规范把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看成是“白日梦”的是C.弗洛伊德把文学批评看成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的是B.别林斯批评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具启发性和震撼力的文字往往是B.警策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A.理性思维活动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艺不涉及政治的是C.唯美主义批评促进心理批评迅速崛起的原因大体上有A.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B.古代文艺心理思想的直接影响D.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世纪特征表现为A.强烈的变化态势B.自觉的语言批评意识C.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倾向E.文学批评的世界性传播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了A.实证主义批评C.现实主义批评E.唯美主义批评文学批评家的主体感知力包括B.语感C.结构感E.意象感社会历史批评的评判尺度包括C.真实性D.社会效果E.倾向性文学批评的两个基本侧面是C.社会历史的考察D.美学的考察对20世纪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两个共同特征是A.以语言为研究对象D.推崇分析方法下列文学批评流派属于从文学内在角度研究文学A.形式主义批评B.新批评E.结构主义批评19世纪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批评家是A.别林斯基B.车尔尼雪夫斯基D.杜勃罗留波夫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张力B.细读法D.隐喻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A.逻辑严密C.论据充分D.论点明确促进心理批评迅速崛起的原因大体上有A.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C.美学家对审美现象的心理学探索D.现代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B.获取印象D.整合感受E.抒情描写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张力B.细读法D.隐喻受分析哲学影响的文学批评一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B.以语言为研究对象D.推崇分析方法为印象主义批评提供理论基础的是A.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D.审美知觉理论随笔体评论文章的特点是A.卓约轻灵D.短小精悍E.理趣见长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两次高潮出现在C.魏晋时期E.明清时期印象批评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为B.推崇主体的创造性和个性色彩D.强调批评过程中的印象和直觉E.突出批评的审美特性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有A.冰山理论与潜意识 B.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C.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E.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张力新批评的概念,指诗歌中各种相反相成的因素共存于一体的状态,或者说,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试题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试题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百年孤独》C. 《追忆似水年华》D. 《变形记》2.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哪一方面?A. 意识流B. 潜意识C. 社会环境D. 客观现实3.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A. 强调现实主义B. 强调个人主义C. 强调社会批判D. 强调历史传统4. 以下哪位作家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A. 巴尔扎克B. 卡夫卡C. 加西亚·马尔克斯D. 狄更斯5.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 线性叙事B. 非线性叙事C. 单一视角D. 客观真实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批评中的“新批评”理论的基本观点。

2. 描述一下存在主义文学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3. 阐述文学中的“形式主义”与“内容主义”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2. 以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如何体现文学批评中的“女性主义”批评视角。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阅读以下文本片段,并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其主题、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

[此处为文本片段,考生需根据片段内容进行分析。

]五、作文题(共70分)请以“文学批评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作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

[此处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撰写议论文。

]注: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理论进行文本分析的能力。

考生应结合具体文学作品,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学批评B卷 参考资料

文学批评B卷 参考资料

文学批评B卷参考资料一、填空:1、中国文学批评源于春秋时代对《诗经》的评论。

2、将视角分为三种聚焦类型:非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

3、俄国的民族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4、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读者、作者、作品。

5、西方的文学批评始于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柏拉图的《理想国》。

6、文体学批评的变异:语音变异、词汇变异、句法变异、篇章变异、语域变异、书写变异。

7、结构主义叙事分析种类:叙事结构分析、视角和叙事者分析、叙事时间分析、叙事话语分析。

8、文体学批评的特征:突出文学的语言性质,审美意识的融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9、精神分析批评,是在20世纪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将心理学批评的触角直指文学活动中隐秘的心里深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

10、俄底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佛洛伊德在分析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时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

叙述话语分析包括四种话语类型: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

11、文学批评文章的分类:论著体文学评论、随笔体文学评论、对话体文学评论、书信体文学评论、序跋体文学评论。

12、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阅读和感受—选题、立意和运思。

13、文学批评的写作技巧:复述—描述和论证—文字与结构。

14、文化学批评的基本特征:注重文学的整体联系,展开文学的文化比较。

二、名词解释:语境理论:是新批评语义分析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解新批评的批评方法的前提。

词语的意义是通过它们所在的语境体现的,对于理解词汇内在含义十分重要。

语境包括在上下文中确定该词、句的意义、写作时的话语语境、文化背景与历史沉淀。

悖论:悖论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指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

布鲁克斯将这一术语从修辞学中引入诗歌研究,用于说明诗歌语言和结构的各种平面不断地倾倒,从而产生重叠、差异和矛盾的现象。

其特征是把不协调的矛盾的东西并置在一起。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复习填空题1、《尚书·尧典》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最早记录(萌芽)。

2、这里提出的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特点,如朱自清在《诗言志辨序》里所说,它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共20篇。

4、儒家及墨家在先秦时期并称“显学”。

5、墨子的文艺思想,集中的体现在《非乐》篇中。

6、《乐论》一篇集中的反映了荀子的文艺思想。

7、中国古代第一篇诗序《毛诗论》。

8、王逸的《楚辞章句》是今存最早的《楚辞》注本。

9、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文论专篇的开始。

10、陆机的《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文论著述;开启了以骈文作文论的传统;最早提出了灵感,首创之功。

11、刘勰的《文心雕龙》共50篇,刘勰可谓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论家,其《文心雕龙》可谓最杰出的文论专著。

12、钟嵘《诗品》首次确立五言诗之正宗地位,成为我国古代论诗的专著。

13、萧统《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14、杜甫《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形式。

15、皎然正是我国诗歌意境说的奠基人。

16、严羽《沧浪诗话》“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17、初唐:陈子昂《修竹篇序》文学复古;中唐:韩愈,古文运动,元白,《及元九书》,新乐府运动。

18、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19、《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文学批评形式。

《戏为六绝句》这六首绝句中心是讨论诗歌遗产的学习和继承问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一、孔子的文艺思想1、文艺及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于诗:“兴,起也。

言修身必先学诗。

”人的道德修养要从感性的、具体的榜样学起,而《诗经》中就提供了许多这样的典范。

立于礼:在礼的基础上修身、立身。

礼是贯穿“仁”的原则精神的一系列礼节仪式的规定。

它可以区别上下贵贱,明确等级秩序,使不同等级的人有及自己地位相当的言论行动。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复习题(课程代码 262338)一、单选题1、朱熹《论语章句集注》对孔子“诗可以兴”中的“兴”的解释是 (c)。

A.和而不流 B.引譬连类 C.感发志意 D.考见得失2.最早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 d )A.陆机B.刘勰C.钟嵘D.曹丕3."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是(b )关于辞赋的观点。

A、司马迁B、扬雄C、班固D、刘安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b ) 。

A.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B.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味外之旨”C.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D.读者只须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并不重要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C )。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6、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b)A.曹丕B.陆机 C.刘勰D.钟嵘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b ) 。

A.《文心雕龙·体性》 B.《典论·论文》C.《诗品序》 D.《文赋》8、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中最早提出以“滋味”论诗的是 (b) 。

A.庄子 B.钟嵘 C.孟子 D.刘勰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b )A.陈子昂 B.殷璠 C.刘禹锡 D.司空图10、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二者写作的方法分别是( b)。

A.“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B.“以文运事”和“因文生事”C.“因事作文”和“文事相济” D.“因事生文”和“因文运事”11、李渔涉及戏曲、建筑、园林、饮食等方面的著作是 ( d ) 。

A.《十二楼》B.《风筝误》C.《比目鱼》D.《闲情偶记》12、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他的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a)。

文学批评学-期末考试(2021牡师院)

文学批评学-期末考试(2021牡师院)

文学批评学-期末考试一、单选题1.(2分)在作家的研究上,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A. 职业习惯对作家的影响B. 时代环境对作家的作用C. 作家情绪对写作的干扰D. 自然气候对写作的影响2.(2分)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首先表现为A. 文学批评内部的相互运动B. 文艺学内部的相互运动C. 文学内部的相互运动D. 文学理论内部的相互运动3.(2分)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A. 理性思维活动B. 形象思维活动C. 想象心理活动D. 情感感受活动4.(2分)文学批评思维的实证性强调的是A. 科学抽象B. 客观事实C. 审美愉悦D. 纯粹思维5.(2分)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功能是A. 阐释功能B. 意识形态功能C. 哲学功能D. 审美功能6.(2分)代表19世纪现实主义批评最高成就的是A. 别林斯基的著作B.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C. 杜勃罗留波夫的著作D. 费尔巴哈的著作7.(2分)与文学作品的政治、道德评价不同,审美价值判断的第一个层面是A. 社会政治判断B. 道德判断C. 传递美感D. 理智判断8.(2分)别林斯基的批评文章《智慧的痛苦》属于A. 论著体评论B. 随笔体评论C. 对话体评论D. 序跋体评论9.(2分)把格式塔心理学引进文艺领域,用来解释视知觉艺术的是A. 弗洛伊德B. 拉康C. 韦特默D. 阿恩海姆10.(2分)狭义的“文化批评”的前驱者当推A. 葛兰西和本雅明B. 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C. 福柯和罗兰·巴特D.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11.(2分)在文本理论中,具有诗性功能的文学语言表现为A. 透明的标签B. 处于从属地位的媒介C. 对普通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D. 交流的语境12.(2分)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A. 文学文本B. 潜意识C. 读者D. 作者13.(2分)作为有明确理论主张的印象批评出现在A. 17世纪B. 18世纪C. 19世纪D. 20世纪14.(2分)新批评强调在批评中要进行A. 结构分析B. 语义分析C. 填补空白D. 联系现实15.(2分)在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关系中,社会历史批评切入的角度是 A. 文学与作家B. 文学与社会C. 文学与读者D. 文学与文本16.(2分)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事实应该是确凿无误的,所以文学批评具有A. 审美性B. 思辨性C. 实证性D. 历史性17.(2分)图像化的深层实质是信息表达和接受上的A. 理性化B. 理论化C. 感觉化D. 条理化18.(2分)与文学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文章的结构更讲究A. 随意性B. 变化C. 规格D. 章法19.(2分)18世纪欧洲文学批评普遍强调A. 模仿自然的法则B. 古典原则C. 革新原则D. 唯美主义原则20.(2分)第一次从种族、环境、时代三个因素研究文学的是A. 维柯B. 斯达尔夫人C. 丹纳D. 赫尔德21.(2分)在魏晋南北朝,把“味”视为把握诗歌特质的独特途径的是A. 曹丕B. 陆机C. 刘勰D. 钟嵘22.(2分)我国古代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诗乐评论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的A. 孔子评《韶》B. 季札评周乐C. 孟子评乐D. 荀子论乐23.(2分)在新批评中,布鲁克斯用“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歪曲”来定义A. 含混B. 反讽C. 悖论D. 张力24.(2分)南北朝时期,将诗歌风格与诗人精神个性结合起来评诗的是A. 钟嵘《诗品》B. 江淹《杂体诗序》C. 陆机《文赋》D. 《文心雕龙明诗》25.(2分)文学批评准备工作的第一项是A. 研读B. 选题C. 立意D. 运思26.(2分)被视为20世纪文学批评的开端和源头的是A. 俄国形式主义B. 新批评C. 结构主义D. 解构主义27.(2分)德国艺术批评讨论诗画关系最著名的著作是A. 黑格尔《美学》B. 康德《判断力批判》C. 席勒《美育书简》D. 莱辛《拉奥孔》28.(2分)从本质上讲,文学批评是一种A. 科学研究活动B. 艺术审美活动C. 创作实践活动D. 社会交际活动29.(2分)德国著名文学批评专著《汉堡剧评》的作者是A. 歌德B. 黑格尔C. 席勒D. 莱辛30.(2分)叔本华主张审美直觉,他强调A. 绵延B. 世界是我的表象C. 借拉辛来谈论我自己D. 瞬间感觉31.(2分)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指A. 气度B. 气质C. 人品D. 才华32.(2分)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A. 生理性别B. 社会性别C. 女性形象D. 女性文学33.(2分)形式主义的什克洛夫斯基在分析托尔斯泰小说时提出A. 文学性概念B. 陌生化概念C. 非个性论D. 诗性语言34.(2分)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可缺少的A. 抽象思维成分B. 艺术构思成分C. 艺术虚构成分D. 艺术思维成分35.(2分)把文学批评看成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的是A. 黑格尔B. 别林斯基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杜勃罗留波夫二、多选题1.(3分)荣格继弗洛伊德之后提出的理论有A. 无意识B. 集体无意识C. 欲望升华D. 原始意象E. 原型2.(3分)下列概念中属于新批评提出的有A. 张力B. 细读法C. 内聚焦D. 隐喻E. 互文3.(3分)弗洛伊德为文学批评提供的学术资源主要有A. 冰山理论与潜意识B. 本能压抑与欲望升华C. 早期经验与人格生成D. 原始意象与文学E. 梦的工作与文学创作4.(3分)在结构主义理论中,叙事结构分析的基本步骤有二,即A. 分解情节B. 抽象集合C. 非聚焦型D. 内聚焦型E. 同叙述者5.(3分)为印象主义批评提供理论基础的是A. 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B. 实证主义C. 理性主义哲学D. 审美知觉理论E.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6.(3分)心理批评的主要形态有A. 传记批评B. 文本批评C. 原型批评D. 文体批评E. 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7.(3分)受分析哲学影响的文学批评一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即A. 从历史观点出发B. 以语言为研究对象C. 强调读者的地位D. 推崇分析方法E. 注重心理分析8.(3分)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的两次高潮出现在A. 先秦时期B. 两汉时期C. 魏晋时期D. 唐宋时期E. 明清时期9.(3分)论著体的文学批评文章的特点是A. 逻辑严密B. 短小精悍C. 论据充分D. 论点明确E. 卓约轻灵10.(3分)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是A. 情感体验B. 获取印象C. 入乎其中D. 整合感受E. 抒情描写。

文学批评期末复习题

文学批评期末复习题

结合古代文学各种体裁的批评理论,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没有“文学批评”一词,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大半是从西方文学批评中引进来的。

中国的文学批评,滥觞于《诗经》时代,而成熟于魏晋六朝。

与西方的文学批评相比较,中国的文学批评再现的是中国五千年民族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历史积淀。

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

第一批评家对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西方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一样,从古希腊开始,就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同时转化为商品生产。

文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罗马时代开始就进入了市场,形成了作家与批评家为主体的文学职业阶层。

中国受重农抑商民族意识的影响,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只是士大夫仕宦以外聊以娱人娱己的风雅余事而已。

从第一个开始独立创作的诗人屈原开始,文学家就没有以文学创作为终身职业的。

批评家也没有以文学批评为终身职业的。

中国的文学批评家大多兼作家、仕宦、批评家于一身。

批评家们本身就是诗人、作家,既富有理性思考,又有具有创作体验。

其文学批评的最大特色,就是批评与创作紧密相关,理论批评与实际批评相结合,往往注重自我创作经验的总结。

比如陆机、刘勰、钟嵘等人,他们本身就是很有名望的文学家,有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

像陆机本身就是西晋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与潘岳并称为“潘江陆海。

”他有自己的创作实践,并将这种在自身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创作经验写成文章,即《文赋》。

他在文中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可见他的文学评论来自于自身的创作体验的总结。

第二体式的多样化和范围的宽广化。

西方的文学批评体式,大多是逻辑严密的理论巨著,长于理性思辨,善于严密的逻辑推理。

文学批评体式比较单一。

中国的则不同,中国文学批评明显的具有多样化的特色。

既有刘勰《文心雕龙》这种“体大周虑”的文学理论批评巨著,又有钟嵘《诗品》这种专门品诗论诗之作;既有《毛诗序》这种题序跋记,又有《诗式》、《诗格》这种唐人诗格、诗式之作;既有《与元九书》、《答李翊书》这种书信体论诗谈文之作,又有《词论》、《花间集序》等单篇评论文章……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体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一.先秦(1)古代经传1.《周易》:“言有物”(内容),“言有序”(形式)。

2.*《诗经》:①美刺说:美是赞美,刺是讽刺,当时的人认识到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②言志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出处:《尚书•尧典》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诗、乐、舞三位一体。

③“断章取义”方法:当时人们赋诗言志的时候,往往不管原诗的内容,只取其某一点的相同或类似。

3.《左传》《国语》:④献诗讽谏说:臣子献诗劝导君上,当时人们把诗看作改进政治的手段。

⑤观志观风说:出处《左传》《国语》。

实际是与诗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⑥季札观乐:吴公子季札评论诗乐所表现的文艺观:吴公子季札在鲁国听乐观风,他能从诗乐中听出各国民情风俗和周政的盛衰,(《周南》、《召南》)。

他提倡“中和之美”,这种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逐渐发展成儒家诗乐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⑦三不朽: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还提出三不朽的说法。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其次有立功(立边功和武功),其次有立言(著书立说,指文化学术类的),以其为不朽。

4.《礼记·乐记》:⑧“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出自《礼记·乐记》,先秦时代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认识: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通过诗歌可以宣导民情,补察时政,对统治者起箴规劝谏的作用。

(二)儒家1.*孔子的文学观: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在内称“仁”,在外重视“礼”。

内仁外礼,是孔子思想的全貌。

仁是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爱或同情心,礼是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礼”还要“乐”来配合。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复习

文学批评提纲题型:1.名词解释(5题×5)(张力、反讽、生化、解构主义等)2.填空(10题×1)(流派、代表人物、著作、代表观点、机构等)3.不定项选择(10题×2)4.简答(2题×10)(要点5′展开5′)5.论述(25)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评论性文章(理论要点10分,结合文本阐释15′,一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来分析)导论1.什么是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做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

2.文学批评的性质:科学性、自发性、开放性1)科学性a、意味着它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而是一种知识,这是由批评的目的所决定的b、文学批评的科学性,还意味着它具有客观的基础,而不是主观的随意评价c、也意味着文学批评必须按照审美的标准,而不是可以采用任意的尺度2)自律性:表现在批评对创作的独立,对理论的独立3)开放性:a、文学批评的开放性,主要是由于文学作为“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的本质所决定的B、也是文学批评进行审美发现的必然要求C、同样是文学批评应对今天全球跨学科的学术趋势的挑战而做出的回应3.文学批评的功能:阐释功能(阐释与判断)发现功能创造功能第一章文学批评的主体1。

蒂博代将文学批评分为自发批评、职业批评、大师批评2。

批评主体应怎样坚守明确的价值立场(10分简答题)1)注重核心价值与共识性价值的辩证关系2)体现崇高的精神担当3)贯穿严肃的政治情怀4)显现高尚的学术人格第二章文学批评的对象(怎样展开研究):文本、作者、思潮、文学史第三章文学批评方法(上)(重点)一、社会历史批评1。

什么是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文艺学系列课程(19)--文学批评课程期末考试(答案题解一

文艺学系列课程(19)--文学批评课程期末考试(答案题解一
------------------------------------------------- 密 ----------------------------- 线
---------------------------------------------------------
4、 索 绪 尔 现 代 语 言 学 为 结 构 主 义 批 评 提 供 了 方 法 论 的 基 础 。 对。索绪尔的关于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转向整个语言系统而不是个别言语的主张, 他关于语言是由能指与所指构成的具有任意性和差异性的符号系统而不与外界事物相 对应的思想和他对语言学研究中共时性的强调等,这些极富启发性的理论为结构主义 文学批评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三、简答题(共 2 题,每题 10 分) 1、简述精神分析批评与传统心理学批评在作家研究 上的区别。
第 1 页(共 页)
------------------------------------------------- 密 ---------------------------------- 封 ----------------------------- 线
---------------------------------------------------------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试卷(一) 解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共 4 题,每题 5 分) “ 知 人 论 世 ” 说 : 孟子提出的说诗原则,“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
论其世也。”要求批评时把作品同作家、时代联系起来,这些思想已涉及到文学批 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 力 : 指诗歌中各种意义的统一体,即在诗歌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 整体。 女 性 主 义 文 学 批 评 : 是一种用女性意识观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 求的文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 是一种吸取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特殊 性,对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对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和包含的心理现象以及 读者的欣赏心理进行分析的方法。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共 4 题,每题 5 分) 1、从 文 学 与 社 会 的 关 系 来 看 , 社 会 -历 史 批 评 仍 然 有 其 存 在 的 必 要 性 和 必 然 性

文学批评结业试题

文学批评结业试题

《文学批评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问答题:(每小题15分)
1、简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主要区别。

2、印象批评认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批评家就是艺术家。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
什么?
3、谈谈你对文化工业的理解。

4、道德评判的理论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对道德评判做一评价。

二、阅读下面文本,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批评性文章。

(40分)
【裸的先知】郑愁予
与一艘邮轮同裸於热带的海湾
那钢铁动物的好看的肌肤
被春天刺了些绿色的纹身
我记得,而我什麽都没穿
(连纹身都没有)
如果不是一些凤凰木的阴影
我会被长羽毛的海鸟羞死
我那时,正是个被掷的水手
因我割了所有旅人的影子用以酿酒
(那些伪盖著下肢的过客
为了留下满世的子女?)
啊,当春来,饮著那
饮著那酒的我的裸体便美成一支红珊瑚
【生命】
滑落过长空的下坡,我是熄了灯的流星
正乘夜雨的微凉,赶一程赴赌的路
待投掷的生命如雨点,在湖上激起一夜的迷雾
够了,生命如此的短,竟短得如此的华美!
偶然间,我是胜了,造物自迷於锦绣的设局
毕竟是日子如针,曳着先浓後淡的彩线
起落的拾指之间,反绣出我偏傲的明暗
算了,生命如此之速,竟速得如此之宁静!。

完整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完整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当代文学批评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2. 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几乎随着文学的产生而产生,而狭义的文学批评即文学批评的成熟形态到20世纪才出现;从批评主体的角度说,广义的文学批评主体包括形形色色的读者,狭义的文学批评则以学有专长的文学批评家为主力;从批评对象的角度说,狭义的文学批评面对的是变化中的当前文学,广义的文学批评则包括文学理论在内;从主体动机的角度来说,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为社会的,广义的文学批评还包括仅仅为自己留下的阅读随感,或一二知己之间的闲谈。

3. 从本质上说,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科学性是文学批评应有的品格。

4. 从思维特征上讲,文学批评思维具有实证性、思辨性和审美性。

它们在批评思维中不是各自孤立的,而应相辅相成,相融相渗。

5. 西方的文学批评起始于古希腊。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和批评实践,影响了西方从古到今的批评家。

6. 19世纪欧洲文学批评先后出现了实证主义、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影响较大的批评模式。

实证主义批评注重收集和考证与文学相关的传记材料,维柯在《新科学》开创了把文学批评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的批评方法,18世纪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的批评进一步推动了实证主义批评的发展,从圣•伯夫到稍后的丹纳逐步形成了法国19世纪社会学批评的方法体系。

19 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著作,代表了这个世纪现实主义批评的最高成就。

7. 20世纪的文学批评生存在广阔且充满变化和纷争的背景之中,强烈的革新变化态势是其突出的首要特征。

此外,它还表现出对语言的推崇和关注、批评的理论化以及强烈的“全球意识”等鲜明特征。

8. 文学观即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或者说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 期末及考验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 期末及考验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道德批评:(1)以人性与社会关怀为指归;(2)对作品、作者以及作品的社会功用等进行道德的探讨和判断;(3)作出适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引导,使文学更好地表现并服务于人生。

印象批评:受印象主义画派影响而形成的印象批评遵循美的规律,突出批评者的主观性,反对标准的唯一性,表现对作品的整体的美的印象,并写成批评文本,并使批评文本成为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生批评:指把作家的审美体验与其所处的环境、时代结合起来、把作品的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分析、评价,并突出作品的人文精神价值的一种批评方式。

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批评的过程,同时也是批评家从自己的审美观出发,与作家进行情感沟通、交流、批评的过程。

语言本体论:语言本体论是相对于语言工具论而言的。

语言工具论把语言看做是思想内容的附庸,没有自己的独立价值;语言本体论则认为语言本身具有独立的价值,它包含三层意思:语言是人类的本体、语言是世界的本体、语言是文学的本体。

海德格尔的“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从哲学本体的高度阐述了语言与存在的一体关系;维特根斯坦的“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则表明了世界是语言化的世界。

这种语言本体观必然导向“语言是文学的本体”,认为语言是文学世界存在的本体依据,文学研究应以语言研究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狭义的政治批评:狭义的政治批评是指文学领域中的政治批评,批评家从一定的政治角度和政治标准出发,对作家的创作、文学流派及文学思想、作品的社会流通等文学现象进行的政治分析和评判。

神话批评a、一部文学作品与其他同类作品中共有的或相似的形象或形式研究b、从作品表层结构深入到深层意蕴c、发现这些作品中所内蕴的神话格局、集体无意识或原始经验原型批评: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

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文学批评模拟试题

文学批评模拟试题

1一 月 二 月 三 月产品名称 数量 金额 利润 产品名称 数量 金额 利润 产品名称 数量 金额 利润合 计 合 计 合 计四 月 五 月 六 月产品名称 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 计 合 计 合 计文学批评期末试题整理一,名词解释1,什么就是文学批评?答:文学批评就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与文学理论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

2,什么就是社会历史批评?答:社会历史批评就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与文学的社会作用。

3,原型的概念就是什么?答:原型一词的希腊问原意为“原始的、最初的理念与图式”,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指人类或人类中的某一种族在其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原型就是在人类及其种族的集体的生存斗争中生成的,就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

4,升华的概念?答:精神分析学术语,指被压抑的原始性的本能冲动上升、转化到社会所容许、所赞扬的赞扬的领域活活动中,如文学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宗教慈善活动等。

这就是一种在无意识中进行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稳定的心理活动。

5,什么就是俄国形式主义?答:俄国形式主义指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各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会”与以什克罗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

※6,什么就是陌生化?答:“陌生化”理论就是什克罗夫斯基在分析托尔斯泰小说时提出来的。

“陌生化”理论就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

所谓“陌生化”就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与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7,社会性别概念就是什么?答:社会性别就是与生理性别相对的,就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就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文学批评期末考试

一.先秦部分(一)诗经中关于“诗”的两种观念1.强调诗歌具有一种美刺功能2.朦胧地拥有诗缘情的意识(二)史书《国语》《左传》《尚书》中的两种观念1.献诗讽谏说2.观诗知政说(三)孔子1.确定了文学批评的标准(1)思无邪(2)中和之美(3)尽善尽美(4)崇尚雅正的锋哥2.明确了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1)兴:孔安国:“引譬连类。

”创作层面。

朱熹:“感发志意。

”欣赏层面读者在阅读欣赏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兴发感动,是一种由此及彼得情感体验由诗歌而引起的联想。

《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人的修养要做到精益求精)《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兴”的历史背景——春秋以来赋诗言志的传统和断章赋诗的风气,不拘泥于原有的诗意,赋予诗更广泛的意义。

A.好处:诗的广泛运动“兴”B.坏处:断章取义,过分主观化(这一缺点到孟子时才有所改观,孟子主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观:郑玄:“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考见得失。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具有“观”的功能。

因而杜诗具有史谏功能。

(3)群:孔安国:“群居相切磋。

”朱熹:“和而不流。

”诗能聚集人们在一起用诗来互相砥砺。

(4)怨:孔安国:“怨刺上政。

”朱熹:“怨而不怒。

杜甫《客从》仿乐府诗创作泉客珠鲛人泣珠(5)“兴、观、群、怨”的作用及影响称为反对文学脱离现实的有利武器《文心雕龙*比兴》:“汉代诗刺道丧兴义销亡。

”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是对“兴、观、群、怨”的继承对创作影响:杜甫、陆游、辛弃疾……诗歌创作的影响(四)孟子1.孟子的文论思想(1)知言养气说《孟子*告子》《孟子*公孙丑上》①浩然正气的内涵浩然正气,指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形成的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所表现出来是一种由道与义凝聚而成的凛然正气。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

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文学批评复习资料文学批评是研究文学作品的价值、风格、主题等方面的学科,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揭示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对于文学爱好者和学生来说,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文学批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学科。

一、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学科,它通过对作品的形式、内容、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传统批评和现代批评两大流派。

传统批评主要注重对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的分析,强调作品的美学价值;而现代批评则更加关注作品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1. 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文学批评既需要主观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又需要客观的理性和分析能力。

批评家应该既能够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美感,又能够客观地分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2. 文本与背景的关系文学作品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因此,了解作品的背景对于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非常重要。

文学批评应该将作品与其背景相结合,揭示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3. 多元化的解读方式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多元化的,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文学批评应该尊重不同的解读观点,鼓励多元化的解读方式,拓展作品的意义空间。

三、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1. 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作品的语言、叙事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文本分析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句法的运用、形象的描绘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

2.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文学批评的另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将不同作品进行对比,揭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探索作品的风格和主题。

比较研究可以从不同作品的题材、结构、风格等方面入手,拓展对作品的理解。

3. 时代背景分析文学作品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于理解作品的意义和内涵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1、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中说“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2、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科是社会历史性质的批评发端者,代表作《新科学》3、法国的斯达尔夫人《从社会制度与文学的关系论文学》一书,第一次以专文的形式研究文学与其他生活领域如地理环境、宗教哲学思想、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文化风尚等的相互影响。

4、法国艺术学者丹纳代表作是《艺术哲学》提出影响文学的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5、雅各布逊认为语言行为有两个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分别是选择和组合两种排列模式。

认为诗歌主要是一种隐喻性的语言。

6、英美新批评的前驱人物:艾略特和瑞恰兹。

艾略特:提出诗人“无个性理论”。

在他的代表作《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说:“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7、瑞恰兹提出了冲动平衡理论。

瑞恰兹认为,科学语言属于指称性的语言,科学陈述属于真陈述。

8、燕卜逊代表作是《朦胧的七种类型》。

9、艾伦·退特在新批评看来,诗歌是由反讽、悖论、隐喻、象征等形成的语言的张力结构。

10、(瑞士)索绪尔:开创了结构语言学,提出了把语言作为系统和结构来研究的观点,主张对语言进行共时的研究。

11、列维·斯特劳斯:号称法国结构主义之父。

12、意境论批评代表人物:王国维;节奏论批评代表人物:宗白华。

13、集体无意识理论由荣格提出。

二、1、文学批评:是指读者在文学阅读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

也可以说,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一种理性的言说,是一个源于西方理性精神或者科学精神的概念,是一个现代化的概念。

2、模仿论:认为艺术是对世界或外物的一种模仿,这种观念从古希腊开始,经由文艺复兴,一直到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以及后来的自然主义,到了二十世纪仍然有人坚持这种观点(主要有匈牙利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德国文学理论家奥尔巴赫)。

模仿论是一种古典艺术观念,是建立在古希腊的形而上学及近代理性的哲学文化传统上的。

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模仿论上有何差异?(1)柏拉图:提出“洞喻说”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抽象的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现实世界是虚假的,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念是脱离现实的一种存在,现实是具体的,而理念是抽象的,理念是共相的,而现实是具相的,理念是普遍的,而现实是特殊的。

而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就更不真实了。

柏拉图从他的哲学思想出发对艺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

(2)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

他认为,理念是和现实世界结合在一起的,理念是蕴含在事物之中的“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艺术是对这种“因”或者变化规律的模仿,因此更加真实。

他说:“较之于历史,诗更具有哲学性,也更具有分类上的价值。

因为诗关注着普遍的真理,而历史更集中于个别事件。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相反,对艺术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

4、模仿论的主要特点:模仿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事物发展的规律(必然性)的模仿,是对自然的反映,是对社会历史的再现。

模仿论是建立在西方追求永恒不变的真理的文化知识框架当中的,所以模仿论对文学艺术采用的是“真”的批评标准,认为,美的必须是真的,只有真的才是美的;5、中西文学批评的知识范式基础:(1)认知性成为了西方知识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基本知识论范式,即求真,艺术理念是柏拉图的模仿论。

柏拉图确立的认知型:作为客体的世界有真假之分,作为主体的人有把握内在的真实的能力。

(2)价值性则是中方的基本知识范式,即求善,艺术理念是文以载道。

(3)西方是把认知性作为理解文学的标准,文学的存在根据就在于它能够使人们深入认识被纷纭复杂的现象所遮蔽的世界。

中方则是把价值性作为文学阐释的标准。

(4)对于价值性来说,注重文学对人的道德修养作用。

即文学的作用在于培养我们的道德修养,文学被定为达到某种外在于文学自身的功利目的的手段。

例如,孔子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认为诗与礼乐一样,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修养的基本手段。

6、表现论:成为一种主导的文学观念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该文学观认为,文学是对绝对实在、生命、情感、内心世界的表现。

它强调天才、直觉、情感、想象。

表现论的形成与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生命哲学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

7、表现论艺术的哲学基础和社会背景:(1)表现论哲学基础是,德国古典哲学与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它们反对启蒙理性,反对主客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反对资本主义社会庸俗的物质主义,反对物质对人的异化或者束缚,为了让人获得自由,它们分别在哲学上做工作,要么弥合主体与客体,使精神向无限超越;要么强调理性的对立面非理性。

(2)社会背景:表现论作为艺术观念是由浪漫主义文学确立下来的。

表现型艺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启蒙理性并没有给人带来自由,而是又从新束缚了人。

8、社会历史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主要研究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的社会作用。

9、俄国形式主义:是指1914至1930年在俄国出现的文学理论流派。

以罗曼·雅各布森、鲍·托马舍夫斯基为代表建立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以及维·什克洛夫斯基、鲍·艾亨鲍姆和伯恩斯坦为代表在彼得堡成立的“诗歌语言研究会”,被称为彼得堡学派,这两个学术团体的产生为标识的。

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研究应该注重文本形式,焦点应该在作品的形式上,文体、语言、手法、结构、技巧、程序等应该高度重视。

10、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又被译为陌生化、奇特化、尖锐化。

陌生化就是一种陌生化的语言,打破自动化的束缚,摆脱日常感受的惯常化。

这种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和变形,与自动化的语言相对。

它会刺激人们经麻木的神经,从新唤起人对事物、世界的新奇感觉,进而获得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

11、雅各布逊的文学性:文学性,也就是说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12、隐喻和转喻:(1)隐喻就是相似性原则组织的话语,构成了诗歌语言的基础。

(2)转喻就是按临近性原则组织话语。

13、英美新批评:是现代西方的一个文学流派。

主要研究诗歌的语言。

认为诗歌的语言是一种多义性的语言,充满多义,反讽、悖论、象征等构成的张力结构。

正是这种多义性使诗歌具有巨大的表现力和内在的张力。

14、瑞恰兹提出了冲动平衡理论:受精神分析的影响,提出了冲动平衡理论,他认为,诗人由于富于想象力,“能够把纷乱的、互补联系的何种冲动组织成一个单一的,有条理的反应”,使“相互干扰、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冲动,在诗人身上结合成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为挖掘诗的多重意义提供了理论意义。

15、含混:又译模糊、晦涩、复议等。

原指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式,它通常不是作者故意为之的。

在新批评之前,这一般被视为缺陷。

但燕卜荪认为,“任何语意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用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就会造成含混。

在通常的文学活动中,一般的读者和批评家们习惯于诗意的单一性,认为每首诗只有一种正确的读解。

燕卜荪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后认为,读一首诗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每一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对此不能独断的加以排斥,这说明文学语言具有与科学语言完全不同的的特性--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6、反讽:源于古希腊的喜剧,主要作为一种语言修辞,德国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则把反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认为反讽是把握世界本体的一种方法。

新批评派中的艾略特、瑞恰兹也都涉及到反讽,燕卜逊的含混中其实也包含了反讽,但都没有展开,而布鲁克斯对它做了详细的解释,他认为,反讽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歪曲”,是诗歌的结构原则。

17、悖论:是指那种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

在布鲁克斯看来,悖论不仅是语义陈述的特征,而且是诗歌的基本结构,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他说:“诗歌的语言是悖论的语言。

”“悖论正合诗歌的用途,并且是诗歌不可避免的语言。

”18、心理分析批评:又被译为精神分析批评,由弗洛伊德20世纪初开创,该批评一开始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基础上的,侧重于对作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无意识的研究。

19、无意识:(1)是弗洛伊德在1912年的《关于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中提出来的。

“无意识”其实早已被意识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既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是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提出来的。

(2)无意识是人心理结构的深层领域,是一般情况下自我意识不到的一些非理性的东西,主要是性本能,性本能是无意识的基础和核心,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原因。

后来,人格结构说弗洛伊德又用“力比多”指称这种性欲能量,力比多是人的全部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

无意识是精神分析的核心和灵魂。

20、人格结构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或者心理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是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为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充足能量的无意识部分,其中蕴藏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冲动。

(2)自我是指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意识的部分。

自我代表着理智,本我象征着未被驯服的激情。

(3)超我是指道德化了的自我,是受文化传统、道德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代表着道德理想的标准与伦理行为的规范。

超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

21、俄狄浦斯情结:每个孩子都有暗恋异性父母而嫉恨同性父母的乱伦倾向。

男孩的性冲动指向自己的母亲,从而嫉恨自己的父亲,因而有一种弑父娶母的隐秘欲望,借用希腊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神话故事,将这种神秘欲望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

22、弗洛伊德的文学艺术观文学是性欲的升华。

所谓升华,就是”改变本能的目标,使其不被外部世界所挫败。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和常人一样,由于本能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他们便由与外在世界的关联转向内在世界,试图通过自由的主观幻想来解除压抑、宣泄情感、获得快乐。

艺术家优于常人之处在于,他能够寻找到一条与客观现实相妥协的道路,通过艺术创造的形式使受压抑的欲望获得替代性的满足,并同时获得社会的认可。

因此可以说,艺术创作的动机就是本能欲望压抑与升华的产物。

23、结构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它是如何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模式。

在结构主义看来,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组成的。

也就是说,在既定的语境中,一个事物就其自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的本质不在其自身,而是在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结构,结构本身是自足的、封闭的。

结构主义是一种理论思潮,体现在各个学科当中,比如数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

文学中的结构主义源于索绪尔开创的结构语言学,60年代结构主义在法国开花结果,形成一个批评潮流。

结构主义批评的代表人物有,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