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浙江省湖州中学高三语文《论语》复习导学案(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湖州中学高三语文《论语》复习之《为政以德》一、回顾整理
★默写课文相关语录
(1)子曰:为政以德,,。
(2)子曰:道之以,齐之以,;道之以,齐之以,。(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盖均无贫,,。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由与求也,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
★孔子认为施行德政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孔子的德政有哪些具体内容?
★“政”和“德”、“刑”和“礼”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二、课内研讨
(一)知识梳理
1. “德”与“礼”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
2.民生与教化
子贡问政时,他先强调“足食”,然后才是“教之”。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都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作出“去食”的选择,这正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信”与“仁”
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4. “均无贫”与“均贫富”
“均无贫”按朱熹的解释是“各得其分”的意思,即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是孔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农民起义的“均贫富”讲究平均主义,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惠爱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
(1)上面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理念。
(2)从自律与他律的角度,谈谈两种主张的相互关系及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