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
事业单位人员报表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
![事业单位人员报表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774f6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b.png)
事业单位人员报表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在事业单位管理中,人员报表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通过对人员报表指标的解释和逻辑关系的分析,可以帮助领导及管理者更好地了解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制定相关决策和改进措施。
本文将对事业单位人员报表的指标进行解释,并探讨其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人员数量指标人员数量指标是最基本的人事报表指标之一,通常包括总人数、正式员工人数、临时员工人数等。
总人数反映了整个组织的规模,正式员工人数则反映了组织内部的稳定性和核心力量,而临时员工人数则可能反映了组织在特定时期内的人力需求情况。
二、人员结构指标人员结构指标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管理者深入了解组织内部人员的组成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性别结构不均衡可能导致性别歧视问题,年龄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技术断层和传承问题,学历结构不匹配可能导致人才匹配问题。
三、人力成本指标人力成本指标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指标,包括人员薪酬总额、人均薪酬等。
人力成本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可以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
而人均薪酬则可以反映组织的员工收入水平,与员工满意度和绩效关系密切。
四、人力效益指标人力效益指标包括员工绩效考核情况、员工流动率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忠诚度。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可以指导奖惩措施的实施,员工流动率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离职原因和组织的吸引力。
在实际管理中,人员报表指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逻辑关系,任何一个指标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其他指标的表现。
因此,管理者在分析人员报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以实现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人员报表的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对于管理者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情况说明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情况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11fd02a52d380eb62946da8.png)
1、系统:指事业单位隶属部门所在的系统。比如说,都是幼儿园,市实验幼儿园,隶属市教育 局,就应该统计在“行政系统”中的“教育”。
2、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有行政系统机构设置的,填入行政系统。 3、一些合并在一起的局,如有的地方是文广新局,填写的时候,尽量把系统分清楚,确实分不
清楚的,在相应的几个系统中平均分开。
第4 页
PS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这张表格中个别地方如果出现数字,需要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随报材料》报送名单,这 些地方主要有:
1、“管理人员三级职员(厅级正职)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人员”:甲7乙12; 2、“管理人员三级职员(厅级正职)的年龄在40岁及以下人员”:甲7乙13、甲7乙14; 3、“管理人员四级职员(厅级副职)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人员”:甲8乙12; 4、“管理人员四级职员(厅级副职)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下人员”:甲8乙13; 5、“专业技术高级岗位一至四级人员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人员”:甲21乙12、甲22乙12、甲 23乙12、甲24乙12; 6、“专业技术高级岗位一至四级人员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下人员”:甲21乙13、甲22乙13、甲 23乙13、甲24乙13; 7、“专业技术一级、二级岗位人员”:甲21乙1、甲22乙1。
2、有些行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 业”、“房地产业”、“国际组织”之类的应该很少,或者没有,在这些地方出现数字的一定 要仔细核对。
3、请务必仔细看一下各行业的指标解释,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具体情况
第9 页
PS7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系统情况
1、只统计正式在册工作人员,“其他从业人员”不用体现。 2、“兼职人员”只统计为管理人员。
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
![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05f35e055270722182ef757.png)
2014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要求今年统计报表的基本情况及填报的有关要求一、今年统计报表与去年的不同点:今年统计报表比去年增加了1张表,大表一共11张,小表总共24张表,内容没有什么变化。
此外,今年主要指标解释中对个别信息点的解释更加全面,大家可以详细阅读理解。
二、填报统计报表方法:“先横项后纵项,先分项后总项,先小计后合计,先试填excel表后填数据表,先审核后上报”。
请大家,特别注意要“先审核后上报”,一是上报数据前须通过逻辑审核和合理审核,确保数据准确、真实,符合统计报表逻辑关系;二是要认真核对检查,避免出现问题,特别是表间关系和表内关系的问题。
三、各报表统计要点。
(一)ps1事业单位基本情况1、就填报单位的范围来说,事业单位、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都要填ps1表,而且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除了填写ps1表第四行和第五行外,还要填写涉及人员指标的22至26列。
也就是说,ps1表中,第1至21列与第6至26行相交的这些空格,只有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才填写。
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也不填写甲栏分行业、系统、层次情况注意:事业单位以自治区公务员局批准参公登记的正式文件为准,凡是纳入参公管理的都作为参公单位统计。
2、就填报的人员范围来说,本统计表也就是本表说的第22列,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是指在册正式人员数加临聘人员数加劳务人事派遣人数。
另外,对于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本套表中的机关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编制数量、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劳务人事派遣人员、退休人员数都是与工勤人员有关的数字,并不是指单位所有人员。
大家特别注意,机关工勤人员与机关服务类单位中的工勤人员是两个概念。
比如人社厅的机关服务中心是事业单位,其中的工勤人员就是应该统计到事业单位(机关服务类单位)当中来,而除此之外厅机关单位还有一部分工勤人员,他们则应该统计到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当中来,这俩部分在管理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千万不能混淆。
相关指标解释
![相关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5cebb015acfa1c7aa00ccfa.png)
相关指标解释甲栏:指横读栏目,乙栏:指竖读栏目。
(一)事业表1、统计范围:根据中编办发〔2005〕15号文件规定,凡经国家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并经国家(地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或授权登记注册、实行财务独立核算的事业法人,包括体制内国有事业单位和集体事业单位,均列入事业单位范围。
此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列入统计范围。
2、统计对象:普通事业单位全部职工。
3、统计依据与分工:(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4、报告期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2012年的12月31日。
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2012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5、本报表指标解释仅限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工作时使用。
6、填报要求:(1)各填表单位在填报时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审核信息项目的选择是否准确,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2)各市州单位上报的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事管科公章和市州人社局公章。
人社统PS1号:事业单位基本情况1、该表中,除了人员情况外都是填写单位个数。
2、单位类型严格按照编制部门批复填写,没有明确批复的,暂按全额填为公益一类、差额填为公益二类、自收自支为其他。
3、制度推行情况是对事业单位改革不同方面的阐述,请各单位要按照本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实际进展情况,认真审核(因在报表中无校验公式)。
4、甲栏中,第一行事业单位不是全部事业单位,仅指非参公事业单位。
2023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报填报说明资料
![2023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报填报说明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9b0cb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d.png)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主要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式(一)主要指标解释2、表中带颜色的表格不填。
一、人社统PSI表1、单位总数、单位类型、制度推行情况、行业、层次填个数,人员情况填人数。
2、有参公管理人员的单位:如省委党校,是指部分人员参公的事业单位。
“1、有参公管理人员的单位”的“人员情况”中仅填参公人数。
3、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指事业单位中,经公务员管理部门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仅参加填写PS1表的甲4栏。
不参加填写甲栏行业、系统和层次情况。
4、“机关服务类单位”填后,不影响甲栏行业、系统和层次填报。
5、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在甲5栏中填写。
6、系统:是指事业单位隶属的部门所在的系统。
7、上年末是指2023年12月31日;本年末是指2023年12月31日。
8、单位类型:因事业单位分类没有完成,可填在“其他”项。
9、从业人员总数: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含非在编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借调人员。
10、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人员。
11、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通过劳务(人事)派遣方式使用的所有人员。
12、退休人员:指截止2023年31日,历年累计实有离退休总人数。
二、人社统PS2表 13、同时聘用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即双肩挑,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都要统计。
14、其他等级人员:是指在册正式人员中未评定岗位等级或者岗位等级不明确的人员。
15、其他从业人员:除在册正式人员外的其他从业人员。
16、学历:指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所颁发的毕业学历证书为凭证。
有两个及以上学历的,按接受教育的最高学历统计。
在校学习及参加不脱产的夜校、业余学校、函授、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学习的,未取得新的学历之前,按现有学历统计。
取得两个及以上同等学历的,学历仍填报在对应的同等学历栏。
事业单位人员报表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
![事业单位人员报表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4a79d3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2.png)
事业单位人员报表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本协议由甲方(以下简称“公司”)与乙方(以下简称“员工”)双方共同遵守并执行:一、指标说明1.报表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工作完成情况、工作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结果等。
2.指标的解释由公司负责,并会向员工进行相关解释和指导。
3.员工应当认真对待工作指标,按照公司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二、逻辑关系1.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工作完成情况紧密相关,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员工的晋升、加薪等福利待遇。
2.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将会影响员工未来的职业发展。
3.公司将根据员工的个人工作完成情况,及时调整相关工作指标,以确保员工的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三、保密条款1.双方应当保守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员工的个人隐私,不得擅自泄露相关信息。
2.如因违反保密规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员工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其他条款1.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并持续有效直至公司另行通知。
2.双方如有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解决;若无法协商解决,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诉。
以上内容经双方确认无误后,签署生效。
公司(盖章):__________员工(签名):__________签署日期:__________法律名词解释:1.指标:在此指人员报表中所包含的数据项目或绩效评估指标。
2.逻辑关系:指在工作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3.保密条款:保密条款是双方约定的保护公司商业机密和员工个人隐私的规定。
违约行为及认定:1.若员工未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或未达到公司规定的工作指标,视为违约行为。
2.若员工泄露公司商业机密或违反个人隐私保护规定,视为违约行为。
3.如发生违约行为,一方应及时向另一方提出书面通知,并提出解决方案。
4.对于违约方,另一方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给予警告、扣减绩效奖金、停止晋升或降职、解雇等措施。
5.若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报表指标说明
![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报表指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534cb366f1aff00bfd51e16.png)
事业单位人员统计报表指标说明(一)人社统PS1号表事业单位用人方式情况本单位编制总数:指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编制数。
本单位从业人员:截止2011年12月31日,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人员、借调人员;本单位从业人员等于实有人员数与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数之和。
实有人员数:指统计数字截止日,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工作人员,含本单位正式在册人员和其他人员。
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人员。
实有人员数为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与其他人员数之和。
其他人员:指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中除正式在册人员之外,长期或临时聘用的各类人员。
本年度新进人员:指本年度内,本单位新招用的在册正式工作人员。
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通过劳务(人事)派遣方式使用的所有人员。
全额拨款:国家重点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基本不具有创收能力、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一定创收能力和市场开发前景、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经费自理:主要面向市场、创收能力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已签订聘用合同:指统计数字截止日,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已与其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
占在册正式人员比例一般应大于95%.已签订劳动合同:指统计数字截止日,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已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
未签订正式合同:指统计数字截止日,在实有人员中本单位尚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人员。
本年度新进人员其他方式新进人员需报说明。
表内校核式:甲栏:2=3+12;3=4+11;5=6+7+……+10;4≥5乙栏:1=2+3+4 去除无效行(5行);1=5+6+7 去除无效行(1、12行)表间校核式:PS1甲4乙1= PS2甲1乙15=PS3甲1乙1 + PS5甲1乙1 - PS5甲2乙1+ PS10甲1乙1(二)人社统PS2号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减少情况口径变化:专业技术人员是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和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的总和。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b705d53d4d8d15abf234e40.png)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安吉县第一次经济普查办公室二○○四年十二月一、填报对象及围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中的法人单位(93-97)如:机关法人、社团法人、街道、社区及居委会和村委会2、以下行业中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和其他法人单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仓储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
二、基层普查表的表式1.行政事业单位一套表:《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602表)《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附表》(602-1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G627表)三、基层普查表的填写规定及上报时间1.普查表包括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的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指标的调查年度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
2.普查表的各个项目以及编码都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用汉字,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3.在填写普查表的属性标识时,首先在选中的属性代码上划圈,然后在□中填写代码,每□中只填一位数字。
4.普查表中,凡限某一行业或某类单位填报的项目,其他行业或单位免填,代码不需填“0”。
5.法人单位各类表中的经济指标(从业人员数、财务状况等)应填写包括所有产业活动单位的全部数据;产业活动单位表中的经济指标只填写本单位的数据。
6.普查表所有价值量指标均以人民币“千元”为计量单位;凡以外币形式计算的价值量指标,均以2004年年末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填写;所有数字一律取整数,凡未满一个计量单位的,应四舍五入,不留小数。
7.在普查表的下角列示的“本单位实填种表”、“共页,第页”,每个单位必须按表逐填写。
8.普查表的上报时间:2005年1月30日前.四、指标解释及填报方法(一)指标设置特征(二)表头指标(三)数据来源(四)指标解释(一)指标设置特征本表为统计报表表中第一至六项的指标为会计指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可从会计报表直接取得资料表中第七项是统计指标(业务指标)(二)表头指标表头指标包括:法人单位名称、法人单位代码。
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611-6表)
![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611-6表)](https://img.taocdn.com/s3/m/5b0811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47.png)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经济指标(611-6表)流动资产合计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财政应返还额度、暂付款、存货等项目。
根据部门决算“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
存货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满足日常经济业务活动大宗购入、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进入库存并陆续耗用的各种物资材料。
根据部门决算“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有关项目的年末数填报。
其中:“年初存货”根据部门决算“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有关项目的年初数填报。
应收账款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
预付账款指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购货、服务合同或协议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或个人)的款项,以及按照合同规定向承包工程的施工企业预付的备料款和工程款。
长期股权投资指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
长期债券投资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在1年内(含1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和其他长期债权的投资。
固定资产原值指行政事业单位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根据部门决算“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有关项目的年末数填报。
房屋和构筑物指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占用权和使用权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还包括办公大楼、库房、职工宿舍、职工食堂、锅炉、围墙、水塔及房屋的附属设施。
根据“固定资产原价”科目计算填报。
机器和设备指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购置的各种机器、设备。
根据“固定资产原价”科目计算填报。
累计折旧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包括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
根据会计“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
本年折旧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
2024年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范文(3篇)
![2024年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346ab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4.png)
2024年事业单位工资制度范文____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填报说明及要求(一)指标解释1.单位个数。
是指填报本报表制度的事业法人和机关法人单位的个数。
2.职工年末人数。
指年末最后一天的实际人数。
已经招用但到年末尚未报到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进人指标,不得作为年末人数统计。
3.正式职工。
指在机关、事业单位中,经国家有关部门分配、安排或批准招收录用的职工。
包括原固定职工和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合同制职工。
正式职工是单位全部职工中的其中项。
4.职工年平均人数:是指报告年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
职工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是:以____个月的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天数除求得)之和被12除求得,或四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被4除求得。
5.工资总额。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____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包括公务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机关技术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普通工人的岗位工资,以及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其他津贴补贴和奖金等。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等。
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前各单位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仍按照上年度的指标解释进行填报。
各单位在统计工资总额时,应按实发数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有:(1)根据____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重奖。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
具体有。
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医疗卫生费或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____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____福利费、探亲路费等。
(3)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4)支付给聘用或留用的离休、退休人员的各项补贴。
(5)发给外单位人员的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631e3cd6529647d27285284.png)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填报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填表人:(签字)联系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二○一○年十月1 / 17填报说明及要求一、统计范围与对象本表统计事业单位全部职工。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三、报告期表中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
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本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四、填报要求1.各国有事业单位法人填报本表。
2.各填报单位在上报前要认真核对所有原始文件或材料,确保数据完整、准确。
3.各填报单位的表要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五、本报表指标解释仅限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计工作使用。
2 / 17指标解释和逻辑关系式一、人社统1号表事业单位用人方式情况(一)指标解释1. 本单位编制总数:指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编制数。
2.本单位从业人员: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指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人员、借调人员;本单位从业人员等于实有人员数与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数之和。
3.实有人员数:指统计数字截止日,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工作人员,含本单位正式在册人员和其他人员。
4.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人员。
实有人员数为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与其他人员数之和。
5. 其他人员:指与本单位建立人事关系(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中除正式在册人员之外,长期或临时聘用的各类人员。
6.本年度新进人员:指本年度内,本单位新招用的所有工作人员,含编制内和编制外、吸收录用和聘用的各类人员。
事业单位_指标解释
![事业单位_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f2ed23a376baf1ffc4fade1.png)
附件:《二00四年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表(试行)》填报说明和指标解释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2004年10月一、填报说明(一)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本表统计国有、集体事业单位中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
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三)报告期表中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
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
(四)填报要求1.各事业单位法人填报本表。
2.各填表单位在填报时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审核信息项目的选择是否准确,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基层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3.各单位上报的基层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核并签名、加盖公章。
(五)本报表指标解释仅限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计工作使用。
二、指标解释第一表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1.事业单位法人:指从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以及为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服务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活动,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经各级政府编制机关或经各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确认具有法人资格并能够承担民事责任,会计上独立核算的单位。
法人单位即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是指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单位。
年工资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及指标解释
![年工资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及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00d726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7.png)
主要面向市场、创收能 力强、经费自理的事业 单位。
科学出版社 科学时报社 青岛疗养院 庐山疗养院
填写”3类事业单位”。
四、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
按照“谁发工资 谁统计”的原则,职 工工资在哪个单位支 付,就由哪个单位按 现任职务(包括专业 技术职务)进行统计, 担任两种以上行政职 务的按最高职务统计。
凡国家文件(原人事部、财政部发文)规定的,都填写在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中。
②其他津贴补贴: 地方性津贴补贴、院及研究所自定的津贴补贴(如:百人计划津贴、 科技副职津贴等)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
3、平衡关系:
人统5表
职工年工资总额 (乙5)
=
从业人员与劳动 报酬情况表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乙13)
3、平衡关系:
人统16表
= 上年末职工人数 增加或减少人员 (乙2)
人统5表
职工年末人数 (乙2)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
五、人统17表主要指标解释
(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情况表)
1、年离退休费: 指各单位(和社会养老保险统筹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
给本单位离休、退休人员的全部基本离退休费和补贴以及退职人员 的退职费。
人统12表: 注意核对各职务岗位管理人员任职年限与工龄之间的逻辑关系。
人统13表: 注意核对各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任职年限与工龄之间的逻辑关系。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
人统14表、15表审核要点
人统14表: 注意检查各类工人与薪级工资之间的关系。
人统15表: 1、注意核实不同技术等级岗位(技术职务)工人任职 年限与工龄之间的关系。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不论 是计入成本还是不计入成本,不论是财政部门下拨的资金还是单位 自筹的资金都应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工资总额是按实发数统计, 包括报告期内补发的前些年的工资。
基层报表指标解释、填报说明及审核关系
![基层报表指标解释、填报说明及审核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81f19e119e8b8f67c1cb9a1.png)
基层报表指标解释、填报说明及审核关系(一)单位基本情况(01)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等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
尚未领到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临时码段中赋予代码。
具体填写规定如下:1.法定代码填写规定已经领取了组织机构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必须使用该法定代码,不得使用临时代码。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代码均由8位无属性的数字和1位校验码组成。
在填写时,要按照质量监督检验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本部的,如果没有组织机构代码,使用法人单位代码的前8位,第9位校验码填“B”。
2.临时代码使用规定按照国家统计局第二次经济普查临时代码码段使用规定执行。
(02)单位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
企业的详细名称按工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行政、事业单位的详细名称按编制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详细名称按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
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
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03)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企业法定代表人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填写;机关的法定代表人填写单位主要负责人;社团法定代表人按《社团法人登记证》填写;民办非企业单位按《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填写;产业活动单位填写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04)单位所在地及行政区划:指单位实际所处的详细地址及行政区划代码等。
初级财税辅导: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比率指标
![初级财税辅导: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比率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32bf17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0.png)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率指标(掌握有关财务⽐率的计算及其意义)(⼀)经费⾃给率。
经费⾃给率是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的能⼒和收⼊满⾜经常性⽀出程度的指标,是综合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收⽀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之⼀。
经费⾃给率=[(事业收⼊+经营收⼊+附属单位上缴收⼊+其他收⼊)÷(事业⽀出+经营⽀出)]×100%(⼆)⼈员⽀出和公⽤⽀出占事业⽀出的⽐率。
⼈员⽀出和公⽤⽀出占事业⽀出的⽐率,是衡量事业单位⽀出结构的指标,可以分析了解事业单位的⽀出结构是否合理。
⼈员⽀出⽐率=⼈员⽀出÷事业⽀出×100%公⽤⽀出⽐率=公⽤⽀出÷事业⽀出×100%例题4:某事业单位事业⽀出400万元,其中专项⽀出55万元,⼈员⽀出180万元;经营⽀出9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出和上缴上级⽀出分别为10万元和20万元,则该事业单位的公⽤⽀出⽐率为()。
A.42.31%B.47.31%C.50.57%D.55%答案:D解析:事业⽀出按照⽀出的对象和⽤途不同,可以分为⼈员经费⽀出和公⽤经费⽀出,按⽀出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经常性⽀出和专项⽀出。
本题中,公⽤⽀出=400-180=220万元,公⽤⽀出⽐率=公⽤⽀出÷事业⽀出=220÷400=55%。
其他的数据是⼲扰项。
(三)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事业单位负债⽔平和偿债能⼒的指标,可以了解事业单位利⽤债务资⾦的情况。
资产负债率越⾼,偿债能⼒越差。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例题5:某事业单位某年底流动资产为80万元,固定资产为360万元,⽆形资产为40万元,对外投资为20万元;借⼊款项为40万元,应付款项为20万元,应收款项为25万元,暂存款为30万元,暂付款为5万元,应缴款项为120万元。
则该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率为()。
A.39.6%B.42%C.32.1%D.48%答案:B解析:本题关键在于分清资产与负债项⽬,计算过程⽐较简单。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详解 (1)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报表详解 (1)](https://img.taocdn.com/s3/m/0a10bd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6.png)
4、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增加减少情况”表。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2:23:5822:23:5822:2311/12/2023 10:23:58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3.11.1222:23:5822:23Nov-2312-Nov-23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2:23:5822:23:5822:23Sunday, November 12, 2023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3年11月12日星期 日10时23分58秒22:23:5812 November 2023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10时23分58秒下午10时23分22:23:5823.11.12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3.11.1223.11.1222:2322:23:5822:23:58Nov-23
二、填报要求
(一)按行政隶属关系由中央、地方分别进行统计。
中央、国务院部、委、办、直属机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 直属的机关、事业单位(含京外单位),由中央、国务院部、 委、办、直属机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负责统计;地方所 属的机关、事业单位,由地方负责统计。
中央、国务院部、委、办、直属机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 直属单位除将报表报送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外,应同时抄送给 驻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2009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报表(RW)说明和指标解释
![2009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报表(RW)说明和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f6cf738581b6bd97f19eab2.png)
2009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报表(RW)说明和指标解释一、人社统RW表总体功能和要求(一)总体功能人社统RW1-12号表统计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计划管理所涉及到的各法人单位的全部职工。
调查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平均工资、工龄等情况。
表中共有四种颜色的区域。
“白色”区域为填报区域;“橙色”区域为重点审核的填报区域,如要填报,需附情况说明;“蓝色”区域为自动生成区域;“灰色”区域为不能填报区域。
(二)总体要求1.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管理的需要,职工工资关系在哪个单位,就由哪个单位按2009年12月31日担任的职务、聘用岗位进行统计。
担任两种以上职务的,按执行工资标准所对应的职务层次统计。
2.统计数字截止时间:2009年12月31日3.上报要求⑴领导签字、加盖公章报表要经单位领导审批签字、加盖公章后上报。
⑵电子件、纸质件同时上报将汇总表数据的电子文件、打印件(A4纸型)和统计分析及填报说明各两份报送县教委人事科517室。
请注意保密,采用专用U盘报送,不得在连接互联网的电脑上操作和传送数据、文件。
⑶认真审核、按时上报各单位在填写完成后,要组织业务骨干对各项数据、表间逻辑关系进行认真审核,确保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各单位请于2010年2月5日前上报。
二、人社统RW1号表口径只统计我县机关正式职工人数和工资情况(不包括临时人员)。
(一)甲栏(竖栏)1、“层次”栏(甲3至甲8)(含工勤人员)“县(市、区)”甲7栏填写县级部门及所属单位;“乡(镇)”甲8栏填写区、县所属的乡(镇)及所属单位。
2、“职务”栏(甲9至甲22)(不含工勤人员)甲9至甲22栏填写机关公务员,机关公务员按执行职务工资对应的各职务层次填写(有1年及以上工龄的试用期人员按确定试用期工资时拟任的职务填写)。
甲22栏“其他人员”仅指新录用公务员中录用前无工龄且2009年12月31日执行试用期工资的人员。
(二)乙栏(横栏)1、乙1 “单位个数”栏:是指填报本报表机关法人单位的个数。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情况说明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情况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5d870e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f.png)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具体情况
第7 页
PS6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行业情况
➢ 1、关于“教育”里面,特别统计了“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 校”、“高等教育”,现在有些单位里面可能没有这么细化,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在 一起的单位,在统计时,应该根据从事的工作和岗位,细化出来,填写到表格中。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具体情况
第9 页
PS8 事业单位特殊专业技术人员情况
➢ 1、这张表格只统计“正式在册在职人员”,并需要在随报材料中提供名单。 ➢ 2、“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是指国家的,不是“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
年专家”。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具体情况
PS9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情况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地区情况
10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具体情况
第2 页
PS1 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 1、单位类型:编制文件中,已经明确了“公益一类”就统计到“公益一类”;已经明确了“公 益二类”就统计到“公益二类”;其他的所有事业单位都填写到“其他”。
➢ 2、制度推行情况:这是多选项。 (1)已完成岗位设置方案备案的单位:指岗位设置方案已经通过人社部门核准的单位。 (2)已完成岗位设置的单位:指岗位聘用结果已经通过人社部门备案的单位。 (3)实行聘用管理制度的单位:指已经与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的单位。 (4)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单位:指已经实施公开招聘制度的单位;部分事业单位虽然没有新进 人员,但是在我省公开招聘制度实施范围内的事业单位也包含在其中。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总体情况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统计报表解读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统计报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6f97d1dbb68a98271fefa19.png)
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情况
特 岗:在岗位聘用管理中,为安置某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设置的一些岗位。 随着这些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岗位,特设的岗位自然取消。 数量:经组织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核准的岗位数量。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 在岗人数:按照岗位设置实施方案聘用在具体岗位的工作人员数量。 注意:六级上工勤技能岗位数量、工勤技能岗位在岗人数均填写普通工数据。
统计范围与统计对象
1
本表统计事业单位中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在管理岗位、专业技 术岗位和工勤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统计依据与分工 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 行分系统分 层次统计。
2
原则上由人员人事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 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 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3
报告期 表中数字统计截止时间为本年的12月31日。其中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 为本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填报要求
各事业单位法人填报本表。
4
各填表单位在填报时要认真核对人员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完整、准确。特别要注意审核信 息项目的选择是否准确,表内数字是否齐全,相互关系在逻辑上是否正确等,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及 表中所反映出来的统计数字的异常变化等情况,要注明原因。
六、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行业情况(ps6) 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系统情况(ps7) 八、事业单位特殊专业技术人员情况(ps8) 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情况(ps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
有关要求
今年统计报表的基本情况及填报的有关要求
一、今年统计报表与去年的不同点:
今年统计报表比去年增加了1张表,大表一共11张,小表总共24张表,内容没有什么变化。
此外,今年主要指标解释中对个别信息点的解释更加全面,大家可以详细阅读理解。
二、填报统计报表方法:“先横项后纵项,先分项后总项,先小计后合计,先试填excel表后填数据表,先审核后上报”。
请大家,特别注意要“先审核后上报”,一是上报数据前须通过逻辑审核和合理审核,确保数据准确、真实,符合统计报表逻辑关系;二是要认真核对检查,避免出现问题,特别是表间关系和表内关系的问题。
三、各报表统计要点。
(一)ps1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1、就填报单位的范围来说,事业单位、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都要填ps1表,而且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除了填写ps1表第四行和第五行外,还要填写涉及人员指标的22至26列。
也就是说,ps1表中,第1至21列与第6至26行相交的这些空格,只有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才填写。
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也不填写甲栏分行业、系统、层次情况
注意:事业单位以自治区公务员局批准参公登记的正式文件为准,凡是纳入参公管理的都作为参公单位统计。
2、就填报的人员范围来说,本统计表也就是本表说的第
22列,本单位从业人员总数是指在册正式人员数加临聘人员数加劳务人事派遣人数。
另外,对于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本套表中的机关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编制数量、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劳务人事派遣人员、退休人员数都是与工勤人员有关的数字,并不是指单位所有人员。
大家特别注意,机关工勤人员与机关服务类单位中的工勤人员是两个概念。
比如人社厅的机关服务中心是事业单位,其中的工勤人员就是应该统计到事业单位(机关服务类单位)当中来,而除此之外厅机关单位还有一部分工勤人员,他们则应该统计到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当中来,这俩部分在管理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千万不能混淆。
其他部门和单位也是同理。
3、列指标当中,单位总数、单位类型、制度推行情况、行业、层次等指标都是统计单位个数、人员情况才是统计人数。
4、由于我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还在推行当中,如已明确分类的事业单位,可以填写“单位类型”中的“公益一类、公益二类”栏,未明确分类的事业单位,都填入“其他”栏。
5、制度推行情况栏是多选,一个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施各项制度的情况在相应的表格中进行填报,可以重复。
已完成岗位设置方案备案的单位是指已经批复过岗位设置方案的单位个数,已完成岗位设置的单位是指已经完成岗位设置实施工作的单位个数,实行聘用制的单位是指单位已经与职工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的单位,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单位不是指本年度是否进行了公开招聘,而是指已经按照公开招聘制度进人的单位,大家可以都填上,我们要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