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
临床药理
1、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描述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2、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3、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有高度亲和力并与受体结合,但内在活性为0,却能够妨碍受体激动药的作用。
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
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以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量表示吸收程度,以血药浓度达高峰时间表示吸收速度5、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是衡量药物安全性的一个指标6、药物滥用:指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断地自行过量用药行为。
用药具有无节制反复用药特征,往往导致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危害,并进而酿成对社会严重危害。
7、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对药物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
必须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原用剂量相同效应8、临床实验:指任何在人体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9、部分激动剂:药物与受体结合方式及亲和力与受体激动药相似,但内在活性小,只产生较弱的生理效应,却能同时妨碍其他激动药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10、稳态血药浓度: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以相同剂量多次给药,血药浓度可依次叠加,直至维持在一定水平或一定水平内上下波动,该范围即稳态浓度,有一峰值和一谷值1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学作用所引起的反应12、表观分布容积Vd:指体内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推算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13、药物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4、时辰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科学15、药物依赖性:是精神活性药物的一种特殊毒性在滥用的条件下,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16、临床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作用量的规律的科学17、一级动力学:指药物在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一次方成正比18、零级动力学:指药物自某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19、治疗药物检测TDM:以药动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它体液中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给药方案20、毒性作用:由病人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21、后遗效应:药品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22、药物相互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并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疗效的变化,包括作用增强和作用减弱23、房室模型:药动学研究中按药物在体内转运速率的差异,以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相结合设置的数学模型24、药物警戒:是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它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活动25、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26、脱敏:机体长时间使用某种激动药后,受体对该药的敏感性渐渐降低的现象,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负反馈措施1、药理研究内容:药效学研究、药动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2、新药临床试验内容:(罗马)1期临床试验:新药研究起始期,研究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的药动学过程,提出新的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临床药理学
1、临床药理学: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①临床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②临床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③毒理学研究或药物不良反应(ADR)⑤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⑥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3、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4、新药临床药理学评价又称为临床药理试验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二章临床药动学临床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首关消除:口服药物在胃肠粘膜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当通过肠粘膜及肝脏时部分药物发生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关消除。
肠肝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1、半衰期:其中消除半衰期(t1/2)最重要,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按一级速率消除的药物t1/2为一恒定值2、时量曲线C-T: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用药后,由于药物的体内过程,可使药物在血浆的浓度(量)随着时间(时)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绘制的图形。
临床药理学分类
临床药理学分类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物效果的学科。
它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帮助医生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药理学的分类主要包括药物分类、药物作用机制分类和药物代谢分类等。
一、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 化学药物: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酚类、胺类、醇类、氨基酸类等;2. 生物制品:包括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3. 中药:按照中药的性能和功效可分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理气和中药等;4. 放射性药物:包括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和放射性药物探针等。
二、药物作用机制分类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临床药理学将药物作用机制分为以下几类:1. 拮抗作用:指两种药物通过相互竞争结合于同一个受体位点,从而产生相互阻止或相互减弱的作用。
例如,β受体阻断剂对抗肾上腺素在β受体上的作用;2. 激动作用:指药物通过结合于受体位点,激活受体从而产生生理效应。
例如,β受体激动剂能够增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3. 反应作用:指药物与生物体内某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效应。
例如,某些抗菌药物能够与细菌细胞壁结合形成不可逆的共价键,破坏细菌细胞壁从而起到抗菌作用;4. 替代作用:指药物与体内某种物质类似,在生理功能上起到替代作用。
例如,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三、药物代谢分类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形成代谢产物后被排出体外。
根据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性质,药物的代谢可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代谢:指药物在体内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转化为代谢产物。
例如,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能够将某些药物氧化为相应的代谢产物;2. 间接代谢:指药物在体内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通过成环开环、酯水解等反应途径转化为代谢产物。
例如,部分药物在胃酸的催化下发生酯水解反应;3. 酸碱反应:指药物在体内经过酸碱反应而转化为代谢产物。
临床药理 名词解释
1、临床药理学:就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与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得一门交叉学科。
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毒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得规律等。
2、新药:就是指未曾在我国境内上市销售得药品。
已上市得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得适应症,亦按新药管理。
3、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得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得动态规律,研究体内药物得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得关系.根据计算出得药物动力学参数制定最佳给药方案以及给药剂量与给药频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得过程称为吸收。
5、首关效应:又称首过消除,就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得酶代谢所致,使体循环药量减少得一种现象。
6、分布:就是指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得过程.7、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内后,发生化学结构上得变化,这就就是药物代谢过程,也可称为代谢。
8、排泄:药物得原形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得过程称为排泄.9、肝肠循环: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汁,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
10、房室模型:为了定量地分析体内药物得动力学过程,通常用房室模型模拟人体,将人体分为若干房室。
只要体内某些部位得转运速率相同,均可归为一个房室,房室得划分与解剖位置或生理功能无关。
在多数药代动力学模型中,药物可进入该房室,又可从该房室流出,称为开放系统(open syst ems)。
11、半衰期(t1/2):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得时间12、表观分布容积(Vd):体内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推算时所需得体液总容积。
13、生物利用度(F)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得程度与速度14、清除率(Cl):指单位时间内机体消除掉药物得能力,用血浆容积表示,单位就是ml/min15、稳态血药浓度(Css)·定义:若以一定时间间隔,以相同得剂量多次给药,则在给药过程中血药浓度可逐次叠加,直至血药浓度维持一定水平或在一定水平内上下波动,该范围即称为稳态浓度。
简述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简述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药物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影响的学科。
本文将简述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
这些过程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这些过程,可以制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如药物剂量、给药频率、给药方式等。
2. 药物的药效学
药物的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学科。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药效学特性,可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以及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3.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学科。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可以制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如药物剂量、给药频率、给药方式等。
4.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药物可以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过敏反应等。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5. 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相互作用是指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临床药理学家通过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以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避免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
6. 药物的遗传学
药物的遗传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变异对药物代谢和效应的影响的学科。
临床药理学_总结
一.绪论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不一定考,但要知道)主要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重要,老师读了一遍):其核心是保障受试者与患者的权利,保证临床试验的科学性。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内容:临床药效学(clinical pharmacodynamics):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或机体的变化。
临床药动学(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临床药物试验(clinical trails)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研究: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临床药理的四个职能①新药评价和上市药物的再评价:首要任务②对ADR进行监督与调研③临床药理学教学培训④开展临床药理服务工作临床试验的三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任务①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②监察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人民用药安全③通过医疗与会诊,合理使用药物,改善病人的治疗我国的新药临床试验分期Ⅰ期临床试验是在人体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主要目的是研究人对新药的耐受程度,了解新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提出新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
对象:健康人I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由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适应证,了解药物的毒副反应,对该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
对象:靶疾病的患者Ⅲ期临床试验是Ⅱ期临床试验的延续,目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要求在Ⅱ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除增加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之外,还应扩大临床试验单位。
临床药理
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科的分支,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药物效应动方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等。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limination)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
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肝肠循环:药物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汁,随胆汁到达小肠后被水解,游离药物被重吸收。
一级速率过程,指药物在某房事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事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零级速率过程,指药物在某房事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事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生物利用度:是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入进入体循环速度与程度,药物进入全身血循环的相对量(AUC)表示吸收程度,用血药峰浓度(Cmax)及达峰时间(Tmax)表示吸收速度。
稳态血药浓度:若以一定时间间隔,以相同的剂量多次给药,则在给药过程中血药浓度可逐次叠加,直至血药浓度维持一定水平或在一定水平内上下波动,该范围即称为稳态浓度。
TDM:在药代动力学院里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的分析技术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用于药物的指导和评价,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任何在人体(病人/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品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用药品的作用、不良反应/或试验用药品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用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稽查记录总结和报告。
治疗指数:药物LD50/ed50之比叫做该药的治疗指数。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职能
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职能临床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安全性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职能。
一、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药效学:该领域研究药物如何产生治疗效果,并通过药物代谢、药动学等方面的研究来确定药物的合适剂量、给药途径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 药物安全性:临床药理学研究不仅关注药物的疗效,还重视药物的安全性。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的监测和评估等手段,评估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 药物代谢动力学:该领域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动力学过程,并通过研究药物的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等,来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4. 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药理学也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药物间的潜在相互作用,以防止药物间的不良反应和降低治疗效果。
5. 个体化治疗:临床药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药物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多态性和药物敏感性等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治疗的建议。
二、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1.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可帮助医生确定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等。
2. 药物治疗监测与评估:临床药理学通过监测患者血药浓度、药物代谢产物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潜在风险。
3. 药物安全监测: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提供药物在人体内的最佳使用方式,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4. 药物相互作用预警:临床药理学通过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醒医生关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治疗失败。
5. 个体化治疗建议: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个体化治疗的建议,根据患者的基因遗传特征和药物敏感性等因素,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总结:临床药理学作为药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安全性和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临床药理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是指应用药物或药物制剂后其所能达到体循环的程度(量和速度),常以F值表示。
药物不良反应ADR:为了防治、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服用药品所出现的不期望的有害反应。
治疗药物检测TDM: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观察临床疗效,考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必要时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使药物治疗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
半衰期:一般是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源性疾病DID:是由药物作为致病因子引起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的损坏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抗生素后效应PAE:指在细菌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的血药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段时间的效应。
1.需要监测的药物:氨茶碱、苯妥英钠、地高辛、华法林。
2.茶碱类与大环内脂类合用导致血药浓度增高。
3.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剂型、给药部位、胃肠酸碱度、胃排空速度。
4.喹诺酮补课作为围手术期的用药。
5.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是用于军团菌的首选药物。
6.红霉素是抑菌剂,青霉素是杀菌药。
7.耐甲氧西林金葡(MRSA)首选万古霉素。
8.青霉素中,青霉素v可以口服。
9.对乙酰氨基酸无抗风湿作用。
10.头孢菌素类和其他药物联用对肾功能有影响:强效利尿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11.药品临床试验的管理规范GCP: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和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目的:保护受试者权益和保障其安全、试验资料完整、准确公正,结果科学可靠。
12.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性把药物分为几类?A安全(VitA、VitB);B比较安全(青霉素、红霉素、胰岛素);C慎用,权衡利弊(庆大霉素、异丙嗪、异烟肼);D不应服用,除非绝对有效(盐酸四环素);X禁用(甲氨蝶呤、乙烯雌酚)。
1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如何预防?一问二试三观察四抢救①认真掌握适应症,避免滥用药;②详细询问病史,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③初次用药或停药3~7天后再重复用药或更换药品批号,需做皮试;④用药过程中紧密观察患者情况;⑤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抢救;⑥避免在饥饿时注射青霉素,注射后观察20分钟。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名词解释1.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目的。
2.循证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港台地区也译为证据医学。
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3.安慰剂:一般指由本身没有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
但从广义上讲,安慰剂还包括那些本身没有特殊作用的医疗措施如假手术等。
4.知情同意:是指在人体试验中,医生向受试者告知试验的各方面的情况后,受试者自愿同意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
5.临床药动学: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6.治疗药物监测TDM:是现代医学中的最新型学科,是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7.治疗窗:药物浓度太低不产生治疗效应,浓度太高则产生难以耐受的毒性。
在这两个浓度之间限定一个合理治疗区域,该浓度区域常称为"治疗窗"(或称为治疗范围)。
8.临床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
9.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10.管理规范GCP是规范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其目的在于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在我国引入、推动和实施GCP已经过了近十年的时间。
1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并结合临床对药物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研究。
它是药理学的分支领域,被誉为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药理学为医生提供了更深入的药物知识,使其能够做出更科学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药理学主要研究三大方面:1. 药物的药效学药物的药效学研究药物可以达到的预期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不同疾病的药物的适应症和剂量。
药物的药理学分成两个部分:作用机制和药效学。
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与人体发生作用的分子基础,而药效学则是研究药物的各种生理效应和药物剂量对这些效应的影响。
2.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这些过程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浓度,进而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
例如,药物在体内代谢过快会导致药物失去疗效,而代谢过慢则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从而发生不良反应。
因此,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对于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监测都十分重要。
3.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临床药理学还需要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过敏反应、肝损伤、肾损伤等。
安全性是指在合适的剂量下使用药物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风险杜绝计划,降低患者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临床药理学是现代药学的重要分支。
它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和副作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有效地进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未来,临床药理学将继续发展,为人类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理学》是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学科,旨在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药效、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学科结合了药学、医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以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并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代谢和消除:临床药理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消除过程。
这涉及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这些过程的影响因素。
通过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可以预测不同患者的药物反应差异,并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的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其在体内的药效和安全性。
临床药理学通过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预测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治疗效果。
3. 药物治疗策略:临床药理学研究在不同疾病状态下,药物的最佳治疗策略。
通过对药物治疗的药物剂量、用药途径、给药时间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的研究,可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
4.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临床药理学对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
通过了解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可以预测不良反应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5. 个体化药物治疗:临床药理学研究个体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差异。
通过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研究方法,可以预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差异,并根据个体化特点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总之,《临床药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通过研究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药效、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一、名词解释:1、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作用规律的学科。
主要任务包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通过临床药理学研究,对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做出科学评价;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为制定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检测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保障药物安全性;对已上市的药物进行评价,为药品管理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稳态血药浓度:药物在连续恒速给药(如静脉输注)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过程中,血药浓度会逐渐增高,经4~5 个半衰期可达稳定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此时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在一定水平,这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也称坪值。
3、药源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
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
4、治疗药物监测治疗药物监测是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分析测定药物在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级毒性间的关系,用以评价疗效或确立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20155、累积系数药物达稳态的平均血药浓度(C)与一次给药后的平均血药浓度(C1)之比值称为积累系数。
RC= C /C1=1/(1-e-kτ)20156、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是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与给药剂量的比值,是以静脉给药制剂(通常认为静脉给药制剂生物利用度是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7、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又称比较生物利用度,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制剂之间比较吸收程度与速度而得到的生物利用度。
8、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临床药理
第一章绪论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临床药理学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是联系实验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桥梁学科,是药理学研究的最后综合阶段。
2.临床药理学的意义: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②新药研发。
③.医学教育、医师培训。
3.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和任务:1.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新药临床药理研究是新药研究的最后阶段,是新药申请生产时必须呈报的项目之一。
A、临床试验: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受试者通常为健康志愿者。
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受试者为临床患者。
I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品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
受试者为临床患者。
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
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B、生物等效性试验是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动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不同剂型的制剂,其活性成分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2.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是从临床药理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等方面对已经批准上市的药物在人群中的不良反应、疗效等方面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作出科学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3.临床药动学研究。
主要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动态规律,并用数字语言加以表达。
研究临床药理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药物剂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包括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治疗药物检测、遗传药理学、时间药动学、新药研发。
临床药理学
第二章 临床药代动力学
一 房室模型理论
按药物在体内分布速度划分 (一)种类: 1 一房室模型(单室模型) 2 二房室模型(双室模型) “中央室” , “周边室” 3 多房室模型:多个“周边室”
二 药物转运的速率过程
一级动力学(First order kinetics)
dC/dt = -K· C Ct = Co·-kt e
药物转运速率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
的一次方成正变关系 体内药物残留量与血药浓度的一次 方成正比。
零级动力学(Zero order kinetics)
dC/dt = -Ko Ct = Co - Ko· t
药物转运速率与药物浓度无关, 为恒速变化、等量消除。
米-曼氏动力学 (Michaelis-Menten kinetics)
吸收t1/2:t1/2 Ka 分布t1/2:t1/2α 消除半衰期:t1/2β或t1/2 t1/2=0.693/k
▲稳态血浆浓度(Css)
1 临床意义: A Css波动范围应在最小有效浓度与最小中 毒浓度之间 B 安全范围窄的药物,Css峰值必须低于最 小中毒浓度,其谷值可稍低于最小有效 浓度。 C 峰-谷值差可通过改变单次剂量和给药 间隔时间来调整
二 临床药理学研究什么?
临床+药理
(一)药理学方面: 1 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 2 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 3 毒理学( Toxicology ) (二)临床方面: 1 临床试验( Clinical trial ) 2 治疗药物检测 ( 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 ) 3 药物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
3 实例
欲给某病人用某药(常规剂量100 mg/次〕,使Css为3.5 mg/L, 计划每 6 h iv一次,每次应给药多少? 解:先按100 mg/次给药二次,τ=6 h, 按上法测得C1 、C2 ,求出K、Vd, 然后根据下列公式计算每次剂量D: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毒副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及药物相互作用规律等;以促进医药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推动医学与药理学发展的目的。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药效学研究:研究药物对机体的影响;2.药动学研究: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3.毒理学研究:即在研究、考察药物疗效时,观察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不良反应;4.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对上市药品的再评价,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等,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5.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市场药物的再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临床药动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模型,定量地描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随时间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影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的因素:药物的剂型、药物颗粒大小、服药时的饮水量、饭前饭后、胃肠道的pH 值、胃肠蠕动、胃肠内容物以及胃肠内正常存在的酶和菌群等都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血浆蛋白结合率;局部器官血流量;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体液pH值;体内屏障;首关消除是指口服药物在从胃肠道内进入肠壁细胞和经门静脉系统首次通过肝脏时被部分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也称首关代谢或首关效应。
生物转化又称代谢,是指进入机体内的药物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
代谢药物的器官主要是肝脏,其次是肠、肾、肺等组织。
(1)I相反应:即氧化、还原及水解反应;(2)II相反应:即结合反应。
肾是药物排泄最重要的器官。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临床药理工作内容
临床药理工作内容
临床药理工作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药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规律、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方案设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性,设计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给药途径等。
2. 药物监测与评价: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的药物浓度、药效等进行监测和评价,以确定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3.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或消除不良反应。
4.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以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5. 药物代谢研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以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药理学科的分支,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它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阐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等,是基础与临床、药学与临床联系的桥梁学科。
2.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3治疗药物监测(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CPM),是近30年来在临床药理学与临床药动学领域内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
是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指导与评价。
4.激素替代疗法: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ERT)指给绝经后妇女适量雌激素,以缓解雌激素缺乏造成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及生殖道、泌尿系统萎缩等症状。
雌激素和雌激素/孕激素替代治疗统称为激素替代治疗(HRT)。
5.直接费用:指与特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直接相关的支出,它包括疾病的直接医疗成本和直接非医疗成本。
6.抗感染药物:是指用于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原虫以及蠕虫等)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7.WHO对ADR的定义:ADR是指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8.药物依赖性:是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停药引起的不适。
9.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0.Ⅰ期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一般为10~30例
Ⅱ期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一般为100例
Ⅲ期临床试验的病例数:多发病一般不少于300例,其中主要病种不少于100例
11.引起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
①多巴胺学说:黑质—纹状体处的DA能神经元变性,导致纹状体内多巴胺减少或缺乏,
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
②氧化应激学说
③自由基氧化神经膜类脂,破坏DA神经元功能
12.治疗精神分裂症一般推荐的药物选择程序:
单用一线药(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三种一线药均无效时改用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仍无效时改用氯氮平→仍无效或效果不佳时考虑联合用药。
13.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①.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与胰岛b细胞的磺脲类受体结合,阻滞与之偶联的A TP敏感钾离子通道,使细胞膜膜去极化。
增强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开放,胞外钙离子内流,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胰岛素释放;
②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及受体的结合能力;
③激活糖原合成酶和3-磷酸甘油脂肪酰转移酶,促进糖的利用和糖原的合成。
14.术前应用碘剂的目的:(甲亢手术)
给予硫脲类控制甲亢病情,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然后术前2周加用碘剂使腺体缩小坚实,便于手术,减少出血
15,判定药物治疗方案的质量应考虑的因素:
①临床效果,即药物的疗效和毒性问题;
②患者状态改善情况
③患者满意程度
④患者直接和间接发生的费用情况
16.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原则:
①长期服药、控制症状:几乎所有病人均需终生服药
②对症用药、辨证加减:根据年龄、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功能受损状态、给药的预
期效果和副作用等选择药物;
③最小剂量、最佳效果:“细水长流,不求全效” “slow” and “low” ;“滴定” 原则
④权衡利弊、联合用药:左旋多巴制剂是最主要的抗帕金森病药物,需合并其他作用
机制的药物
17常用硝酸酯类药物及其抗心绞痛机制:
本类药物多数是硝酸酯类,其中以硝酸甘油最为常用,其次还有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和戊四硝酯等。
作用机制:硝酸酯类能在平滑肌和血管内皮细胞中被降解产生一氧化氮(NO),NO能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GMP的含量,进而激活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降低细胞内Ca2+的浓度,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而产生抗绞痛的作用
18.老年人用药原则:①用药种类不能过多,治疗方案尽量简化,个体化
②由低剂量开始治疗,避免长期用药
③不易服用缓释制剂
④定期检查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