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答题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答题模式
————————————————————————————————作者:————————————————————————————————日期:
病句:辨析和修改
复习:六种病句类型及例句,看印发的资料和《学海导航》。
做题:辨析病句的方法(参考《学海导航》)
语感辨析法——用于初步判断,一种艺高人胆大的方法,准确度不很高。
语法分析法——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可靠的:找主干,辨枝叶。可以辨别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
例句回想法——适用于所有种类。记熟有病例句,参照病例做判断,省时省力哦:)
仿句法——仿句子复杂的结构,把句中陌生的内容换成你熟悉的日常生活的内容来重造一句。这个比较适合于判断逻辑错误和语意不明。
抓语标法——此方法非常实用而且能快速判别,建议尽量使用。有以下情况的可检查有没有对应的语病:
1)介词结构,+动词——缺主语2)多个分句——成分残缺或搭配错。3)并列成分——搭配、语序或分类错4)能否肯否——一面对两面不统一。4)虚词——搭配、多余、残缺或语序5) 数字——数字倍数表述不当(如:减少不能用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的倍数表述)、矛盾或多余。6)成语——赘余7)谓语为“是”或者“成为”——检查主、宾是否搭配。8)前面有两个情况,句中只有一个单数指示代词—一指代不明。用语法分析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不要怕麻烦;碰到长句不要慌,长句也由主、谓、宾组成,不是怪物哈;巧妙运用抓语标法,省时省力
文言文阅读:
知识积累——熟悉活用、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参考笔记和《名师大讲堂》及《专题突破》
阅读步骤:粗读,找出人物、事件、评价,在草稿上写出。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变换的时间词、地点词、官职词和变化了的人物,画出文中的评价词。遇到不懂的词就跳过不管,因为后面的题目未必会涉及到该词。如果看不明白,可先看最后一道选择题。
做题:(1)理解实词:用代入法。代入检查词性是否符合该实词所在句子的要求,词义是否何句意一致,放回语境检验是否符合上下文意思。
(2)理解虚词:根据前后实词的词性确定虚词的词性,再根据句子意思确定含义或根据原上下文确定含义,然后比较、排除。
(3)信息筛选(第7题):先看题干,理解要求筛选的内容;再看选项,用排除错项的方法,先排除对象错的,再排除内容错的。
句式考查:多为各种特殊句式;补出省略成分一定要看该句前几句。具体考查哪一种句式要看选项。
(4)整体理解:回到原文,把每一个选项的内容和原文对照,特别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句。提醒:一般一段一项,要不急不躁,细心找准。
(5)断句:先了解文段整体意思,然后从易到难一一断出。可以先找位置比较固定的虚词、曰、云等,再找对称句、找固定句式,再找谓语动词,在此基础上往前找对象(人名、物名、事)主语,往后找宾语。
温馨提示:断句,顾名思义是把一个一个句子断开,一句话的意思是相对完整,一个句子一般有主谓宾。一点头绪都没时,可以从最后一个词(通常是宾语)往前推,找到它的谓语和主语,慢慢向前,思路就会逐渐清晰。
(6)翻译:踩分点——多义词,活用或通假字,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
方法:联系语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不多不漏,符合语法。原题试译,工整答卷。加、换、调、补、删,以加字组词为主,换字为辅。要调动一定的古文化知识。
特别提示:如果不能理解文意,也不能放弃,看看该句的上下句,用该字组词,也有可能得
分。例如直当出别居耳:当——应当,出——出去,别——别处,居——居住。那样,就算不能译出“直……耳”也能拿分。就算其他不懂,只懂一个词,也要把这个词译出来,它也许就是得分点。
论述文阅读:
论述文阅读:以阐述、论证为主,基本内容是观点和材料,主旨是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态度。要筛选的信息往往就是某些观点或支持这些观点的某些材料。阅读方法与议论文一样,理解时有时要运用到常规的其他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
整体阅读:抓观点,抓思路,把握材料的组织。树立“抓问题——寻材料——追结论”意识。把观点句、结论句画出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的题目一般就是答这些句),把虚词——尤其是表范围、时间、程度、可能的副词画出来,把进程转换的词找出来。
解题总体思路
1)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字的读题干和选项,审清考查的信息及设题的角度。
2)确定区域,画出有关的句子。
3) 文题对照,看看意思是否完全一致。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大部分的题目和诗歌同。
理解词语:
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提问方式::某某词的含义(内涵)是?这个词指的是什么?文中哪些词和这个词含义相同?某某词好在哪里?用某某词代替某某词好不好?
思维方式:字面意——文中意,注意比喻义和寓意。
提醒:(1)词不离句;解释出来的词性要和原来的词性一致。(2)后两种问法还要分析有没有用到活用、修辞、词的色彩等方法。
理解句子:
题型形式:“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
“你对‘…….’这个句子怎么理解?”,某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解题方法:找出主干,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放回原文,找出所在的语境;结合上下文,找出最符合的相关内容;直接从文中摘录解释的句子或摘取其中的关键词重组句意(有些含义比较丰富的也许要完全由自己想)。
提醒:句不离段,联系上下文,一般可在文中找到答案原句。
2.句段作用(好处)类题目。
提问方式:文中第几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提示:近来的高频题,特别注意。
该类题目一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句段的表层含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深层蕴涵是什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
解答:看这个句段在文中的位置而定。要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回答。
在开头,作用一般有领起下文,开门见山,提纲挈领,为下文作铺垫,如果是小说也可能是为下文埋下伏笔。
表述:结构上起……作用;内容上引出……,为下文的….作铺垫,为下文的……埋下伏笔
在中间,一般是过渡或为下文作铺垫。表述:(结构上)过渡作用,(内容上)由….过渡到……,为下文…..作铺垫或者揭示文章……主旨。
在结尾:结构上,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内容上,揭示中心主题,或点明主旨(写出中心和主旨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