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铁丝燃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铁丝燃烧的条件。
2. 观察铁丝燃烧的现象,探究燃烧产物的性质。
3. 学习使用酒精灯进行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
燃烧过程中,铁丝表面温度升高,氧气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光。
三、实验器材1. 铁丝(直径约0.5mm)2. 酒精灯3. 火柴4. 烧杯(盛放氧气)5. 滴管6. 玻璃片7. 纸巾8. 实验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铁丝剪成长约10cm的小段,用砂纸打磨表面,去除氧化层。
2. 将烧杯内盛满氧气,用滴管向烧杯内滴入少量水,以防止铁丝燃烧时溅出。
3.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火焰调至微红色。
4. 将打磨好的铁丝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另一端悬空,使其与酒精灯火焰保持一定距离。
5. 观察铁丝燃烧现象,记录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颜色、气味、火焰形状等。
6. 用玻璃片收集燃烧产生的固体产物,待冷却后进行称量。
7. 将收集到的固体产物用稀盐酸溶解,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8.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场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表面温度升高,产生明亮的火花,并逐渐变为红色,最终变为黑色。
2. 燃烧过程中,铁丝周围产生大量热量,使空气中的氧气迅速消耗,导致火焰逐渐减弱。
3. 燃烧产物为黑色固体,经称量,质量约为0.3g。
4. 将黑色固体用稀盐酸溶解后,溶液呈黄色,说明产物中含有铁离子。
六、实验结论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Fe3O4)。
2. 燃烧过程中,铁丝表面温度升高,氧气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光。
3. 实验结果表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燃烧产物为黑色固体,含有铁离子。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
2. 铁丝加热时,避免火焰过大,以免造成铁丝熔化。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场地。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了解了铁丝燃烧的条件和产物性质。
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和
讨论
附
录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景 泰 县 上 沙 窝 中 学实 验 报 告
年级班组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
实验
名称
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
目的
实验内容
操作要点及注意问题(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1、在250 mL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注入200 mL的热水。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过一会,观察现象。(白磷的着火点约40℃,红磷的着火点约240℃)。
2、如果用双连球向水中白磷周围通入氧气。
3、如果将铜片上的红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红磷的温度继续升高。
铜片上的白磷因满足燃烧的条件而燃烧,热水中的白磷因没有跟氧气接触而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因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能燃烧
白磷在热水中也能燃烧。
红磷燃烧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可燃物跟氧气接触。
燃烧条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
2. 分析燃烧过程中氧气、温度和可燃物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验验证燃烧三要素:氧气、可燃物和温度的相互影响。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并释放出热能和光能的过程。
燃烧的发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本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氧气、温度和可燃物对燃烧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木条、火柴、蜡烛、酒精、砂纸、试管、酒精灯、集气瓶、烧杯、水、玻璃棒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集气瓶、烧杯、玻璃棒、天平、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探究氧气对燃烧的影响(1)将一根木条点燃,放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2)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抽空,再次将点燃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2.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燃烧的影响(1)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在试管中,观察蜡烛燃烧情况。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酒精,滴在蜡烛火焰上,观察蜡烛燃烧情况。
3. 实验三:探究可燃物对燃烧的影响(1)将火柴点燃,放入烧杯中,观察火柴燃烧情况。
(2)用砂纸将木条表面摩擦,使其表面粗糙,点燃木条,放入烧杯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当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抽空后,木条无法燃烧。
这说明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
2. 实验二:蜡烛在试管中燃烧,当酒精滴在蜡烛火焰上时,火焰变得更旺。
这说明温度对燃烧有显著影响。
3. 实验三:火柴在烧杯中燃烧,而摩擦后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这说明可燃物的性质对燃烧有影响。
六、实验结论1. 燃烧的发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2. 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氧气充足时,燃烧更旺。
3. 温度对燃烧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燃烧越旺。
4. 可燃物的性质对燃烧有影响,可燃物越易燃,燃烧越旺。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2. 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化学固体燃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固体燃烧的基本原理和条件。
2. 观察不同固体物质燃烧时的现象。
3. 分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和产物。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固体燃烧是指固体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和光的过程。
燃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可燃物:具有可燃性的固体物质。
2. 氧气:作为氧化剂,与可燃物发生反应。
3. 着火点:固体物质达到一定温度时,开始燃烧。
三、实验用品1. 实验器材:酒精灯、燃烧匙、试管、镊子、火柴、酒精、集气瓶、水槽、澄清石灰水。
2. 实验药品:硫磺、磷、铁、木炭、铜、镁。
四、实验步骤1. 硫磺燃烧实验- 将一小块硫磺放在燃烧匙上。
- 用酒精灯加热硫磺,观察其燃烧现象。
- 收集燃烧产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2. 磷燃烧实验- 将一小块磷放在燃烧匙上。
- 用酒精灯加热磷,观察其燃烧现象。
- 收集燃烧产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3. 铁燃烧实验- 将一小块铁放在燃烧匙上。
- 用酒精灯加热铁,观察其燃烧现象。
- 收集燃烧产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4. 木炭燃烧实验- 将一小块木炭放在燃烧匙上。
- 用酒精灯加热木炭,观察其燃烧现象。
- 收集燃烧产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5. 铜燃烧实验- 将一小块铜放在燃烧匙上。
- 用酒精灯加热铜,观察其燃烧现象。
- 收集燃烧产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6. 镁燃烧实验- 将一小块镁放在燃烧匙上。
- 用酒精灯加热镁,观察其燃烧现象。
- 收集燃烧产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1. 硫磺燃烧:硫磺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放出热量。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磷燃烧:磷燃烧时,产生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燃烧产物为五氧化二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铁燃烧:铁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量。
燃烧产物为四氧化三铁,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木炭燃烧:木炭燃烧时,产生无色火焰,放出热量。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的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
2.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3. 通过实验观察燃烧现象,加深对燃烧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的过程。
燃烧的必要条件包括:1. 可燃物质: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
2. 氧气:助燃剂,通常指空气中的氧气。
3. 热量:点燃可燃物质,使其达到着火点。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可燃物 + 氧气→ 燃烧产物 + 热量三、实验用品1. 可燃物质:木材、纸张、汽油等。
2. 氧气:空气。
3. 热源:酒精灯、打火机等。
4.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温度计、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可燃物质,放入烧杯中。
2. 用酒精灯或打火机点燃可燃物质,观察燃烧现象。
3. 记录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观察燃烧产物的颜色、状态等。
4. 对燃烧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如测定燃烧产物的质量、热量等。
5.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燃烧原理。
五、实验现象1. 燃烧时,可燃物质发出火焰,并伴有热量释放。
2. 燃烧产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其颜色、状态等因可燃物质不同而异。
3. 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可燃物质完全燃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2. 燃烧产物的颜色、状态等因可燃物质不同而异。
例如,木材燃烧产生烟雾和灰烬,汽油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和少量水。
3.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直至可燃物质完全燃烧。
七、实验结论1.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放热反应的过程。
2. 燃烧的必要条件包括可燃物质、氧气和热量。
3.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9.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日期
【问题和建议】
1、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这一问题?
2、如果把实验室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连接中考】
1.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3、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5、2012年5月18日开始,伦敦奥运圣火只在英国境内传递。
采集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
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料的燃烧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
D.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可燃物。
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2. 通过实验验证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光和热的现象。
燃烧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可燃物:指能够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酒精等;2. 氧气:指燃烧过程中所需的氧气,通常来自空气;3. 着火点:指可燃物在氧气存在下开始燃烧的温度。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可燃物的燃烧现象,验证燃烧需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
三、实验器材1. 实验桌;2. 火柴;3. 酒精灯;4. 酒精;5. 纸张;6. 水槽;7. 铁架台;8. 烧杯;9. 温度计;10. 量筒;11. 红磷;12. 白磷;13. 滤纸。
四、实验步骤1. 将纸张撕成小块,分别放入烧杯中,观察其燃烧现象;2. 点燃酒精灯,将酒精滴在纸张上,观察其燃烧现象;3. 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烧杯中,观察其燃烧现象;4. 将滤纸撕成小块,放入水中,观察其燃烧现象;5. 将白磷放入热水中,观察其燃烧现象;6. 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观察其燃烧现象。
五、实验现象1. 将纸张撕成小块放入烧杯中,纸张不燃烧;2. 点燃酒精灯,将酒精滴在纸张上,纸张燃烧;3. 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烧杯中,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4. 将滤纸撕成小块放入水中,滤纸不燃烧;5. 将白磷放入热水中,白磷燃烧;6. 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烧杯中,红磷温度低于着火点不燃烧,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
六、实验结论1.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 纸张、红磷和白磷分别代表可燃物,氧气来自空气,温度计测量温度;3. 实验结果表明,纸张、红磷和白磷在满足燃烧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燃烧现象;4.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火灾事故。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2. 实验时,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可燃气体积聚;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4. 实验过程中,如遇紧急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物体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探究物体燃烧的条件,验证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点火源(温度),并进一步了解燃烧过程中的一些相关现象。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热能和光能的过程。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如下:1. 可燃物: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等。
2. 助燃物:支持燃烧的物质,一般为氧气。
3. 点火源:引起燃烧的能量来源,如明火、摩擦、冲击、电火花等。
本实验通过设计不同实验方案,验证这三个条件的必要性。
三、实验材料1. 可燃物:木条、纸张、酒精、汽油等。
2. 助燃物:空气(含氧气)。
3. 点火源:酒精灯、火柴、打火机等。
4.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铁架台、玻璃棒、胶头滴管、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验证可燃物(1)将一小块木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木条是否燃烧。
(2)将一小块纸张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纸张是否燃烧。
(3)将一小滴汽油滴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汽油是否燃烧。
2. 实验二:验证助燃物(1)点燃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蜡烛,观察蜡烛是否熄灭。
(2)将一小块木条放在空气中燃烧,观察燃烧现象。
(3)将一小块木条放入水中,观察木条是否燃烧。
3. 实验三:验证点火源(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是否燃烧。
(2)用打火机点燃酒精灯,观察酒精灯是否燃烧。
(3)用摩擦方法点燃纸张,观察纸张是否燃烧。
五、实验现象1. 实验一:木条、纸张、汽油均能燃烧。
2. 实验二:用玻璃杯罩住的蜡烛熄灭;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木条在水中不燃烧。
3. 实验三:火柴、打火机、摩擦均能点燃蜡烛、酒精灯、纸张。
六、实验结论1. 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点火源(温度)。
2. 可燃物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燃烧。
3. 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4.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燃烧条件案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燃烧的条件,验证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燃烧现象,加深对燃烧条件理解。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酒精、水、小棉球、小木条、煤、蜡烛、烧杯、玻璃杯、滤纸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火柴、铁夹、铁架台、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2. 同时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3. 点燃两支小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
4.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氯气中,观察现象。
5. 将一小块镁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现象。
五、实验现象1. 蘸有酒精的小棉球能被点燃,而蘸有水的小棉球不能被点燃。
2. 小木条容易被点燃,而煤不易被点燃。
3. 未罩烧杯的小蜡烛能继续燃烧,罩烧杯的小蜡烛一会儿熄灭。
4. 金属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5. 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六、实验结论1.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有些物质在氧气中也能燃烧。
3. 用玻璃杯罩住蜡烛,隔绝氧气,蜡烛会熄灭。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蘸有酒精的小棉球能被点燃,而蘸有水的小棉球不能被点燃?答: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而水不具有可燃性。
2.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小木条容易被点燃,而煤不易被点燃?答:因为小木条的着火点低于煤的着火点。
3.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用玻璃杯罩住蜡烛,蜡烛会熄灭?答:因为玻璃杯隔绝了蜡烛与氧气的接触,导致蜡烛熄灭。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燃烧现象,验证了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同时,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现象,如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进一步加深了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燃烧的条件,探究不同条件下物质燃烧的特性,为今后的安全用火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物质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实验器材1. 酒精灯;2. 酒精;3. 小木块;4. 小铁块;5. 烧杯;6. 氧气瓶;7. 温度计;8. 秒表;9. 火柴;10. 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步骤1. 将酒精倒入酒精灯中,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颜色和形状;2. 将小木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记录木块燃烧的时间;3. 将小铁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铁块表面现象;4. 将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火焰熄灭时间;5. 将氧气瓶打开,用酒精灯加热氧气瓶,观察氧气燃烧现象;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燃烧条件。
五、实验现象1. 酒精灯火焰呈蓝色,温度较高;2. 小木块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燃烧时间为10秒;3. 小铁块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表面出现红色;4. 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火焰熄灭时间为30秒;5. 氧气瓶打开后,加热氧气瓶,火焰迅速熄灭。
六、实验结论1. 物质具有可燃性,酒精、木块、铁块均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酒精、木块、铁块在氧气中均能燃烧;3.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酒精、木块、铁块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能燃烧;4. 燃烧条件满足时,燃烧现象明显,如火焰颜色、形状、温度等;5. 燃烧条件不满足时,燃烧现象不明显或无法燃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酒精灯火焰烧伤;2.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3.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整理归位。
八、实验拓展1. 探究不同可燃物的燃烧特性;2. 研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3. 探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4. 研究燃烧条件对燃烧速度的影响。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燃烧的条件,掌握了不同条件下物质燃烧的特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火,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燃烧的手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条件。
2. 掌握火焰燃烧的基本特性。
3. 通过实验,验证燃烧的必要条件。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达到一定温度的点火源。
燃烧的手掌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手掌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情况,验证燃烧的必要条件。
三、实验材料1. 纯棉布一块2. 氧气瓶一个3. 点火器一个4. 酒精灯一个5. 钳子一把6. 量筒一个7. 水盆一个8. 玻璃杯一个9. 手套一副四、实验步骤1. 将纯棉布剪成手掌大小,折叠成多层。
2. 将纯棉布放在水盆中浸泡,使其吸水。
3. 取出纯棉布,用钳子将其夹住,悬挂在氧气瓶上方。
4. 用酒精灯点燃点火器,将其放在纯棉布下方。
5. 观察纯棉布是否燃烧。
6. 将纯棉布放在空气中,用点火器点燃,观察燃烧情况。
7. 将纯棉布放在水中,用点火器点燃,观察燃烧情况。
8. 将纯棉布放在密封的玻璃杯中,用点火器点燃,观察燃烧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纯棉布在氧气瓶中燃烧时,火焰较大,燃烧较旺。
2. 当纯棉布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较小,燃烧较弱。
3. 当纯棉布在水中燃烧时,火焰熄灭,无法燃烧。
4. 当纯棉布在密封的玻璃杯中燃烧时,火焰熄灭,无法燃烧。
六、实验结论1. 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旺。
2. 燃烧需要可燃物,纯棉布是可燃物。
3. 燃烧需要点火源,点火器可以提供点火源。
4. 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纯棉布在点火器点燃后可以燃烧。
5. 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氧气、点火源和达到一定温度。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燃烧的手掌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情况,验证了燃烧的必要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氧气浓度、可燃物、点火源和温度对燃烧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燃烧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火,防止火灾的发生。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手掌在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 探究燃烧过程中手掌的热量传递方式。
可燃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可燃物的特性及其燃烧条件。
2. 掌握可燃性气体、液体和固体的燃烧实验方法。
3. 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包括: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三、实验器材1. 可燃物:氢气、甲烷、乙醇、白磷、红磷、铁丝等。
2. 实验仪器:酒精灯、烧杯、试管、导管、石棉网、镊子、酒精等。
3. 实验试剂: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氢气燃烧实验(1)将氢气导管插入装有氢气的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
(2)观察氢气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3)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2. 甲烷燃烧实验(1)将甲烷气体导管插入装有甲烷的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
(2)观察甲烷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3)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3. 乙醇燃烧实验(1)取少量乙醇,用镊子夹住,放入酒精灯火焰中。
(2)观察乙醇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3)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4. 白磷燃烧实验(1)将白磷放入水中,用镊子取出。
(2)将白磷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3)观察白磷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5. 红磷燃烧实验(1)将红磷放入水中,用镊子取出。
(2)将红磷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3)观察红磷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6. 铁丝燃烧实验(1)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取出。
(2)将铁丝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3)观察铁丝燃烧现象,记录火焰颜色、燃烧声音等。
五、实验现象1. 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声音很小。
2. 甲烷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声音较小。
3. 乙醇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声音较大。
4. 白磷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产生大量白烟。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现象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燃烧的基本概念和条件;2. 了解不同燃烧条件下火焰、烟尘、气味等现象;3. 分析燃烧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换。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放热反应,产生火焰、烟尘、气味等现象。
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质、氧气和点火源。
本实验通过改变燃烧条件,观察火焰、烟尘、气味等现象,分析燃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酒精灯、酒精、氧气瓶、铁夹、烧杯、量筒、试管等;2. 实验仪器:酒精灯、铁夹、烧杯、量筒、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火焰颜色、形状、大小等;2. 将蜡烛放入烧杯中,观察火焰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变化;3.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酒精,观察火焰与酒精接触面积的变化;4. 将氧气瓶连接铁夹,将蜡烛放入氧气瓶中,观察火焰的变化;5. 在氧气瓶中加入少量酒精,观察火焰的变化;6. 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颜色、形状、大小等;7. 将酒精灯火焰吹灭,观察火焰熄灭后的现象;8.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五、实验现象1. 点燃蜡烛,火焰呈黄色,形状为锥形,大小适中;2. 将蜡烛放入烧杯中,火焰与氧气接触面积减小,火焰逐渐变暗;3.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酒精,火焰与酒精接触面积增大,火焰变亮;4. 将蜡烛放入氧气瓶中,火焰变得明亮,颜色呈蓝紫色;5. 在氧气瓶中加入少量酒精,火焰变得更加明亮,颜色呈蓝紫色;6. 点燃酒精灯,火焰呈黄色,形状为锥形,大小适中;7. 将酒精灯火焰吹灭,火焰熄灭,留下少量烟尘;8. 火焰熄灭后,烧杯底部有少量水滴,酒精灯底部有少量酒精残留。
六、实验分析1. 火焰颜色、形状、大小与可燃物质和氧气接触面积有关。
蜡烛和酒精的燃烧过程中,火焰颜色、形状、大小发生变化,说明燃烧条件对火焰特征有影响;2. 氧气浓度对燃烧有重要影响。
在氧气瓶中,火焰变得更加明亮,颜色呈蓝紫色,说明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充分;3. 燃烧过程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释放出热量和能量。
探究燃烧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燃烧的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
2. 探究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特性。
3. 学习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和分析燃烧现象。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用品:1. 纯净石蜡2. 酒精3. 水槽4. 火柴5. 烧杯6. 澄清石灰水7. 小刀8. 干净的玻璃棒9. 秒表10. 记录本实验步骤:1. 观察蜡烛及其燃烧:- 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和硬度。
- 嗅其气味。
-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投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2. 点燃蜡烛:- 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的颜色、形状和变化。
- 观察蜡烛火焰的分层现象,记录各层火焰的温度。
3. 探究燃烧条件:- 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并记录。
- 点燃两支小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并记录。
4. 观察蜡烛燃烧产物:- 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录。
- 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现象并记录。
5. 分析实验数据:- 比较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特性。
- 分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及其性质。
实验现象:1. 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石蜡在水中漂浮,不溶于水。
2. 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3. 蘸有酒精的小棉球能被点燃,而蘸有水的小棉球不能。
4. 未罩烧杯的小蜡烛能继续燃烧,罩烧杯的小蜡烛熄灭。
5. 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许多小水珠,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6. 熄灭蜡烛后,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实验结论:1.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足够高的温度。
2.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如酒精易燃,水不易燃。
3.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水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
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燃烧的条件实验报告引言: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是指物质在与氧气接触时产生火焰、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
然而,燃烧并非所有物质都能进行的,它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
为了深入了解燃烧的条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氧气的必要性为了验证氧气在燃烧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选取了两个物质进行实验:木炭和蜡烛。
首先,我们点燃一块木炭,观察到它迅速燃烧,并产生出明亮的火焰和热量。
然后,我们将另一块木炭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再次点燃。
这一次,由于缺乏氧气,木炭只是慢慢地燃烧,没有明亮的火焰产生。
类似地,我们点燃了一支蜡烛,它也迅速燃烧并产生火焰。
接着,我们将蜡烛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结果同样是缺乏氧气导致蜡烛燃烧缓慢,没有明亮的火焰。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氧气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实验二:可燃物质的存在为了验证可燃物质的存在对燃烧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两个物质进行实验:纸张和水。
首先,我们点燃一张纸,观察到它迅速燃烧并产生明亮的火焰。
然后,我们将纸张放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再次点燃。
这一次,由于缺乏可燃物质,纸张只是燃烧一小段时间后熄灭。
接着,我们将水倒入一个容器中,再点燃一张纸。
结果是纸张无法燃烧,因为水的存在阻碍了燃烧反应的进行。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可燃物质的存在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实验三:点燃温度的影响为了验证点燃温度对燃烧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两个物质进行实验:纸张和木片。
首先,我们将一张纸张放在火焰附近,观察到纸张开始燃烧。
然后,我们将另一张纸张放在冰箱中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接近火焰,结果是纸张无法点燃。
类似地,我们将一块木片放在火焰附近,观察到木片开始燃烧。
然后,我们将另一块木片放在冰箱中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接近火焰,结果是木片无法点燃。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点燃温度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氧气的存在、可燃物质的存在和适当的点燃温度。
燃烧的实验报告
燃烧的实验报告燃烧的实验报告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无论是烧火做饭,还是汽车的燃油燃烧,都离不开燃烧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燃烧的原理和特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燃烧的基本原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根蜡烛作为燃烧的样本。
首先,我们点燃了蜡烛的蜡烛芯,然后观察了燃烧的过程。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蜡烛的蜡烛芯燃烧后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伴有一定的热量释放。
这是因为蜡烛芯中的蜡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同时,燃烧产生的热量也使蜡烛芯继续燃烧,形成了一个循环。
实验二:燃烧的条件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探究了燃烧所需的条件。
我们分别取了一根蜡烛和一根木棍,将它们分别放在两个密闭的容器中,并点燃两者。
结果令人惊讶的是,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了一段时间后熄灭了,而木棍却一直燃烧下去。
我们分析得出,这是因为燃烧需要氧气的供应,而密闭容器中的氧气被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取代,导致蜡烛燃烧不了。
实验三:燃烧的种类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
我们选取了纸张、木头和塑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点燃它们。
纸张燃烧时产生了明亮的火焰,燃烧速度较快,并伴有明显的黑烟。
木头的燃烧速度较慢,形成的火焰较小,但燃烧的时间较长。
而塑料的燃烧则产生了黑烟和有毒气体,燃烧速度也非常快。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不同,这是由其化学成分和结构所决定的。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选择正确的燃料,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实验四:燃烧的应用燃烧不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还有许多实际应用。
我们以火箭发动机为例,探究了燃烧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火箭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是通过燃料和氧化剂的反应来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从而产生推力。
这种推力可以使火箭脱离地球引力,实现航天任务。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燃烧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
燃烧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现象,还可以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化学实验室燃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现象的基本特征;2. 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 学习燃烧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方法;4. 理解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光。
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了解其燃烧特性,从而掌握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酒精灯、酒精、燃烧匙、石棉网、铁架台、铁夹、秒表、温度计、烧杯、试管、量筒等。
2. 试剂:酒精、硫磺、镁条、磷、铁丝、蜡烛等。
四、实验步骤1. 酒精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2)用燃烧匙夹取一小块酒精,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观察燃烧现象;(3)记录酒精燃烧的温度、时间等数据。
2. 硫磺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将硫磺放在燃烧匙上,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2)观察硫磺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3)熄灭酒精灯,将燃烧后的硫磺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3. 镁条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将镁条放在燃烧匙上,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2)观察镁条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3)熄灭酒精灯,将燃烧后的镁条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4. 磷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将磷放在燃烧匙上,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2)观察磷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3)熄灭酒精灯,将燃烧后的磷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5. 铁丝燃烧实验(1)点燃酒精灯,将铁丝放在燃烧匙上,放入酒精灯火焰中燃烧;(2)观察铁丝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3)熄灭酒精灯,将燃烧后的铁丝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6. 蜡烛燃烧实验(1)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温度、时间等数据;(2)熄灭蜡烛,将燃烧后的蜡烛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酒精燃烧实验:酒精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燃烧温度约为600℃,燃烧时间为2分钟。
教室白板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教室白板实验人员:XXX、XXX、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质燃烧的基本原理和条件。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物质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存在下,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光和热。
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助燃物(氧气)、着火点。
三、实验用品1. 实验器材:白板、酒精灯、火柴、镊子、实验记录本、笔。
2. 实验药品:蜡烛、酒精、水、碳酸钙、铁丝、氧气瓶。
四、实验步骤1. 将白板清洁干净,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药品。
2. 将蜡烛、酒精、水、碳酸钙、铁丝、氧气瓶分别放在白板的不同位置。
3. 使用镊子夹住火柴,点燃酒精灯,将火柴靠近蜡烛,观察蜡烛是否燃烧。
4. 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将碳酸钙撒在蜡烛上,观察燃烧现象。
5. 将蜡烛熄灭,用镊子夹住铁丝,点燃酒精灯,将铁丝靠近氧气瓶,观察铁丝是否燃烧。
6. 将水倒入白板中央,将燃烧的蜡烛放入水中,观察燃烧现象。
7.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蜡烛在氧气存在下能够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火焰和热量。
2. 当碳酸钙撒在蜡烛上时,燃烧现象减弱,说明碳酸钙对燃烧有抑制作用。
3. 铁丝在氧气瓶中能够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火花和热量。
4. 将燃烧的蜡烛放入水中,火焰熄灭,说明水对燃烧有抑制作用。
5.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着火点。
六、实验结论1. 物质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气)、着火点。
2. 碳酸钙、水等物质对燃烧有抑制作用。
3.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本次实验,我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我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面条燃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掌握燃烧的三要素。
2. 通过实验验证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
3. 探究不同条件下面条的燃烧现象。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可燃物:具有可燃性的物质。
2. 氧气: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气体。
3.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可燃物就会发生燃烧。
三、实验器材1. 烧杯(2个)2. 面条(适量)3. 酒精灯(1个)4. 火柴(1盒)5. 温度计(1个)6. 秒表(1个)7. 烧杯夹(1个)8. 记录本(1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面条分成两份,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2. 使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观察面条的燃烧现象。
3. 使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面条的温度,记录数据。
4. 在面条燃烧的过程中,使用秒表记录燃烧时间。
5. 实验结束后,将烧杯中的面条熄灭,观察燃烧残留物。
五、实验数据1. 烧杯A:面条燃烧时间为10秒,燃烧残留物为炭化物。
2. 烧杯B:面条燃烧时间为15秒,燃烧残留物为炭化物。
六、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面条在满足燃烧三要素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燃烧。
2. 烧杯A和B中面条的燃烧时间存在差异,说明燃烧速度受到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3. 烧杯A和B中面条的燃烧残留物均为炭化物,说明面条在燃烧过程中主要发生氧化反应。
七、实验结论1. 燃烧需要满足可燃物、氧气和温度三个条件。
2. 面条作为一种可燃物,在满足燃烧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燃烧。
3. 燃烧速度受到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八、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燃烧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燃烧的三要素。
同时,实验过程中也让我认识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将更加注重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九、实验改进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可燃物,如纸张、木材等,进一步验证燃烧三要素。
燃烧的糖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燃烧的条件。
2. 探究不同条件下糖块燃烧的现象。
3. 分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原理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通常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如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
糖块作为一种可燃物,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会发生燃烧。
本实验通过控制变量,观察糖块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现象,分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糖块、火柴、酒精灯、镊子、玻璃片、水、沙子、剪刀、烧杯等。
2. 实验仪器:天平、温度计、显微镜、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糖块切成小块,用剪刀剪成不同形状,准备火柴、酒精灯、镊子、玻璃片等。
2. 实验一:常温下糖块燃烧(1)用镊子夹取一块糖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2)观察糖块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时间、火焰颜色等。
(3)将燃烧后的糖块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观察溶解现象。
3. 实验二:高温下糖块燃烧(1)将糖块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高温。
(2)观察糖块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时间、火焰颜色等。
(3)将燃烧后的糖块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观察溶解现象。
4. 实验三:不同形状糖块燃烧(1)将糖块剪成不同形状,如圆形、方形、长条形等。
(2)用镊子夹取不同形状的糖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3)观察糖块燃烧的现象,记录燃烧时间、火焰颜色等。
(4)将燃烧后的糖块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观察溶解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常温下糖块燃烧观察到糖块在火焰上加热后,表面逐渐变黑,产生火焰,燃烧时间约为30秒。
将燃烧后的糖块放入水中,观察到糖块溶解,水变浑浊。
分析:常温下糖块燃烧,说明糖块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水等物质。
2. 实验二:高温下糖块燃烧观察到糖块在高温下燃烧,燃烧时间约为20秒。
将燃烧后的糖块放入水中,观察到糖块溶解,水变浑浊。
分析:高温下糖块燃烧,说明温度对燃烧反应有促进作用,燃烧时间缩短。
3. 实验三:不同形状糖块燃烧观察到不同形状的糖块在火焰上加热后,燃烧时间、火焰颜色等基本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年级
班
组 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日
实验
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
名称
目的
实验现象
物质燃烧 条件的探究
1、在 250 mL 的烧杯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并注入 200 mL 的 热水。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 吸去表面水分的白磷,另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过一会,观察现象。 (白磷的着火点约 40℃,红磷的着火点 约 240℃)。
2、如果用双连球向水中白磷周围通入氧气。 3、如果将铜片上的红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续升高。
使红磷的温度继
铜片上的白磷因满足燃烧的条件而燃烧,热水中 的白磷因没有跟氧气接触而不能燃烧,铜片上的 红磷因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能燃烧
白磷在热水中也能燃烧。 红磷燃烧
结论及解释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 质具有可燃性;②温度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③可燃物跟氧气接触。
问题 和
讨论
附
成绩 :
指导教师签
录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