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力资本理论_一个扩展的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人力资本理论 ;生产函数 ;组织结构 ;内生变量 中图分类号 : G402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0059 (2004) 0520045205
A Survey of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GUO Hai (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1 , China) Abstract : The traditional human capital theory is an assembly2line input2output model which puts more attention on the investment , return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individuals and nations and leaves out the differ2 ence between educationa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vity within and among workplaces as a black2box to be decon2 structed. Findings concerning production process within both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workplaces show tha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affect directly the output of school systems , productivity differentials and effective2 ness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s endogenous variables. When we introduce the institutional variables into the tradi2 tional input2output model , we can make more affirmative prediction regarding the economic values and social values of ed2 ucation. Key words :Human capital theory ; production function ;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 endogenous variable.
一
在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评述时 ,布劳 (M. Blaug) 借用后 波普主义者拉卡多斯 (Lakatos) 作品中的方法 ,对人力资本理 论研究框架的“硬核”(hard core) 和“保护带”(protective belt) 做出区分 。所谓的“硬核”包括一组纯粹形而上的信仰 ,这些 信仰激发或者限定框架的研究战略 ;正是在“保护带”,硬核 和辅助性假设结合起来形成了特定的可检验的理论 ,由此研 究框架才赢得了科学的声誉 。布劳认为 ,人力资本概念或人 力资本研究框架的“硬核”是这样一种思想 :人们以不同的方 式在自己身上的花费 ,不仅是为了当前的享受 ,而且也是为 了将来取得金钱和非金钱的报酬[1] 。正是通过这种比拟 ,布
·4源自文库 ·
了一个增长来源的分析和核算体系 ,强调了人力投资在经济 增长中的作用 。但是他们也意识到 ,要从全部要素生产率中 分离出人力投资的作用 ,或要把“剩余”中的知识进展 、技术 进步单列出来 ,存在一定的困难 。丹尼森自己也承认这一 点 。他说 “, 由于增长的核算要求一个前后一贯 、不相重叠的 分类 ,它 不 得 不 特 别 小 心 地 重 视 决 定 因 素 相 互 作 用 的 方 式 。”[5 ]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不仅进一步表明了人力资本积累在 经济成长中的作用 ,更主要的是它在研究方法上显示出的一 种新的趋势 。它不再把发展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不再把 发展看作是依赖于从外界引进资金 、技术 、人力资本 ,并与既 定的生产结构和行为结构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总量生产函 数关于充分竞争市场 、收益递减等等假设开始发生动摇 ,技 术 、经济制度 、政府服务等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 ,投入2 产出的线形模型由于变量的增加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而逐 渐被摈弃 。学者逐步认识到 ,作为内生变量 ,人力资本 ——— 通过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或者教育和培训而获得 ———增 强了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能力 ,同时 ,教育投资转变为人力 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存量转变为生产力也都受到组织特征和 社会政策的深刻影响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制度因素和社 会关系的关注 ,也必然渗透到工作场所的生产函数和教育生 产函数的构造当中 。
图 1 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框架示意图
二
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宏观层面 ,来源于经济增长源泉研究 的经济增长理论 ,是建立在总量生产函数的基础上 。运用这 种生产函数考察经济的长期动态变化时 ,认为起决定作用的 因素是总供给 。它首先假定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是既定的 , 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特征 ,并通常采用柯布2道格拉斯生产 函数这种特殊形式 。贝克尔提出 ,如果人均收入的增长是由 人均土地和物质资本的增长引发的 ,那么资本和土地不断降 低的收益率最终消除进一步的增长 。但在过去的 100 多年 中 ,问题不是缺少增长 ,相反美国 、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人均 收入一直在持续的增长 。答案就在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扩 张 ,提高了劳动和其他生产投入的生产率 。科学知识在物质 生产中的系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育 、技术学习 、在职培训 的价值 ,因为知识的增长体现在科学家 、学者 、技术人员 、管 理人员和其他产出贡献者身上[4] 。技术创新成为新的经济 增长的源泉 ,并且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 平是 决 定 技 术 创 新 水 平 高 低 的 最 主 要 因 素 。舒 尔 茨 ( T. Schultz) 认为人 力 资 本 可 以 产 生“知 识 效 应”和“非 知 识 效 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丹尼森 (Denison) 则建立
复旦教育论坛 2004 年第 2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04. Vol. 2 ,No. 5
·视 界·
认识人力资本理论 :一个扩展的读书笔记
郭 海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1)
摘要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是一种流水线式的投入2产出分析模型 ,关注投资 、收益及个人和政府的教育投 资策略 ,从而使学校系统的教育生产和工作场所的生产率差异的产生成为有待解构的“黑箱”。而对教育生 产过程和工作场所生产过程的研究表明 ,组织结构和生产关系作为内生变量直接影响学校系统的产出 、生产 率的变化和人力资本效益的发挥 ,因此传统的投入 - 产出模型引入制度的变量可以产生更为乐观的对教育 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预测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复旦教育论坛 2004 年第 2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04. Vol. 2 ,No. 5
但正像卡诺依所批评的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是一种流水 线式的投入2产出分析模型[3] 。例如 ,它揭示了教育的个人 需求 ,但却很少对教育的供给方面做出明晰的解释 ;它对于 教育和培训的成本2收益进行了广泛的分析 ,却没有注意到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规则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没有考 虑到不同类型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率差异的真正来源 。 在教育投资的投入2产出之间 ,确实存在着需要进行理论解 构的“黑箱”。
劳把人力资本理论置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传统之中 ,即 , 人力资本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个人行为的分析为基础来 研究总量问题 ,如用个人对于收入效应的预期来分析个人的 教育需求 ,进而推论国家对于教育的需求 。事实上 ,在布劳 所谓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框架的“保护带”中充塞着内容庞 大的各种“理论”,这些理论的相当部分 ,如贝克尔 ( G. Beck2 er) 在《人力资本》一书的着力点就在于对个人和厂商的教育 投资策略以及个人教育投资与收益 (收入) 的微观分析上 。[2]
但人力资本理论的起源 ,却不是建立在个人行为分析的 基础上 。如贝克尔指出的 ,人力资本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人们发现美国收入的巨大增长中除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增 加之外还有某些剩余因素 ,也可以追溯到某些经济学家强调 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 ,人力资本理论作
·45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不仅存在某些理论上的困难 ,而 且 ,这种理论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似乎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 的波动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水平与西方国家差距的进一 步扩大的现实相矛盾 。经济增长中的不稳定性似乎显示了 人力资本投资的产出并没有达致理论所预测的社会政策目 标 。因此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 ,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了大的 转型 ,主要标志是出现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它的 重要突破是 ,将知识 、人力资本内化入经济增长模型之中 ,即 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其 他投入要素收益递增 ,从而实现总和收益递增 。这就打破了 传统古典经济学理论关于要素收益递减或不变的假设 ,说明 了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与动力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看来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主 要原因就在于各国知识 、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存在的巨 大差异 。
这样在人力资本理论的“保护带”存在着两个理论传统 , 一个是基于厂商生产函数的微观分析 ,另一个是基于总量生 产函数的宏观分析 ,研究的重点都是投入 - 产出的比较及其 伴生的投资策略 。那么在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着 一个有待解构的黑箱呢 ? 教育投资在学校的生产过程 ,受教 育的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生产过程的内在结构是否会影响 到产出呢 ? 也就是说 ,教育投资何以内化到个人身上 ,使其 能力得到拓展 ;内化到个人身上的教育投资何以体现为劳动 生产率 ,使产出得到增长 。这些同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
三
这种新的趋势体现在了人力资本理论对微观层面问题 的研究 。在这方面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首先对教育的生产 问题重视不够 。有学者认为 ,在教育的供给和个人需求方 面 ,人力资本理论只关心对教育的个人需求 ,在贝克尔所呈 现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教育作为投资的成本2收益分析 。所 以 ,人力资本理论本质上产生了处理教育生产问题的“黑箱” 方法 。这种模型的隐含的观念是 :教育系统机械地对公众和 政府的教育投资做出回应 。而事实是 ,越来越多的观察者注 意到个人或政府对于教育系统的投资并不能自动地得到“最
复旦教育论坛 2004 年第 2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04. Vol. 2 ,No. 5
为完整的理论分支有两个学术上的机缘 ,一个是在 50 年代 末 、60 年代初解释“增长剩余”的学术和实践背景 ;另一个来 自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的背景 ①。
A Survey of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GUO Hai (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100871 , China) Abstract : The traditional human capital theory is an assembly2line input2output model which puts more attention on the investment , return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investment strategies for individuals and nations and leaves out the differ2 ence between educational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vity within and among workplaces as a black2box to be decon2 structed. Findings concerning production process within both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workplaces show tha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affect directly the output of school systems , productivity differentials and effective2 ness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s endogenous variables. When we introduce the institutional variables into the tradi2 tional input2output model , we can make more affirmative prediction regarding the economic values and social values of ed2 ucation. Key words :Human capital theory ; production function ;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 endogenous variable.
一
在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评述时 ,布劳 (M. Blaug) 借用后 波普主义者拉卡多斯 (Lakatos) 作品中的方法 ,对人力资本理 论研究框架的“硬核”(hard core) 和“保护带”(protective belt) 做出区分 。所谓的“硬核”包括一组纯粹形而上的信仰 ,这些 信仰激发或者限定框架的研究战略 ;正是在“保护带”,硬核 和辅助性假设结合起来形成了特定的可检验的理论 ,由此研 究框架才赢得了科学的声誉 。布劳认为 ,人力资本概念或人 力资本研究框架的“硬核”是这样一种思想 :人们以不同的方 式在自己身上的花费 ,不仅是为了当前的享受 ,而且也是为 了将来取得金钱和非金钱的报酬[1] 。正是通过这种比拟 ,布
·4源自文库 ·
了一个增长来源的分析和核算体系 ,强调了人力投资在经济 增长中的作用 。但是他们也意识到 ,要从全部要素生产率中 分离出人力投资的作用 ,或要把“剩余”中的知识进展 、技术 进步单列出来 ,存在一定的困难 。丹尼森自己也承认这一 点 。他说 “, 由于增长的核算要求一个前后一贯 、不相重叠的 分类 ,它 不 得 不 特 别 小 心 地 重 视 决 定 因 素 相 互 作 用 的 方 式 。”[5 ]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不仅进一步表明了人力资本积累在 经济成长中的作用 ,更主要的是它在研究方法上显示出的一 种新的趋势 。它不再把发展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不再把 发展看作是依赖于从外界引进资金 、技术 、人力资本 ,并与既 定的生产结构和行为结构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总量生产函 数关于充分竞争市场 、收益递减等等假设开始发生动摇 ,技 术 、经济制度 、政府服务等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 ,投入2 产出的线形模型由于变量的增加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而逐 渐被摈弃 。学者逐步认识到 ,作为内生变量 ,人力资本 ——— 通过干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或者教育和培训而获得 ———增 强了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能力 ,同时 ,教育投资转变为人力 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存量转变为生产力也都受到组织特征和 社会政策的深刻影响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制度因素和社 会关系的关注 ,也必然渗透到工作场所的生产函数和教育生 产函数的构造当中 。
图 1 人力资本理论分析框架示意图
二
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宏观层面 ,来源于经济增长源泉研究 的经济增长理论 ,是建立在总量生产函数的基础上 。运用这 种生产函数考察经济的长期动态变化时 ,认为起决定作用的 因素是总供给 。它首先假定经济制度和个人偏好是既定的 , 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特征 ,并通常采用柯布2道格拉斯生产 函数这种特殊形式 。贝克尔提出 ,如果人均收入的增长是由 人均土地和物质资本的增长引发的 ,那么资本和土地不断降 低的收益率最终消除进一步的增长 。但在过去的 100 多年 中 ,问题不是缺少增长 ,相反美国 、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人均 收入一直在持续的增长 。答案就在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扩 张 ,提高了劳动和其他生产投入的生产率 。科学知识在物质 生产中的系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育 、技术学习 、在职培训 的价值 ,因为知识的增长体现在科学家 、学者 、技术人员 、管 理人员和其他产出贡献者身上[4] 。技术创新成为新的经济 增长的源泉 ,并且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 平是 决 定 技 术 创 新 水 平 高 低 的 最 主 要 因 素 。舒 尔 茨 ( T. Schultz) 认为人 力 资 本 可 以 产 生“知 识 效 应”和“非 知 识 效 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丹尼森 (Denison) 则建立
复旦教育论坛 2004 年第 2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04. Vol. 2 ,No. 5
·视 界·
认识人力资本理论 :一个扩展的读书笔记
郭 海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1)
摘要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是一种流水线式的投入2产出分析模型 ,关注投资 、收益及个人和政府的教育投 资策略 ,从而使学校系统的教育生产和工作场所的生产率差异的产生成为有待解构的“黑箱”。而对教育生 产过程和工作场所生产过程的研究表明 ,组织结构和生产关系作为内生变量直接影响学校系统的产出 、生产 率的变化和人力资本效益的发挥 ,因此传统的投入 - 产出模型引入制度的变量可以产生更为乐观的对教育 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预测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复旦教育论坛 2004 年第 2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04. Vol. 2 ,No. 5
但正像卡诺依所批评的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是一种流水 线式的投入2产出分析模型[3] 。例如 ,它揭示了教育的个人 需求 ,但却很少对教育的供给方面做出明晰的解释 ;它对于 教育和培训的成本2收益进行了广泛的分析 ,却没有注意到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规则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没有考 虑到不同类型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收益率差异的真正来源 。 在教育投资的投入2产出之间 ,确实存在着需要进行理论解 构的“黑箱”。
劳把人力资本理论置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传统之中 ,即 , 人力资本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个人行为的分析为基础来 研究总量问题 ,如用个人对于收入效应的预期来分析个人的 教育需求 ,进而推论国家对于教育的需求 。事实上 ,在布劳 所谓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框架的“保护带”中充塞着内容庞 大的各种“理论”,这些理论的相当部分 ,如贝克尔 ( G. Beck2 er) 在《人力资本》一书的着力点就在于对个人和厂商的教育 投资策略以及个人教育投资与收益 (收入) 的微观分析上 。[2]
但人力资本理论的起源 ,却不是建立在个人行为分析的 基础上 。如贝克尔指出的 ,人力资本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人们发现美国收入的巨大增长中除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增 加之外还有某些剩余因素 ,也可以追溯到某些经济学家强调 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 ,人力资本理论作
·45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不仅存在某些理论上的困难 ,而 且 ,这种理论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似乎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 的波动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水平与西方国家差距的进一 步扩大的现实相矛盾 。经济增长中的不稳定性似乎显示了 人力资本投资的产出并没有达致理论所预测的社会政策目 标 。因此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 ,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了大的 转型 ,主要标志是出现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它的 重要突破是 ,将知识 、人力资本内化入经济增长模型之中 ,即 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并使其 他投入要素收益递增 ,从而实现总和收益递增 。这就打破了 传统古典经济学理论关于要素收益递减或不变的假设 ,说明 了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与动力 。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看来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主 要原因就在于各国知识 、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存在的巨 大差异 。
这样在人力资本理论的“保护带”存在着两个理论传统 , 一个是基于厂商生产函数的微观分析 ,另一个是基于总量生 产函数的宏观分析 ,研究的重点都是投入 - 产出的比较及其 伴生的投资策略 。那么在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着 一个有待解构的黑箱呢 ? 教育投资在学校的生产过程 ,受教 育的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生产过程的内在结构是否会影响 到产出呢 ? 也就是说 ,教育投资何以内化到个人身上 ,使其 能力得到拓展 ;内化到个人身上的教育投资何以体现为劳动 生产率 ,使产出得到增长 。这些同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
三
这种新的趋势体现在了人力资本理论对微观层面问题 的研究 。在这方面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首先对教育的生产 问题重视不够 。有学者认为 ,在教育的供给和个人需求方 面 ,人力资本理论只关心对教育的个人需求 ,在贝克尔所呈 现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教育作为投资的成本2收益分析 。所 以 ,人力资本理论本质上产生了处理教育生产问题的“黑箱” 方法 。这种模型的隐含的观念是 :教育系统机械地对公众和 政府的教育投资做出回应 。而事实是 ,越来越多的观察者注 意到个人或政府对于教育系统的投资并不能自动地得到“最
复旦教育论坛 2004 年第 2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04. Vol. 2 ,No. 5
为完整的理论分支有两个学术上的机缘 ,一个是在 50 年代 末 、60 年代初解释“增长剩余”的学术和实践背景 ;另一个来 自发展中国家和发展经济学的背景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