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报告
元件模拟电路实验报告(3篇)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基本模拟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掌握模拟电路的测试方法,包括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阻抗测量等。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电阻元件:电阻元件是模拟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其特性表现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其斜率即为电阻值。
2. 电容元件:电容元件的特性表现为储存电荷的能力。
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为非线性,其斜率与电容值和电压值有关。
3. 电感元件:电感元件的特性表现为储存磁场能量的能力。
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为非线性,其斜率与电感值和电流值有关。
4. 电路测试方法: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为在电路中施加一定的电压,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然后绘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
阻抗测量方法为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的阻抗。
三、实验器材1. 电阻元件:R1、R2、R3(不同阻值)2. 电容元件:C1、C2、C3(不同容量)3. 电感元件:L1、L2、L3(不同电感值)4. 直流稳压电源5. 电压表6. 电流表7. 示波器8. 电路实验板四、实验步骤1. 测量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1)将电阻元件R1、R2、R3分别接入电路,测量通过电阻元件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
(2)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2. 测量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1)将电容元件C1、C2、C3分别接入电路,测量通过电容元件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
(2)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电容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3. 测量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1)将电感元件L1、L2、L3分别接入电路,测量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
(2)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电感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4. 测量电路阻抗(1)将待测电路接入电路实验板,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值。
(2)根据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路的阻抗。
大学模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模拟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模拟信号处理和模拟电路设计的学科。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基本放大电路: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等。
2. 运算放大器:包括反相比例放大、同相比例放大、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等。
3. 滤波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2. 函数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数字多用表5. 绝缘导线6. 插头四、实验步骤1. 搭建共射放大电路:- 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共射放大电路。
- 调整偏置电阻,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 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正弦波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2. 搭建运算放大器电路:- 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运算放大器电路。
- 输入不同电压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3. 搭建滤波电路:- 根据实验指导书,连接滤波电路。
- 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观察输出波形。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共射放大电路:- 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放大倍数为20。
- 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时,输出信号频率为10kHz,放大倍数为10。
2. 运算放大器电路:-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电压为1V,输出电压为-2V。
-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电压为1V,输出电压为2V。
- 加法运算电路:输入电压分别为1V和2V,输出电压为3V。
- 减法运算电路:输入电压分别为1V和2V,输出电压为-1V。
3. 滤波电路:- 低通滤波器: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5V;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1V。
- 高通滤波器: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1V;当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时,输出信号幅度为0.5V。
模电实验报告范文

模电实验报告范文本文以一个模拟电路实验为案例,撰写了一份超过1200字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了解并学习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实际器件搭建模拟电路的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会验证和应用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使用了一个基础的模拟电路,反相比例放大器。
反相比例放大器是模拟电路中最常见的电路之一,通过调节输入电压和电阻的值,可以实现电压信号的放大和反向。
反相比例放大器的电路示意图如下:在理想情况下,输入电阻和放大倍数可分别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输入电阻:Rin=R1放大倍数:Av=-R2/R1三、实验设备与器件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与器件如下:1.功率供应器:用于提供电源电压,实验中使用的是可调直流电源,可以提供0-10V的调整范围。
2.变阻器:用于调节输入电阻的大小。
3.电容:用于调节电路的高频性能。
4.电阻:用于调节电路的低频性能。
四、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功率供应器的正负极分别与电路中的相应位置连接,注意连接的正确性。
2.调节功率供应器的输出电压:将功率供应器的输出电压调整到2V,作为测试电压。
3.调节变阻器的大小:根据所使用电阻的阻值范围,调节变阻器的旋钮,使得输入电阻的大小适合于所需的放大倍数。
4.测试电路:将待放大的电压信号输入到电路的输入端,同时将示波器的探头分别连接到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观察和记录两个信号的波形。
5.调整电容和电阻:根据实际需要,对电路中的电容和电阻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对高频和低频的需求。
6.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逐步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完成以上实验步骤后,我们观察到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了不同输入信号幅度下的输出信号。
通过对比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输入信号经过反相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度相对放大,且符号相反,验证了反相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模电综合设计实训报告

模电综合设计实训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电路的设计和实现,加深对模拟电路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器件的特性;2. 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3. 进一步了解运放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应用;4. 实践并巩固模拟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用的器件和设备有:1. 电源供应器2. 可变电阻器3. 电容器4. 电感器5. 非线性电阻器6. 示波器7. 麦克风8. 背光液晶显示器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本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测试、信号处理电路(语音放大电路)设计和实现、以及显示电路设计和实现。
1. 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测试首先进行了对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进行测试。
通过分别连接电源和示波器,验证了运放的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入偏置电流等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运放的性能参数较为理想,符合设计需求。
2. 信号处理电路(语音放大电路)设计和实现在此部分,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将麦克风输入的语音信号放大的电路。
首先进行了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确定了运放的增益、电容和电阻等参数。
然后进行了电路的实现,连接了麦克风、运放等器件,并使用示波器对输出信号进行检测。
经过调试和优化,成功实现了对输入语音信号的放大。
3. 显示电路设计和实现最后一部分是设计一个显示电路,可以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背光液晶显示器进行显示。
我们根据液晶显示器的特性和需求,选择了适当的电阻和电容值,成功地将放大的信号传递到了显示器上,并完成了整体的电路设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模拟电路的综合设计实训任务。
基于对模拟电路原理和器件特性的理解,我们完成了集成运放的基本特性测试、语音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实现,以及显示电路的设计和实现。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模拟电路设计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相关的设计技巧。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使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电路参数测量和信号观测。
模电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报告摘要:本文是关于模拟电路实验的报告,通过对不同电路的实验,探索了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种常见的模拟电路元件,并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实验的验证,深入理解了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引言:模拟电路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验证和加深对模拟电路的理解。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计算,验证了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直流放大电路实验直流放大电路是模拟电路中常见的一种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直流放大电路的增益特性、输入和输出特性。
实验中,我们设计了基本的共射放大电路,并通过测量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变化,计算了电路的增益,进一步验证了直流放大电路的性能。
二、交流放大电路实验交流放大电路是指对交流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交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和增益特性。
实验中,我们设计了基本的共射放大电路,并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输入和输出电压的变化,得到了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增益特性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了交流放大电路的频率衰减和相位差的关系,验证了电路的性能。
三、滤波电路实验滤波电路是用于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滤波电路的频率特性和幅频特性。
实验中,我们设计了基本的低通滤波电路和高通滤波电路,并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输入和输出电压的变化,得到了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幅频特性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了滤波电路的滤波特性和截止频率,验证了电路的性能。
四、比较器电路实验比较器电路是用于比较两个输入信号的大小的电路。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比较器电路的比较特性和输出特性。
实验中,我们设计了基本的比较器电路,并通过输入不同大小的信号,观察了电路输出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了比较器电路的比较特性和阈值电平,验证了电路的性能。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模拟电路的原理和特性。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

模电仿真实验报告模电仿真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对电子电路的仿真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电仿真实验,探索和研究电路的性能参数及其相互关系,提高对电路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认识。
实验目的本次模电仿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和分析RC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RC电路的基本原理和频率响应特性;2. 通过仿真实验测量RC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 掌握模电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参数设置。
实验原理RC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一种基本电路,其频率响应特性是指电路在不同频率下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程度。
根据理论计算,RC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呈现低通滤波特性,即在低频时通过输入信号的幅度较大,而在高频时则衰减较快。
实验步骤1. 搭建RC电路: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搭建RC电路。
2. 设置仿真参数:打开模电仿真软件,选择合适的电源和信号源,设置仿真参数。
3. 仿真实验:通过模电仿真软件进行RC电路的频率响应仿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RC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5. 结果总结:总结实验结果,评价实验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我们进行了RC电路的频率响应仿真实验,并得到了实验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我们绘制了RC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实验数据显示,随着频率的增加,RC电路的输出幅度逐渐减小,符合低通滤波特性。
而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模电仿真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RC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模电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参数设置,为今后的模电实验和电路设计提供了基础。
模电实验实训结果分析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模电实验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模拟电路的设计、搭建、测试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实验:1. 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2. 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3. 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实验4. 滤波电路实验5. 电源电路实验三、实验结果以下是对各个实验结果的分析:1. 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实验实验中,我们使用了Multisim软件对二极管进行伏安特性仿真,并使用示波器观察实际电路中的伏安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符合理论分析,即在正向电压作用下,电流随电压增加而迅速增大;在反向电压作用下,电流几乎为零。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二极管单向导通的特性。
2. 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在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中,我们搭建了基本放大电路,并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放大电路能够将输入信号放大,且放大倍数与电路参数相关。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倍数和带宽。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分析了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增益带宽等特性。
3. 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应用实验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基本的运算电路,如反相比例放大器、同相比例放大器、加法器和减法器等。
实验结果显示,这些运算电路能够实现相应的数学运算,且运算精度较高。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方法。
4. 滤波电路实验滤波电路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并使用示波器观察滤波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滤波电路能够有效滤除高频或低频信号,实现对信号的分离。
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滤波效果。
5. 电源电路实验电源电路实验中,我们搭建了简单稳压电路和开关稳压电路,并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稳压电路能够有效稳定输出电压,使其不受输入电压波动的影响。
大学生模电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简称模电)作为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电子工程师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意识,学校安排了为期两周的模电实训。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对实训过程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二、实训目的与要求1. 目的:-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 熟悉电子实验设备的使用。
2. 要求:- 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
- 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 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实验项目:1. 基本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共射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基极放大电路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带负反馈的放大电路-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运算放大器的非理想特性- 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4. 振荡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R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5. 滤波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低通滤波电路- 高通滤波电路- 带通滤波电路四、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 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 准备实验器材和工具。
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搭建电路。
- 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测试电路性能。
- 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
- 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4. 撰写实验报告:- 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 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实训心得1. 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游刃有余。
2. 动手能力提升:-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搭建电路、测试电路性能,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创新意识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电路设计方案,培养了创新意识。
4. 团队合作精神:- 实训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模电的实验报告

模电的实验报告模电的实验报告模电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书本上定理的课程以及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下面是模电的实验报告,欢迎阅读!模电的实验报告1在本学期的模电实验中一共学习并实践了六个实验项目,分别是:①器件特性仿真;②共射电路仿真;③常用仪器与元件;④三极管共射级放大电路;⑤基本运算电路;⑥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实验中,我学到了PISPICE等仿真软件的使用与应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也见到了理论课上学过的三极管、运放等元件的实际模样,结合不同的电路图进行了实验。
当学过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时候,对理论本身会有更具体的了解,各种实验方法也为日后更复杂的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几次的实验让我发现,预习实验担当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旦对整个实验有了概括的了解,对理论也有了掌握,那实验做起来就会轻车熟路,而如果没有做好预习工作,对该次实验的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就会在那里问东问西不知所措,以致效率较低,完成的时间较晚。
由于我个人对模电理论的不甚了解,所以在实验原理方面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但半学期下来发现理论知识并没有占过多的比例,而主要是实验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实验前先要检查仪器和各元件(尤其如二极管等已损坏元件)是否损坏;各仪器的地线要注意接好;若稳压源的电流示数过大,证明电路存在问题,要及时切断电路以免元件的损坏,再调试电路;使用示波器前先检查仪器是否故障,一台有问题的示波器会给实验带来很多麻烦。
做音频放大实验时,焊接电路板是我新接触的一个实验项目,虽然第一次焊的不是很好,也出现了虚焊的情况,但技术都是在实践中成熟,相信下次会做的更好些。
而这种与实际相结合的`电路,在最后试听的环节中,也给我一种成就感,想来我们的实验并非只为证实理论,也可以在实际应用上小试身手。
对模电实验的建议:①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的实物演示部分,可以用幻灯片播放拍摄的操作短片,或是在大屏幕上放出实物照片进行讲解,因为用第一排的仪器或元件直接讲解的话看的不是很清楚。
模电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搭建和调试方法。
3. 学习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实验技能。
4. 提高对电路性能指标的理解和测试能力。
二、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研究模拟信号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技术。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晶体管放大电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幅度。
2. 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用于测试电路的性能。
3. 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信号的波形,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等参数。
4. 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1)搭建共射放大电路,包括输入端、放大电路和输出端。
(2)调整电路参数,使放大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3)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测量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和失真等性能指标。
2. RC正弦波振荡器(1)搭建RC正弦波振荡器电路,包括RC振荡网络和放大电路。
(2)调整电路参数,使振荡器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3)使用示波器观察振荡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4)测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幅度和相位等性能指标。
3. 差分放大电路(1)搭建差分放大电路,包括两个共射放大电路和公共发射极电阻。
(2)调整电路参数,使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比(CMRR)。
(3)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差模和共模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4)测量差分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和CMRR等性能指标。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 电路参数 | 测量值 || --- | --- || 输入信号幅度 | 0.1V || 输出信号幅度 | 5V || 增益 | 50 || 带宽 | 10kHz || 失真 | <1% |2. RC正弦波振荡器| 电路参数 | 测量值 || --- | --- || 振荡频率 | 1kHz || 振荡幅度 | 2V || 相位| 0° |3. 差分放大电路| 电路参数 | 测量值 || --- | --- || 差模增益 | 20 || 共模抑制比(CMRR) | 60dB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
模电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报告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分支,通过对电压、电流、电子元器件等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电子系统的设计、分析和测试。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培养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1. 学习并掌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电路结构;2. 理解并掌握放大器的特性参数,如增益、带宽等;3. 了解并掌握反馈电路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4. 学习并掌握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5. 理解并掌握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和滤波特性。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放大器实验,第二部分为滤波器实验。
1. 放大器实验1.1 非反馈放大器实验通过搭建非反馈放大器电路,测量并计算其电压增益,并对其频率响应进行分析。
1.2 反馈放大器实验通过搭建反馈放大器电路,测量并计算其电压增益,并对其频率响应进行分析。
2. 滤波器实验通过搭建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电路,测量并计算其频率响应,并分析其滤波特性。
三、实验步骤以下为放大器实验和滤波器实验的基本步骤,具体实验步骤请参考实验手册。
1. 放大器实验1.1 非反馈放大器实验步骤:a) 搭建非反馈放大器电路;b)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输出频率和幅度;c)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并计算电压增益;d) 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1.2 反馈放大器实验步骤:a) 搭建反馈放大器电路;b)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输出频率和幅度;c)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并计算电压增益;d) 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2. 滤波器实验步骤:a) 搭建低通滤波器电路;b)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调节信号源输出频率和幅度;c) 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并计算频率响应;d) 分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得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带宽等参数,并绘制频率响应曲线和滤波特性曲线。
模电实验报告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一使用示波器测量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原始数据】选做思考题:观察不同频率下,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波型和幅度,并分析信号在高频和低频下失真的原因。
(10MHz档括号里的小数表明该次峰-峰值与最大一次峰-峰值的比值)1)在1Hz-1MHz档,输出的波形最大/最小的峰-峰值基本保持稳定,只是在10MHz档三种波的峰-峰值突都然减小。
其中三角波衰减最厉害,正弦波次之,方波衰减最少。
2)通过观察波形发现,在频率为1HZ至1MHZ左右的信号都能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正常的波形,但是在频率为10MHZ左右的方波,三角波,均不能正常显示,方波波形已经趋向正弦波,但不对称,仍保留部分陡增的特性。
三角波更趋向于正弦波。
我觉得这是由于实验室中使用的示波器采样频率有限,而输出信号频率过高。
在一个周期中,示波器要至少采集到2个点才能无失真地还原信号,但此时无法在一个周期中采集到足够样点,所以信号失真。
三角波、方波都趋向与正弦波,三角波更像。
是由于在信号发生器里,三角波和方波可根据傅里叶变化表示为基频为w倍数的多个正弦、余弦波之和。
因为本身在10MHz时,w值已经很大,频率过高(nw)的那部分正弦信号输出后,示波器采样频率不够无法还原,造成失真,使方波、三角波趋向于正弦波样式。
由于三角波傅里叶变换后频谱比方波分散,三角波更像前面一部分正弦波的波形,更趋向。
二.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上AMPL、OFFSET、DUTY的功能,测量按下ATT-20dB键后信号的变化,并计算实际衰减值。
1、AMPL:信号幅度微调,逆时针,(转向MIN),幅度减小,顺时针(转向MAX)幅度增加。
拔出,信号衰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衰减20dB);数据如下:2、Offset:当Offset拔出后:在直流耦合下,波形位置会发生变化,随着Offset移动,波形上下移动,但是不变形。
3、DUTY:对称性(占空比)调节旋钮,可以改变输出波形的对称度。
模电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报告模拟电子实验报告一、引言模拟电子实验是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这门实验课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模拟电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等。
二、实验一:放大电路1. 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了解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的区别。
2. 实验原理放大电路是指通过放大器将输入信号放大后输出的电路。
信号放大可以分为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两种。
电压放大是指将输入信号的电压放大到一定倍数后输出,而功率放大是指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一定倍数后输出。
3. 实验步骤(1) 搭建共射放大电路,连接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
(2) 接通电源,调节电源电压和放大器参数。
(3) 输入不同幅度的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输入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输出信号的电压发生了变化。
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较小时,输出信号的幅度也较小;而当输入信号的幅度较大时,输出信号的幅度也较大。
这说明了放大电路可以放大输入信号的电压。
三、实验二:滤波电路1. 实验目的了解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滤波效果。
2. 实验原理滤波电路是指通过电容、电感和电阻等元件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电路。
滤波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中的某些频率成分削弱或者消除,从而得到滤波后的信号。
3. 实验步骤(1) 搭建RC低通滤波电路,连接电容和电阻。
(2) 接通电源,调节电源电压和电路参数。
(3) 输入不同频率的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低时,输出信号几乎与输入信号一致;而当输入信号的频率较高时,输出信号的幅度明显下降。
这说明了低通滤波电路可以将高频信号削弱,从而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滤波处理。
四、实验三:振荡电路1. 实验目的了解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振荡条件。
2. 实验原理振荡电路是指通过反馈回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再次输入到输入端,从而使得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现象。
模电实训报告总结

模电实训报告总结在本学期的模电实训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次实训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我的工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模电实训的详细总结。
一、实训目的模电实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模拟电子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电路的设计、搭建和调试中。
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模拟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我们的电路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本次模电实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等。
(一)基本放大电路我们首先学习了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通过搭建实验电路,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性能指标,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深入理解了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和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参数,以及如何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路的测试和分析。
(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是模拟电子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学习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和典型应用电路,如比例运算电路、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和积分运算电路等。
通过实际搭建这些电路,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掌握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运算放大器的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外部电阻来实现不同的运算功能。
(三)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实训中,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直流稳压电源,包括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通过计算和选择元器件参数,搭建电路并进行调试,最终实现了输出电压稳定、纹波系数小的直流电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电路,以及如何解决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三、实训过程在实训开始前,老师详细讲解了实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并向我们介绍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使用方法。
模电实验实训报告范文模板

一、实验名称模电实验一:晶体二极管特性分析二、实验目的1. 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掌握基于软件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方法;2. 熟悉pocket lab硬件实验平台,掌握基本功能的使用方法;3. 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三、实验原理晶体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反映了二极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变化。
本实验通过测量二极管的正向和反向电压、电流,绘制伏安特性曲线,分析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脑:一台,用于运行仿真软件Multisim和pocket lab硬件实验平台;2. 仿真软件:Multisim;3. 硬件实验平台:pocket lab;4. 信号发生器;5. 数字万用表;6. 电阻;7. 二极管。
五、实验步骤1. 打开Multisim软件,搭建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2. 设置仿真参数,对直流电压源V1进行DC扫描,扫描范围0~1V,步长0.01V;3. 测量二极管中的电流,记录数据;4.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5. 打开pocket lab硬件实验平台,搭建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6. 设置信号发生器参数,进行实验;7.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记录数据;8. 根据测量数据,分析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六、实验数据与结果1. Multisim仿真实验结果- 电压扫描范围:0~1V- 步长:0.01V- 二极管电流测量数据(部分):电压(V) | 电流(mA)----------|----------0.0 | 0.00.1 | 0.010.2 | 0.05...1.0 | 1.0- 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3所示)2. pocket lab硬件实验结果- 信号发生器参数:频率:50Hz振幅:5V直流电压:0V负载电容:C110F- 负载电阻与输出电压、纹波电压数据(部分):负载电阻(kΩ) | 输出电压(V) | 输出纹波峰峰值(V)----------------|--------------|-----------------1.0 |2.15 | 0.110.0 | 3.85 | 0.2100.0 | 4.31 | 0.3(表格中数据可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七、实验分析与讨论1. 分析Multisim仿真实验结果,得出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2. 分析pocket lab硬件实验结果,得出二极管的基本特性;3. 对比仿真实验和硬件实验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4. 讨论二极管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模电实验报告实验现象

一、实验背景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和电气工程中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及实验技能。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并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的实验现象。
2.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2. 单极共射放大器3. 负反馈放大电路4. RC文氏电桥振荡器5.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四、实验现象以下是对各个实验内容的实验现象描述:1. 晶体管单级放大器(1)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正弦波,且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2)当输入信号为方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方波,且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3)当输入信号为三角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三角波,且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2. 单极共射放大器(1)当输入信号为正弦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正弦波,且幅度、相位均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2)当输入信号为方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方波,且幅度、相位均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3)当输入信号为三角波时,输出信号为放大后的三角波,且幅度、相位均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3. 负反馈放大电路(1)引入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带宽变宽,稳定性提高。
(2)负反馈可降低放大电路的增益,提高线性度。
(3)负反馈可改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 RC文氏电桥振荡器(1)当电路参数满足振荡条件时,输出信号为正弦波。
(2)调节振荡电路的参数,可改变振荡频率。
(3)加入稳幅电路,可改善输出信号的波形。
5.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1)变压器输出电压经整流、滤波、稳压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2)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受负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稳压电源的设计需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模电的实验报告

模电的实验报告模电的实验报告1 在本学期的模电实验中一共学习并实践了六个实验项目,分别是:①器件特性仿真;②共射电路仿真;③常用仪器与元件;④三极管共射级放大电路;⑤基本运算电路;⑥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实验中,我学到了PISPICE等仿真软件的使用与应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也见到了理论课上学过的三极管、运放等元件的实际模样,结合不同的电路图进行了实验。
当学过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时候,对理论本身会有更具体的了解,各种实验方法也为日后更复杂的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几次的实验让我发现,预习实验担当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旦对整个实验有了概括的了解,对理论也有了掌握,那实验做起来就会轻车熟路,而如果没有做好预习工作,对该次实验的内容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就会在那里问东问西不知所措,以致效率较低,完成的时间较晚。
由于我个人对模电理论的不甚了解,所以在实验原理方面理解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但半学期下来发现理论知识并没有占过多的比例,而主要是实验方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实验前先要检查仪器和各元件(尤其如二极管等已损坏元件)是否损坏;各仪器的地线要注意接好;若稳压源的电流示数过大,证明电路存在问题,要及时切断电路以免元件的损坏,再调试电路;使用示波器前先检查仪器是否故障,一台有问题的示波器会给实验带来很多麻烦。
做音频放大实验时,焊接电路板是我新接触的一个实验项目,虽然第一次焊的不是很好,也出现了虚焊的情况,但技术都是在实践中成熟,相信下次会做的更好些。
而这种与实际相结合的电路,在最后试听的环节中,也给我一种成就感,想来我们的实验并非只为证实理论,也可以在实际应用上小试身手。
对模电实验的建议:①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的实物演示部分,可以用幻灯片播放拍摄的操作短片,或是在大屏幕上放出实物照片进行讲解,因为用第一排的仪器或元件直接讲解的话看的不是很清楚。
②实验室里除了后面的几台,前面也时不时有示波器故障,如果没有发现示波器已故障的话会给实验带来麻烦。
实验报告模板模电(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此处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包括相关公式、电路图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模拟电子实验箱5. 连接线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图连接实验电路;2.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相关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等;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幅值的信号;4.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波形,分析电路性能;5.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波形变化;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7.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此处列出实验数据,包括测量结果、波形图等。
)1. 电路参数测量结果:(列出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的测量值)2. 电路输出波形分析:(分析电路输出波形,如幅度、频率、相位等)3.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分析误差原因)六、实验结论1.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总结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3. 对实验电路进行改进,提高电路性能;4. 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实验技能。
七、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仪器与设备;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与分析;6. 实验结论;7. 参考文献。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2. 操作实验仪器时,轻拿轻放,避免损坏;3. 严谨实验态度,认真记录实验数据;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场地,归还实验器材。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第2篇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予元器问模拟电路实验箱的使用2、学会测量和调整放大电路静态玉作点的方法,观察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3、学习测定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测试方法。
5、学习基本交直流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学习三极管及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明确实验目的。
2、学习放大电路动态反静态工作参数测量方法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连接线路按图连好线路2.调整静态工作点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通过输出电缆线接至Us两端,调整函数倍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被信号使fc=lkHz, Ui=10mV . (Ui是放大电路输入信号ui的有效值,用毫伏表测量ui可得)。
将示波器Y轴输入电缆线连接至放大电路输出端。
然后调整基极电阻Rpl,在示波器上观察uo的波形,将uo调整到最大不失真输出。
注意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过程,观察何时出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若出现双向失真应减小Ui,直至不出现失真。
调好工作点后Rp1电位器不能再动。
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记录数据于表1-1 (测量Uce和lc时,应使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和直流电流档)。
表11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3.测量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为f=lkHz, Ui=1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出波形。
若波形不失真,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放大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及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o的实测值;调Ui=20mV,重复上述步骤,验证放大倍数的线性关系,填入数据记录表1-2中(测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时,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
表1-2数据记录表1(I) 输入阻抗的测量: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电阻1R1,用晶体毫伏表测量信号窑南端电压Us以及放大器输入电压Ui,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Ui * 1R1)/(Us-Ui)(2) 输出阻扰的测量:在放大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断开RL,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Uo1;接上RL,测得Uo2,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
(RL* (Uo1 -Uo2))/Uo25、观察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1 )工作点合适,输入倍号过大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在静态工作点不变的情况下增大输入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的失真现象,用万用表测量Ic和Uce 的值。
(2)工作点不合适,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在放来器输入电压Ui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节Rp1的大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Uo波形的变化,并用万用表测量lc和Uce的值。
将上述结果填入表1-3中。
表1-3 数据记录表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需要对放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而在分析中需要β的值,此时可以用万用表来测量。
测量步骤如下:(1)判定基极b 和管型判断根据是从基极b 到集电极c 以及基极b 到发射集E,分别是两个PN 结。
将万用表拨到欧姆档得R × lOO(R × lK )位置,用红表笔触碰某个电极,黑表笔分别去接触另两个电极,若两次测量到的电阻值很大或很小,则红表笔接的是基极;若两次测量到的阻值相差很大,则说明红表笔接的不是基极,应更换电极重新测量。
在己知基极时,用黑表笔接触另两极,若测量的阻值较大时,则三极管为NPN;反之,阻值教小时,三极管为PNP 型。
(2)判断集电极c、发射极E在确定了基极后,用万用表再次测量其他两个电极之间得电阻值,然后交换表笔重新测量一次,两次测量到阻值应该不等。
对于较小阻值的(NPN)红表笔接的是发射极E,黑表笔接的是集电极c,对PNP而言,红表笔接的是发射极c,黑表笔接的是集电极E。
(3) 测量三极管放大系数日:在知道了三极管的信号及管脚的情况下,将三极管的三个管脚就应地插入万用表的Hfe 的B、C、E 插孔中进行测量,读到的数值即为三极管放大系数萨β。
实验二多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2.掌握测试多级放大电路电应放大倍数的方法。
3.掌握测试放大器频率特性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万用表3、信号发生器三、预习要求1、复习教材多级放大电路内容及频率响应特性测量方法。
2、分析图多级放大电路。
初步估计测试内容的变化范围。
四、实验内容1、调整并测量最佳静态工作点具体步骤如下:(1)按图接线,注意接线尽可能短。
(2)先将Rp2调至lkΩ,通电。
然后调节Rp1,使Uce1=7~8V ,调节Rp3,使Uce1=7~8V,断开第一级晶体管集电极连线,测Ic1,断开第二级集电极连线,串入万用表(电流档)测量Ic2,将测量数据Uce1、Uce2、Ic1、Ic2记录至表中(测Uce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并联测量,测Ic用万府表的直流电流档串连测量)。
信号发生器使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的波形为最大不失真时的波形。
注意:如发现有寄生振荡,可采用以下措施消除:a、重新布线,尽可能走线短。
b、可在三极管EB 间加几p 到几百p 的电容。
c、信号源与放大器用屏蔽线连接。
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1)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Ui=5mV, f=1kHz 的正弦信号。
(2) 用示波器分别观察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出波形,若波形失真,可少许调节Rp1及Rp3,直到使两极放大器输出倍号波形都不失真为止。
(3) 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测量记录Ui、 .Uo1、Uo2 (用晶体毫伏表测量)。
(4) 接入负载电阻RL(用Rp4代替),其他条件同上,测量记录Ui、Uol、Uo2, 填入表中。
并计算Au1、Au2、Au。
(可调节负载电阻值观察结果)表2.2 数据记录表4用逐点法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方法为:先测出中频段的输出电压Uo,在保持输入信号幅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信号源频率,可以选择多个不同频率,记录相应的输出电压值。
同理,升高信号源频率,记录:不同频率时的输出电压值。
放大器输出电压等于0.707Uo时,对应的信号源频率即为放大器的下限频率fl和上限频率fh.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影响。
2、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通频带和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3、进一步掌握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
3、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1、识真阅读实验内容要求,估计待测量内容的变化趋势。
2、图3-1电路中晶体管β值为120。
计算该放大器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3、放大器频率特性测量方法。
说明:计算开坏电压放大倍数时,要考虑反馈网络对放天器的负载效应。
对于第一级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于Cf、Rf于1R6并联,由于1R6<=Rf,所以Cf、Rf 的作用可以略去。
对于第二级电路,该负载效应相当予Cf、Rf 于1R6串联后作用在输出端,由于1R6<=Rf,所以近似看成第二级接有内部负载Gt、Rf。
4、在图3-1 电路中,计算级问反馈系数F。
四、实验内容1、连接实脸线路如图3-1所示,将线连好。
另将放犬电路输出端接Rp4、1C6(后面称为Rp)两端,构成负反馈电路。
2、调整静态工作点方法如同实验二。
将实验数据填入表3.1中。
表3.1 数据记录表53(1)开环电路a、按图接线R先不接入b、输入端接入Ui=1mV f=l kHZ的正弦波(注意输入1mV信号采用输入端衰减法见实验二)。
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失真且无振荡{参考实验二方法)。
c、按表3.2要求越行测量并填表。
d、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R0。
(2)闭环电路a、接通Rf,按(1)的要求调整电路。
B、按表与3.2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Auf。
C、根据实测结果,验证Auf≈1/F。
讨论负反馈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1)将因3-1电路开环,逐步加大Ui 的幅度,使输出信号出现失真(注意不要过分失真)记录失真波形幅度。
(2)将电路闭环,观察输出情况,并适当增加Ui的幅度,使输出幅度接近开环时失真波形幅度。
(3)我~r=3 KO不变,但RF接人VTl 的基被γ ;会出现什么情况?实验验证之。
(4)'. 画出上述各步实验的波形图。
5、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在图3-1电路的输入回路中,串入一个1kΩ的电阻,同时加入正弦信号使Uin=10mv,f=1Khz,输出端空载。
按表3.3所示,测量开环和闭环时的Uin和Ui,计算lin 和Ri值,比较负反馈对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影响。
表3;3 数报记录表76(1)将国3-1电路先开环,选择Ui适当幅度(频率为lKHz)使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有满幅正弦波显示(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逐步增加频率,直到波形减小为原来的70%,此时信号频率即为放大器fN。
(3)条件同上。
但逐渐减小频率,测得Fl(4)将电路闭环,重复13步骤,并将结果填入表3.4。
表3.4数据记录表8实验四射极跟随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及测量方法。
2、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寥数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参照教材有关章节内容,熟悉射极跟随器原理及特点。
2、根据图4-1元器件参数,估算静态工作点,画交直流负载线。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按图4-1 电路接线。
2、直流工作点的调整。
将电源+12V接上,在B点加f= 1 kHz 正弦波信号,输出端用示波器监视,反复调整RP1及信号源输出幅度,使输出幅度在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被形,然后断开输入信号,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的电位,即为该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将所测数据填入表4.1。
表4.1接入负载(Rp4)RL =1kΩ,在B点f=1kHz信号,调输入信号辐度(此时偏置电位器也不能再旋动),用示被器观察,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测vi、VL值,将所测数据填入表4.2 中。
表4.2在B点加f=1KHz正弦波信号,Vi=100mV左右,接上负载{Rp4)RL=2 kΩ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测空载输出电压Vo(RL=∞),有负载输入电压VL(RL=2 kΩ)的值。
将所测数据填入表4-3 中。
表4.3Vo VL在输入端串入5K1 电阻,A点加入f=1KHZ 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用毫伏表分别测A, B 点对地电位Vi 、Vb。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4-4。
Vi Vb83.26、测射极跟随器的跟随特性并测量输出电压峰值Vopp。
接入负载(Rp4)RL =2kΩ,在B点加入f=lkhz的正弦信号,逐点增大输入信号幅度Vi,用示披器监视输出端,在波形不失真时?测所对应的飞值,计算出品,并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的峰值V聊。
与电压表读测的对应输出电压有效值比较。
将所测数据填入表4:.50实验五差动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差动放犬器工作原理2.掌握差动放大器的基本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