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的物质基础

合集下载

【最新】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最新】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K+
海水 100.0 3.6
Ca2+
Mg2+
Cl-
3.9 12.1 181.0
人 100.0 6.8
3.1
0.7 129.0
2021/2/2
7
元素比较
K

H、O、N
S P
Ca 等
Fe、Mn、Zn Cu、B、Mo等
Mg
最 基
基 本
主 要
大 量
微 量


元元

元 素
素素素Βιβλιοθήκη 素必需元素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2021/2/2
1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元素组成特点
基本元素—— C、O、H、N 种类相似
2、必需元素分类
不同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 大量元素 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 微量元素 需要量少,但必不可少
主要元素—— C、H、O、N、P、S 大量元素
最基本元素—— C 讨论:为什么?
动脑筋:你能设计实验确定某种元素是否为必需元素吗?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构成各种化合物: 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 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材料一: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
元素 O C H N S K Ca
质量分数/%
14.62 55.99 7.46 9.33 0.005 1.09 4.67
元素 P Mg S Cl Fe Na Zn
质量分数/%
3.11 0.16 0.78 0.47 0.012 0.47 0.01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第一单元生命的奥秘P1-P71.生命的定义: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2.生命的内涵:(1)物质基础:蛋白质和核酸。

(2)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

(3)生命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存在形式。

3.生命的物质基础:(1)构成元素:60/109,主要是C、H、O、N、P、S,其次是Ca、Mg、Na、Cl等,与无机界相同,生命并不存在特有的元素。

(2)分子成份:70%的水和无机物,多种有机分子,如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糖类、脂类和维生素等,虽然其组成和结构可能不同,但它们的单体,如葡萄糖、ATP、氨基酸、核苷酸等对所有生物几乎都一样,因此,生物在化学成分上存在高度的同一性。

4.生命的组分:(1)蛋白质是主要成份,蛋白质是由多肽链状分子折叠、盘绕而成有序结构(一到四级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功能多样。

(2)核酸是遗传分子,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由A、C、G、T组成,以双链形式存在。

RNA中T替换成U,多以单链形式存在(局部折叠配对)。

DNA能自我复制,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和各种性状,按照基因程序实现生长、发育、繁殖和进化等生命活动。

5.生命的基本特征:(1)有复杂的结构和精细的组织形式:多分子的逻辑构成、高度的组织化、每个层次都具有的复杂性、复杂精巧的反馈调节机制(2)感受并应答环境变化:应激性,生命体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

(3)能从环境捕获,转换和利用能量:生命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转换成能量,维持分子的有序性和数量变化。

新陈代谢和稳态,稳态是指调节并维持内部环境(如温度、pH 等)恒定的特性。

(4)具有显著的自我复制,组装能力(5)生长和发育:生长:生命体从环境中摄入物质多于释放回环境,并且将其转变为自身结构物质。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本章总系统】
【各节分系统】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第二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表1-2-1 构成细胞的无机物:
图解1-2-1氨基酸的连接
注:在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与肽链数四者之间的关系为:
失H 2O =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意义: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种类
无机物:水和无机盐(表1-2-1)
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表1-2-2)
组成生物体 的化合物
表1-2-2 构成细胞的有机物
黑龙江省安达市育才高中翟贵君编写(/Email:zgj5535@)。

生物知识: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知识: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知识: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知识: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一、联赛中涉及的问题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知识在国际IBO竞赛纲要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现行的中学生物学教材对纲要中提及的很多概念都没有涉及到。

因此,有必要根据纲要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

同时也应当注意,还是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不可片面地拔高。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二十多种,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

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称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

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称微量元素,如Fe、Mn、Zn、Cu、B、Mo等。

这些化学元素对生物体都有重要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二十多种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所特有的。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糖类1.生物学功能糖类参与细胞组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组成元素及种类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分单糖、寡糖、多糖三类。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其分类中只含有一个多羟基醛或一个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含6个碳原子的己糖,分子式都是C6H12O6,但结构式不同,在化学上叫做同分异构体。

如下图所示:葡萄糖果糖葡萄糖果糖环状结构链状结构核糖(C5H10O5)和脱氧核糖(C5H10O4)都是含有5个碳原子的戊糖,两者都是构成生物遗传物质(DNA或RNA)的重要组成成分。

结构式如下图所示:核糖脱氧核糖寡糖(低聚糖)是由少数几个(1个以内)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得的糖。

常见的是含有2个单糖单位的双糖,如植物细胞内的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内的乳糖,存在于藻类细菌、真菌和某些昆虫细胞内的海藻糖等。

蔗糖的形成见下图。

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糖是由多个单糖缩聚而成链状大分子,与单糖、双糖不同,一般不溶于水,从而构成贮藏形式的糖,如高等植物细胞内的淀粉,高等动物细胞内的糖元。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一章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一章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一章生物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身体不适或出现异常现象,而对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的状况。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从生命的起源到生命的进化都是生物学的研究领域。

一、生命的起源1. 水是生命的起源: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大量的水蒸气逸出到了地球表面。

随着水蒸气的降温凝结,形成了第一批水。

据研究表明,新生的地球表面环境对于细胞起源至关重要。

我们所生存在这个水绿色星球上,也与水密不可分。

据称,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在水中开始的。

2. 自然选择:道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选择。

它包括两个因素:个体间的差异和适应环境的性质。

自然选择是生命不断进化的原因之一。

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幸存下来,其它个体都会被淘汰。

3. 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体中最基本的分子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核酸。

这些分子都是有机分子,在水中能够形成粘稠的复合物,所以这些物质被认为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二、生命的发展和进化1. 变异:生命是不断进化的,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变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变异指的是有机体的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的变异,从而影响有机体的性状。

变异是生命进化的基础。

2. 选择:自然选择是生命继续进化的驱动因素之一,只有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够幸存下来,其它个体都会被淘汰。

这种选择和变异共同促进着生命的进化。

3. 繁殖:生命的繁殖是生命进化的重要因素。

通过繁殖,有机体能够把它们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

新一代有机体的遗传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与旧一代有机体的信息略有不同,这也推动了生命的进化。

繁殖也是生命延续的方式。

4. 适应性:适应性是生命进化的结果之一。

适应性指的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是说,它适应环境的特定需求。

适应性的提高意味着生命进化的提高。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一个浩大的话题,对人们的探究和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质量分数/%
3.11 0.16 0.78 0.47 0.012 0.47 0.01
材料二:生命的起源
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最早的 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
的地质年代逐渐演变而来的:
无机小分子
有机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
有机高分子
原始生命
多分子体系
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材料三:生物体和岩石圈所含元素的比较
C、H、N三种元素
在细胞中 的平均含 在人体内的含量 量
93%
74%
在岩石圈中的含量 少于1%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
材料四:人体液与海水离子相对含量比较
Na+
K+
海水 100.0 3.6
Ca2+
Mg2+
Cl-
3.9 12.1 181.0
人 100.0 6.8
3.1
0.7 129.0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元素组成特点
基本元素—— C、O、H、N 种类相似
2、必需元素分类
不同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 大量元素 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 微量元素 需要量少,但必不可少
主要元素—— C、H、O、N、P、S 大量元素
最基本元素—— C 讨论:为什么?
动脑筋:你能设计实验确定某种元素是否为必需元素吗?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构成各种化合物: 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 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材料一: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
元素 O C H N S K Ca
质量分数/%
14.62 55.99 7.46 9.33 0.005 1.09 4.67

高一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第一章知识点一、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科学问题。

虽然目前尚无确凿的证据可以解释生命起源的具体过程,但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假说。

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是原始地球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导致了最早的生命形式的产生。

原始地球环境中存在着一些简单的无机物质,如水、氨、甲烷和氢气等。

这些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等。

这些有机物质可能通过进一步的反应,逐渐形成更加复杂的有机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等。

而核酸和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分子。

二、细胞的起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的起源可能与化学进化密切相关。

在原始地球环境中,一些有机分子可能进一步结合形成了膜结构,这种膜结构可以将物质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形成了最早的细胞。

最早的细胞可能是原核细胞,它们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有的生物活动都在细胞质中进行。

随着生命的进化,原核细胞逐渐演化为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具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这为生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生命的发展生命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无数的进化和变异。

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发展的结果,它包括了各种不同的物种和形态。

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推动力。

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遗传变异和选择的过程。

适应环境的要求使得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适应性的改变,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物种。

生物的进化可以通过遗传学和比较解剖学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遗传学研究了物种的基因组成和遗传变异,而比较解剖学则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形态结构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物的发展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的方式影响物种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只有适应环境的物种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从而使得物种的特征逐渐发生改变。

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过程。

虽然我们尚未完全解开生命起源的谜团,但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对生命的起源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

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

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生命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现象之一,但是它的起源一直是科学界的谜团之一。

了解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对于理解我们的存在和地球上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包括有机分子的产生、环境条件的重要性以及生命起源的可能机制。

生命的起源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机分子。

有机分子是由碳、氢、氧、氮和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复杂化合物。

它们必须在恰当的环境条件下产生才能为生命的起源提供可能性。

在地球早期的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原始气体和能量源。

根据“原始地球化学模型”,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大约38亿年前的海洋混合物中。

在这种环境下,原始气体以及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触发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复杂的有机分子。

实验室研究表明,原始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氨、甲烷、水蒸气和氢气组成。

在这种氛围下,科学家通过模拟古代地球的条件,成功地合成了多种有机分子,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

这些有机分子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基础。

除了大气层,海洋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海洋中的温度、水和矿物质等多种条件为有机物质的合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实验和模拟研究表明,在海洋中,氨基酸等有机分子可以形成高聚物,进一步发展成更复杂的有机分子。

生命起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溶液条件。

实验表明,水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溶液。

水溶液的特点是能够提供适当的化学反应条件,同时为有机分子的运动和互相作用提供了便利。

所以,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是生命起源的关键环节之一。

此外,一些特殊的环境条件,如火山活动、热液喷口和陨石撞击等,也被认为对生命起源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条件能够提供高温和高压环境,为有机物质的合成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复杂的有机分子可能会形成。

生命起源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尚未完全解开。

然而,科学家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生命起源的可能机制。

其中一个主要的理论是RNA世界假说。

根据这个理论,最早的生命形式可能是由RNA分子组成的。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生命的起源课件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生命的起源课件济南版
生 成 场所: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物质
形 成 场所:原始海洋
有机大分子物质
组 成 场所:原始海洋
独立的体系
特点:原始界膜和原始的 物质交换 演 变 场所: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
特点: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和繁殖能力
资料分析2
思考:1、米勒的实验装置 几个部分各模仿了地球的 哪些条件?
2、从实验结果,可以对 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 测?
第 一 章 生 命 的 起 源 和 进 化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
命?最早的生物是怎样的?
1、神造论
上帝创造万物, 最后造人。 (见圣经故事)
2、自然发生论
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 出来的: – 腐草化萤 – 腐肉生蛆 – 淤泥生鼠
3、人们发现 陨石中含有 构成生命的 元素,因此 有人说生命 是从天外飞 来的
看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还
有哪些重要成就?
自米勒实验之后模, 拟实成验 为探究生命起源 的基本方法 196结5晶年牛用胰氨岛基素酸. 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 1981年又用简单的有机物合成了 核酸.
Hale Waihona Puke 学了这节课后你更信服生命起源的那种说法? 为什么不信服神造说? 为什么不信服自然发生说?
(同学先讨论一下,分正反两面展开辩论, 要有理有据)
1860年巴斯德用实验证明肉汤不能生出 微生物
17 世纪意大利医生F. Redi 用实验证明腐 肉不能生出苍蝇
1、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盘稀 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 有机物
不断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 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 生命。
2、原始大气在 高温 、紫外线 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 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 有机物。

最新整理高二生物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归纳.docx

最新整理高二生物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归纳.docx

最新整理高二生物教案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知识点归纳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如:Fe(铁)、Mn (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C(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8、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9、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

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初二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生命链的环节

初二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生命链的环节

初二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生命链的环节。

一、环节一:物质基础——元素和化合物生命起源的第一个环节是物质基础,也就是所有生命体共同的基础元素和化合物。

在地球初期,氢、氦等元素随着太阳系形成而集中在了地球上。

随后,这些元素和太阳辐射形成了大气层和海洋,促进了化学反应的发生,使得由简单有机化合物到复杂有机分子逐渐演化的历程得以启动。

这一过程中,温度、水分、酸碱值和能量等因素的变化对有机分子的合成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环节二:有机分子的合成自然界中的复杂有机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都是由一些简单有机分子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而成的。

这些分子主要包括了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等化合物。

它们通过水的作用、酶的参与和化学能量的促进等不同机制,在适宜的条件下合成了更复杂的有机分子,使器官、组织、生命体得以构建和存在。

三、环节三:核酸和复制核酸是所有生物体中存在的最重要的生物分子之一,它们在DNA 和RNA的形式下,承载着细胞和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和调控信号。

在生命链教案中,学生需要认识和理解核酸分子的组成和结构、遗传信息传递的原理、DNA复制和修复等方面的知识。

生命的繁衍和后代的遗传变异都依赖于核酸分子的存在和功能。

四、环节四: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链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个生命体系的基础。

细胞中有一系列互相配合和协调的分子和机制,保障了细胞的稳定性、代谢性能和生命活动的实现。

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细胞膜、质网、线粒体、核糖体等结构和功能,同时也需要再次强调生命过程中能量、物质、信息传递和调控等方面的重要性。

五、环节五:多样性和演化生命是多样性的,它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类生物体的繁多形态和功能。

无论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植物、动物、单细胞、多细胞生物等,它们都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适应性、代谢方式和形态特征。

学生在学习生命链教案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深入地认识生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学会通过对比分析和生物演化的过程来审视自己和周围的生物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一、地球最早出现的生物
大约40亿年前,诞生了最早的生命…异养细菌,到35亿年前,出现了具有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原始大气成分发生改变,氧的含量增加;原始生物从嫌氧发展成喜氧,逐渐形成生物圈;有机体的发展增加了太阳能在地球表面的存储,改变了地球表层的组成和结构。

二、生命化学演化学说
现在普遍认为原始生命的起源与发展需要经过化学演化和生物进化两个阶段,从而生命起源的最早阶段是化学演化阶段。

化学演化过程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
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Stanley Miller)设计了一个实验,模拟在原始还原性大气条件下氨基酸产生的过程,并取得了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成分在一定能量的作用下,完全可以完成从无机物向简单有机物的转化。

2.从有机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
原始地球普遍存在于高于水沸点的环境中,这促进了氨基酸和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聚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而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是蛋白质和核酸。

3.原始生命的诞生
最初的原始生命是非细胞形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细胞形态的原核生物,进而再进化产生真核生物,由真核单细胞进化到真核多细胞。

第二节生命的物质基础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生命的世界也是物质的世界,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是化学元素,所有的生命形态,其
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相同。

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是基本元素,C、H、O、N、P、S是主要元素,大约共占原生质总量的97%,是生物体组成的主要物质。

生物需要量很少,但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些元素被称作微量元素,如Fe、Mn、Zn、Cu、I、B、Mo等。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作用是:1.它们可进一步组成各种化合物;2.这些化学元素能
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物主要有水和无机盐。

有机物
主要有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

(一)水
在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中,水的含量是最高的,占生物体质量的65%-95%。

水在生命中
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是代谢物质的良好溶剂和运输载体。

2.水是促进代谢反应的物质。

3.水参与细胞结构的形成。

4.水有调节各种生理作用的功能。

(二)无机盐
无机盐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离子状态存在,仅占身体干重的2%-5%,其主要作用有维持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以及其他特异作用等。

(三)糖类
糖类在人类体内含量较少,一般占其干重的2%以下。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1)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葡萄糖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核糖和脱氧核糖都是构成生物遗传物质(DNA或RNA)的重要组成成分。

(2)二糖最重要的二糖是人类日常食用的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3)多糖最重要的多糖有三种,即淀粉、糖原和纤维素。

2.糖类的主要功能:(1)糖类是一切生物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2)糖类能够作为生物体的结构组分参与各种组织;(3)糖类还是生物体合成其他化合物的重要碳源:(4)糖类在细胞识别、免疫活性等多种生理活动中有重要意义;(5)糖类还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并能和蛋白质、脂类物质形成复合糖,在生物
体内发挥重要作用。

(四)脂类
1.脂类主要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

(1)脂肪也叫中性脂,是人体内的储能物质。

脂肪组织广泛分布于皮下和各内脏器官的周围,可减少内脏器官间的相互摩擦、撞击等,起着保护垫和缓冲机械撞击的作用。

(2)类脂类脂包括磷脂和糖脂。

(3)固醇又叫甾醇,人体内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固醇为胆固醇。

2.脂类的主要功能:(1)脂类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2)机体表面的脂类有防止机械损伤和水分过度散失的作用;(3)脂类与其他物质相结合,构成了细胞之间的识别物质和细胞免疫的成分;(4)某些脂类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五)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基本组
成单位是氨基酸,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并且都是L型的a-氨基酸。

2.蛋白质的结构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呈现多样性。

3.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1)催化作用:新陈代谢所要进行的所有生化反应,几乎都是
在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下完成的;(2)运输作用和储存作用;(3)结构和机械支持作用;(4)收缩或运动功能;(5)免疫防护功能;(6)调节作用。

4.蛋白质的变性变性的实质是由于维持高级结构的次级键遭到破坏而造成天然构象
的解体,有些变性是可逆的(能复性),有些则不可逆。

(六)核酸
生物体内存在两大类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后者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1.核酸的组成元素及其基本组成单位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组成DNA的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组成RNA的碱基也有四种:A、G、C、尿嘧啶(U)。

2.核酸的结构
(1)DNA的一级结构是直线形或环形。

DNA的二级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具有以下特点:①DNA分子是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平行多核苷酸链构成,两条链的主链都是右手螺旋,螺旋表面有大沟和小沟;②碱基均在主链内侧,A与T配对,G与C配对,依靠碱基之间的氢键结合在一起,“半保留复制”;
③成对碱基处于同一平面,与螺旋轴垂直,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2nm,核苷酸之间的夹角为
36°,每转1周有10个碱基对,螺距为3.4nm。

(2)RNA的螺旋结构特点:①RNA是单链分子,通常较短;②RNA螺旋区的两条链也是沿相反方向平行,A与U、G与C配对,但碱基既不彼此平行,也不垂直于螺旋轴;③RNA 分子的非螺旋区呈不规则单链形式存在,或自由弯曲成“环”。

3.生物学功能(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2)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