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乔纳森.特纳

第1章社会学理论

科学理论的本质

科学理论发端于这样一个假设:自然界,包括人类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世界,具有某些基本的属性和过程,并可以用来解释具体环境下事件的消长。

科学理论的特征:①科学理论总是力求超越具体事件和时间的局限,理论是一般的,基本的、永恒的、普遍的。②表述比日常用语更规范;③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建议。

科学理论和其他知识之间的差异:

孔德提出了知识发展的“三阶段法则”。在早期阶段,解释事物的依照是宗教信仰或某种神圣和坦白然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形而上学阶段,逻辑、数学和其他形式的理性体系主导了对事件的解释。进—步的发展是,从形而上学的形式理性中产生了“实证主义”或者说科学,在这一阶段中,只有在事实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检验.才能产生规范的陈述。

第一编

第2章浮现的传统:功能主义理论的兴起

有机体类比

孔德终身致力于社会学地位的合法化。社会学的合法化来自于他对生物科学的借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功能主义是社会学第一种,也是直至20世纪70年代最最重要的理论方向。

孔德认为社会学和生物学的亲和力在于这两门学科都关注有机体。他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动力学”。

斯宾塞的分析功能主义

斯宾塞通过系统地比较社会和有机体,发展了有机体的类比:

1.随着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社会)的增长,它们的结构也就增长,也就是说,它们的结构会愈加复杂且分化。

生物有机体和社会的不同之处:

斯宾塞发展了后来称之为必要条件功能主义的思想。也就是为了使自己适应环境,有机体和超有机体必须具备某些必要条件。

1.有一些结构功能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或前提条件:①获取资源和传输资源;

②生产有用的东西;③通过权力和符号管理来整合内部活动;

2.每一系统层次——群体、社区、地区或整个社会都显示出同样的需求。

3.在这一过程中,任何经验系统的重要动因都围绕着满足这些基本的必要条件。

4.社会单位对其环境的适应程度,是由它满足这些必要功能条件的程度决定的。

功能主义和迪尔凯姆

有机体论的基本假定:(1)社会自身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实体,它区别于并且不可被还原成自己的各个组成部分。(2)迪尔凯姆在强调优先分析整体时.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作是完成整体基本功能、满足整体需要的必要条件。(3)迪尔凯姆强调社会处于“常态”和“病态”之中,他将社会系统概念化.因而强化了

“功能需要”的观念。4)如果把系统看成是常态的和病态的.并从功能方向进

行考虑,这就意味着系统包含着一些均衡点,正常的功能围绕这些均衡点而产生。但他意识到,断言所有系统都是有”目的“的以及断言维持系统的需要导

致了各个组成部分的存在是危险的。容易引到一种很成问题的目的论的推论中去。

迪尔凯姆认为:人口数量的增长提高了交往的频率(交往与互动的频率),

交往频率的增加导致了威胁社会秩序的竞争;对资源的竞争引起了劳动的专业化,而专业化分工又产生了彼此间相互依赖的压力;同时也增加了道德上的相

互约束。—当然,向新社会秩序的过渡并不是有意识的,但也不是由“无意识

的智慧”造成的。只是劳动分工对恢复被“无节制的竞争所毁灭的”秩序来说

是不可或缺的。由此,迪尔凯姆的分析给人的印象是,对社会秩序的威胁或社

会的需要引起了劳动分工。这种推论可以被看作是不符合逻辑的目的论,因为

劳动分工的结果或后果——社会秩序——又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出。或者,至少可以说,在以上的分析中,原因和功能没有像迪尔凯姆通常所坚持的那样

被明确地分开。

功能主义和人类学的传统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功能主义

对他来说,功能主义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分析中的目的论倾向。拉德克利夫—布朗强调指出,为了避免迪尔凯的功能主义中“系统组成部分满足系统需要”这种分析中的目的论的纠缠.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去替代“需要’是必须的”。他认为无须假定存在着普遍的人类或社会的需要,相反,什么样的条件是生存

所必须的条件才是一个经验性的问题,要求每一特定的社会系统去认识和发现。

他的功能分析:(1)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使其组成部分实现最低限度的整合;(2)“功能”一词是指维持这种必要的整合或必要的团结的过程;(3)因此.可以用对维持社会必不可少的一致的作用来说明每一社会的结构特征。

布朗强调把社会看成是社会本身。承认“社会系统的功能统一(即社会整合)

是一个假设”。功能统一假设陷入了同义反复:一个需要研究的社会系统必定

存在着最低限度的整合,因为它存在。这种失误在于,当功能需要,功能整合

和均衡被作为实际的假定时,对这些假定的使用不是有意识的却是无法避免的。

马林诺斯基的功能主义

在斯宾塞的基础上,马里诺斯基重新引入了两个重要的观点:(1)系统层次;(2)在各个层次上,系统需求复杂多样。

马林诺斯基的理论框架有三个系统层次:生物的、社会结构的和符号的。生物系统处于底层,社会结构处于中间,符号系统在最上层。某一层次系统需要的满足方式必然制约着接近它的那个系统层次需要的满足方式。

功能主义和韦伯的幽灵

韦伯对功能主义的影响:(1)关于社会行动的见解;(2)剖析社会结构的方法。韦伯认为,社会学应该在两个层面上理解社会,即行动者自身的意图和行动者的集体行动。韦伯以多种方式考察了两种现实——行动的主观意图和社会制度。因此,许多功能主义都强调这种双重论:行动者的主观状态如何影响社会组织的模式,反之亦然。

功能主义的浮现:概述

第3章成熟的传统(一)默顿的经验主义分析方法

默顿强调经验功能主义的重要性,避免创建宏大的,排斥经验现象的分析框架,而帕森斯却建立了默顿试图摧毁的宏大分析框架。默顿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功能主义假设,与此同时,帕森斯却想建立可以解释一切现实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