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岭峪构造实习报告范本

合集下载

松岭峪地质构造综合实习报告

松岭峪地质构造综合实习报告

松岭峪地质构造综合实习报告
松岭峪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北25km处于晋元冲压系,地质类型复杂,成矿活动密集,构造活动激烈,成为丰宝地质研究的主要地区之一。

本次综合实习,我前往松岭峪山采集固体系的地质资料,做了以下调查和研究:
一是实地考察,包括地貌、土质、植被等,靠近场地,对松岭峪山当地的构造环境、岩石和矿物结构及其关系进行了认真观察,并繁体地勘查了当地的错综复杂的构造形式;
二是地质调查,包括矿产调查、岩芯钻探、岩石检查、岩心鉴定等,其中采集岩芯实际力学性质及地球化学性质实测样品,运用冷抽过滤的方法,对地壳物质的内部构成、演化历史、构造演化特征、能源物质含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三是地
貌变化调查,通过比较了不同时期之间地貌形态进行研究,从形态到各种形貌变化,松岭峪山地面和地质构造发育程度相当明显,构造活动持续强烈,由此对晋元冲压系的构造和运动规律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四是矿产研究,手工探坑、样品分析等方法,探明了松岭峪山植物矿床和火山熔岩地质类型,检查了铁和金的普遍分布区以及存在情况,发现了较为丰富的铜矿物,对松岭峪山资源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次综合实习,最终我对松岭峪山的构造及其发育规律、火山熔岩类型、植物化矿床资源、铁、金和铜等矿产资源研究做出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与总结。

地大虎峪实习报告总结

地大虎峪实习报告总结

摘要: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我在地大虎峪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收获。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包括:1. 学习地质学基本理论,了解地质现象及成因;2.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地质图编制等基本技能;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4. 增强对地质工作的认识和热爱。

二、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前,我们学习了地质学基本理论,包括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等。

同时,了解了实习地点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

2. 野外实习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野外地质调查。

具体内容包括:(1)观察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现象,分析其成因及分布规律;(2)采集岩心、矿物、化石等样品,进行描述和鉴定;(3)编制地质剖面图、构造图等;(4)分析实习区域的地质特征,总结地质规律。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地形复杂,部分区域难以通行;(2)样品采集难度较大,部分样品难以采集;(3)部分地质现象不明显,难以观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分组进行,互相协助,共同解决问题;(2)请教指导老师,寻求帮助;(3)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克服困难。

3. 实习后期总结实习结束后,我们对实习过程中采集的样品进行鉴定和分析,整理野外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所学地质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现象、成因及分布规律的理解。

2.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地质剖面图、构造图的编制,掌握了样品采集、描述和鉴定等基本技能。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互相协助,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对地质工作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从事地质工作的信心和热爱。

松岭峪地质构造综合实习报告

松岭峪地质构造综合实习报告

前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对所学地质专业课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尤其是《构造地质学》。

通过对《松岭峪地质图》的读图分析后,使我们可以了解松岭峪地区的地质外貌特征,对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有了初步了解。

为了更好的分析该地区的地质特征,我们可以分别从地层;构造;矿产;地质发展史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地质图,读图时,我们要先图外后图内,先地形后地质,先地质后构造。

图外有地质图名称、比例尺及图例,图外要从下往上读。

地形主要是看河谷和山地,而地层则可以以岩性、厚度、出露地区、接触关系等方面着手。

构造主要是看褶皱的位置、性质、延伸长度、时代、轴面和断层的落差、两盘时代、性质等,同时也要了解到断层与褶皱、岩浆岩的关系。

使我们学到分析地质图的基本方法。

通过这次课设计,使我们加深对课本所学知识的了解,同时掌握地质图的读图方法。

在读图时,我们灵活运用各种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这就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对于实习以及以后的工作中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章地层松岭峪地区属于山岭地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皆有出露。

现有老到新分述如下:一、元古界(Ar)本区元古代地层仅有震旦系。

震旦系(Pt)分布于陈村、任村及杉岭一带,主要为震旦系片岩。

二、古生界(Pz)本区古生代地层有寒武、奥陶﹑泥盆及石炭系,缺失志留和二叠系。

1、寒武系(∈):分布于F2断层附近及王村、刘村之间地区,自下而上分为三统。

分别为下寒武统千枚岩和中上寒武统板岩。

两者为整合接触。

2﹑奥陶系(O):本区缺失中﹑上奥陶统,仅有下奥陶统。

其分布于毛村北部地区,和寒武系整合接触。

3﹑泥盆系(D):广泛分布于松岭﹑彩云岭及白玉山附近地区,缺失上泥盆统。

岩性为下泥盆统砾岩和中泥盆统砂岩,和奥陶系角度不整合接触。

4﹑石炭系(C):广泛分布于本地区,其位于松岭﹑彩云岭及白玉山周围地区,缺失上石炭统。

岩性为下石炭统砂岩和中石炭统砂页岩,和泥盆系整合接触。

三﹑中生界(Mz)本区中生界仅有三叠系,与下伏石炭系角度不整合接触。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目的⏹使大家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提高大家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和要求⏹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二、编制构造纲要图⏹三、编制地质剖面图⏹四、编写一份文字报告——×××地区地质构造概述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花纹和色谱将地壳某个区域地质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上的图件。

一、全面解读分析地质图⏹读图步骤:①先图外,后图内;②先地形,后地质;③先地层,后构造。

❶读什么?地层、岩石、产状、时代、分布、相互关系;构造的类型、形态、规模、产状、形成时代……❷怎样读?边看边记1.地层⏹从图例中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岩性。

⏹分析地层的分布和排列。

⏹分析地层的接触关系,尤其是不整合接触。

注意Z与上覆地层接触关系⏹划分构造层(不整合接触面),分析构造层的形成时代。

构造层:指一定的构造单元内,在某一构造旋回(构造期)形成的综合地质体(包括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2.褶皱——从大到小⏹区分背斜、向斜。

⏹分析褶皱在平面和剖面的形态特点、组合型式、分布规律等。

(两翼产状、轴面产状、枢纽产状、轴迹和平面轮廓)⏹分析相邻或相关构造层中褶皱的关系⏹分析褶皱的形成时代。

3.断层——从大到小⏹分析断层性质(正、逆、平移)及类型。

⏹断层分组(可能时):依据断层的规模、方向、性质及其与褶皱之间的关系。

⏹分析断层与褶皱及侵入岩体的关系。

⏹确定断层的形成时代。

4.岩浆岩体——从大到小⏹了解岩体的岩石类型⏹分析侵入岩岩体的形态特征即产状类型。

⏹分析侵入岩岩体与断裂和褶皱的关系。

⏹确定侵入岩岩体形成时代等。

5.分析构造发展史⏹划分构造层和构造期:依据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构造层平行不整合→构造亚层⏹分析构造作用的方式和方向:依据构造的形态、方向、强度和相互关系。

⏹适当分析并恢复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地壳运动变化:依据地层岩性、厚度、化石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

实用文_学生金山镇地质构造实习报告-地质构造实习报告范文

实用文_学生金山镇地质构造实习报告-地质构造实习报告范文

学生金山镇地质构造实习报告-地质构造实习报告范文篇1:学生金山镇地质构造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的有三:(1)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2)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通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时间:5月16日到5月20日三、实习地点:秦皇岛石门寨地质实习基地四、人员组成:五、实习路线: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石门寨—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六、实习简介: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秦皇岛,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

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

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

公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

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秦皇岛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地形实习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8-5米。

构造地质学松岭峪地区综合报告

构造地质学松岭峪地区综合报告

构造地质学综合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序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前言 31、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2、地质构造综合实习的内容。

第二章:地层 51、首先了解图幅内出露了那些地层及其层序和岩性组合特征。

2、通过分析地层之间的有无缺失,确定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第三章:地质构造 61、区域构造特征的概述。

2、对区内各个褶皱构造的概述。

3、简述区内断层构造发育的总格局特征.4、对岩浆岩体及变质构造的描述。

第四章:构造发展史 11第五章:结束语 12 注:附松岭峪地质图上色一幅,及纲要图一幅,松岭峪地区A—B,Aˊ-Bˊ剖面图两张。

第一章:前言一、综合实习的目的要求1、通过阅读地质图,初步掌握综合分析具有褶皱、断裂、岩浆岩体、变质岩、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地质图的方法。

2、通过实习,把握分析地质构造的地质辩证思维方法,即学会了分析图内各种繁杂的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3、初步学会了依据地质图资料,简述构造组合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构造应力场)。

4、学会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等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

5、学会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方法.二、综合实习的要求1、将松岭峪地质图复印一张并上色;构造纲要图(1:100000)一幅;地质剖面图至少两幅(1:100000)。

2、写松岭峪地区地质报告一份。

三、综合实习用图和用具及其区内地形概括1、实习用图.松岭峪地质图,比例尺为1:100000,附两张地质剖面图。

2、实习用具。

透明纸25×20㎝;厘米纸50×25㎝;H铅笔;12色彩色铅笔;30㎝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绘图墨水;图钉等用具.3、图内地形地貌。

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该地质图长17。

5厘米,实际长度17。

5公里,宽12。

5厘米,实际长度12.5公里,覆盖实际面积218。

75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呈NW-SE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河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

北京西山野外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

北京西山野外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

北京西山野外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北京西山野外地质实习报告1一. 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实习和实地地貌及水文观察,理论结合实践,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形态、基本特征、物质组成、发育过程和演化历史。

2、了解不同水文条件下,河流地貌的演化规律,小流域地貌的发育,空间组合规律。

3、培养野外观察、动手和分析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习地区地貌概况简介地点:浙江省富阳、杭州、富春江流域地区时间:8月27日—9月2日杭州处于浙西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平原的衔接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为构造剥蚀地貌,游客费为三个地形单元:外围峰丝,主要由泥盆系砂岩组成,高度300-400米;内圈山体,如玉皇山,由石炭-二叠系石灰岩组成,高度200米左右,岩溶地貌发育;北部孤山、葛蛉、宝石山由侏罗系火山碎屑岩组成,高度在35-125米之间。

杭州市平原部分由第四系组成,其分布或近西湖、或滨湖面呈椭圆形,南北伸长3.3公里,东西2.8公里,周长为15公里,水面面积月5.6平方公里。

钱塘江呈“之”字形流经杭州市城区的东南侧。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杭州西湖地区一篇低山丘陵是西湖复向斜内中生代断块隆起区,包括市区在内的杭州市东北地区的平原是中生代断陷盆地。

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

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

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构成了杭州地区独特的地域综合体。

三.实习内容8月30日九溪十八涧途中九溪十八涧源头在龙井村一带,形成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漏斗状盆地。

该盆地的四周山岭基本上由砂岩组成,只在东北角靠近龙井泉处出露了石灰岩,岩层倾向北东,与地形坡向趋近一致。

岩层层面裂隙及节理发育,一条北东方向延伸的断层正好穿过龙井寺,这些都成为龙井泉的导水通道。

工程地质峪沟水库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峪沟水库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峪沟水库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峪沟水库实习报告篇1接下来我们前往飞鹰古道。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

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

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

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

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

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

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

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

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

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

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

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

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

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

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

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

北京虎峪地质实习报告范例3篇

北京虎峪地质实习报告范例3篇

北京虎峪地质实习报告范例3篇北京虎峪地质实习报告1今年开学初,我们资源勘查工程2004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

整个实习过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有效途径。

我们进行实习的具体地区是重庆市北碚区。

在这里,我们连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平均每天走山路7公里,组织学生对观测路线上的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相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实习期间,我们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实习结束后,又对学生的所写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批阅。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应该如何进行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对沉积相的研究;如何确定野外的地质观察点,在一个观察点上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如何写每天的调查总结,如何根据在一个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记录绘制该区的地形图和构造等值线图。

实习完全结束已经很长时间了,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了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从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

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是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

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

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们时刻记得复习。

每天实习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

我起初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习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特别是在后期回校后整理资料,图也绘不出来。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

地质实习报告模板(5篇)地点:__市__县东汤峪一、实习目的: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5).了解地质构造的内容,实践其现场的判断方法。

二、实习内容:地质概况: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元古界宽坪群和从中更新统到全新统的第四系。

另外,还有少量第三系出露。

该区出露的侵入岩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主要有花岗岩、辉长岩和辉石岩。

该区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的北缘(黄邦强等,1984),宽坪群具多期变形特征。

早期褶皱近东西向,呈同斜紧闭褶皱,局部出现平卧褶皱,发生轴面片理s1及肠状褶皱、勾状褶皱等,伴随早期中基性脉岩侵入,为前寒武纪变形。

中期褶皱也为近东西向,与早期褶皱枢纽交角不大。

一、实习地点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二、实习目的及要求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 b. 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地质构造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作用 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1. 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地质实习报告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

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

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

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

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

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

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

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

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

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

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

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

松岭峪地质构造报告

松岭峪地质构造报告

松岭峪地质构造报告
松岭峪地区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断裂、冲断带以及隆起等构造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属于二叠系古近系太平洋海盆前陆盆地,孕育着丰富的构造变形历史,并形成紧密联系的构造体系及构造事件。

从该地区断裂地质分析来看,它由一系列主要山脉和支脉构成,其中有四支克罗伊斯支脉,均为横断面断层,包括北方四つの支脉、南方四つの支脉以及东南方向的原初支脉和变形支脉。

每条支脉的断层都存在断层落差和褶皱,有多处发展成滑动断层,断层破裂幅度较小,以平坦的地貌特征出现。

松岭峪地区的冲断带与褶皱、断层有密切的关联,横断面有若干个冲断带,均为沟槽型冲断带,有冲断抬升、断裂抬升、倾斜抬升和折叠抬升等。

此外,该地区也有多处隆起构造,包括发育在陆内的褶皱隆起、断层隆起以及抬升隆起等,均性质复杂,岩性变化很大。

构造地质学松岭峪地区综合报告

构造地质学松岭峪地区综合报告

应力的逐 渐作用
形成各种褶皱和断层 构造应 力作用 下
第四章 构造演化史
• 第三构造层
原始地层 地壳缓慢下降 地壳下降 形成E1、E2、 E3、N地层 在应力作用下 形成各种次级褶皱 形成Q地层
第四构造层
原始地层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地层 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四章 构造演化史
第五章 结束语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地层 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四章 构造演化史
第五章 结束语
第三章 地质构造
松岭背斜(直立褶
皱)
彩云岭背斜(倒转
1.褶 皱 构 造
褶皱)
红石崖向斜(直立
褶皱)
范村背斜(斜歪褶
皱)
毛村向斜(平行褶
皱)
第三章 地质构造
彩云岭-白玉山的逆断层F1
范村-陈村的逆断层F2
构造地质学综合实习报告
----松岭峪地区
报告人: 指导老师: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地层 第三章 地质构造
第四章 构造演化史
第五章 结束语
第一章 前言
1.综合实习的目的
掌握分析方法 掌握地质思维方法 学会对地质现象的分析 学会编制各种图件
2.综合实习的要求
将松岭峪地质图复印一张并上色;构造纲要图(1:100000) 一幅;地质剖面图至少两幅(1:100000)。 写松岭峪地区地质报告一份。
ES40°方向主 应力作用下
受风化剥 蚀
壳开始缓慢 抬升
形成复背斜构 造
应力逐渐加强
逆掩断层 和两条正 断层
第四章 构造演化史
• 第二构造层
第一构造层形成的地层 地壳缓慢下降 形成D1、D2、D3地层 遭受风化剥蚀 地壳上升 褶皱和断层加强,岩浆活动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报告(10000字)

松岭峪地区课程设计报告(10000字)

松岭峪地区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第一章引言1.1 目的与要求1.通过对松岭峪地质图的综合读图分析,了解松岭峪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貌起伏、构造类型、构造地层、形成时期等。

初步掌握褶皱、断裂、岩浆岩体、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综合分析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分析地质图的方法,能够分析出地质图内各种繁杂的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3. 发挥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对地质图进行细致的分析,使我们加深对课本所学知识的了解,培养地质兴趣和思考方式。

4.加强了对地质图上岩层产状要素的理解和应用5.学会地质学上基本的绘图技能,例如构造纲要图、地质剖面图等构造图件的编制,进一步明确各种图件的图式规格。

6.学会地质构造报告的编写方法,提高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和总结能力。

7.通过课程设计的过程,复习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1.2 图幅名称,比例尺,图区地形地貌特征1.图幅名称:松岭峪地质图2.比例尺:1:100000(小比例尺图件)3.地形地貌特征:该图中没有地形等高线,但是图上在云岭山、红石崖、彩云岭、松岭等多个特征的地物处标注有海拔控制点,其中海拔最高处为南西方向的云岭山山顶,海拔为1320,海拔最低处应为南东的河流下游,海拔为600m左右,估算该地区平均海拔大概为800-1000m。

另外还有一条北西-南东向的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其他河流也大致成这样的方向分布在该地区。

根据这些海拔控制点和河流可以大致判断出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西高东低,北西—南东向的山岭与谷地呈相间分布,香溪所处地段地势最低,向两侧逐渐升高。

1.3 作业完成情况1.松岭峪地质图(涂色)(1:100000)2.松岭峪地区构造纲要图(1:100000)3.松岭峪地区地质剖面图两幅(1:100000)4.松岭峪地区地质图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一份(10000字)第二章地层2.1 主要的地层主要出露的地层按年代地层从老至新依次为:震旦系(Z);寒武系(∈)、下奥陶统(O1);下-中泥盆统(D1-2)、石炭系(C);下三叠统(T1);古近系(E)、新近系(N)、第四系(Q)。

景陵峪_构造报告_构造地质学

景陵峪_构造报告_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第一章前言1.1实习目的综合作业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同时,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1.2实习要求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一副构造纲要图、两幅地质剖面图以及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

1.3所读图幅情况名称:景陵峪地质图,其比例尺为:1:100000,总面积为(18.2*1000m)(14.1*1000m)=2566.2km2,地貌特征为:由图上标高可以观察到最高海拔为1180m(平望岗处),最低海拔为250m(平望岗北部边缘),由地质图亦可以观察到景陵峪地区河流、山地、沟谷、丘陵等地貌均发育较好,河流依照地势基本为南北走向。

根据地质图综合作业的要求,结合李忠老师的指导,最后完成的作业为:景陵峪构造纲要图一幅,景陵峪地质剖面图两幅,景陵峪地质构造的说明分析及构造发展史等相关内容。

第二章地层与岩体特征根据图例判断地层的连续性与否,在结合地质图上地层的出露特征及产状,可以看出景陵峪地区最新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4),最老地层为下志留统(S1),中间缺失上志留统(S3),下泥盆统(D1),三叠系(T),侏罗系(J),下第三系的始新统(E2)和渐新统(E3),以及第四系的上中下更新统(Q3、Q2、Q1)地层,其它时代的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划分标志明显,易于识别。

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下志留统(S1)、中志留统(S2)、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下石炭统与中石炭统(C1+2)、上石炭统(C3)、二叠系(P)、下白垩统(K1)、上白垩统(K2)、古新统(E1)和全新统(Q4)。

松岭峪构造实习报告

松岭峪构造实习报告

松岭峪地区地质构造概述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地层2.1 新元古界2.2 早古生界2.3 晚古生界2.4 中生界2.5 新生界第三章岩浆岩及变质岩3.1 岩浆岩3.2 变质岩第四章地质构造4.1 构造层划分及其特征4.2 总体构造特征4.3 褶皱分析4.4 断裂分析第五章构造发展史第六章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图I 松岭峪地区构造纲要图附图II 松岭峪地区A-B地质剖面图附图III 松岭峪地区C-D地质剖面图第一章引言本次读图资料为松岭峪地质图。

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属于中比例尺地质图,图区面积约243平方千米.图区总体地势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特点,最高点位于图西的云岭山,海拔为1320m;低处于图东南香溪处,低于630m。

河流自西北汇至东南。

村镇主要分布于沿河带与图东北一带。

松岭峪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展布、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时期等,同时掌握阅读分析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具备分析褶皱、断裂、岩浆岩体、不整合接触关系等的基本能力,能够分析出地质图内各种繁杂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理解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第二章地层松岭峪地区地层发育不太齐全,缺失地层较多。

图区内出露的地层按时代自老至新依次为(表1):新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泥盆系和石炭系、中生界三叠系以及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表(1)松岭峪地区地层概况第四系Q 砂砾粘土图东南赵村-黄村一带喜马拉雅阶段新近系N 泥灰岩图西云岭山渐新统E3 泥岩页岩图西云岭山始新统E2 砂岩页岩图西云岭山,北西红石崖古新统E1 砂岩砾岩图西云岭山,北西红石崖下三叠统T1 灰岩,泥灰岩沿香溪,白玉山海西—印支阶段上石炭统C2 泥岩页岩沿松岭、彩云岭下石炭统C1 砂岩页岩沿松岭、彩云岭中泥盆统D2 砂岩沿松岭,彩云岭下泥盆统D1 砂岩砾岩松岭、彩云岭,沿陈村-范村下奥陶统O1 板岩千枚岩毛村加里东阶段中上寒武统∈2+3 板岩,变砾岩毛村南东下寒武统∈1 千枚岩,变砾岩范村,陈村-王村震旦系Z 片岩,大理岩陈村,任村及杉岭一带2。

2024年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样本(五篇)

2024年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样本(五篇)

2024年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样本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习内容:根据教学安排,学校为我们路桥专业安排了为期1天的卧虎山水库地质实习。

主要学习罗盘的使用及对各种地质构造的认识。

1.排除干扰,专心听。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踪。

3.熟练操作罗盘。

对地质罗盘,要求了解其结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4.积极参加现场讨论和及时整理野外记录。

(一).卧虎山水库及其概况:卧虎山水库历城南部山区,山环水绕,名川有三,曰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

三川风景秀丽,为历代所称赞。

三条大川经仲宫镇并渡口村汇入卧虎山、黄花山狭长地带,称为玉符河,北注黄河。

1958年于卧虎山、黄花山之间,筑起一条长985米,高37米的大坝,拦截玉符河水,落成卧虎山水库。

因湖水清亮如镜,人称“镜儿湖”。

水面面积270多公顷,蓄水量1.1亿立方米。

湖中盛产鱼虾,珍贵飞禽天鹅也落户于此。

站在坝上,举目远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蓝。

卧虎山水库这里,景色绮丽。

山坡除天然山花丛林之外,还植有苹果、柿子、梨树等,秋季一片金黄。

周围群山连绵,葱茏叠翠,山村炊烟,若隐若现,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画图。

水库北为卧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翘首东望。

清人钟廷瑛在《咏卧虎山》诗中描写道:“山上白鸟盘空烟,山下阴穴流春泉。

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万古蛟龙渊。

”水库大坝南首西侧,为黄花山。

因山上多产野黄菊,故名。

山姿奇伟,松柏青翠。

山腰有一溶洞,曰“黄花洞”,坐东朝西,深约7米,宽3米余,高4米。

洞壁上,镌刻佛像、罗汉等造像25尊,题记19则,其中一则年代为金承安二年(1197年)。

个人实习报告8篇

个人实习报告8篇

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炼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编写实习报告—地质类。

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

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切当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

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

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

第三章岩石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

第四章构造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者摆布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证据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

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味、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

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

并进行装订。

诉讼参加人效力待定合同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善意第三人审判委员会序首先,我想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匡助和指导的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和我的指导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为我的顺利实习所作的匡助和努力。

我的实习是由南开大学法律系和四平市中院共同安排的。

通过实习,我在我的第二专业法学领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两年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

地质学实习报告(最新5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最新5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最新5篇)地质实习报告篇一一、引言1、实习时间:20xx年5月30日星期天2、实习地点:北京市昌平区虎峪村的虎峪风景区3、组成人员:老师带领下的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的0、1班同学及2、3班部分同学七十人左右。

4、实习目的:通过本学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建立了系统的关于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论认识。

此次虎峪的实习是我们的第一次野外实习,通过本次的实习,我们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巩固完善课堂上所讲地球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使我们初步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技能。

另外,我们对野外基本的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有更深刻的认识。

更进一步地分析三大类岩石,地质地貌,形成环境等。

初步接触罗盘,了解罗盘的使用方法及使用目的。

秉承地大优良传统: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培养我们热爱地质工作。

为以后的北戴河实习和周口店实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地质事业而服务。

5、地理位置: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虎峪村6、虎峪概况:虎峪地带处于华北平原与燕山山脉的交接处。

风景区内山峦起伏交错,山谷曲折幽深,最高峰磨盘山海拔1060米。

虎峪自然风景区是京郊最具野趣的景区,其中黑龙潭白龙潭羊尾巴湖百仙神洞良心池天桥石洞通天池等36处极具特色的自然景点让您流连忘返,虎峪金辉更是古燕京八景之一。

虎峪景区是集旅游、娱乐、康体、商务、度假于一体的国家A级景区。

7、实习路线: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学校到虎峪旅游景点,然后进行我们的野外实习。

第一个观测点距离大门50米处,北纬40°16′16.2″ 东经116°8′39.1″;第二个观测点北纬40°16′一qi.8″ 东经116°8′40.5″;第三个观测点北纬东经;第四个观测点北纬40°16′19.5″ 东经116°8′42.8″;第五个观测点北纬东经;第六个观测点北纬40°16′23.4″ 东经116°8′42.7″;第七个观测点北纬40°16′25.8″ 东经116°8′44.0″;第八个观测点北纬40°16′36.1″ 东经116°8′44.5″;第九个观测点北纬40°16′37.6″ 东经116°8′44.4″。

20XX年大学生寒假实习报告范文:地质实习

20XX年大学生寒假实习报告范文:地质实习

20XX年大学生寒假实习报告范文:地质实习导读:实习报告范文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林州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月31日——*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林州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林州简介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林州,林州市区处于林州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林州盆地中央。

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难道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

盆地略呈南北延伸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约5-10公里。

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

林州市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

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

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林州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林州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林州,根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知识,我把林州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 地质基础林州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

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岭峪地区地质构造概述目录第一章引言第二章地层2.1 新元古界2.2 早古生界2.3 晚古生界2.4 中生界2.5 新生界第三章岩浆岩及变质岩3.1 岩浆岩3.2 变质岩第四章地质构造4.1 构造层划分及其特征4.2 总体构造特征4.3 褶皱分析4.4 断裂分析第五章构造发展史第六章结束语参考文献附图I 松岭峪地区构造纲要图附图II 松岭峪地区A-B地质剖面图附图III 松岭峪地区C-D地质剖面图第一章引言本次读图资料为松岭峪地质图。

该图比例尺为1:100000,属于中比例尺地质图,图区面积约243平方千米。

图区总体地势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特点,最高点位于图西的云岭山,海拔为1320m;低处于图东南香溪处,低于630m。

河流自西北汇至东南。

村镇主要分布于沿河带与图东北一带。

松岭峪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展布、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时期等,同时掌握阅读分析地质图的一般方法,具备分析褶皱、断裂、岩浆岩体、不整合接触关系等的基本能力,能够分析出地质图各种繁杂构造形态的类型和特征,理解其时空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而阐述地质构造发展简史。

第二章地层松岭峪地区地层发育不太齐全,缺失地层较多。

图区出露的地层按时代自老至新依次为(表1):新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系、上古生界泥盆系和石炭系、中生界三叠系以及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表(1)松岭峪地区地层概况第四系Q 砂砾粘土图东南村-黄村喜马拉雅阶段一带新近系N 泥灰岩图西云岭山渐新统E3 泥岩页岩图西云岭山始新统E2 砂岩页岩图西云岭山,北西红石崖古新统E1 砂岩砾岩图西云岭山,北西红石崖下三叠统T1 灰岩,泥灰岩沿香溪,白玉山海西-印支阶段上石炭统C2 泥岩页岩沿松岭、彩云岭下石炭统C1 砂岩页岩沿松岭、彩云岭中泥盆统D2 砂岩沿松岭,彩云岭下泥盆统D1 砂岩砾岩松岭、彩云岭,沿村-村下奥统O1 板岩千枚岩毛村加里东阶段中上寒武统∈2+3 板岩,变砾岩毛村南东村,村-王村下寒武统∈1 千枚岩,变砾岩震旦系Z 片岩,岩村,任村及杉岭一带2.1 新元古界图区出露的新元古界为震旦系(Z),主要分布于图区东北角彬岭、任村、王村及村一带,岩性为片岩和岩,属变质岩。

该套地层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总体呈NW-SE向展布,但部标志层又呈现出近东西向展布的特点,产状变化较大,倾角一般大于50º。

震旦系与上覆寒武系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露头去西北部村一带有辉长岩体和花岗岩体侵入,东南部丁村一带有辉长岩体侵入。

2.2 早古生界图区主要出露了下寒武统(Є1)、中上寒武统(Є2+3)、下奥统(O1)等地层,其岩性及分布特点分述如下。

下寒武统(Є1):主要分布在图区右上角的王村、村一带,岩性主要为千枚岩、变砾岩,属变质岩。

北部有花岗岩侵入岩体总体呈NW-SE展布,中上寒武统(Є2+3):主要分布于毛村南西部,岩性主要为板岩,属变质岩。

北部有花岗岩侵入岩体总体呈NW-SE展布。

下奥统(O1):分布于毛村周围区域,岩性为板岩,属变质岩。

主体呈NW-SE展布。

东部有花岗岩侵入岩体。

与上覆泥盆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整体为一个斜歪向斜,其南东翼部分被逆断层所运移抬升的震旦纪地层所掩盖。

2.3晚古生界晚古生代出露的地层有下泥盆统、中泥盆统、下石炭统、中石炭统。

其总体展布方向为NW-SE向,分布于彩云岭、松岭一带。

构造线方向与下伏地层相近,但表现为角度不整合。

下做分别描述:下泥盆统岩性为砾岩,主要出露于两个背斜的核部。

中泥盆统展布与下泥盆统相近,但其岩性为砂岩。

下石炭统主要出露于彩云岭、松岭背斜的两翼,岩性为砂岩。

中石炭统与下石炭统相近,其岩性为砂页岩。

松岭西北、彩云岭背斜核部有花岗闪长岩侵入岩体,松岭、东南金沟一带有花岗岩侵入岩体。

其产状相对于下伏地层较缓,褶皱程度较低,岩石基本未变质。

2.4 中生界中生界出露地层有早三叠统。

沿香溪、江峪-白玉山近NW-SE向展布。

岩性为灰岩。

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东部为花岗岩体所侵入。

2.5 新生界新生界出露有古新统(E1)、始新统(E2)渐新统(E3)、上新统(N)与第四纪(Q)。

E1、E2、E3分布于图西部云岭山、红石崖一带。

Q分布于沿村松岭峪香溪一带。

其岩性有砾岩、砂岩、页岩、泥灰岩与第四纪尚未成岩的粘土砾石胶结物。

整体产状较为平缓,褶皱作用不强烈。

褶皱所受应力方向大致为南北向。

第三章岩浆岩与变质岩松岭峪地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和长期复杂的地质演化,岩浆侵入活动和变质作用均有不同程度发育。

3.1 岩浆岩图区出露的岩浆岩类型主要包括辉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此外沿着彩云岭背斜的核部,还有少量脉岩呈NW-SE向断续产出。

(1)辉长岩(ν)主要分布在图区右上角的村、丁村一带,均以岩株形式产出,总体呈NW-SE向展布。

村辉长岩体位于任村逆冲断层断层(F2)下盘,出露面积约3平方千米,与震旦系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并被后期花岗岩(γ)侵入和村正断层(F1)错切。

丁村辉长岩体位于毛村逆冲断层(F3)下盘,出露面积约2.8平方千米,与震旦系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与上覆下寒武统呈沉积接触关系。

本区辉长岩的侵入时代在震旦纪之后,下寒武统之前。

(2)花岗闪长岩(γδ)主要分布在图区左部的彩云岭、松岭一带,均以岩株形式产出,总体呈NW-SE向展布。

彩云岭、松岭、松岭峪花岗闪长岩岩体位于白玉山逆冲断层断层(F8)上盘,出露面积约2.3平方千米,与早三叠统之前的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并被后期花岗岩(γ)侵入,与古新统地层呈沉积接触关系。

本区花岗闪长岩的侵入时代为早三叠世之后,古新统之前。

(3)花岗岩(γ)主要分布在图区的金沟、村、松岭一带,均以岩株形式产出,总体呈NW-SE向展布。

村花岗岩体位于村逆冲断层(F3)上盘,出露面积约1.9平方千米,与围岩均呈侵入接触关系。

金沟花岗岩体位于白玉山逆冲断层(F8)上盘,出露面积约4平方千米,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并阻隔了白玉山断层。

松岭花岗岩体位于白玉山逆冲断层上盘,出露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

因其并未在更新的地层出露,所以只能判断本区花岗岩的侵入时代为早三叠世之后,并晚于花岗闪长岩体侵入时间。

3.2 变质岩主要出露于图区西北部的杉岭、任村、王村、毛村、村、村一带。

根据其变质程度可分为中级变质岩系和浅变质岩系两大类。

(1)中级变质岩系主要发育于震旦系部,以片岩和岩为主,构成图区西北角杉岭、王村一带的复杂褶皱变形区或村逆冲断层上盘的背斜核部。

变质地层部的标志层显示轴向近东西向的强烈褶皱变形,标志层迹线被村逆冲断层(F3)、任村逆冲断层(F2)、村正断层(F1)和辉长岩体截切,与上覆寒武系浅变质岩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根据地质界线交切关系,可判定其变质时代为寒武纪之前,震旦纪之后。

(2)浅变质岩系主要发育于寒武纪、奥纪部,以千枚岩与板岩为主。

构成图区东北部一带的褶皱变形区或村逆冲断层(F3)下盘的倒转背斜核部。

北部被花岗岩侵入,与上覆下泥盆统砾岩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根据地质界线交切关系,可判定其变质时代在下泥盆统之前,下奥统之后。

第四章地质构造4.1 构造层划分及其特征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变质程度、变形强度和构造线方向变化,可将图区出露地层划分为四大构造层(附图I),从下向上分别是震旦纪(Z)构造层2)寒武纪-奥纪(O)构造层3)泥盆纪-三叠纪(D-T)构造层4)古近纪-第四纪(E-Q)构造层各构造旋回发育的地质构造差异显著,下对其做分别描述。

(1)震旦系构造层(Z):分布在图区东北角杉岭、任村、王村、村一带,主要由震旦系片岩及岩组成,总体呈NW-SE向延伸,但部标志层显示构造线方向为近东西向,与上覆寒武系构造线方向(北西向)明显不同。

该构造层褶皱变形非常强烈,部次级褶皱十分发育,岩层产状多变,宏观上发育两个褶皱(),3条断层()。

包含一次地质热事件(v辉长岩的侵入)。

(2)寒武系-下奥统构造层(Є-O1):分布在村-王村-村一带,主要由寒武纪千枚岩、板岩与奥纪板岩构成。

总体呈NW-SE向延伸。

该套地层主体发育为一个倒转背斜,被一条逆冲断层所切过(毛村)。

下泥盆-下三叠统构造层(D1--T1)分布在图中及周边较广区域。

岩性种类较多:砾岩、砂岩、页岩、灰岩、泥灰岩。

总体呈NW-SE方向展布。

发育有彩云岭、松岭、白云山三个主要褶皱。

多处出现岩浆岩侵入岩体(花岗辉长岩与花岗岩),且从接触关系来看,它们不是同期构造热事件的产物。

古新统-第四纪构造层(E1-Q)分布在图西、西北区域。

主要由砂岩、页岩、灰岩和未成岩砾石胶结物构成。

不同地区地质构造的展布方向存在差异西部云岭山地区是呈W-E方向展布,而红石崖地区则是呈NW-SE方向展布。

该构造层并未直接出露岩浆岩侵入岩体,也没有与花岗岩体直接相接触。

4.2 褶皱分析松岭峪地区主要发育北西-南东向褶皱(附图I),从北东至南西依次有毛村向斜(f6)、村-村背斜(f7)、白玉山-江峪向斜(f8)、彩云岭背斜(f9)、香溪向斜(f10)、松岭背斜(f11)、红石崖向斜(f14)等。

现将主要褶皱特征描述如下。

1.彩云岭背斜(f9):分布在图区中部彩云岭一带,呈NW-SE(~120º)延伸,长约为14km,宽约为2km。

核部地层由D1 构成,两翼地层为D2、C1、C2。

背斜南西翼倾角为46,43,30,32、北东翼受逆冲断层影响,倾角为70,80,60,,因此背斜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斜歪褶皱。

因该褶皱的延伸长度与两翼宽度之比5:1 ,该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为短轴褶皱。

2.红石崖向斜(f14):分布在图区中部红石崖一带,呈NW-SE(45º)延伸,长约为5km,宽约为2km。

核部地层由E2构成,两翼地层为E2。

背斜南西翼倾角为10,北东翼倾角为10,轴面近于直立,因此背斜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直立褶皱。

因该褶皱的延伸长度与两翼宽度之比5:2 ,该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为短轴褶皱。

3.香溪向斜(f10):分布在图区中南部香溪一带,呈NW-SE(305°)延伸,长约为13km,宽约为2km。

核部地层由T1构成,两翼地层为C2、C1。

背斜南西翼倾角为33,北东翼倾角为30,因此背斜在横剖面上的形态为直立褶皱。

因该褶皱的延伸长度与两翼宽度之比6:1 ,该褶皱在平面上的形态为短轴褶皱。

4.3 断裂分析松岭峪地区主要发育四种类型的断层(附图I):①纵向逆冲断层,主要包括任村断层(F2)、毛村断层(F3)和彩云岭断层(F8);②纵向正断层,如村正断层(F1);③斜向平移断层,如彩云岭背斜两翼(F4、F5,F7)和松岭背斜两翼(F14,F13,F12,F11)的小型平移断层;④横向正断层,如松岭背斜南东倾伏端的一系列南北向小型正断层(F7,F8,F9,F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