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2020101515442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一、视听结合,感知理解,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

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

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逐渐让生活在科技

高度发展、教学条件已极大改善的今天的学生感到不满足,甚至厌倦。电教媒体的运用,可

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恰恰是这些陌生的信息,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

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首

要环节。所谓感知,是指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使事物在意识中直接得到反映。整体感知就是首先要对课文有一个总的了解,总的印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

分的性质和意义。一篇课文在讲解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交

待学习的目标才会有所依托。整体感知的另一个意义是对课文的感情基调和字词的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若能与作者在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注意力就格外集中。同样,字词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含义就难以把握。就一篇课文而言,感知能力是通过听和读

发展起来的。一个感知能力强的人,在听读语言文字的同时,不需经过思考过程,凭着感知

就能迅速领悟其中丰富的内蕴和情味。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教材中一些

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我们知道,播音员的语音平稳和谐,娓娓动听,主持人的语气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令人赏心悦耳。然而,每个人的才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个教师既有播音员的声音又有主持人的语气,而在教学中运用录音媒体便能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没

有或很少听到过的专家、名人的朗读录音怀有极大的兴趣,注意力会更加集中。用录音作示

范和在因条件限制难于表现的伴奏、演唱等的情况下采用录音,可以使学生正确领会课文所

表达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声调,使学生认识改进自己的发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应有的意境。录音手段的运用,也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进行启发,指导教学。比如,教学《爱莲说》时,先让学生听教学录音进行感知,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朱自清先生

在黑暗势力的重压下,仍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但由于其世界观的局限,既不愿和世俗同流

合污,又不能投身于革命斗争中,只能苦闷、彷徨,想解脱感情的重压而又不可能的复杂情

感,就会对学习该文的语言特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利用影像,突破难点,培养

分析思维能力感知只是认识的开始,理解才是目的。理解是在感知基础上的认识和深化。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记述和介绍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性状、特征等的课文,它们对

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课文反映的客观事物连教师自身也未见过,仅凭教材、教参的

文字介绍和简单的图示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若善于巧借

电教媒体来解决,则为理解课文、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知识铺平了道路。阅读教学中,一篇

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出和突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实践证明,电教媒体是解决这

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样以朱自清先生的文章《绿》为例,阅读这篇课文,梅雨潭、梅雨瀑、梅雨亭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教学的难点。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羽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

半个环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段话清楚地介绍了三者的位置关系,但学生读后虽经教师

讲解,仍然没有清晰的印象。于是,在另外一个班教学到这一段时,我便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中介绍温州仙岩梅雨潭风景点的录像,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完录像画面后,

自己说出三者的位置关系。学生表述虽不如课文生动形象,却也能说得清清楚楚,很快就解

决了难点,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师讲解、启发的教学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印象深刻。

二、图文对照,集思广益,培养作文能力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

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

吸收来完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

作文能力。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

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

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一)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

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

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