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关于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精品
低保调研报告(通用6篇)

低保调研报告(通用6篇)低保篇1村低保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存权的一项根本措施。
做好农村居民低保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20__年全面开展的农村低保政策实践,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具体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
这主要体现群众对低保的认知度较低,低保保障水平还不高,欠发达地区资金缺乏,“搭便车”现象严重,“假冒者”行为被漠视,监督管理不到位,低保对象界定执行模糊等诸多方面。
必须认真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时间:20__年8月6日地点:________________一:调查情况简介20__年8月份,我来到_______进行社会实践。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多次走访,对主管民生方面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以及翻阅了大量的政府对于贫困人员的帮扶文件和帮扶工作记录,对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及所获得的帮扶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完成了这份调研报告。
调查地点:___________调查对象:村庄贫困居民及低保户调查目的:了解国家低保政策在农村的推行情况以及分析低保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的影响,分析低保政策施行过程中的不足并且为有关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访谈法二:调查内容调查过程:1.20__.8.1—20__.8.2为期两天时间走访农村低保户(代表)进行关于低保问题的访谈对象一:访谈一低保户,全家共5口人。
其中户主年事已高,其母亲年龄85岁,常年卧病在床,其妻子精神异常,无法工作。
两个儿子(不务正业)正准备结婚,需要盖房子。
家庭住房仅为一个三间小瓦房,其收入来源为户主种地,所得收入不能维持家庭正常生活。
其整个家庭五人一月可获低保金600元。
其家庭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在镇民政部门申请低保,民政工作人员多次指导该困难户填写申请表格。
为了减少该家庭成员的四处奔波,镇民政工作人员帮助这个家庭联系民政局,残联等政府部门,并经常电话联系该户户主了解他们家庭的一段时间的状况及所需要的帮助。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篇一」城市低保人口在我县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极度贫困;二是家庭无主要劳动力,低收入,高支出;三是家庭有劳动力,但是无就业渠道,也没有自谋职业。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受教育程度低、职业技能差、就业率极低。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尤其是从20XX年实施城市低保以来,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最低保障。
但是我认为,长期给予他们低保,不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就没有实现以人为本,没有很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所在,如何处理好城市低保人口的就业问题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促进就业是低保人口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县有城市低保人口8169人,占全县城镇人口的13%;人均月补助标准78元,在泸州市处于第6位,年支出城市低保金850万元,居全市第1位。
呈现出人多、面广、标准低、支出量大是我县城市低保的特点。
如此规模的城市低保保障了全县绝大多数困难居民的生活,对于全县社会稳定起到明显的保障作用,从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实际。
但从当前低保工作开展的情况看,存在部份人依赖低保金、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现象;存在低保金养懒人现象,有些人年轻力壮,领取低保金不做事;存在低保金养闲人现象,有些人成天在茶馆喝茶打牌,靠低保金过日子。
这些问题的出现,从主观上看,是低保人口自身素质不高,几乎不具备劳动技能,就业困难;从客观上讲,当前的低保政策中缺少鼓励低保人口就业的内容,在劳务开发和促进就业工作中对这个群体的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低保人口的发展问题,以保障促进发展,以发展落实保障。
要在分析低保工作时,正确认识目前低保政策存在的弊端,我们不能让低保的面越扩越大、低保人口越来越多。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来思考:如果今年全县低保的需求量为9000人,明年增加为120xx人,难道能够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吗?应该说明我们的发展工作没有做好,群众的增收问题没有解决好。
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农村低保工作的实地调研,全面了解了目前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农村低保工作是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工作,需要加强政策落地、提升效能、保障资金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一、农村低保工作的背景和意义农村低保工作是为了保障农村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提供临时救助和长期供养的一项重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农村扶贫工作的推进,农村低保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情况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首先,一些农村低保政策信息传递不畅,贫困群众对低保政策了解不全面,申请流程复杂,制约了低保政策的落地落实。
其次,低保资金管理问题突出,存在挪用、套取、滥用低保资金的情况,导致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另外,农村低保评定标准不统一,标准过低也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帮助。
三、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策执行不到位,低保政策落地困难。
原因是地方政府对低保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不一致,导致实施偏差。
其次,低保资金管理问题突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这主要是由于低保资金管理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所致。
另外,一些低保申请程序繁复,审核不及时,使得真正需要低保的人无法及时获得帮助。
四、农村低保工作的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对低保政策的宣传,提高贫困群众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简化申请流程,提高低保政策的落地落实效果。
其次,建立健全低保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来源和使用渠道,加强资金监管,防止低保资金被挪用、虚报等问题。
另外,完善低保标准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低保标准,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援助。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农村低保工作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制度调研报告》
一、背景
我国农村地区的低保制度是为了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救助政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低保制度也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对农村低保制度的调研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农村低保对象的情况,包括家庭收入、生活水平等。
2. 探讨农村低保制度的运行情况,包括申请条件、申请流程等。
3. 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措施。
三、调研内容
1. 调研对象为农村低保对象及相关政府部门,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信息。
2. 调研内容包括农村低保对象的家庭情况、申请条件和流程、享受的补助项目等。
四、调研结果
1. 农村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务农和临时工作,生活水平较低。
2. 农村低保制度的申请条件相对宽松,但申请流程繁琐,有些低保对象表示申请难度较大。
3. 农村低保对象享受的补助项目种类较单一,缺乏针对性。
五、改进建议
1. 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提高对低保对象的帮扶力度,确保其基本生活。
2. 简化农村低保申请流程,降低低保对象申请的门槛。
3. 增加农村低保项目的种类,提高对低保对象的帮助。
六、结论
农村低保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政策,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农村低保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于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报告标题: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报告内容:一、调研背景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低保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农村低保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1.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主要对象为农村低保工作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1. 农村低保工作的投入不足:由于经济压力和资源有限,农村低保工作的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不足。
2. 低保标准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对于低保标准的制定存在差异,导致低保待遇不一致的情况。
3. 低保对象的准入门槛不明确:在部分地区,低保对象的准入门槛不明确,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4. 落实工作不到位:有部分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低保资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
四、调研分析1. 工作投入不足导致低保工作面临挑战:农村低保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无法满足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需求。
2. 低保标准差异化带来公平性问题:低保标准的差异化制定使得低保待遇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不符合公平原则。
3. 低保对象准入门槛模糊不清:低保对象准入门槛的模糊不清使得部分有需要的人群难以享受低保待遇。
4. 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低保工作效果: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低保资金不及时发放,无法及时满足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
五、调研建议1. 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低保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
2. 统一低保标准:各地区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低保标准,确保低保待遇的公平性。
3. 明确低保对象准入门槛:各地区要明确低保对象准入门槛,确保有需要的人群能够及时享受低保待遇。
4. 加强工作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的督导和管理,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资金及时发放。
六、总结通过对农村低保工作现状的调研,我们发现农村低保工作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低保标准差异化、准入门槛不明确以及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

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10篇)城乡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篇1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我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工作,提升城乡低保规范性管理水平,切实发挥城乡低保在打赢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采取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入户调查等形式深入全县各乡(镇)就全县城乡居民低保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县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工作分别于19xx年和20xx年启动实施,由民政局下属单位社会救助局具体实施管理,共有5名工作人员,各乡(镇)配备1-2名兼职人员。
近年来,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补助水平,强化资金管理,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低保保障救助体系和“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工作格局,全县城乡低保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20xx年在册城乡低保x户x人(其中农村低保x户x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x万元;至20xx年7月底在册城乡低保x户x人(其中农村低保x户x人),城镇低保标准由x 元提高到x元,人均补差x元,农村低保标准由x元提高到x元,人均补差x元,1—7月累计发放低保金x万元,并为在册低保对象免费参加医保,非建档立卡农村低保按人均330元购买了重大疾病补充保险。
二、主要做法1、出台了低保工作相关制度。
为规范管理我县城乡低保工作,先后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排查上报城乡低保等五类民政对象死亡情况的通知》、《关于转发江西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操作管理的通知》、《关于建立基层干部及其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的通知》、《关于成立xx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小组的通知》、《关于印发xx县民政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低保调研报告范文4篇

.精品文档. 低保调研报告范文 4 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从制度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民生工程。
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切实把惠及农村广大困难群众的实事办好,我们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保障民生解八难,加快脱贫奔小康”这一主题,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专班对全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步探索阶段。
XX 年,** 县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截止XX 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为2214 户、5131 人,占农村人口的%。
人年均救助标准120 元。
这一阶段由于救助标准偏低,救助面过窄,致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其社会效果不太明显。
(二)过渡阶段。
XX 年,省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构建和谐湖北,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政府出台了《** 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将原农村特困救助对象重新分类评定审批过渡为农村低保,截至XX 年上半年,评定审批农村低保对象2392 户、5860 人,占农村人口的%,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0 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74 元。
其中:一类对象283 户、319 人,占保障人数的%,月人平保障水平70 元;二类对象1041 户、2613 人,占保障人数的%,月人平保障水平42元; 三类对象1068户、2928人,占保障人数的50%,月人平保障水平15 元。
这一阶段由于保障标准提高,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有了保障,引起了基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社会效果逐渐显现。
最新 县农村推进完善低保调研报告-精品

县农村推进完善低保调研报告一、我县农村低保工作的现状近年来,我县低保工作制度逐步完善,低保对象管理逐步规范,实现了低保对象管理动态化、低保标准增长自然化、低保资金发放社会化,基本上做到了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1、领导重视。
县政府成立了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和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建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并将低保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低保工作顺利进行。
2、制度完善。
我县从**年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先后出台了《**县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范(试行)》等政策文件,并结合工作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多次进行了修改完善。
县民政局还专门编制了低保申请审批程序流程图,发放至各乡镇。
各乡镇也根据县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低保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
3、动态管理。
县民政局严把进口、畅通出口,坚持每季度末召开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审批事宜,及时纳入符合条件的低保户。
各乡镇每年第三季度组织开展低保对象全面核查工作,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继续予以低保,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及时予以注销,真正实现了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
4、资金保障。
低保资金列入县、乡镇两级财政预算,县财政负担**%,乡镇负担**%,乡镇配套部分先由县财政垫付,年终一次性向乡镇收取。
低保资金划入低保资金专户,实行封闭式管理和社会化发放,保证了低保资金专帐核算,专款专用。
县里还根据省政府[2005]65号文件精神,每年*月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予以调整和提高。
二、当前我县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县的农村低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亟待完善和规范。
1、存在“错保、漏保”现象。
有些是因宣传工作不到位,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有些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对低保申请的条件、程序不了解,使其丧失了应有的权利;有些是因村两委干部责任心不强,对低保工作不重视,没有把工作做细做实,导致应保的对象没有及时上报;有些是村干部出于人情关系,没有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定核实,草率估算,随意填报,从而出现“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有些是因违反计划生育等政策而丧失了资格等。
关于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

关于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关于农村低保的篇1为了了解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建立和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发展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根据市政协的,从10月下旬起,市政协就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赴各县(市、区),召开了由当地民政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分管民政工作领导、民政助理、村委会干部以及部分低保对象参加的座谈会10个。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基本情况(一)低保工作有规可依,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1999年国务院出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市人民政府于2月出台了《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玉林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多年来,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下功夫抓低保规范化建设,在低保的申请、审核和审批上认真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的有关规定办理,总体取得较好成效。
城市低保工作比较规范,农村低保工作规范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二)低保标准逐步提高,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低保工作方面,从1997年启动,补助水平从开始时月人均25元逐步提高到目前150元,保障人数从开始时5千多人扩大到目前5万多人,1-10月发放低保金7432.61万元,城市低保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农村低保工作方面,从10月份开始实施,当时保障人数约6万人,补助水平为月人均15元左右。
按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实行扩面后,到10月份,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22.72万人,占农村人口4.09%,1-10月发放低保金10309.2万元,月人均补助为45.6元。
城乡低保的实施,为改善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市城乡低保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思想认识有差距有的领导对低保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到位,认为低保和整个社会救助工作是花钱工程,不出政绩,只求最低限度维持而不愿过多投入财政资金,没有像抓财税、稳定、计生工作那样予以重视,城乡低保政策宣传发动力度不够,社会影响面不大。
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目录1. 研究目的2. 研究方法3. 调研结果及分析4. 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 结论和建议1.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农村低保工作已经成为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了解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工作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县区的低保对象进行了调查,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农村低保工作的认知和反馈。
然后,我们对涉及农村低保工作的一些部门进行深度访谈,掌握了工作流程和政策运作情况,深入了解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 调研结果及分析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农村低保工作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3.1 补助标准低调查数据显示,低保补助标准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低收入家庭的生活需要。
在40%的受访者中,农村低保每月补助不超过500元。
这种标准下生活十分困难。
此外,低保对象还需缴纳一定额度的医疗保险和子女教育收费。
3.2 审批程序复杂调研中,我们发现低保申请和审核流程过于复杂。
低保对象不仅要准备大量的申请材料,而且需要多次往返于相关部门之间处理申请。
此外,有关低保审核的程序和标准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存在着“对象不明、程序不清、标准不一”的问题。
3.3 维护信息不畅通在本地农村低保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维护和更新存在不及时的问题。
导致可能有一部分低保对象并未被及时纳入到低保名单中。
3.4 帮扶政策不够全面虽然低保政策具有针对性,但是在现实中,农村低保对象中仍有一些人贫困程度不够严重,但由于其他原因使其生活并不宽裕,但却无法得到相应的帮扶。
这些对象需要考虑到人各有不同的情况,制定更合适的政策。
4. 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4.1 提高补助标准在目前的环境下,农村低保的补助标准对于生活十分困难的人来说太低。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关注,适当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增加补助金额。
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城乡低保工作逐渐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相关政策和法规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落实,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调研,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一、调研背景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明显,底层人民生活困难。
为解决基本生活不保障问题,我国实行了城乡低保制度。
随着国家对低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城乡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城乡低保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包括政策落实不到位、标准不统一、资金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解决。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城乡低保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和建议。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全国各地的城乡低保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负责人和低保户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三、调研结果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的对象为全国各地的城乡低保工作相关负责人和低保户,共涉及超过2000个样本。
其中,城市低保户约占40%,农村低保户约占60%。
2.低保户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我们了解到城乡低保户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保户的家庭收入较低,生活水平较低。
大多数低保户的家庭收入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衣物、住房、医疗等。
(2)低保户的家庭结构单一。
约40%的低保户为单亲家庭或者老人家庭,而且多数低保户的家庭成员并不稳定,政策配套也并不完善。
(3)低保户的文化素质较低。
低保户文化素质的平均值较低,大多数只受过小学教育。
3.城乡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1)政策执行存在漏洞。
在实施城乡低保政策时,存在政策执行不够到位的问题。
政策表述模糊、补贴标准低,导致了低保户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2)低保对象的识别常犯错误。
一些地区存在低保户审核不到位、或者审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导致其它对象也被录入低保户。
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农村低保工作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一次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低保工作现状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等。
但是目前,农村低保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1.低保标准偏低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村低保标准虽有一定提高,但仍偏低。
由于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提高等原因,低保标准已无法满足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2.低保覆盖面狭窄农村低保覆盖面狭窄,往往只是覆盖了部分贫困人口,而且往往还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监管制度不够严格等问题,导致一些有困难的农户无法及时享受到低保政策。
3.低保管理方式不正规一些地区的低保管理机构设立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低保资金的使用方向不明确、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会对贫困人口的利益造成一定影响。
二、农村低保工作解决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这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提高低保标准政府应该适当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以适应当前物价和生活成本的提高,确保低保标准能够覆盖到更多的贫困人口,让他们生活有保障。
2.扩大低保覆盖面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的低保政策,完善低保机制,扩大低保覆盖面,将低保制度覆盖所有需要帮助的农村贫困人口,提高低保的普及率。
3.规范低保管理方式政府应该加强低保政策的监督与制度建设,规范低保管理原则,确保低保使用方向明确、制度更加健全。
同时,要加大对低保程序的监控和维权力度,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低保政策行骗、违规取款等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农村低保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
在此基础上,加强低保政策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规范低保管理方式是改进农村低保工作的必经之路。
关于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很多家庭和个人处于经济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低保政策成为了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次研究旨在调查探究农村低保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和完善低保工作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问卷调查,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农村低保对象中抽取样本,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他们的低保情况和各种问题。
对于深度访谈,我们在农村低保户中选择了重点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感受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1.低保制度的普及率较低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农村低保户并没有完全了解低保政策,甚至连低保标准也不清楚。
这是导致低保工作未能惠及更多贫困人口的原因之一。
此外,农村低保户申报低保的门槛较高,有些人申报了低保,但最终没有批准。
这提示我们,需要加强低保制度的普及宣传,降低申报门槛,让更多困难户能够真正受益于低保政策。
2.低保标准存在差异我们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低保标准存在差异。
有些地区的低保标准较低,无法满足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需求。
此外,农村低保户之间的收入水平、生活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只是按照同一个标准发放低保金,难以真正照顾到困难户的实际情况。
因此,我们建议,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的低保标准,使低保政策真正体现出其惠及困难群众的意义。
3.低保资金投入不足我们调查发现,农村低保工作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部门的资金拨付,但是资金投入不足。
有些地区的低保资金缺口相当大,难以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因此,我们建议,在提高低保标准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农村低保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低保金能够实际惠及困难户。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低保政策的宣传普及,降低申报门槛,确保更多困难户能够获得低保金的资助;2.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的低保标准,使低保政策真正体现出其惠及困难群众的意义;3. 增加农村低保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低保金能够实际惠及困难户。
城乡低保工作调研报告

城乡低保工作调研报告城乡低保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城市和乡村的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低保工作也不断加强。
然而,在我国,仍然存在着许多城乡低保工作的不足。
为此,我们对城乡低保工作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对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现状分析(一)低保人员的申报和核定有待加强从调研情况来看,仍有一定数量的低保人员没有申报及核定。
一些低保对象并不知道有低保这种待遇,一些低保对象认为核定条件过于苛刻,影响到了自己的利益。
此外,申报过程过于繁琐,又有待简化。
(二)低保人员待遇不够充分除了一部分低保人员申报困难以外,更多的低保人员也存在着待遇不足的情况。
近年来,物价和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低保的标准仍有待更改,以更好的满足低保人员的需求。
(三)低保审核人员基本素质需提高低保审核人员是城乡低保工作的中坚力量,而调查中发现,一些审核人员的基本素质and 礼貌待客意识不够,存在对低保人员的询问及核定流程异样的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对审核人员的培训及考核管理。
二、改进建议(一)落实政策,扩大宣传为了解决低保审核人员无意或者恶意对低保人员进行限制的情况,可以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并加强有关部门与社区及政策的沟通。
(二)改善办事流程,缩短审核时限政府应当尽可能简化低保申请的流程,减少冗长的申请环节。
同时,需要建立应急机制,用于申请提交和快速审核,并将审核周期缩短至最短时间内。
(三)提高低保标准,满足实际需求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低保标准,从而更好的体现政府的福利政策,并使低保人员的真正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结论通过这次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城乡低保工作仍有待改进。
将一些政策落地,扩大宣传,改善办事流程以及提高低保标准都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城乡低保工作水平,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因此,有关部门可根据调研情况,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强化政策解读,加大督查力度,为受困低保的家庭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

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农村低保问题,本次调研前往多个农村地区开展了深入的实地调查。
通过此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面访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低保户及其家庭成员、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低保政策的认知度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低保户对低保政策的内容以及申请程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也有一部分低保户对政策内容存在误解或不清楚,未能真正享受到应有的福利。
2. 低保户的生活状况调研发现,农村低保户的生活状况普遍较为困难。
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和务工,家庭贫困程度较深。
由于缺乏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低保户的就业机会有限,收入不稳定。
此外,低保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病致贫的,医疗费用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
3. 低保政策的执行情况调研发现,农村低保政策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低保户申请流程繁复,审批周期较长,办理手续不便捷。
其次,有些低保户虽然符合低保条件,却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得到充分的救助。
最后,由于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存在腐败和不公正现象,导致低保救助的对象和数额分配不公平。
4. 社会融入问题低保户在乡村社区中的融入程度较低。
调研发现,低保户经常面临着邻里关系紧张和冷漠的问题,社会交往和相互帮助较少。
一方面,低保户因经济压力大,既不能参加小区活动,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社交;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低保户的偏见和歧视也增加了其融入社会的难度。
四、问题原因分析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
1. 低保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农村低保户对该政策的了解主要源于政府宣传和邻里传言,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导致部分低保户并不清楚政策细则。
2. 缺乏有效的职业培训由于缺乏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低保户的就业机会有限。
提供职业培训的机构不足,导致低保户无法获得合适的职业技能,难以脱贫致富。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 精品

农业农村调研报告关于农村低保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党的十七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新兴观念,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被重视,民生问题成为了社会、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开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发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工程.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了解农村低保政策的基本框架,掌握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认识农村低保政策对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影响,呼吁更多的人来真正的来关心和了解农村低保政策,呼吁更多的人来关心和了解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二、调研方法:1.实地采访2.查阅收集资料3.实地调查问卷调研安排活动时间:2019年7月7日-7月11日活动地点白石镇1、前期准备工作此次活动出发前,为此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查阅收集了大量关于农村低保问题的资料,制作了《农村低保问卷调查》这份关于农村低保制度在当地群众种反响的调查问卷,准备在白石镇新桥村进行为期五天的调查研究;(二)联系了当地政府,得到了白石镇有关农村低保工作负责人的回复,其中通过努力我们联系到了在农村低保工作中实际受助家庭,准备对基层的农村低保工作的进行调研活动.基层工作单位采访活动形式:访问活动安排:采访对象:马灵芝地点:白石镇镇政府民政部门时间:2019年7月8日3.实地群众调查(一)活动形式:随机路边问卷填写活动地点:白石镇新桥村活动时间:2019年7月7日-7月11日(二)活动形式:贫困家庭采访采访对象:杨阿姨(受保家庭)活动地点:新桥村活动时间:7月7日采访对象:刘叔叔(低保外家庭)活动地点:新桥村活动时间:7月7日4.资料整理及总结分析调研内容1、基层工作单位调研此次采访主要是通过与镇农村低保工作负责人交流总体了解农村低保工作的具体框架、原则和标准,从宏观上认识农村低保对于社区乡镇的作用和效益.于是我们分别于7月7日和11日采访白石镇民政科农村低保工作的负责人,和新桥村村民解农村低保情况.白石镇总共3.79万多的人口,农村低保户是1327人,在新桥村就有27个受助对象.白石镇农村低保划分为三类,A类贫困保障150元一个月,B类贫困110元一个月,C类贫困75元一个月.随着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以及各级政府逐步加大投入,补助水平会逐步有所提高.农村低保享受到的人员限制性比较强,主要是本镇范围里的农村户口家庭,其次按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贫困居民,主要是年纪很大的老人、重病大病的以及残疾人员等.申请农村低保的基本程序是:由户主向镇政府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开展调查、核实;组织村民小组进行评议、表决;经镇政府审核,如发现问题,再次进行调查,如经调查,确实不符的,则撤销其申请;经初步确定后,将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等在村里张榜公布一个星期.最后,由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审批.低保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低保户的确定,主要的低保对象收入的审核.为保证审核发放低保金过程中的公正,采取了一系列公开的措施,包括严格执行评议、张榜公布、群众监督等程序,有关部门经常进行抽查,这些制度、措施也使得低保工作比以往的救助工作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化.民政科主任针对各个申报人的情况,下到各村去实地了解情况.在基层村委认真对待公示,及时了解公示情况,及时的对审核对象做出反应.实地群众调查(一)问卷调查及分析8日,在新桥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随机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如下:总共发放问卷数100分,其中有效卷数97份,3份作废.此次的调查对象基本都是农村的村民.问卷数据统计表在此次的问卷调查过程中大多数的村民都很是积极的配合,对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大多都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不过在此次调查过程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只是政府部门的事情,跟他们关系不大.不了解农村低保的真正意义所在,甚至一些贫困家庭都没有享受到政策给他们带来的福利.有些只是听说过低保这回事,也不懂的其真正的意义.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不高,有些不了解情况的村民对比政策持有意见.政府宣传力度不到位.(二)贫困家庭采访9日,我到了一家低保受助家庭做采访,并寻找了一家贫困但非受助家庭采访以作对比.通过这两次活动从微观上反映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社会生活的实际影响力,了解普通老百姓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认识和态度,也从侧面了解农村低保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还存在什么.通过两次家庭,我发现基本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和实施上,虽然有公开化的执行程序,但在不同地区由于人员干部的执行情况不同使工作效果参差不齐,致使有些地方对农村低保政策的了解有所欠缺.因此,我们认为如何能让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更公开化程序化是当前此项政策在群众中能够得到良好效果的重要课题.五、调研分析总结1、白石镇农村低保工作现状白石镇辖16个村.2019年为妥善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困难,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根据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委、县政府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认真组织县、乡、村各级各部门扎实开展农村低保工作.白石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为月人均285元,也就是说一年3100元.全县低保户约30000户,据统计,仅2019年上半年,共向全县16个乡镇25357户农村贫困户发放救助金额1436.5613万元.仅在我们采访的白石镇有农村低保户1327人.保障金经费主要有三块:市财政、县财政和乡镇财政,按照每人每月5:3:2的比例配套下放资金.保障对象主要集中在无主要劳力家庭、重病患者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痴呆傻患者家庭等.在操作程序上统一做到了个人申请→书面初审→入户调查→乡镇审核→公布→民政局审批→拔付低保金这么一个规范程序;整个程序实施了群众监督,村委核实,乡镇审核措施,较好的发挥了群众的力量,确保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低保资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发放准确率达到了100%.2.白石镇农村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制度宣传范围窄.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在我们这次深入到农村最底层进行调查时,发现有关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发动力度相对不够深入广泛.在一些地方,有关农村低保会议和文件仅在部分干部、工作人员中传达,没有广泛、深入地向农民作宣传,致使相当部分群众对农村低保的范围、补助标准、资金、审核程序、实行动态管理等制度理解不全面,有的甚至认为农村低保不过是传统农村救济工作的翻版.在我们做调查问卷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人对农村低保政策了解的不够.(二)政府工作人员与群众交流不到位政府是用来服务人民的权利机构,在低保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免与申报很容易出现,申报人不理解低保的具体内容,产生摩擦.导致,低保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享受低保服务的人员不到位.(三)低保对象确定难.在与镇社会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村委负责人交谈过.程中,不难发现确定低保对象上低保工作中比较困难的步骤.确定低保对象困难大表现在:一是核算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的隐形收入难;二是困难农户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或临时性收入计算难;三是确定农户具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并且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全体人员收入难;还有因建房、婚嫁甚至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是否列入保障对象操作难,因计划生育子女多或被罚款而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人是否列入保障范围等,无法操作,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四)申请评议问题多.限于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申请评议阶段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由于在村级农村低保对象确定权在村委,所以难免会有利用私权,出现了个别不符合条件的村干部亲戚被列入低保对象,而真正困难的家庭被晾在一边,造成应保未保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有个别与村主干有亲戚关系又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群众,对农村低保缺乏认识,以亲戚关系要求村主干给予列入低保,有的甚至以关系破裂相威胁,给这些村干部公平、公正地开展低保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也有一些村派别纠纷影响了村级评议工作.部分村为了解决实际困难户多与上级下达名额少之间的矛盾,不以户为单位,搞平衡照顾.3.对白石镇农村低保制度的看法首先应该加大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我觉得村委作为基层组织是接触农民的最前沿,特别要注重村委的宣传.通过宣传农村低保有关政策,让群众了解哪些人员该享受低保待遇,哪些人不该享受低保待遇,怎么申请享受低保待遇;让基层干部了解怎样开展低保工作,如何做好工作,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使低保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取得支持.其次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政策,加强农村低保工作建设.要加大纠偏查处力度,杜绝低保工作中的人情保、关系保、平均主义等不正之风.要通过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低保监督员,通过各种方式来对低保工作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同时还要通过完善低保资金的管理、审核审批程序和入户调查、评议、张榜公布等制度,使农村低保工作不断达到规范化和程序化.再则是要加快农村低保工作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村低保工作体系的运转效率并实现规范管理.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我们觉得低保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低保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低保工作效率和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覆盖整个农村的低保信息络,把低保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资金的记录、核算、支付、查询服务等纳入系统管理,为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动态管理提供依据.要在村建立信息化系统,及时了解、掌握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与实效性.我相信在不断完善的农村最低保障制度必将有效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在社会主义中国下,在科学发展观念的支持下,农民生活必将更加富裕.谢谢大家百忙之中查阅,如有做的不好的情况,还请老师多多指教!通信工程1202班12号何铬颖。
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低保制度执行与监督问题
制度执行不严格
一些地区在农村低保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违 规操作现象,如人情保、关系保等,导致低 保制度公平性受损。
监督机制不完善
农村低保工作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社会监督、舆论 监督等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容易出现监管盲区。
信息化建设滞后
部分地区农村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信息共享程度低,影响工作效率和监管效 果。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 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 方法和相关软件进行数据 处理和挖掘。
02
农村低保工作现状分析
农村低保政策概述
01
政策背景
介绍农村低保政策的起源、目的 和意义,以及政策制定和实施的 主要依据。
保障标准
02
03
申请与审核流程
明确农村低保的标准和确定方法 ,包括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收入 认定、分类施保等方面的规定。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农村低保 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
创新宣传方式
通过制作宣传栏、宣传标语、宣传手册等形式,将农村低保政策送 到千家万户,让群众家喻户晓。
开展宣传活动
定期组织农村低保政策宣讲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为群众答疑解惑,增 强群众对农村低保政策的认知和理解。
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加强日常监督
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工作 日常监督机制,定期对 低保工作进行督查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 整改。
开展专项治理
针对农村低保工作中存 在的突出问题,定期开 展专项治理行动,严肃 查处违规行为。
鼓励社会监督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 励社会各界对农村低保 工作进行监督,对举报 属实的违规行为依法依 规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关于抓好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年,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是基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发展提出来的,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得民心,顺民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民政工作自古以来就与民众的基本事务密切相关,无论是观照历史还是反观现实,以人为本都是民政的基本内涵,也是民政工作的本质要求,更是民政事业的发展灵魂和永恒的主题。
因此,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围绕科学发展,服务民生、解决民困这一主题。
在服务民生方面,当前正由解决基本民生向着力改善民生发展,在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的同时,逐步向提升社会福利水平迈进。
最近,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入浓河、富林、三站、乌鸦泡4个乡镇,对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在掌握情况的同时,对如何创新农村低保工作,提升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作了认真思考。
一、自然情况及经济发展状况
我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辖8个乡镇、82个村,211个自然屯。
总人口2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
截止年3月末,全县农村低保户3473户、5379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5;农村低保边缘户1716户、3260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3;农村五保户718户、738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068。
年财政收入11441万元;农村人均收入620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支出2854元。
二、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自年下半年实施农村低保制度。
几年来,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经过认真调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并出台了配套政策、法规,使全县农村低保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年,全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304万元,年预算资金310万元县财政匹配6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