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青海宁夏2019届高三5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
甘肃青海宁夏2019届高三5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甘青宁2019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1.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
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
这表明,此时A. 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B. 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C. 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D. 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主旨为春秋初年诸侯王会盟不再经过周王批准或者周王不主持,可知周天子权威丧失,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通过会盟构建一种新的统治秩序,选项D正确;诸侯会盟不等于诸侯联合,选项A偷换概念,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尚未走向崩溃,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尚未完全丧失,选项B、C排除。
【点睛】抓住题干时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强大,出现会盟,最高统治集团周天子权威受到冲击,体现了社会转型期旧制度逐渐崩坏,新制度亟待建立的特征。
2.“循吏”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
西汉循吏者,属“奉职循理,何必威严”之官吏。
循吏能“养之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故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
“循吏”的出现反映出当时A. 儒学影响扩大B. 私学发展迅速C. 监察制度缺失D. 社会秩序混乱【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来描述政府官员——循吏的管理手段,体现了儒家思想在汉代影响不断扩大,选项A正确;循吏属于政府官员,与私学教育无关,选项B 排除;循吏主要通过儒家思想管理百姓,以实现“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与监察制度无关,选项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社会秩序情况,选项D排除。
3.《唐律疏议》载:“诸于山陵兆域内失火者,徒二年;延烧林木者,流二千里……其在外失火而延烧者,各减一等。
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诸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
若盗他人墓茔内树者,杖一百。
”由此可知,唐代A. 司法判决轻罪重罚B. 官方禁绝开发山林C. 政府重视生态保护D. 底层民众生存艰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主旨为唐代法律规定对于失火造成林木焚毁或者盗伐林木者给予惩处,可以看出当时政府重视生态保护,选项C正确;唐律根据不同情节给予惩处,如“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
甘肃青海宁夏2019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
甘青宁2019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24.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
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
这表明,此时A.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B.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C.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D.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25.“循吏”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
西汉循吏者,属“奉职循理,何必威严”之官吏。
循吏能“养之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故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
“循吏”的出现反映出当时A.儒学影响扩大B.私学发展迅速C.监察制度缺失D.社会秩序混乱26.《唐律疏议》载:“诸于山陵兆域内失火者,徒二年;延烧林木者,流二千里……其在外失火而延烧者,各减一等。
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答五十,诸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
若盗他人墓茔内树者,杖一百。
”由此可知,唐代A.司法判决轻罪重罚B.官方禁绝开发山林C.政府重视生态保护D.底层民众生存艰难27.明朝时,面对外敌入侵,不但明军浴血拼杀,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
明朝中后期,虽然军备废弛,但常常传出北方边镇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
这说明明朝A.北方边患问题严重B.国家的凝聚力较强C.中央集权空前强化D.民间慈善活动活跃28.甲午战争后短短的几年间,洋务派不但把战前已有的洋务厂矿、铁路轮船运输等企事业与新式学堂,几乎全都扩充和增新;而且全然新建了为数可观的各类企事业、新式学堂和新军等“从未有如此之速”、如此之广泛,为时人所称道。
这些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后A.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加速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D.中国向西方学习发生质变29.著名学者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
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五四运动A.使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激发了民众参与爱国运动C.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D.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0.下面为1941年12月美国政府印发的一幅宣传画“中国抗战是在帮助我们美国,赶紧援助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B.西方国家认可中国大国地位C.美国利用中国进行反苏反共D.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力扩大31.社队企业又称社办企业,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早期分工的积极成果,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队企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
2019年5月2019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考试版)
历史试题 第1页(共4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老子认为,道体柔而不刚,内部单纯,外部朴素无华,且清澈透明,长存于天地之间。
所以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由此可见,老子的“道”A .体现了建立太平世界的愿望B .浓缩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C .渗透对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D .体现了地主阶层的政治诉求25.下表是关于东汉末年社会状况和汉献帝境遇的部分记载。
据此可知,东汉末年 A .群雄混战,天灾人祸 B .皇权旁落,经济凋零 C .宦官专权,政治腐败D .叛乱频发,社会动荡26.明朝言官(又称“谏官”“谏臣”)的设置是为了弹劾而存在的。
明代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位卑而权大,特别是皇帝允许其拥有“风闻奏事”的权力,并且不以言获罪。
明朝设置言官A .利于皇帝加强对官员的控制B .是厂卫制度的重要组成C .遏制了专制制度衍生的腐败D .体现了监察制度的完善27.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士农工商”四民观念作为正统的价值观念被社会认同。
对于商人而言,国家没有明文的法律保护,而民间又对商人冠以“奸商”的歧视。
因而,在那样的年代,商人利用它们天然的乡里、宗族关系联系起来,互相支持,和衷共济。
甘肃、青海、宁夏2019届高三3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
甘青宁2019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1.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
这表明当时A. 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B. 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C. 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D. 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墓葬形制、葬式等制度属于礼乐制度,材料“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周异族受到礼乐制度文化的影响,故D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墓葬制度凸显贵族特权,而是强调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A排除;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制与政权稳定的信息,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礼乐制度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A. 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统治者“无为而治”C. 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D. 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汉代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故自耕农经济得以发展,故C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属于政策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排除;西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西汉后期至东汉,故B排除;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问词“根本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3.春秋学(春秋学的主要特点是“舍传求经”,他们在“舍传求经”时以“明王道”为原则)正统论自北宋庆历年间兴起,至南宋愈来愈盛,“华夷之辨”成为两宋时代的思想主题之一。
2019年5月2019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考试版)
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6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I 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尚书·禹贡》将天下划为九州,并对九州的土壤进行了鉴定,其中的冀州、豫州、兖州、青州都处于商王朝活动频繁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这反映出商代 A .统治区域较为集中 B .中央集权尚未确立 C .农业生产地位重要D .耕作技术有待提高25.汉哀帝时,其祖母傅太后与成帝母俱称尊号,封爵亲属。
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何武、大司马傅喜都因反对而被免职,谏大夫鲍宣立即上书谏诤,鲍宣此举使孔光等得以官复原职。
这说明当时 A .言谏制度对皇帝决策有驳正作用 B .言谏者容易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C .谏大夫对皇权形成实质上的制约D .皇权具有明显的独断性和至上性26.在唐代,纸质图书交易已很发达,有经书、医术、佛经,还有诗人的个人专辑;到宋代,官方出版与民间出版竞相发展,大相国寺就有很大的图书市场,并且兼营字画、古玩交易。
这可以反映 A .商品经济已发展到新阶段 B .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C .古代民众的文化素质较高D .统治者对文化教育事业重视27.明朝建国之初,即普查人口,登记户籍,编造黄册,将居民编入里甲,规定里甲之内,士农工商均需互相知保,不许随意流徙。
如果离开乡土来到城里,需到官府登记,允许占“市籍”后,方可从事工商业活动。
2019-2020年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9-2020年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据此推断,宋初职官改革的主要意图是:A 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B加强君主专制C 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财权D 加强中央集权25.《孙中山全集》第一卷孙中山《与刘成禹对话》中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宜,制度则昭若日月”。
据材料可知:A 孙中山反对废除科举制度B 儒家文化已不符时代的需要C 八股取士推动明清人才辈出D 孙中山主张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2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在政治上的软弱性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27.1915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
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这主要体现了A. 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B. 对资本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C. 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D. 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28.1917年11月8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和国际社会党委员会呼吁支持新苏维埃政府的联合声明》中记载:彼得格勒的工人们和士兵们就象他们赶走沙皇那样已逐走了这个政府,而逃出彼得格勒的克伦斯基妄图依靠前线的反动军队夺回失去的政权……各国的无产者,你们的根本利益和你们的生命正处在危险之中。
2019年5月2019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试题【含详细解析】【精品】
为?”乃与腐牛骨,皆臭不可食 《献帝纪》 是时新迁都,宫人多亡(通“无”)衣服。帝欲发御府缯以与之,李傕弗欲
据此可知,东汉末年
A.群雄混战,天灾人祸
B.皇权旁落,经济凋零
C.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D.叛乱频发,社会动荡
26.明朝言官(又称“谏官”“谏臣”)的设置是为了弹劾而存在的。明代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
C.背离了维护民主制度的初衷
D.有利于维护雅典民主政治
33.18 世纪中后期至 19 世纪,英国大量中产阶级妇女开始参加慈善活动,进行义卖帮助孤儿、学校,探视
救济穷人。在这些活动中,妇女们避免了在家中的附属地位,同时从事大量社会工作也使她们看到了自
己的能力,进而增加了自信心。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外………………○………………装………………○………………订………………○………………线………………○………………
…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A.家庭观念的变化
B.女权运动的影响
C.教育改革的冲击
D.工业革命的开展
34.苏联解体后,以金琴科瓦列里教授为代表的大批科学家由于不想为帝国主义办事,放弃了西方国家的高
薪聘请,选择了社会主义的中国,他们和中国所有立志科技报国的科学家一样,都是有坚定信仰的人。
这一局面的出现表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青宁2019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1.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
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
这表明,此时A. 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B. 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C. 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D. 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主旨为春秋初年诸侯王会盟不再经过周王批准或者周王不主持,可知周天子权威丧失,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通过会盟构建一种新的统治秩序,选项D正确;诸侯会盟不等于诸侯联合,选项A偷换概念,排除;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尚未走向崩溃,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尚未完全丧失,选项B、C排除。
【点睛】抓住题干时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强大,出现会盟,最高统治集团周天子权威受到冲击,体现了社会转型期旧制度逐渐崩坏,新制度亟待建立的特征。
2.“循吏”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
西汉循吏者,属“奉职循理,何必威严”之官吏。
循吏能“养之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故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
“循吏”的出现反映出当时A. 儒学影响扩大B. 私学发展迅速C. 监察制度缺失D. 社会秩序混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来描述政府官员——循吏的管理手段,体现了儒家思想在汉代影响不断扩大,选项A正确;循吏属于政府官员,与私学教育无关,选项B排除;循吏主要通过儒家思想管理百姓,以实现“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与监察制度无关,选项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社会秩序情况,选项D排除。
3.《唐律疏议》载:“诸于山陵兆域内失火者,徒二年;延烧林木者,流二千里……其在外失火而延烧者,各减一等。
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诸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
若盗他人墓茔内树者,杖一百。
”由此可知,唐代A. 司法判决轻罪重罚B. 官方禁绝开发山林C. 政府重视生态保护D. 底层民众生存艰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主旨为唐代法律规定对于失火造成林木焚毁或者盗伐林木者给予惩处,可以看出当时政府重视生态保护,选项C正确;唐律根据不同情节给予惩处,如“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
若盗他人墓茔内树者,杖一百”,未体现轻罪重罚,选项A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状况,选项D排除。
4.明朝时,面对外敌入侵,不但明军浴血拼杀,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
明朝中后期,虽然军备废弛,但常常传出北方边镇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
这说明明朝A. 北方边患问题严重B. 国家的凝聚力较强C.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D. 民间慈善活动活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旨明朝百姓与官军共同抵御强敌,可见百姓对政府合法性认可,体现了国家凝聚力较强,选项B正确;北方边患问题严重出现于明朝中后期,而非整个明朝,选项A排除;官民同心与中央集权强化无关,选项C排除;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不属于慈善,选项D排除。
5.甲午战争后短短的几年间,洋务派不但把战前已有的洋务厂矿、铁路轮船运输等企事业与新式学堂,几乎全都扩充和增新;而且全然新建了为数可观的各类企事业、新式学堂和新军等“从未有如此之速”、如此之广泛,为时人所称道。
这些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后A.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加速B. 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D. 中国向西方学习发生质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甲午战后洋务派对战前厂矿企业和新式学堂进行扩充,同时新建各类企事业、学堂、新军。
洋务派此举极大推动中国近代化,选项A正确;材料未反映民族危急,选项B排除;洋务派是地主阶级,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关,选项C排除;从洋务派所进行的事业来看依然停留在向西方学习器物阶段,未发生质变,选项D排除。
【点睛】此题要把握住洋务运动的性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制度而采取的自强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6.著名学者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
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五四运动A. 使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 激发了民众参与爱国运动C. 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D. 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体现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决心,因此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选项B正确;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初步觉醒,选项A排除;五四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但与材料主旨不符,选项C、D排除;7.下面为1941年12月美国政府印发的一幅宣传画“中国抗战是在帮助我们美国,赶紧援助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B. 西方国家认可中国大国地位C. 美国利用中国进行反苏反共D. 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力扩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政府宣传画表达了美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认可,可见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力日渐扩大,选项D正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于194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A排除;美国宣传画体现的是美国认为中国抗战于美国有利,因此提出要帮助中国,而非对中国大国地位的认可,选项B排除;二战期间美苏合作对抗法西斯,选项C排除。
8.社队企业又称社办企业,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早期分工的积极成果,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队企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
出现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B. 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C. 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D.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社队企业在80年代发展势头较好,可见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结合材料时间可知当时正是国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选项A正确;材料针对农村而非城市,选项B排除;材料主题是改革而非开放,选项C排除;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要抓住题干时间80年代,同时联系所学知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会出现社队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的现象。
9.在雅典帝国时代,为了和斯巴达一决雌雄,伯里克利经常派出军队侦察或打击伯罗奔尼撒同盟,这部分军人出席公民大会的机会就要减少;雅典向同盟国大量派驻屯田兵,镇守同盟国这部分屯田兵也不能经常出席公民大会。
这表明雅典民主A. 仅是少数公民的民主B. 导致雅典帝国的衰落C. 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D. 使民众权利受到损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因为战争导致雅典部分公民不能经常参加公民大会,使其不能正常履行公民权,可见在实践中雅典民主具有局限性,选项C正确;雅典的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没有公民权,因此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材料中未涉及此妇女、奴隶和外邦人,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雅典帝国衰落的原因是雅典民主不适应雅典社会的发展导致的结果,与部分人不经常参加公民大会无关,选项B排除;部分公民不参加公民大会不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不会造成民众权利受损,选项D排除。
10.14世纪,“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新建筑逐步占据西欧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
这一时期,西欧的城市建设A. 促进了人文精神萌发B. 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C.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D. 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主旨为14世纪西欧城市建设的变化,教堂地位下降,而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代表市民阶层的新建筑逐渐占据中心,可见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壮大了市民阶层,选项D正确;人文精神萌发于古希腊,选项A排除;宗教改革出现于16世纪德意志,而非14世纪,选项B 排除;西方民主政治构建出现于17世纪,选项C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人文主义兴起的背景,即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逐渐形成的资产阶级冲击天主教会权威。
11.1933年,在联共(布)十七大报告中,斯大林说,“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占首要地位”,“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已经消灭,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在是我国工业中唯一的垄断的体系”。
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 延续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B. 斯大林模式已经得以确立C. 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D. 加速推动农业集体化道路【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主旨为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工业中形成了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选项C正确;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存在多种所有制,而根据材料,当时的苏联工业中只有单一的公有制,显然不属于新经济政策内容,选项A排除;斯大林模式确立于1936年,选项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内容围绕工业,没涉及农业,选项D排除。
12.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
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时殷弘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余伟民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徐蓝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A. 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B. 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C. 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D. 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期间,美苏主导下的多国参与的政治斗争,因此冷战是多种因素推动下形成的,选项B正确;根据所学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选项A排除;根据徐蓝的观点,冷战是美苏双向互动的结果,美苏对峙与此观点相左,选项C排除;选项D与材料无关。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规则,向祖先寻求智慧,不失为解决当下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材料一《礼记》中有“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于市”的说法,是指狩猎也应当遵从时节,对于没有按照时节捕杀的猎物,禁止在市场上交易。
《唐律》中还依据封建社会礼治而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之间的犯罪行为进行了特殊规定,对于将有毒食品给尊长食用意欲谋害尊长的,按谋杀罪论处;给卑幼食用致其死亡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宋代规定从事商业活动者必须加入行会并入册登记,以便监督检查,行会对其成员所出售商品的质量、物价等都有监督义务。
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两代的行会一直承担着监管食品安全的重要职责。
在食品安全领城,法律的规定寥寥无几,而实践中食品安全件却时有发生,这时候主要是民间法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摘编自董妍《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启示》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美国已经初步完成工业化,然而,美国政府却依然以“守夜人”自居,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严重脱节。
这一时期,美国大部分州都已制定有关规制食品掺假的法律。
但由于各州食品法皆从各自州情出发,许多规定并不一致,且无法应用于跨州性食品贸易。
而同期的大多数国家,中央政府监管食品是普遍做法,这也要求联邦政府有所作为。
伴随铁路的延伸和统一大市场联系的日渐紧密,州际贸易日渐频繁,食品商业秩序越来越难以维持,这严重威胁到许多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纷纷要求国家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制定一部全国性的食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