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流泥沙的几个问题与解答(课后思考题)
治沙及工程泥沙考题及答案
![治沙及工程泥沙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11e29227916888486d7ec.png)
治沙及工程泥沙1、泥沙的干容重总是比泥沙的容重要大。
(√)2、根据绕流阻力的不同,泥沙沉降形态可以分为层流沉降、紊流和过渡区沉降。
(√)3、动床阻力是由沙粒阻力和沙波阻力组成的,沙粒阻力也称为表面阻力。
(√)4、悬移质泥沙由床沙质和冲泻质组成,冲泻质在输移过程中不参与河床的冲淤变化。
(√)5、泥沙的悬移是重力作用和紊动扩散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6、下挑丁坝比上挑丁坝对水流的控导作用强,但是坝前的冲刷也比较严重。
(×)1、泥沙颗粒越细,重力作用越小,因而细颗粒泥沙越容易起动。
(×)2、悬移质泥沙沿垂线分布的特点是上浓下稀,颗粒上粗下细。
(×)3、动床阻力是由沙粒阻力和沙波阻力组成的。
沙粒阻力也称为表面阻力。
(√ )4、利用希尔兹曲线可以计算泥沙的起动拖曳力,从而判断泥沙是否起动。
(√ )5、弯道水流具有横向比降,凸岸水面高,凹岸水面低(×)6、河道堤防工程可分为险工和平工,险工是指平时即靠主流的容易贴溜出险的堤防。
(√ )1、浑水中的含沙量多少影响泥沙的沉降速度。
(√)2、悬移质泥沙由床沙质和冲泻质组成,冲泻质在输移过程中不参与河床的冲淤变化。
(√)3、泥沙的悬移是重力作用和紊动扩散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4、异重流运动特点是:重力作用大为减小,惯性作用相对突出,阻力明显增强。
(√)1、影响泥沙沉降速度的主要因素(1、2、3、4)(1)泥沙颗粒的形状(2)温度(3)含沙量(4)电化学性质2、异重流具有下列特征。
(1、2、6 )(1)重力作用减弱(2)惯性作用增强(3)阻力作用减弱(4)重力作用增强(5)惯性作用减弱(6)阻力作用增强3、荡型河道整治的主要工程措施是(1、2、3)(1)堤防工程(2)控导工程(3)护滩工程(4)锁坝(5)险工。
4、弯道河流的演变具有以下特征(3、4、5)(1)凹岸淤积,(2)凹岸水面低,(3)弯曲加剧,(4)凹岸冲刷,(5)凹岸水面高,(6)弯曲减缓,5、影响河段河床变形的主要因素是(1、3、4)其中(1)是决定性因素。
(完整版)河流泥沙动力学答案
![(完整版)河流泥沙动力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ce3f91eb91a37f0115c31.png)
7.有一条灌溉渠道,断面如图所示,通过粘性土壤地区,泥沙组成的平均粒径为0.03mm ,渠道长10公里,渠道坡降为1/3000,问引取清水,渠道水深为2m 时,会不会发生冲刷?如果发生冲刷,应如何修改渠道?(n=0.02) 解:(1)计算渠道水流的实际平均流速渠道过水断面面积:m mh bh A 825.12122=⨯+⨯=+=, 湿周:m 21.825.11211222=⨯+⨯+=++=h m b χ, 水力半径:m 97.021.88===χA R , 根据谢才公式和曼宁公式计算渠道水流的实际平均流速:m/s .J R n RJ C U 89.03000197.00201121322132=⎪⎭⎫ ⎝⎛⨯⨯=== (2)计算渠道泥沙起动流速由于泥沙组成的平均粒径为0.03mm ,属于粗粉土,所以采用考虑粘性的张瑞瑾公式计算渠道泥沙起动流速了:m/s 59.0)1003.0(210000000605.01003.065.16.171003.0210000000605.06.172172.03314.032172.014.0=⎪⎪⎭⎫ ⎝⎛⨯+⨯+⨯⨯⨯⨯⎪⎭⎫ ⎝⎛⨯=⎪⎪⎭⎫ ⎝⎛++-⎪⎭⎫ ⎝⎛=---d h d d h U s c ρρρ由于U >U c ,即渠道实际平均流速大于泥沙起动流速,所以渠道会发生冲刷。
(3)为减少冲刷,可采用减缓渠道坡降的途径来修改渠道。
10.河道左岸有一座灌溉引水闸,闸底高出河底2米,当河道流量为1000m 3/s ,河宽为100m ,水深为5m ,水温为20℃时,问粒径为1mm 的泥沙会不会进入渠道?哪种粒径的泥沙会进入渠道?(河道断面接近矩形) 解:(1)若要使粒径为1mm 的泥沙进入渠道,需使河道断面平均流速大于或等于泥沙扬动流速,即s U U ≥,其中:河道断面平均流速: /s 251001000m A Q U =⨯==,泥沙扬动流速: 1193.010151.151.1561361⨯⎪⎭⎫⎝⎛⨯=⎪⎭⎫ ⎝⎛=-z d h z U s ω (水温20℃时,粒径1mm 的泥沙沉速s cm / 93.11=ω)。
与黄河含沙量有关的数学问题(一)
![与黄河含沙量有关的数学问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d38dc5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e.png)
与黄河含沙量有关的数学问题(一)与黄河含沙量有关的数学问题•问题1:黄河含沙量的测量方法有哪些?–解释说明:黄河是中国最大的黄土河流,含沙量是指一定体积水中所悬浮的沉积物的质量。
测量黄河含沙量是了解其水质和泥沙运动变化的重要途径,可以采用沉积滑船法、密度法、光学法等不同方法进行测量。
•问题2:黄河含沙量与水流速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解释说明:黄河水流速度与含沙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流速越快,黄河悬浮沉积物的携带能力越强,含沙量也会相应增加。
通过研究黄河含沙量与水流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对黄河泥沙输运规律进行分析与预测。
•问题3:黄河含沙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是如何的?–解释说明:黄河含沙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黄河夏季和秋季的含沙量较高,冬季和春季的含沙量较低。
这是由于黄河在夏季和秋季的水量较大,浑浊的泥沙也较多,而冬季和春季黄河水量减少,含沙量也相应减少。
•问题4: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对河道冲刷和河床变迁有何影响?–解释说明: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对河道冲刷和河床变迁有较大的影响。
当黄河的含沙量增大时,沉积物会不断沉积于河床上,导致沉积物堆积形成河床上升,从而改变河床的形态。
而当含沙量减小时,河床则可能发生冲刷,导致河道深度增加,甚至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
•问题5:如何利用数学模型预测黄河含沙量的变化趋势?–解释说明:利用数学模型可以对黄河含沙量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通过收集黄河的历史含沙量数据,结合水流速度、河道形态等因素,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统计学和数学分析方法进行预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黄河泥沙的变化规律,为河道管理和防洪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6:黄河含沙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解释说明:对黄河含沙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了解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含沙量的平均值、方差、趋势以及周期性等统计指标,从而揭示黄河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关于河流泥沙的几个问题与解答(课后思考题)
![关于河流泥沙的几个问题与解答(课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b9e03a0b4c2e3f572763b7.png)
在未经试验分析前,可采用单宽输沙率折点布线法。一般情况下,其分布应为大致均匀,中泓密,两边疏,以能控制含沙量横向变化转折,正确测定断面输沙率为原则。测沙垂线数目,一类站不应少于10条,二类站不应少于7条,三类站不应少于3条。断面与水流稳定的测站,测沙垂线应该随测速垂线一起固定下来。用全断面混合法测输沙率时,测沙垂线的数目和位置应按全断面混合法的要求布置。
横断面上的分布:流速分布岸边流速接近于0,水深最大处水面流速最大,悬移质分布脉动强度比流速大,岸边流速趋近于零,而含沙量却不趋近于零,所以,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变化较流速横向分布相对变化小且河流的悬移质泥沙颗粒越细,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就越均匀。一般在中泓处含沙量最大,但对于漫滩河流,滩槽含沙量比主槽含沙量大,导致了全断面的含沙量降低,滩地含沙量大于中泓处。
显而易见,土壤侵蚀与地面植被率、土壤母岩抗蚀能力、地表坡度、暴雨强度、自然外营力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导致山地无肥、河流成为悬河、人工水库和湖泊被淤,水电站面临泥沙磨损过流部件及堵管的威胁。
河流泥沙与泥沙测验的联系(泥沙测验的必要性):
天然河流挟带的泥沙,直接影响河道的演变,也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世界上很多河流挟带的泥沙,形成的冲积平原、河谷和河口地区的三角洲大多是工农业发达地区;同时,河床泥沙也可作为自然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可以改良土壤和作为建筑材料等。但河流泥沙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泥沙在河渠、湖泊和水库等淤积,常给防洪、发电和航运等造成困难;河床冲刷、水土流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为达到兴利除害、解决泥沙问题,必须系统地掌握河道泥沙信息,掌握时空变化规律,因此,进行泥沙测验是十分必要的。
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
![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7873e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0.png)
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引言:介绍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问题分析:探讨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的解决方法
三、解题过程:详细步骤和方法
四、结论:总结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的解决过程和意义
正文
一、引言
在我国,河流泥沙运动一直是水利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其中,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是研究泥沙运动的基本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理解河流泥沙运动的规律,优化水利工程设计,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的解决方法。
二、问题分析
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是指在河流中,泥沙颗粒由于水流的作用而发生的混合现象。
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在不同的流速、流量、泥沙颗粒粒径等条件下,泥沙颗粒在河流中的分布规律。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河流泥沙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有一定的了解。
三、解题过程
解决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河流泥沙运动的基本原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如泥沙浓度分布模型、泥沙颗粒速度分布模型等。
2.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求解,如数值方法、偏微分方程方法等。
3.进行参数分析:分析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对泥沙混合数列的影响,从而优化模型,提高计算精度。
4.验证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或实际工程数据,验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四、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解决河流中泥沙混合数列题,得到在不同条件下泥沙颗粒在河流中的分布规律。
这对于理解河流泥沙运动的规律,优化水利工程设计,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泥沙颗粒分析(题库与答案)
![3泥沙颗粒分析(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8a36182b160b4e777fcf2e.png)
柳州2007三泥沙颗粒分析(一)填空1需进行单样颗粒分析的一、二类站,颗分析测次应主要分布在洪水期,非汛期分布少量测次,控制泥的变化过程。
2用吸管法进行泥沙颗粒分析,当试样浓度低于时,可采用重复吸样及合并处理的方法。
(二)判断1用吸管法进行泥沙颗粒分析,当试样浓度低于0.2%时,可采用重复吸样及合并处理的方法。
( )2泥沙颗粒筛分析时,当累计总沙重与备样沙重之差超过0.1%时,应重新备样分析。
( )3一日有两次以上实测颗粒级配资料者,其中任一粒径级小于某粒径的沙重百分数最大最小值之差小于或等于25%(指绝对差)者,日平均悬移质颗粒级配可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 )二、泥沙(1)、国家泥沙站的分类中,二类站为一般控制站和重点区域代表站,三类站为一般()站和()站。
(2)、悬移质水样的沉淀时间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不得少于()小时。
(3)、泥沙颗粒分析测次布置,每次较大洪峰,一类站应不少于5次,二、三类站应不少于3次。
()(4)、悬移质水样处理方法一般分为烘干法、置换法、过滤法。
()湖南2007三、泥沙颗粒分析1、用粒径计法进行颗粒分析的取样沙重应大于()克。
A、0.3B、0.5C、1.0D、0.032、采用积深法取样时,一类站的水深不宜小于()米,二、三类站的水深应大于()米。
A、 1.0、2.0B、 1.0、0.5C、 2.0、0.5D、 2.0、1.03、沉淀浓缩处理水样时,因沉淀时间不足而产生沙重损失的相对误差,二类站不得大于()。
A、1.5%B、1.0%C、2.0%D、2.5%4、当悬移质输沙率测验水样需做颗粒分析时,应加测。
5、采用法测流时,悬移质输沙率测验水样可兼作颗粒分析;经试验分析确定的各种取样方法,可兼作输沙率颗粒级配的取样方法。
山东2007三、泥沙颗粒分析(每空0.5分,共5分)(1)一年内测定断面颗粒级配的测次,应主要分布在期。
悬移质泥沙颗粒分析,必须采用水样,宜选用分析法。
(3)泥沙颗粒分析的上限点,累计沙重百分数应在以上。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河流泥沙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河流泥沙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13fa0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a.png)
水循环知识:水循环中的河流泥沙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水循环是大自然中非常重要的循环过程之一,它包括了许多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雨水的下降、地面水的蒸发、水体的输运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河流泥沙质量问题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河流泥沙问题的存在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了水循环的正常运转,而且还会危害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河流泥沙质量问题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呢?首先,人类活动是导致河流泥沙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建设工程、河流治理、农业生产等活动引起的泥沙开采以及农业灌溉等活动都会导致河流中的泥沙含量提高。
其次,气候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长期干旱和降雨不足会导致河流流量减少,水位降低,泥沙浓度增加,这也是导致泥沙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再次,植被类型的选择和保护也会对河流泥沙质量产生影响,植被覆盖越好,泥沙含量就越少。
河流泥沙质量问题存在的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泥沙的积累会导致河道淤积加重,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其次,如果河流中泥沙含量过高则会破坏河流中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还会造成水质污染。
最后,泥沙的淤积还会造成洪涝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改善河流泥沙质量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限制河流泥沙的采集和开采,以及减少污水排放的量。
其次,要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保护河流生物多样性。
最后,对于特别严重的泥沙问题,需要采取开展河道疏浚、强制植被恢复等综合治理措施来达到短期内恢复河流健康的目的。
综上所述,河流泥沙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牵涉到不少因素。
为了保证水循环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河流泥沙质量问题,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地理高考答题思维建模: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含沙量(附:典题精练及解析)
![地理高考答题思维建模: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含沙量(附:典题精练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6f03eff7ec4afe05a1df4a.png)
地理高考答题思维建模: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含沙量(附:典题精练及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思路【典例赏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勒拿河,位于俄罗斯境内,全长4 400千米,流域面积约249万平方千米。
入海处每年约有1 200万吨悬移质泥沙和约4 100万吨溶解物质沉淀,形成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分出150多条汊流。
流域内森林、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金、金刚石、岩盐等资源丰富。
仅在支流上建有2个水电站,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尚不充分。
勒拿河的航运价值也很大,流域内可航行与可流筏的河段总长超过了23000千米,航期为120~160天,是东西伯利亚河运交通命脉。
(1)简述勒拿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勒拿河三角洲汊流众多的自然原因。
(3)简析勒拿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原因。
(4)很多学者对勒拿河的航运开发持谨慎态度。
试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1)径流量较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或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有凌汛现象;结冰期长;含沙量较小;上游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流速较慢。
(2)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形平坦,三角洲面积大;该河段河流流速缓慢,悬移质泥沙和溶解物质沉淀形成江心洲(或沙洲),水流易形成分汊;汛期时,水流不畅,河流易泛滥形成汊流。
(3)流域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流域内人口密度极低,人类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总量小;气候寒冷,施工难度大;交通不便,水电站建设所需物资运输不便。
(4)流域内人口密度极低,经济总量小,人类生产生活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小;河流结冰期长,可通航时间较短;上游河段水流落差大,流速快,缺乏水库调节河流水位;俄罗斯国内以东西向的运输需求为主,南北向运输需求小,且北极航线的开发并不成熟。
河流的含沙量【典例赏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主要流经印度东北部阿萨姆河谷地区,流域面积29.2万千米。
干流多数河段河道宽阔、沙洲众多,为当地农民种植水稻提供了珍贵的土地资源。
泥沙课后习题讲诉
![泥沙课后习题讲诉](https://img.taocdn.com/s3/m/6bd02da1d4d8d15abe234ef1.png)
1.泥沙主要有哪些特性?(1)矿物的物理特性①比重——矿物容重与水容重之比:泥沙的比重一般都在2.60~2.70之间,通常取用2.65。
②硬度——硬度是表示矿物抵抗外界机械作用的能力。
(2)几何特性泥沙的几何特征指泥沙的形状和粒径。
①泥沙的粒径:泥沙颗粒的大小,以颗粒直径来表示,简称粒径,其符号为D(或d),单位mm。
1)等容粒径:等容粒径是指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直径。
D=abc/3,或者D=3√abc。
2)筛分粒径(筛径):沙粒的中轴长度是比较接近等容粒径的,因此筛析法所测的粒径可近似地看成等容粒径。
3)沉降粒径(沉径)②圆度——指颗粒棱和角的尖锐程度。
定义:颗粒最尖锐棱角的曲率半径除以颗粒最大内切圆的半径。
③球度—反映沙粒形状的特征系数,沃德尔(wadell)定义:与颗粒体积的球体直径(等容粒径)和颗粒外接球直径之比。
用Ψ表示。
④比表面积,定义——泥沙颗粒的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
⑤泥沙的群体特性(级配曲线)。
粒配曲线:表示天然沙颗粒组成的曲线。
⑥孔隙率与孔隙比。
孔隙率n:沙样中孔隙的体积与沙样总体积之比:n=V孔隙/V总。
孔隙比e:沙样中孔隙的体积与沙样颗粒体积之比:e=V孔隙/(V总-V孔隙)(3)泥沙的重力特性①密度:密度——颗粒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
②容重(重度):容重(重度)——泥沙颗粒实有重量与实有体积的比值。
③比重:比重——固体泥沙颗粒重量与同体积4℃水的重量之比。
无量纲,一般泥沙比重:=2.65。
④有效容重系数(有效密度系数)泥沙在水中运动状态,既与泥沙容重有关,又与水的容重有关,在分析计算时,常出现相对数值,为简便起见,令:γγγ-=saρρρ-=sa常取a=1.65。
⑤干容重单位体积沙样经过100~105℃温度烘干后,其重量与原状沙样整个体积的比值,称为泥沙的干容重。
符号:sγ'单位:N/m3,tf/m3,kgf/m3;⑥浑水容重:单位体积浑水的重量,单位:N/m3,tf/m3,kgf/m3;⑦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固体泥沙颗粒所占比例,⑧水下休止角(φ)在静水中的泥沙,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可以形成一定的稳定的倾斜面,此面与水平面的交角称为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水利工程中的泥沙治理与河道堆砂问题
![水利工程中的泥沙治理与河道堆砂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03345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5.png)
水利工程中的泥沙治理与河道堆砂问题泥沙是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于河道的治理和维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中的泥沙治理与河道堆砂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泥沙治理的重要性及其影响泥沙是由水流中携带的固体颗粒所组成,包括砂、粉砂、黏土等。
在水利工程中,泥沙具有以下重要性和影响:1.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泥沙会引起河道淤积,降低河道断面的流量容量,增加堤岸冲刷和冲沙的风险,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2.影响水体的水质:泥沙携带着很多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使得水体的水质受到影响,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影响工程设施的寿命:泥沙会堆积在水库、泵站、水渠等水利工程设施上,导致设施的堵塞、磨损,同时也加大工程维护和清淤的难度。
二、泥沙治理的方法为了有效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泥沙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泥沙治理方法:1.河道清淤:定期进行河道清淤是预防河道淤积的重要手段。
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清淤,有效减少堆积在河道中的泥沙量,恢复河道的流量容量。
2.建设拦沙坝:在河道上游适当位置建设拦沙坝,通过拦截泥沙减少下游的淤积问题。
拦沙坝可以采用多种材料,如块石、木桩等,具有简单、经济的优势。
3.落砂井的设置:在河道中设置落砂井,引导泥沙进入井中,起到清淤的效果。
落砂井的设计需要考虑沉沙速度、井容积等参数,以确保其治理效果。
4.生物工程手段:利用生物工程手段改善泥沙条件。
如采用植物修复的方法,通过植物的根系固定泥沙颗粒,防止其在水体中悬浮。
三、河道堆砂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案河道堆砂是由于河道内泥沙过多,超过了水流能力将其带走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导致河道堆砂问题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1.地表植被覆盖不足:缺乏植被覆盖,使得地表暴露在水流冲刷下,加速了泥沙的运动速度和积聚。
解决方案:加强植被的种植与管理,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水流的冲刷力。
2.土地开垦和人类活动:过度开垦土地和人类活动,破坏了植被覆盖,导致土壤暴露,在雨水冲刷下泥沙被带到水流中。
工程泥沙问题(河流动力学)
![工程泥沙问题(河流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e3273a3fee06eff9aef807ec.png)
水库淤沙粒径在平面上的分布特点,一般是主槽较粗, 滩地较细 一般都是水深处淤沙较细,水浅处淤沙较粗;静水处淤 沙较细,动水处淤沙较粗;淤沙厚的部位粒径较细,反 之较组
河流动力学
水库淤积的上延现象
当水流进入水库变动回水区后,内于水流条 件的变化,水深增大,流速骤减,使泥沙集 中在变动回水区末端落淤,而淤积的结果又 反作用于水流结构,使回水区水面曲线在淤 积区及其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普遍抬高,为 泥沙继续在变动回水区淤积并向上、下游发 展提供了条件。这种淤积自变动回水区末端 (通常指正常苦水位的回水末端)向上游发展的 现象,称为水库“翘尾巴”现象
下游河床的一般冲刷现象
河床自上而下普遍冲刷
在枢纽下泄清水的条件下,下游河床将发生自上而下 的普遍冲刷;当水库淤满后下泄浑水时,将发生自上 而下的普遍回淤。这是枢纽下游河床演变的普遍现象 枢纽下游河道的一般冲刷是自上而下逐渐发展的,距 坝愈近冲刷强度愈大,反之愈小 坝下游河床一般冲刷的距离和速度与枢纽下泄流量的 大小及下游河床组成有关
泥沙课后习题讲解
![泥沙课后习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1360f1076c66137ee0619e0.png)
1.泥沙主要有哪些特性?(1)矿物的物理特性①比重——矿物容重与水容重之比:泥沙的比重一般都在2.60~2.70之间,通常取用2.65。
②硬度——硬度是表示矿物抵抗外界机械作用的能力。
(2)几何特性泥沙的几何特征指泥沙的形状和粒径。
①泥沙的粒径:泥沙颗粒的大小,以颗粒直径来表示,简称粒径,其符号为D(或d),单位mm。
1)等容粒径:等容粒径是指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直径。
D=abc/3,或者D=3√abc。
2)筛分粒径(筛径):沙粒的中轴长度是比较接近等容粒径的,因此筛析法所测的粒径可近似地看成等容粒径。
3)沉降粒径(沉径)②圆度——指颗粒棱和角的尖锐程度。
定义:颗粒最尖锐棱角的曲率半径除以颗粒最大内切圆的半径。
③球度—反映沙粒形状的特征系数,沃德尔(wadell)定义:与颗粒体积的球体直径(等容粒径)和颗粒外接球直径之比。
用Ψ表示。
④比表面积,定义——泥沙颗粒的表面积与其体积之比。
⑤泥沙的群体特性(级配曲线)。
粒配曲线:表示天然沙颗粒组成的曲线。
⑥孔隙率与孔隙比。
孔隙率n:沙样中孔隙的体积与沙样总体积之比:n=V孔隙/V总。
孔隙比e:沙样中孔隙的体积与沙样颗粒体积之比:e=V孔隙/(V总-V孔隙)(3)泥沙的重力特性①密度:密度——颗粒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
②容重(重度):容重(重度)——泥沙颗粒实有重量与实有体积的比值。
③比重:比重——固体泥沙颗粒重量与同体积4℃水的重量之比。
无量纲,一般泥沙比重:=2.65。
④有效容重系数(有效密度系数)泥沙在水中运动状态,既与泥沙容重有关,又与水的容重有关,在分析计算时,常出现相对数值,为简便起见,令:γγγ-=saρρρ-=sa常取a=1.65。
⑤干容重单位体积沙样经过100~105℃温度烘干后,其重量与原状沙样整个体积的比值,称为泥沙的干容重。
符号:sγ'单位:N/m3,tf/m3,kgf/m3;⑥浑水容重:单位体积浑水的重量,单位:N/m3,tf/m3,kgf/m3;⑦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固体泥沙颗粒所占比例,⑧水下休止角(φ)在静水中的泥沙,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可以形成一定的稳定的倾斜面,此面与水平面的交角称为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国家开放大学治河工程泥沙网上作业答案整理
![国家开放大学治河工程泥沙网上作业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0f797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e.png)
国家开放大学治河工程泥沙网上作业答案整理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4分)1、在粒径级配曲线上,粗细沙重量各占一半时相应的粒径叫A.d 502、泥沙粒配曲线越陡,表示某一粒径范围内的泥沙所占的重量较B .多3、泥沙粒配曲线粒径变化范围小,沙样颗粒组成较A .均匀4、()是河道泥沙的主要来源A .水土流失5、在静水中量测泥沙颗粒的沉降速度来推求泥沙的粒径。
把这种方法叫C.水析法6、天然河道的水流都是A .紊流7、泥沙球度系数可以反映出泥沙偏离球体的程度,球度系数ψ大,说明它与球体的偏离C .小8、已知d75=0.009mm,d25=0.006mm,泥沙的分选系数是B.1.59、不能满足通航要求的滩地称为B.浅滩10、沙样经()的恒温烘干后,其质量与原状沙样体积的比值叫泥沙的干密度B.1000C~1050C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3分)1、悬移质中的()在床沙中大量存在,它能从河床中补给,起到塑造河床的作用A.造床质2、某宽浅河段水深h=8.0m,ω/κμ*=0.5,临底处a=0.05h的含沙量为Sa=10 kg/m3则距河底4m处的含沙量为B.2.293、某平原河流水深为h=3.0m,水流流速为1.0 m/s,相应的悬移质泥沙沉速为ω=2.09cm/s,k =0.15kg/m3,m=1.8。
则水流挟沙力为()kg/m3C.0.364、由于异重流的惯性作用比重力作用相对突出,因此异重流具有()能力。
B.爬高5、泥沙淤积深度越浅,干密度越(),变化范围大C.小6、水流垂线平均U( )起动流速Uc,则泥沙不起动,河床稳定A.小于7、当水流含沙量s()水流挟沙力s*,河床不冲不淤B.等于2、当水流含沙量s>水流挟沙力s*,河床 C.淤积2、某平原河流水深为h=3.0m,水流流速为1.0 m/s,相应的悬移质泥沙沉速为ω=2.09cm/s,k =0.15kg/m3,m=1.8。
则水流挟沙力为(C.0.36)kg/m38、泥沙的分选系数?越大,沙样越不均匀,?值接近于(),则沙样越均匀C.19、ω/κμ*=()是推移质和悬移质的区分标准B.510、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是B.上稀下浓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3分)1、若上游站输沙量大于下游站输沙量,则表明该河段B.淤积2、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挟沙能力时,水流则会依靠自己多余的能力从床面上获取泥沙()使河床发生()B.补给冲刷3、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挟沙能力时,水流因无力把全部来沙带走,便将部分泥沙(A.卸荷)河床发生(淤积)3、对于库形狭窄的河道型水库,水库淤积的纵剖面形态往往是C.带状淤积4、泥沙的有效重力系数α=(ρs-ρ)/ρ一般为B.1.655、永定河北京段流经北京()个区C.五6、永定河位于北京的西南部,全河流经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入A.渤海7、我国七大江河指的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和珠江B.松花江8、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总投资预计为()亿元C.1709、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莲石湖位置在C.石景山10、北京水系包括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大清河水系、蓟运河水系和A.潮白河水系8、反映泥沙级配均匀程度的分选系数φ越大,沙样越A.均匀9、ω/κμ*愈大,说明相对含沙量沿垂线分布A.不均匀8、某沙粒3个互相垂直的长、中、短轴分别为1.5 mm1.2 mm0.9 mm,该沙粒的形状系数为A.0.676、ω/κμ*叫B.悬浮指标6、泥沙的形状系数SF值越小,泥沙颗粒越A.扁4、公式Uc=4.6h1/6d1/3为泥沙(A.起动)流速4、永定河治理主要建设“四湖一线”,其中一线指的是C.一条循环工程管线1、在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中,同一流量下,如水位逐年上升,则表明河床逐年A.淤高3、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挟沙能力时,水流因无力把全部来沙带走,便将部分泥沙(A.卸荷)河床发生(淤积)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工程全长(B80 )公里。
好题分享鄱阳湖与长江的泥沙沉积问题
![好题分享鄱阳湖与长江的泥沙沉积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90cea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e.png)
好题分享鄱阳湖与长江的泥沙沉积问题题组一:(2014.福建卷改编)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水面海拔高度)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题目。
(1)鄱阳湖湖盆中沉积泥沙最少的时段是(2)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处的湖口水文站测得水流速度最快的时段是(3)为了避免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鄱阳湖湖滨地区的聚落,一般应选择在(4)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5)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长江携带泥沙多,鄱阳湖湖盆地势低接受沉积。
从图看,12-次年1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且差距最大,鄱阳湖湖盆中沉积泥沙最少。
第(2)题,鄱阳湖与长江水位落差越大,水流速度越快,由图看是在1~2月。
第(3)题,从图看,湖泊水位最高约16米,故为了避免受到洪涝灾害的威胁,鄱阳湖湖滨地区的聚落,一般应选择在海拔16米以上的地方。
第(4)题,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滨湖地区可能发生涝灾,形成原因要结合气候(降水)、地形等进行分析。
第(5)题,防治涝灾的主要措施有完善抗洪排涝系统,退田还湖,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推广耐涝作物等。
答案:(1)A (2)A (3)C(4)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5)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答三点即可)特别声明:前三个小题源自'海宁中学地理组'题组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鄱阳湖流域位于长江干流南侧。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于2003年首次蓄水发电,2006年建成后,一般于每年汛末蓄水,枯水期三峡水库清水下泄,下游河道侵蚀作用加强。
三峡水库汛末蓄水造成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
2009年,有关部门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的方案,该方案遭到长江下游省市的反对。
高2021届微主题知识整合与训练7——含沙量
![高2021届微主题知识整合与训练7——含沙量](https://img.taocdn.com/s3/m/d768fed7f111f18582d05ab7.png)
高2021届地理微主题知识整合与训练7——含沙量【知识整合】【典例剖析】(2016年浙江卷,36)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下图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10分)【参考答案】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2分)流域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2分)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2分)流域内地形坡度大;(2分)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2分)。
【解题思路】含沙量一般是单位体积的浑水中所含的干沙的质量。
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主要有:(1)泥沙的来源,流域内植被覆盖率的高低、降水强度、河流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地势起伏状况等,地势起伏大(河床比降大)则侵蚀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大;(2)泥沙沉积,包括:流量大小(流量影响搬运能力)、流经地区的地势变化、河道曲直等影响流速(流速越慢沉积越多,含沙量越小),河水顶托作用、湿地吸附、水利工程拦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都会影响河流含沙量的高低。
其中,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是重要因素。
近年来考查河流含沙量的综合题较多,如2014年新课标II卷考查了叶尼塞河含沙量多,而鄂毕河含沙量少的原因;2016年全国III卷考查了内格罗河富含腐殖质但是含沙量小的原因。
试题对河流水文特征的考查,由宏观视角(如对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转向微观视角(选取其中一个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时有探究精神,学会整合和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认识。
【强化训练】(2016全国卷3)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
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
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型河道,测验河段的泥沙分布特性,不单取决于本断面的水流挟沙能力的横向分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上游河道的平面几何形态和水流结构影响,因此经常出现最大水深、流速和含沙量三者不相应的分布情况,完全不同于人工渠道中的分布规律。要通过不同水沙条件下的测站特性分析,弄清三者的位置。输沙率测验时,在最大水深流速和含沙量处,均应布设测沙垂线。
河流泥沙的影响因素
就河流形成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河流中运动的泥沙是从流域地表冲蚀而来的.也就是说河流泥沙是土壤侵蚀或称水土流失的结果。土壤侵蚀是指在地表层内,外应力及人类生产活动作用下,地表土壤及其母质发生的侵蚀、输移及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的方式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溶解侵蚀等,而一般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最为突出。土壤侵蚀可分为两类: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自然侵蚀是在人类前的地史时期,在构造运动等所造成古地形基础上进行的侵蚀作用.加速侵蚀是人类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侵蚀,
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方法
断面输沙率测验的目的是建立单沙与断沙的关系或者说是悬移质输沙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以便由单沙和流量资料推求悬移质输沙率变化过程。
测验方法如下:
布置测沙垂线→测量垂线含沙量→测验单沙→悬移质输沙率计算
悬移质输沙率测验方式的利用必须始终符合流量加权相关原理与测验数据精度的基本要求。
在布设测沙垂线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流速在垂线上及在断面上的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糙率、冰冻、气流、水深、水草生长情况、河床地形、河床组成物、潮汐、上下游河道形式等
垂线分布特性:河流流速的垂线分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经验拟合垂线流速分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对数形式、指数形式、抛物线形式、椭圆形式、反双曲线正切形式以及紊流随机理论推导出来的流速分布公式等几类。由于指数与对数形式的流速分布公式节后相对简单,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应用较为广泛。
显而易见,土壤侵蚀与地面植被率、土壤母岩抗蚀能力、地表坡度、暴雨强度、自然外营力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导致山地无肥、河流成为悬河、人工水库和湖泊被淤,水电站面临泥沙磨损过流部件及堵管的威胁。
河流泥沙与泥沙测验的联系(泥沙测验的必要性):
天然河流挟带的泥沙,直接影响河道的演变,也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世界上很多河流挟带的泥沙,形成的冲积平原、河谷和河口地区的三角洲大多是工农业发达地区;同时,河床泥沙也可作为自然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可以改良土壤和作为建筑材料等。但河流泥沙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泥沙在河渠、湖泊和水库等淤积,常给防洪、发电和航运等造成困难;河床冲刷、水土流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为达到兴利除害、解决泥沙问题,必须系统地掌握河道泥沙信息,掌握时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规律,因此,进行泥沙测验是十分必要的。
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原理
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原理是:
式中,B,h分别为水面宽和水深, , 分别为测点的流速和含沙量; 为测点输沙率或单位输沙率; 分别为单宽流量和单宽输沙率; 为垂线平均含沙量。
在实际应用中:
式中:n, 分别为垂线数目和垂线上测点数目; , , 分别为相邻两条测沙垂线间的部分平均含沙量和部分流量、部分输沙率。
关于
河流泥沙的来源
流域侵蚀:降水形成的地面径流,侵蚀和冲刷流域地表,部分土壤随水进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携带大量泥沙直下江河。。根据其颗粒粗细和沿程水流挟沙能力强弱的不同,粗颗粒泥沙在上中游沿程积下来,细颗粒泥沙一时不能沉积,则被水流挟运到下游。流域地表的侵蚀程度与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如若流域气候多雨、土壤疏松、植物覆被差、地形坡陡以及人为影响如毁林垦地现象严重等,则流域地表的侵蚀就较严重,进入江河的泥沙量就多。
悬移质的横向分布特性是测沙垂线布设的基础,但因天然河道中的泥沙横向分布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建立半经验或经验的模型。
测沙垂线的布设应根据断面含沙量的主要因素布设,在黄河支流因暴雨洪水而形成的高含沙水流,几乎全系冲泻质,相对垂线的平均含沙量的横向变幅小,但在黄河下游干流床沙质的变幅增加,对于兼作泥沙颗粒分析的悬移质输沙率及单沙测脸,其测沙垂线数目或布设位置,应根据床沙质的这种分布情况而定。
悬移质泥沙在垂线上及断面上的分布规律
垂线分布特性:悬移质含沙量在垂线上的分布,一般是自水面向河底逐渐增加,近河底处含沙量最大。垂线含沙量的分布还随着泥沙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变化,底部的粗沙较上层多,且粗沙的垂线分布不均匀,而泥沙愈细垂直分布就愈趋均匀。
横向分布特性:悬移质含沙量沿断面的横向分布,受河流特性、泥沙特性和水力条件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含沙量较小时,横向分布将随流速及水深的横向变化而变化。单式断面上如河道顺直、水深较大,则含沙量横向分布比较均匀。在复式断面上或有分流漫滩、水深较浅、冲淤频繁的断面上,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将随流速及水深的横向变化而变化。
横断面上的分布特性:岸边流速最小,水面流速、近两岸变的流速小于中泓流速。水深最大处水面流速最大,垂线平均流速畅流期出现在水面至相对水深0.2米的范围;封冻期向下移至半米深处。
流速分布与悬移质泥沙分布规律的不同点:
垂线上分布比较:流速分布水面流速、近两岸变的流速小于中泓流速,悬移质分布是受重力作用,越接近河床,悬移质分布越大。
在高含沙时,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则为均质分布,我省北部大都为黄土山区,特别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时期多为高含沙水流,根据以上分析,在高含沙量时,不论是垂线分布或横向分布其含沙量均具有均质分布的特点,这是源于黄河流域多为黄土,颗粒较细。再加上这些地区暴雨集中、强度大、流域坡度陡、坡面和沟道侵蚀强烈,中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与支流的输沙量接近,泥沙几乎没有什么沿程交换。高含沙水流的泥沙运动不仅受紊动水流垂直分力和水平分力的作用,同时受水流的冲击力很大,水流挟沙能力增大。泥沙在河床内几乎没有沉积,递送比接近于1。高含沙时,泥沙细颗粒含量较多,密集的细颗粒泥沙很容易形成以细颗粒泥沙的絮凝结构为骨架的蜂窝状结构体,使粗细颗粒形成具有一定刚性的整体,这样极大地削弱了包括粗沙在内的泥沙的重力作用,这也是泥沙成为均质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布置测沙垂线时总的原则是能控制含沙量沿河宽的转折变化;能满足输沙率测验精度的要求。测沙垂线布设方法和测沙垂线数目,应由试验分析确定。
在未经试验分析前,可采用单宽输沙率折点布线法。一般情况下,其分布应为大致均匀,中泓密,两边疏,以能控制含沙量横向变化转折,正确测定断面输沙率为原则。测沙垂线数目,一类站不应少于10条,二类站不应少于7条,三类站不应少于3条。断面与水流稳定的测站,测沙垂线应该随测速垂线一起固定下来。用全断面混合法测输沙率时,测沙垂线的数目和位置应按全断面混合法的要求布置。
横断面上的分布:流速分布岸边流速接近于0,水深最大处水面流速最大,悬移质分布脉动强度比流速大,岸边流速趋近于零,而含沙量却不趋近于零,所以,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变化较流速横向分布相对变化小且河流的悬移质泥沙颗粒越细,含沙量的横向分布就越均匀。一般在中泓处含沙量最大,但对于漫滩河流,滩槽含沙量比主槽含沙量大,导致了全断面的含沙量降低,滩地含沙量大于中泓处。
布设测沙垂线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
1)等水面宽中心线法,即均匀布线法。
2)等流量中心线法。对断面冲淤变化大、主流不稳定的测站,宜用等流量中心线法布设测沙垂线,且便于使用全断面混合法测输沙率。
3)固定垂线法。对于主流稳定、河床冲淤变化小的测站,测沙垂线和一部分测速垂线位置相同,可随流速垂线固定。我国大部分水文站系按固定垂线布设测沙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