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教案教案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教案教案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误食后的急救知识。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告知成人。

3. 教育幼儿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误食后的急救方法。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能冷静处理。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2. 如何正确进行误食后的急救。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误食后的情景,让幼儿了解急救方法。

2. 讲解示范:教师讲解误食后的急救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遇到误食情况如何处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误食后的急救知识及方法。

2. 道具:模拟食物、急救包等。

3. 视频:误食后的急救案例视频。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引入主题,让幼儿了解误食后的危害。

2. 提问:如果宝宝误食了不合适的食物,我们应该怎么办?二、情景模拟(10分钟)1. 教师设置一个误食的情景,让幼儿观察并了解急救方法。

2. 模拟结束后,教师讲解正确的急救步骤。

三、讲解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误食后的急救方法,包括催吐、洗胃等。

2. 教师进行示范,让幼儿了解急救操作步骤。

四、小组讨论(5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遇到误食情况如何处理。

2.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误食后的急救知识,强调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告知成人。

2. 提问:今天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六、教学活动:1. 游戏:模拟误食情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正确处理误食情况。

2. 观看视频:播放误食后的急救案例视频,让幼儿了解误食的危害。

七、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误食后的急救知识。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园合作。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误食后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2024年幼儿园安全教案《食物中毒怎么办》(精选

2024年幼儿园安全教案《食物中毒怎么办》(精选

2024年幼儿园安全教案《食物中毒怎么办》(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食物中毒怎么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掌握初步的自救和求救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知道食物中毒的危害。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食物中毒时的自救和求救意识。

3. 提高幼儿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食物中毒的自救和求救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食物中毒的概念和危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片素材:食物中毒案例图片、食品安全标志等。

2. 视频素材:食物中毒自救和求救演示视频。

3. 模拟道具:电话、急救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食物中毒案例图片,引发幼儿对食物中毒的关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了吗?我们应该怎么办?”2. 讲解:详细讲解食物中毒的概念、危害以及预防方法,让幼儿对食物中毒有基本的认识。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食物中毒自救和求救的情景模拟,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操作。

4. 视频观看:观看食物中毒自救和求救演示视频,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食物中毒自救和求救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食物中毒的概念、危害和预防方法。

2. 自救和求救方法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食品安全家庭调查,了解家里的食品安全状况,并提出改善建议。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讲座,让家长了解食物中毒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共同保障幼儿的食品安全。

同时,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情景模拟和视频观看。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安全教案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安全教案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标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严重性。

2. 学习并掌握宝宝误食后的基本急救步骤和方法。

3.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讲解。

2.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步骤和方法:包括观察症状、及时呼救、进行初步处理等。

3. 实际操作演练:模拟宝宝误食后的急救场景,让幼儿亲自参与并实践急救步骤。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仿真食物模型、急救道具(如假电话、假医疗箱等)。

2. 教学资料:关于宝宝误食危害和急救方法的图片、视频等。

3. 安全环境: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在模拟过程中出现真正的危险。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故事、动画等形式,引入宝宝误食危险物品的主题。

2. 讲解危害:讲解误食危险物品可能带来的危害,让幼儿明白其严重性。

3. 学习急救:讲解并演示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步骤和方法,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4. 模拟演练: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急救演练,教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错误。

5.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预防宝宝误食,以及遇到此类情况应如何应对。

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与父母分享所学知识,并在家中进行模拟急救练习。

2. 生活实践: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避免误食危险物品。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宝宝误食后的急救重要性和正确步骤。

表扬幼儿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优秀表现,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 观察记录: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模拟演练评价:对幼儿在模拟急救演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能正确执行急救步骤。

3. 反馈收集: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

通过以上教案,希望幼儿能够充分认识到宝宝误食的危险性,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1.1 设计该课程的初衷:为了提高家长们对宝宝误食后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减少宝宝因误食导致的意外伤害。

1.2 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宝宝好奇心强,容易误食危险物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

1.3 适用人群:家长、幼儿园教师和护理人员等与宝宝密切接触的人群。

二、知识点讲解2.1 宝宝误食常见危险物品:玩具、药品、尖锐物品等。

2.2 误食后的症状观察:宝宝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腹痛、昏迷等不同程度的症状。

2.3 急救步骤:2.3.1 保持冷静,迅速评估宝宝的症状。

2.3.2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宝宝去医院。

2.3.3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或前往医院的途中,对宝宝进行简单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等。

三、教学内容3.1 误食后的正确处理方法:3.1.1 了解宝宝误食后的症状,能够迅速判断病情。

3.1.2 掌握正确的急救电话拨打流程,能够迅速联系急救中心。

3.1.3 学习简单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

四、教学目标4.1 使学员了解宝宝误食后的常见危险物品及症状。

4.2 使学员掌握正确的急救电话拨打流程。

4.3 使学员学会简单的急救措施,提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如何判断宝宝误食后的症状及病情,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措施。

5.2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急救电话拨打流程,学会简单的急救措施。

教案剩余的五个章节内容请提供,以便我为您完成整个教案。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PPT、教学课件、误食物品模型、急救模拟人等。

6.2 学具:学员手册、笔记本、笔等。

6.3 准备步骤:提前将教具和学具准备好,并确保它们的功能正常,以便在教学中能够顺利进行。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员思考宝宝误食后的急救重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7.2 讲解:利用PPT和教学课件,讲解宝宝误食后的常见危险物品、症状及急救步骤。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严 的话可导 窒息 肺炎 气管炎,甚 心跳停
父母 旦发
误食痱子粉,应立 用干净的手或筷子抵压舌根或喉咙催
吐,并 时送往医院治疗
误食 香糖
香糖 可吞食,但是 旦发
误食 香糖,也 用惊慌 医学研究表
, 香糖的胶质经胃酸和 酶的消化作用,会完全分解成失去 性的残渣,对
身体 会产生 良影响,而 会 粪便排出体外 建议多吃点 纤维类食物,如
父母应 快想办法让他吐出来,并让
牛奶或水,以冲淡胃内 皂水的浓度
般经 1 可缓解 但严 的话,也应该 早送去医院治疗
误食防虫剂
家庭常用的防虫剂 般是卫生球和樟脑丸
误食防虫剂, 般会表 出
呕吐 腹泻 痉挛 皮 黏膜青紫 呼吸急促 心率加快等 父母 旦发
有 种异常 象,便应检查其是 误食了防虫剂
如果是误食卫生球,应立 让

奇地把药物往嘴 塞,应立 阻 ,然 时地对症应付
首先,搞清 误服了什么药,服了多长时间,服了多大的剂量 对于自
己的紧急处理以 医生的治疗都很有帮助
然 ,稀释 催吐和排毒 如果误服的药物副作用很小,而 剂量很少,例
如普通中成药或者维生素等,可喂 大量的水,从而稀释药物并 时使其从
中排出 如果误服的药物副作用大,或者剂量较大,便应该采 催吐排毒的对策
用 皂水 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 对于碘酒或来苏水儿等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
作用的药物,应立 服稠米汤或面糊等含淀粉的液体,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
外, 时送往医院 急救措施 等于万无 失的治疗,如果发
误服
药物,应 时送 去医院,进行洗胃 解毒的治疗处理 时, 要忘了把
误服的药物以 吐物的“样品” 身携带,以协助医生的诊断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第一章:认识误食危险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的物品可能带来的危害。

2. 培养幼儿遇到误食后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误食危险物品的例子,如硬币、纽扣、药物等。

2. 引导幼儿遇到误食后的正确做法,如告诉大人、及时就医等。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

2.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遇到误食后的正确做法。

第二章:学习急救知识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拨打急救电话、简单处理方法等。

2. 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拨打急救电话,如120、110等。

2. 教授简单处理误食后的急救方法,如喝水催吐等。

教学活动:1. 视频观看:播放急救视频,让幼儿学习拨打急救电话和简单处理方法。

2.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模拟实践,让幼儿亲自尝试拨打急救电话和简单处理误食后的急救方法。

第三章:制作安全海报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常见的安全标志和警示语。

2. 培养幼儿创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常见的安全标志和警示语,如禁止触摸、危险品标志等。

2. 引导幼儿创作安全海报,宣传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和急救知识。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安全标志和警示语,让幼儿学习和认识。

2. 海报制作:让幼儿分组制作安全海报,将所学的安全知识和警示语运用到海报中。

第四章:开展安全游戏教学目标:1. 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1. 设计安全游戏,如寻找隐藏的危险物品、急救接力等。

2. 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教学活动:1. 游戏设计:教师设计安全游戏,并将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融入游戏中。

2. 游戏开展:让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五章:进行安全演练教学目标:1. 让幼儿在实际演练中提高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

平安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抢救

平安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抢救

平安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抢救育儿天堂在网上看到《平安教案_宝宝误食此后的抢救》,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大家转摘到育儿天堂,为了大家阅读方便。

幼儿园小班平安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抢救可爱的小宝宝,老是喜好用嘴来摸索天下。

塞雷县奇怪好玩的工具,他们还无法从观点长或进行判定,便一股脑塞进手掌,先从味觉上来熟悉吧!;但是,这可急坏了怙恃们!宝宝和体发育不美满,一旦误食,比起成人当更轻易受伤,且症状更为严峻。

不外,愈是紧急时候,愈弗成张皇。

冷静镇定地接纳有用步伐,就要是帮宝宝渡过危关、康健产业发展的不贰秘诀。

误食药物误服该药是最为常见的有名状态。

宝宝在好奇地摸索天下随处爬的时间,常将药片看成糖果而吃下所;偶然乃至了沾满灭鼠药或灭蚊蝇药的食品而误食。

当怙恃一旦发明发明人宝宝表示有些非常,如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或非常高兴等,竟应当立刻查抄成人儿童药箱是否被动过,以确认制剂宝宝误食了哪种药物;要是恰好撞见宝宝恰好奇地碰巧把药物往嘴里塞,应立刻制止,然后实时地对症刻薄。

起首,搞清宝宝误服了什么药,服了多永劫间,服了多大的剂量。

这对付本身的告急处置责罚以及大夫的治疗都很有资助。

然后,稀释、催吐和排毒。

要是教化误服的药物副感化很小,并且剂量很少,至少比方孤独中成药大概维生素等,可喂宝宝大批的井水,从而稀释药物并胆汁实时使其从尿中所排挤;要是误服的药物副感化非常大,大概剂量较大,便应当接纳催吐排毒的对策。

怙恃应立刻用手,刺激宝宝的咽喉臀部大概舌根,使其吐逆,从而把胃内所的容物排挤。

同时,喂其大批白开水,重复刺激催吐。

必需留意的是,幼儿园教案要是宝宝环境比力严峻,比方丧掉意识,便万万弗成催吐,要立刻就医。

别的,凭据差别的药物,可接纳响应的调停步伐,低落风险。

比方,对付强碱药物,可立刻服用食醋、柠檬汁、橘子汁等,弱化碱性;对付强酸药物,可服用番笕水、生蛋清,以掩护胃黏膜;对付小鬼碘酒或来苏水儿等具有猛烈刺激和腐化感化的药物,应赶紧固体口服稠米汤或面糊等含淀粉的液体,减轻对胃黏膜的毁伤。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寶寶誤食後的急救可愛的小寶寶,總是喜歡用嘴巴來探索世界。

一切新鮮好玩的東西,他們還無法從概念上進行判斷,便一股腦塞進嘴巴,先從味覺上來認識吧!可是,這可急壞了父母們!寶寶和體發育不完善,一旦誤食,比起成人更容易受傷,且症狀更為嚴重。

不過,愈是緊要時刻,愈不可慌張。

沉著鎮靜地採取有效措施,才是幫寶寶度過危關、健康成長的不二法門。

誤食藥物誤服藥物是最為常見的狀況。

寶寶在好奇地探索世界到處爬的時候,常將藥片當作糖果而吃下;有時甚至撿了沾滿滅鼠藥或滅蚊蠅藥的食物而誤食。

當父母一旦發現寶寶表現有些異常,如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或極度興奮等,便應該立即檢查成人藥箱是否被動過,以確認寶寶誤食了哪種藥物;如果剛好撞見寶寶正好奇地把藥物往嘴裡塞,應立即阻止,然後及時地對症應付。

首先,搞清寶寶誤服了什麼藥,服了多長時間,服了多大的劑量。

這對於自己的緊急處理以及醫生的治療都很有幫助。

然後,稀釋、催吐和排毒。

如果誤服的藥物副作用很小,而且劑量很少,例如普通中成藥或者維生素等,可喂寶寶大量的水,從而稀釋藥物並及時使其從尿中排出;如果誤服的藥物副作用大,或者劑量較大,便應該採取催吐排毒的對策。

父母應立即用手,刺激寶寶的咽喉部位或者舌根,使其嘔吐,從而把胃內的容物排出。

同時,喂其大量白開水,反復刺激催吐。

必須注意的是,如果寶寶情況比較嚴重,例如喪失意識,便千萬不可催吐,要立即就醫。

另外,根據不同的藥物,可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降低風險。

例如,對於強鹼藥物,可立即服用食醋、檸檬汁、橘子汁等,弱化鹼性;對於強酸藥物,可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護胃黏膜;對於碘酒或來蘇水兒等具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的藥物,應立即口服稠米湯或麵糊等含澱粉的液體,減輕對胃黏膜的損傷。

此外,及時送往醫院。

急救措施不等於萬無一失的治療,如果發現寶寶誤服藥物,應及時送寶寶去醫院,進行洗胃、解毒的治療處理。

同時,不要忘了把寶寶誤服的藥物以及吐物的“樣品”隨身攜帶,以協助醫生的診斷。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误食后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告诉成人并采取正确的自救方法。

3. 教育幼儿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误食后的急救方法2. 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3. 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正确做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误食后的急救方法和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正确做法。

2. 教学难点:教育幼儿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误食后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准备实物道具,如玩具食物、急救包等。

3. 准备教学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幼儿误食后的场景,引发幼儿关注。

2. 讲解误食后的急救方法:介绍误食后的紧急处理步骤,如催吐、寻求成人帮助等。

3. 互动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误食后的急救场景,让幼儿实际操作,掌握急救方法。

4. 讲解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5.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学会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正确做法,如找成人求助、拨打急救电话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有关安全教育的资料,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误食后的急救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幼儿对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考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以及是否能正确地寻求帮助。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急救专业人士进行guest lecture,向幼儿展示更专业的急救技能。

2. 组织幼儿参观医院或急救中心,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急救知识。

3. 开展家庭作业项目,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安全计划,包括应对误食和其他紧急情况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优秀教案优秀教案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优秀教案优秀教案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课时作业:1课时课时训练:3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误食后的急救知识。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正确处理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食物、药品、有毒物品等。

2. 教学视频:误食后的急救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本节课的主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误食吗?误食后应该怎么办呢?二、基本概念(5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误食的概念,如食物、药品、有毒物品等。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不能吃的吗?三、急救知识(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误食后的急救步骤,如立即喝水、催吐等。

2. 观看教学视频:误食后的急救过程。

3.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如果遇到同学误食了有毒物品,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四、情景模拟(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医生、病人等角色,模拟误食后的急救过程。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模拟活动有趣吗?你们学会了吗?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明确误食后的急救知识。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还有什么需要加强的呢?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误食后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正确处理误食情况。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课时作业:1课时课时训练:30分钟六、教学内容:识别危险物品(5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可能引起误食危险的物品,如药品、清洁剂、化学品等。

2.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学习如何识别这些危险物品,并告知他们这些物品对身体的危害。

七、教学内容:紧急情况下的行动指南(5分钟)1. 教师讲解在发现幼儿误食危险物品时的紧急行动指南。

2. 强调立即联系成人的重要性,并演示如何正确地给成人描述情况。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简单的急救方法,知道在误食危险物品后如何寻求帮助。

3.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学会简单的急救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情况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和互救。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模拟食物、急救道具等。

2. 场地:教室或户外宽敞的地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

2. 讲解:讲解误食危险物品后的急救方法,如喝水催吐、寻求帮助等。

3. 演示:教师或助教进行误食急救方法的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整个过程。

4. 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误食急救的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对急救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对误食急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判断其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学习识别常见的危险物品,如药品、化学品等。

2. 学习在误食危险物品后正确寻求帮助,如拨打急救电话。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幼儿在模拟环境中学会识别危险物品。

2. 采用游戏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拨打急救电话。

八、教学过程1.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模拟家庭环境,让幼儿识别其中的危险物品。

2. 游戏:设计一个急救电话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拨打急救电话。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危险物品识别和急救电话拨打的掌握程度。

2.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对识别危险物品和拨打急救电话的认识和理解。

十、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在家中识别危险物品,并学习拨打急救电话。

2. 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误食急救知识,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

婴幼儿食物中毒教案小班

婴幼儿食物中毒教案小班

婴幼儿食物中毒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婴幼儿食物中毒的原因和常见食物中毒的症状。

2. 学习预防婴幼儿食物中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婴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食物安全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食物中毒的原因、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

难点,婴幼儿如何识别食物中毒的症状并及时求助。

三、教学准备。

1. 教案、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料。

2. 模拟食物中毒的实例。

3. 医疗急救知识手册和急救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引入食物中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对身体的危害。

2. 授课(20分钟)。

(1)介绍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物中含有有害物质,如细菌、霉菌、毒素等,导致人体中毒。

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有,食物保存不当、食物加工不卫生、食物受到污染等。

(2)介绍食物中毒的症状,食物中毒的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发热、头痛、恶心等,严重的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3)介绍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婴幼儿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食物的新鲜、卫生和安全,不吃过期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不随地拾食等。

3. 实例演练(15分钟)。

老师通过模拟食物中毒的实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法。

4. 急救知识(1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食物中毒的急救知识,包括急救方法、急救设备的使用等。

5. 演练(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急救演练,模拟食物中毒的情况进行急救演练。

6. 总结(10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食物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五、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并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食物安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介绍食物中毒的原因、症状和预防方法,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培养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实例演练和急救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应对食物中毒的基本技能。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宝宝误食的可能危险性;2.学习正确的急救方法,提高救护能力;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避免误食事件发生。

二、教学内容1.误食的常见原因;2.误食后可能出现的症状;3.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措施;4.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

三、教学过程1. 误食的常见原因•宝宝好奇心强,随手抓来尝试;•宝宝快速进食,未细嚼食物;•宝宝与其他小朋友分享食物。

2. 误食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呼吸困难;•呕吐或腹泻;•腹部绞痛;•昏迷或抽搐。

3. 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措施1.保持冷静,不要惊慌;2.赶紧将宝宝带到安全地点,并清除口腔中的异物;3.若宝宝出现呼吸困难,请立即呼叫急救电话;4.如宝宝未能呼吸,请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救护人员到达。

4. 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1.教师向幼儿们介绍几个真实的误食案例,让幼儿感受误食的危险性;2.设置实际场景,让幼儿们模拟急救过程,提高应对意外的能力。

四、教学反馈与评估1.宝宝们是否能够正确识别误食风险;2.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误食急救方法;3.通过案例演练,观察幼儿对于急救过程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五、教学总结在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中,对于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育尤为重要。

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应对各类意外情况,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教案只是一个示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希望家长和教师们都能重视幼儿的安全教育,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宝宝误食的紧急处理预案

宝宝误食的紧急处理预案

一、预案背景宝宝误食是家庭中常见的意外事故,可能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宝宝的生命安全,提高家庭应对误食事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家长对宝宝误食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建立一套有效的紧急处理流程,确保宝宝在误食后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3. 减少误食事故对宝宝健康的危害,降低误食事故的死亡率。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0-3岁宝宝误食事故的紧急处理。

四、预防措施1. 家长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宝宝的安全意识。

2. 家长应将易误食的物品放置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如药品、小玩具、清洁剂等。

3. 家长应定期检查家中物品,确保没有易误食的物品。

4. 家长应教育宝宝不要随意将物品放入口中。

五、紧急处理流程1. 确认误食情况(1)观察宝宝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

(2)询问宝宝误食的具体物品和数量。

(3)判断误食物品的毒性程度。

2. 紧急处理(1)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前往最近的医院。

(3)在等待救援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a. 让宝宝平躺,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

b. 如果宝宝意识清醒,可以适量喂水,帮助稀释误食物。

c. 如果宝宝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医院救治(1)将宝宝送至医院,医生会根据误食物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救治。

(2)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3)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催吐、洗胃、导泻等。

4. 后期护理(1)注意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2)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宝宝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3)加强家庭安全教育,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家庭进行误食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家长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误食情况确认、紧急处理、医院救治、后期护理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七、预案修订1. 根据误食事故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效果,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

小班健康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小班健康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小班健康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一、误食是什么?误食是指宝宝误认为食物或食品,而将不应进入人体的物品误入口中,并被身体吸收或者卡住等,导致身体出现异常的情况。

误食不仅会给宝宝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给家长带来心理上的煎熬。

二、误食后应该怎么做?1. 判断情况•如果宝宝的情况比较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应该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者前往医院就诊。

•如果宝宝只是误食了一些小的物品,应该先冷静思考,判断这些物品会不会对宝宝造成较大伤害。

•如果您无法确定情况,建议拨打咨询热线或者前往医院就诊。

2. 协助宝宝呕吐如果宝宝吃下的物品较为危险(如电池、毒药),则需要尽快协助宝宝呕吐。

具体方法如下:•给宝宝喝大量白开水,或者让宝宝吃一些含有食盐的食物,以刺激宝宝呕吐。

•注意,如果宝宝过度呕吐或者呕吐物中带有血迹时,需要立即就医。

3. 注意观察如果宝宝只是误食了一些较为安全的物品,家长可以先观察宝宝的情况。

具体表现如下:•宝宝是否感到不适或者痛苦;•宝宝是否出现吞咳困难或者噎住的症状;•宝宝是否呕吐或者拉稀;•宝宝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心跳加速等问题。

4. 尽快就医如果发现宝宝的情况比较危险,或者无法确定宝宝的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三、宝宝误食的预防误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家长需要尽可能的预防。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把危险的物品放在宝宝触及不到的地方,或者锁在特殊的柜子里;•家里的食品最好放在有锁的柜子或者冰箱里;•家长要时刻关注宝宝的行为动向,尤其是在宝宝能够自己活动时。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宝宝误食时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宝宝。

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爱心的体现。

我们要时刻做好宝宝的安全保护工作,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发生误吸的应急处理预案(幼儿园版)

儿童发生误吸的应急处理预案(幼儿园版)

儿童发生误吸的应急处理预案(幼儿园版)儿童发生误吸的应急处理预案 (幼儿园版)1. 应急处理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为幼儿园提供关于儿童发生误吸的应急处理方案,以保障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2. 紧急情况定义儿童发生误吸是指幼儿在吞咽或呼吸时不慎将异物误吸入喉咙或气管导致窒息的情况。

3. 应急处理步骤步骤一:冷静应对-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稳定幼儿情绪。

- 立即调用急救电话(如 120)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步骤二:观察呼吸状况- 让幼儿保持坐姿,轻拍后背帮助排气。

- 观察幼儿呼吸状况,若幼儿面部呈紫绀色或无法呼吸,请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步骤三:施行急救措施- 继续坚持呼吸道观察,若发现幼儿呼吸道被异物堵塞,请实施急救措施。

-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采用如下措施:- 在1岁以下的幼儿,采用背部拍击法:1. 让幼儿平躺,用手心轻轻拍击幼儿背部,帮助排除异物。

2. 若未能继续排除异物,请尽快就医。

- 在1岁以上的幼儿,可以采用腹部推压法:1. 让幼儿保持站立或跪位,用手掌沿着胸骨下方向上推压肚子,以迫使异物排出。

2. 若未能继续排除异物,请尽快就医。

- 在进行急救措施时,务必遵循红十字会或相关专业机构发布的标准操作步骤。

步骤四:记录和报告- 持续观察幼儿的情况,记录处理过程和相关信息。

- 及时向家长或监护人报告事件经过和处理结果。

- 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必须报告给教育局或相关行政部门。

4. 幼儿园预防措施措施一:清理环境- 维持幼儿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确保幼儿活动区域不乱丢垃圾或遗留小玩具等易误吸物品。

措施二:教育宣传- 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向幼儿传授正确认识和应对误吸危险的知识。

- 向教工和家长开展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意识和处理能力。

措施三:应急设备- 在幼儿园设置急救箱,内含与处理误吸相关的急救器材和药品。

- 定期检查急救器材和药品的过期情况,并及时更换。

本应急处理预案将作为幼儿园的参考指导,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演练和更新,以确保在儿童发生误吸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小班主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小班主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小班主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1、小班主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可爱的小宝宝,总是喜欢用嘴巴来探索世界。

一切新鲜好玩的东西,他们还无法从概念上进行判断,便一股脑塞进嘴巴,先从味觉上来认识吧!可是,这可急坏了父母们!宝宝和体发育不完善,一旦误食,比起成人更容易受伤,且症状更为严重。

不过,愈是紧要时刻,愈不可慌张。

沉着镇静地采取有效措施,才是帮宝宝度过危关、健康成长的不二法门。

误食药物误服药物是最为常见的状况。

宝宝在好奇地探索世界到处爬的时候,常将药片当作糖果而吃下;有时甚至捡了沾满灭鼠药或灭蚊蝇药的食物而误食。

当父母一旦发现宝宝表现有些异常,如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或极度兴奋等,便应该立即检查成人药箱是否被动过,以确认宝宝误食了哪种药物;如果刚好撞见宝宝正好奇地把药物往嘴里塞,应立即阻止,然后及时地对症应付。

首先要搞清楚宝宝误服了什么药,用了多久,服用了多少剂量。

这对你自己的急救和医生的治疗都是很有帮助的。

然后,稀释、催吐和排毒。

如果误服的药物副作用很小,而且剂量很少,例如普通中成药或者维生素等,可喂宝宝大量的水,从而稀释药物并及时使其从尿中排出;如果误服的药物副作用大,或者剂量较大,便应该采取催吐排毒的对策。

父母应立即用手,刺激宝宝的咽喉部位或者舌根,使其呕吐,从而把胃内的容物排出。

同时,喂其大量白开水,反复刺激催吐。

必须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情况比较严重,例如丧失意识,便千万不可催吐,要立即就医。

另外,根据不同的药物,可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降低风险。

例如,对于强碱药物,可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橘子汁等,弱化碱性;对于强酸药物,可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对于碘酒或来苏水儿等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的药物,应立即口服稠米汤或面糊等含淀粉的液体,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

此外,及时送往医院。

急救措施不等于万无一失的治疗,如果发现宝宝误服药物,应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进行洗胃、解毒的治疗处理。

同时,不要忘了把宝宝误服的药物以及吐物的“样品”随身携带,以协助医生的诊断。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宝宝误食后的急救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

2. 学习基本的急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寻求帮助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知道误食危险物品后的急救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记住急救步骤。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实物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

2. 基本知识讲解:向幼儿介绍误食危险物品后的急救方法。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实施急救措施。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模拟急救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并对急救过程进行反思。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生活中常见的危险物品,并制定预防措施。

2. 评价:通过家庭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危险物品:药品、化学品、尖锐物品等。

2. 学习正确的急救步骤:停止、评估、呼救、实施急救。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危险物品的特点和急救方法。

2. 互动法:提问、讨论,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实践法:情景模拟,让幼儿亲身体验急救过程。

八、教学步骤:1. 讲解危险物品:展示图片,让幼儿认识危险物品。

2. 学习急救步骤:讲解并演示急救步骤,让幼儿跟随学习。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分组实施急救措施。

九、教学活动:1. 观看安全教育视频:通过视频,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

2.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误食危险物品。

3. 急救比赛:设置比赛,让幼儿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2. 实践活动: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实施急救措施。

3. 家庭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教案教案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 教案教案课时作业课时训练

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宝宝误食后的急救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

2. 学习误食后的急救方法。

3.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

2. 误食后的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判断幼儿是否误食危险物品。

2. 如何正确实施急救措施。

教学准备:1. 课件:误食危险物品的图片及后果。

2. 道具:模拟食物、危险物品。

3. 急救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宝宝误食了危险物品,会发生什么事?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到的例子。

二、讲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5分钟)1. 展示课件,让幼儿了解误食危险物品的图片及后果。

2. 讲解误食危险物品对身体的危害,如中毒、窒息等。

三、学习误食后的急救方法(5分钟)1. 教师演示正确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措施。

2. 分组练习,让幼儿模拟实施急救措施。

四、情景模拟(5分钟)1. 设置情景:模拟宝宝误食危险物品。

2. 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制定急救计划。

3. 邀请部分幼儿演示急救过程,并给予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收获。

2. 教师总结误食后的急救要点。

3.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预防误食事故的发生。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其急救能力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误食急救知识的运用情况。

六、教学内容:认识常见危险物品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常见的危险物品,如药品、化学品、尖锐物品等。

2. 了解这些危险物品的特点和误食后的危害。

3.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危险物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常见危险物品的识别。

2. 误食危险物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记住危险物品的名称和特点。

2. 如何培养幼儿远离危险物品的意识。

教学准备:1. 课件:常见危险物品的图片及名称。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误食以后怎么办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误食以后怎么办
2、邻居的姐姐给了弟弟一个果冻吃。
小结:小朋友听过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冻而卡住喉咙里喘不气来而死亡的事情吗?(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果冻我们小朋友尽量不吃,即使要吃时,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绝对不可以一口吞进去。
3、夏天来了,天气太热,吃雪糕。
小结: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也尽量少吃雪糕,因为雪糕太凉容易让小朋友的胃很难受的。
二.活动主体
(一)出示冬冬图片讲述《肚子为什么疼》
教师: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冬冬回家,冬冬哭着非要妈妈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冬冬买了两根。冬冬马上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见桌子上有两个苹果,抓起来就吃,妈妈说:"冬冬,等洗干净了再吃。""我不怕脏"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观看后讨论:
小结:大街上的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买食物一定要有质量安全标志,保制期内的食物。一些腐烂变质,老鼠、苍蝇叮咬过的的食物不能吃,否则会食物中毒的。
(二)、游戏判断对错,出示图片
1、上幼儿园时,没有生病的小红非要问妈妈吃药。
小结:不生病时,不能随便吃药,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爸爸、妈妈的药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非常严重。
4、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小结:玻璃球是危险物品,千万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险。
三、活动结束
总结:如果误食这些怎么办,赶紧吐出来,如果吞到肚子里面了要找大人帮忙想办法,严重的话要赶紧去医院找医生帮忙。
教师:小朋友,冬冬的肚子为什么会疼?说一说,你放了学后是怎样做的?烤肠和脏苹果都不能乱吃,你还知道那些东西不能乱吃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我们看看还有那些东西不能吃出示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主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
小班主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小班主题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主要包含了误食药物,误食蜡笔,误食肥皂,误食防虫剂,误食痱子粉,误食口香糖,误食纽扣,误食香烟,误食墨水,误食电池,误食煤油、汽油,误食化妆品等内容,可爱的小宝宝,总是喜欢用嘴巴来探索世界。

一切新鲜好玩的东西,他们还无法从概念上进行判断,便一股脑塞进嘴巴,先从味觉上来认识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宝宝误食后的急救教案吧。

可爱的小宝宝,总是喜欢用嘴巴来探索世界。

一切新鲜好玩的东西,他们还无法从概念上进行判断,便一股脑塞进嘴巴,先从味觉上来认识吧!
可是,这可急坏了父母们!宝宝和体发育不完善,一旦误食,比起成人更容易受伤,且症状更为严重。

不过,愈是紧要时刻,愈不可慌张。

沉着镇静地采取有效措施,才是帮宝宝度过危关、健康成长的不二法门。

误食药物
误服药物是最为常见的状况。

宝宝在好奇地探索世界到处爬的时候,常将药片当作糖果而吃下;有时甚至捡了沾满灭鼠药或灭蚊蝇药的食物而误食。

当父母一旦发现宝宝表现有些异常,如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或极度兴奋等,便应该立即检查成人药箱是否被动过,以确认宝宝误食了哪种药物;如果刚好撞见宝宝正好奇地把药物往嘴里塞,应立即阻止,然后及时地对症应付。

首先,搞清宝宝误服了什么药,服了多长时间,服了多大的剂量。

这对于自己的紧急处理以及医生的治疗都很有帮助。

然后,稀释、催吐和排毒。

如果误服的药物副作用很小,而且剂量很少,例如普通中成药或者维生素等,可喂宝宝大量的水,从而稀释药物并及时使其从尿中排出;如果误服的药物副作用大,或者剂量较大,便应该采取催吐排毒的对策。

父母应立即用手,刺激宝宝的咽喉部位或者舌根,使其呕吐,从而把胃内的容物排出。

同时,喂其大量白开水,反复刺激催吐。

必须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情况比较严重,例如丧失意识,便千万不可催吐,要立即就医。

另外,根据不同的药物,可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降低风险。


如,对于强碱药物,可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橘子汁等,弱化碱性;对于强酸药物,可服用肥皂水、生蛋清,以保护胃黏膜;对于碘酒或来苏水儿等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的药物,应立即口服稠米汤或面糊等含淀粉的液体,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

此外,及时送往医院。

急救措施不等于万无一失的治疗,如果发现宝宝误服药物,应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进行洗胃、解毒的治疗处理。

同时,不要忘了把宝宝误服的药物以及吐物的样品随身携带,以协助医生的诊断。

误食蜡笔
1岁半的宝宝便开始喜欢涂鸦画画了,蜡笔将是其重要的益友之一,可是,也往往是宝宝误食的重要对象之一。

按照质监局规定,所有的蜡笔、涂料都应该不含有有害物质,因为它们极有可能进入宝宝的嘴中。

因此,购买时应特别注意商品的成分说明,并选择正宗厂家的商品。

所以,如果误食的量很少,并不用特别担心,只要让宝宝多喝水,使其稀释及时排除即可。

但是,根据质监局和中消协对蜡笔进行的抽检和实验结果显示,有将近20%的产品不合格,即金属元素(铬、铅)含量超标,蜡笔因此上了3?15的黑名单。

铅中毒的症状隐蔽而难以被发现,但是危害却非常严重,例如食欲不振、失眠、恶心、贫血,甚至影响宝宝的智能发育和体格生长。

所以,如果发现宝宝误食蜡笔,而且量比较大的时候,也应该及时催吐排毒。

另外,如果蜡笔哽住小宝宝,千万不可大意。

因为48~72小时内,未将蜡笔吐出,就可能会因缺氧而造成局部性肺水肿或细胞坏死。

这个时候反而不要用手伸入口中催吐,以免将硬物推进更深的地方。

这时,父母可采用以下方法:
1.抱起宝宝,使其脸部朝下,张开手掌虎口,以托住宝宝下巴。

2.后用手掌轻拍宝宝肩胛骨之间,直至蜡笔吐出,及时送往医院检查。

误食肥皂
肥皂是最普遍的洗涤用品,主要成分是含有脂肪酸的钾、钠、铵盐以及部分游离脂肪酸,有些加了水软化剂,如硅酸钠、碳酸钠和磷
酸钠等,呈碱性。

在生活小窍门中,它也可以作催吐品使用,例如误食某些有毒食物或酸性药物,可以在就医前先喝少许肥皂水,促使腹中异物吐出,便于治疗。

但是,如果宝宝误食了肥皂,会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和呕吐现象。

这时候,父母应尽快想办法让他吐出来,并让宝宝喝牛奶或水,以冲淡胃内肥皂水的浓度。

一般经1天即可缓解。

但严重的话,也应该及早送去医院治疗。

误食防虫剂
家庭常用的防虫剂一般是卫生球和樟脑丸。

宝宝误食防虫剂,一般会表现出呕吐、腹泻、痉挛、皮肤黏膜青紫、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父母一旦发现宝宝有这种异常现象,便应检查其是否误食了防虫剂。

如果是误食卫生球,应立即让宝宝喝茶水或白开水,压迫其舌根催吐,但切记在3个小时以内,不可喂食牛奶和脂肪高的物质。

误食痱子粉
夏天宝宝痒痒,涂上痱子粉便舒服不少。

可是,宝宝好奇心强,误食痱子粉便烦恼不少。

痱子粉的主要成分为滑石粉,添加有薄荷脑、香味剂等。

薄荷脑的大量摄用,会使宝宝产生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手足麻木、呼吸减慢、面部潮红,严重的话可导致窒息、肺炎、气管炎,甚至心跳停止。

父母一旦发现宝宝误食痱子粉,应立即用干净的手或筷子抵压舌根或喉咙催吐,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误食口香糖
口香糖不可吞食,但是一旦发现宝宝误食口香糖,也不用惊慌。

医学研究表明,口香糖的胶质经胃酸和肠酶的消化作用,会完全分解成失去粘性的残渣,对身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建议多吃点粗纤维类食物,如玉米、番薯、豆类、黄花菜、韭菜、芹菜、青椒等,刺激肠蠕动,有利于大便通畅。

误食纽扣
像纽扣、珠子、小石子等小、圆并且光滑的小物品,如果宝宝误食,父母也不用太过担心。

这些东西一般都可以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粗纤维类食物,对其排出有促进作用。

误食香烟
如果宝宝误食了烟缸中的烟头,会引起中毒症状。

因为烟头在烟缸中可能会经过水的浸泡,从而尼古丁大量释放。

而尼古丁与婴儿的尼古丁受体结合,轻则呕吐、腹泻,重则痉挛、心律失常。

父母一旦发现宝宝误食香烟,需立即清除其口中的余渣,然后喂食牛奶,手法催吐,并及时送往医院。

因此,为了宝宝的安全,爸爸最好不要在家里抽烟,或在宝宝能够到的地方存放香烟。

误食墨水
一肚子墨水,文学上是形容人充满智慧,但医学上就不是好事啦。

如果宝宝误食墨水,少量的话,可先催吐、再喂水。

误食电池
纽扣型的电池,也会是宝宝误食的对象,而且杀伤力极大。

因为电池四周的金属保护膜一旦被溶解,里面的有毒物质大量释放,会破坏胃黏膜、灼伤食道,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或压力性气胸而猝死。

最好的办法便是千万不可耽搁时间,尽快送往医院,由专科医生尽速帮宝宝拿出来,越快越好。

误食煤油、汽油
父母发现宝宝误食煤油、汽油的话,千万不可催吐,以防窒息,而应该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同样不能催吐的异物有:洁厕剂、洗洁精、油漆稀料、木头防腐剂、苛性钠等。

误食化妆品
化妆品如口红、眼影、指甲油、止汗香露等的成分一般都不会引起全身性反应的急性中毒症状,但有可能对局部皮肤引起过敏反应。

但如果误食的量比较大,也会出现严重症状。

如果父母发现宝宝误食化妆品,一方面应该咨询厂家,一方面须立即让宝宝多喝水,并用手法催吐,或送往医院处理。

家有宝宝,父母便需要用心地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一方面保护宝宝尽情探索世界,一方面要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