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
法律概念名词解释

1、刑法关于年龄的规定:(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不满14周岁,这时人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只对以下罪负性责任:故意杀人、重伤、强奸、抢劫、贩毒、防火、爆炸、投毒。
这时人是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16周岁,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但是对于14~18周岁及已满75周岁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4、民法基本原则: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5、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社会公共利益(4)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6、侵权行为免责事由:不可抗力、受害人过错、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同意。
7、人格权包括:身体、生命、健康、自由、隐私、姓名名称、肖像、名誉、荣誉权8、特殊民事侵权:产品、机动车交通事故、医疗损害、环境污染、高度危险、饲养动物损害、物件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致、受雇人致人损害责任9、特殊诉讼时效情形: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出售不合格商品未声明、延付拒付租金、寄存财物被丢失损毁、国际货物买卖技术进出口产生纠纷10、法定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11、有效遗嘱条件:立遗嘱是具有遗嘱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是意思、内容符合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12、遗嘱形式: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2、紧急避险必须条件:(1)必须存在威胁合法权益的十级危险。
(2)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
(3)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这在发生的危险的损害。
(4)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无辜的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5)紧急避险只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6)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7)紧急避险的特例除外。
3、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刑事责任的年龄四分法

我国刑法将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按照四分法进行了区分。
1、不满14周岁的人是无责任能力人。
周岁的计算原则,应当以实足年龄为准,自过生日的第二天起才为已满14周岁或16周岁。
年龄计算,应以行为时为基准。
2、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
(1)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
(2)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既上面所讲的8种行为以外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第17条第二款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17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
(3)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对于满足转化犯条件而成立的故意杀人罪、故意重伤害、抢劫也承担刑事责任。
(4)但是转化型抢劫罪中有一个例外,即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故意致使他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定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不再转化成抢劫罪。
3、犯罪时已满16周岁的,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
已满14不满18周岁的时候犯罪,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4、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God will not treat hardworking people badly, nor will he sympathize with fake hardworking people. It knows howhard you work.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1、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规定需要承担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是16周岁,已满14周岁但还不满16周岁的,仅仅对部分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2、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主要是从精神上面作出判断,如果精神病人在犯罪的时候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那么也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减弱者,其刑事责任也要相应地适当减轻。
在判断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时,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一是刑事责任年龄。
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1)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
刑法理论称之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此即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刑法所规定的年龄是指实足年龄,而不是指虚岁。
实足年龄以日计算,并且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
二是对于无责任能力的判断,应同时采用医学标准与心理学标准。
即首先判断行为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断是否因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前者由精神病医学专家鉴定,后者由司法工作人员判断。
三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即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行为的时候,如果精神正常,具有辨认控制能力,就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反之,如果实施行为的时候,精神不正常,不具有辨认控制能力,该行为便不成立犯罪,因而不负刑事责任四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年龄是一个在刑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在各国刑法中,会规定一个刑事责任年龄,也就是一个人达到该年龄后,他或她会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那么,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呢?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法律体系中,规定的一个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可以对自己的刑事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
各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并不完全一致。
在国际上,一般认同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8岁。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18岁或以上时,他或她将对自己的刑事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将刑事责任年龄设定为18岁。
一些国家将刑事责任年龄设定在16岁,或者更低的年龄。
在这些国家,具体的刑事责任年龄会因为不同的法律体系而有所不同。
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是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
首先,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可以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
未成年人通常具有心智和认知方面的不成熟性,对于他们来说,刑事犯罪行为的后果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和承担。
因此,将刑事责任年龄设定在一定年龄以上,可以确保未成年人在心智及认知能力健全后再对其进行法律追究。
其次,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也可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教育与发展。
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倘若将刑事责任年龄设定过低,过早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律追究,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教育和未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然而,刑事责任年龄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人认为,将刑事责任年龄设定得过低可能会导致滥用司法权力,对于某些年龄较小的犯罪嫌疑人不公平。
对此,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特殊情况下的适用原则等方式来解决。
总结起来,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在特定国家或地区法律体系中规定的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刑事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不同国家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不同,但大多数国家将其设定为18岁。
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的教育和发展。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刑事责任年龄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
虽然各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可能有所不同,但在中国大陆,刑事责任年龄是指一个人达到16周岁时便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的确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对他们过早陷入刑事犯罪的严厉惩罚,同时也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情况。
在法律上,未成年人是需要特殊保护的群体,因为他们还未完全成熟,心智和行为表现可能不具备成年人的责任和判断能力。
具体计算刑事责任年龄的方法是根据一个人的出生日期来决定。
以中国大陆为例,如果一个人在16岁以前犯下了刑事犯罪,法律上将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对于16岁及其以后犯罪的未成年人,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法律可能会对其进行社会教育、少年管教、强制性戒治等措施。
而对于18岁以上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按照成人刑事责任年龄和法律程序进行定罪和判刑。
刑事责任年龄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法律参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心智和道德认知发展在青少年期逐渐成熟,16岁左右的人已具备一定的责任判断能力。
此外,社会学和犯罪学也证实,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受到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他们采取更加教育和引导的方式进行干预,更有可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刑事责任年龄的确立不仅意味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是对社会的保护。
通过划定刑事责任年龄,社会能更好地预防和遏制未成年犯罪的发生。
同时,也要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降低犯罪率,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出生日期来决定,中国大陆规定为16周岁。
这一规定集中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导向,旨在提供机会让他们改过自新、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关怀,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适用刑事法律责任的年龄界限。
在我国,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我国法律规定了特殊的司法制度,即适用少年刑事法律制度。
在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就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出生日期来确定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年龄在十六周岁以下的公民。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未成年人出生的年、月、日来计算,直至未成年人年满十六周岁的那一天。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通过出生证明、户口簿等有效证件来确认未成年人的出生日期,以确定其刑事责任年龄。
其次,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还涉及到法律上的特殊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遇到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时已经年满十六周岁,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尚未年满十六周岁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我国法律规定,应当以未成年人实际犯罪时的年龄为准,而不是案件审理时的年龄。
这一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将未成年人当作成年人来处理。
此外,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考虑到未成年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其犯罪行为具有较大恶性,或者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可以依法对其适用刑事责任。
对于此类情况,司法机关需要进行严格的案件审查,确保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认定符合法律规定。
总的来说,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出生日期来确定的,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
在实际工作中,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应当充分重视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免责原则

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免责原则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免责原则是刑法领域中涉及重要法律概念的两个方面。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相关讨论,并着重探讨其背后的法理依据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一个人在达到一定年龄之前不具备刑事责任的能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存在差异,但普遍认可的原则是,年龄低于刑事责任年龄的个体由于其心智发育尚未成熟,不具备完全判断非法性质和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
我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六周岁,也就是说,低于十六周岁的人在刑法上不承担刑事责任。
这一规定是根据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认知发展情况而制定的,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免受刑罚侵害,以维护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权益。
二、刑事免责原则刑事免责原则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个体因为其状况或行为的特殊性质,免除承担刑事责任的制度。
这一原则在刑法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用于确保刑法制度的公正与合理,并保护个体的合法权益。
1. 自卫正当防卫自卫正当防卫是刑事免责原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个体受到非法侵害时,为保护自身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是被允许的。
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其行为符合法理上的正当性。
2. 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避免造成更大的危险,采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
例如,为拯救他人而损坏他人财产。
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出于善意目的,且行为所遭受的损害不超过损害他人之危险,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3. 精神病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行为、判断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
在刑法中,精神病患者因其行为受到疾病影响而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因此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三、法理依据和实践应用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免责原则的设立和应用基于多方面的法理依据。
在刑法学理论中,心理发育、行为能力和社会适应等因素被认为是判断个体是否具备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
此外,人权保障和法律公正也是这两个原则得以制定和贯彻的法理基石。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达到一定年龄后,应当对其承担刑事责
任的年龄。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大陆地区,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
也就是说,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那么,如何准确计算刑事责任年龄呢?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
情况,一是对于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二是对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对于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根据
其出生日期和当前日期进行计算,即可确定其是否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一般来说,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以周岁为单位计算的,即满16周岁即可承担刑事
责任。
对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则需要结合法律规定
的具体规则进行计算。
在中国大陆地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一般适用
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于未满16周岁
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适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而不承担刑事责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处理。
总之,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法律文件进行计算的。
对于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需简单地根据出生日期和当前日期进行计算;对
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需要结合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具体的计算和处理。
希
望广大公民能够了解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做到守法知法、遵纪守法。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是怎样的

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是怎样的刑事责任年龄指的是一个人在做出犯罪行为时,被法律认定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他们的智力和心理都还不够成熟,尚未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和责任意识,因此,法律在他们的行为上也会给予适当的宽容和优惠待遇。
以下将详细介绍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各国现行法律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
在中国的现行法律和司法实践中,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十四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的人在犯罪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
尽管五年的年龄段较长,但是,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因其尚未有足够的判断能力和责任意识,不具备完全的犯罪责任能力,因此在我国刑事法律中规定以十四周岁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
对于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一般采用“管教、教育、保护和挽救”为主,通常不予判处死刑、无期徒刑、长期监禁等极刑,而是采取保护性措施,包括监禁、改造和教育等措施。
二、各国现行法律在世界各国,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都不尽相同。
目前,联合国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
但是,各国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除了国内法和地方法民主和自主原则外,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刑事司法体系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1. 美国美国的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各州法律的规定而异。
通常,在美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会有不同的审理程序,包括家庭法庭审判、少年法官审判和少年监狱等。
2. 英国英国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十岁,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的判决和宽容程度,也是根据犯罪情节和被害人影响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在英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往往会采取教育、管教和社会支持等措施帮助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
3. 日本日本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四周岁,但是如果未成年人的犯罪情节非常严重,将依据罪犯的犯罪负责性和社会危险性,可能将他们送往成人刑事司法机关。
4.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内各个州和领地的刑事责任年龄也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澳大利亚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四周岁,除非未成年人的犯罪情节特别严重或是危害极大,否则不会对未成年人采取过于严厉的处罚措施。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具备的条件

完全刑事责任能⼒⼈具备的条件
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6周岁的⼈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这⾥应负担的刑事责任,指的就是完全的刑事责任。
关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具备的条件的问题,下⾯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完全刑事责任能⼒⼈具备的条件
1、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七条年满16周岁的⼈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这⾥应负担的刑事责任,指的就是完全的刑事责任。
⼆、部分刑事责任能⼒⼈是什么意思
1、部分刑事责任能⼒,⼜称“限制刑事责任能⼒”。
是指介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和⽆刑事责任能⼒的中间介态,属于⾏为⼈由于年龄、精神状况等原因,在实⾏刑法所禁⽌的危害⾏为时辨认能⼒或者控制能⼒较完全刑事责任能⼒⼈有⼀定减弱的情况。
现代各国刑法对于部分刑事责任能⼒⼈实施犯罪⾏为的,⼀般明⽂规定减轻其刑事责任,予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对于⼀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定的年龄,⽣理和智⼒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制⾃⼰⾏为的能⼒,从⽽具有刑事责任能⼒。
但是,在出现疾病的情况下,辨认⾃⼰⾏为的性质、后果的能⼒与⾃我控制的能⼒也可能分离。
只有辨认和控制⾃⼰⾏为的能⼒都具备,才属于有刑事责任能⼒。
以上就是⼩编为⼤家带来部分刑事责任能⼒⼈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
如果是部分刑事责任能⼒⼈的话,因为其主体⾝份,⼀般来说都是减轻或者是从轻刑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按钮咨询,或者到店铺咨询专业律师。
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什么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
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
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6、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7、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对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
8、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及死缓。
9、已满75岁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二、刑事责任年龄起算标准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与完全负刑事责任三个年龄阶段;其中不满14周岁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已满 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只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对此,我国刑法第17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年龄阶段,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阶段。
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与解释

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与解释在现代社会中,刑事责任年龄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刑事责任年龄指的是一个人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有刑事责任的年龄。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和解释存在差异,这涉及到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对犯罪行为的惩罚之间的平衡。
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
这意味着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只有年满16周岁的人才能被认定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对于未满16周岁的人,我国法律规定了特殊的处理方式,即适用未成年人刑事保护法。
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是基于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认知。
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判断力、责任感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将刑事责任年龄设定在一定的年龄,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避免过早地将他们置于刑事责任的范围之内。
然而,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16周岁的刑事责任年龄过低,未成年人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他们主张将刑事责任年龄提高到18周岁或更高,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16周岁的刑事责任年龄过高,未成年人在这个年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力和责任感,应当对其犯罪行为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他们认为,过高的刑事责任年龄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惩罚和教育,从而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平衡这一争议,我国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采取了特殊的处理方式。
根据未成年人刑事保护法的规定,对于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行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于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行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但要依法适用教育、感化、劳动教养等措施,限制刑事处罚的适用。
刑事责任年龄的法律规定也需要与社会现实和国际惯例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未成年人面临的挑战和诱惑越来越多,他们接触到的信息和社交环境也更加复杂。
刑事责任年龄案例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能够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也就是在达到一定年龄后才能成为刑法的责任主体。
这个年龄的确定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以及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就相应的案例来阐述刑事责任年龄的重要性。
案例一:小明与小红之间的斗殴小明和小红是同班同学,平时关系一直紧张,在一天的上学路上,两人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随后演变为激烈的打斗。
小明突然用石头砸向小红的脑袋,导致小红受伤住院。
根据法律规定,大多数地区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4岁,小明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因此无法承担刑事责任。
这种情况下,法律会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处理,对小明进行教育矫治,并将案件移交给相关机构进行协调。
案例二:未成年人参与黑社会活动小杰是未成年人,年仅15岁,他参与了一个黑社会组织的活动,犯下了抢劫、故意伤害等多起严重犯罪行为。
虽然小杰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由于其犯罪行为之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法律对其进行特殊处理。
通常情况下,法律会将其送入少年管教院进行强制教育矫正,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其重返正常生活,并预防其再度犯罪。
这两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刑事责任年龄对于应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重要性。
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是基于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特点,旨在给予其更好的保护,避免未成年人因为一时冲动或缺乏思考能力导致的犯罪行为成为不可逆转的人生伤害。
刑事责任年龄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
心理方面,未成年人通常在认知、决策、情绪控制等方面相对不成熟,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导致犯罪行为。
生理方面,未成年人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无法承受与成年人同等的法律责任。
社会方面,未成年人通常缺乏独立思考和抵御外界诱惑的能力,需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引导和教育来塑造正确的行为观念。
然而,要明确刑事责任年龄也需要灵活考虑。
有些未成年人可能早早地成熟起来,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因此可能在不满足刑事责任年龄的情况下,也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大 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大刑事责任年龄一、刑事责任年龄划分法律常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是: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 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暴力性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情节恶劣,经较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较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刑事责任年龄是怎么划分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决定一个行为人是不是要承担刑事责任,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并且其与刑罚的适用及诉讼程序的适用都密切相关。
那么,刑事责任年龄是怎么划分的?具体又该如何来认定刑事责任年龄?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刑事责任年龄是怎么划分的?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
因此,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法益侵害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我国刑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而知识和智力发展正常的,都是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
刑事责任年龄界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刑事责任年龄界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在法律上规定的未成年人达到一定年龄后,对其犯罪行为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我国刑事责任年龄为16周岁。
然而,刑事责任年龄界定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一、普适性问题。
刑事责任年龄并不适用于所有未成年人,如有的未成年人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而有的成年人则具有某些未成年人的特征。
二、科学性问题。
随着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显得过于简单和粗略,不能及时而准确地反映未成年人的实际犯罪责任。
三、社会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许多未成年人早熟,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有社会经验,更有些未成年人被迫承担成人的职责,犯罪责任界限应该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完善措施:一、分级负责制。
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分为完全不负责、限制责任或者无限责任。
根据未成年人的行为与心理特征,科学划分出适合未成年的最低刑事责任。
二、社会矫正机制。
在不同的犯罪行为中,要设立怎样的纠正措施,帮助其纠正错误,改变犯罪观念与行为。
三、适度降低刑责。
对某些初犯或轻微罪行的未成年犯罪者,采用适度降低刑责的方式,通过社会矫正机制进行脱罪,保证其发展的基本权利。
案例一: 湖南省岳阳市市民李某盗窃一辆山地车,被警方带回派出所。
警方对李某进行了口头训诫并释放了他。
之后,李某再次盗窃,竟直接开车撞向了一位骑车人。
该案中,李某是未成年,但因为警方没有及时采用相应措施,致使其再次犯罪,造成了恶劣的后果。
显然,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需要与相应的社会矫正机制相结合。
案例二:2018年7月10日,河南安阳一名男子陈某因吸毒驾驶被查,两名同伙在逃跑途中被抓获。
经查找,两名辅警在追捕时对陈某的轿车进行了群殴,导致陈某死亡。
则在此案中,适用刑事责任的标准对未成年人事件罕见。
但是在考虑到未成年人的体验和设备因素时,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情况下,维护正义和保护未成年人来自暴力行为的权利同样重要。
案例三:2019年12月9日,四川达州一名16岁的少年因犯罪被拘留。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刑事责任年龄指的是一个人在法律上被认定有能力承担犯罪行为所需要达到的年龄。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基于对于个体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理解以及对于青少年保护的考虑。
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刑事责任年龄通常是在18到21岁之间。
这是因为研究表明,18岁后一个人的大脑发展已经基本完成,并且具备了较高的个人责任和决策能力。
根据这一认识,法律将18岁以上的人视为已经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会将刑事责任年龄定为更低的年龄。
这主要是基于个体心理和认知发展差异的认识,以及对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考虑。
此时,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可能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定年法:根据定年法,刑事责任年龄被固定在某一个具体的年龄上。
例如,将刑事责任年龄定为16岁,即意味着16岁以下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2.分级法:分级法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情况,将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不同的阶段。
例如,在14岁以下的儿童视为无刑责,14至16岁的青少年视为有限刑责,而16岁以上的青年则视为完全刑责。
3.个案判断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法官可能会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某个特定年龄以下的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这一方法更加灵活,能够更加综合地考虑个案背景和人的个体发展情况。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都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并确保刑事司法系统能够更加公正地对待青少年犯罪行为。
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法律通常会更多地强调教育和恢复的原则,以期保障其个人发展和社会复员。
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也需要与其他法律规定相协调,例如继承权、婚姻年龄等。
这些法律规定的调整需要基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证据,并结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念的认同。
综上所述,刑事责任年龄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和促进社会公正而设定的一个年龄界限。
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但都旨在根据个体心理和认知发展情况,确定个体是否有能力承担犯罪行为所带来的责任。
司法考试刑法易混淆知识指导: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

司法考试刑法易混淆知识指导: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责任年龄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所须达到的年龄。
责任年龄分为三个阶段:(一)完全无责任年龄这是指不满14周岁的人。
注意:生日的第二天才算满一周岁。
例如,甲1990年8月8日出生,2004年8月8日生日这天仍属于不满14周岁,第二天才算已满14周岁。
(二)相对责任年龄刑法第17条第2款:“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注意:这八种罪没有包括绑架罪,虽然绑架罪是重罪。
2.注意:这八种罪是指犯罪行为,而非具体罪名。
3.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特殊问题。
4.强奸:5.抢劫:这里的抢劫包括:(1)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第127条);(2)携带凶器抢夺转化为抢劫(第267条第2款)。
注意:不包括第269条事后转化的准抢劫(见下文)。
6.贩卖毒品:这里只包括贩毒行为,不包括走私、制造、运输毒品的行为。
7.放火、爆炸、投毒:(1)不包括决水、破坏交通工具、设施及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这里的投毒是指投放危险物质,包括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8.这八种罪,只是包括故意犯罪,不包括过失犯罪。
例如不包括过失致人死亡罪、失火罪等。
9.行为人(相对责任年龄)既可以是八种罪的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帮助犯。
也即,行为人对八种罪仅实施了教唆行为、帮助行为,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10.2006年1月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解释》的重点条文:第6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7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事责任年龄.pptx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关系不和、教育方式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因此,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不良风气、文化糟粕等都可能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产生负 面影响。因此,社会应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学校应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 观念。同时,学校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教育机制建议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教 育水平,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和世界观。
加强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和法律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 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支持
专门矫治教育
加强社会支持,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文 化、体育、娱乐等活动场所和机会,减少 其接触不良信息和环境的机会。
不同年龄段责任能力认定
1. 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
指不满一定年龄的未成年人,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例如,我 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 刑事责任。
2.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指仅达到一定年龄、具有一定识别能力的人,在犯特定之罪时才负刑事责任。例如,我国 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争议问题探讨
刑事责任年龄对比有什么变化

刑事责任年龄对⽐有什么变化犯罪有构成要件的,其中⼀个构成要件是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有⼀般主体特殊主体等,⼀般主体是指具有刑事责任承担能⼒的⾃然⼈,⽽年龄是认定刑事责任能⼒的重要因素之⼀,那么刑事责任年龄对⽐有哪些变化?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刑事责任年龄对⽐有什么变化刑法修正案⼗⼀规定,刑事责任年龄降低⾄12周岁,已满⼗⼆周岁不满⼗四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罪等,情节恶劣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四周岁不满⼗六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致⼈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周岁不满⼗四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罪,致⼈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段致⼈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周岁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母或者其他监护⼈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专门矫治教育。
⼆、影响和决定刑事责任能⼒的因素1、刑事责任年龄。
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1)不满12周岁的⼈,⼀律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满12周岁的⼈所实施的任何⾏为,都不构成犯罪。
刑法理论称之为绝对⽆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刑事责任时期。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犯故意杀⼈、故意伤害致⼈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此即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
刑法所规定的年龄是指实⾜年龄,⽽不是指虚岁。
实⾜年龄以⽇计算,并且按公历的年、⽉、⽇计算。
2、对于⽆责任能⼒的判断,应同时采⽤医学标准与⼼理学标准。
即⾸先判断⾏为⼈是否患有精神病,其次判断是否因为患有精神病⽽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的⾏为。
前者由精神病医学专家鉴定,后者由司法⼯作⼈员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计算年龄
“周岁”,按照公历的年、 月、 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 第二天起算。如 :14 周岁生日 那天,应该视为不满14周岁。
张某(1992 年5月7日出生), 今天(2008年5月7日)上午盗窃 了一辆汽车。张某的行为不构 成盗窃罪,因为张某为不满十 六周岁的人,生日的当天不包 含在内。
对因年龄的限制不负刑事责任的未 成年人怎么处理?
刑事责任年龄
主讲人:易 佳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
刑罚
案例分析:
某中学学生周某( 15 岁)与同班同学 郑某( 13 岁)是好朋友 , 2006 年 10 月的 一天中午, 在学校教学楼的拐弯处,将薛 某拦住,周某拿出水果刀威胁薛某,郑某 趁势上前抢下薛某的书包,并在书包内翻 出50元钱,周、郑二人正欲逃跑时被值班 的民警抓获。
作业
识记并理解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 预习刑事责任能力、累犯、自首和立功的结果
此案经人民法院审理认为: 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持刀抢 劫他人钱款,其行为构成抢劫罪。 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二年,罚金 1000 元;郑某不构成犯罪 , 不予 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 人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 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课堂练习:
3、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仅对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绑架、强 奸、放火、贩卖毒品、爆炸八种刑事犯罪,承 担刑事责任。 ( )
4、 甲某(出生于1990年5月10日),2006年5月10 日盗窃一量10万元的汽车,对此,甲某的行为构 成盗窃罪,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 )
对于因不满 14 周岁或者不满 16 周岁 (除 8种严重刑事犯罪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应依法责令
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 时,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什么是收容教养
收容教养是根据刑法的规定,对那些因不 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而采 取的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是一种行政处 罚措施。收容教养由当地行政公署以上级 别的公安机关审批,由少年管教所执行。 收容教养期限一般为1-3年。被收 容教养的未成年人不是犯人,通常称作少 年教养人员。
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
年龄 (岁 )
14
14-16
相对负刑事 责任时期 (仅限于八 种严重刑事 犯罪)
16
完全负刑 事责任时 期
14-18
减轻刑事责 任时期(应 当从轻、减 轻处罚)
刑事 绝对无 责任 刑事责 (时期) 任时期
仅限于八种严重刑事犯罪(14-16 岁)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 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 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 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 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 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刑 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不满十四周岁;已满十四周 岁不满十六周岁;已满十六周 岁;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 岁的人的刑事责任的不同规 定)。
课堂练习:
判断:
1、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 龄为14周岁。 ( ) 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
纪某在14岁之前盗窃各类财物总计约7000余 元。14岁生日那天,纪某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 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纪某看到一行人手拿 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 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一部、现金 5000余元。第二天纪某出门游逛,见路边停着 一辆吉普车,即设法打开车门,将车开走。行 驶途中,因操作生疏,将在车站候车的3人撞倒, 二死一伤。纪某不仅未停车,反而加大油门逃 走。当日下午,纪某将汽车以两万元的价格卖 出,后被抓获。 请对纪某的上述各行为从刑法角度进行分析 并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
刘某、郭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但应当 从轻、减轻处罚。因为刘某杀害陈某时为年 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故意杀人行为 应承担刑事责任;郭某杀害陈某时已年满 16 周岁,对故意杀人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刘某、 郭某都为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根 据刑法的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杨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不予追究其刑 事责任。因为杨某为不满14周岁的人,但可 以由其家长监管或政府收容教养。
本案中刘某、郭某、杨某,应该如 何认定他们的刑事责任?
被告人刘某 ( 男, 1992 年 12 月出生,某中学 初三学生),郭某(男,1991年8月出生,系刘某 的同班同学 ) ,杨某 ( 男, 1993 年 10 月出生,系 某中学初三学生),他们因长期在一起玩电子游 戏机而结为朋友,因刘某母亲与受害者陈某母 亲有积怨经常吵架刘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于是犯罪嫌疑人刘某便召集郭某、杨某进行密 谋寻求报复。 2007 年 9 月 29 日晚 9 时许,刘某、 郭某、杨某三人在受害者回家的途中等候,将 受害者陈某殴打杀害后,用两轮摩托车将其尸 体载到某水库,用石头绳子捆绑投入水库,然 后潜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