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荐课.doc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cf7eb7b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5.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讲述了她如何在黑暗中勇敢面对生活,通过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的感人故事。
本课为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感悟到她的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课外阅读兴趣较为浓厚。
但他们对于残疾人的生活和心理可能了解不多,对于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和乐观精神可能有所忽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感受她的勇敢和坚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海伦·凯勒的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的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教学难点:感悟海伦·凯勒的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你三天光明,你想去哪里?你想做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成长经历。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彼此的感悟。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深入分析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悟她的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求。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介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介课](https://img.taocdn.com/s3/m/fda890e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a.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介课第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介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推介课新街镇小学五年级语文组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比较常用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看完整的一本书。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每人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书名1、同学们想变聪明吗?告诉你们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读书。
2、你能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吗?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3、你们喜欢看书吗?看了哪些课外书呢?那你是怎么看这些书的?学生交流。
4、总结:听了大家的介绍,各有千秋。
其实,看书也是有方法的,今天,我们就以手中的书为例学习怎样完整的看书。
我们带来的书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本奇书,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
它到底具有什么神奇的魅力呢?就让我们赶紧走进它吧!二、设置悬念,巧妙荐读1、你拿到这本书,认为应该先看什么?板书(作者简介)1)师:我们怎样去读呢?(粗读就是粗粗地看一遍,了解一些大概就行。
不必逐字逐句读。
)作者简介一般是在书的最前面,请大家打开书粗粗地看一遍。
2)从作者简介中你了解到一些什么?简单介绍一下。
书中有一个主人公,她虽集盲聋哑于一身,但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她是美国的骄傲。
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2、还要看什么?板书(目录)师: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
1)那我们也先看看目录中有什么内容。
2)从目录中你能了解到一些什么信息?请学生自由发言师:目录也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啊!3、接下来要看什么?板书点击(序言)师介绍序言的作用(课件):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完整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完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fad85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4.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完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她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并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演讲家的故事。
这本书既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启发性,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该书的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乐观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小说类的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和认识。
但同时,他们对于一些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把握可能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故事情节,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海伦·凯勒的坚韧不拔和乐观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故事情节,体会海伦·凯勒的坚韧不拔和乐观精神。
2.难点:对于一些深层次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把握,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写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讨论模板等,提高教学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海伦·凯勒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2.阅读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片段,然后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主题演讲:邀请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分享自己对海伦·凯勒的敬佩之情和对主人公精神的理解。
4.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进一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5.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演讲和写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海伦·凯勒的精神品质,并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完整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完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fdeef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b.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完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外阅读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传记文学作品。
本文记叙了海伦·凯勒身残志坚,凭借顽强毅力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故事。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语言真实自然,生动有趣,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恩。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海伦·凯勒的不平凡经历,感受到她的勇敢、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文章中一些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可能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海伦·凯勒这位伟人有一定的陌生感,因此需要老师对她的生平事迹进行简要介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不平凡经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伦·凯勒的勇敢、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海伦·凯勒的不平凡经历。
2.难点:理解文章中一些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感受海伦·凯勒的勇敢、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感受海伦·凯勒的勇敢、乐观、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资料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整本书阅读指导课](https://img.taocdn.com/s3/m/953618003968011ca300913c.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看一本完整的书常用的读书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每人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要想让自己变得聪明,那就得读书。
你能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吗?二、谈谈自己的读书方法1、你们喜欢看书吗?看了哪些课外书呢?那你是怎么看这些书的?学生交流。
2、总结:看书是有方法的,今天,我们就以手中的书为例学习怎样阅读一本完整的书。
(学生手中的书是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凯勒著,刘广星改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本奇书,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
读着这条信息,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
3、激发兴趣:它到底具有什么神奇的魅力呢?让我们赶紧走进它吧!三、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阅读导读:了解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和目录1、拿到这本书,你认为应该先看什么?(首页中的导读)2、导读分几个部分?(作者小传和作品简介)怎样阅读?A. 作者小传一般是在书的最前面,我们怎样去读呢?请大家打开书粗粗地看一遍。
B. 从作者小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简单介绍一下。
书中有一个主人公,她虽集盲聋哑于一身,但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她是美国的骄傲。
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说:“19世纪的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C. 从作品简介中你又了解到什么?3、还要看什么?(目录)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24ec7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15.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教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材的章节包括:第一章:光明与声音的失去;第二章:适应黑暗的世界;第三章:我的童年;第四章:安妮·沙利文老师的故事;第五章:海伦的学习;第六章:我的大学生活;第七章:走出黑暗;第八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感悟海伦·凯勒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勇敢、坚韧和乐观精神。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眼前人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海伦·凯勒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积极心态和顽强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学具:学生用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情景引入:播放海伦·凯勒的纪录片,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
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和克服?2. 阅读指导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如快速阅读、细读、猜读等。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做笔记,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3. 内容讲解与讨论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以及她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勇敢、坚韧和乐观精神。
4.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海伦·凯勒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以海伦·凯勒为例,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眼前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
6. 分享与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心得,让其他同学从中受益。
同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如朗读、表演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整本书阅读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整本书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134a8e6bec0975f465e268.png)
课外阅读整本书指导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看一本完整的书常用的读书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每人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要想让自己变得聪明,那就得读书。
你能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吗?二、谈谈自己的读书方法1、你们喜欢看书吗?看了哪些课外书呢?那你是怎么看这些书的?学生交流。
2、总结:看书是有方法的,今天,我们就以手中的书为例学习怎样阅读一本完整的书。
(学生手中的书是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凯勒著,刘广星改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本奇书,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
读着这条信息,你想说什么?学生交流。
3、激发兴趣:它到底具有什么神奇的魅力呢?让我们赶紧走进它吧!三、走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阅读导读:了解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和目录1、拿到这本书,你认为应该先看什么?(首页中的导读)2、导读分几个部分?(作者小传和作品简介)怎样阅读?A. 作者小传一般是在书的最前面,我们怎样去读呢?请大家打开书粗粗地看一遍。
B. 从作者小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简单介绍一下。
书中有一个主人公,她虽集盲聋哑于一身,但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她是美国的骄傲。
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说:“19世纪的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C. 从作品简介中你又了解到什么?3、还要看什么?(目录)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aecf4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a.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涵盖第一章至第四章。
这部分内容介绍了海伦·凯勒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以及她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交流和认字。
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了解海伦·凯勒童年时期的生活及心路历程,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2. 学会欣赏海伦·凯勒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 掌握阅读自传体小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阅读,了解海伦·凯勒的生活经历,体会她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难点:感受自传体小说独特的叙述手法,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学具:学生用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会做什么?”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阅读分享:让学生分组阅读第一章至第四章,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3. 主题讨论:针对海伦·凯勒的生活经历,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探讨她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 欣赏与感悟:引导学生欣赏海伦·凯勒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困难。
5. 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海伦·凯勒的书籍,如《我的生活故事》、《海伦·凯勒传》等,以深入了解海伦·凯勒的一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2. 板书内容:海伦·凯勒的生活经历克服困难的过程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海伦·凯勒精神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导读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导读课](https://img.taocdn.com/s3/m/7229bc9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7.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导读课【文本解读】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
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希望。
但在遇到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之后,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
海伦逐渐学会了阅读、学习和身边无处不在的爱。
终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用自己的汗水实现了大学梦想。
海伦一直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
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所有这一切都是知识所带给她的,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知识给了她接受生命挑战的力量,使她能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教学目标】1、通过介绍书籍和主人公,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通过作品的品析主人公热爱生活、自然、人,渴求光明、交流,追求崇高、美好,坚强、勇敢、向上的高贵品质。
3、了解海伦·凯勒的一生,引导学生做有一个有毅力、有信心敢于挑战困难、拥有爱心的人,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通过作品的品析主人公热爱生活、自然、人,渴求光明、交流,追求崇高、美好,坚强、勇敢、向上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了解海伦·凯勒的一生,引导学生做有一个有毅力、有信心敢于挑战困难、拥有爱心的人,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五年级下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外阅读教案(共3课时,含读前指导、读中交流、读后展示)
![五年级下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外阅读教案(共3课时,含读前指导、读中交流、读后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ce4083e00508763230121223.png)
五年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方案作者信息:海伦凯勒,美国盲女作家兼演讲者。
19个月时由于急性脑冲血而丧失了视力和听力,且变成了哑巴。
后来在莎莉文小姐的教育和帮助下克服了沟通的障碍,并在两所聋哑学校完成了一般教育。
1900年秋,她顺利进入美国哈佛大学的德克利夫学院学习,1904年以优异的成绩荣誉毕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高等教育的盲聋人。
海伦凯终生致力于盲聋人的公共救助事业,奔走于世界各地,为残疾人造福。
美国费城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曾先后赠与了她“荣誉博士”学位。
海伦凯勒一生共创作了14部作品,其中出版于1902年的处女作《书的人生故事》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她也因此得到了全世界的尊崇。
此外她比较著名的作品还有《中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内容梗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
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精彩书评: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也曾断言,海伦的《我生活的故事》是1903年文学上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品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者对于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海伦和作为一个出色作家的海伦都可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修辞立其诚”,这是写好文章的要诀。
一篇好的散文,必定是作者至性真情的流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引人入胜的,想象是那样丰富,文笔是那样流畅;但它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读者,还在于它的真挚而强烈的感情,在于它所给予读者的敞开心扉的亲切感。
在这篇用第一人称写的、富于激情的作品里,作者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表达了她的生活态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著导读好书推荐PPT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著导读好书推荐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62eb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2.png)
文学评赏
假设给我三天光明...
Search
遭遭到作者这样严重生理缺点的人是少有的。但是对于作者, 生活依然是美好的。作者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 她对生活的爱恋。作者在她虚构的“三天”里所集中表现的, 乃是对人类生活的高度礼赞,它歌颂了人们生于斯、擅长斯、 繁育于斯的大自然,称赞了人类往昔的历程与现代的文明、光 辉的文化和沸腾的生活。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对自然、对历史 的刻画与她的精神世界的深度是不可分的。作家在阐释自然、 历史时也阐释了自己的心灵。在海伦对自然、历史、人的礼赞 中,也体现了她对这一切的深入知道。
• 在繁忙的第一天,我还将视察一下我的房间里简单的小东 西,我要看看我脚下的地毯的暖和色彩,墙壁上的画,将 房子变成一个家的那些亲切的小玩意。
• 我知道了阳光雨露使树木强健成长;知道了鸟儿怎样建巢, 怎样繁育后代;也知道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 物们怎样找食品吃,怎样栖息。
01
精华摘录
• 第一天,将会是繁忙的一天。我将把我所有亲爱的朋友都 叫来,久长地望着他们的脸,把他们内在美的外部迹像铭 刻在我的心中。
杰作出世
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 与伦比的杰作”的《假设 给我三天光明》,是这位 美国著名聋盲女作家的代 表作。该书以自传体散文 的情势,真实记录了这位 聋盲女性丰富、生动而伟
大的一生。
传奇一生
书中,海伦·凯勒完全地描 写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 一生,以一个身残志坚的 脆弱女子的视角,去警告 身体健全的人们珍爱生命, 珍爱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03 作 品 鉴 赏
Part III: Appreciation of works
04 评 判 感 悟
Part IV: Evaluation perception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荐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荐课](https://img.taocdn.com/s3/m/aa27472f580216fc700afdb9.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推荐海伦·凯勒的自传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勒的一生,引导学生做有一个有毅力、有信心的人,懂得珍惜生命,关爱社会,关爱他人。
2. 通过品味故事,初步体会文字之美、精神之美。
3. 渗透读书的方法,吸引学生读整本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全书兴趣,掌握简单的阅读方法,初步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中。
(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并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有人说,海伦.凯勒好像注定要为人类创造奇迹,她的一生,向人们昭示生命的尊严和伟大。
师: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海伦.凯勒的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出示图画封面,观察封面信息。
【知书名,聊作者扩展阅读书目,猜故事情节】1、出示图书封面。
(三)出示部分精彩故事情节,猜情节。
——激发阅读欲望1、出示部分精彩故事情节2、出示目录,整体感知。
(四)交流读后感受。
我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会了解作者——看前言了解作者。
1、了解作者:“你对海伦凯勒了解多少呢?”(请学生汇报)教师完善补充:海伦凯勒是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
在她19个月大的时候,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让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时,眼睛被烧瞎了,耳朵被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荐课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荐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85b2f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1.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荐课教案第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荐课教案打开心灵的眼睛,开启美丽的世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外阅读推荐课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要想让自己变得聪明,那就得读书。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本世界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本奇书,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
它到底具有什么神奇的魅力呢?让我们赶紧走进它吧!我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了解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
1880年6月27日她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在她19个月大的时候,突患疾病,连日的高烧让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时,眼睛被烧瞎了,耳朵被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
从此她陷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这本书就是她的自传,向大家介绍了她充满神奇的一生。
除了了解作者之外,我们还要学会看目录,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书的大概内容。
以下就是这本书的目录,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聋哑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介绍了她的求学生涯。
下篇讲的是海伦假想自己有了3天光明后所做的事情。
在书中,海伦凯勒完整地描述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值得同学们一读。
刚才我们看了作者简介和目录,对这本书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欣赏书中的两个片段片段1: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愿望更加强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课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46aab581c758f5f61f67f7.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课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打开心灵的眼睛,开启美丽的世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外阅读推荐课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要想让自己变得聪明,那就得读书。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本世界名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一本奇书,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
它到底具有什么神奇的魅力呢让我们赶紧走进它吧!我们在阅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要了解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19世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
1880年6月27日她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在她19个月大的时候,突患疾病,连日的高烧让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时,眼睛被烧瞎了,耳朵被烧聋了,那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
从此她陷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这本书就是她的自传,向大家介绍了她充满神奇的一生。
除了了解作者之外,我们还要学会看目录,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书的大概内容。
以下就是这本书的目录,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聋哑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介绍了她的求学生涯。
下篇讲的是海伦假想自己有了3天光明后所做的事情。
在书中,海伦凯勒完整地描述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值得同学们一读。
刚才我们看了作者简介和目录,对这本书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欣赏书中的两个片段片段1:随着年龄的增长,希望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愿望更加强烈。
29课外阅读推荐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9课外阅读推荐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https://img.taocdn.com/s3/m/84ea0faa3968011ca2009176.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54页
默读:细细品味
我整天坐在母亲的腿上,还把手放在她的脸上, 因为她嘴唇的移动令我兴味盎然。
我知道一个聋哑孩子是可以学会说话的,因此, 我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交流手段感到了不满。一个完全 依赖手写字母来交流的人总会感觉到处处受限。这种 挫折感既令我无比懊恼,又使我进一步意识到,我应 该尽快弥补自己的交流缺陷。我的思绪日益高涨,犹 如逆风而行的飞鸟;而且,我坚持用自己的嘴唇发音。 朋友们则竭力阻止我的热情,他们唯恐我因讲话不成 而更加失望。我毫不动摇 。
海伦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 史,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这又显 示了她积极进取的精神。
海伦关心日常世界,希望看到现实生活 中的许多场面,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 己的欢乐和痛苦,这又表现了她的博爱以及
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
品读文章
——品富含哲理的句子,获得启发
在书签上写上一两句你认为很有价 值的句子,并送给你的好朋友。
作业: 1、课下阅读《假如给 我三天光明》一书。 2、联系自己的学习、 生活实际,写一篇心得式 读书随笔,不少于400字 。
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看! 2020
只要朝着阳光, 就不会看到阴影。
——海伦·凯勒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 缺陷,但世界是美好 的,无论处于什么样 的环境,都要不断努 力,都要学会满足。
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
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让我 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 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 美好的人生吧!
(1)对光明的渴望 (2)对知识的追求 (3)对生命的热爱 (4)对世人的规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1da91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0.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作品。
该作品为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我们将着重分析教材中选取的第四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该章节详细描述了海伦对光明的向往和想象,以及她如何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四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光明的渴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感悟。
3. 增强学生对自身幸福的认识,培养珍惜当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渴望,体会她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分析第四章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她的好奇,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初读:让学生自主阅读第四章,了解主要内容,同时注意把握关键词和句子。
3. 精读: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第四章的重点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海伦对光明的渴望。
4. 例题讲解:选取教材中的典型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对光明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2. 主要内容:第四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关键词:光明、渴望、人生感悟3. 教学目标:理解第四章内容,体会作者对光明的渴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摘抄并解释第四章中的一个重点句子。
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摘抄句子:示例:“我将尽可能地看看我亲爱的朋友们,看看他们的面孔,看看他们的善良和真诚。
”心得体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表达对光明的理解和感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好书推荐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好书推荐课](https://img.taocdn.com/s3/m/95bfb6ee5a8102d277a22fb3.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好书推荐课(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好书推荐课设计意图:一本好的书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能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感受人生的真、善、美,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此书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初步感受作者朴素、真挚的语言。
3、推荐好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1、教师认真阅读此书2、准备好课件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介绍作者1、导入师: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2、板书“海伦·凯勒”这个名字(师读这个名字,生齐声读这个名字)师: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通过刚才老师的介绍,你觉得她是一位怎样的人(生自由发表,师板书)师:通过这样的一段话,海伦、凯勒已经走进了你们的内心,要是读完这一本海伦·凯勒写的自传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们的感受会更深。
(师出示这一本书,齐读书名)二、读议结合、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1、介绍主人公“海伦、凯勒”:(1)课件出示海伦、凯勒的图片师:“同学们,这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一个从小就双目失明、两耳失聪、还不会讲话的小女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进课备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推进课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489c599ccbff121dd3683e9.png)
走进海伦·凯勒的“朋友圈”---阅读读海伦·凯勒《加入给我三天光明》推进课导入:手捧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感受到的不单单是海伦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真诚,更能感受到他对周围朋友的仰望与崇拜,还有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感激和无限的怀念。
今天张老师跟随大家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朋友圈。
同学们,在近期在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过程中,有没有新的发现,对海伦有没有新的认识?结合你喜欢的段落,谈谈你读到了又一个怎样的海伦。
学生展示:刘昊:没有被盛名宠坏,大学毕业的报道:很理性,很真诚。
李心雨:意外的惊喜段落,能为盲人做事而十分的高兴快乐,不辞辛苦,心甘情愿。
老师也把近期阅读过程中大家的疑惑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请看大屏幕。
同学的疑惑?1 海伦为什么学习拉丁语,为什么学习这么多的语言(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古希腊语)2 为什么读着她的书感觉不到她是盲聋哑的孩子,她似乎看到了一切,听到了世界的声音。
3 海伦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帮助,特别是当时世界上大名鼎鼎的人物?4 为什么马克吐温与海伦之间友谊那么深厚?5 沙利文老师为什么与梅西先生结婚?(沙利文老师与梅西先生结婚以与海伦有没有关系)6 有的同学感觉题目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点不对劲,能不能改成<<我的奋斗>>或<<生命赞歌>>.围绕同学们的问题,本节课我们重点解决第三和第四个问题,让我们走进海伦凯勒的“朋友圈”:要是我能把对我曾经所有帮助的人写出来,那该有多好呀!……就这样,朋友们创造了我的一生。
他们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把我的缺陷转变成美好的特权,使我能够在自己造成的缺陷阴影中,安详而快乐的前进。
-------选自书中《一双双拖满阳光的手》四个小微老师的精彩讲解:彭贤林----贝尔博士郭慧欣-----泰戈尔刘宏曼------爱迪生穆雨涵-----赫顿夫妇还有没有其他同学继续补充海伦的朋友(课下孩子们已经对海伦的朋友根据原著整理进行了填表)补充一: 补充二:根据上边同学们的讲述,我们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海伦说,是朋友创造了他的一生?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海伦与马克吐温先生的伟大友谊(出示幻灯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走进海伦与马克吐温的伟大友谊背景提示:马克吐温生于1835年,海伦生于1880年,两人相差45岁,根据文中描述他们最初相见于赫顿夫妇的家中,那时海伦大约14岁,到1910年吐温先生75岁去世时,海伦只有30岁,我们称这种交往是“忘年交”。
(完整word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
![(完整word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183cc4852458fb760b5653.png)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把握作品的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隽永,体会感受作者与生命作斗争的精神。
2、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课前准备1、音乐《感恩的心》2、学生准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四、教学过程1、今天老师把中央电视台的李咏叔叔请来了,给我们带来抢答题幸运52 :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她是作家,教育家,是美国的骄傲。
她集盲聋哑于一身。
她的主要著作《我生活的故事》《愿我们充满信心》《从黑暗中出来》……1964年她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她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她是谁?(海伦·凯勒(1880-1967))2、我又把王小丫请来了,看,她来了。
她给我们带来的开心辞典的题目是什么呢?看吧!有一本书,这本书是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这是一本奇书,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
这是本什么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手捧着书,最想说的是什么呢?4、读书先看的是目录,我们也先看看目录中有什么内容。
第一章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第二章希望就躲藏在绝望的背后第三章鼓满信心风帆驶向成功彼岸第四章知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第五章拥抱生活亲近自然第六章用爱及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第七章创造奇迹的人——海伦笔下影响她一生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第八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了目录,你感受到了什么?5、目录就有这样的感染力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4段作品中的文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
美文赏读(1)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
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
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
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2)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推荐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推荐课](https://img.taocdn.com/s3/m/b3702df543323968001c924e.png)
一. ECXCEL表基础介绍----基本概念
•
文件、工作簿、工作表
– Excel的文件称为工作簿. 它默认包含3个工作表,最多
255个,由Sheet1到Sheet255分别命名。用户可按需求增
减工作表. 工作簿文件的扩展名为.xls。
•
单元格
– 工作表中由横竖线交叉组成的矩形方框即为单元格
– 每个工作表中有65536行,256列,最多可包含
技巧:利用工具栏上的“冻结拆分窗口”按钮
四. 工作表的操作与美化
7、删除、插入行/列/单元格 方法:选择一行/列或多行/列,右键点删除/插入。 技巧:选择单元格,右键,选插入/删除,在选项卡中选行/列, 如果选下移/左移等,则是添加/删除单元格 8、隐藏、显示行/列
方法:选择需要操作的行/列,右键点隐藏/取消隐藏。
三. 常用输入与编辑技巧
7、快速编辑单元格: 技巧:利用箭头键选择要编辑的单元格,按下F2,编辑单元格内容, 编辑完成后,按Enter键确认所做改动,或者按ESC键取消改动。
8、快速输入大量重复特殊符号:
技巧:先使用一个字母代替输入(注意不能是本表中需要用到的), 全部输入完毕后,通过“编辑-替换”命令,把此字母全部替换成 需要的特殊符号即可。
四. 工作表的操作与美化
1、表激活、删除、插入、重命名: 方法: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选择相应的选项。
2、标签颜色设置 方法:右键单击工作表标签,选择“工作表标签颜色”,设置颜色。
3、表移动与复制 方法:打开有关工作表,在需要移动的工作表标签上单击右键, 选择“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在选项框中选择需要移动到 的工作薄,选中就“建立副本”则是复制,否则是移动。 技巧:按住Ctrl键,拖动工作表标签可快速复制工作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把握作品的语言的优美和隽永,体会感受作者与生命作斗争的精神。
2、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课前准备1、音乐《感恩的心》2、学生准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四、教学过程1、今天老师把中央电视台的李咏叔叔请来了,给我们带来抢答题幸运52:她,作家,教育家,是美国的骄傲,集盲聋哑于一身。
海伦·凯勒(1880-1967) ,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主要著作《我生活的故事》《愿我们充满信心》《从黑暗中出来》⋯⋯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2、我又把王小丫请来了,看,她来了。
她给我们带来的开心辞典的题目是什么呢?看吧!有一本书,这本书是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这本书是一本奇书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3、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手捧着书,最想说的是什么呢?4、读书先看的是目录,我们也先看看目录中有什么内容。
第一章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试金石第二章希望就躲藏在绝望的背后第三章鼓满信心风帆驶向成功彼岸第四章知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第五章拥抱生活亲近自然第六章用爱及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第七章创造奇恋的人——海伦笔下影响她一生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第八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了目录,你感受到了什么?5、目录就有这样的感染力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4段作品中的文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
美文赏读(1)、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
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
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
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2)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样充满热情。
(3)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
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盲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
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
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
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
人们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人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4)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你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6、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海伦7、感受海伦·凯勒的精神力量(1) 、.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2) 、对人类的友善情感;(3) 、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8、今天毕福剑也来凑热闹了,他带来了两个问题。
看⋯⋯(1)、海伦凯勒是盲聋哑集于一身的人,她是怎样学会说话的呢?她又是怎么和别人交流的呢?(2)、她是如何进行写作的?她是凭什么考上哈佛大学的呢?俺的问题是两个!要在看书过程中才能发现的⋯⋯9、你准备怎么去读这本书呢?(1)、作记号(2)、眉批、旁注(3)、做摘录卡(4)、读后感(读书心得)(5)、记读书笔记(6)、做读书小报⋯⋯9、赠言(1) 、读书可使女人变美,男人变帅,孩子变聪明,老人变睿智!(2) 、书是精神的食品,一日不读,灵魂就会饥饿,人就会无聊和空虚。
(3)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五:作业布置:利用午间阅读时间每天阅读两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指导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品析本文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
(2)结合文章内容,训练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3)初步体会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丰富个人对生活的认识。
重难点:品析本文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
训练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文一个人假如失去了视觉,失去了听觉,失去了语言,永远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之中,那将是多么的可怕和不可想像的事啊。
海伦?凯勒,就遭遇了这样极大的不幸。
但她却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而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姓;一位度过了生命的88 个春秋,却熬过了87 年的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其勇敢的方式和杰出的成就震撼了世界的人类的“精神楷模”。
那么,海伦?凯勒巨大的生命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奇迹又是怎样出现的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们找到了答案,了解了海伦?凯勒的精神源泉,那就是她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对人类的友善情感和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
板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整体感知1、从文题来看,这是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快速跳读课文,这三天光明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明确:“塞满那美妙的回忆”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2、眼睛是心灵的门窗。
它既是人们摄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们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
秋波一送,表达千般风情;眼神一瞥,会有万种暗示。
可是具有正常视力的人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永远处于黑夜中的盲人对光明是何等的渴望吗?提问: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三天美妙的时光(自读课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动内容,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勾画出来。
)明确:(出示小黑板)第一天:白天: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
夜晚:回忆这一天。
(亲人,友人)第二天:白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
夜晚:看戏(艺术)第三天:白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夜晚:看喜剧。
(平常生活)小结:三天的活动,虽是想象的,却真实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是作者精神世界和人格的写照。
三、亮点探究1.“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时间地凝视着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 麦西夫人的脸”?探究学习:对这个问题,先让学生去发现,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设想:假如重获光明,最想见到的会是谁,为什么?海伦?凯勒在假想的三天光明中,首先想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教师,这确实是作者最大和最真诚的心愿。
麦西夫人来到海伦?凯勒家的第一天,作者就认为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作者说:“她是来对我启示世间的事理,她是为了爱我才来的。
”海伦?凯勒的奇迹可以说是由她和自己的教师共同创造的。
2.如何理解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喜剧,欣赏人类精神世界的喜剧的泛音?海伦?凯勒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什么?探究学习:海伦?凯勒的奇迹是在逆境中甚至可以说是在绝境中创造的。
“绝处逢生”取决于什么因素?从人的角度来看,取决于一个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坚强不屈是海伦非凡生命的一个基点,而乐观向上的品质,更是她创造奇迹的源泉和亮点。
作者虽写了“假如”中的三天时间,但却展示了自己最突出的精神品质。
联系到第一天她最想看到自己教师的愿望,可以认为,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里充满着真挚友爱和乐观的情怀。
3.作者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有视力的人”对诸多“奇观”的“忽略”,如何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怎样认识海伦?凯勒心中的“奇观”?探究学习:在节选部分中,有7 个地方提到了“有视力的人”,这中间有善意的批评,也有真诚的规劝。
提醒有健全的五官和四肢的人,要意识到这种天赋的可贵。
要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地活着。
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是关爱的。
海伦?凯勒说,“由黑夜变成白天”是“奇观”,这对正常视力的人来说,如果不会感到“激动人心”,似乎还可以理解。
但对于历史和艺术的“奇迹”和巧夺天工的纽约塔,人们的眼睛也“看不见这壮美的奇观”,这确实是我们每个身体正常的人要进行反省的。
我们是不是对生活缺少了必要的欣赏,必要的热情和美感。
4.“有些场面是令人愉快的,让你内心喜悦,可有些情景却使你感到悲哀和忧郁。
对后者我也不会闭上眼睛,因为它们毕竟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对它们闭上眼睛就等于紧锁心灵,禁锢思想。
”怎样理解这段话?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探究学习:作者在游览整个城市时,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
“对于欢乐和悲哀,我总是睁大眼睛去关心。
”一个残疾人,本应该让世人同情、关怀,但她却同情、关怀别人,表达了海伦?凯勒对世人的博爱襟怀。
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和最善良的天性。
海伦?凯勒让人们不要对“悲哀和忧郁”闭上眼睛,就是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尽管她善良,但她并不回避世间的阴暗和痛苦;她客观、冷静,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直面抗争的勇气,这也是她另外一个突出的精神品质。
5.“假如”是一种假想,从海伦?凯勒的实际情况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见、所闻和所感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文章朴素的表达方式对体现真实性有什么作用?探究学习:这是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设计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把“假想”和“真实”要统一起来认识,使学生更加理解“假如”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同时领会作者运用“假如”这种构思所特有的表达效果。
尽管她的描述和现实生活不尽一致,比如,对阳光的描写等都有些想像的色彩,但并不影响读者的介入和共鸣。
特别是作者丰富的想像(全文都是想像出来的),更让人感受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那种无法体验的渴望,不可遏止的追求,甚至“假想”的内容有了出入,更会让人产生特殊的感动。
全文都是想象出来的,活动是虚构的。
全凭触觉感知世界的作者,对活生生的感性世界了解很少,但作者偏是虚构她不能看到或听到的那些场景和事情。
没有丰富的想象是做不到的,没有内心世界的美好善良,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和那些崇高伟大的精神,更是难以做到的。
从想象中,我们更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不像其他散文那样比较注意技巧方法,比较善于运用修辞来表情达意。
作者大多采用白描的手法,直白地写自己的感情、心声,直白地写自己的内心世界,全篇都是家常话,既与坦诚、真挚的内心活动相适应,又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这是独特的朴素美。
6、拓展:(1)如何写好“假如”类文章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一些“假如”类文章,比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假如我失去三天光明”等,作为研究的基本材料。
(2)归纳总结法: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假如”类文章在内容想像和表达方式上的一些技巧。
如:充分展示想像能力;充分张扬个性,表现向上的思想和情感等。
(2)生命活力焕发的秘诀——走近中国“海伦?凯勒”的老师。
提示:海伦?凯勒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她的老师,被誉为中国的“海伦?凯勒”的周婷婷,她的成才同样也因为有一个好老师,她的父亲——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