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处理对微晶纤维素水凝胶的影响

合集下载

超声波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29卷第1期2021年3月纤维素科学与技术Journal of Cellulo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 29 No. 1Mar. 2021文章编号:1004-8405(2021)01-0051-08 DOI: 10.16561/ki.xws.2021.01.02超声波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胡芳1,2,董旭1,2,史长伟1,2,宋庆龙1,郑岩清1,于昊楠1(1. 齐齐哈尔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2. 亚麻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摘要:木质纤维素酶解生成可发酵糖,是生物乙醇生产的关键步骤,超声波处理可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强化酶解,增加葡萄糖和乙醇的产率。

综述了超声波强化纤维素酶解的应用,超声波处理对纤维素酶空间结构以及纤维素酶解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影响。

分析了超声波对纤维素酶活性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纤维素酶;超声波;木质纤维素;酶活力中图分类号:O629;TB559 文献标识码:A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主要来源于农、林业废弃物和部分城市固体废物,是第二代生物乙醇的生产原料。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为生物乙醇,可减少废物处理费用,同时满足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生物乙醇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预处理,将难降解的木质纤维素转化为反应性纤维素中间体;2)酶解纤维素,利用纤维素酶将反应中间体水解为可发酵糖(如葡萄糖);3)发酵。

对于生态友好和经济有效地生产生物乙醇,木质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糖是关键步骤。

与酸水解等替代方法相比,酶解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产率较高,副反应较少,需要较少的能量[1]。

然而,传统的纤维素酶解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实现可观的转化率(60%~80%)通常需要大约70~120小时[2]。

开发强化预处理和酶解的有效手段仍然是生物燃料生产的主要瓶颈[3-4]。

超声波处理对微晶纤维素水凝胶的影响

超声波处理对微晶纤维素水凝胶的影响

超声波处理对高分子微晶纤维素水凝胶的影响NanangMasruchin a,Byung-Dae Park a,*,Valerio Causin ba韩国庆北国立大学木材和纸张学系,Daegu,702 – 701b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化学科学部门,Marzolo 1,35131摘要:本研究调查的是声波降解法处理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特征,既由孤立的高分子微晶微纤维(CMFs)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介导氧化使羧酸盐表面成负电荷制备水凝胶。

水凝胶是由负离子间相互作用诱导而制造的。

既带电的CMFs和金属阳离子(AL3*)。

声波降解法对CMFs的羧酸盐部分没有影响,但它极大地影响水凝胶药物的释放行为。

这些结果表明,声波降解法对水凝胶的药物释放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纤维素微纤维声波降解法离子交联水凝胶药物释放简介水凝胶是高亲水性的三维网络状结构材料,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

水凝胶被广泛用作吸附剂、净水剂、传感器、隐形眼镜、组织工程,药物传递系统[1]。

水凝胶是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交联作用合成的微孔型聚合物,可以分为合成聚合物或天然聚合物。

纤维素基水凝胶,由于分子量大,所以很容易被吸引,通常被制成可再生的、能生物降解的、无毒的天然聚合物[2]。

尽管细菌纤维素(BC)型水凝胶通常在许多生物医学方面应用和在药物传递系统方面有好的应用[3],然而这种BC-水凝胶的制作是一个成本高和低效的过程[4]。

另一方面,纳米纤维素材料可以从大量木材和其他木质纤维素的产品中有效分离出来(5-8)。

纳米纤维素的使用对于纤维素微纤丝(CMFS)和纤维素纳米晶须(CNWs)应用于水凝胶是一个启发的阶段。

这些纳米纤维素是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先进应用的材料之一[9-11]。

引入纳米纤维素作为药物载体的基本原因是其表面具有高体积能,和负离子有很好的交换反应能力,具有潜在高效载荷和控制最优剂量的能力[12]。

药物从水凝胶中的释放是通过水凝胶分子内部的交联所形成线性结构[13]。

超声波处理后纤维素结构的变化及在NMMO中的溶解性能_彭华峰

超声波处理后纤维素结构的变化及在NMMO中的溶解性能_彭华峰

第16卷第4期2008年12月纤维素科学与技术Journal of Cellulo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 16 No. 4Dec. 2008文章编号:1004-8405(2008)04-0048-05超声波处理后纤维素结构的变化及在NMMO中的溶解性能彭华峰1,汪少朋2*,黄关葆1(1.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29;2.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5)摘要:用超声波预处理纤维素,并利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纤维素预处理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用超声波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水溶液(NMMO·H2O)溶解预处理前后的纤维素,溶解过程及结果说明,超声波预处理可以加快纤维素的溶解速度,降低纤维素的分解。

关键词:纤维素;超声波;N-甲基吗啉-N-氧化物中图分类号:0636.11 文献标识码:A作为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的纤维素是当今纤维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它广泛应用于纺织、轻工、化工、国防、石油、医药、环境保护和能源等领域。

对纤维素纤维溶解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尤其是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为溶剂的Lyocell纤维最具有代表性,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着许多缺点,主要是溶解时间过长造成纤维素的分解和溶解不均匀[2],因此需要在溶解之前进行一定的预处理。

前人探讨的一些预处理方法基本上都是化学方法,不仅工艺相对复杂,并且增加了环境负担。

本文所研究的超声波预处理方法是一种纯粹的物理方法,工艺设备简单,没有任何环境污染,并且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其作用原理是通过超声波的共振破环纤维素中的结晶结构,使结构相对松散,因而可缩短溶解时间,提高溶解的均匀性,降低纤维素的分解。

1 实验1.1材料俄罗斯木浆粕,DP710,含水率3%;NMMO·H2O,80%(wt),电导率≤200 µS/cm,德国BASF公司产品;没食子酸丙酯(C10H12O5),分析纯,广西武鸣栲胶厂产品。

研究超声波对材料的影响

研究超声波对材料的影响

研究超声波对材料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波逐渐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之一就是材料研究。

超声波作为一种高频声波,其频率通常在20kHz以上,其具有穿透力强、非破坏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材料的检测、加工、改性等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超声波的基本原理、超声波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超声波对材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超声波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是指声波的频率超过20kHz的部分,与可听声波相比,其波长更短、频率更高。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约为340m/s,但在固体材料中传播速度要远高于此,甚至可达到千米每秒的级别。

其穿透深度与频率成反比例关系,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浅。

超声波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超声波可以用于材料的检测、加工、改性等方面。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

通过将超声波作用于被检测材料上,探测材料中的缺陷、裂纹、气孔等问题。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用来改善材料的物理性质,例如在焊接时使用超声波对焊接点进行焊接,通过在材料内部产生震动,使得两个焊接点之间形成密合性更好的结合。

超声波对材料的影响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可以影响材料结构和性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强化金属材料强度超声波可以改善金属晶界、晶粒尺寸等性质,从而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

研究表明,超声波淬火处理后的铝材,其强度、延展性等物理性能均得到增强。

2、改善塑性材料的研磨效率超声波可以在研磨时产生震动,从而提高材料的研磨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波辅助下进行研磨,具有更短的研磨时间、更高的研磨精度和更低的研磨力。

3、降低塑性材料的冷加工硬化超声波可以削弱材料的冷加工硬化,从而降低材料变形所需的力量。

研究表明,超声波循环拉伸处理能够有效地使铝材中的冷加工硬化程度得到降低。

4、改善电极材料的性能超声波可以改善电极材料的结构和表面特性。

例如,在超声波辅助下进行酸洗,可以使电极材料表面得到更好的清洁,从而提高电极的性能。

总之,超声波已经成为材料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超声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SnO2纳米晶的研究

超声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SnO2纳米晶的研究

超声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SnO纳米晶的研究2作者:刘秀琳郭英等化学世界年7期字数:3266李酽陈立青摘要:以SnCl4·5H2O和氨水为主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出了SnO2纳米晶,并讨论了制备过程中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的有无、烧结温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纳米晶性能的影响。

样品采用XRD,TEM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溶胶一凝胶法合成的snO2微粒呈圆球形,粒径在20nm左右,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柠檬酸对SnO2纳米晶的团聚能够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

关键词:SnO2纳米晶:超声波辐射;表面活性剂纳米SnO2粉体,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是重要的气敏材料、陶瓷材料、电子材料和化工材料。

在陶瓷工业中SnO2用作釉料及搪瓷的不透明剂,由于其难溶于玻璃及釉料中,还可用作颜料的载体;在电工电子工业上,SnO2掺杂后具有高导电率、高透射率以及较好的化学和热稳定性等,这些性质可应用在很多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光探测器、保护涂层等;在化工方面的应用主要作为催化剂和化工原料。

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很多,大致可归类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三大类。

对于纳米SnO2来说,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高能机械球磨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由于其采用普通化工设备,流程简单,操作容易控制,环境污染少,产品性能好,在超细粉体的开发方面有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另外,超声波技术在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实验选择超声波辅助溶胶—凝胶法来制备SnO2纳米晶。

1 实验部分1.1原料SnCL4·5H2O(分析纯,99%)·氨水(分析纯,25%-28%),无水乙醇(分析纯,99.7%),AgNO3(分析纯),聚乙二醇(PEG-400),柠檬酸(分析纯),盐酸(分析纯)和去离子水。

1.2纳米晶的制备将15gSnCI4·5H2O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作为主盐溶液,加入一定量的HCl防止水解。

超声波活化处理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超声波活化处理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 ’#()*#")*& )+ ,-).(#/!0 1#"!*-#$ 23-!43! #40 5!364)$)7& )+ 8093#"-)4 1-4-/"*&, :)*"6!#/" ;)*!/"*& <4-=!*/-"&,>#*(-4 "=<<T< ,?6-4#)
DE4123.1 ! 0/P%2P%3F9$,,/.5 P5,,+,2F5 ( 0DD)_$F $P9/H$957 _/9E +,9%$F2./P _$H5( NE5 PE$.65F /. F+\%$&2,5P+B ,$% F9%+P9+%5 $.7 &2%\E2,263 F9%+P9+%5 2Q 0DD _5%5 F9+7/57 :3 ZV4 $.7 8@0( NE5 /.Q,+5.P5 2Q +,9%$F2./P 9%5$9&5.9 2. $PP5FF/:/,/93 $.7 2‘/7$9/2. %5$P9/H/93 2Q 0DD _/9E \5%/27$95 F27/+& _$F /.H5F9/6$957( NE5 &5PE$B ./F& 2Q 9E5 PE$.65 2Q %5$P9/H/93 $Q95% +,9%$F2./P 9%5$9&5.9 _$F 7/FP+FF57( NE5 %5F+,9F FE2_57 9E$9 P%3F9$,,/.5 93\5 2Q P5,,+,2F5 _$F .29 PE$.657 $.7 .2 F/6./Q/P$.9 PE$.65F /. P%3F9$,,/.5 F/X5 2Q P5,,+,2F5 _5%5 2:F5%H57( ?2_5H5% ,$Q95% 9%5$9&5.9 _/9E +,9%$F2./P _$H5 9E5 P%3F9$,,/./93 2Q P5,,+,2F5 75P%5$F57 $.7 &2%\E2,263 PE$.65F 2Q 9E5 9%5$957 0DD _$F F/6./Q/P$.9( NE5F5 PE$.65F P2.9%/:+957 92 9E5 /.P%5$F5 2Q F\5P/Q/P F+%Q$P5 $%5$ $.7 ]V# ,_E/PE /&\,/57 9E5 /.P%5$F5 2Q $PP5FF/:/,/93( NE5 %5$P9/H/93 2Q 0DD _/9E \5%/27$95 F27/+& _$F F+PP5FFB Q+,,3 /&\%2H57 $Q95% +,9%$F2./P 9%5$9&5.9( NE5 $,75E375 P2.95.9 2Q /9F 2‘/7/X57 \%27+P9F 7/$,75E375 P5,,+,2F5 ( 4’D )_$F /&\%2H57 Q%2& >"( Ka 92 J=( <a ( ’F 9E5 /.P%5$F5 2Q +,9%$F2./P 9%5$9/.6 9/&5 9E5 $,75E375 P2.95.9 Q/%F9 /.P%5$F57 $.7 9E5. 75P%5$F57( F-AG/2=4! 0/P%2P%3F9$,,/.5 P5,,+,2F5;G,9%$F2./P _$H5 $P9/H$9/2. ;’PP5FF/:/,/93;M‘3P5,,+,2F5 ( @7( :#,U)

超声波、微波促进纤维素的水解

超声波、微波促进纤维素的水解

超声波、微波促进纤维素的水解作者:姜沁君阳志高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第01期摘要以硫酸、柠檬酸为催化剂,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作用促进纤维素的水解。

以还原糖产率为指标,探讨超声波处理时间、微波加热时间对纤维素水解反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还原糖产率可达27.7%。

关键词纤维素;水解;微波;超声波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1-0131-021 前言纤维素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最丰富的多糖生物质资源,合理充分利用纤维素等生物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能源食物短缺等全球问题[1-4]。

纤维素是一种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高度结晶区使得纤维素很难水解。

超声波在溶液中引起的空化作用可以促进很多物质的水解,包括部分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降解。

微波促使介质分子的剧烈震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反应体系达到所需的温度。

将超声波和微波用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将一些常规条件下无法进行或者现象不明显的显示实验变得具有可操作性。

选择典型无机酸——硫酸和典型有机酸——柠檬酸做催化剂,在超声波、微波辅助下对多糖纤维素进行水解实验,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2 实验部分试剂与仪器微晶纤维素、氢氧化钠、3,5-二硝基水杨酸、酒石碳酸钾、苯酚、无水亚硫酸钠、葡萄糖、柠檬酸,DF-101B恒温电磁搅拌器、微波炉、KQ32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ME203E电子天平。

纤维素水解反应分别往两个1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的硫酸30 mL,20 mL的20%的柠檬酸和10 mL水。

先用超声波处理一段时间,然后用微波辐射处理。

设定超声波功率为100 W,反应温度为80 ℃,微波温度为90 ℃;设定不同的时间,启动反应。

分析部分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确定还原性糖(葡萄糖)的浓度[5];在不同的试管里将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0.5 mL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0.5 mL混合均匀,煮沸5 min,冷却,每支试管中加入4 mL蒸馏水稀释,置紫外分光光度计上520 nm波段处测光密度值;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

超声波染色技术的作用与影响

超声波染色技术的作用与影响

超声波染色技术的作用与影响1.超声波的作用超声波在染色体系中的作用概括有三个方面:(1)分散作用:染料对纤维的上染过程通常以单分子状态来完成,但在染液中染料分子或离子会形成聚集体,或以胶束状态存在。

超声波不但能使染液中的染料聚集体解聚,而且还可以将分散浴中的染料颗粒击碎,获得粒度为1um以下高稳定性的分散液。

超声波可以提高水的活性以及染料在染液中的溶解度。

例如,在直接染料对苎麻的染色中,【家纺】超声波可以明显提高染料的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在直接染料对棉织物的染色中,染料的平衡上染臣分率提高8%。

有研究表明超声波可以提高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加速染料的吸收,提高纤维的得色量,但对于不同的染料,其亲和力提高的幅度不一样。

(2)除气作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可以将纤维毛细管、织物经纬交织点以及纱线内部溶解或滞留的空气排除掉,从而增加丫染液与纤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纤维对染料的吸收。

因此超声波对厚密织物的染色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

(3)扩散作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可以穿透纤维表面的吸附层,使染料的扩散边界层变薄,促进染料向纤幀表面的扩散,超声波能增加纤维内无定形区链段的活性,使高分子侧序度降低,而且有可能使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下降。

染料在纤维内部的扩散速度加快,与常规染色相比,扩散系数可提高30%左右,染色活化能明显下降。

有报道在亚麻织物的染色中使用超声波,可以降低染料上染的活化能、提高染料的平衡上染百分率和上染速率,从而克服了传统亚麻染色得色量低和染色困难的缺点,减少染料的浪费。

2.超声波染色的影响因素影响超声波在染色中作用的因素主要有:超声波的频率、强度、纤维和染料的种类、染料浓度、染色温度、电解质等。

(1)超声波染色的强度一般为0.8—1.0 W/cm2,在该染色条件下染料对纤维的上染率可达到最大,同时还可以使纱线或织物蓬松,纤维柔软,但不会引起纤维永久性松弛和纤维形态的改变。

通常超声波染色采用的声波频率在20一50 kHz 之间,也就是空化作用发生最显著的波段。

微晶纤维素凝胶原理和作用

微晶纤维素凝胶原理和作用

微晶纤维素,也称为MCC或纤维素凝胶,在多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药物片剂、食品、化妆品等。

它的主要成分是以β-1,4-葡萄糖苷键结合的直链式多糖类物质,聚合度约为3000~10000个葡萄糖分子。

它是一种纯净的天然纤维素解聚产物,呈微细粉末状,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由能自由流动的结晶粉末非纤维状的微粒子组成。

关于微晶纤维素凝胶的原理,其主要是微晶纤维素与水的相互作用。

超细微晶纤维素与水结合能形成胶体,这种胶体具有增稠和保湿的作用。

它能在肌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湿膜,防止水分的流失,同时也能在食品或药物中增加黏稠度,改善口感和质感。

至于其作用,微晶纤维素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 在食品工业中,微晶纤维素可以作为稳定剂和粘合剂,改善食品的口感,降低食品的热量,防止肥胖,是一种值得推崇的食品添加剂。

同时,它还可以提高果胶和淀粉凝胶的耐热性,并能提高粘附力,代替脂肪和油,控制冰晶的生长。

2. 在药品生产中,微晶纤维素是一个优秀的辅料,它可以作为药物赋形剂,使药物具有载体、缓释、保护等功能。

它能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避免药物过快地释放,起到缓释药物的作用。

3. 在化妆品中,微晶纤维素同样可以作为稳定剂、粘合剂和崩解剂,为产品提供稳定和优质的质地。

然而,微晶纤维素不宜大量使用,因为有可能导致轻度腹泻。

因此,在使用微晶纤维素时,需要控制其使用量,并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适量添加。

总的来说,微晶纤维素凝胶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原理和作用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超声波对晶体溶解的影响及相关现象的探究

超声波对晶体溶解的影响及相关现象的探究

超声波对晶体溶解的影响及相关现象的探究
陈朴越; 孙景鑫
【期刊名称】《《电子制作》》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乙酸钠晶体的溶解速率会发生骤然增加,且液体底部的未溶晶体会呈现出聚集,本文在大量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声致发光"现象,探究了超声波对晶体溶解度的影响,并挖掘了超声波对晶体作用效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总页数】2页(P238-239)
【作者】陈朴越; 孙景鑫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 71012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蒸发结晶与晶体溶解现象的可视化实验 [J], 房金宝;凌一洲
2.超声波对不同盐浓度下肌原纤维蛋白溶解性的影响 [J], 赵颖颖;李三影;田金凤;扶磊;贾丰鲜;李可;吴丽丽;白艳红
3.PFI及超声波预处理对阔叶木溶解浆纤维性能及其黄化过程的影响 [J], 史传菲;张红杰;程芸;朱荣耀;张文晖
4.超声波对氧气-水气液两相传质及表观溶解氧的影响 [J], 舒子刚;畅永锋;王伟;谢锋;张利波
5.尿石基质溶解对晶体溶解的影响 [J], 谭宝斌;林桂亭;徐寿增;许富亮;高佃军;郭振家;刘海涛;纪恩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波活化处理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超声波活化处理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超声波活化处理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王献玲;方桂珍;胡春平【期刊名称】《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年(卷),期】2007(28)3【摘要】氧化纤维素是制备不含葡萄糖环骨架的新型纤维素衍生物的原料,利用醛基的反应可以获得具有荧光、储能、尿素吸附剂以及生物医用等功能的高分子材料.但是由于纤维素的分子内和分子间存在大量的氢键,同时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具有高的结晶度,使纤维素对试剂的湿润度低,溶解困难,反应均一性差,这些缺点直接影响到氧化纤维素制品的使用性能.为了提高纤维素的反应能力,在进行多相反应前,纤维素均进行溶胀或活化处理.本文采用无污染的超声波技术预处理微晶纤维素,研究了微晶纤维素在活化前后的超分子结构、形态结构和可及度的变化,超声波活化对微晶纤维素选择性氧化性能的影响.【总页数】3页(P565-567)【作者】王献玲;方桂珍;胡春平【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相关文献】1.氧化铈的结构对其热稳定性及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J], 高旭锋;谌春林;任士远;张建;苏党生2.TEMPO/NaBr/NaClO氧化对纳米微晶纤维素性能的影响 [J], 姚文润;徐清华;靳丽强;程正亮;高扬3.不同活化方法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J], 王献玲;方桂珍4.纳米微晶纤维素-NaClO氧化淀粉的制备及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J], 夏媛媛;林兆云;杨桂花;彭建民;陈嘉川5.超声波活化处理提高纤维素选择性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J], 唐爱民;梁文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超声功率处理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及凝胶品质的影响

不同超声功率处理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及凝胶品质的影响

不同超声功率处理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及凝胶品质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超声功率处理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及凝胶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超声功率对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和凝胶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及选择合适的超声处理参数,并探讨相关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凝胶品质均存在影响,不同超声功率处理参数会导致不同效果。

未来可进一步研究超声处理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优化处理参数,提高凝胶品质,为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处理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对于促进鲢鱼肌原纤维蛋白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鲢鱼、超声功率处理、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品质、理化特性、测试方法、实验结果、影响、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对不同超声功率处理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超声功率处理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及凝胶品质的影响,为超声技术在鲢鱼肌肉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不同超声功率处理下肌原纤维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凝胶品质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超声技术对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机制,为优化肌肉食品的加工工艺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更加营养美味的鲢鱼制品提供技术支撑,推动鲢鱼产业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不同超声功率处理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处理,探究超声功率对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和凝胶品质的影响。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超声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为提高鱼肉制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索超声处理参数的选择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的最佳处理条件,以及建立相应的理化特性和凝胶品质的测试方法。

通过这些探索,可以为制定更有效的超声处理工艺提供参考,进一步优化鱼肉制品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最终目的是为鲢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处理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鱼肉制品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超声对纤维素纳米晶体的溶致胆甾相液晶的影响

超声对纤维素纳米晶体的溶致胆甾相液晶的影响

超声对纤维素纳米晶体的溶致胆甾相液晶的影响刘思彤;张大为;朴光哲【摘要】The ultrasonic effect on the lyotropic chiral nematic liquid crystal (N∗-LC)of cellulose nanocrystal(CNC)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lidN∗-LC film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polarized lightmicroscopy(POM),UV-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X-raydiffraction(XRD)analysis,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etc.It is found that the pitch of the N∗-LC was stretch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ultrasonic power.The reflection wave length of the N∗-LC solid film was red-shif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ultrasonic power.The amplitude of the red-shift of reflection wave length depended on the applied ultrasonic power.The conductivity of the lyotropic N∗-LC increased after ultrasound treatment.As a consequence,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high power ultrasonic treatment releases some of the ions trapped in the bounded electric double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CNC particles,which make the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between CNC increasing.So the increase in the repulsion force resulted in a larger pitch and a red-shift of the iridescence wavelength of the resulting solid film.%通过偏光显微镜法、紫外-可见光光谱学、XRD 和电导率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功率超声对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的溶致胆甾相液晶(N∗-LC)螺距的影响及其在干燥状态下所制得薄膜的光学性能。

不同活化方法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不同活化方法对微晶纤维素结构和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化 时 的 7 、 % 提 高到 8 . 13 5O% 和 8 、 。 8 8%
关键词 : 微 晶纤 维素 ; 声波处理 ; 超 碱润胀 ; 氧化 纤维素 中图分 类号 :Q 5 T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2 3— 4 7 20 )3— 0 7— 5 05 2 1 (0 7 0 0 6 0
超分子结构和物理特性的影响 , 并通 过与 高碘 酸钠 的反应分析 了不 同活化 方法对微 晶纤 维素 选择
性氧化性能的影响 , 步探讨 了其作 用机理 。结果表 明 , 初 超声波作 用后 微 晶纤维素的 晶型 没有发生
W ANG a ln Xin—ig
改 变, 晶粒尺 寸基 本不变, 但是超声波能使 纤维素分子 中的氢键 受到破坏 , 晶度 下降 , 结 结构 变得疏
W ANG a ln Xin—i g.F ANG — h n Guiz e
( e b rt yo i—ae ae a S i c n e h oo y N r e s F rs nv r t , K yl oa r f o b sd M tr l c n ea dT c n lg , o h a t oet U i s y a o B i e t y r ei
松 , 面和 内部 结构 受到一 定的损伤 , 表 比表面积和可及度增 大, 反应 活性提 高; 碱润胀后 , 晶纤维素的晶型发生 了改变, 微 为纤维素 I型和 Ⅱ型的混合体 , 但碱润胀有 消晶的作 用, 晶 区发生破裂 , 使 晶粒尺 寸大幅度 下降, 比表 面积显著 增加 。两 种活化方法都能显著提 高纤维素的选择 性氧化性能 , 声波和碱 润胀活化后氧 化纤 维素 ( A ) 超 D C 的醛基含 量分别 由未活
i e cii e oma c .Ch n e u rmo e ua tu tr n h sc l h r ce sisa n t rat t p r r n e s vy f a g si s p a l c lrsr cu ea d p y ia a a t r t mo gMCC a tra t ai n w r o n c i c f ci t e e c m— e v o p rd a e 、T e ifu n e fu t s u d te t n n la i wel g o xd t n r a t i f h nl e c s o l a o n a me t d ak l s l n n o i ai e ci t o C we ei v siae h r s n e r r a i o v y MC r n e t td i t ep e e c g n o o i m e id t .T e me h n s o e c a g f e cii tra t ain Wa ic s e .T er s l h we h t h p f f du p r ae h c a im f h h n e o a t t a e ci t s d s u s d h e ut s o d ta e t eo s o t r v yf v o s t y MC r sa s n tc a g d a d t esz fc sa l ewa mo t o h n e tru t s u d te t n .Ho v r ftru t — C c t wa o h n e n h ieo r tl n sa y l y i l s n t a g d a e l a o n r ame t c f r we e ,a e l a r

超声波对纤维素羧甲基化程度与取代位置的影响

超声波对纤维素羧甲基化程度与取代位置的影响

超声波对纤维素羧甲基化程度与取代位置的影响赵明;邵自强;邱磊;曹军【摘要】采用精制棉和木浆为原料,研究了超声和不使用超声对羧甲基纤维素(CMC)取代度(DS)以及取代基团在葡萄糖残基的不同羟基位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原料合成时,在较低取代区,超声波降低了羧甲基化程度;而在高取代区,超声波方法均能够有效提高羧甲基化程度.采用精制棉合成的CMC核磁结果分析表明:在较低取代区,超声比不超声的羧甲基取代均匀度高;而取代度在0.70~0.90范围内,超声和不超声的羧甲基取代均匀程度相近;在取代度大于0.90,超声比不超声的羧甲基取代均匀程度开始有所降低.【期刊名称】《纤维素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4(022)001【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CMC);超声波;取代度(DS);取代位置;黏度【作者】赵明;邵自强;邱磊;曹军【作者单位】北京北方世纪纤维素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1;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3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6.11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 000赫兹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

在超声波化学反应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声波的空化效应,在超声波的辐照过程中,在液体里将发生空化气泡的形成,长大和崩灭,当空化气泡崩灭时产生一个覆盖着的强压力脉冲,产生许多独特的性质,例如产生高达5 000 K的高温,大于200 Mpa的压力,以及高达1010 K/p的降温速度,这就是超声波化学合成的能量来源。

在水介质中,超声波产生的机械作用及空化产生的微射流对秸秆表面产生冲击、剪切,且空化作用所产生的热量及自由基均可使大分子降解[1-2]。

超声波活化处理提高纤维素选择性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_唐爱民

超声波活化处理提高纤维素选择性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_唐爱民

文章编号:1000-3630(2000)03-121-04超声波活化处理提高纤维素选择性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唐爱民,梁文芷(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摘要: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性天然多糖聚合物。

纤维素的高度结晶性和难溶性,决定了纤维素多数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多相介质中进行。

为了提高纤维素对试剂的可及度及反应性能,在进行多相反应之前,纤维素材料通常要经历溶胀或活化处理。

本文采用超声波对纤维素进行活化处理,研究了处理条件对纤维素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能显著提高纤维素与高碘酸盐的氧化反应活性,缩短反应时间和高碘酸盐用量,优化反应条件。

关键词:纤维素;可及度;反应性能;超声波;氧化;二醛纤维素 中图分类号:0644.3 文献标识码:AImproving the regioselective oxidation of cellulose by ultrasonicwave activating treatmentsT AN G Ai-min,L IAN G W en-zhi(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ulp and Paper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 ity of Tech 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Abstract :Cellulose is a v ery attractiv e natural renew able po ly mer being a ra w material suitable fo r manufacture of sev eral deriva tiv es a nd final pro ducts.The oxida tion of cellulo se by periodic acid and its salts leads to a product containing dialdeh yde units a nd which is ver y useful for sy nthesis novel polymers with v aluable proper ties.As a heterog eneous reactio n,some ac tiv ating t rea tments ar e necessary to im prov e the accessibility a nd reactivity o f cel-lulose.In this study the activa tion of cellulose pulp by ultraso nic w av e treatment has been studied.T he effects of tr eatment para meters such as tr ea tm ent time,and the ultraso nic po wer on th e ox idation of cellulose hav e also been discussed.It is show ed that the regioselectiv e o xidatio n o f cellulose can be improv ed by the ultraso nic wave tr eatment.Key words:cellulo se ;accessibility ;reactiv ity ;ultraso nic w av e ;ox idatio n ;dia ldehyde cellulose 1 前 言 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性天然高分子。

超声波处理对酸性纤维素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超声波处理对酸性纤维素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关 键 词 : 超声波;酸性纤维素酶;活性 ;牛仔布 中图 分 类 号 :T Q 0 2 1 . 9 ;T Q 9 2 5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0 4 3 9 ( 2 0 1 3 ) 0 9 — 0 0 3 6 — 0 3
Ea' ec t s of ul t r a s ound on t he s t r uc t ur e and
( 1 .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武汉 4 3 0 0 7 3 ;2 . 广东均安牛仔服装研 究院 ,广 东顺德 5 2 8 3 2 9 )
摘 要 : 研 究了超声波处理工艺条件( 超声波功率 、 占空比、 处理时间 、 温度和 p H ) 对酸 性纤维素酶活性和维素 酶结构 的影
响, 探讨 了超声 波条件下靛蓝牛仔纤维素酶生物 水洗 效果. 结果表明: 超声 波处理 能增强纤维素酶活性, 优化工艺 为: 超声波功率 6 0 w, 占空比 0 . 4 , 超声总 时间 5 m i n , 处理浴 温度 5 O℃; 超声波处理不影响纤维素酶的结构, 靛蓝牛仔布超声 波催化 酶洗 水工艺 的“ 返旧” 程度 明显高于酶液静置水洗, 接近酶搅拌 水洗 工艺 .
第3 0 卷第 9 期
2 0 1 3 年9 月
印 染 助 剂
TE XT I L E AUXI L I ARI E S
Vo 1 . 3 0 No . 9
S e p. 2 01 3
超 声 波处 理对 酸 性 纤维 素 酶
结 构 和 性 能 的 影 响
石文奇 ,甘厚磊 ,易长海 , 田 磊 ,李 月 ,张春华
pr o pe r t i e s o f t he a c i di c c e l l l as u e

超声作用对超分子水凝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超声作用对超分子水凝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超声作用对超分子水凝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曹雨;唐黎明【期刊名称】《高分子学报》【年(卷),期】2008(0)9【摘要】采用一种简便方法,以戊二酸酐和3-羟基2-氨基吡啶合成了一种新的凝胶因子3-羟基-2-[N-(羧丙基羰基)氨基]吡啶(简称SWG),并采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红外光谱中2576cm-1和1906cm-1峰的出现证明羧基与吡啶基间形成了氢键.于20°C的超声仪中冷却1.5wt%的SWG水溶液,在1min内形成了超分子水凝胶.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及凝胶-溶液破坏温度(Tgel)分析表明,在凝胶化过程中,SWG自组装形成纤维状网络结构.随着超声功率由200W增加到500W,纤维宽度由8μm逐渐减小到2μm,凝胶网络密度逐渐增大,可冻结水含量逐渐增加,Tgel从60℃增加到70℃.因此,通过改变超声功率可有效控制凝胶的结构及性能.进一步增加SWG的浓度,可使纤维宽度及网络密度均增加,并导致凝胶的Tgel升高.采用多晶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表明,在凝胶形成过程中,SWG分子自组装出现明显的择优取向.【总页数】4页(P925-928)【关键词】超分子水凝胶;凝胶因子;超声;结构【作者】曹雨;唐黎明【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育部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1.3;TS202【相关文献】1.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多重刺激响应型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J], 严军林;刘静;陈希;房喻2.涤纶DTY超分子结构对匀染性影响的探讨——第Ⅱ报超分子结构对M率的影响 [J], 王显楼;陈克权;夏敬杭;潘任杰;顾飞龙3.超分子均苯四甲酸/对羟基吡啶水凝胶中纤维状聚集体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J], 王毓江;唐黎明;于建4.熔融纺丝成形条件对PET初生丝超分子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报不同纺速下PET初生丝超分子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J], 吕洪;孟家明;陶涛;左志俊;成爱国;陈志云5.熔融纺丝成形条件对PET初生丝超分子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报单丝线密度、喷丝头拉伸比及侧吹风速对PET初生丝结晶作用及力学强度的影响 [J], 吕洪;孟家明;陶涛;左志俊;成爱国;陈志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素水凝胶敷料的制备工艺及新型敷料评价

纤维素水凝胶敷料的制备工艺及新型敷料评价

纤维素水凝胶敷料的制备工艺及新型敷料评价
毛芮;唐睿;吴楠;刘怡华;马惠妍;汤依群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24(51)1
【摘要】水凝胶材料因其立体网状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作为伤口敷料的明星材料。

本文对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工艺进行总结,并评价一种基于微
晶纤维素构造的新型惰性水凝胶敷料(纳好?抗菌护理液)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实验
以形态学图像评价伤口愈合率,以HE病理切片染色评价肉芽填充和血管生成程度。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水平。

与模型组比较惰性水凝胶敷料可以加速皮肤伤
口愈合,且肉芽组织填充更致密。

同时,使用惰性水凝胶敷料护理降低炎症因子浓度,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总页数】4页(P55-58)
【作者】毛芮;唐睿;吴楠;刘怡华;马惠妍;汤依群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
【相关文献】
1.汉麻基纤维素水凝胶复合功能性伤口敷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2.汉麻基纤维素水凝胶复合功能伤口敷料制备及性能
3.一种羧甲基纤维素水凝胶体敷料制备与临床应用
比较及护理观察4.一种新型PVA水凝胶敷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处理对高分子微晶纤维素水凝胶的影响NanangMasruchin a,Byung-Dae Park a,*,Valerio Causin ba韩国庆北国立大学木材和纸张学系,Daegu,702 – 701b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化学科学部门,Marzolo 1,35131摘要:本研究调查的是声波降解法处理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特征,既由孤立的高分子微晶微纤维(CMFs)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介导氧化使羧酸盐表面成负电荷制备水凝胶。

水凝胶是由负离子间相互作用诱导而制造的。

既带电的CMFs和金属阳离子(AL3*)。

声波降解法对CMFs的羧酸盐部分没有影响,但它极大地影响水凝胶药物的释放行为。

这些结果表明,声波降解法对水凝胶的药物释放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纤维素微纤维声波降解法离子交联水凝胶药物释放简介水凝胶是高亲水性的三维网络状结构材料,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

水凝胶被广泛用作吸附剂、净水剂、传感器、隐形眼镜、组织工程,药物传递系统[1]。

水凝胶是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交联作用合成的微孔型聚合物,可以分为合成聚合物或天然聚合物。

纤维素基水凝胶,由于分子量大,所以很容易被吸引,通常被制成可再生的、能生物降解的、无毒的天然聚合物[2]。

尽管细菌纤维素(BC)型水凝胶通常在许多生物医学方面应用和在药物传递系统方面有好的应用[3],然而这种BC-水凝胶的制作是一个成本高和低效的过程[4]。

另一方面,纳米纤维素材料可以从大量木材和其他木质纤维素的产品中有效分离出来(5-8)。

纳米纤维素的使用对于纤维素微纤丝(CMFS)和纤维素纳米晶须(CNWs)应用于水凝胶是一个启发的阶段。

这些纳米纤维素是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先进应用的材料之一[9-11]。

引入纳米纤维素作为药物载体的基本原因是其表面具有高体积能,和负离子有很好的交换反应能力,具有潜在高效载荷和控制最优剂量的能力[12]。

药物从水凝胶中的释放是通过水凝胶分子内部的交联所形成线性结构[13]。

然而,关于研究纯纤维素水凝胶在药物释放方面的报道很少[14]。

最近,通过将纤维素分子溶解在各种有机溶剂中通过交联所形成的纤维素水凝胶被制成。

然而,这些有机溶剂的使用限制了纤维素水凝胶的应用,因为在有机溶剂中会有一些有毒的副反应。

安倍和矢野[15]的研究报道得出水凝胶的形成是将高度结晶*通讯作者。

电话:+ 82 53 950 5497;传真:+ 82 53 950 6751。

电子邮件地址:***************。

基米-雷克南(B.-D。

公园)。

/10.1016/j.jiec.2015.03.0341226 - 086 x / 2015韩国工业化学与工程化学社出版。

爱思唯尔出版社版权所有的CNFs通过碱处理(9 - 15 wt %氢氧化钠)来制备的。

凝胶网络是通过缠绕和接合在CNFs上形成的,然而这些综合的碱化因素可能会减低纳米纤维素在碱水溶液中的溶解性 [16]。

Syverud等人研究[17]得出水凝胶的形成是通过将聚乙烯亚胺和聚乙烯N 烯丙胺结合在处于孤立的CNFs纤维素上,然后通过速控体系氧化来制备的。

反应中将醛组作为公认的合适的交联反应试剂。

Dong等[18]成功地通过TEMPO体系对可调水凝胶进行氧化,合成了各种CNFs的阳离子(一价,二价和三价)。

由于是通过阴离子羧酸盐类(氧化途径)和阳离子金属盐形成的交联聚合物,导致水凝胶比较牢固。

Saito等[14]调查得出通过自对准调整水凝胶在水中的pH值在pKa以下,使CNFs表面的羧酸盐形成稳定的结构。

这种结构的水凝胶具有突出的属性,由它产生的气凝胶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超低密度。

相比于CNF基的水凝胶,在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相当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制备水凝胶,既通过引入经不同水平的声波处理TEMPO表面的电荷对阔叶漂白硫酸盐浆(HW-BKP)的不同作用来制备。

其中悬浮的部分被称为纤维素的微纤丝。

细胞的直径估计在纳米至微米大小的范围(7.07±0.99 nm ~10μm)[19]。

这种超声技术是利用纳米纤维在纳米大小范围来制备纤维素的一种新方法[20]。

然而,由于植物细胞壁的复杂层次结构和含有较多的氢键,通过TEMPO体系氧化得到的纤维是宽分布的聚合纳米纤维。

因此,通过采用超声波处理后的TEMPO氧化体系,可以使聚合的纳米纤维防止由于表面带负电荷所引起的静电斥力[ 21 ]。

因此,通过研究发现超声氧化悬浮的纤维素,其性能方面会影响羧酸盐类的分子量,粘度,透明度和形态。

纤维素基微纤丝(CMFS)水凝胶的形成除了由三价阳离子产生外,还包括由它们的机械性能、化学结构和内部结构产生的化合物。

最后,通过把一种药物加载到这种水凝胶中去研究控制药物释放的行为。

目前的做法是通过提出了一种非常简单、高效的生产方式既纤维基水凝胶。

实验材料将从茂林纸业有限公司获得的干木漂白硫酸盐浆(HW-BKP)在使用前保存在一个恒定的温度25°C。

TEMPO,溴化钠(NaBr),和次氯酸钠(NaClO)是从西格玛奥德里奇购买的。

从德山纯化学品有限公司购买的硝酸铝(Al(NO3)3.9H2O)是用来作纤维素表面电荷的交联剂。

水(电导率:6毫秒/厘米)是从一个反渗透装置Upure 系统(罗技,Daegu,韩国)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的。

作为药物释放评价模型,所使用的是从奥德里奇购买的无水茶碱(分子量= 180.16;纯度>98%)。

方法通过超声处理NaBr、NaClO得到羧化纤维素钠,用TEMPO体系氧化调控使其水溶液pH在10.5 [ 22 ]。

将纤维素粉末(2克)、TEMPO(0.025克)和NaBr(0.25克)溶解在150毫升水中进行稀释。

将次氯酸钠溶液(12.5%,8毫升,7.85毫摩尔/克)逐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启动氧化。

滴加0.5 M NaOH使该混合物的PH值控制在10.5。

该反应是在室温下(23°C)反应约75分钟,直至没有PH值的进一步变化,表示反应结束。

通过滴加盐酸(0.5M)使混合物被中和。

为了获得稀溶浆,应进行多次氧化反渗透过滤洗涤。

为了获得2%(W/W)的不溶于水的TEMPO氧化纤维素悬浮液,将水(200毫升)添加到上述溶液中。

使用超声波sonomasher(功率30%,频率20320赫兹)与直径为1厘米的探针对悬浮液进行不同处理(即,20,40,和60分钟)。

为了防止机器过热,超声处理过程中应间隔10分钟操作。

羧基含量测定根据Saito等人用电导滴定法对CMF的羧基含量的报告[ 22 ]。

简单来说,就是将0.05%固体纤维素溶解在80毫升去离子水中,然后加5毫升的0.01 M NaCl制成CMF悬浮液。

通过加入0.1M的盐酸,使悬浮液的PH值被调整到2.5至3,然后以0.1毫升/分钟加入0.01M的NaOH使pH升至11。

对于电导滴定典型的曲线如图1所示。

其中电导率一直在下降,直到加入NaOH使酸被中和后才开始增加。

在(V1)到(V2)之间,该电导率始终保持不变。

此外,通过进一步加入NaOH溶液电导率有所增加。

电导率的变化可以用热导仪记录(sevengo,梅特勒托莱多,中国)。

作为比较,该仪器除了可以分离悬浮CMF的碳纳米纤维,通过将其12.300g离心40 min(labogene 1580离心机,gyrozen,有限公司,大田,韩国),同时还能测量羧酸酯基团的含量。

羧酸盐的含量通过方程组(1)进行测定,如下:⁄)=(V2−V1)∗M NaOH/纤维素的重量(1)羧基含量(mmol g粘度和透明度测量悬浮液的粘度用的是超声Brookfield粘度计(模型DV-II +Pro)。

5厘米直径2号主轴能用来精确的测量粘度。

测量时是在温度22°C下进行的,用250毫升的样品,采用的转速是60 rpm使用的是15%的1–扭矩。

每个数据需要重复测量三个参数。

悬浮液的透光率是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optizen 3220uv–,大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有限公司,韩国)。

纤维素悬浮液的浓度应控制在0.3%(重量/体积)。

收集的数据所使用的是波长在200至1000纳米之间测得的。

图1电导滴定法计算羧基的典型曲线方程。

插图显示典型的悬浮CMF和CNF图像。

细胞悬浮液的凝胶化是通过添加三价阳离子(Al3+)进行的。

既将50毫米的Al (NO3)3,1.6毫摩尔/克溶液,轻轻的加入到纤维素微纤丝的顶部,不搅拌悬浮液。

在烧杯的悬浮液中加入(25毫升)的阳离子发生迅速的凝胶反应。

然后将水凝胶放在室温下保存一段时间。

再将水凝胶从烧杯中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几次到确保没有自由的阳离子为止。

水凝胶性质的测定流变仪(火星,哈克,德国)是用来测量水凝胶的储存和压缩强度。

标准的流变试验是使用刀片把仪器切成圆形管(直径为4厘米,厚度为1厘米)。

得到的线性粘弹性的应变率为0.01%。

稳定的剪切试验的进行是在室温下使用35毫米直径的板,板之间的距离为0.1到100弧度/秒进行重复测量。

此外,分析水凝胶试样的压缩强度时是通过对细胞悬浮液添加三价阳离子(Al3+),然后剪切成4厘米尺寸的直径和2厘米的厚度来进行的。

在室温下进行重复测量时使用的是应变率为0.1% /分钟进行测量的。

全反射红外光谱的测量使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lpha-p模型(ATR-IR),布鲁克Optics,德国)测定低毒冷冻干燥的水凝胶的吸光度。

测定的吸光度是在400到4000 cm-1的波数范围内。

为了增强噪声比的信号,每个样品平均扫描24次。

FE-SEM分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日立S-4800,日本)方法分析研究水凝胶内部的形态。

将水凝胶样品浸入液氮中冷冻,用现有的FE-SEM观察,然后使用烘干机(韩国fda8508,ilshinbiobase,有限公司,)来生产气凝胶。

将气凝胶样品的断裂面用碳胶带安装在样品存根中,然后用(HPC-1SW,真空离子镀膜机日本东京设备公司)涂摸5秒钟。

图像的加速度是用5伏的电压获得的。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将气凝胶样品(0.01–0.02 g)放置在323 K的细胞样品中,脱气5 小时。

比表面积和孔气凝胶的大小分别采用在相对蒸气压为77K下的N2吸附法测定,然后在0.02 -1范围内解吸。

特定的表面积是使用布鲁诺尔-埃米特-特勒(BET)的方法进行测定的。

此外,纤维素型气凝胶的平均孔径是利用巴雷特joynerhalenda氮解吸等温线(BJH)方法进行估计的。

纤维素气凝胶的的直径(D)是采用式(2)进行估计的,假设原圆筒状的纤维的密度是ρ= 1460公斤立方米[ 23 ]:d=4(2)ρcBET在这里,ρc是纤维素的密度,BET是指特殊的表面积。

纤维素结晶度的X射线衍射分析纤维素水凝胶结晶性的评价是通过将气凝胶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测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