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染料比色法

合集下载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物质溶液中的浓度。

其原理基于酸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与分析溶液中的特定成分发生可逆反应,形成一种带有颜色的配合物。

实验中通常选择合适的酸性染料,例如甲基橙、苏丹红等,这些染料在酸性条件下与所分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颜色的配合物。

反应的程度与所分析物质的浓度成正比,通过测定配合物的吸光度,可以推算出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首先,将待测溶液与适量的酸性染料混合,并加入适量的酸性试剂,制备酸性条件;然后,以纯溶剂或标准物质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接下来,将样品和各个标准溶液分别与酸性染料混合,生成配合物;最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各个配合物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通过比较待测溶液与标准曲线上的吸光度数值,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酸性染料比色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化学分析,如测定水中的硬度、分析食品中的某些成分、检测环境水样中的污染物等。

总之,酸性染料比色法利用酸性染料与分析溶液中目标物质发生可逆反应,生成具有颜色的配合物,并通过测量配合物的吸光度来确定目标物质的浓度。

这种分析方法简单、灵敏且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实验条件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实验条件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实验条件
1.蒸馏水:用于稀释染料溶液。

2.酸性染料:用于比色法实验,常用的有罗丹明B,罗丹明6G,汞酚红等。

3.碱性溶液:用于稀释酸性染料溶液。

4.比色杯:用于容纳酸性染料溶液,以及比色测定。

5.精密称量瓶:用于称取酸性染料溶液。

6.精密称量秤:用于称取精确量的酸性染料溶液。

7.精密量杯:用于称取精确量的酸性染料溶液。

8.精密分析天平:用于称取精确量的酸性染料溶液。

9.精密分析瓶:用于称取精确量的酸性染料溶液。

10.精密滴定管:用于精确滴定酸性染料溶液。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主要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酸性染
料成分。

该方法基于酸性染料在特定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通过比色测定来确定物质中酸性染料的含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

首先,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基于酸性染料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杂环的特性。

在酸性条件下,酸性染料分子中的苯环和杂环结构会与酸性物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形成显色化合物。

这些显色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吸收波长和光谱特征,可以通过比色测定来确定酸性染料的含量。

其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还涉及到酸性染料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特定的酸性条件下,酸性染料分子中的官能团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显色产物。

这些显色产物可以通过比色测定来确定酸性染料的含量。

另外,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还包括了光谱分析的原理。

酸性染料显色产物具
有特定的吸收波长和光谱特征,可以通过光谱仪器进行测定。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准确地测定酸性染料的含量,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总的来说,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是基于酸性染料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特性,
通过比色测定和光谱分析来确定酸性染料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酸性染料含量测定。

通过了解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分析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及影响因素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及影响因素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及影响因素
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经常用于测定大量生物分子含量的分析方法。

该法使用含有具有酸性染料的标记试剂,能够有效提取和定量检
测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检测。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主要是根据标记试剂中染料的色度变化,
来直接检测分子的浓度。

首先,选定要检测的生物分子,然后添加染
料标记试剂,当试剂和检测分子结合时,染料会变色,染色的强度和
活性分子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根据标记染料的色度变化判断出检测
物质的含量,实现定量检测。

对于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
有染料的稳定性、灵敏度和定量范围等。

如果染料的稳定性不好,则
检测结果将受到影响;如果灵敏度较低,就会影响浓度检测的精确性;而定量范围合适则决定了该法能够应用在检测多大浓度范围内的分子。

另外,为了保证测得准确的数据,还需要保证实验条件的恒定性,如
温度和湿度等。

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灵敏、可靠、有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
地定量检测生物分子含量,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

但是,为了获得准确的定量检测结果,必须考虑对实验条件的恒定性
和对染料的稳定性、灵敏度和定量范围的要求。

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当溶质中含有不同浓度的染料时,浓度越高的染料吸收的光谱线越强,可给出溶质中染料浓度的分析结果。

通过改变溶液的酸度,可以改变溶液中染料吸收光谱线的强弱,从而确定染料的浓度。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溶液的酸度影响着染料的颜色,在不同的酸度环境下,染料吸收光谱线的强弱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比较染料在溶液中的浓度大小。

通过测量染料的颜色,可以判断出该溶质含有的染料的浓度。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核心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分析和检测中,酸性染料比色法仅使用一种染料,即具有良好表观特性的酸性染料。

一般情况下,酸性染料比色法使用的染料是一种具有特殊量子效应的染料,如荧光素衍生物等。

在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检测过程中,采用的染料是一种有定容性的染料,也就是说,它的比色效果取决于溶液中染料的浓度。

此外,这种染料也有一定的吸光性,可以吸收定量的光线,进而发生光谱变化,特别是在紫外线或可见光线范围内,可以得到一种适宜酸性环境下的特定比色效果,从而达到识别染料浓度的目的。

此外,酸性染料比色法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染料的活性取决于酸度的变化,在不同的酸度环境下,染料的吸收光谱线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酸性染料比色法的结果。

在实际操作中,酸性染料比色法使用的染料的颜色和吸收光谱线,将一定浓度的染料配液加入反应容器中,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酸性溶液,并在适当的紫外线或可见光范围内测量染料吸收光谱线的强弱,从而识别染料浓度。

总之,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分析技术,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快速准确地测定染料浓度。

它基于溶液中染料吸收光谱线变化的原理,可以根据染料的活性变化,通过改变溶液的酸度来比较染料的浓度,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

生物碱类药物分析 酸性染料比色法

生物碱类药物分析 酸性染料比色法

02
影响因素
1、最佳PH值的选择
能使有机碱全部以盐的形式存在,酸性 染料能够解离成离子,以便它们定量地结合成 离子对而转溶于有机相,且又能将剩余的染料 完全保留在水相。
02
影响因素
2、酸性染料的选择
溴麝香草酚蓝
甲基橙
溴甲酚绿
增加染料的浓度可提高测定灵敏度
02
影响因素
3 有机溶剂的选择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三 氯甲烷、二氯甲烷、 二氯乙烷、苯、甲苯、 四氯化碳等。
4 水分的影响
测定时用脱水剂或干燥 滤纸过滤
5 有色杂质的影响
测定时缓冲液与酸性染料 混合液先用有机溶剂提取
03
小结
01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
02
常用的酸性染料
03
影响因素
04
思考题
常用的酸性染料有哪些?
酸性染料比色法
目录
01 02 03
基本原理 常用酸性染料
影响因素
01
基本原理
BH+ + In
[BH+·In-]
水相 有机相
[BH性染料
磺酞类指示剂
溴麝香草酚蓝(BTB)
pH 6.0-7.6(黄-蓝)
溴甲酚绿(BCG)
pH 3.6-5.2(黄-蓝)
溴酚蓝(BPB)
pH 3.8-4.6(黄-紫)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延胡索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1)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延胡索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1)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延胡索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一、目的要求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延胡索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在适当的介质中,生物碱(B )可与氢离子(H +)结合成阳离子(BH +),一些酸性染料,如溴百里酚蓝、溴酚蓝、溴甲酚紫或溴甲酚绿等,在此条件下可解离成阴离子(In -)。

上述阳离子与阴离子定量地结合成有色配位物(BH +In -)离子对,可以定量地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在一定波长处测定该溶液有色离子对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生物碱含量。

++−→←+BH H B-++−→←In H HIn有机相水相)()(__In BH In BH In BH ⋅−→←⋅−→←+++-+三、实验方法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约2mg ,精密称定,置25ml 量瓶中,加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取延胡索粉末约0.5g ,精密称定,置50ml 具塞锥形瓶中,加少量氨水湿润(约20滴),密塞放置15分钟,精密加乙醚-三氯甲烷-甲醇(25:8:2.5)混合溶剂25ml ,轻轻摇匀,称重,冷浸一周,称重,补足重量,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10ml ,置25ml 具塞锥形瓶中,水浴加热挥干溶剂,精密加入三氯甲烷10ml ,使完全溶解,摇匀,即得。

测定法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1ml ,分别置分液漏斗中,各精密加三氯甲烷9ml ,再分别加溴甲酚绿溶液5ml ,振摇3分钟后,静置使分层;同法制备空白溶液。

分取上述三种溶液的三氯甲烷液,在41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下式计算,即得。

%100%)1(25(%)⨯-⨯⨯=水分含量样对对样W C A A式中 A 样与A 对分别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吸光度;C 对为对照品溶液中延胡索浓度,g/ml ;W 样为取样量,g 。

四、思考题1.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本法中使用的溶剂均有挥发性,操作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盐酸硫利达嗪 显蓝色


2. 与钯离子络合显色反应
利用分子结构中未被氧化的硫与金属钯离子络合形成有色络 合物,如与癸氟奋乃静形成红色络合物。
N 2S
N
O
N
O [CH2]8 CH3
CF3
+ PdCl2
N S
N
O
N
O [CH2]8 CH3
CF3
2+
Pd
CF3
S N
+ 2Cl-
N
O
N
O [CH2]8 CH3
4. 碱性
二、鉴别试验
(一)UV和IR
UV:奋乃静 ChP(2005) [鉴别]取本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中含 7g 的溶液, 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测定,在 258nm 的波长处 有最大吸收,吸收度约为0.65。
IR:本品的红外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二)显色反应
1. 与氧化剂的显色反应
本类药物溶于硫酸后,在紫外光(365nm)下, 显
不同颜色的荧光。例如:
地西泮
黄绿色
黄色
氯氮卓
黄色
紫色
艾司唑仑 + H2SO4 亮绿色 + 稀硫酸
硝西泮
淡蓝色
蓝绿色
奥沙西泮
淡黄绿色
天蓝色
4. 含卤素 C X 氧 瓶 燃烧法 破 坏 X
(二)紫外特征吸收和红外吸收光谱 (三)色谱法
共性: (1)杂环类药物是合成药物中所占比例最多 的一大类药物. (2)多为五元环或六元环,单环或并合环. (3)杂环结构较稳定,不易开环,其性质受杂 原子种类、数目、位置影响. (4)杂环上取代基性质较活泼,常用于分析. (5)含氮杂环,其碱性的强弱往往用于分析.

酸性染料比色法计算时为什么要乘以1

酸性染料比色法计算时为什么要乘以1

酸性染料比色法计算时为什么要乘以1.027
1. 为什么要乘以1.027?
1.027是pH的系数,在酸性染料比色法中,受测物质的表观滴定pH
与比色片上指示剂的滴定pH存在差异。

因此,采用pH系数校正法把
受测液体的浓度系数按照pH的变化而做调整,以确保比色法的准确性,就是乘以1.027。

2.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依据指示剂(染料)的滴定pH来定性比色的一种
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定带指示剂的酸性溶液中待测物(离子或分子)的滴定pH,从而判断其是否属于被检测的物质。

当待测物质离子或分
子与指示剂反应时发生pH变化,依此来判断其是否属于被检测的物质,一般把滴定pH值(pH、pHo)与彩色比色片上指示剂的滴定pH(pHs、pHs)作比较,最后可以确定结果是正物质还是负物质。

3.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优缺点
优点:
(1)过程简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出结果;
(2)操作容易,易学;
(3)测定范围大。

缺点:
(1)只能测定正离子和阴离子类物质,有碱金属无法测定;(2)测定效果受指示剂和染料的影响;
(3)某些指标的测定范围较小,对准确度要求较高;
(4)易受外界杂质和物理因素的影响。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测定物质中
特定成分的含量。

其原理是利用酸性染料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有色产物,通过测定产物的光吸收或光散射来确定待测物质的
含量。

首先,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基于酸性染料与待测物质之间的
化学反应。

酸性染料通常具有芳香环结构和酸性基团,能够与许多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染料分子中的酸性基团会与待
测物质中的特定官能团发生反应,形成有色产物。

这种有色产物通
常具有特定的吸收或散射特性,可以被光谱仪等仪器测定。

其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还涉及到光谱分析技术。

光谱分
析技术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散射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和含量的一种方法。

在酸性染料比色法中,产生的有色产物会吸收
特定波长的光,产生吸收峰。

通过测定吸收峰的强度,可以确定待
测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通常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

最后,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还包括了色度计的应用。

色度计
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溶液颜色深浅的仪器,通过比较待测溶液与标
准溶液的颜色深浅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在酸性染料比色法中,可以利用色度计测定产生的有色产物的颜色深浅,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综上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是基于酸性染料与待测物质的化学反应,利用光谱分析技术和色度计来测定产生的有色产物,从而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在分析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测定酸性物质、有机物质、无机物质等多种物质的含量,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技术,在可以生成某种有色物质的条件下进行。

它可以测定一定范围内的pH 值,可作为临床用途及研究实验使用。

当变换pH 值时,酸性染料可以由无色到蓝、绿、紫、红直至黑色,取决于染料的种类。

该比色法简单、快捷而又有效,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各种侯氏离子溶液的pH 值。

酸性染料比色法影响因素主要有:
(1)pKa 值:酸性染料把有色物质生成有pKa 值,且只有在低于pKa 值的pH 值时,才能使染色物质产生色彩。

(2)稳定性:酸性染料的稳定性不同,影响颜色的稳定性和时效性也不同。

(3)交互作用:当染料与其他物质发生交互作用时,其敏感性将受到影响。

(4)离子强度:由离子强弱的变化影响染色物质的极性,也会影响染料的染色强度。

(5)温度:温度也能影响染料的染色物质极性,随着温度升高,酸性染料的染
色强度会减弱。

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

简述酸性染料比色法原理1、水相的pH和酸性染料的选择以及有机溶剂的影响,是酸性染料比色法成功的关键。

2、水相pH值的选择如果pH过低,抑制了酸性染料解离,使In—浓度太低,从而影响离子对的形成;如果pH过高,生物碱呈游离状态,也不能形成离子对。

酸性比色法原理:在适当的介质中,生物碱类药物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生物碱阳离子。

某些酸性燃料如溴百里酚蓝、溴酚蓝可解离成阴离子,上述阳离子和阴离子可定量结合成有机络合物,即离子对。

可以用有机溶剂定量提取,在一定波长下测量溶液中有色离子的吸收,从而计算出生物碱的含量。

也可将有色有机相碱化,释放出与有机碱结合的酸性染料,并可测定吸光度。

然后计算碱性药物的含量。

扩展资料:此离子对被有机溶剂定量提取,生成有色溶液,测定有色溶液的吸收度,即可按比色法计算有机碱含量。

有机碱能否以离子对的形式被提取到有机溶剂中。

是本法成败的关键,它决定于离子对提取常数大小,可通过对酸性染料、有机溶剂及pH 值的根取常数。

酸性染料色谱完整,色泽鲜艳,日晒牢度和湿处理牢度随染料不同差别很大。

与直接染料相比,酸性染料结构简单,缺少长的共有双键和共面结构,因此对纤维素纤维缺乏直接性,不能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不同类型的酸性染料由于分子结构不同,染色性能不同,染色方法也不同。

酸性络合染料分子中不含有磺酸基,而含有磺酰氨基等亲水基团,分子中金属原子与染料分子比为1:2,故又称1:2金属络合染料。

它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染色,所以称为中性染料。

如中性灰2BL(即C.I.酸性黑60)。

酸性染料有偶氮型、蒽醌型、三芳甲烷型等,但大部分属于偶氮染料。

酸性络合染料的生产与一般染料相似,但必须增加一步与金属络合的工艺,例如中性灰2BL,先由2-氨基苯酚-4-磺酰胺重氮化,与1-乙酰氨基-7-萘酚偶合,然后再用水杨酸铬钠络合而成。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影响因素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影响因素

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影响因素
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简便而可靠的定量方法,是对可溶性物质浓度测定的有力工具。

这种比色法的有效性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因素的影响,使用者应加以注意,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比色法检测受检样品类别、大小、浓度变化的影响。

一般来说,浓度越低,比色法检测的准确性就越低。

所以,如果对检测结果有较高要求,应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前处理,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其次,比色法检测受基底浓度的影响,基底参与反应而被纤维素染料及染料介质的复合物形成,使检出的颜色较淡。

此外,测试过程中,比色瓶、比色管或比色梯度条的不同材料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应确定稳定、一致性较好的比色瓶材料,采用纯净水代替某些溶液。

再者,比色法检测受PH值变化的影响,考虑到反应的pH值和室温的变化,应控制PH的变化,尽量使比色法的结果更加稳定和准确。

此外,比色法检测还受染料浓度的影响,染料的浓度应在正常范围内,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因而建议进行校准,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酸性染料比色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但其结果仍受到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检测研究的具体要求,定期对检测结果进行检查,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

实验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操作。

二、仪器与试药1.仪器Mettler AL204电子天平 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分液漏斗规格:125mL 容量瓶规格:25mL、50mL 、100mL刻度移液管规格:5mL、10mL 滤纸规格:直径10cm研钵2.试药硫酸阿托品片规格:0.3mg/片硫酸阿托品对照品溴甲酚绿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二氯甲烷蒸馏水三、实验原理:硫酸阿托品属托烷生物碱类药物,含有碱性N原子,在适宜pH条件下,硫酸阿托品可生成阳离子,而酸性染料则解离成阴离子,生物碱阳离子与酸性染料阴离子生成有色离子对,用二氯甲烷将离子对提取出来进行比色测定。

在适宜pH条件下四、实验内容硫酸阿托品片Liusuan Atuopin PianAtropine Sulfate Tablets本品含硫酸阿托品[(C17H23NO3)2•H2SO4•H2O]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20℃干燥至恒重的硫酸阿托品对照品2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硫酸阿托品5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硫酸阿托品2.5mg),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振摇使硫酸阿托品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干燥的滤纸过滤,收集续滤液,即得。

测定方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mL,分别置预先精密加入二氯甲烷10mL的分液漏斗中,各加溴甲酚绿溶液(取溴甲酚绿50mg与邻苯二甲酸氢钾1.021g,加0.2mol/L氢氧化钠液6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必要时过滤)2mL,振摇提取2分钟后,静置使其分层,分取澄清的二氯甲烷液,照分光光度法(见附),在42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计算,并将结果与1.027相乘,即得供试品量中含有[(C17H23NO3)2•H2SO4•H2O]的重量。

酸性染料比色法阿托品片剂的含量测定

酸性染料比色法阿托品片剂的含量测定
Atropine Sulfate
合适的pH
实验方法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硫酸阿托品对照品 50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即得(每1ml含无水硫酸阿托品50u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出适量(约相当 于硫酸阿托品2.5mg),置50ml量瓶中,加水振摇使硫酸阿 托品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干燥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收 集续滤液,即得
3.测定法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ml,分别置于预先 精密加入氯仿10ml的60ml分液漏斗中,各加溴甲酚绿溶液 【取溴甲酚绿50mg与邻苯二甲酸氢钾1.021g,加氢氧化钠液 (0.2mol/L)6.0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必要 时滤过】2.00ml,振摇提取2分钟后,静置使分层;分取澄清 的氯仿液,采用1cm吸收池,以氯仿为空白,在420nm的波长 处分别测定吸收度,计算,并将结果与1.027相乘,即得供试 量中含有(C17H23NO2)2 .H2SO4 .H2O的重量。
4.计算
(C17H23NO3)2·H2SO4·H2O标示量%= A供/A对 × C对 × V× 1.027 ×平均片重 W×标示量
×100%
式中C对 单位(mg/ml),V=50ml,平均片重单位为g, W单位g,标示量单位mg
1.027:质量换算因数,指1g无水硫酸阿托品相当于硫酸阿 托品的量。由下式求得:
(C17H23NO3)2·H2SO4·H2O的分子量 (C17H23NO3)2·H2SO4的分子量
694.83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

实验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酸性染料比色法的操作。

二、仪器与试药1.仪器Mettler AL204电子天平 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分液漏斗规格:125mL 容量瓶规格:25mL、50mL 、100mL刻度移液管规格:5mL、10mL 滤纸规格:直径10cm研钵2.试药硫酸阿托品片规格:0.3mg/片硫酸阿托品对照品溴甲酚绿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二氯甲烷蒸馏水三、实验原理:硫酸阿托品属托烷生物碱类药物,含有碱性N原子,在适宜pH条件下,硫酸阿托品可生成阳离子,而酸性染料则解离成阴离子,生物碱阳离子与酸性染料阴离子生成有色离子对,用二氯甲烷将离子对提取出来进行比色测定。

在适宜pH条件下四、实验内容硫酸阿托品片Liusuan Atuopin PianAtropine Sulfate Tablets本品含硫酸阿托品[(C17H23NO3)2•H2SO4•H2O]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20℃干燥至恒重的硫酸阿托品对照品25mg,置25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硫酸阿托品5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硫酸阿托品2.5mg),置50mL容量瓶中,加水振摇使硫酸阿托品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干燥的滤纸过滤,收集续滤液,即得。

测定方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mL,分别置预先精密加入二氯甲烷10mL的分液漏斗中,各加溴甲酚绿溶液(取溴甲酚绿50mg与邻苯二甲酸氢钾1.021g,加0.2mol/L氢氧化钠液6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必要时过滤)2mL,振摇提取2分钟后,静置使其分层,分取澄清的二氯甲烷液,照分光光度法(见附),在420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计算,并将结果与1.027相乘,即得供试品量中含有[(C17H23NO3)2•H2SO4•H2O]的重量。

酸性染料比色法

酸性染料比色法
才可喷洒,否则背景深、反差小,影响测定。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二)单体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 2、HPLC(例题P105) ①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应用较多; ②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由于硅胶表面残留硅醇基的影响,使生 物碱分析易产生保留时间延长、峰形变宽、拖尾; ③可在流动相中加入硅醇基抑制剂、离子对试剂等措施以克服游离 硅醇基的影响,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④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时,使用较多的 是紫外检测器。
黄芩
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 山柰
山柰酚、山柰素
联结而成的一系汉列黄化芩合素物、。千层纸素
2槐、米含黄酮类成芦分丁的、常槲见皮中素药
葛根
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
7-木糖苷葛根素
广藿香 白果
枳实
橙皮苷、川陈皮素、新橙皮苷、高良姜 5-邻-去甲基川陈皮素
商陆素、芹菜素 山奈酚、槲皮素、芦丁
高良姜素、山奈素、槲皮素
用于含有酯键结构的生物碱的测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二)单体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 1、TLCS ①生物碱不具有紫外吸收或挥发性时可用本法测定; ②选用的吸附剂、展开剂及显色方法与鉴别相似; ③使用改良碘化铋钾等作为显色剂时,必须完全挥干展开剂后(尤其在碱性环境下展开的)
学习方法 结构 性质
分析方法
✓ 结构:母核、官能团、分子量等 ✓ 物理化学性质:溶解性、酸碱性、挥发性、氧化还原性、
旋光性、光谱特性等 ✓ 分析方法: 总类成分: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 单一成分:各种色谱法(GC、HPLC、HPCE、TLCS、SFC等)
药物分析学科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西米替丁含量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西米替丁含量
至 刻 度 , 匀 , 一 浓 度系 列 , 分 别 吸 取 该 系 摇 得
71 5 G分 光 光 愎计 :上 海 分 析 仪 器 厂 。
8 0 离 心沉 淀 机 :上 海 手术 器 械 厂 。西 米 0型 替 丁原 拳 药 ,注 射 用 规 格 ,重 庆 制药 七 厂 , 斗
列 1 至 1 ml 塞 试 管 ,加 入 p m1 5 具 H值 6 4磷 . 酸 盐 缓 冲 液 1ml 0 1 溴 麝 香 草 酚 兰 水 溶 , .%
现误差 。

99. 0
1 0.1 C
表 中 数 据 为 三 次 测 定 平 均 渔
3.本 法 具 有 快 速 、 准 确 、 简 便 的 优
点 , 适 用 于 西 米 替 丁 原 料 及 制 剂 的 含 量 测
定。
表 3 酸 性 染料 比色 法 与对 照 法测 定结 果 比较
法 增 加 了测 定 灵 敏 度 ,且 水溶 液 操 作 方
序号

m (量 g M 测得 )
¨
回 收 率 X ( ) ( ) CV% % %
l 01. T 99. 5 l O0.1 1. 2

O 0

便 ,稳 定 . 2.片 剂 测定 前 要 充 分 研 细 ,否 则 易 出
果最佳 。
0 1 lL 氢 氧 化 钠 为 空 白 , 吸 取 氢 氧 化 . mo/ 钠 层 于6 5 m处 进 行 测 定 。 以 吸收 度 A 为 纵 3n 座 标 , 浓 度 ( g m1 C为 横座 标 , 绘 制标  ̄/ ) 准 曲线 ( 略 ) ,并 将 所 得 数 据 进 行 线性 回 图
4.试 用 不 同 的 酸 性 染 料 以 溴 麝 香 草 酚

酸性染料比色法计算时为什么要乘以1

酸性染料比色法计算时为什么要乘以1

酸性染料比色法计算时为什么要乘以1.027
一、乘以1.027的原因:
1. 目的是将酸性染料比色法计算结果与光度法结果接近:由于染色的
浓度和光的路径长度的变化,均会引起光度值的变化,而酸性染料比
色法计算的结果相对于光度法测定,偏低约1.027%。

2. 酸性染料比色法比光度法可操作性性质要好:酸性染料比色法具有
快速、细致、精确、可重复性,且随时间变化不大,易于操作;而光
度法操作起来较为复杂,似乎系统压力较高而且需要多步操作,费用
也较高,所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比光度法取得成本效益和精准度较高的
测定结果。

3. 避免溶液的过度发热:在酸性染料比色法计算过程中,必须将溶液
精确的加入到容器中,这会在容器内引起溶液的过度发热,块研究表明,比色容器的温度升高0.9℃左右,会对染料比色法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用乘以1.027这样的方法来避免溶液发热,以保证测试精度。

二、系数1.027的特别使用:
1. 染色期:在染色期间,必须将溶液精确的加入到容器中,以保证测
量精度;而且容器温度最好保持25-26℃,不能波动,以降低测试误差。

2. 结果处理:在染色测试结果处理时,需要将计算的溶液浓度乘以
1.027,以使染色测试的结果接近光度法的测试结果。

3. 其它:此外,为了增加系数的准确率,在精确测量离子浓度时,应
始终采用系数1.0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三、定性鉴别
讨论:如何改进?
2、薄层色谱法 ①吸附剂:硅胶、氧化铝;
②展开剂:多以氯仿、苯等低极性溶剂,加入其他溶剂调整展
开剂的极性;
③由于硅胶显弱酸性,强碱性的生物碱在硅胶色谱板上能形成
盐,使Rf值很小或拖尾、形成复斑等。 ④显色剂:常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有时喷碘化铋钾试剂之后
四、含量测定
(一)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1、化学分析法 ①主要使用酸碱滴定法。 ②强碱滴定生物碱盐时,在70%~90%的乙醇介质中终点比在水中
明显,因此常将生物碱盐溶于90%乙醇,再用标准碱乙醇液滴 定。 ③若选择的溶剂及指示终点方法合适,还可用非水滴定法进行 ④要求:总生物碱的纯度较高,用于药味少成分简单制剂的测定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一)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2、分光光度法 (1)直接测定法 ①不经过化学反应、利用生物碱物质自身的光吸收直接进行比色
测定的方法。 ②一般用于药味较少、干扰小的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一)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2)酸性染料比色法(例题P101) 原理: BH++ In- → BH+·In-(水相)→ BH+·In-(有机相) 关键:
❖ 酸性染料的选择:甲基橙、溴麝香草酚兰(BTB)和溴甲酚绿等; ❖ pH值的选择:与生物碱和酸性染料的性质有关。 ❖ 有机溶剂的选择:一般用氯仿、二氯甲烷 ❖ 水分的干扰及消除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一)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3)雷氏盐比色法
原理: BH++ [Cr(NH3)2(SCN)4]-→ BH [Cr(NH3)2(SCN)4]
2马、钱含子生物新 马碱乌 钱成头 子分碱 碱的、番常木用鳖中碱药:黄 连
黄碱、甲基麻黄碱 小檗碱、巴马丁、药根碱、
(士的宁)、伪马钱子
黄连碱
碱、伪番木鳖碱
黄柏
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 防 己
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轮
素、原阿片碱、黄连碱
环藤酚碱、木兰碱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测定方法:
(复盐沉淀)
复盐沉淀→溶于丙酮(或甲醇)→直接比色测定
样品+定量过量的雷氏盐→过滤→滤液→比色测定λmax=520nm (4)异羟肟酸铁比色法
用于含有酯键结构的生物碱的测定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二)单体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 1、TLCS ①生物碱不具有紫外吸收或挥发性时可用本法测定; ②选用的吸附剂、展开剂及显色方法与鉴别相似; ③使用改良碘化铋钾等作为显色剂时,必须完全挥干展开剂后(尤
二、理化性质
1、溶解性
大多数生物碱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丙酮
及苯等有机溶剂;
与酸结合成盐后水溶性增加,但酸不同,生成的盐水溶性
有差异;
季铵型生物碱、有氮氧配位键的生物碱易溶于水
液体生物碱及一些小分子固体生物碱则既溶于水也可溶于
有机溶剂;
含有酸性官能团或酯键的生物碱还可溶于一些碱液或热苛
性碱液。
第五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药物分析 学科
【目的要求】
➢掌握中药制剂中生物碱、黄酮、三萜皂苷、醌类成 分的定性、定量原理与方法。 ➢熟悉中药制剂中挥发性成分、木质素类成分的定性、 定量原理与方法。 ➢了解其他成分(有机酸类、环烯醚萜类、香豆素类、 单萜及二萜类、多糖类)的分析方法。
药物分析学科
再喷硝酸钠试剂,可使样品斑点更加清晰。如有荧光,不用显色
⑤ 亦可用碘蒸汽、硫酸铈、碘铂酸等其他的试剂显色。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三、定性鉴别
3、纸色谱法 ➢ 可用于生物碱盐或游离碱的鉴别 4、HPLC: ➢ 保留时间定性 5、GC: ➢ 可用于小分子生物碱的鉴别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其在碱性环境下展开的)才可喷洒,否则背景深、反差小,影响 测定。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四、含量测定
(二)单体生物碱成分含量测定
2、HPLC(例题P105) ①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应用较多;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二、理化性质
2、沉淀反应
➢ 大多数生物碱在酸性水溶液中可以与某些试剂生成不溶于
水的复盐或分子复合物。
➢ 生物碱沉淀剂:碘化物复盐、重金属盐、大分子有机酸
马钱子散中生物碱成分的鉴别 取马钱子散1g,加浓氨试液数滴及氯仿10ml,浸泡数小时, 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稀盐酸1ml使溶解,加碘化铋 钾试液1~2滴,即生成黄棕色沉淀。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二、理化性质
3、显色反应 ➢ 生物碱在一定pH条件下可与一些酸性染料(多为磺酸肽
类)生成有色络合物,可被氯仿等有机溶剂定量提出 ➢ 结构中具有酯键的酯碱如乌头碱等可与异羟肟酸铁试剂反
应产生紫红色; 这些特点可用于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的分析
药物分析学科
第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二、理化性质
4、紫外光谱特性 ➢ 结构中具有共轭体系的生物碱均有紫外吸收 ➢ 结构中的氮原子与发色团直接连接或参与发色团的生物碱,
其吸收峰位置与测定时溶剂的pH有关。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三、定性鉴别
1、一般理化鉴别 ➢ 沉淀反应是生物碱理化鉴别常用方法,此反应一般在
酸性水溶液中进行 ➢ 制备样品供试液时必须净化处理,防止假阳性结果
第五章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学习方法 结构 性质
分析方法
✓ 结构:母核、官能团、分子量等 ✓ 物理化学性质:溶解性、酸碱性、挥发性、氧化还原性、
旋光性、光谱特性等 ✓ 分析方法: 总类成分: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 单一成分:各种色谱法(GC、HPLC、HPCE、TLCS、SFC等)
药物分析学科
第一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1中、药概名念称:生物主要碱生是物生碱物成分界除生中物药体名必称需的含氮主化要生合物物碱(成分如
氨山基豆根酸、蛋苦白参质碱、和氧B化族苦维参生碱、素等苦)参之外的苦所参有碱含、氮槐定有碱机、化槐合果碱、
槐果碱、金雀花碱
氧化苦参碱
物制,川乌因其结乌构头中碱、氮次原乌子头上碱、的未共麻享黄电子对麻而黄大碱多、伪具麻有黄碱碱性、去。甲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