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分类及编码设计-Read

合集下载

医学编码

医学编码
•如果能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有关医疗差错的数据,确定原因, 很多损失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 标准的术语表成为医疗保健服务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信息分类编码是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节将介绍 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一、信息分类
•分类有两种不同含义: 1)设计一种分类方法的过程; 2)通过使用分类概念标识的编码或术语,对对象进行编码或
三. 疾病分类与编码 疾病分类法概述 疾病分类编码要求
细数那些有趣的名字
记得中学校医室有个校医名叫“段珍”,晓得她的名字 后,我们都不去她那儿打针了。
我晓得哥哥的同学里有一个人叫朱逸群,一个叫杨宜 知。
有个人叫秦寿生,不知道他父母是怎么想的。 初中一个女孩叫倪杨,小女孩身体不好,老是生病,每
数值化字母顺序码
按编码对象名称的字母排列顺序排列,然后 分别赋予逐个增加的数字码。
如: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数值化字母顺序码
代码
名称
01 02 03
. . .
Alumen(白矾) Borneolum syntheticum(冰片) Concha bellamyae(白螺壳)
. . .
二、信息编码
数值化字母顺序码的优缺点
它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 的若干属性或特性逐次地分成 相应的若干个层积累目,并排 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 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
Faceted classification
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 干个属性或特征视为若干 个“面”,每个面中又可 分成彼此独立的若干类目。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这 些面中的类目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复合类目。
优点:编码对象容易归类(不存在可多处列类的现象), 容易维持并可起到代码索引的作用,便于检索。 缺点:预留编码问题。

第二章 医学数据分类、编码系统和医学信息标准

第二章 医学数据分类、编码系统和医学信息标准

SNOMED的模块
SNOMED的应用
将人、兽医学术语进行结构化的分类和编码, 使得原有的医学术语标准化,为计算机处理奠 定了基础; 标准化的、规范的应用医学术语将有利于医学 信息共享和提高医疗质量; 术语代码拥有医学知识表达的许多特征,具开 放式的数据结构,可灵活地进行搭配、组装、 合成,适用于电子病历,并支持专家系统。
信息共享的前提是标准化 信息的标准化问题具有普遍性 广义的定义:
是指针对现存或潜在的问题,为公共的和常用的事 物做出某些规定的活动,旨在使该环境达到最佳有 序度。
标准化的狭义定义:
是指信息表达上的标准化,实质是在一定范围内人 们能共同使用的对某类、某些、某个客体抽象的描 述与表达。
信息的表达、交换和处理
SNOMED的结构
SNOMED是多轴编码的医学命名法,有若干独立的 编码体系,每一个轴可以用于描述同一个诊断
全部术语分入11个独立的系统模块(轴) 术语按照自然层次排列,被分配5或6位代码 代码与术语一一对应,标示术语的内在信息组、上 下关系 通过使用G(链接词/修饰词)模块,可连接和修饰 每个模块术语、描述符及限定词。 词条的索引排列是按照编码顺序
并置码编码方法
由一些代码段组成的复合代码,这些代码段提供了描绘编码对 象的特征。 易于编码对象的分类,代码易于解释;需含有大量特性,代码 值有许多字。
代码类型
组合码编码方法
由一些代码段组成的复合代码,提供编码对象的不同特性,但 特性相互依赖并且具有层次关联; 代码值容易赋予、解释、确认;理论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举例:GB 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
数据元概念:
由对象类和特性组成,是数据模型。 一个特性只描述一个对象类,当一个特性和一个对象类建立 关联时就产生一个数据元概念。

医院信息分类及编码设计-Read

医院信息分类及编码设计-Read

医院信息分类及编码设计-Read医院信息分类及编码字典设计⼀、⽬的医院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作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项基础性⼯作。

为了能使新系统在通⽤性、可适应性、可操作性等⽅⾯有较强的优势,为APPHIS以后的市场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制定本⽅案。

⼆、原则本系统采⽤的分类编码标准原则是:凡有国家分类标准的⼀律采⽤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则采⽤卫⽣部或有关司局制定的标准,包括卫⽣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制定的⼀些临床应⽤分类标准;凡国内⽆标准,国际上有标准或发达国家有成熟标准的,采⽤该标准;如果只能采⽤医院分类标准,则⼀律采⽤⽤户⾃定义分类代码的⽅法。

三、细则(⼀)编码编码是⼀个对特定对象或事物进⾏分类的过程,或是对事物进⾏多轴分类的分类集合。

在⼤多数分类中,各类⽤代码表⽰。

事实上,编码是对对象多⽅⾯性质的解释,代码可以是数字,字母或两者兼具。

下⾯列出了各种代码的形式。

·数字编码(Number codes)--数字可以是以顺序的形式来表⽰。

也就是说,每⼀个新的类别都是以下⼀个未⽤过的数字来表⽰,优点是能够很容易的添加新的类别。

--数字也可以以随机的形式来表⽰,这样可防⽌病员的特殊信息隐藏在代码⾥。

--系列数字可以保留给⼀类别组,这种类型的数字只⽤于⼀个固定类别组,这样该类别组不能随意扩⼤。

·助记编码(Mnemonic codes)助记编码是由相关类⽬的⼀个或多个字符组成。

这有助于⽤户记住代码,然⽽对于多类⽬分类系统来说,可能导致代码太长或者代码与类⽬毫⽆类似之处。

因此,助记编码通常⽤于有限数⽬的分类表,例如医院各部门通常使⽤记忆代码表⽰,如⽿⿐喉科⽤ENT 表⽰,⼼脏病科⽤CAR 表⽰,妇产科⽤OB-GYN 表⽰。

·分层编码(Hierarchical codes)为了增加细⽬的级别,在已有代码上加上⼀个或多个字符就扩展成分级代码,增加了类的分级细节。

分级代码含有相关类的分级细节信息及其与⽗类的分级关系信息。

医学术语国外标准及标准组织

医学术语国外标准及标准组织

医学术语国外标准及标准组织国外标准及标准组织ATC ( 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 解剖-治疗-化学代码;是一种药物系统分级分类法。

在19世纪 70年代初,挪威医学供应部扩展了已有的欧洲制药市场研究协会解剖和治疗 3 级分类系统,并增加了 2 个化学级。

后来, ATC 分类获得 WHO 药物应用研究组认可,并由在奥斯陆的 WHO 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 负责维护。

ATC 的优点如下:(1)确定了一个药物产品,包括有效物质、用药途径和相关的剂量。

(2)既面向治疗、又面向化学药品,这个特征是其他系统所缺乏的。

(3)其分级结构允许逻辑分组。

( 4)已作为 WHO 药物应用研究的国际标准。

缺点是:没有包含复合产品、皮肤病制剂和局部用的复方制剂。

相关资料: http://www.umanitoba.ca/centres/mchp/concept/dict/drug/Atc-ext.htm CPT ( Current Procedural Terminology, 美国)通用过程术语学;是美国的付帐赔偿编码体系中使用的一套编码系统,基于消费来定义诊断和治疗过程,提供了编码策略。

是医院所使用的临床操作与提供服务的分类编码与术语体系,在美国的付款和应用评估方面广为使用。

每年由美国医学会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 发布一次。

(在论坛的一些国外 DEMO 上,常可见到 CPT4 ,指的是CPT 的第四版本: Current Procedural Terminology,4th Edition )DICOM 标准(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本论坛讨论栏目:医学影像技术、 Pacs 系统、 DICOM3 标准详DRG (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美国)中文名:诊断相关组;由美国 HCFA ( Health Care Financing Administration )制定,是用于美国医疗保险预付款制度的分类编码标准。

医学数据分类 编码系统和医学信息标准

医学数据分类 编码系统和医学信息标准

2. 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y 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定义 y 数据分类的基本原则 y 数据分类的基本方法 y 代码类型的划分
数据分类
y 数据分类的概念:
根据数据的属性或特征,将分类对象按一定的原 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一定的分类体系 和排序顺序的过程。
y 数据分类的要素:
y 分类对象——数据 y 分类依据——取决于数据特性
y A06.0为急性阿米巴痢疾, y A06.1为慢性肠道阿米巴病, y A06.3为肠道阿米巴
3.按序化关系逐个编码
面分类法
y 面分类法:
y 将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属性或特征视为若干个 “面”,每个面中又可分成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
y 根据需要,组合类目
y 优缺点:
y 具有较大弹性,易于添加和修改类目; y 不能充分利用容量,可组配类目很多,但有时实际
y 明确的域
y 任何一个标准,一种代码体系都是在一定范围,为 一定目的服务的。
y 完整性与惟一性
y 对于一个或是一组客体,在标准化代码中有且仅有 一个确定的代码与其对应。
y 特殊情况需用两个以上代码表示同一客体,需用加 以特殊的标志与说明。
信息标准化的特点
y 权威性
y 信息标准化要形成一个文本并被人们在一定范围内 认可和应用。
第二章 医学数据分类、编码系统和 医学信息标准
南京中医药大学
1.信息标准化的定义与特点
y 信息标准化的定义 y 信息标准化的特点 y 元数据与数据元
1.1.1 标准化
y 信息共享的前提是标准化 y 信息的标准化问题具有普遍性
y 广义的定义:
y 是指针对现存或潜在的问题,为公共的和常用的事 物做出某些规定的活动,旨在使该环境达到最佳有 序度。

医疗信息学中涉及的各种国际标准一览

医疗信息学中涉及的各种国际标准一览

医疗信息学中涉及的各种国际标准一览本页介绍在医学信息中广泛应用到的标准,以便论坛的朋友进行检索。

主要介绍医疗应用方面的标准,对于应用于医疗方面的专业技术标准,如:用于通讯的通讯协议标准UDP、TCP/IP 、FTP等等,以及用于存储的JPEG 、TIFF 、PICF 、FAX 、Media等方面的标准,在涉及的时候,会给出相应的简单说明,但并不列出在下表中,因为此类标准并不需要医院的IT人员了解也会广泛应用在各个方面,其医疗方面的应用标准,如果医院的人员和医学信息学的研究人员不了解的话,是无法获得更好的应用和发展的,也无法借鉴其中成功的或者是失败的标准化经验。

本页编排以各标准的首字母顺序为序,在各标准后标有"详"字样的,表示可以点击相关链接有详细的介绍;在本页仅提供相关的网址,或仅有简单介绍的,则表明没有更多的资料,欢迎各位网友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本页的整理和维护由ironstone负责,有相关问题,请于其联系。

在了解这些标准体系和编码体系之前,应当注意到的是:所有分类编码系统都有缺点,没有一个编码体系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因此,在了解了这些标准后,了解这些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使用目的和使用人群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标准及标准组织:ATC(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解剖-治疗-化学代码;是一种药物系统分级分类法。

在19世纪70年代初,挪威医学供应部扩展了已有的欧洲制药市场研究协会解剖和治疗3级分类系统,并增加了2个化学级。

后来,ATC分类获得WHO药物应用研究组认可,并由在奥斯陆的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 stics Methodology)负责维护。

ATC的优点如下:(1)确定了一个药物产品,包括有效物质、用药途径和相关的剂量。

(2)既面向治疗、又面向化学药品,这个特征是其他系统所缺乏的。

18种重点疾病及编码

18种重点疾病及编码

欢迎阅读18种重点疾病及ICD10编码:
1.急性心肌梗死ICD10:I21-I22
2.充血性心力衰竭ICD10:I50
3.脑出血和脑梗死ICD10:I60-I63
4.创伤性颅脑损伤ICD10:S06
5.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主要诊断ICD10:K25-K28伴有.0-.2,.4-.6亚目编码,K29.0,K92.2为消化道出血(无并发症)的非产妇出院患者。

6.累及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ICD10:T00-T07
7.细菌性肺炎(成人、无并发症)ICD10:J10.0,J11.0,J12-J18(不包括J17*)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ICD10:J44
9.糖尿病伴短期与长期并发症ICD10:E10-E14
10.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
11.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及脓肿ICD10:K35.0,K35.1
12.前列腺增生ICD10:N40
13.肾衰竭ICD10:N17-N19
14.败血症ICD10:A40-A41
15.高血压病(成人)ICD10:I10-I15
16.急性胰腺炎ICD10:K85
17.恶性肿瘤术后化疗ICD10:Z51.101
18.恶性肿瘤维持性化学治疗ICD10:Z51.201、Z51.103。

中国医院信息系统标准代码

中国医院信息系统标准代码

“中国医院信息系统”标准代码(电子版)第一集序名称标准标准号DBF名1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表ICD-9 国家标准GB/T14396 ICD2 国家名称代码表国家标准GB26599 COUNTRYC3 民族代码表国家标准GB3304-91 NA TIONCO4 设备名称代码表国家标准WZB01-90 EQUIPNAM5 地区代码表国家标准DB2260 DISTRICT6 专业技术职务代码表国家标准GB8561 EMPTITLE7 语种代码表国家标准GB4880 FLANGUAG8 职业代码表国家标准GB6565-86 OCCUPA TI9 行政职务代码表国家标准(自定代码) GB12403 EMPPOSIT10 行政级别代码表国家标准GB12407 EMPGRADE11 职务类别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9-94 POTYPE12 职位分类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6 GRADEDET13 学位代码表国家标准GB6864 ACADEMYD14 外语程度代码表国家标准GB6865 FLLEVEL15 出国目的代码表国家标准GB/10301 GOABROAD16 出国经费来源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 A28 FINANCES17 取得资格途径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9-94 A11 TITCHANN18 学习方式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25 TRAIN19 学习形式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3 STUDY20 在学单位类别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26 TRAINUNI21 教育培训性质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24 TRAINTYP22 教育培训结果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0946-94 A7 TRAINRES23 单位性质代码表国家标准AGENTTYP24 干部来源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15 CADRESOU25 聘任情况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12 TITSITUA26 流动原因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16 LEA VEREA27 用工形式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HIRETYPE28 工资类别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SALARYTY29 工资变动原因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32 SACHAGNE30 当前任职状态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8 POCURRST31 任职原因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5 POCAUSE32 任职方式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 A4 POSTYLE33 免职原因代码表国家标准GB14946-94 A10 PODISCAU34 免职方式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9 PODISTYP35 职务变动类别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7 POCHANGE36 荣誉奖励处分代码表国家标准GB8563+GB8560+GB8562 AWARDCOD37 奖惩原因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23 AWARDCOU38 奖惩类别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20 AWARDPUM39 政治面貌代码表国家标准GB4762-84 PARTYCOD40 政治面貌异常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5 PAUNUSUA41 性别代码表国家标准GB2261-80 SEXCODE42 婚姻状态代码表国家标准GB4766 MARITALS43 健康状况代码表国家标准GB4767-84 HEALTHCO44 文化程度代码表国家标准GB4658 EDUCA TIC45 户口性质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RESIDETY46 个人所得税纳税标准代码表国家标准TAXSTAND47 家庭出身代码表国家标准GB4765 FAMILYBY48 本人成分代码表国家标准GB4764 CLASSTA T49 个人身份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 A1 IDENTITY50 亲属关系代码表国家标准GB4761 RELA TIVE51 港澳台侨胞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 A2 OVERSEAC52 工人技术等级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13 WORKERTI53 军衔代码表国家标准GB/T14946-94 A35 ARMYRANK54 学校代码表人事部推荐标准SCHOOLCO55 专业代码表人事部推荐标准PROFCODE。

XX医院诊疗项目编码

XX医院诊疗项目编码

碱负荷试验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1,25双羟维生素D测定 血清泌乳素测定 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测定(省管) 17α羟孕酮测定 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测定 尿吡啶酚测定 冷球蛋白测定 氯测定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血清α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 指甲肌酐测定 尿可滴定酸测定 血清酸性磷酸酶测定 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血清T3摄取实验 血清脱氢表雄酮及硫酸酯测定 雄烯二酮测定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肾上腺素测定 尿NTx测定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测定 血浆皮质醇测定 血浆肾素活性测定 血管紧张素Ⅰ测定 血管紧张素Ⅱ测定 血清果糖胺测定 全血半乳糖测定 血清果糖测定 木糖测定 血清唾液酸测定 血浆乳酸测定 全血丙酮酸测定 血脂及脂蛋白测定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血清磷脂测定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血清脂蛋白电泳分析 血清载脂蛋白AⅠ测定 血清载脂蛋白AⅡ测定 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 血清载脂蛋白CⅡ测定 血清载脂蛋白E测定 血清载脂蛋白α测定 血清β-羟基丁酸测定 血游离脂肪酸测定 甘油测定 载脂蛋白E基因分型 无机元素测定 钠测定
1001010058 1001010059 1001010061 1001020047 1003010015 1003020049 1002010071 1002012285 1002032284 1002030073 1002022283 1002020072 0902014478 0901031035 0901031005 0901030841 0901030842 0901030845 0901030847 0901030850 0901030851 0901030867 0901030868 0901030870 0901030872 0901030873 0901030874 0901030876 0901030877 0901030881 0901030884 0901030885 0901030888 0901034487 0901031164 0901031166 0901031186 0901031187 0901031208 0901031065 0901031091 0901031150 0901030702 0901030709 0901030720 0901030733 0901030741 0901030765 0901030779 0901030807 0901030815 0901030834

医学信息的分类与编码

医学信息的分类与编码
有一同学叫“段明”,普通话不标准者念起来就与“断命”一样, 后改名。
记得看电视,晓得有一女记者名叫“胡云”,有一女记者名叫“胡 月(曰)”,报出的新闻能有人相信吗?
高中一个同班男孩,叫吴礼坚,平常大家念都太平无事,偏偏来了 个外地老师,“吴”“胡”发音不清,结果变成“狐狸精”,几次 哄堂大笑之后此同学再也没有被点名。
规范性:在一个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中,代码的类型、 代码的结构以及代码的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二、信息编码 代码的种类
无含义代码
代码
顺序码
无序码
有含义代码
系列顺序码
数值化 字母顺序码
层次码
特征 组合码
复合码
二、信息编码
代码的种类
1.无含义代码:即无实质含义的代码。此种代码只
作为编码对象的唯一标识,只起代替编码对象名称的作 用,而不能提供有关编码对象的其他任何信息。
宫颈癌
C53
(32)
膀胱癌
C67
(33)
白血病
C91-C95
(34) 良性肿瘤计
D10-D36
(35) 其他肿瘤计
D00-D09, D37-D48
二、信息编码
系列顺序码的优缺点 优点:能表示编码对象一定的属性或特征,易
于添加。
缺点:空码较多时,不便于机器处理,不适用 于复杂的分类体系。
二、信息编码
4.特定含义:由于某种客观需要采用一些专用 符号时,此代码又可提供一定的特定含义。
二、信息编码
基本原则
唯一性:虽然一个编码对象可以有很多不同的 名称,也可按各种不同方式对其进行描述,但是, 在一个分类编码标准中,每一个编码对象仅有一 个代码,一个代码只唯一表示一个编码对象。 【标识功能】

最新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最新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最新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疾病、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应按卫生部“卫医[2001]286号”文件执行,首页中的出院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一10)编码,手术操作按(ICD一9一cM一3)编码。

(一)编码人员要求1、必须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一9一CM 一3)的编码原则和编码技能。

2、接受过国际疾病分类(ICD一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 一9一CM一3)培训。

3、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4、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5、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经常和临床医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编目工作要求1、建立国际疾病分类(ICD—l0)和手术操作(ICD一9一CM一3)系统库。

2、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一10)每章节的编码规则、注释和定义。

3、每份病案首页中的出院诊断和手术名称必须按要求编码并签名。

4、对疑难病、少见病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确保编码的准确。

5、对主次诊断不清,手术名称不正确、诊断术语不全或遗漏,应及时通知医师修改、补缺后再编码。

6、掌握各种术式的内涵,对新术式应用扩展码加以补充,以弥补(ICD一9一CM一3)原著编码的不足。

7、编目的准确率大于95%。

8、在编码中要结合第一卷核对,重点看第一卷中包括与不包括的注释及指示性说明,采用多编码方法,保证编码的准确性、完整性。

(三)编码的原则遵循(ICD一9一CM一3)、(ICD—l0)编目的总规则:1、单一编码和多编码:医院各种报表均采用单一编码,对于因其他目的使用疾病分类的情况一般采用多编码方法,要求必须对3个疾病诊断和2个手术操作名称进行编码。

2、编码级别:(ICD一9一CM一3)、(ICD一10)有类目、亚目和细目之分,如有亚目、细目者必须编码至亚目或细目(对于开放性闭合性骨折的细目必须使用),(ICU一10)前3~4位数有统一要求,3位数编码是核心分类,5—6位数可根据需要而扩展。

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库

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库

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库截止2024年10月28日,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库在国内主要采用的是中国医院信息标准与编码库(CHIS)和国家基本药物(EBM)编码。

其中,CHIS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一种标准,用于规范医院内各种医疗服务项目的命名和编码;EBM编码是对国家基本药物进行编码的一种标准,用于统一国家基本药物的命名和编码。

1.项目分类:根据医疗服务项目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通常包括药品、诊疗、检查、手术、康复等多个分类。

2.项目编码:为每个医疗服务项目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用于区分和识别不同的项目。

编码一般采用数字、字母或符号进行表示,通常有一定的层次结构。

3.项目名称:为每个医疗服务项目命名,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名称,便于医院内部和外部的理解和使用。

4.项目描述:对每个医疗服务项目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项目的具体内容、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等,便于医疗机构和医生了解和操作。

1.统计分析:通过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医院内部和外部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疾病统计、医疗费用统计、医疗质量统计等,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医保支付:医保机构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支付时,需要对项目进行识别和核对,通过编码可以方便医保机构进行管理和支付,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3.医疗管理: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库可以作为医院内部医疗服务项目管理的工具,便于医院内部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4.科学研究: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库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方便医学研究人员进行临床研究和医学信息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库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医疗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加和变化,编码库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医疗服务的需求。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常见疾病国际ICD―10编码解析

常见疾病国际ICD―10编码解析

附表2 ICD-10常用编码表疾病名称ICD-10编码疾病名称ICD-10编码一、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P89 A00~B99 狂犬病A82.9伤寒A01.0 流行性乙型脑炎A83.0副伤寒NOS A01.4 病毒性脑炎NOS A86沙门氏菌感染NOS A02.9 病毒性脑膜炎NOS A87.9细菌性痢疾NOS A03.9 流行性出血热NOS A98.5细菌性肠道感染(细菌性肠炎NOSA04.9 急性甲型肝炎,伴有肝昏迷.B15.0细菌性食物中毒NOS A05.9 急性甲型肝炎NOS B15.9病毒性肠道感染NOS A08.4 急性乙型肝炎NOS B16.9传染性腹泻(不明确的肠道感染NOSA0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B18.1肺结核NOS A16.2 慢性病毒性肝炎NOS B18.9结核性胸膜炎A16.5 病毒性肝炎NOS B19.9结核性脑膜炎A17.0 艾滋病(人类免役缺陷病毒[HIV]病NOS B24脊柱、骨和关节的结核病NOS 肾结核A18.0A18.1病毒性心炎B33.2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核病NOS A18.1 病毒血症NOS B34.9其他器官的结核A18.8 疟疾NOS B54粟粒性结核病NOS A19.9 血吸虫病NOS B65.9新生儿破伤风A33 结核病后遗症B90.9产科破伤风A34 病毒性脑炎的后遗症B94.1破伤风NOS A35百日咳NOS A37.9流行性脑膜炎A39.0 二、肿瘤P145 C00~D48 脑膜炎球菌感染NOS A39.9 恶性肿瘤C00~C97 败血症NOS A41.9 唇NOS C00.9丹毒A46 舌根C01细菌性感染(菌血症NOS A49.9 舌NOS C02.9先天性梅毒NOS A50.9 牙龈NOS C03.9心血管梅毒A52.0 口腔NOS C06.9梅毒NOS A53.9 腮腺C07疾病名称ICD-10编码疾病名称ICD-10编码扁桃体NOS C09.9 胰头C25.0口咽NOS C10.9 胰体C25.1鼻咽NOS C11.9 胰尾C25.2下咽NOS C13.9 胰NOS C25.9咽NOS C14.0 肠道NOS C26.0食管NOS C15.9 胃肠道、消化管或道C26.9 贲门C16.0 鼻腔C30.0胃底C16.1 声门(声带C32.0胃体C16.2 喉NOS C32.9幽门C16.4 气管C33胃窦C16.3 支气管或肺C34.9胃小弯NOS C16.5 胸腺C37胃大弯NOS C16.6 纵隔C38.3胃NOS C16.9 胸膜C38.4十二指肠C17.0 上呼吸道NOS C39.0空肠C17.1 呼吸道(呼吸系统NOS C39.9回肠C17.2 四肢的骨和关节软骨NOS C40.9 小肠NOS C17.9 脊柱C41.2盲肠C18.0 骨和关节软骨NOS C41.9阑尾C18.1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NOS C43.9 升结肠C18.2 皮肤NOS C44.9横结肠C18.4 胸膜间皮瘤C45.0降结肠C18.6 腹膜间皮瘤C45.1乙状结肠C18.7 间皮瘤NOS C45.9结肠(大肠NOS C18.9 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NOS C47.9直肠C20 腹膜C48.2肛门NOS C21.0 结缔组织和软组织NOS C49.9肝NOS C22.9 乳房NOS C50.9胆囊C23 宫颈NOS C53.9胆管或胆道NOS C24.0 子宫体NOS C54.9法特氏壶腹C24.1 子宫NOS C55胆道C24.9 卵巢C56疾病名称ICD-10编码疾病名称ICD-10编码输卵管C57.0 慢性髓样白血病C92.1胎盘(绒毛膜(绒癌C58 髓样白血病NOS C92.9阴茎NOS C60.9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93.0前列腺C61 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93.1睾丸NOS C62.9 单核细胞白血病NOS C93.9肾C64 急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红白血病C94.0肾盂C65 慢性红细胞增多症C94.1输尿管C66 急性骨髓纤维变性C94.5膀胱NOS C67.9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C94.2泌尿系统NOS C68.9 急性白血病NOS C95.0脑膜C70.0 慢性白血病NOS C95.1脑NOS C71.9 白血病NOS C95.9中枢神经系统NOS C72.9 良性肿瘤P176 D10~D36甲状腺NOS C73 喉D14.1肾上腺NOS C74.9 血管瘤D18.0垂体C75.1 淋巴管瘤D18.1不明确的、继发的和未特指部位的恶性肿瘤C76、C77、C80间皮瘤D19.9鼻NOS C76.0 脑膜瘤NOS D32.9 骨盆C76.3 脑NOS D33.2淋巴结NOS C77.9 甲状腺D34恶性肿瘤NOS C80 淋巴结D36.0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C81~C96 良性肿瘤NOS D36.9霍奇金[何杰金]病NOS C85.9 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37~D48 非霍奇金淋巴结瘤(恶性肿瘤C81.9 消化器官NOS D37.9多发性骨髓瘤C90.0 呼吸器官NOS D38.6浆细胞瘤NOS C90.2 脑膜D42.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91.0 脑NOS D43.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9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NOS D46.9淋巴样白血病C91.9 淋巴细胞增多性疾病NOS D47.9急性髓样白血病C92.0疾病名称ICD-10编码疾病名称ICD-10编码三、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役机制的疾患P196 D50~D89 适用于E10~E14.0伴有昏迷.1伴有酮症酸中毒.2伴有肾的并发症.3伴有眼的并发症.4伴有神经的并发症.5伴有周围循环并发症.6伴有其他特指的并发症.7伴有多个并发症.8伴有未特指并发症.9不伴有并发症缺铁性贫血NOS D50.9营养性贫血NOS D53.9遗传性溶血性贫血NOS D58.9后天性溶血性贫血NOS D59.9再生障碍性贫血NOS D61.9 糖尿病Ⅰ型E10 贫血NOS D64.9 糖尿病Ⅱ型E1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65 糖尿病NOS E14 血友病NOS D66 低血糖性昏迷E15 凝血缺陷NOS D68.9 低血糖NOS E16.2 血小板减少NOS D69.6 甲状旁腺疾患NOS E21.5 白细胞疾病NOS D72.9 席汉氏病、西蒙氏病(垂体功能减退症E23.0 脾疾病NOS D73.9 尿崩症E23.2 血液和遭血器官疾病NOS D75.9 垂体疾患NOS E23.7组织细胞增多症(网状组织细胞瘤D76.3 席欣[柯兴]综合征NOS E24.9 免役缺陷NOS D84.9 肾上腺疾患NOSE27.9 肺结节病D84.0 内分泌疾患NOS E34.9结节病NOS D86.9 恶性营养不良病营养不良NOS E40 E46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E54肥胖NOS E66.9高脂血症NOS E78.5淀粉样变性NOS E85.9酸中毒E87.2四、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P213E00~E90 碱中毒E87.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NOS E03.9 电解质失衡NOS E87.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NOS E05.9 代谢紊乱NOS E88.9甲状腺疾患NOS E07.9疾病名称ICD-10编码疾病名称ICD-10编码五、精神和行为障碍P245 F00~F99 短暂性大脑缺血NOS G45.9醉酒F10.0 吉兰-巴雷[格林-巴利]综合征G61.0酒瘾综合症F10.2 多神经病(神经病NOS G62.9药物瘾F19.2 重症肌无力G70.0精神病NOS F29 先天性和发育性肌肉无力G70.2抑郁性障碍NOS F32.9 肌神经疾患NOS G70.9情感性精神病F39 共济失调性大脑性麻痹[瘫痪] G80.4恐怖症NOS F40.9 (婴儿大脑性麻痹[瘫痪] G80.9癔症F44.9 偏瘫NOS G81.9神经衰落F48.0 截瘫NOS G82.2神经症NOS F48.9 麻痹[瘫痪]综合征NOS G83.9神经性厌食F50.0 梗阻性脑积水G91.1产褥期精神病NOS F53.1 脑积水NOS G91.9缺氧性脑损害(肺性脑病G93.1脑病NOS G93.4脑疝G93.5六、神经系统疾病P321 G00~G99 脊髓空洞症G95.0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G00.9 脊髓受压NOS G95.2脑膜炎NOS G03.9 脊髓病NOS G95.9脑炎、脊髓炎和脑脊髓炎NOS G04.9 中枢神经系统疾患NOS G96.9颅内和脊柱内脓肿G06 神经系统NOS G98遗传性共济失调NOS G11.9运动神经元病G12.2脊髓性肌肉萎缩NOS G12.9 七、眼和附器疾病P351 H00~H59 帕金森病(震颤麻痹G20 老年性白内障NOS H25.9舞蹈病NOS G25.5 白内障NOS H26.9阿耳茨海默病NOS G30.9 青光眼NOS H40.9老年性脑病变G31.1 失明H54.0癫痫,大发作状态G41.0癫痫,小发作状态G41.1 八、耳和乳突疾病P375 H60~H95 癫痫NOS G40.9 中耳炎NOS H66.9偏头痛G43.9 聋(听觉丧失NOS H91.9疾病名称ICD-10编码疾病名称ICD-10编码九、循环系统疾病P385 I00~I9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25.1风湿热(关节炎I00 陈旧性心肌梗死I25.2急性风湿性心包炎I01.0 心脏动脉瘤I25.3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I01.1 冠状动脉动脉瘤I25.4急性风湿性心肌炎I01.2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NOS I25.9急性风湿性心脏病NOS I01.9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栓塞I26.0风湿性舞蹈病NOS I02.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27.9风湿性二尖瓣狭窄I05.0 急性心包炎NOS I30.9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05.1 急性和亚急性心内膜炎NOS I33.9I05.2 心内膜炎(慢性NOS I38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有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疾病NOS I05.9 病毒性心肌炎I40.0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I06.0 急性心肌炎NOS I40.9风湿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I06.1 心肌病NOS I42.9风湿性主动脉狭窄伴闭锁不全I06.2 心脏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NOS I45.9 风蚀性主动脉瓣疾病NOS I06.9 房颤I48风蚀性三尖瓣疾病NOS I07.9 室颤I49.0多个心瓣膜疾病NOS I08.9 心律失常NOS I49.9风湿性心肌炎I09.0 急性左心衰I50.1慢性风湿性心包炎I09.2 心力衰竭NOS I50.9风湿性心脏病NOS I09.9 心肌炎NOS I51.4高血压I10 心血管疾病NOS I51.6高血压性心力衰竭I11.0 心脏肥大I51.7高血压性心脏病NOS I11.9 心脏病NOS I51.9I60.9高血压性肾衰竭I12.0 珠网膜下出血(大脑动脉瘤破裂包括先天性NOS高血压性肾脏病NOS I12.9 脑内出血NOS I61.9高血压性心脏和肾脏病NOS I13.9 颅内出血(非创伤性NOS I62.9心绞痛NOS I20.9 脑梗死,由于大脑动脉血栓引起I63.3急性心肌梗死I21 脑梗死,由于大脑动脉栓塞引起I63.4随后性(复发性心肌梗死NOS I22.9 脑梗死NOS I63.9急性缺血性心脏病NOS I24.9 中风(脑血管意外NOS I64疾病名称ICD-10编码疾病名称ICD-10编码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症I67.2 细菌性肺炎NOS J15.9高血压性脑病I67.4 支气管性肺炎NOS J18.0脑血管病NOS I67.9 大叶肺炎NOS J18.1珠网膜下出血后遗症I69.0 坠积性肺炎NOS J18.2脑内出血后遗症I69.1 肺炎NOS J18.9脑梗死后遗症I69.3 急性支气管炎NOS J20.9中风后遗症I69.4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NOS J22脑血管病NOS后遗症I69.8 鼻息肉NOS J33.9动脉粥样硬化NOS I70.9 上呼吸道疾病NOS J39.9动脉瘤NOS I72.9 支气管炎NOS J40雷诺综合征I73.0 慢性支气管炎NOS J42脉管炎(动脉炎I77.6 肺气肿J43下肢静脉炎(栓塞NOS I80.3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阻塞性、气肿性J44.8 下肢静脉曲张,伴有炎症I83.1 哮喘NOS J45.9食管静脉曲张,伴有出血I85.0 哮喘持续状态J46淋巴结炎NOS I88.9 支气管扩张J47尘肺NOS J64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J80十、呼吸系统疾病P419 J00~J99 肺水肿(充血J81急性鼻咽炎[普通感冒] J00 肺脓肿NOS J85.2急性鼻窦炎NOS J01.9 气胸(非创伤性J93.9急性咽炎J02.9 胸腔积液J94.8急性扁桃体炎NOS J03.9 呼吸衰竭NOS J96.9急性喉炎J04.0 肺萎缩J98.1急性气管炎J04.1 肺部感染J98.4急性会厌炎J05.1急性咽喉炎J06.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NOS J06.9流行性感冒J11.8病毒性肺炎J12.9肺炎(由肺炎链球菌引起J13肺炎(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J14疾病名称ICD-10编码疾病名称ICD-10编码十一、消化系统疾病K445 K00~K93 胆石性肠梗阻K56.3 食管疾病NOS K22.9 肠粘连,伴有梗阻K56.5适用K25~K28.0急性,伴有出血.1急性,伴有穿孔.2急性,伴有出血和穿孔.3急性,不伴有出血或穿孔.4慢性或未特指的,伴有出血.5慢性或未特指的,伴有穿孔.6慢性或未特指的,伴有出血和穿孔.7慢性,不伴有出血和穿孔.9未特指为急性或慢性,不伴有出血或穿孔肠梗阻NOS K56.7 功能性肠疾患NOS K59.9 肛门和直肠疾病NOS K62.9 肠穿孔(非创伤性K63.1 肠溃疡K63.3 腹膜炎NOS K65.9 酒精性肝硬化K70.3 肝衰竭NOS K72.9 慢性肝炎K73.9 肝硬化K74.1 肝硬变NOS K74.6 肝脓肿K75.0 肝炎NOS K75.9胃溃疡K25 脂肪肝K76.0 十二指肠溃疡K26 肝梗死K76.3 消化性溃疡K27 门静脉高血压K76.6 胃空肠溃疡K28 肝肾综合症K76.7 急性出血性胃炎K29.0 胆囊结石,伴有急性胆囊炎K80.0 慢性胃炎NOS K29.5 胆囊结石,不伴有急性胆囊炎K80.2 胃炎NOS K29.7 胆管结石。

医学临床路径与疾病、手术编码

医学临床路径与疾病、手术编码

根据美国家庭医师学会的调查,编码不足使家 庭医师的收费每个患者平均少收$27, 每天 少收$240,一年少收入$57,600。
三、临床路径 • 临床路径是我国第二次医院管理革命 • 临床路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抓手
临床路径 • 是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 保证医疗安全,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 利、扎实、有效进行。
(3)疾病名称只包含某个疾病的某种类型 例1、先天性巨结肠 包括疾病: • Q43.101 先天性短段型巨结肠 • Q43.102 先天性普通型巨结肠 • Q43.103 先天性长段型巨结肠 不包括疾病: • Q43.104 先天性全段型巨结肠 • Q43.105 先天性超短型巨结肠
例2:吉兰 – 巴雷综合征 G61.0 包括疾病: • 脱髓鞘型 G61. 001 • 轴索型 G61.002 不包括疾病: • 变异型 G61.003 • 慢性 G61.004 • 未特指型 G61.005
3、为病种付费与管理服务
费 用
质 量
患 者
美国2000年的财政年度医疗保险(medicare) 估计错误赔付率是6.8%,合119亿美元 (年度共1736亿美元)。1999年错误赔付 率是8%,合135亿美元。1996年错误赔付 率是14%,合232亿美元。
美医疗财务管理局(Health Care Financing Administration)希望到2002年错误赔付率 可以降至5%。但实际上还达到6.3%,错 赔134亿美元。这些错误根据美国监督总局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报告,全部 是医师提供医疗信息有误和编码有误的结 果。
(2) IgA肾病 • 第一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复发性或持 续性血尿 • 需行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证实, 按共用亚目分类。 • 注意:病理诊断是IgA肾病,但临床诊断不 是慢性肾炎综合征、复发性或持续性血尿 的患者,不进入本临床路径。

疾病术后诊断选择及编码汇总

疾病术后诊断选择及编码汇总

疾病术后诊断选择及编码汇总临床上常出现某疾病术后的诊断。

这是一些不完整、不规范的诊断。

手术后的情况未作进一步描述,简单的“XX术后”诊断很难区别,这给编码人员进行编码带来了一些困难。

本文将“XX术后”归纳为几种常见情况和编码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供同行参考。

一、疾病术后再入院主诊断选择及编码原则编码员应根据病人此次住院的目的进行主诊断选择及编码,要明确:(1)病人住院的疾病诊断是否与其他所行的手术操作有关;(2)如果该疾病与手术操作有关,则了解手术是疾病的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3)如果疾病是手术引起的并发症,要了解是近期并发症还是远期并发症。

例1:肾移植术后上呼吸道感染(术后3个月)。

上呼吸道感染与肾移植无直接关系,病人此次住院目的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选择上呼吸道感染J06.9为主要编码;而肾移植术后是一种手术后状态,选择其Z94.0为附加编码。

例2: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3天)。

肝癌病人此次住院行肝移植手术,故选择肝癌C22.0为主要编码;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在手术后第3天,可能与手术有关,可作为手术的近期并发症编码N17.9(次要编码)。

例3:小肠部分切除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术后6个月)。

小肠部分切除6个月后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有可能是手术后肠粘连所致,属于手术后远期并发症,故选择编码于K91.3。

二、疾病术后再次住院的类型01 手术后的随诊检查重大手术后的病人,因病情需要,部分病人需要再次住院检查,以了解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其中包括恶性肿瘤手术后和其他疾病手术后的随诊检查。

通过检查,常出现以下情况:(1)检查后无异常发现,不需要治疗,编码到Z08.0或Z09.0编码,注意这里强调的是检查。

(2)如果随诊检查发现异常,按异常情况编码。

例1: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

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按原发癌编码,因此编码于C22.0 M81700/3。

例2:原发性肝癌术后药物性肝性损害,按药物性肝损害编码于K71.9。

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CCHI)

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CCHI)
中国医疗服务操作 分类与编码(CCHI)
西安医学:蔡云飞
CONTENTS 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CCHI)介绍
背景: 中国医疗服务操作分类与编码(CCHI)是将国内医 院现行的(至2009 年底)全部医疗服务项目按照统 一的规则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给每个医疗服务项 目赋予一个独立的8 位(字母数字)多轴的编码。
CCHI 技术难度及风险程度项目分类及编码
HIS 系统内价表字典里的医嘱 项目分类: D 检查,E 治疗,F 手术,H 护理。
CCHI 技术难度: 指项目的复杂程度、技术投入程度及操作者技术要求( 包括操作者 技术职称、技术投入程度、专业操作培训) 等因素确定的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技术操 作相对难易程度。 风险程度: 指依据综合评估操作中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及产生不良后果严重程度确定 的该医疗服务项目技术操作相对风险程度。其分类编码规则一致, 均为: 外科系统—a; 内科系统—b; 医技系统—c; 综合—d; 放疗—e; 牙科—f; 精神—g; 理疗—h; 康复—j; 麻醉—k; 中医—m。 比如: HPH57501 项目,技术难度a54,风险程度a60 代表外科手术类项目中的技术程 度和风险程度
3、规则不统一导致编码赋值随意性 例1:心肺复苏HAR30901 根据“A 综合医疗服务”章说明:本章“综合医疗服务”项 目指多科室共同使用的医疗服务操作项目,如护理、抢救、注射、换药、清创缝合等。 “心肺复苏”作为“多科室共同使用的医疗服务操作项目”,但被分类到“H临床手术治 疗”。
例2:清创缝合术 ABEA0001(小) 分类于A 综合医疗服务章,而头皮外伤清创缝合 术HYE73301 则被分类于H临床手术治疗章。同为“清创缝合”分类,规则不统一造成 第一轴心大类的不同;且“头皮外伤清创缝合术”中解剖部位引用的体被系统(Y)的部 位下“头颈部皮肤及皮下-D”和“头面部皮肤及皮下-E”无法区分。

医院科室单元分类名称及编码

医院科室单元分类名称及编码
44
107005
小儿心脏病门诊
45
107006
小儿肾病门诊
46
107007
小儿神经病学门诊
47
107008
小儿内分泌门诊
48
107009
小儿遗传病门诊
49
107010
小儿免疫门诊
50
107099
儿科其他门诊
51
108
小儿外科门诊
108001
小儿普通外科门诊
52
108002
小儿骨科门诊
53
108003
117001
结核病科门诊
95
118
地方病科门诊
118001
地方病科门诊
96
119
肿瘤科门诊
119001
肿瘤科门诊
97
120
急诊医学科
120001
急诊医学科
98
121
康复医学科门诊
121001
康复医学科门诊
99
122
理疗科门诊
122001
理疗科门诊
11
运动医学科门诊
101
220
急诊医学科住院
220001
急诊医学科住院
239
221
康复医学科住院
221001
康复医学科住院
240
222
理疗科住院
222001
理疗科住院
241
223
运动医学科住院
223001
运动医学科住院
242
224
职业病科住院
224001
职业中毒住院
243
224002
尘肺住院
244
2240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信息分类及编码字典设计一、目的医院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工作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为了能使新系统在通用性、可适应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为APPHIS以后的市场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二、原则本系统采用的分类编码标准原则是:凡有国家分类标准的一律采用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则采用卫生部或有关司局制定的标准,包括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制定的一些临床应用分类标准;凡国内无标准,国际上有标准或发达国家有成熟标准的,采用该标准;如果只能采用医院分类标准,则一律采用用户自定义分类代码的方法。

三、细则(一)编码编码是一个对特定对象或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或是对事物进行多轴分类的分类集合。

在大多数分类中,各类用代码表示。

事实上,编码是对对象多方面性质的解释,代码可以是数字,字母或两者兼具。

下面列出了各种代码的形式。

·数字编码(Number codes)--数字可以是以顺序的形式来表示。

也就是说,每一个新的类别都是以下一个未用过的数字来表示,优点是能够很容易的添加新的类别。

--数字也可以以随机的形式来表示,这样可防止病员的特殊信息隐藏在代码里。

--系列数字可以保留给一类别组,这种类型的数字只用于一个固定类别组,这样该类别组不能随意扩大。

·助记编码(Mnemonic codes)助记编码是由相关类目的一个或多个字符组成。

这有助于用户记住代码,然而对于多类目分类系统来说,可能导致代码太长或者代码与类目毫无类似之处。

因此,助记编码通常用于有限数目的分类表,例如医院各部门通常使用记忆代码表示,如耳鼻喉科用ENT 表示,心脏病科用CAR 表示,妇产科用OB-GYN 表示。

·分层编码(Hierarchical codes)为了增加细目的级别,在已有代码上加上一个或多个字符就扩展成分级代码,增加了类的分级细节。

分级代码含有相关类的分级细节信息及其与父类的分级关系信息。

这种编码方式与分层数据库的结构相似,父类在上层,子类在下层。

这意味着病人数据可以用某一特定级别的分层编码检索,即使低层上发生了重要的扩展和修改都不受影响。

例如,ICD-9中使用的代码就是分层代码。

·并列编码(Juxtaposition codes)并列编码是由段组成的合成代码。

每段提供相关类的特征。

如在ICPC中,诊断码是由一个字母(助记代码)后加两位数字码组成。

如所有包含"D"的编码与消化道有关,所有以"N"开始的编码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在ICPC中,两个相互独立的特征同时编码,每个特征在编码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组合代码(Combination codes)另一个例子是用序列化原理对医疗过程进行分类,此序列包括行为,设备,目标和解剖部位。

组合内容包括一百个解剖部位,20种治疗方法,10类仪器,5类目标,这种组合可产生十万种编码的分类系统。

处理这种庞大复杂的分类必须使用组合代码。

通过使用六位数四个段的组合代码,其中一个两位段表示医疗方法, 一个两位段表示设备, 一个一位段表示目标,一个一位段表示解剖部位。

如此编码人员通过135个代码,就可产生十万个组合代码。

·数值相加代码(Value addition codes)在数值相加代码中,只用2的乘方表示数据的项和类,与组合代码一样,几个特征能组合成一个代码。

然而在这种代码中,每个特征只用一个数值(而不是一个段)来编码。

例如危险因素的存在或缺失是很容易用这种代码表示的:20 = 1 为吸烟者,0为不吸烟者21 = 2 为肥胖(超重),0为不超重22 = 4 为胆固醇增高,0为胆固醇不增高使用这种代码1到7,我们可以表示所有上述三种危险因素的组合。

如一个胆固醇不增高伴有肥胖(超重)的吸烟者可用代码3表示,而一个肥胖(超重)伴胆固醇增高的不吸烟者可用代码6来表示。

在以下对相关对象的编码中,将采取以上所述中编码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3.1药品方案一每一种药品都有一个商品名,它是由该药生产厂商命名,并向该国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的药品名称。

其命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化学结构:按药品的化学结构名来命名。

如:羟氨苄青霉素、依那普利、呋喃苯胺酸等。

·功能作用:按药品的药物作用及功能来命名。

如:血脂康、速尿、心得安。

·外语翻译:按药品的外语发音,用近似的汉字译出。

如:阿托品、阿莫西林、普萘洛尔。

·利用品牌:利用品牌生产的系列产品。

如:三九胃泰(三九制药集团)、灵广俐(河南灵广制药公司)。

药品的商品名往往因国而异,一种药品可能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商品名。

如:依那普利的其它商品名有:灵广俐、必利那、怡那灵等。

因此,在给药品进行分类编码时,应该了解药品的命名方法并对一药多名的现象进行充分考虑。

3.1.1码长的确定作为医院信息系统中使用的药品输入编码不可能用药典中的长编码,在医院内使用的各种药品约有3000个品种,考虑到新系统今后对医院的适应能力、药品的分类、新药的增加和利于记忆等因素,药品编码的码长应采用五位比较合适。

3.1.2各位码的含义第一位码:为大类码,0-9数字表示,主要按药品的药理分类的不同意药品的不同剂型及相关科室用药的特点分为十类。

第二位码,0-9数字表示,小类码还具有增容的功能。

第三、四位码为序号码,具体药品的代码,以00-99数字表示,一般是不同剂型的同一种药,其序号码应一样。

第五位码为剂型及产地代码,产地按国产和进口区分,中外合资的药品按国产药处理,剂量与代码均是按从小到大递增。

国产药同种而剂量不同以0-4代码数字表示。

进口的同种药品不同剂量以5-9代码数字表示,如有同一剂量同一产地而不同剂型的同一药品,一般为普通片剂的代码小,而缓释、控释片等工艺复杂的为大。

3.1.3药品代码(大类和小类)0 注射剂及诊断用药:00000 急诊抢救用药房大输液01000抗生素(针剂)02000 解热镇痛、抗风湿、麻醉药及其辅助药(针剂)03000 神经系统、维生素、微量元素药(针剂)04000 循环系统类药05000 消化系统、免疫调节剂、调水剂、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针剂)06000 抗肿瘤药、激素及其它有关药物(针剂)07000 血液系统及营养药(针剂)08000 合成抗菌素及其它抗菌素(针剂)09000 抗变态反应药、眼科及皮肤科用药(针剂)、诊断用药1 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11000 抗生素18000 合成抗菌药及其它抗菌类、抗寄生虫药2 解热镇痛药、抗风湿、抗痛风药、祛痰、镇咳、平喘药、抗感冒药20000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21000 祛痰、镇咳、平喘药(呼吸系统类药物)22000 抗感冒药3 神经系统类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药30000 抗精神失常药、抗癫痫药、拟胆碱药、抗震颤麻痹药、镇静催眠药31000 脑循环药及其它有关药物32000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及钙剂4 循环系统类药40000 强心、抗心律失常、防治心绞痛等心血管药41000降压药42000 调节血脂、抗动脉硬化药、减肥药43000 其它5 消化系统类药50000 胃肠疾病药(抗酸、抗溃疡、解痉)止吐止泻、助消化及泻药、痔疮药51000 肝胆疾病药及辅助药6 泌尿系统药、抗肿瘤药、免疫调节剂、激素及其有关药物60000 泌尿系统及其有关药物61000 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62000 肾上腺皮脂激素、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63000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胰岛素及其它影响血糖药7 妇产科用药、儿科用药、血液系统类药70000 妇产科用药(内服)71000 妇产科用药(外用)72000 儿科用药73000 血液系统及其相关药物8 眼科用药、口腔科及耳鼻喉科用药80000 眼科用药81000 口腔科用药82000 耳鼻喉科用药9 抗变态反应类药、皮肤科及各类外用药90000 抗变态反应类药91000 皮肤科外用药(软膏、霜剂)92000 皮肤科外用药(癣药水、洗剂、粉剂、醑剂)93000 其它外用药方案二本方案设定药品编码位数为13位,用英文字母和数字表示,其规则如下:第1位:药品大类分类码;第2、3位:药品亚类分类码;第4位:药品细类分类码;第5、6、7位:药品细分类下的品种序号码;第8、9位:药品名称码;第10、11位:药品剂型码;第12位:药品剂量码;第13位:药品装量和包装码。

1、药品属性分类编码药品西药部分分类和分类码根据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的药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前3级分类方法与WHO对药品的分类相同。

药品大类分类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药品亚类分类用01…99表示,药品细类分类用0…9表示。

中成药编码在位数上与西药相同,但具有独立的分类和分类码。

第1位为中成药识别码,用X表示;第2位为中成药大类分类码,共分8大类,用数字1…8表示;第3、4位为中成药亚类分类码,用字母和数字表示。

中草药分类较简单,第1位为识别码,用Y表示;第2、3、4位为大类分类码,共分10大类。

中草药的分类所使用的位数主要为了与西药和中成药保持一致,因而当没有剂型或剂量时,相应位用0表示。

药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码详见表1。

表1 药品分类及分类码2、药品品种序号编码在药品细分类相同时,即前4位编码相同时,第5、6、7位按收集到的药品品种先后次序排序,依次以001…999表示,在每一细分类下,可对999种药品进行编码。

3、药品名称编码因药品商品名、别名太多,给其管理、流通、应用带来混乱,因此在药品编码中体现药品名称的属性十分必要。

第8、9位为药品名称码,若名称为中文通用名用00表示,若名称为英文通用名,即INN名称用A0表示;若为中文商品名、别名等其它名称,则依序以01 (99)表示,若为英文商品名、别名等其它名称,则依序以A1,A2…Z8,Z9表示。

4、药品剂型编码第10、11位为药品剂型码。

表2列出了51种药品常用剂型。

对剂型名称进行排序后分别以01…51表示,用52表示其它剂型。

表2 药品剂型分类及分类码5、药品剂量编码第12位为剂量码,前11位编码相同时,不同剂量分别以1…9、A…Z表示。

由于对药品剂量的描述十分复杂,对药品剂量进行编码一直被认为是药品编码的难点,特别是当将剂量作为描述药品的关键字段时,情况更加复杂,如对"10%50ml"、%50ml"、"10%50ml"、"10%50ml"、"10%50ml"、"10%50ML"、"10%50ml"、"10%50毫升"等的描述,实际是一种剂量,但只要有微小差别,如空格不一致等,计算机将作为不同的剂量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