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数据的收集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2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是学生在学习了七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方面,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数据分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如数据的整理、图表的绘制等,但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2.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据分析的过程。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生活相关联的数据实例,如学习成绩、身高体重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统计图表等。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动手操作的数据分析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学生感兴趣的数据(如流行歌曲排行榜、体育比赛成绩等),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分析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评课稿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收集》评课稿一、教材背景介绍《数据的收集》是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据,了解数据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正确收集和整理数据。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定义和分类,并认识到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2.学习如何正确收集数据,并运用适当的方法整理数据;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方法与技巧,数据整理与分类。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收集数据,对数据的整理与分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材及习题册;–大纸张和彩色笔,用于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实际事例和图片,以引发学生对数据的思考。
2.学生准备:–教材、习题册;–笔、铅笔和尺子等文具。
五、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1.导入引入(15分钟):教师通过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班级同学喜欢吃的水果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收集方式,并引发学生对数据的重要性的思考。
2.数据类型的讲解(25分钟):教师给出数据的定义,并介绍主要的数据类型,如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通过实际事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数据,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数据类型的理解。
3.数据收集与整理(40分钟):–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确定适合的数据收集方式,如观察法、调查法等。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并用彩色笔和大纸张整理数据。
4.数据分析与呈现(30分钟):–学生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使用适当的图表形式展示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表,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5.小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技巧,并让学生反思自己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说课稿1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是学生在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数据表示方法的一章。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据,提高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但对数据的表示方法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以及引导学生掌握数据表示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学生可能对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示方法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统计图之间的转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统计图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数据表示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实际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基本概念:介绍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表示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含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某样本容量是60,分组后,第2组的频率是0.15,那么第2组的频数是()A.9B.18C.60D.4002、赵老师是一名健步走运动的爱好者,她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某个月(30天)每天健步走的步数(单位:万步),将记录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每天所走的步数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2,1.3B.1.4,1.3C.1.4,1.35D.1.3,1.33、要反映一个家庭在教育方面支出占总收入的比,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4、某商场今年月的商品销售总额一共是万元,如图(1)表示的是其中每个月销售总额的情况,图(2)表示的是商场服装部各月销售额占商场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情况,观察图(1)、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月份商场的商品销售总额是75万元B.1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是22万元C.5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D.3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2月份减少了5、下列各图是截止6月18日的新冠肺疫情统计数据,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图1显示印度新增确诊人数大约是伊朗的两倍.每百万人口的确诊人数大约是伊朗的B.图1显示俄罗斯当前的治愈率高于四班牙C.图2显示海外新增确诊人数随时间的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D.图3显示在2-3月之间,我国现有确诊人数达到最多6、一次八年级若干名学生参加歌唱比赛,其预赛成绩(分数为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成绩80分以上(不含80分)的进入决赛,则进入决赛的学生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A.14,0.7B.14,0.4C.8,0.7D.8,0.47、如图是某市7月1日至1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7月1日至7月8日中的某一天到达该市,并连续停留3天,则此人在该市停留期间有且仅有1天空气质量优良的概率是()A. B. C. D.8、为了了解一批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将这批数据分组,落在各个小组里的数据的个数叫做()A.频率B.样本容量C.频数D.频数累计9、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差是47B.众数是42C.中位数是58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10、某市股票在七个月之内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从图上看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6月份股票的月增长率逐渐减少B.2~6月份股票持续下跌C.这七个月中,6月的股票跌到最低D.这七个月中,股票有涨有跌11、某学校为了了解九年级体能情况,随机选取20名学生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直方图,学生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之间的频率为()A.0.1B.0.17C.0.33D.0.412、在对n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率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与频率之和分别等于()A.n,1B.n,C.1,D.1,113、为庆祝建党99周年,某校八年级(3)班团支部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给班上同学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从选出的以下五个内容中任选部分内容进行手抄报的制作:A、“北斗卫星”:B、“时代”;C、“智轨快运系统”;D、“东风快递”;E、“高铁”.统计同学们所选内容的频数,绘制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选择“时代”的频率是()A.0.25B.0.3C.25D.3014、张颖同学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况,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A.一周支出的总金额B.一周各项支出的金额C.一周内各项支出金额占总支出的百分比D.各项支出金额在一周中的变化情况15、某班有位学生,每人抛次硬币,统计正面向上次数依次为,,,…,的人数,得到直方图(如图),记正面向上次数为,,的人数和占班级人数的比例为,则的值()A.小于B.在与之间C.在与之间 D.大于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一个样本容量为的样本,最小值为,最大值为.若确定组距为,则分成的组数是________.17、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最大的是351,最小的是75,组距为25,可分为________ 组.18、小亮对60名同学进行节水方法选择的问卷调查(每人选择一项),人数统计如图,如果绘制成扇形统计图,那么表示“一水多用”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19、来自某综合市场财务部的报告表明,商场1-4月份的投资总额一共是万元,商场第一季度每月利润统计图和1-4月份利润率统计图如下(利润率=利润+投资金额).则商场4月份利润是________万元.20、在30个数据中,最小值为31,最大值为98,若取组距为10,可将这些数据分成________组.21、小明同学根据全班同学的血型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A型血的有20人,则O型血的有________ 人.22、如图是某中学七年级教师年龄(取正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数据的收集课件
1.请你举出一些用数据得出结论的例子.
2.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1)我们班推举谁当班长?
(2)你最喜欢哪一项体育活动? (3)班里有同月同日生的同学吗? (4)你最喜欢上哪一门功课? (5)全班同学身高、体重分别是多少?
请从上述问题中挑选一个,进行调查,并记录 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
不及格的频数是( 4 )
频率是(34% ) 频率是( 32%) 频率是( 26%)
频率是( 8% )
数据的 收集
会调查问题,收集收据
收集收据的过程包括: (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 (5)记录结果; (6)得出结论.
频数与频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能够根据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例2 做“抛硬币”的游戏:游戏时,每组派一位同学 负责记录出现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频数,填入数据 记录表格中.游戏结束后,四位同学一起计算一下出现 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频率.
抛掷结果 第一个 10 次 第二个 10 次 第三个 10 次 频数 频率 频数 频率 频数 频率
正面向上
反面向上
延伸:若抛掷的次数逐渐增多,请你猜想硬 逐渐 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频率总的趋势是什么? 接近
八年级华师版数学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1 数据的收集
1.数据有用吗?2.数据的收集
1.你喜欢看球赛吗?有没有注意过解说员是怎样点 评一场球赛的? 体重
以往战绩 身高
年龄 这些数据有用吗?
数据有用吗
2. 2010-2011 年赛季 CBA 总决赛第 三场比赛统计表 问题1:从上表的数据看,哪个队 能获胜? 新疆 问题2:从哪些数据可以看出能获胜?
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
公司——西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即将诞生,公
司基地落户绵阳.组建该公司的投资公司及注
册的投资资本用图(如图所示)表表示如下:
投资公 司(简称) 投资资 本(万元)
海特 投资
3 000
惠建 立
3 000
三星通 用航空
1 500
翔龙进 出口
1 300
国瑞 投资
700
银燕 创新
500
(来自《点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几种常用统计图的特点: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
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
所占的比例,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4)直方图的特点:能显示各组频数的分布情况,易于
比较各组之间的频数差别.
(来自《点拨》)
知2-讲
(1)本次共调查了多少名教师? (2)读多少本的教师最多,占被调查教师的百分之几? (3)说说被调查教师读书的情况,并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导引:(1)用A的频数除以A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所调查
的教师人数;(2)读4~6本的教师最多,用B的频数 除以总人数即可;(3)合理即可.
图,对3、4月份三星手机的销售情况四个同学得出的以下四个
结论,其中正确的为( )
A.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为65万元
B.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上升
C.4月份三星手机销售额比3月份有所下降
D.3月份与4月份的三星手机销售额无法比较,只能比较该店
销售总额
(来自《典中点》)
知1-练
3 (中考·恩施州)某中学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根据学校
15.1数据的收集 课件 2024—-2025学年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思考:这些数据有用吗?
探索新知
问题1:从表中的数据看,哪个队能获胜? 新疆伊力特
问题2:从哪些数据可以看出能获胜? 得分情况、抢断、罚球、投篮命中率
问题3:数据在生活中有用吗?谈谈你的认识.
Hale Waihona Puke 0.185600.15
61
0.1525
掌握新知
例4 假如抛硬币 10 次,有 4 次出现正面,6 次出现 反面,则出现正面的频数是( 4 ),频率是( 0.4 ),
出现反面的频数( 6 ),频率是( 0.6 ).
巩固练习
1.一名同学随手写出下面这串数字: 10100100010011001010110110100011100011011010101100. “1”出现的频数是__2_4__,“1”出现的频率是_0_.4__8_, “0”出现的频数是__2_6__,“0”出现的频率是_0_.5_2__.
怎样成熟度的豆子计数,如直径大于3毫米;
第四步:展开调查 第五步:记录结果 第六步:得出结论
—— ——
数出每个豌豆荚中豆子的粒数;
一位同学数,一位同学记录,一位同学监督 ;
掌握新知
小结: 数据收集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 法;④展开调查;⑤记录结果;⑥得出结论.
通过调查得到的结果叫做数据﹔得到结果的过程叫做 数据的收集.
掌握新知
下表为某位同学对80个豌豆荚中豆子粒数的统计结果.
豆子粒数 0 1 2
3
4
5
记录
出现次数 3 4 7
11
12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说课稿2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是学生在学习了数据的初步处理和统计图表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掌握数据分析能力的基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学会使用问卷、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并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来源,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统计图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还不够熟悉,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问卷、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并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体会数据的来源,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认识到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学会使用问卷、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并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认识,以及实际操作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际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问卷、实验等,并进行演示。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实践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4.总结:学生展示实践活动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据的收集》课件2
总结: 1.数据的收集
(1)明确调查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 (5)记录结果 (6)得出结论 2.频数与频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灿若寒星
1.如果你想了解你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在我们班 同学中属于多的还是少的,你该怎么办呢?请说明 你的计划。
2.保护青少年视力,已为全社会所关注。请你具 体收集、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视力的 标准一般从0.5—2.0,其中视力在1.1以上(包括 1.1)均属正常,1.5以上属良好,请统计我们班同 学的视力情况,列出统计表格,并依据你所得到的 统计表格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40名女生的身高进行测量,结果如下(数据均为整数,单位:
cm)
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162
158 159 160 164 160 157 161 158
153 158 164 158 163 158
x
157
162 159 165 157 151 146 151 160
灿若寒星
下表为一收集到的数据,总人数是50人
项 篮球 目 人 数 频 数8 频 8÷50 率 =0.16
跑步 乒乓球 跳绳 羽毛球 排球
10
12
9
6
5
10÷50 12÷50 9÷50 6÷50 =0.2 =0.24 =0.18 =0.12 注意:各项目的频率只和为1
5÷50 =0.1
灿若寒星
归纳:频率、频数和总数据之间的关系 如下:
灿若寒星
灿若寒星
(2)原来数据中x的值可能 是 150或151或152或153或154 。
灿若寒星
练习:
1.假如抛硬币10次,有4次出现正面,6次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1-讲
(2)用记录法记录数据,最后统计出结果; 第六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全班同学合 理分组,让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充分活动.
点拨:(1)步骤并不唯一,同学们可根据实际需要做 适当的改动;(2)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他 人合作,尊重被调查者的意愿.
(来自《点拨》)
知1-练
1 你想了解本班同学是否上网,如果上网,那么上网又 做什么(比如:玩游戏、聊天、查资料等)?如果就这个 问题展开调查,那么 ①你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②你调查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③你选择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 ④你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
已知“泉”字出现的频数为35,那么“泉”字出现的频
率是( )
A.0.35
B.0.7
C.15
D.35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2 八年级一班55位同学中,9月份出生的频率是0.20,那 么该班生日在9月份的同学有( ) A.10人 B.11人 C.12人 D.13人
3 某校七年级三班有50位学生,他们来上学有的步行,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2 频数与频率
知2-讲
1.频数:用频数来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2.频率:用频率来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
值(或者百分比).
要点精析:(1)频数反映被调查对象出现次数的多少,是
一个非负整数,而频率则是一个分数(或小数、百分数).
(2)频数与频率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
数出现的频率是( B )
A.20%
B.40%
C.60%
D.80%
导引:这组数据共有5个数,其中分数有 1 , 5 两
个,所以分数出现的频率是
2 5
32 =40%.故选B.
(来自《点拨》)
解答本题运用了定义法,根据频率的定义求解即可.
(来自《点拨》)
知2-练
1 在一篇短文中,“泉”“港”“区”三个字共出现50次,
知1-讲
例1 为了更好地组织体育活动,需要事先调查一下班里 的同学喜欢哪些体育项目,以便活动前领好器材.如 果你是体育委员,请你说明调查应经过哪些步骤.
导引:调查前应先向体育老师了解一下学校可提供给学生的 场地和体育器材,然后向同学们说明.为便于管理, 一位同学只能选择一个体育项目.有些同学也许什 么也不选,可以向他们说明体育锻炼的好处,并根 据最后的统计结果,将他们适当地分在不同的组里.
2.统计表的作用:用“频数、频率”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差 别显著地表示出来,以便于人们用来分析问题和研究 问题.
(来自《点拨》)
知3-讲
试一试 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做过投掷正方体骰子的游戏.随 意投掷, 骰子落定以后应该只有6种可能,即朝上一面出 现的点数 为1、2、3、4、5或6.但投掷之前谁也无法预 测它落定后 朝上的一面出现哪个点数.
40
因为“C级”的频率为0.2,所以频数为40×0.2= 8,所以应画一个“正”字多三画.
(来自《点拨》)
解:如下表:
成绩 记录 频数 频率
A 正正正正
20 0.5
B 正正
12 0.3
知3-讲
C 正 8 0.2
(来自《点拨》)
知3-练
1 某校为了了解七(2)班学生在升级考试中的数学成绩,对全班学 生进行了全面调查,得到下面的表格,根据表格填空(成绩均为 整数): (1)在这次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 (2)表格中a,b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在这次考试中,数学成绩在90.5~100.5分范围内的人数是 ________.
知1-讲
解: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喜欢哪种体育项目;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全班每位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第四步:展开调查——向全班同学说明学校允许开 展的体育项目,然后让同学们在调查问卷上选择;
第五步:记录结果;
(1)设计表格:
项目
记录 人数
排球 篮球 乒乓球 羽毛球 跳绳 其他
拓展:(1)所有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次数;(2)所有对象
的频率之和等于1.
(来自《点拨》)
知2-讲
想一想 如果没有经过调查,直接说这些豌豆荚中包含6 粒豆子的最多,有没有说服力?
(来自教材)
知2-讲
(1)豌豆荚问题中,每种豆子粒数出现的频数就是每 种豆子粒数出现的_______;每种豆子粒数出现的频 率就是_______与_______的比值.
(2)甲同学调査了100个豌豆荚,其中有14个豌豆荚中只 有3粒豆子,乙同学调查了 50个豌豆荚,其中有 11个豌豆荚中有6粒豆子,能否认为有3粒豆子的 豌豆荚比有6粒豆子的豌豆荚多?请通过这个例子 说明频数和频率在使用上的异同点.
(来自教材)
知2-讲
例2
已知一组数据
1 ,-7, 5
3
2
,π,
5
,则分
(来自教材)
知3-讲
例3 某班共有40位同学,在一次数学考评中,将 成绩分为A,B和C三级,根据表中已知信息 完成统计表.
成绩
A
B
C
记录
正正正正
频数
12
频率
0.2
(来自《点拨》)
知3-讲
导引:因为“A级”有4个“正”字,所以频数为20,频率
为 20 =0.5; 40
因为“B级”的频数为12,所以应画两个“正”字多 两画,频率为 12 =0.3;
(来自《典中点》)
知1-练
2 某班民主选举班干部,要求每位同学将自己认为最合 适的一位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纸上,投入推荐箱.这个
过程是收集数据中的( )
A.确定调查对象
B.展开调查
C.选择调查方法
D.得出结论
(来自《典中点》)
知1-练
3 进行数据的收集调查时,在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 对象后一般还要完成以下4个步骤:①展开调查,②得 出结论,③记录结果,④选择调查方法,但它们的顺 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 ) A.④①③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知1-讲
第四步:展开调査一~数出每个豌豆荚中豆子的 粒数; 第五步:记录结果 位同学数数,一位同学记录,一位同学 监督; 第六步:得出结论——在我们调查的豌豆荚中,包含 几粒 豆子的豌豆荚最多,大部分豌豆荚里有几粒豆子,这 些豌 豆荚里最少以及最多有几粒豆子,等等.
(来自教材)
知1-讲
数据收集的步骤:(1)明确调查问题;(2)确定调查对象;(3) 选择调查方法;(4)展开调查;(5)记录结果;(6)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要点精析:(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 适的方法. (2)选取收集数据的方法时,要掌握两个要点:一要简便易行; 二要真实全面. (3)收集数据时,统计表的设计要合理;设计调查问卷时,不 能存在选项中的内容有重叠现象、问题不容易回答或问题带 有调查者的某种倾向等情况.
通话时间 x/min
频数(通 话次数)
0< 5< 10< 15< x≤5 x≤10 x≤15 x≤20
20 16 9
5
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 min的频率为( )
A.0.1
B.0.4
C.0.5 D.0.9
(来自《典中点》)
理解频数和频率要明确“四点” (1)频率的取值应不大于1且不小于0. (2)所有对象的频率之和为1. (3)所有对象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 (4)频率的大小除了和频数有关,还和实验的总次数有
有的骑车,还有的乘车,根据表中已知信息可得( )
A.a=18,d=24% B.a=18,d=40% C.a=12,c=24%
上学方式 频数 频率
步行 a
36%
骑车 b c
乘车 20 d
D.a=12,c=40%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3 频数(率)分布表
知3-讲
Hale Waihona Puke 1.统计表:数据经过收集后,根据要求用适当的表格表 示,便形成了统计表.
关,频数大,频率不一定大.
(来自《典中点》)
成绩/分 60.5~70.5 70.5~80.5 80.5~90.5 90.5~100.5 100.5~110.5 110.5~120.5
合计
划记
正 正 正正正 正正 正
频数 3 6 9 17 b 5
频率 a
12% 18% 34% 20% 10% 100%
知3-练
2 (中考·苏州)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5月份打电话的次数 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如下:
第15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5.1 数据的收集
第2课时 数据的收集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收集数据的过程 频数与频率 频数(率)分布表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知识点 1 收集数据的过程
知1-讲
假如我们对豌豆荚里豆子的粒数有兴趣,就让我们 回顾一 下通过调査收集数据的过程.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完整的豌豆荚里通常会 有几粒豆 子; 第二步:确定调査对象 定数量的豌豆荚; 第三步:选择调査方法一打开每个豌豆荚,数清其 中的豆子 粒数,约定怎样成熟度的豆子才计数,如直径大 于3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