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变迁

合集下载

第四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第四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观点评价:
优点: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社会的价 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 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 缺点:但该观点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 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甚至 认为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这种极 端的主张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单 纯把人当成社会的工具,造成对人本性的 严重束缚和发展,不利于学生个体主观能 动性的发挥,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1712~1778)
人物简介:裴斯泰洛奇(1746~ 1827年)瑞士著名教育家。他一 生从事贫民教育工作,对教育理 论和实践都有很大贡献,致使他 的教育经验和改革驰名全欧.
主要观点:每个人都具有一些自 然赋予的潜在的力量和才能,这 些潜力和才能都具有渴求发展的 倾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全面和 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 能,使人的各项能量得到自然的 进步和均衡的发展。
可见,人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教育作用的体现者。作 为规定教育对象的质量规格 的教育方针制定还必须依据 人的发展理论。而马克思学 说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 制定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一、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 (一)旧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沿革
雅克· 卢梭
简介:雅克·卢梭 (1712~1778),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 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 物之一,也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 创始者。 教育目的观:卢梭提出了造就“自 然人”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就应 该顺应儿童善良的天性,培养具有 独立人格的自然人,促进人的自然 发展。他赋予“自然人”以如下的 形象:第一,自爱。第二,自主。 第三,自立。第四,自治。
教育方针、教育规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 系:

教育方针与目的

教育方针与目的
导向功能:如——提倡素质教育 调控功能:如——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 评价功能:如——督导评估,以目标为标准 激励功能:蕴含着观念价值与期望,形成了一种吸引力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 人 本 位
社 会 本 位
1.个人本位论 教育目的是使个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 然的发展。
代表人物:卢梭、福禄培尔、裴斯特洛齐 基本特点 : 第一,倡导人性本位,强调教育的价值 第二,尊重人的自然本性 第三,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明确说明他的教育
活动的目的,那就跟一个建筑师在为一座新 建筑奠基时还不知道要建筑什么东西一样, 令人不可理解。
----(俄)乌申斯基
教育目的层次结构
指目的领域(目标领域), 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 标系列。 课程 目标 教学 目标 教育 目的 培养 目标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四节
教育目的的实现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任务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倡导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
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的建立。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德、智、体等方面培养的均衡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四)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即要以教育目的的要求作为根本标准来校准教育实践活动的 方向,评价教育实践。
(二)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
D M Z T
智育
美育
体育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美育
从朱自清与中国现代文学说起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 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 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 的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 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 名曲。

第四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第四章 教育方针及目的

2、教育目的是使人得到发展和完善。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 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 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涂尔干、孔德 1、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离开了社会的
个人是不存在的。
2、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目的。 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1.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2.教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教育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
(二)教育为人民服务
1.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 旨
2.教育事业必须“让人民满意”
(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的人应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与道德。 2、培养的人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
(二)教育方针、教育规律、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教育方针:时效性,阶级性,法令性
教育规律: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二、教育方针的意义
教育行政部门
各级各类学校
教育工作者
三、制定教育方针的依据
政治经济制度 生产力发展状况 人的发展理论
第二节 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一、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
(一)解放前的教育方针
清末,《奏定学堂章程》的 “中体西用” ,中学以忠孝为
本、以经史之学为基;西学以西方科学和艺能为主,以培养 所需实用人才。
1912年,教育部决定以“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
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为宗旨。 1915年,袁世凯时期的“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 治、戒贪争、戒躁进”。 1928年,“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 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民生为目的, 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建国以来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

建国以来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


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 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提出 :“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 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 化的劳动者。” • 但是,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 区,教育方针受到歪曲篡改,未能得到正确理解 和贯彻执行,使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 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谢谢观赏


• 第二次:(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 •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1953年我国开始执 行“一五”计划,教育势必紧跟经济的发展做出相应 的变动。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 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 模式。

1953年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共中央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为社 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服务的轨道上来。教育方针 的提法随之发生了变化。1954年1月全国中学教育会 议提出:当前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以国家总路线的精 神教育学生,把他们培养成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 保卫祖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 同年5月,政务院公布《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 的指示》,提出:“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以社会主义 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 的成员。”
• 第八次:(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开始 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有别于应试教育的 课程。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 前七次课程改革遗留的课程问题,为了顺应世界 课改的潮流,中国政府又开始了一场广泛、全面、 深入持久的课程系统改革。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近年来,教育领域正经历着许多变革与发展,教育目的与方针也在不断演变。

本文将探讨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趋势,并展望其未来的前景。

一、教育目的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传统上,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技能。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目标也越来越多元化。

现代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就,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

教育目的逐渐拓展,包括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全球视野、培养公民意识等。

2. 强调个性化发展教育目的也越来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兴趣、才能和需求,教育应该致力于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个性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3.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知识形态也逐渐改变。

因此,教育目的趋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教育应该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具备学习、适应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挑战。

二、教育方针的发展趋势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传统上,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控制着教学过程和资源分配。

然而,随着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重视,教育方针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愈发受到重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教与学的融合教育方针也倾向于教与学的融合。

传统上,教学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给学生,而现代教育更注重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教师应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的学习伙伴,通过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注重综合评价过去,教育方针主要关注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

然而,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

现代教育方针趋于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品格发展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多元化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三、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前景展望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教育目的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建国以来,中国教育目的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这些演变不仅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反过来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建国以来中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一、建国初期的教育目的建国初期,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

教育目的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

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革命精神的劳动者和干部。

这一时期的教育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精神。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目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育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目标转向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一时期的教育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培养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当前教育目的的新要求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教育目的也面临着新的要求。

教育的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四、教育目的的启示教育目的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反映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公民。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奠基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奠基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奠基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我国教育方针实行了从旧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是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之本,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由旧民主主义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方向的转变。

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在国家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下,教育事业需要与新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这种转变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受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迫切需要。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相对贫困的国力严重制约着国家的发展。

发展教育事业成了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之一。

只有通过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国民,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受到了国家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社会生活的变革的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原有的旧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已无法适应新社会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新中国必须进行教育方针的改革和转变,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受到了国际形势的影响。

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变化非常快,国际形势则是动荡不安的。

尤其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冷战呈现了严重的对抗态势。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我国必须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并且通过改革教育方针来加强自身的国力,以保卫国家安全和发展。

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共同促使了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形成,使得我国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迎来了新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作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之本,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的教育方针的发展与变迁

我们的教育方针的发展与变迁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195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开始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进程。

党的教育方针重新得到明确,在教育方针政策的认识和实践上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 3年)“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方针的演变史

中国教育方针的演变史

中国教育方针的演变史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教育方针也经历了多次演变和调整。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跃进”时期,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中国教育方针一直在努力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追求教育的公平、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教育方针主要以普及基础教育为主。

在这个阶段,政府推行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提倡全民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这一方针的实施使得中国的文盲率得到了大幅降低,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中国教育方针发生了重大变革。

当时,政府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教育”,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将教育与政治紧密结合。

在这一时期,教育的重点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的革命意识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能力。

然而,由于过分强调政治,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方针再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政府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方针,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一方针的实施,推动了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

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开展了各类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中国教育方针又面临新的挑战和调整。

政府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强调教育要全面发展人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这一方针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的变革。

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

当前,中国教育方针的主要目标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

政府提出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致力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政府也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选择。

总的来说,中国教育方针的演变史可以概括为从普及基础教育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强调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的新变化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的新变化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的新变化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方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人民为中心,为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的教育方针秉承“全民教育,大众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实现全民受教育并推进现代化建设。

新中国政府着重强调教育的普及和素质的提高。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0年,实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教育运动,如“三反五反”运动、“土改”运动和扫盲运动,要求整个社会都参与到教育中来,推广普及教育,使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新中国把教育作为一个关键方面。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针,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意义深远。

在优先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支高素质,有理想,有责任心的干部队伍,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社会主义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爱国、劳动、尊重劳动、自信、自尊、自强的新人,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

一、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的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以下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1)1949 年12月, 新中国诞生不久,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957 年, 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第三条指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4)1982 年, 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1985 年5 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适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教育目的,具体表述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6)1986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7)1986 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提出: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提高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论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论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及启示

论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及启示摘要:教育方针是国家适应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教育方针的制定与实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进程。

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如下: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演进;启示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

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

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

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

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

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

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浅谈我国教育目的演变历程

浅谈我国教育目的演变历程

7巾阈壊牯報晴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浅谈我国教育'的演变历程陈琳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关乎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从教育目的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影响较为深刻两种教育教育价值观,分别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同时,运用历史分析的方式,追溯了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经历从全面发展教育到综合素质教育再到核心素养体系的三次重大意义的转变。

并具体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内在一致性,也有具体差异性。

内在一致性表现为三者所属的范同,来同以教育的价值追同具现为者之间在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涵与实施方式不同。

希冀厘清全面发展、教育和的关,于晰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是教育界经久不衰,值得探究的永恒问题。

当前,关于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措施都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追溯。

可见,有关教育目的的思考和探讨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未来教育事业如何发展的指南与归宿。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不同的教育家立足于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见解。

如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杜威认为教育根本就没有目的,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裴斯洛为教育目的人的和发展斯为人所的各能力是教育目的的规定。

在学界,影响比较深远的教育目的观分别是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论,二者探讨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与发展的关,是相互对立的教育价值观。

个体本位论认为应以人的需要为根本,以完善和发展人的需求来规定教育目的、开教育课程和开展教育。

本位论认为人是社会的,于,当以的发展需求来确定教育目的。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过于片面化,都不可取的。

人的发展与的发展是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发展以的发展,的发展也为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去看待。

二、我国教育目的演变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迄今为止,教育事业经的发展,我国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出现多次变动,影响较为深刻的有1957年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确定,1985年综合素质教育的提出,2016年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这三次变迁不仅是对教育目的进行深入思考和不断深化的成果,也是我国教育事业顺应时代发展,向未来的关键举措。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变。

这些演变反映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变革,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建国初期,中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目的逐渐发生了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教育的目的逐渐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转变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教育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新,教育目的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

教育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我实现。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机遇。

历史的演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教育目的应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人才,不能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

其次,教育目的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再次,教育目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知识的更新换代,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变。

这些演变反映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变革,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教育目的,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与变革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与变革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与变革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与变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也在不断调整与更新。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发展与变革,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一、古代教育目的与方针的特点在古代社会,教育目的与方针主要以传承文化、培养人才为主。

古代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例如,在中国古代,儒家教育以传授经典和培养君子为目标,注重的是道德教育和礼仪规范的传承。

而在古希腊,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市民的修养和公民意识,注重的是个体自由和民主精神的培养。

二、现代教育目的与方针的转变随着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到来,现代教育目的与方针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例如,在德国的普鲁士模式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听话、服从的劳动力,以满足工业社会对一定人才的需求。

而在芬兰,教育的目标则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活技能的培养。

三、教育目的与方针变革的原因教育目的与方针的变革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育目标和方向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其次,教育观念和理念的变化也是教育目的与方针变革的重要原因。

随着人们对个体发展和人性解放的认识加深,教育目标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发展人的潜能。

再者,国家对教育的战略定位和政策导向也对教育目的与方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同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和方向取决于其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发展战略。

四、教育目的与方针变革的影响教育目的和方针的变革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育目的的变革促进了个体全面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个体未来的发展和成功奠定了基础。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多次演变。

从初期的重点发展基础教育,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再到现在的全面深化改革,这一路走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被视为国家建设的基石。

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普及教育,优先发展基础教育。

在这个阶段,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加快了对农村地区的普及教育建设,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方针发生了较大变化。

面对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教育逐渐转向多元化发展。

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鼓励私人投资兴办教育机构,引入外资,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

同时,也加快了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建设。

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全面深化改革。

在政府号召下,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始探索创新性教育模式,推动教育转型升级。

此外,政府也开始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实践性教育的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是在国家改革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为适应时代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

未来,教育方针还将持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 1 -。

建国以来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

建国以来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

建国以来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经历了许多次的改革和方针调整。

这些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的提出和实施,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建国以来的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进行回顾和分析。

一、打破旧有制度束缚,实施教育普及方针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被确定为国家的优先发展领域之一。

为了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实施了“教育面向全民,全民接受教育”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贵族化和封建思想的束缚,通过推动免费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等措施,使教育资源向全体人民倾斜,促进了社会公平和人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开始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

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一方针的提出,使教育的目标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

通过加强对艺术、体育、劳动技术等方面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国民素质水平。

三、加强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我国提出“注重职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的方针,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改革。

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和改革创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推动信息化教育,提升教学质量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提出了推动信息化教育的方针。

通过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这一方针的实施,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教学,而是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五、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为了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

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通过加大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推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国以来我国得教育目得(按时间排序):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中华人民共与国得教育就是新民主主义得教育。

它得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得、买办得、法西斯得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得思想。

2、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得问题》中提出:我们得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得劳动者。

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得指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得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得涵意,就是我国教育得目得。

党得教育方针就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得若干历史问题得决议》对于我国教育目得作了这样得表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得教育方针、”5、《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1982年)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有受教育得权利与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得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得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要造就数以亿计得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得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得具有现代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得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与其她经济、技术工作人员。

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得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与新技术革命要求得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与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与各方面党政工作者。

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得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就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得科学精神。

"7、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得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得根本目得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8、1986年通过得《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得目得:“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得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得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9、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得《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得方针。

“10、1995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中对《纲要》提出得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重新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

“11、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得定》:“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德智体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12、2000年《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将素质教育归纳如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得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13、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决定》指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得伟大旗帜,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得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

14、2006年《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得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得社会主义得建设者与接班人奠定基础、”15、2007年,党得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得教育、”16、2012年,党得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得教育。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得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得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变化我国教育目得演变得进程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得历史,也就是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得客观反映、从最初新中国成立时单纯得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新民主主义,培养有文化得劳动者,到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得人才,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些教育目得得改变都就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得发展而改变得、从上述我国得教育目得演变来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得得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就是坚持培养劳动者;三就是坚持培养全面发展得人。

社会主义教育目得得制定,对于规范我国教育事业得健康发展与对各级社会主义事业人才得培养,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总得来瞧我国得教育目得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得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得特点:强调德育、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教育目得就是贯穿教育得一条主线,无论就是家庭教育、就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得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得进步与发展。

因此,教育带来不可估量得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得进步与发展。

新中国教育方针得形成与演变党与国家得教育方针与据此制定得各项政策,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得健康发展。

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培养了大批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较高得劳动后备军与大批德才兼备得建设人才,造就了一大批活跃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得骨干力量、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得艰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日益完善。

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带来了教育事业得蓬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得整体素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新得历史条件下,要正确贯彻与落实教育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必须明确教育事业得服务方向、人才培养得基本途径、教育得总得培养目标,把握时代性,尊重教育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中华人民共与国得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得新纪元,也揭开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得新篇章。

共与国成立之初,为了尽快改变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得状况,党与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得首要任务,顺利完成了从旧教育向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得根本转变,确立了党与国家得教育方针,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得方向。

教育方针得制定与落实,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得兴衰成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与国家得教育方针适应时代要求,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调整与完善得历史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得性质,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得基本要求。

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得提出与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什么样得人得问题,成为教育事业面临得首要问题。

1949年9月,就在新中国成立得前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得《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得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得,即民族得、科学得、大众得文化教育。

人民政府得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得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得、买办得、法西斯主义得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得思想为主要任务。

”为了贯彻这一方针,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得目得,即“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得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两为”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就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得具体体现,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得基本职能与作用。

在这一教育方针得指引下,我们年轻得人民共与国卓有成效地接管与改造了旧教育,为创建新中国教育奠定了基础、为落实这一教育方针,教育部分别规定了中小学教育得宗旨与任务,其她各级各类教育也根据教育方针相继确定了各自得宗旨与发展得主要目标,我国教育事业逐步全面走上规范办学得轨道。

从1952年开始,我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与此相适应,我国教育也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得过渡,教育中得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

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1954年文化教育工作得方针与任务》中提出:“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应贯彻全面发展得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得建设者而奋斗。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得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面转入大规模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为使教育事业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得急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逐步明确提了出来。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得问题》中提出:“我们得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得有文化得劳动者、”这一重要论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得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之中,形成了新中国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这一方针对我国教育事业得发展发挥了持久得指导作用、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得《关于教育工作得指示》中明确提出“党得教育工作方针,就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指出“教育得目得,就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得有文化得劳动者”,后来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两个必须")。

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文件中首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对教育方针得表述。

此后,人们将这一方针与1957年提出得教育方针结合起来,作为统一得教育方针加以贯彻,这就就是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中提出得“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得有文化得劳动者”。

这一教育方针,以我国社会主义得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党在特定历史时期得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继承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得优良传统,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得道路与发展得方向。

这一方针于1978年正式载入《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