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钱学森|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9 钱学森|苏教版
《钱学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在充满个性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中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语言形式,领会写法特色。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课件;2.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感受钱学森的赤子之心。
二、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1.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写一写你的感受。
2.集体交流汇报。
(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谁来读他第一次说的话)(一)出示语句:“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
(出示第二节)(1)指名谈体会。
(2)“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钱学森做了什么?两个“最”意味着什么?当时,钱学森和老师一起研究罗斯福总统钦定的火箭发射、原子弹和氢弹。
他曾暗下决心:我虽与祖国远隔重洋,不能上战场与日军搏斗,但可以利用在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条件,去抢占世界科技高峰,借以提高军事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德、日、意。
他说——导读句子。
(3)如果钱学森选择留在美国,将意味着什么?想一想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优越的工作条件?(汽车、洋房、钱财、一流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器材、与同行一起研究的氛围……)可是他说——齐读句子。
现在,他一心想要回国,意味着他要放弃——29岁就被聘为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
放弃——放弃——(4)钱学森的赤子之心不因金钱,不因富贵而动摇,这就叫——富贵不能淫!淫,迷惑之意。
也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再读钱学森这句话,以什么语气读?请试着读出这份坚定。
师:我是中国人是一句宣言,更是一句誓言。
3.钱学森说的第二句话是——(二)出示句二: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钱学森》,提问:“标题中的‘钱学森’是谁?他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爱国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教师举例说明钱学森的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教学导入:以钱学森的成就和贡献为背景,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钱学森的兴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钱学森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学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力量,激发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设立小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课堂活力。
4.实践环节:结合课文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科学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力量,激发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哪些启示?”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钱学森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3.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钱学森的精神风貌,培养情感共鸣。
4.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2.重视朗读,培养语感: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等,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等方面的处理,使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
3.精讲精练,突破难点: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修辞手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第19课《钱学森》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钱学森》的背景,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其在科技领域的贡献,掌握相关词汇和短语,如“卓越”、“献身”、“航空”、“导弹”等。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海报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5.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钱学森的事迹和精神,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共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完成课后思考题,增进亲子沟通。
6.视频观看:推荐学生观看与钱学森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钱学森传》等,进一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印象最深刻的阅读材料,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3.课后思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钱学森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问题如:“钱学森的哪些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践行钱学森的精神?”
4.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份关于钱学森的海报设计,要求包含钱学森的生平事迹、科技成就和崇高精神等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钱学森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案一、教材分析《钱学森》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生平故事。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们可以了解到钱学森的成长过程、求学经历以及为祖国做出的江山力作。
钱学森作为中国著名科学家,以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勤奋努力、创新精神和卓越成就,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篇课文以情节丰富和生动的方式,讲述了钱学森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历程和突出成果,让学生们了解到一个科学家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对祖国的爱。
二、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主要科研成就;•了解钱学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钱学森的生平和主要科研成就;•了解钱学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精神。
难点•理解钱学森在科研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理解钱学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
四、教学准备•课文原文;•教师课件;•学生练习册以及阅读笔记。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让学生们看一下PPT幻灯片,图片展示了钱学森的一些重要成就,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成就有初步的认识。
2. 阅读理解教师把课文分成几个段落来讲,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讲解。
在讲解时,教师借助练习册的内容加以辅助,让学生加强对重点知识点的记忆。
同时,让学生读下课文的关键句子,要求学生注意这些句子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等的运用,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识字学习在讲解每个段落后,教师安排学生听音辨词。
以此来巩固学生对每个段落所学的知识点,并且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词汇。
4. 语法学习教师在讲解每个段落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语法知识,比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从句等,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要注意语法知识点的掌握。
5. 课文表达教师让学生跟着课文,朗读每个段落中的重要句子,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模仿朗读。
教师通过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探讨钱学森的科学精神、生活方式、人生信念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
六上19《钱学森》(5篇范例)
六上19《钱学森》(5篇范例)第一篇:六上19《钱学森》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使学生受到爱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习得和运用。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情导入,渲染情感1.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关心祖国的航天发展。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的航天王国。
2.课件播放,新中国的航天发展。
3.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骄傲、自豪} 4.是啊,这种骄傲,这种自豪和一位老人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钱学森。
{板书:钱学森} 钱学森师: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
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
今天,让我们走进《钱学森》,和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心灵相约吧。
(二)检查预习1.出示新词指名读 2.指名读课文(正音)思考: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品读课文1.找找钱学森说得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了什么?现在,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苏教版
19《钱学森》第1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生词。
2.学会查找资料,初步了解钱学森。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学习生字,理解词意。
1.读准下面的字音并理解意思。
额头赴美留学富裕诚恳贡献袒露劈波斩浪屈指一魂牵梦绕广阔无垠2.组内轮读词语,互相正音。
3.展示质疑。
活动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语句。
2.组内交流: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相互正音。
3.班级展示。
活动三:了解内容,制作卡片。
1.再次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钱学森那些方面的内容。
2.小组合作:结合课文内容和你对钱学森的了解,设计“科学家卡片――钱学森”(内容以50字左右为宜)。
科学家卡片——钱学森: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生读钱简介)活动一:学习生字,理解词义1、小组内读生字词,辨形、正音、释义。
2、小组展示,点评。
活动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展示朗读,其他组点评。
活动三:了解内容,制作卡片1. 组内默读课文,思考文中主要介绍了钱的那些事情。
2. 组内制作科学家卡片。
3、展示并点评。
完成【检测反馈】3.小组展示所设计的卡片。
【检测反馈】1.看拼音写词语:é tóu bēn fù fù yù chéng kěn gòngxiàn( ) ( )( ) ( )( )2.完成文后练习第2题。
(直接将词语写在横线上。
)教后反思:19《钱学森》第2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感悟钱学森的高尚情怀。
活动方案导学设计调整改进活动一:感悟浓浓爱国情。
1.大声朗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语句,把它画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体会。
2.组内活动:①交流各人所划语句。
②选择本组最有感触的一处,准备展示: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能谈谈对钱学森的了解吗?活动一:感悟浓浓爱国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苏教版
《钱学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了钱学森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因此,借助语言文字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课教学设计可参考该文本以下几个特点来安排:1、构思精巧。
本文作者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开头就描写了钱学森乘一艘巨轮,在海上航行了15天,终于返回了祖国的情景。
这样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设置悬念,而且通过“眺望”“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多么希望”“不是……而是……”等的描写突出了钱学森的归国心切,给读者心灵的震撼,深深爱国的钱学森的形象深入到每个读者的心中。
2、描写多样。
(1)语言描写。
课文的语言简洁、朴素。
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是本文一大写作特点。
(2)对比描写。
当时,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而当时的中国是“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搞科学研究,有困难。
”美、中两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形成鲜明的对比,而钱学森坚持要回国,更显出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3)侧面衬托。
钱学森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而且成为他的最得意的学生,最得力的助手。
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钱学森在美国已取得很大的成功,他在美国有重要的地位,是美国火箭研究先驱人物,被公认为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体会言语表达方法,语言描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从语言文字中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钱学森新中国刚建立,在国外的一批爱国科学家纷纷归来,参加祖国建设。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学设计
3.教师强调钱学森精神对当代学生的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钱学森”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描述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他的优秀品质,字数不少于300字。
2.家长辅助孩子一起收集钱学森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其他贡献和成就,并整理成一份手抄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3.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你认为最具钱学森精神的段落,进行朗读练习,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下节课进行朗读比赛。
4.结合钱学森的事迹,思考以下问题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a.钱学森在科研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
a.根据课文内容,用词语造句。
b.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写一段关于钱学森事迹的描述。
c.结合课文,谈谈你对钱学森精神的感悟。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钱学森的生平事迹、优秀品质及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总结概括,提升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激发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钱学森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钱学森的形象和事迹。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钱学森》 苏教版
19.钱学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在充满个性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中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钱学森的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钱学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钱学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精读感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出示: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1935年出国留学,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可是,在1955年他又回国。
他为什么出国?又为什么回国?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能否从钱学森的话里找到答案,并划下来。
2.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3.交流:(一)出示:“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很好。
钱学森说的两段话简单朴实,请同学认真读一读。
(课件出示思考题)1.联系上下文想想他这两段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2.从他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可以抓住感动你的词语说一说自己的感受)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生自主学习,并作批注,同桌交流感悟内容)(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出示:“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预设1:当时,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师追问:“一刻也没有忘记”什么意思?(每时每刻,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回国)读完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或想法吗?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练习:请用一个关联词将这两句话连起来课件出示: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 苏教版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贡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抓住词句去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齐读课题)2、通过学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爱国的科学家)3、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去感受他身上流露着的浓浓的爱国之情。
二、感悟爱国心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钱学森的爱国之心?用笔划下来,圈画出重点词语,简洁批注,与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预设一:“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课件)1、学生谈感受。
2、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指的是什么?1)两个“最”意味着——他出类拔萃,意味着——他深受器重。
2)出示冯。
卡门的资料:冯。
卡门教授是怎样的人呢?指名读3)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教授?而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容易吗?靠的是什么?4)师:凭着他的努力,钱学森当时已经是世界著名的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专家。
此时他在美国的生活怎样?想象一下呢,他在美国有哪些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3、然而钱学森一心想要回国,这意味着——让我们和钱爷爷进行心灵对话:尊敬的钱爷爷,您刻苦学习,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请问,您为什么想要离开,回国的目的是什么?4、如果你是钱学森会怎样说这句话?(斩钉截铁、坚定、毫不犹豫)为什么?指名读评价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他的心声吧:5、在这么优越的条件面前,钱学森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这就是——富贵不能淫(板书)预设二:“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说课稿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布局合理、内容精炼、风格清晰。板书布局上,将黑板分为三个区域:左侧为课程标题和课程目标,中间为主干知识点的梳理,右侧为课堂讨论的要点和总结。主要内容涵盖钱学森先生的生平事迹、主要成就、人格特质等关键信息。风格上,采用清晰的字体,使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重要程度,形成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在课前准备详细的板书草图,课上边讲解边板书,注重板书的逻辑性和美观性。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所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后的练习题,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阅读关于钱学森先生的拓展资料,深入了解其生平和贡献。
3.结合课文内容,撰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对钱学森先生的崇高品质的认识。
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3)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钱学森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贡献。
(2)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钱学森先生的人格魅力,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钱学森先生的图片、视频资料、PPT课件、互动式白板等。图片和视频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钱学森先生的生平和贡献,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结构,互动式白板则可以增强师生的互动。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丰富教学形式,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钱学森》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深入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其在航天领域的贡献,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钱学森的科研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
3.揭示课题:《钱学森》。
(二)讲授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科研精神。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卓越”、“贡献”、“科研精神”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教师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学森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贡献。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钱学森的图片和相关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感知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科研精神。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和句型。
3.合作交流,深入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钱学森的科研精神及其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贡献。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展开热烈的讨论。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a.选择题:关于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简答题:请简要介绍钱学森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贡献。
c.写作题:以“学习钱学森,做国家栋梁之才”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钱学森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钱学森一、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结意识。
•能听懂、理解《钱学森》这篇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能够感受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坚持和拼搏精神,引领学生有信心、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钱学森》这篇课文,感受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坚持和拼搏精神。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难点•理解《钱学森》这篇课文,感受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坚持和拼搏精神。
三、教学准备•录音设备、光盘、课件。
•学生自备《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8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者展示板,用生动的教学画面、概括性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钱学森的大事记,并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了解和认识钱学森。
2.自主学习(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自主阅读《钱学森》这篇课文,并做好笔记,标记不懂和困难的生字词和句子。
3.同伴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对比、检查、修改笔记,互相交流有关《钱学森》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并对文章中出现的生字词和重要语句作出适当解释和对应的例句。
4.集体探讨(10分钟)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接受教师引导的课堂讲解,针对《钱学森》这篇文章的结构和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并通过课堂提问等互动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加深记忆。
5.小结(5分钟)教师将本次授课的重难点进行集中课堂总结,激发学生对《钱学森》这篇文章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反思整节课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多种不同教学形式,凸显“学生主导、教师引导”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语文基础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思考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钱学森 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钱学森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清课文的思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难点: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文题目1.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吗?他是个怎样的人?2.集体交流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通过预习单认读生字、新词。
前额赴美富裕诚恳贡献广阔无垠劈波斩浪魂牵梦绕3.教学生字书写。
(1)说说“赴、恳、贡、额、裕”这五个字各是什么结构;(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3)反馈,展示写得漂亮的4.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1.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练习分段;2.提示学生借助时间词把握自然段间的联系;3.理清课文脉络第一段(第1自然段):1955年10月1日,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乘船驶往香港;第二段(第2自然段):赴美留学的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第三段(第3、4自然段):新中国诞生之际,钱学森热切盼望着回国;第四段(第5、6自然段):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第五段(第7自然段):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读出拳拳爱国心1.俗语说:言为心声。
学习这篇课文,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能找到通往人物心灵的最佳途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两遍,边读边想,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2.谁能为我们读读这两段话?出示:“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案三篇.doc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走近“钱学森”,激发浓浓的趣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着把课题说完整。
师:从同学们丰富的表述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身上流露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板:(热爱祖国)钱学森二、感悟“钱学森”,体会深深的情(一)、自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语句,把它划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体会。
(二)、同桌互读互说。
师:看着同学们这么投入地学习,相信你们的体会一定很深刻。
那就请你们把划出来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说说你的理解,你的体会。
(三)、全班交流。
(随机出示相应段落)同学们交流得很认真。
那你能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吗?读出你的感受。
1、相机出示:“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1)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还有不同的感受吗?(思念之情、爱恋之情、急迫之情)(2)能帮“魂牵梦绕”找个近义词吗?(朝思暮想)你能用哪个词来表达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心急如焚、)(3)练读。
请同学们读读句子,读出他对祖国的思念,读出他急切回国的心情。
(板:急切归国)(4)指名读。
评读。
再指名读,齐读。
2、相机出示: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我们继续交流,谁来读。
(1)你读得真投入。
能告诉老师你此时的心情吗?(2)是什么地方令你敬佩呢?(3)师:是啊!这是令你敬佩的地方,也是令我们大家敬佩的地方。
那他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指名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_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钱学森_苏教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要紧记叙的是我国的科学家钱学森是如何样克服种种阻止坚持要回到祖国,并决心用自己的专长来建设祖国的,要求学生从中体会到他强烈而又真挚的爱国之情。
学生着重要通过各种课外资料来明白得钱学森的事迹,从而体会到他的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通过关键的词语、重点的语句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2.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展开讨论,钱学森是如何样冲破各种阻止,坚持回到祖国的。
3.在明白得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明白得读出来。
4.进行写话的训练,使读、说、写在课堂上合为一体。
【教学重点、难点】1.品读课文,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2.在明白得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初识人物1.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先于同学们一起分享一段视频(播放2021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的一段有关钱学森的视频)2.你明白主持人口中的“他”是谁吗?(钱学森)3.专门好,同学们会写钱学森的名字吗?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的写下他的名字吧?4.板书课题。
5.那么,是钱学森的那些事迹感动了中国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钱学森。
二、检查预习出示预习导航1.认读生字词语2.指导书写生字词(重点指导“裕”)三、合作探究,品读人物1.同学们,在颁奖词中有如此一句话,“在他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岸端成”从这些话里,你感受到了一位如何样的“钱学森”?(板书:爱国),那么,他的爱国在课文中又表现在哪里呢?(出示“导学案”)“默读课文,摸索:课文的哪些地点表现了钱学森的爱国?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感悟写在文中的空白处,再与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2.交流依照学生回答出示:“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差不多上在作预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钱学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比较学习法,紧扣人物语言,感知特定时代环境中言语的特殊意义,体会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
3.运用比较学习法,体会倒叙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根据中心确定详略的重要性,初步感知谋篇布局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多层次地品读人物语言,感受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9课,看老师板书课题:钱学森。
齐读课题。
2.出示照片:他就是钱学森。
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出示人物简介。
3.明确: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那课文是如何塑造钱学森这个人物形象的?
读课文(板书“读”)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课前,你读了几遍?)
2.检查自读效果:(挑战一下自己)
(1)出示作业纸:填空,尽可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在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驶往香港。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
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着远方。
“啊!我就要回到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2)展示作业纸,对照检查,哪个字写错了?订正,评价书写注意点。
齐读这段话。
(3)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再读,读出词意,读出语境。
(4)这些词都出自哪里?(课文第一自然段)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加粗)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比较阅读】把“他”后面的逗号去掉读一读,看有什么不同?
(这里的逗号,提醒我们朗读时要注意停顿,突出人物他,更能表现出对钱学森的崇敬、敬佩之情。
指读、齐读。
)
(2)小结:用心读文,哪怕一个小小的标点,一个简单的停顿,也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我们要学会在读中比,在比中读。
(板书:比)
(3)课文赞扬了他什么品质?(板书“爱国”)
(4)迅速浏览全文,画出最能体现他爱国品质的语句。
(语言)
三、悟语言看环境
1.出示两段话,指读。
2.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最能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2—6自然段,联系语境想想:他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用心品读钱学森的话,圈出重点词语,批注自己的感受。
3.学生读文批注。
4.交流讨论:
【品读第一段话】:
(1)这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2)比较阅读三段话,讨论:哪一段更能体现钱学森爱国?为什么?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相机介绍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资料)
比较语句“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
“成为冯·卡门的学生和助手。
”(受重用)
(3)交流后填空:留在美国,意味着(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回到中国意味着()但“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齐读后半句)体会爱国之情。
【品读第二段话】:
(1)交流第二段话的批注,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能表现出钱学森的爱国?自然突出“日夜盼望”、“终于”、“应当”,齐读第二处语言。
(2)质疑:为什么是应当回去的?
(3)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之夜,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秋节。
(4)“年年中秋,今又中秋。
”体会“今”字的内涵,体会钱学森的激动、兴奋、期盼和急切。
(相机了解:钱学森1935年出国,当时的中国黑暗贫困,山河破碎,受人欺凌,任人宰割。
钱学森满怀悲愤,出国留学,决心掌握知识,学好本领,将来回去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局面。
现在这一天到来了。
今日山河换新颜,巨龙图腾跃)
(5)“应当”吗?引读“祖国刚刚解放……”
(6)比较句子,感受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自己轻声读读,揣摩一下,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讨论
引导: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解释我们大家就是祖国的儿女)破折号前后指的是同一群人,为什么还要进一步解释、强调?师:解释的是身份,强调的是责任。
是祖国的儿女就应该怎么做?(回去)所以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7)小结:正是因为祖国刚刚解放,新中国需要更多的人才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只有这样,祖国才能强大起来)
……引读“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
(8)读好第二处语言。
(激动、诚恳、果断、坚决)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正是需要大批建设者、需要人才的时候,此时不回何时
回?)我们是什么人?(指上面:祖国的儿女。
是祖国的儿女就应当回去,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不回何人回?)不仅钱学森要回去,凡是炎黄子孙都要回去。
5.小结:人物的语言表达了人物的心声,钱学森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华夏儿女浓浓的爱国情,一个炎黄子孙的拳拳报国志。
作者把人物的言行放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来写,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感情和精神品质。
(板书)语言看情境爱国
四、倒叙看效果
1.然而钱学森回国的路途又是那样艰辛、坎坷,美国政府会允许他离开吗?从哪里可以知道?(海军将领的话)
事实也正是如此,美国政府想尽了种种办法阻挠他离开,面对那些威胁、利诱、恐吓,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决地回到了祖国,这就到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的内容。
2.再次默读这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它应该放在哪个自然段?
3.为什么要把后面的内容提到前面来写呢?比较放在前后效果的异同。
板书:倒叙
4.出示学生习作片段,默读谈感受
我想再去一次——嬉戏谷
“啊——!”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喊叫划过天空。
我们左摇右摆,时而俯冲,时而上拉,时而翻转,时而腾挪……没错,我们正坐在嬉戏谷游戏项目“龙行天下”的器械之上。
让我们把镜头切回半小时之前……
5.课文把钱学森归国的场景放在开头来写,一方面是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所写的内容,为什么突出?因为钱学森归国无论是对祖国,还是对钱学森自己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是他一生的重大转折点。
这是一幅让我们永远难忘的画面。
6.小结板书:倒叙看效果爱国
五、详略看中心
1.学完课文,请你选用课文中的词句介绍钱学森这个人物。
2.成就非凡,屏幕滚动他的事迹。
3.文章只用一句话带过,.为什么不写这些说也说不完的内容呢?详写回国,略写成就
4.材料为中心服务(爱国)。
板书:详略看中心爱国
六、总结
看板书总结,并修改板书。
19钱学森
语言看情境爱国句语言看情境
比较读倒叙看效果爱国比较读段倒叙看效果国为重详略看中心爱国篇详略看中心
七、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