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社会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命脉,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它作为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始终担当旗帜与号角的重任。综观人类历史,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兴国安邦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下,我就三个方面来论述一下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文化对社会的作用与我们的做法。
文化特有的精神内核对社会发展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它所涵载的理想与冀望是数千年来不灭的火焰,照耀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征程,并在自身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对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要高度关注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精神生产是第二性和被决定的。但是精神生产还有其相对独立性和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性。这一论述为我们重视文化生产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对新思想、新理念、新机制的奠定和形成的先导作用十分明显。蕴含在新制度、新机制中的文化精神往往能够为新思想、新理念、新机制的建立提供强大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精神追求等思想支撑。和谐精神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思想精髓,表达了一种社会统一、群体和谐,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相互统一的和谐愿景。千百年来,天人合一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和谐社会是封建社会最高理想和最高思想境界的社会形态和治国方针。中华传统文化为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概念的提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回归,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继承和弘扬,同时也被赋予了时代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最高理想,必将唤起人们更大的奋斗热情。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文化特有的信念、向往、追求以及法律、理想、道德、礼俗、情操等文化因子和人文内涵,充分发挥文化对现行社会的肯定、支持、维护作用,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的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田。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和谐和持续发展。
要高度关注文化在建设创新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属于精神范畴,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创新力量。人类的创新活动表明,文化对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始于14世纪的欧洲的文艺复兴, 以人文主义为强大思想武器,冲破封建神学长达千年的精神枷锁,在西欧“千年黑暗”的中世纪放射出思想的闪电,照亮了文学、绘画、艺术、政治、经济以及科技等各领域的创新征程,照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征程。17世纪的英国之所以能在科学技术上作出众多的发现、发明与创造,主要是因为“17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创新是一个极其光辉的命题,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之一。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需要文化的繁荣。纵观中国历史,先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才有两汉农业文明;先
有魏晋思想解放与自由,才有唐明繁荣的经济;先有宋明理学的思想力量,才有康乾盛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日新,及时、通变”,这一源于《周易》中的重要思想,为中国几千年来因革损益、除旧维新的历史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在近代,中国文化将“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推向了极致,成了突破僵化体制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和平发展等一系列治党治国治军的创新理论。最近,又高屋建瓴地指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等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制度文化建设,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尊重人的自由探索,尊重人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激励人通过创新努力实现个人价值;提倡团队合作,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聪明才智和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真正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要高度关注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人类文化中所蕴涵的社会理想,是激发人们不懈奋斗,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从古到今,任何国家的人民无不梦想建立一个经济繁荣、物质丰裕、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理想社会,描绘出一幅幅社会和人生的理想愿景。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正是当代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几千年前,中国最古老的诗歌《诗经》中即已出现“小康”一词。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得到了系统的阐述。这一社会理想始终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为实现理想而执着追求的奋斗激情,始终代表了人们奋斗和前进的方向,人们对理想的孜孜追求谱写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当历史的车轮滑入新世纪、新阶段,“小康”社会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进步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核心和导引,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先导作用。建设旨在使中国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这一历史经验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并将这一历史经验转化为全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坚强理念。因此,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提高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文化升华思想、激扬精神、醇化道德、陶冶灵魂的特殊功能。大力张扬和释放“小康社会”的时代精神、思想内涵、道德情操与精神光彩,使文化以其特有的功能和优势,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贡献。
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起着文化支撑与道德教化作用,文化形态的先进与否往往决定了生产力发展与变化的方向。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
必须重视文化的经济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历史事实表明,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文化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文化形态的先进与否决定了生产力发展与变化的方向。先进的文化对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起推动作用。如果没有法国革命纲领、英国独立宣言的长风掠耳,没有“天赋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阳光如瀑,就没有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桎梏下的解放,就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度繁荣的工业化经济,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理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导航。在当代中国,这种理性的精神支撑来自于社会先进文化。许多学者和经济学家在审视上海发展“奇迹”时认为,“海派文化”继承吴地文化的优秀基因成为吴地文化母体,积极吸纳区域文化精华,融合海洋文明和世界文化体系,孕育而成的一颗集包容和谐、拼博进取、开拓创新、高效务实和爱国敬业于一体的璀璨明珠。得益于这一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的先进文化体